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比喻相隔太遠力量達不到的四字成語

比喻相隔太遠力量達不到的四字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1-19 00:51:12

㈠ 什麼不及什麼四字成語

有成語鞭不及腹、朝不及夕、猝不及防、防不及防、迫不及待、言不及義。
1、鞭不及腹是一個成語,拼音是biān bù jí fù,意思是比喻相隔太遠,力量達不到。
出自《左傳·宣公十五年》:「雖鞭之長,不及馬腹。」
譯文:鞭子雖長,也不能打馬肚子。
2、朝不及夕(zhāo bù jí xī),成語,作謂語;指生活極端貧困,形容情況危急。
出自先秦·左丘明《左傳·僖公七年》:「朝不及夕,何以待君?」
譯文:生活極端貧困,如何對待你。
3、猝不及防是一個成語,讀音為cù bù jí fáng,形容事情來得突然,來不及防備。
出自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一》:「既不炳燭,又不揚聲,猝不及防,突然相遇,是先生犯鬼,非鬼犯先生。」
譯文:既然不點燃蠟燭,又不發聲音,突然不及防範,突然相遇,這是先生犯鬼,這不是鬼犯先生。
4、防不及防(fáng bù jí fáng):指想到防備卻已來不及防備。
出自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六十七回:「可見小人之伺君子,每於所忽,有防不及防者也。」
譯文:可以看到小人等待君子犯錯,每次疏忽,想到防備卻已來不及防備。
5、迫不及待,讀音是pò bù jí dài,是一個漢語詞語,釋義是形容心情十分急切。
出自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回:「且系酒後游戲,該仙子何以迫不及待。」
譯文:都是酒後的游戲,這個仙子迫不及待了。

㈡ 形容「一個人的力量很小」的四字詞語有哪些

  1. 力有未逮——指能力做不到

  2. 力不能支——力量不能支撐

  3. 鞭長不及——指力所不能及

  4. 獨木難支——一根木頭支不住高大的房子。比喻一個人的力量單薄,維持不住全局

  5. 心餘力絀——心裡想做但力量不夠

  6. 鞭長莫及——及:到。原意是鞭子雖長,也不能打馬肚子。比喻相隔太遠,力量達不到

  7. 力不從心——心裡想做,可是力量不足

  8. 力不勝任——勝任:能擔當得起。能力擔當不了

  9. 愛莫能助——莫:不。雖然心中關切同情,卻沒有力量幫助

  10. 力所不及——及:達到。憑自己的力量不能做到

㈢ 形容賣關子的四字詞語

【盈盈一水】 比喻相隔不遠。

【海角天隅】 形容極遠的地方,或彼此相隔極遠。同「海角天涯」。

【貴遠賤近】 以為與當世相隔久遠的就珍貴,相隔近的就低賤。

【千里神交】 相隔千里,精神契合。指友情深厚。

【階前萬里】 遠在萬里之外,猶如近在眼前。比喻相隔雖遠,卻象在眼前一樣。

【月明千里】 月光普照大地。後多用作友人或戀人相隔遙遠,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

【一葦可航】 一葦:一捆蘆葦。用一捆蘆葦作成一隻小船就可以通行過去。①比喻水面相隔很近,不難渡過。亦作「航一葦」。②比喻用微薄之力就可以把事情解決。

【鞭長莫及】 及:到。原意是鞭子雖長,也不能打馬肚子。比喻相隔太遠,力量達不到。

【天涯海角】 形容極遠的地方,或相隔極遠。

【天涯比鄰】 雖然相隔極遠,但近如鄰居一樣。

【海角天涯】 形容極遠的地方,或彼此相隔極遠。

【地角天涯】 比喻偏遠的

㈣ 表示相貌的四字詞語(是abcc的)

查詢到 495 條:重新查詢
愛不忍釋 釋:放下。對所喜歡的物品,愛得拿在手裡久久不肯放下。
愛不釋手 釋:放下。喜愛得捨不得放手。
安不忘危 在安全的時候不忘記危難。意思是時刻謹慎小心,提高警惕。
鞍不離馬,甲不離身 甲:鎧甲,古人打仗時穿的護身衣。馬不卸鞍,人不解甲。處於高度警惕狀態。
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 甲:鎧甲。馬不卸鞍,人不解甲。處於高度警惕狀態。
敖不可長 敖:通「傲」,傲慢。傲慢之心不可以滋長。
傲不可長 傲慢之心不可以滋長。
百不當一 當:抵擋。一百個抵擋不住一個。
百不獲一 一百個裡面也得不到一個。形容人或物的難得或所得極少。
百不失一 一百次中無一次失誤。表示射箭或打槍命中率高,或做事有充分把握。
百不為多,一不為少 指難得的好人或好東西。
百不一存 一百個裡面沒有留下一個。表示喪失殆盡。
百不一貸 猶言無一寬免。
百不一遇 一百次中遇不到一次。形容極其難得。
敗不旋踵 形容很快就遭到失敗。旋踵,轉動一下腳後跟。
抱不平 遇見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幫助弱小的一方。
卑不足道 指卑微藐小,不值得一談。
悲不自勝 勝:能承受。悲傷得自己不能承受。形容極度悲傷。
逼不得已 指迫不得已。
必不得已 必然不能得止。指形勢使得非如此不可。表示無可奈何的意思。
必不撓北 撓北:敗北,作戰失敗。必定不會失敗。
鞭不及腹 及:到。原意是鞭子雖長,也不能打馬肚子。比喻相隔太遠,力量達不到。
兵不接刃 作戰時兵器沒接觸。指戰事順利,未經交鋒或激戰而取得勝利。
兵不污刃 猶兵不血刃。形容未經戰斗就輕易取得了勝利。
兵不雪刃 兵器上沒有沾上血。形容未經戰斗就輕易取得了勝利。
兵不血刃 兵:武器;刃:刀劍等的鋒利部分。兵器上沒有沾上血。形容未經戰斗就輕易取得了勝利。
兵不厭權 作戰時盡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敵人以取得勝利。同「兵不厭詐」。
兵不厭詐 厭:嫌惡;詐:欺騙。作戰時盡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敵人以取得勝利。
兵不由將 比喻下級不服從上級的指揮。
財不露白 露:顯露;白:銀子的代稱。舊指有錢財不能泄露給別人看。現指隨身攜帶的錢財不在人前顯露。
慘不忍睹 睹:看。凄慘得叫人不忍心看。
慘不忍聞 聞:聽。凄慘得叫人不忍心聽。
慘不忍言 不忍心把悲慘情形說出口。
蟬不知雪 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比喻人見聞不廣。
朝不保暮 早晨保不住晚上會發生變化。極言情況危急或境遇窘迫。
朝不保夕 早晨不能知道晚上會變成什麼樣子或發生什麼情況。形容形勢危急,難以預料。
朝不及夕 形容情況危急。
朝不慮夕 早晨不能知道晚上會變成什麼樣子或發生什麼情況。形容形勢危急,難以預料。
朝不謀夕 早晨不能知道晚上會變成什麼樣子或發生什麼情況。形容形勢危急,難以預料。
秤不離砣 秤和砣是一整套衡器。比喻事物之間有連帶關系或關系親密。
吃不了兜著走 比喻受不了或擔當不起。
臭不可當 當:承受。臭得使人受不了。比喻人名聲極壞。
臭不可聞 臭得使人受不了。比喻人名聲極壞。

㈤ 不什麼不什麼的四字詞語

1、不知不覺
成語拼音:bù zhī bù jué
成語解釋:沒有意識到;沒有覺察到。
成語出處: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120卷:「聖賢之學是掯掯定定做,不知不覺自然做得徹。」
2、不明不白
成語拼音:bù míng bù bái
成語解釋:形容不清白、不正派或含糊不清。
成語出處: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3卷:「(李生)常與這些輕薄少年,成群結隊,馳馬試劍,黑夜裡往來太行山道上,不知做些甚麼不明不白的事。」
3、不偏不倚
成語拼音:bù piān bù yǐ
成語解釋:偏、倚:不正;歪。原指儒家的中庸之道。現指不偏袒任何一方。
成語出處:宋 朱熹《中庸集注》:「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
4、不卑不亢
成語拼音:bù bēi bù kàng
成語解釋: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成語出處:老舍《四世同堂》五三:「今天,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他必須避免硬碰,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撈幾個錢。」
5、不癢不痛
成語拼音:bù yǎng bù tòng
成語解釋:既不痛也不癢。比喻不中肯,沒觸及要害,不能徹底解決問題
成語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七回:「不癢不痛,渾身上或寒或熱;沒撩沒亂,滿腹中又飽又飢。」

㈥ 形容一個人的力量很小的四字詞語有哪些

手無縛雞
手無縛雞之力
編輯
手無縛雞之力,俗語。拼音是shǒu wú fù jī zhī lì,連捆綁雞的力氣都沒有。形容身體弱、力氣小
孤掌難鳴
孤軍奮戰
滄海一粟
一盤散沙
人多勢眾

㈦ 人老心不老的四字成語

成語 解釋 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 甲:鎧甲.馬不卸鞍,人不解甲.處於高度警惕狀態 敖不可長 敖:通「傲」,傲慢.傲慢之心不可以滋長 白黑不分 比喻清濁混亂,是非不明 百不當一 當:抵擋.一百個抵擋不住一個 百不獲一 獲:得到.一百個之中也得不到一個.形容人或物極其難得 百不失一 失:過失,錯誤.萬無一失.形容做事有充分把握,絕不會失誤 飽人不知餓人飢 飽:吃足;飢:飢餓.比喻處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別人的苦衷 抱不平 遇見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幫助弱小的一方 抱負不凡 抱負:遠大的志向.指有遠大的志向,不同一般 逼不得已 逼:逼迫.迫不得已 匕鬯不驚 匕:羹匙;鬯:古時用鬱金草釀黑黍而製成的祭祀用的香酒;匕鬯:借指祭祀.原指宗廟祭祀不受驚憂,形容法紀嚴明,無所驚擾 鄙夷不屑 鄙夷:輕視,看不起;不屑:認為不值得.輕視,看不起 閉門不出 關起門來不外出,指杜絕與外界交往 鞭長不及馬腹 及:到.鞭子雖然很長,但是不應該打到馬肚子.比喻力所不能及 變化不測 測:測量,估計.變化無常,無法預料 冰炭不投 投:投合.比喻彼此合不來 冰炭不相容 冰:冰塊;炭:炭火;容:接納.比喻兩種對立的事物不能並存 百世不磨 磨:消滅,磨滅.千秋萬代永不磨滅 百思不得其解 百:多次;思:考慮,思考;理解.指經過百般思索仍舊不能理解 百聞不如一見 聞:聽.聽到一百次,也不如親眼見到一次 半面不忘 半面:見過面.見過面就不遺忘.形容記憶力極強 半生不熟 半:不完全.指沒有完全成熟或未烹煮至可食用的程度.比喻不熟悉,不熟練 半新不舊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舊 飽漢不知餓漢飢 飽:吃足;飢:飢餓.比喻處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別人的苦衷 卑不足道 道:說,講.指卑下得不值一提 邊塵不驚 邊:邊境;驚:震動.比喻邊境安定無戰事 鞭不及腹 及:到.指鞭子雖長,也不能打馬肚子.比喻力量達不到 鞭長不及 鞭:馬鞭子;及:夠得上.馬鞭子雖長,也打不到馬肚子.比喻相隔太遠,力量達不到 表裡不一 表:表面;里:裡面.表面與內在不一樣 不差上下 不分高下,差不多 不恥最後 不恥:不以為羞恥.不因為跑到最後而感到可恥.比喻凡是只要堅持到底,就能達到目的 不偢不倸 偢:同「瞅」,看;倸:同「睬」,理睬.不看也不答理,也指一切事情都不注意 不次之位 次:順序,等級;位:職位,地位.指對於有才乾的人不拘等級授予重要職位 不存不濟 支持不住,受不住.形容半死不活的樣子 不打不相識 指經過交手,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結交、相處 不打自招 打:拷打;招:招供.不用拷問,自己就招認了罪行.比喻無意中暴露了自己的意圖 不當不正 不:語助詞,沒有實際意思.表示端端正正 不得不爾 得:能;爾:如此.不得不這樣 不得其死 得:取得,獲得.指人不得善終 不得人心 得:取得,獲得.得不到別人的支持和擁護,也指不討人喜歡 不得已而用之 用:使用.沒有辦法,只好採用這個辦法 不懂裝懂 自己不懂卻裝作很精通的樣子 不分畛域 畛域:界限.不分界限、范圍.也比喻不分彼此 不幹不凈 凈:潔凈.指粗俗,下流.淫亂的婉辭 不尷不尬 不:助詞,無實際意義;尷尬:不自然.不明不白,形容左右為難,不好處理.也形容神色態度不自然或處境困難 不敢高攀 攀:比喻結交依附他人.不敢跟社會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結親戚 不敢後人 後:落後.不甘心落在別人後面 不敢造次 造次:倉促、魯莽輕率.指不敢匆忙地或魯莽草率從事 不根之談 根:根據;談:言論.指沒有根據的言論 不攻自破 破:毀壞.不用攻擊就自動破滅.形容情節、論點虛謬,經不起反駁 不顧死活 顧:顧惜,眷顧.不顧自己的生命,比喻拚命 不顧一切 顧:顧惜,眷顧.什麼都不顧 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顧一切,不問是非情由 不慌不忙 慌:急遽忙亂.不慌張,不忙亂,從容不迫 不羈之民 羈:束縛;民:百姓.不受束縛的百姓.指不甘就範的民眾 不即不離 即:靠近;離:疏遠.形容既不接近,也不疏遠.也是佛家語,諸法相狀雖異而性體則不一 不計其數 計:計算.沒法計算數目.形容很多 不記前仇 指不計較以前的仇恨,任人唯賢 不加思索 思索:思考探求.用不著想.形容說話辦事敏捷迅速 不稼不穡 稼:播種;穡:收獲穀物.泛指不參加農業生產勞動 不拔一毛 形容非常吝嗇 不敗之地 敗:輸,失利.具有優勢,不會遭到失敗.比喻有把握取勝 不避湯火 湯:沸水;火:戰火.指不畏凶險 不測之禍 測:估計.估計不到的災禍,多指死亡 不測之憂 測:預測;憂:憂患.指意外的禍患 不見棺材不下淚 比喻不到走投無路的境地不肯死心 不見經傳 經傳:指經典的著作.經傳上沒有記載.後指沒有名氣或沒有來歷 不解之緣 解散;不解不開;緣:緣分.不可分開的緣分 不經世故 經:經歷;世故:人情世事的變故.形容缺乏為人處世的經驗 不經之談 經:正常,通常的道理、法則等;談:話.荒誕沒有根據的話 不脛而走 不:沒有;脛:小腿;走:快跑.沒有腿卻能跑.比喻事物無需推行,就已迅速地傳播開去 不揪不睬 不看也不答理.形容待人態度冷淡 不拘一格 不拘:不拘泥,不限制;格:規格,標准.不局限於一種規格或標准 不絕如發 絕:斷.形容局勢危急 不絕如線 絕:斷.形容局勢危急,像差點要斷掉的線一樣;也形容聲音思緒微弱 不看僧面看佛面 不看那方面的情面,也要看這方面的情面 不可枚舉 枚舉:一一列舉.無法一個個列舉,形容數量多 不可磨滅 磨滅:指痕跡、功績等時間長了就逐漸消失.無法使之消失 不可奈何 奈何:對付,處置.指沒有辦法 不牧之地 牧:放牧牲畜.不能牧養牛馬的地.指荒地 不能贊一詞 贊一詞:說一句話.指文章寫得好,別人不能再添一句話.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不能自拔 拔:擺脫.比喻限入很深,不能從痛苦、錯誤等中解脫出來 不期而會 期:約會.未經約定而意外地遇見或自動聚集 不期而同 期:約定期限.指不約而同 不輕然諾 輕:輕易;然諾:許諾.不隨便許諾什麼.形容人守信用 不仁不義 仁:仁愛;義:道義.不講仁德,不講道義.形容品性卑劣、刻薄殘忍 不容分說 容:允許.指不允許分辯陳說 不辱使命 辱:辜負,玷辱.指不辜負別人的差使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塞:堵塞;止:停止.比喻只有破除舊的、錯誤的東西,才能建立新的、正確的東西 不三不四 形容不正派或不象樣子、不倫不類 不僧不俗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倫不類 不傷脾胃 傷:傷害.比喻無關緊要 不舍晝夜 舍:放棄.不分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繼日 不生不滅 指超脫生死的界限.現指半死不活 不聲不吭 吭:出聲.不說話,不出聲 不為五斗米折腰 五斗米:指微薄的俸祿;折腰:下拜,彎腰行禮.比喻為人清高,有骨氣 不為已甚 已甚:過分.不做過分的事,要適可而止.多指對人的譴責或處罰要適可而止 不聞不問 聞:聽.不聽也不問.形容對事情不關心,不過問 不問不聞 聞:聽.不問也不聽.形容對事情不關心,很冷淡 不習水土 習:習慣,適應.指不能適應一個地方的氣候條件或飲食習慣 不肖子孫 肖:類似,相似;不肖:不像.指不能繼承祖輩事業的、沒出息的、品行差的子孫或晚輩 不言不語 言:講,說.不說話,悶聲不響 不言而諭 言:解釋,說明.不用說就可以明白.形容事理非常明顯 不厭其煩 厭:嫌;煩:麻煩.不嫌煩瑣與麻煩 不厭其詳 厭:嫌;詳:詳細.不嫌過於詳細.指越詳細越好 不葯而愈 愈:病好了.生病不用吃葯而自行痊癒 不遺寸長 遺:遺漏;寸長:微小的長處.不遺漏一點點長處.形容善於發現和肯定別人的優點 不以辭害志 辭:文辭;志:作品的思想內容.不因為只顧文辭而損害了對內容的理解.指寫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辭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規:圓規;矩:曲尺.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則 不易之論 易:變更.不可更改的言論.形容論斷或意見完全正確 不足為法 足:值得;法:效法.不值得學習、效法 不足為慮 足:值得;慮:憂.不值得憂慮擔心 不足為意 足:值得.不值得介意 財不露白 露:顯露;白:銀子的代稱.指有錢財不能泄露給別人看 慘不忍言 慘:悲慘;言:講,說.不忍心把悲慘情形說出口 不可勝計 勝:盡;計:計算.不能全部計算完.形容數量很多 不可勝舉 無法一一列舉.形容數量、種類很多 不可收拾 收拾:整理.指事物敗壞到無法整頓或無法挽救的地步 不可思議 原是佛教語,指神秘奧妙.現形容事物無法想像或難以理解 不可言狀 狀:形容.沒法用言辭來形容 不可移易 移:轉移;易:變換.不能動搖和改變.形容不可動搖 不可逾越 逾:超過.不可能超過或不能越過 不愧不怍 愧、怍:慚愧.形容光明正大,問心無愧 不愧下學 愧:慚愧.不恥下問,虛心向地位低的人學習 不吝賜教 吝:吝惜;賜:賞予;教:教導,教誨.不吝惜指點教導.請人指教的客氣話 不露鋒芒 鋒:兵刃;芒:植物的尖刺.指有意地將自己的才能、抱負等加以掩飾 不露神色 神色:態度,神情.內心活動不在臉色上流露,以防別人覺察 不倫不類 倫:類.既非像這一類,又不像那一類,形容不成樣子或不規范 不落俗套 落:停留,定正.不因襲陳舊的格式 不謀而同 謀:商量.事先沒有商量,言行都保持一致 不聲不響 不說話,不出聲 不勝杯杓 不勝:經不起;杓:舀東西的器具;杯杓:泛指酒器.比喻喝酒太多,醉了 不勝其苦 勝:禁得起.不能忍受那種苦楚 不時之需 不時:不定什麼時候.說不定什麼時候會需要 不識大體 識:懂得;大體:大局,整體利益.不懂得從大局考慮 不識高低 識:知道,認識.指說話或做事不知深淺、輕重 不識好歹 識:知道;歹:壞.不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壞 不識廬山真面目 廬山:山名,江西九江市南面的一座山.比喻認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質 不識起倒 識:知道,認識.指不知好歹,不識時務 不識時務 不識:不認識;務:事物;時務:當前的重大事情或形勢.指不認識當前重要的事態和時代的潮流.現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不識之無 識:認識.形容人不識字,文化水平很低 不食周粟 粟:小米,泛指糧食.原指伯夷、叔齊於商亡後不吃周粟而死.指清白守節 不世之功 不世:非凡.指極大的功勞 不是冤家不聚頭 聚頭:碰頭.指仇人或不願意相見的人偏偏相逢,無可迴避 不死不活 形容事物沒有生氣 不知薡蕫 薡蕫:草名,質地柔軟可制繩子.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識 不知輕重 輕重:分量大小.不明事理,行事冒昧 不知去向 不知道到哪裡去了 不知所可 可:合宜,好.指不知道該怎樣辦才好 不知所雲 雲:說.不知道說的是什麼.言語混亂或空洞,令人摸不著頭腦 不知天高地厚 不了解事物的復雜性,形容狂妄無知 不知痛癢 形容麻木不仁或不知利害 不直一錢 直:通「值」,價值.比喻毫無價值或無能、品格卑下 不值一哂 哂:微笑.不值得一笑.指毫無意義或表示輕視 不治之症 治不好的病、絕症.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錯誤 不追既往 對以往的過錯不再追究 不著邊際 著:接觸,挨上;邊際:邊緣,界限.挨不著邊兒,無著落.多指不實在,空泛或離題萬里 不自由,毋寧死 毋寧:同「無寧」,寧可,不如.如果失去自由、主權,寧可去死 不足掛齒 不足:不值得;掛齒:說起,提到,掛在口上.表示不值得一提 層出不窮 層:重復;層出:重復出現;窮:盡.接連不斷地出現,沒有窮盡 侈侈不休 說話沒完沒了;嘮叨 詞不達意 達:表達.詞句不能充分、確切地表達思想感情 吃不了兜著走 比喻不能承受或擔當 遲疑不決 猶豫疑惑,不能決定 躊躇不前 躊躇:遲疑不決的樣子.猶豫不決,不敢前進 出敵不意 指行動出於敵方意料 出其不備 指行動出乎人的意料 出淤泥而不染 淤泥:水底的污泥;染:沾.生長在淤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 寸草不生 土地貧瘠,什麼也不生長 誕妄不經 荒誕虛妄,不合常理 措手不及 措手:著手處理,應付;不及:來不及.事出突然,來不及應付 道不同,不相為謀 比喻志趣不同的人不會在一起共事 跌宕不羈 跌宕:放縱無拘束;羈:馬籠頭,比喻束縛.心志放逸無拘無束 分文不值 形容毫無價值 風景不殊 指悲嘆國土破碎或淪亡 公正不阿 公平正直而不曲意迎合 供不應求 供:供應;應:滿足;求:需求.供應不能滿足需求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經過瓜田,不可彎腰提鞋;經過李樹下不要舉起手來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海水不可斗量 斗:量器;量:計量.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計量的 害人不淺 給別人的損害非常之大

㈧ 什麼什麼不什麼不什麼四字詞語

不三不四 [bù sān bù sì]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指不正派,也指不象樣子。
貶義
出 處
明·凌濛初回《二刻拍案驚奇》第五答卷:「可見元宵之夜;趁著喧鬧叢中干那不三不四勾當的;不一而足。」
例 句
老師經常告誡我們,交朋友要慎重,不要和那些~的人來往。

㈨ 帶有不字的四字成語

不 手 四字成語 :愛不釋手、
措手不及、
不擇手段、
讀不舍手、
拿不出手、
洗手不幹、
賊不空手、
不龜手葯、
後手不上、
手不應心、
措手不迭、
後手不接、
手不停揮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