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毛遂自薦成語故事告訴什麼道理

毛遂自薦成語故事告訴什麼道理

發布時間: 2020-11-18 23:16:37

⑴ 毛遂自薦是什麼意思_成語故事解釋麻煩告訴我

毛遂自薦成語故事
【釋義】毛遂:趙國平原君的門客;薦:推薦。表示自我推薦去完成某項工作、或承擔某項任務。
【近義;反義】自告奮勇;自慚形穢 自愧不如
這個成語,出自《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戰國時代,趙國的平原君有三千多個門客。有一次,秦軍攻打趙國,將趙國的都城圍住了。趙國派平原君出使楚國求援,說服楚國和趙國聯合抗秦。
毛遂說:「因為我這把錐子,沒有被您放進口袋裡。如果把我早放在口袋裡面,可能早就脫穎而出了。」平原君見他果然談吐不凡,高興地答應下來。
平原君到了楚國,雙方談判很不順利,陷入了僵局。在關鍵時刻,毛遂拔劍上前,向楚王說明了利害關系,楚王經過思考,認為毛遂說得有理,最後答應了和趙國聯合,發兵抗秦。

⑵ 最簡短的成語故事毛遂自薦

毛遂自薦máosuìzìjiàn
[釋義] 毛遂:戰國時趙國平原君的門客;薦:推薦;薦舉。毛遂自己推薦自己。形容自告奮勇去做某事。
[語出]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於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
[正音] 遂;不能讀作「suí」。
[辨形] 遂;不能寫作「逐」。
[近義] 自告奮勇
[反義] 自慚形穢
[用法] 作賓語時;一般用在「敢於」、「勇於」、「想」之類的動詞後面。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結構] 主謂式。
[辨析] ~與「自告奮勇」有別:~有自我推薦的意思;「自告奮勇」則含有自己主動承擔某件事的意思。
[例句] 在競選會上;小明~當班長。
[英譯] volunteerforatask
[成語故事]
春秋時,秦軍在長平一線,大勝趙軍。秦軍主將白起,領兵乘勝追擊,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

大敵當前,趙國形勢萬分危急。平原君趙勝,奉趙王之命,去楚國求兵解圍。平原君把門客召集起來,想挑選20個文武全才一起去。他挑了又挑,選了又選,最後還缺一個人。這時,門客毛遂自我推薦,說:「我算一個吧!」平原君見毛遂再三要求,才勉強同意了。

到了楚國,楚王只接見平原君一個人。兩人坐在殿上,從早晨談到中午,還沒有結果。毛遂大步跨上台階,遠遠地大聲叫起來:「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簡單而又明白,為何議而不決?」楚王非常惱火,問平原君:「此人是誰?」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門客!」楚王喝道:「趕快下!我和你主人說話,你來干嗎?」毛遂見楚王發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幾個台階。他手按寶劍,說:「如今十步之內,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見毛遂那麼勇敢,沒有再呵斥他,就聽毛遂講話。毛遂就把出捕援趙有利楚國的道理,作了非常精闢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話,說得楚王心悅誠服,答應馬上出兵。不幾天,楚、魏等國聯合出兵援趙。秦軍撤退了。平原君回趙後,待毛遂為上賓。他很感嘆地說:「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趙國。」

⑶ 毛遂自薦成語故事

楚之所怨,使趙重於九鼎矣:「毛先生一到楚國,實在是為楚國而非為了趙國,實為楚非為趙也,只挑選到十九個人。到了楚國。毛遂手按著劍到楚王面前,就與趙國在堂下歃血為盟,趙之所羞也,三戰而辱王之先人,在邯鄲將秦國軍隊打敗,領兵與楚合縱以拒秦,為秦王攻趙,居里夫人說的對,趙國挑選文武俱備的二十個人一同前往,帶領趙國軍隊與楚國一起抵抗秦國,封遂為上將,由於秦王攻打趙國,遂與趙王歃[sha]血盟於堂下。」乃以遂為客卿,誇其能。」於是將毛遂俜為客卿,一戰而奪大王鄢[yan]郢[ying],第三戰就會侮辱大王的先人,對趙王說,謂趙王曰:強著製造良機,趙國派平原君到楚國求救,第二戰會燒毀夷陵:「秦國的白起,大破秦於邯鄲,再戰而燒夷陵,那十九個人都笑話他,會給趙王蒙羞的,對楚王說。及至楚求兵,第一戰就會奪大王的都城鄢郢,說出自己的才能,趙王封毛遂為上將,弱者坐待良機 【原文】毛遂為平原君門下客。平原君回國後,趙使平原君求救於楚,使趙國的名聲重於九鼎。現在請求發兵抵抗秦國。」楚王許之,楚國會怨恨,不要坐享其成,此百姓之恥,毛遂自己推薦自己:「毛先生一至楚。今求兵合縱,十九人皆目笑之,得十九人,毛遂自薦,這是老百姓的恥辱,楚王猶豫不決。」楚王答應了,楚猶豫不決。平原君歸。毛遂按劍向楚王前曰。 【譯文】毛遂是平原君的門客:「秦白起小豎子耳,請求楚國發兵支援很多機會要學會自己去爭取,趙選文武俱備者二十人同往

⑷ 毛遂自薦的成語故事

戰國時,秦軍在長平一線,大勝趙軍。秦軍主將白起,領兵乘勝追擊,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
大敵當前,趙國形勢萬分危急。平原君趙勝,奉趙王之命,去楚國求兵解圍。平原君把門客召集起來,想挑選20個文武全才一起去。他挑了又挑,選了又選,最後還缺一個人。門下有一個叫毛遂的人,走上前來,向平原君自我推薦說:「毛遂聽說先生將要到楚國去簽訂『合縱』盟約,約定與門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邊去尋找。現在還少一個人,希望先生就以毛遂湊足人數出發吧!」平原君說:「先生來到趙勝門下到現在幾年了?」毛遂說:「到現在三年了。」平原君說:「賢能的士人處在世界上,好比錐子處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顯現出來。現在,處在趙勝的門下已經三年了,左右的人們對你沒有稱道,趙勝也沒有聽到贊語,這是因為沒有先生什麼才能的緣故。所以先生不能一道前往,先生請留下!」毛遂說:「我不過今天才請求進到囊中罷了。如果我早就處在囊中的話,就會象禾穗的尖芒那樣,整個鋒芒都會挺露出來,不單單僅是尖梢露出來而已。」平原君終於與毛遂一道前往。那十九個人互相用目光示意嘲笑他卻都沒有說出來。
到了楚國,楚王只接見平原君一個人。兩人坐在殿上,從早晨談到中午,還沒有結果。毛遂大步跨上台階,遠遠地大聲叫起來:「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簡單而又明白,為何議而不決?」楚王非常惱火,問平原君:「此人是誰?」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門客!」楚王喝道:「趕快下!我和你主人說話,你來干嗎?」毛遂見楚王發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幾個台階。他手按寶劍,說:「如今十步之內,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見毛遂那麼勇敢,沒有再呵斥他,就聽毛遂講話。毛遂就把出捕援趙有利楚國的道理,作了非常精闢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話,說得楚王心悅誠服,答應馬上出兵。不幾天,楚、魏等國聯合出兵援趙。秦軍撤退了。平原君回趙後,待毛遂為上賓。他很感嘆地說:「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趙國。」
成語「毛遂自薦」由此而來,比喻不經別人介紹,自我推薦擔任某一項工作。

⑸ 毛遂自薦成語故事要100字的快啊!

毛遂自薦
【拼音】:máo suí zì jiàn
【解釋】:毛遂自我推薦。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擔任某項工作。
【出處】:《史記·平原君列傳》記載:秦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平原君去楚國求救,門下食客毛遂自動請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國,毛遂挺身而出,陳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趙國。
【示例】:我作~,居然被校長核准了。這樣才勉強捱過難關。 ★鄒韜奮《經歷·深摯的友誼》
【近義詞】:自告奮勇
【反義詞】:自慚形穢
【歇後語】:孫猴子作官
【語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自告奮勇
【英文】:volunteer one's services as
Mao sui once did
【日文】:自己推せんすること
【法文】:se recommander,se présenter
soi-même

【成語故事】:戰國時趙孝成王九年,秦兵攻打趙國,趙孝成王命令平原君趙勝到楚國去求救,平原君的門客毛遂主動自薦隨同前去。平原君與楚王談判半天沒有成效,毛遂手拿寶劍走上宮殿,陳述利害關系,終於打動楚王出兵聯合抗擊秦國的侵略

⑹ 毛遂自薦成語故事的大概意思是告訴我們的道理是什麼

說得是從前有一個叫毛遂的人主動舉薦自己,最後出色的完成了任務!
告訴我們,當你的才華不被人發現時,要主動表現自己,這樣才能有施展的機會!

⑺ 成語故事毛遂自薦

戰國時,秦國軍隊包圍了趙都邯鄲。趙王派平原君去說服楚王與趙國結盟出兵,解救趙國。平原君打算從手下三千多門客中挑選二十人做隨從,但挑來挑去只有十九人符合要求,正在著急時,有個名叫毛遂的門客自我推薦說:「讓我去吧!」平原君笑笑:「有本事的人,隨便到哪裡,都好象錐子放在布袋中,一定會露出尖鋒來。可你來了三年,沒人說起你的大名,可見沒有什麼才能啊。」毛遂說:「我如果早被放在布袋裡,早就會脫穎而出,何止露出一點尖鋒呢!」平原君見他說的有理,便帶毛遂等二十人來到了楚國。
平原君請楚王結盟出兵,從早晨談到中午,還沒有結果。十九個門客十分著急,但卻沒了主意。
毛遂按劍上前說:「訂盟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無非利害二字而已,這樣明白為何現在還不決定!」楚王大怒,斥道:「我與你主人說話,你來干什麼?還不與我退下!」
哪知毛遂不但沒有退下,反而又上前幾步說:「現在大王的性命掌握在我手上,你的十萬兵馬都沒有用了!」楚王自知理虧,又怕毛遂真的動武,一時無言對答。毛遂繼續進逼說:「其實,楚國有五千里遼闊的土地,幾十萬雄師,這么強大的國家,為什麼要害怕秦國呢?大王不同意楚趙聯盟,難道要等秦國逐個擊破,坐以待斃嗎?」楚王聽了連連點頭,答應與趙國訂盟,出兵解趙國之圍。

⑻ 經典成語故事《毛遂自薦》

毛遂自薦的故事:

【成語】: 毛遂自薦
【拼音】: máo suì zì jiàn

【解釋】: 毛遂自我推薦。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擔任某項工作。

【成語故事】:

春秋時,秦軍在長平一線,大勝趙軍。秦軍主將白起,領兵乘勝追擊,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
大敵當前,趙國形勢萬分危急。平原君趙勝,奉趙王之命,去楚國求兵解圍。平原君把門客召集起來,想挑選20個文武全才一起去。他挑了又挑,選了又選,最後還缺一個人。這時,門客毛遂自我推薦,說:我算一個吧!平原君見毛遂再三要求,才勉強同意了。
到了楚國,楚王只接見平原君一個人。兩人坐在殿上,從早晨談到中午,還沒有結果。毛遂大步跨上台階,遠遠地大聲叫起來: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簡單而又明白,為何議而不決?楚王非常惱火,問平原君:「此人是誰?」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門客!」楚王喝道:「趕快下!我和你主人說話,你來干嗎?」毛遂見楚王發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幾個台階。他手按寶劍,說:「如今十步之內,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見毛遂那麼勇敢,沒有再呵斥他,就聽毛遂講話。毛遂就把出捕援趙有利楚國的道理,作了非常精闢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話,說得楚王心悅誠服,答應馬上出兵。不幾天,楚、魏等國聯合出兵援趙。秦軍撤退了。平原君回趙後,待毛遂為上賓。他很感嘆地說:「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趙國。」
成語「毛遂自薦」由此而來,比喻不經別人介紹,自我推薦擔任某一項工作。

⑼ 毛遂自薦的成語故事

西漢·司馬遷《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於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
朝歌淵源:毛遂為雞澤人(今河北省邯鄲市雞澤縣毛官營村)。曾在趙國平原君門下為食客,自薦使楚救趙,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相傳,毛遂在朝歌雲夢山從師於鬼穀子先生,雲夢山鬼谷祠旁,有毛遂廟,為游覽瞻拜之勝地。

毛遂自薦[3]
戰國四君子:魏國信陵君魏無忌,齊國孟嘗君田文,趙國平原君趙勝,楚國春申君黃歇。
毛遂是戰國時代趙國平原君的門客。秦兵攻打趙國,平原君奉命到楚國求救,毛遂主動請求跟著去。到了楚國,平原君跟楚王談了一上午沒有結果。毛遂挺身而出,陳述利害,楚王才答應派春申君帶兵去救趙國。後來用「毛遂自薦」比喻自己推薦自己。

⑽ 毛遂自薦的成語故事

毛遂自薦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秦軍在長平一線,大勝趙軍。秦軍主將白起,領兵乘勝追擊,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
大敵當前,趙國形勢萬分危急。平原君趙勝,奉趙王之命,去楚國求兵解圍。平原君把門客召集起來,想挑選20個文武全才一起去。他挑了又挑,選了又選,最後還缺一個人。這時,門客毛遂自我推薦,說:我算一個吧!平原君見毛遂再三要求,才勉強同意了。
到了楚國,楚王只接見平原君一個人。兩人坐在殿上,從早晨談到中午,還沒有結果。毛遂大步跨上台階,遠遠地大聲叫起來: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簡單而又明白,為何議而不決?楚王非常惱火,問平原君:「此人是誰?」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門客!」楚王喝道:「趕快下!我和你主人說話,你來干嗎?」毛遂見楚王發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幾個台階。
他手按寶劍,說:「如今十步之內,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見毛遂那麼勇敢,沒有再呵斥他,就聽毛遂講話。毛遂就把出捕援趙有利楚國的道理,作了非常精闢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話,說得楚王心悅誠服,答應馬上出兵。不幾天,楚、魏等國聯合出兵援趙。秦軍撤退了。平原君回趙後,待毛遂為上賓。他很感嘆地說:「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趙國。」
成語「毛遂自薦」由此而來,比喻不經別人介紹,自我推薦擔任某一項工作。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