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著說立書的人的成語
Ⅰ 與書有關的成語
有「書」字的:
【常用成語】
白面書生 閉戶讀書 秉筆直書 博覽群書 刺股讀書 大書特書 丹書鐵契 丹書鐵券
讀書得間 讀書三到 讀書三餘 讀書種子 廢書而嘆 焚書坑儒 黃耳傳書 借書留真
據鞍讀書 立地書櫥 兩腳書櫥 臨池學書 囊螢照書 牛角掛書 棄書捐劍 磬竹難書
然荻讀書 三餘讀書 詩書發冢 史不絕書 書不盡言 書缺有間 書聲琅琅 書香門第
四書五經 徒讀父書 懸石程書 仰屋著書 一介書生 郢書燕說 映雪讀書 映月讀書
擁書百城 有腳書櫥 折節讀書 知書達禮 著書立說
【多字成語】
讀書破萬卷 家書抵萬金 惟有讀書高 無巧不成書 書同文車同軌
盡信書不如盡無書 學書不成學劍不成
【少字成語】 掉書袋
與「書」有關的
白首窮經 白首:白頭;窮經:專心鑽研經書。指直到年老還在鑽研經籍,形容好學不倦
筆伐口誅 伐:聲討,攻打;誅:痛斥,責罰。從口頭和書面上對壞人壞事進行揭露和聲討。
閉門讀書 關起門來在家裡讀書。形容專心埋頭苦讀
秉筆直書 秉:握。書寫史實不隱諱
伴食宰相 伴食:陪伴人家吃飯。唐朝朝會結束時,宰相率百僚集尚書省都堂會餐。指身居相位而庸懦不能任事者
博覽古今 博:廣博。廣泛閱讀古今書籍。形容學問淵博
博覽五車 博:廣博;五車:五車書。廣泛閱讀很多書籍。形容學識淵博
出何典記 詰問見於何書,有何根據。借指無稽之談
春誦夏弦 指應按季節採取不同的學習方式。後泛指讀書學習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見:顯現。讀書上百遍,書意自然領會。指書要熟讀才能真正領會
讀書破萬卷 破:突破;卷:書籍冊數。形容讀書很多,學識淵博
橫掃千軍 橫掃:掃盪,掃除。形容干凈徹底地殲滅大量敵軍。也形容詩文、書法等氣勢宏偉、氣魄很大
立地書廚 比喻人讀書多,學識淵博
隴頭音信 指寄往或來自遠方的書信
牛角書生 比喻勤奮讀書的人
案牘勞形 文書勞累身體。形容公事繁忙。
暗室求物 在沒有光亮的房間尋找東西。比喻讀書不得要領,難見成效。
傲賢慢士 賢:有才德的人。士:讀書人和有才乾的人。用傲慢的態度對待有德有才的人。
八百孤寒 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貧寒的讀書人。許許多多貧寒的讀書人。
白面書生 指缺乏閱歷經驗的讀書人。也指面孔白凈的讀書人。
白衣秀士 指未曾獲得功名的書生。
百讀不厭 厭:厭煩,厭倦。讀一百遍也不會感到厭煩。形容詩文或書籍寫得非常好,不論讀多少遍也不感到厭倦。
稗官野史 稗官:古代的一種小官,專給帝王搜集街談巷語,道聽途說,以供省覽,後稱小說或小說家為稗官。指舊時的小說和私人編撰的史書。
苞苴竿牘 苞苴:蒲包,指贈送的禮物,引申為賄賂;竿牘:竹簡為書,指書信,這里特指請托信。指攜著禮物帶著書信,去探訪人。指行賄請托。
筆下超生 超生:佛家語,指人死後靈魂投生為人。為了免使他人受難,書寫時,在用意和措詞方面都給予寬容或開脫。
筆走龍蛇 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
閉戶讀書 關著門在家裡埋頭讀書。
博覽群書 博:廣泛。廣泛地閱讀各種書。形容讀書很多。
博通經籍 博:廣博:籍:書籍。廣博而又精通經典文獻。形容人學識淵博。
布衣韋帶 原是古代貧民的服裝,後指沒有做官的讀書人。
殘編斷簡 指殘缺不全的書籍。
蠶頭燕尾 形容書法起筆凝重,結筆輕疾。
朝經暮史 經:指舊時奉為經典的書籍;史:指歷史書籍。一天到晚誦讀經史。形容勤奮讀書。
穿壁引光 穿:鑿通;引:引進。鑿通牆壁,引進燭光。形容家貧讀書刻苦。
傳檄而定 檄:討敵文書;定:平定。比喻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紙文書,就可以降服敵方,安定局勢。
舛訛百出 舛:錯亂。訛:錯誤。錯亂的地方很多。一般指書籍的寫作或印製不精。
垂名青史 青史:書寫於竹簡或白絹上的典籍、史冊。名字被載入史冊,流傳後世。
大璞不完 指玉既經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態。舊時比喻讀書人做了官,喪失了原來的志向。
大書特書 書:寫。大寫特寫。指對意義重大的事情特別鄭重地加以記載。
丹書鐵契 丹書:用硃砂寫字;鐵契:用鐵制的憑證。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世代享受優遇或免罪的憑證。文憑用丹書寫鐵板上,故名。
簞食瓢飲 一簞食物,一瓢飲料。形容讀書人安於貧窮的清高生活。
倒背如流 背:背誦。把書或文章倒過來背,背得像流水一樣流暢。形容背得非常熟練,記得非常牢。
得勝頭回 頭回:前回。宋、元說書人的術語。在開講前,先說一段小故事做引子,謂之「得勝頭回」,取其吉利之意。
雕蟲小技 雕:雕刻;蟲:指鳥蟲書,古代漢字的一種字體。比喻小技或微不足道的技能。
掉書袋 掉:擺動,搖動。指說話或寫文章好引用古書言詞來賣弄自己的學識淵博。
東觀續史 東觀:漢代官家藏書的地方。原指漢代女史學家班昭奉詔就東觀續成其兄班固沒有完成的《漢書》。後用以指女子才學高深。
董狐直筆 董狐:春秋時晉國的史官。直筆:根據事實,如實記載。指敢於秉筆直書,尊重史實,不阿權貴的正直史家。
斗方名士 斗方:一二尺見方的詩幅或書畫頁;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寫詩或作畫以標榜的「名士」。舊指冒充風雅的人。
讀書三到 形容讀書十分認真。
讀書三餘 余: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晴之餘。指讀好書要抓緊一切閑余時間。
讀書種子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後的讀書人。
斷編殘簡 編:穿簡的細長皮條;簡:古代用來寫字的竹片。指殘缺不全的書籍文章。
斷簡殘編 簡:古代用來寫字的竹片;編:穿簡的細長皮條。指殘缺不全的書籍。
堆案盈幾 堆:堆積。案:案頭。公文、書信、圖書等堆積滿案頭。原指等待處理的文憑大量積壓。後也指書籍或文字材料非常多。
對簿公堂 簿:文狀、起訴書之類;對簿:受審問;公堂:舊指官吏審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審問。
發凡起例 發凡:提示全書的通例。指說明全書要旨,擬定編寫體例。
飛鳥驚蛇 像飛鳥入林,受驚的蛇竄入草叢一樣。形容草書自然流暢。
廢書而嘆 因有所感而停止讀書。
焚書坑儒 焚:燒;坑:把人活埋;儒:指書生。焚毀典籍,坑殺書生。
豐筋多力 豐:豐滿,豐實;筋:肌腱或骨頭上的韌帶;多:多餘。書法有筋骨,筆力雄健。比喻字體結構堅實而豐滿,筆力強勁有餘。
焚膏繼晷 膏:油脂,指燈燭;繼:繼續,接替;晷:日光。點上油燈,接續日光。形容勤奮地工作或讀書。
風骨峭峻 峭峻:山又高又陡。形容人很有骨氣,剛直不阿。也比喻詩文書畫雄健有力的風格。
奉天承運 奉:遵照;奉天:遵從天意,指皇帝受命於天;承運:繼承新生的氣運。指君權神授。封建帝王詔書開頭的套語。
付諸洪喬 洪喬:晉朝人,姓殷名羨,字洪喬。比喻書信遺失。
富面百城 形容藏書非常豐富。
腹載五車 比喻讀書甚多,知識淵博。
高文典冊 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書、詔令。
功標青史 標:寫明;青史:古代在竹簡上記事,因稱史書為青史。功勞記在史書上。指建立了巨大功績。
古色古香 形容器物書畫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
古肥今瘠 比喻書法的不同風格。
浩如煙海 浩:廣大;煙海:茫茫大海。形容典籍、圖書等極為豐富。
滾瓜爛熟 形容讀書或背書流利純熟。
含英咀華 咀:細嚼,引伸為體味;英、華:這里指精華。比喻讀書吸取其精華。
皓首窮經 皓:白;首:頭發;窮經:專心研究經書和古籍。一直到年老頭白之時還在深入鑽研經書和古籍。
汗牛充棟 棟:棟宇,屋子。書運輸時牛累得出汗,存放時可堆至屋頂。形容藏書非常多。
胡肥鍾瘦 胡:三國時的胡昭;鍾:三國時的鍾繇。胡昭的字體肥,鍾繇的字體瘦。形容書法各擅其美。
畫荻教子 荻:蘆葦。用蘆葦在地上書畫教育兒子讀書。用以稱贊母親教子有方。
懷鉛提槧 懷:懷藏;鉛:鉛粉;提:手裡拿著;槧:古代書寫用的木片。常帶書寫工具,以備寫作的需要。。
黃卷青燈 黃卷:古代書籍用黃低繕寫,因指書籍;青燈:油燈發青色的燈光,指油燈。燈光映照著書籍。形容深夜苦讀,或修行學佛的孤寂生活。
黃耳傳書 黃耳:犬名;書:書信。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後比喻傳遞家信。
畫沙印泥 書法家比喻用筆的方法。
積案盈箱 案:桌;盈:滿。堆滿書桌,塞滿書箱。形容書籍、文稿、卷宗等非常多。
禍棗災梨 舊時印書,多用棗木梨木刻板。比喻濫刻無用的書。
記問之學 只是記誦書本,以資談助或應答問難的學問。指對學問未融會貫通,不成體系。
家雞野鶩 比喻不同的書法風格。也比喻人喜愛新奇,而厭棄平常的事物。
家雞野雉 雉:野雞。原意是晉庚翼把自己的書法喻為家雞,把王羲之的書法喻為野雞,以示賤近與貴遠。亦比喻風格迥異的書法繪畫等。
交梨火棗 道教經書中所說的「仙果」。
矯若驚龍 矯:矯健。常用於形容書法筆勢剛健,或舞姿婀娜。
金匱石室 匱:櫃子。古時國家收藏重要文書處。
經史百子 經:經學,經書,儒家經典著作。史:史學,史書。百子:諸子百家之學。舊指各個方面的很需要學問。
舉例發凡 發凡:揭示全書的通例。指分類舉例,說明全書的體例。
借書留真 指借別人的書,抄寫後留下正本,把抄本還給別人。
驚蛇入草 形容草書寫得矯健而活潑。
卷帙浩繁 卷帙:書籍或書籍的篇章。形容書籍很多或一部書的部頭很大。
開卷有益 開卷:打開書本,指讀書;部分國:好處。讀書總有好處。
金壺墨汁 指極其珍貴罕見的書畫用品。
渴驥奔泉 驥:駿馬。如同駿馬口渴思飲,飛快奔赴甘泉一般。形容書法筆勢矯健。也比喻迫切的慾望。
據鞍讀書 在馬背或驢背上讀書。後多形容學習勤奮。
鸞飄鳳泊 原形容書法筆勢瀟灑飄逸,後比喻夫妻離散或文人失意。
九儒十丐 儒:舊指讀書人。元代統治者把人分為十等,讀書人列為九等,居於末等的乞丐之上。後指知識分子受到歧視和苛待。
離經辨志 讀斷經書文句,明察聖賢志向。
兩腳書櫥 指讀書很多但不善於應用的人。
力透紙背 形容書法剛勁有力,筆鋒簡直要透到紙張背面。也形容詩文立意深刻,詞語精練。
老生常談 老書生經常說的話。比喻人們聽慣了的沒有新鮮意思的話。
立地書櫥 比喻人讀書多,學識文博。
臨池學書 臨:靠近,挨著。指刻苦練習書法。
口誅筆伐 從口頭和書面上對壞人壞事進行揭露和聲討。
琅琅上口 琅琅:玉石相擊聲,比喻響亮的讀書聲。指誦讀熟練、順口。也指文辭通俗,便於口誦。
鸞翔鳳翥 翔:盤旋而飛;翥:高飛。比喻書法筆勢飛動舒展。
六韜三略 《六韜》、《三略》:都是古代的兵書。後泛指兵書、兵法。
龍蛇飛動 彷彿龍飛騰,蛇游動。形容書法氣勢奔放,筆力勁健。
南面百城 舊時比喻尊貴富有。也比喻藏書很多。
龍跳虎卧 比喻文筆、書法縱逸雄勁。
龍飛鳳舞 原形容山勢的蜿蜒雄壯,後也形容書法筆勢有力,靈活舒展。
美女簪花 簪:插戴。形容書法娟秀。也比喻詩文清新秀麗。
名標青史 標:寫明;青史:古代在竹簡上記事,因稱史書。把姓名事跡記載在歷史書籍上。形容功業巨大,永垂不朽。
率爾操觚 觚:方木,古人用它來書寫。率爾:不加思索;操觚:指作文。原形容文思敏捷,後指沒有慎重考慮,輕率地寫。
名垂青史 青史:古代在竹簡上記事,因稱史書。把姓名事跡記載在歷史書籍上。形容功業巨大,永垂不朽。
磨穿鐵硯 把鐵鑄的硯台都磨穿了。比喻讀書用功,有恆心。
囊螢照書 囊螢:把螢火蟲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貧寒,勤苦讀書。
怒猊渴驥 猊:狻猊,即獅子;驥:駿馬。如憤怒的獅子撬扒石頭,口渴的駿馬奔向泉水。形容書法遒勁奔放。
七行俱下 讀書,同時讀七行。比喻非常聰明。
囊螢照讀 用口袋裝螢火蟲,照著讀書。形容家境貧寒,勤苦讀書。
牛角掛書 比喻讀書勤奮。
群鴻戲海 鴻:鴻雁;海:指大湖。象許多飛鴻在大湖裡游戲一樣。形容書法遒勁靈活。
然荻讀書 然:「燃」的本字,燃燒;荻:蘆葦一類的植物。燃荻為燈,發奮讀書。形容勤學苦讀。
如錐畫沙 象用錐子在沙上畫出來似的。形容書法筆力勻整而不露鋒芒。
磬竹難書 罄:用盡;竹:竹簡,用以寫字;書:寫。用盡竹子也難寫完。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後泛指事實多,寫不完。
入木三分 相傳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木工刻時,發現字跡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書法極有筆力。現多比喻分析問題很深刻。
青史傳名 青史:史書。歷史上留下好名聲。
十年窗下 科舉時代,讀書人要取得功名,終年埋頭在書本里。形容十年時間閉門苦讀。
三班六房 三班:指皂、壯、快班,均為差役;六房:指吏、戶、禮、兵、刑、工房,均為書辦胥吏。明、清時州縣衙門中吏役的總稱。
三餘讀書 充分利用一切空餘時間讀書。
人手一冊 人人拿著一本(書)。多形容書的讀者多。
詩禮之家 詩:指《詩經》;禮:指《周祀》、《儀禮》、《禮記》。舊指世代讀書講究禮教的人家。
水火兵蟲 指使古書遭受損毀的四種災害:水災、火災、戰亂和書蠹。也泛指各種天災人禍。
十行俱下 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讀書極快。
書缺有間 泛指古書殘缺已有多年。
十二金牌 金牌:宋代敕書及緊急軍命,用金字牌,由內侍省派人速送。比喻緊急的命令。
十年寒窗 形容長年刻苦讀書。
碩學通儒 儒:指讀書人。學問淵博,通達事理的學者。
書不盡言 書:書信。信中難以充分表達其意。後多作書信結尾慣用語。
書香門第 舊時指上輩有讀書人的家庭。
手不釋卷 釋:放下;卷:指書籍。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鐵畫銀鉤 畫:筆畫;鉤:鉤勒。形容書法剛鍵柔美。
屠毒筆墨 用筆墨毒害人。比喻內容不好的書。
停雲落月 表示對親友的懷念(舊時多用在書信里)。
孫康映雪 比喻讀書非常刻苦。
徒讀父書 徒:只。父書:父親之言論。白讀父親的兵書。比喻人只知死讀書,不懂得運用知識,加以變通。
微言大義 微言:精當而含義深遠的話;大義:本指經書的要義,後指大道理。包含在精微語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萬簽插架 形容書籍極多。
文韜武略 韜:指《六韜》,古代兵書,內容分文、武、龍、虎、豹、犬六韜;略:指《三略》,古代兵書,凡三卷。比喻用兵的謀略。
韋編三絕 韋編: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三:概數,表示多次;絕:斷。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比喻讀書勤奮。
夏五郭公 《春秋》一書中,「夏五」後缺「月」字,「郭公」下未記事。比喻文字脫漏。
五行並下 五行文字一並看。形容讀書速度快。
仙露明珠 比喻人風神秀異。也形容書法秀逸圓潤。
尋章摘句 尋:找;章:篇章;摘:摘錄。舊時讀書人從書本中搜尋摘抄片斷語句,在寫作時套用。指寫作時堆砌現成詞句,缺乏創造性。
信筆塗鴉 信:聽憑,隨意;信筆:隨意書寫;塗鴉:比喻字寫得很拙劣,隨便亂塗亂畫。形容字寫得很潦草。也常用作自謙之詞。
五行並下 五行文字一並看。形容讀書速度快。
牙簽萬軸 形容藏書非常多。
學書不成,學劍不成 學習書法沒學好,學習劍術也沒學到手。指學習一無所成。
學富五車 五車:指五車書。形容讀書多,學識豐富。
引經據典 引用經典書籍作為論證的依據。
一目十行 看書時同時可以看十行。形容看書非常快。
顏筋柳骨 顏: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柳:唐代書法家柳公權。指顏柳兩家書法挺勁有力,但風格有所不同。也泛稱書法極佳。
一介書生 一介:一個。舊時讀書人的自稱或對普通讀書人的雅稱。
一簞一瓢 一簞食物,一瓢飲料。形容讀書人安於貧窮的清高生活。
擁書百城 比喻藏書極其豐富或嗜書之深。
映雪讀書 利用雪的反光讀書。形容讀書刻苦。
有案可稽 案:案卷,文書;稽:查考。指有證據可查。
災梨禍棗 從前印書用梨木或棗木刻板。形容濫刻無用不好的書。
有腳書櫥 比喻學識淵博的人。也指脫離實際食古不化的書獃子。
引錐刺股 錐:錐子;股:大腿。晚間讀書時想睡覺,就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學習勤奮刻苦。
有案可查 案:案卷,文書。指有證據可查。
魚傳尺素 尺素:古代用絹帛書寫,通常長一尺,因此稱書信。指傳遞書信。
源頭活水 原比喻讀書越多,道理越明。現也指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
晝耕夜誦 白天耕種,夜晚讀書。比喻讀書勤奮。
游雲驚龍 形容書法精妙。
右軍習氣 右軍: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曾任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比喻一味摹擬古人,不能自創一格。
折節讀書 折節:改變過去的志趣和行為。改變舊習,發憤讀書。
Ⅱ 看圖猜成語一個人指著一堆書說書是我寫的
這樣的成語有三個,其實是一個意思:
著述等身、
著作等身、
等身著內作,
一般用第一個,後兩個容都是後來衍生出來的。
Ⅲ 與書相關的成語
1、閉門讀書
成語拼音:bì mén dú shū
成語解釋:關起門來在家裡讀書。形容專心埋頭苦讀
成語出處: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勉學》:「蓋須切磋相起明也。見閉門讀書,師心自是。稠人廣坐,謬誤差失者多矣。」
2、秉筆直書
成語拼音:bǐng bǐ zhí shū
成語解釋:秉:握。書寫史實不隱諱
成語出處:清 曾樸《孽海花》第35回:「我是秉筆直書,懸之國門,不能增損一字。」
3、白面書生
成語拼音:bái miàn shū shēng
成語解釋:白面:形容白凈;書生:念書人。①形容年紀輕、知識淺薄、閱歷不深的讀書人。②也泛指相貌姣好、白凈的年輕讀書人。
成語出處:《宋書 沈慶之傳》:「陛下今欲伐國,而與白面書生輩謀之,事何有濟?」
4、焚書坑儒
成語拼音:fén shū kēng rú
成語解釋:坑:挖坑活埋;儒:儒生;讀書人。指秦始皇焚燒《詩經》、《書經》等古代典籍;坑殺一批儒生。後泛指對文化和知識分子的摧殘。
成語出處:漢 孔安國《〈尚書〉序》:「及秦始皇滅先代典籍,焚書坑儒,天下學士逃難解散。」
5、書香門第
成語拼音:shū xiāng mén dì
成語解釋:書香:指上輩有讀書人的家庭。指世代都是讀書人的家庭。
成語出處: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40回:「如今眼看書香門第是接下去了,衣飯生涯是靠得住了,他那個兒子只按部就班的也就作到公卿。」
Ⅳ 成語什麼什麼發憤著書
發憤著書
司馬遷總結歷史上許多偉人逆境著書的事跡,提出「發憤著書」說。
【拼音】:fā fèn zhù shū
【釋義】:(作家)怨憤郁結,借著書立說發揮疏通。與「發憤著論」詞義相近。
「憤」指作家意有所郁結,心理上受壓迫而不得伸展,怨憤郁結,借著書立說發揮疏通,這樣才能恢復心理平衡。「憤」包含了個人怨憤的情緒,同時也顯示了窮且益堅的意志,同時它又強調了創作者在逆境中奮起而不消沉的品格,以及極富於批判精神和戰斗精神。
出處
晉.葛洪《抱朴子·交際》:「乃發憤著論,杜門絕交,斯誠感激有為而然。」。」
漢.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
唐.成玄英 《序》:「﹝ 莊周 ﹞當 戰國之初,降衰周之末,嘆蒼生之業薄,傷道德之陵夷,乃慷慨發憤,爰著斯論。」
明.何景明 《述歸賦》:「 左氏 著《國語》, 馬遷 抽《史記》, 荀卿 董子 之流,皆有論撰,大抵困屈窮阨,發憤述作。」
Ⅳ 帶有書字的成語有哪些
徒讀父書、世代書香、立地書廚、有腳書廚、走筆疾書、雁足留書、磬筆難書、書畫卯酉、
蒲牒寫書、囊螢照書、魚箋雁書、史不絕書、一介書生、仰屋著書、雁足傳書、三餘讀書、
刺股讀書、白面書生、衡石程書、蠅頭細書、坐擁書城、學書學劍、魚書雁帖、書生之見、
丹書白馬、文弱書生、狐鳴魚書、懸石程書、蟲書鳥篆、書香世家、蟲書鳥跡、枕經籍書、
名書錦軸、白面書郎、名書竹帛、書不盡意、借書留真、識禮知書、廢書而嘆、讀書得間、
魚書雁信、白衣尚書、丹書鐵契、洪喬捎書、書富五車、廢書長嘆、知書達禮、咄咄書空、
飄零書劍、裁書敘心、秉筆直書、月書赤繩、著書等身、牛角掛書、書劍飄零、書聲琅琅、
磬竹難書、咫尺之書、奮筆疾書、罄竹難書、寢饋書中、魚書鴈信、奮筆直書、黃耳寄書、
書香門戶、十年讀書、寄雁傳書、洛下書生、讀書君子、左圖右書、魚書雁帛、知書知禮、
書功竹帛、目不識書、官樣文書、擁書百城、知書識字、讀書三餘、鑿柱取書、衡石量書、
黃耳傳書、伴食中書、焚書坑儒、知書明理、亂點古書、以書為御、折節讀書、書通二酉、
博覽群書、丹書鐵券、魚信雁書、閉門讀書、曝書見竹、然荻讀書、兩腳書櫥、飛書走檄、
郢書燕說、書空咄咄、書不釋手、由竇尚書、書缺簡脫、鄉書難寄、不刊之書、篋書潛遞、
知書識禮、通書達禮、書香門第、映月讀書、燔書坑儒、書聲朗朗、大書特書、著書立說、
讀書種子、燔書阬儒、臨池學書、知書通禮、目不知書、閉戶讀書、詩書發冢、據鞍讀書、
黃麻紫書、牛角書生、仰屋著書、書缺有間、手不釋書、殷浩書空、映雪讀書、棄書捐劍、
書符咒水、燕頷書生、寄鴈傳書、罄筆難書、隨月讀書、有腳書櫥、書香人家、著書立說、
識字知書、書囊無底、儒家經書、擁書南面、四書五經、史不絕書、書不盡言、讀書三到、
琴棋書畫、振筆疾書、皮里晉書、著書立言、不可勝書、鑿楹納書、書讀五車、書香銅臭、
立地書櫥、左書右息、攤書擁百城、無巧不成書、書同文,車同軌、家書抵萬金、
攤書傲百城、勝讀十年書、學書不成,學劍不成、讀書破萬卷、騎牛讀漢書、書生氣十足、
老虎借豬,相公借書、盡信書不如無書、共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Ⅵ 寫三個與書有關的成語
博覽群書、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罄竹難書
Ⅶ 關於讀書的成語
成語有:專心致志、廢寢忘餐、學而不厭、懸梁刺股、聞雞起舞。
一、專心致志 [ zhuān xīn zhì zhì ]
解釋:致:盡,極;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會神。
出自:南宋·朱熹《孟子·告子上》:「夫今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譯文:現在下棋作為技藝,是小技藝,不專心致志的話,就學不到。
二、廢寢忘餐 [ fèi qǐn wàng cān ]
解釋:忘記了睡覺,顧不得吃飯。形容對某事專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學習。
出自:南朝·齊·王融《曲水詩》序:「猶且具明廢寢,昃晷忘餐。」
譯文:還詳細說明廢寢,斜日晷忘餐。
三、學而不厭 [ xué ér bù yàn ]
解釋:厭:滿足。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
出自:春秋·孔子《論語·述而》:「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譯文:把所學的知識默默地記在心中,勤奮學習而不滿足,教導別人而不倦怠,對我來說,還有什麼遺憾呢?
四、懸梁刺股 [ xuán liáng cì gǔ ]
解釋:形容刻苦學習。
出自: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東漢·班固《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樑。」
五、聞雞起舞 [ wén jī qǐ wǔ ]
解釋: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出自:,唐·房玄齡《晉書·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譯文:半夜聽到野雞啼叫,祖逖用腳把劉琨踢醒,說:「這雞鳴不是壞聲音呀。」 於是起床習舞劍藝。
Ⅷ 有春書立說的成語嗎
沒有哦。
下面的是成語。
春風滿面 春風:指笑容。比喻人喜悅舒暢的表情。形容和靄愉快的面容。
春風夏雨 春風和煦,夏雨滋潤,足以養育萬物。常比喻及時給人以教益和幫助。
春風一度 度:次,回。比喻領略一番美妙的生活情趣。亦借指男女合歡。
春風沂水 原意是大人和兒童在沂水洗個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風。指放情自然,曠達高尚的生活樂趣。
春光漏泄 原指柳枝泛綠,透露了春天將至的信息。比喻秘密或男女的私情被泄漏出來。
春光明媚 明媚:美好,可愛。形容春天的景物鮮明可愛。
春寒料峭 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