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成語的含義及例句

成語的含義及例句

發布時間: 2020-11-19 02:51:53

① 列舉100個成語及解釋並造句。

1. 喜上眉梢

【拼音】:[xǐ shàng méi shāo]

【釋義】:喜悅的心情從眉眼上表現出來。

【造句】:我等的那個人姍姍來遲,見到她,不由得喜上眉梢。

2. 興致勃勃

【拼音】:[xìng zhì bó bó]

【釋義】:興致:興趣;勃勃:旺盛的樣子。形容興頭很足。

【造句】:課余時間,同學們興致勃勃地參加科技小組的活動。

3. 生龍活虎

【拼音】:[shēng lóng huó hǔ]

【釋義】:形容活潑矯健,富有生氣。

【造句】:練兵場上,戰士們一個個生龍活虎,奮勇爭先。

4. 欣喜若狂

【拼音】:[xīn xǐ ruò kuáng]

【釋義】:欣喜:快樂;若:好像;狂:失去控制。形容高興到了極點。

【造句】:經過幾百次的失敗,試驗終於成功了,大家欣喜若狂,奔走相告。

5. 滿面春風

【拼音】:[mǎn miàn chūn fēng]

【釋義】:春風:指笑容。比喻人喜悅舒暢的表情。形容和藹愉快的面容。

【造句】:動模範們胸前佩戴著大紅花,滿面春風地走上台來。

② 成語大全及解釋和造句有哪些

鱗次櫛比、瓊樓玉宇、人聲鼎沸、琳琅滿目、川流不息、欲言又止、一言難盡、難以啟齒、如鯁在喉、支吾其詞。

③ 10個成語及解釋

成語:

  1. 平易近人

    [拼音]:píng yì jìn rén

    [釋義]:對人和藹可親,沒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淺顯,容易了解。

    [出處]:《史記·魯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歸之。」

    [例句]:周總理一向平易近人,和藹可親。

  2. 冰清玉潔

    [拼音]:bīng qīng yù jié

    [釋義]:像冰那樣清澈透明,像玉那樣潔白無瑕。比喻人的操行清白(多用於女子)。

    [出處]:漢·司馬遷《與摯伯陵書》:「伏唯伯陵材能絕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潔,不以細行。」

    [例句]:小美舉止大方,談吐優雅,給人一種冰清玉潔的感覺。

  3. 臨危不懼

    [拼音]:lín wēi bù jù

    [釋義]:臨:遇到;危:危險;懼:怕。遇到危難的時候,一點也不怕。

    [出處]:《鄧析子·無厚》:「死生自命,貧富賤者,不知時也,故臨難不懼。」

    [例句]:能臨危不懼,寧死不辱的人才是真正有骨氣的人。

  4. 鞠躬盡瘁

    [拼音]:jū gōng jìn cuì

    [釋義]:指恭敬謹慎,竭盡心力。

    [出處]:明·宋濂《先府君蓉峰處士阡表》:「祖妣夫人與顯考鞠躬盡瘁,誓勿蹶其門。」

    [例句]:王老先生為社區服務,其鞠躬盡瘁的精神,令人感佩。

  5. 廢寢忘食

    [拼音]:fèi qǐn wàng shí

    [釋義]:廢:停止。顧不得睡覺,忘記了吃飯。形容專心努力。

    [出處]:《列子·開瑞篇》:「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南朝·齊·王融《曲水詩》序:「猶且具明廢寢,昃晷忘餐。」

    [例句]:為了學好知識,報效祖國,他在國外留學時,廢寢忘食,分秒必爭。

  6. 光明磊落

    [拼音]:guāng míng lěi luò

    [釋義]:磊落:心地光明坦白。胸懷坦白,正大光明。

    [出處]:《晉書·右勒載記下》:「大丈夫行事,當礌(磊)落落,如日月皎然。」宋·朱熹《朱子語類》卷七十四:「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

    [例句]:與其偷偷摸摸,不如把事情攤開明講,更顯得光明磊落。

  7. 居心叵測

    [拼音]:jū xīn pǒ cè

    [釋義]:居心:存心;叵:不可;測:推測。指存心險惡,不可推測。

    [出處]:清·洪楝園《縣嶴猿·歸神》:「都是這一個狗才設計騙將出來,以為自己富貴之地,是以吾閣部為奇貨,居心叵測,天理不容。」

    [例句]:光緒帝對居心叵測的袁世凱委以重任,這就加速了戊戌變法的失敗。

  8. 秀色可餐

    [拼音]:xiù sè kě cān

    [釋義]:秀色:美女姿容或自然美景;餐:吃。原形容婦女美貌。後也形容景物秀麗。

    [出處]:晉·陸機《日出東南隅行》:「鮮膚一何潤,秀色若可餐。」

    [例句]:這位姑娘非常漂亮,真可說是秀色可餐了。

  9. 其貌不揚

    [拼音]:qí mào bù yáng

    [釋義]:不揚:不好看。形容人容貌難看。

    [出處]:《左傳·昭公二十八年》:「今子少不揚,子若無言,吾幾失子矣。」杜預註:「顏貌不顯揚。」唐·裴度《自題寫真贊》:「爾才不長,爾貌不揚。」

    [例句]:你們可別小看了新來的技術員,這個人其貌不揚,但才華出眾。

  10. 不屈不撓

    [拼音]:bù qū bù náo

    [釋義]:屈:屈服;撓:彎曲。比喻在壓力和困難面前不屈服,表現十分頑強。

    [出處]:《漢書·敘傳下》:「樂昌篤實,不橈不詘。」

    [例句]:江姐把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與敵人展開了不屈不撓的斗爭。

④ 求40個成語解釋帶例句

(1)霸王別姬bà wáng bié jī

成語解釋: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壯情景。

成語出處:《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霸王項羽在和劉邦奪封建統治權的戰爭中,最後兵敗,自知大勢已去,在突圍前夕,不得不和虞姬決別。

(2)別出機杼bié chū jī zhù

成語解釋:機杼:織布機,比喻詩文的構思和布局。指寫作另闢途徑,能夠創新。

成語出處:《魏書·祖瑩傳》:「文章須自出機杼,成一家風骨。」

例句:詞人務以相勝,似不若別出機杼。(宋·樓鑰《跋李伯和所藏書畫薄薄酒二篇》)

(3)別有風味bié yǒu fēng wèi

成語解釋:風味:原指美好的口味,引伸為事物的特色。另有一種美好的口味。比喻事物所另外具有的特殊色彩或趣味。

成語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回:「此時只覺四處焦香撲鼻,倒也別有風味。」

例句: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4)別出心裁bié chū xīn cái

成語解釋:別:另外;心裁:心中的設計、籌劃。另有一種構思或設計。指想出的辦法與眾不同。

成語出處:明·李贄《水滸全書發凡》:「今別出心裁,不依舊樣,或特標於目外,或疊采於回中。」

例句:只好別出心裁,鼓吹女人自殺。(魯迅《墳·我之節烈觀》)

(5)別鶴孤鸞bié hè gū luán

成語解釋:別:離別;鸞:鳳凰一類的鳥。離別的鶴,孤單的鸞。比喻遠離的夫妻。

成語出處:三國魏·稽康《琴賦》:「王昭、楚妃,千里別鶴。」晉·陶潛《擬古》詩:「上弦驚別鶴,下弦操孤鸞。」

(6)離鸞別鳳lí luán bié fèng

成語解釋:比喻夫妻離散。

成語出處:唐·李賀《湘妃》詩:「離鸞別鳳煙梧中。」

例句:當日正女功,手撏著綉絨,畫樓中忽聞聽遠院琴三弄,離鸞別鳳恨匆匆,淚雙垂,把不住鄉心動。(元·無名氏《梧桐葉》第四折)

(7)別風淮雨bié fēng huái yǔ

成語解釋:這是「列風淫雨」的誤寫,因「別」和「列」、「淮」與「淫」字殂相似。後稱書籍中因錯別字而以訛傳訛為「別風淮雨」。

成語出處: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練字》:「《尚書大傳》有『別風淮雨』,《帝王世紀》雲『列風淫雨』。『別』『列』、『淮』『淫』字似潛移。『淫』『列』義當而不奇,『淮』『別』理乖而新異。」

(8)別具一格bié jù yī gé

成語解釋:別:另外。另有一種獨特的風格。

成語出處:清·呂留良《與施愚山書》:「詠見贈詩,風力又別具一格。」

例句:這個畫家的人物畫拙中見巧,別具一格。

(9)不辭而別bù cí ér bié

成語解釋:辭:告辭;別:離別。沒有告辭就離開了。或悄悄溜走了。

例句:於是,大家想不辭而別。(老舍《不成問題的問題》)

(10)別開生面bié kāi shēng miàn

成語解釋:生面:新的面目。原意是凌煙閣里的功臣畫像本已褪色,經曹將軍重畫之後才顯得有生氣。比喻另外創出一種新的形式或局面。

成語出處:唐·杜甫《丹青詩》:「凌煙功臣少顏色,將軍下筆開生面。」

例句:今日林妹妹這五首詩,亦可謂命意新奇,別開生面了。(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四回)

(11)分門別類fēn mén bié lèi

成語解釋:分、別:分辨、區別;門:一般事物的分類;類:許多相似或相同事物的綜合。把一些事物按照特性和特徵分別歸入各種門類。

成語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八十二回:「靈牙仙、毗蘆仙、金箍仙氣概昂昂;七香車坐金靈聖母,分門別戶。」

例句:我只要現在的時務書,分門別類的便好。(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三十四回)

(12)酒有別腸jiǔ yǒu bié cháng

成語解釋:指酒量大小,與身材高矮無關。

成語出處:清·吳任臣《十國春秋·閩·景宗紀》:「帝曰:『維岳身甚小,何飲酒之多?』左右曰:『酒有別腸,不必長大。』」

例句:酒有別腸,信然。(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二十四)

(13)別無長物bié wú cháng wù

成語解釋:長物:多餘的東西。除一身之外再沒有多餘的東西。原指生活儉朴。現形容貧窮。

成語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

例句:他們除雙手外,別無長物,其經濟地位和產業工人相似。(毛澤東《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14)別有洞天bié yǒu dòng tiān

成語解釋:比喻另有一番境界。

成語出處:唐·李白《山中問答》詩:「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例句:各處盡是畫棟雕梁,珠簾綺戶,那派艷麗光景,竟是別有洞天。(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十八回)

(15)生離死別shēng lí sǐ bié

成語解釋:分離好象和死者永別一樣。指很難再見的離別或永久的離別。

成語出處:漢·無名氏《為焦仲卿妻作》詩:「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北周·庾信《擬連珠》:「蓋聞死別長城,生離函谷。」

例句:他們已有那樣的情感,又遇著那些生離死別的事。(聞一多《冬夜評論》)

(16)天壤之別tiān rǎng zhī bié

成語解釋:壤:地。天和地,一極在上,一級在下,比喻差別極大。

成語出處:《抱朴子·內篇·論仙》:「趨舍所尚,耳目之欲,其為不同,已有天壤之覺(較),冰炭之乖矣。」

例句:按照一般人的生理機能來說,聰明與不聰明雖有差別,但並不存在天壤之別。

(17)霄壤之別xiāo rǎng zhī bié

成語解釋:天和地,一極在上,一級在下,比喻差別極大。

成語出處:《抱朴子·內篇·論仙》:「趨舍所尚,耳目之欲,其為不同,已有天壤之覺(較),冰炭之乖矣。」

例句:比起先前用皂莢時候的只有一層極薄的白沫來,那高底真有霄壤之別了。(魯迅《彷徨·肥皂》)

(18)別有天地bié yǒu tiān dì

成語解釋:天地:境界。比喻另有一番境界。形容風景或藝術創作的境界引人入勝。

成語出處:唐·李白詩《山中問答》:「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例句:出了山洞口,只見小橋流水,竹籬茅舍,真是別有天地。

(19)別有用心bié yǒu yòng xīn

成語解釋:用心:居心,打算。心中另有算計。指言論或行動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圖。

例句:王太尊也是說他辦事可靠,那裡知道他是別有用心的呢。(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十九回)

(20)別具隻眼bié jù zhī yǎn

成語解釋:具有獨到的眼光和見解。比喻有獨到的見解。

成語出處:宋·楊萬里《送彭元忠縣丞北歸》詩:「近來別具一隻眼,要踏唐人最上關。」

例句:然而陳克明教授之所以能別具隻眼,最主要的原因還在黃夢英有一位「表親」喬張。(茅盾《清明前後》)

(21)獨此一家,別無分店dú cǐ yī jiā,bié wú fēn diàn

成語解釋:原是一些店鋪招攬生意的用語,向顧客表明他沒分店,只能在他這一家店裡買到某種商品。泛指某種事物只有他那兒有,別處都沒有。

(22)分別部居fēn bié bù jū

成語解釋:分別:分辨,區分;部居:按部歸類。分類排列。

成語出處:漢·史游《急就篇》卷一:「羅列諸物名姓字,分別部居不雜廁。」

(23)分門別戶fēn mén bié hù

成語解釋:分、別:分辨、區別;門:一般事物的分類;戶:門戶。指在學術上根據各自的格調或見解劃清派別,各立門戶。

成語出處:金、元·尹志平《巫山一段雲·勸世》:「不認忘名默悟,只解分門別戶一朝合眼見前程,悔恨不圓成。」

(24)別來無恙bié lái wú yàng

成語解釋:恙:病。分別以來一直都很好嗎?常用作別後通信或重逢時的問候語。

成語出處:《元曲選·凍蘇秦》:「豈知你故人名望,也不問別來無恙。」

例句:(蔣)干曰:「公瑾別來無恙?」(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

(25)共枝別干gòng zhī bié gàn

成語解釋:比喻一個教師傳授下來的但又各人自成一派。

例句:他們所注之書,或所見不同,各有所取;或師資相傳,共枝別干。(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二回)

(26)別樹一幟bié shù yī zhì

成語解釋:樹:立;幟:旗幟。比喻另創一家或另創局面。

成語出處: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三:「元、白在唐朝所以能獨樹一幟者,正為其不襲盛唐窠臼也。」

例句:Gastev是主張善用時間,別樹一幟的,本集只收了一幅。(魯迅《集外集拾遺·〈新俄畫選〉小引》)

(27)久別重逢jiǔ bié chóng féng

成語解釋:指朋友或親人在長久分別之後再次見面。

例句:與隊員諸兄姐相別,瞬已晚年,久別重逢,情逾骨肉,竟有因感激而流涕者。(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

(28)別具肺腸bié jù fèi cháng

成語解釋:比喻人動機不良,故意提出一些與眾不同的的奇特的主張。

成語出處:《詩經·大雅·桑柔》:「自有肺腸,俾民卒狂。」

例句:那老太太卻別具肺腸,非但不驚不嚇,還要趕到房裡,把席面掃個一空,罵了個無了無休。(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七回)

(29)離情別緒lí qíng bié xù

成語解釋:分離前後惜別、相思的愁苦情緒。

成語出處:宋·歐陽修《梁州令》:「離情別恨多少,條條結向垂楊縷。」

(30)琵琶別抱pí pá bié bào

成語解釋:舊時指婦女棄夫改嫁。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例句:琵琶別抱,掉首無情,非惟不及此妾,乃並不及此狐。(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四)

(31)千差萬別qiān chā wàn bié

成語解釋:形容各類多,差別大。

成語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五:「僧問:『如何是無異底事?』師曰:『千差萬別。』」

(32)別有風趣bié yǒu fēng qù

成語解釋:形容事物(多指文藝作品)具有特殊的情調或趣味。

成語出處:清·周亮工《讀畫錄·張損之》:「損之此幅,別有風趣,反恐清言未必臻此。」

(33)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shìbiésānrì,dāngguā mù xiāngdài

成語解釋: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成語出處:《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例句:(蔡元培)對於魯迅始終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的。(郭沫若《魯迅與王國維》)

(34)別具匠心bié jù jiàng xīn

成語解釋:匠心:巧妙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藝術方面具有與眾不同的巧妙構思。

成語出處: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獨妙。」

例句:美術館里展出了許多別具匠心的工藝美術品。

(35)天淵之別tiān yuān zhī bié

成語解釋:天和地,一極在上,一極在下。比喻差別極大。

(36)別有肺腸bié yǒufèi cháng

成語解釋:別有:另有;肺腸:指思想。比喻人動機不良,故意提出一些與眾不同的的奇特的主張。

成語出處:《詩經·大雅·桑柔》:「自有肺腸,俾民卒狂。」

例句:那老太太卻別有肺腸,非但不驚不嚇,還要趕到房裡,把席面掃個一空,罵了個無了無休。(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七回)

(37)雲泥之別yún ní zhī bié

成語解釋:象天上的雲和地上的泥那樣高下不同。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極大。

成語出處:北魏·荀濟《贈陰梁州》:「雲泥已殊路。」

(38)只此一家,別無分店zhǐ cǐ yī jiā,bié wú fēn diàn

成語解釋:原是一些店鋪招攬生意的用語,向顧客表明他沒分店,只能在他這一家店裡買到某種商品。泛指某種事物只有他那兒有,別處都沒有。

(39)愛別離苦ài bié lí kǔ

成語解釋:佛家語,指親愛的人離別的痛苦。

成語出處:《瑜伽師地論》卷六十一:「雲何愛別離苦?當知此苦,亦由五相。」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三:「問:『如何是至極之談?』曰:『愛別離苦。』」

(40)一無是處yī wú shì chù

成語解釋:是:對,正確。沒有一點兒對的或好的地方。

出處:明·張岱《與胡季望》:「是猶三家村子,使之治山珍海錯,烹飪燔炙,一無是處。明眼觀之,只發一粲。」

例句:在倫敦,說一個人缺乏幽默感,等於是說他一無是處。

⑤ 成語解釋及例句

萍飄蓬轉 比喻遠離家鄉,在外漂泊. 雲樹之思 比喻朋友闊別後的相思之情. 這些年一人在外萍飄蓬轉,每當閑暇之時,雲樹之思溢滿心頭. 安不忘危 在安全的時候不忘記危難.意思是時刻謹慎小心,提高警惕. 絕處逢生 形容在最危險的時候得到生路. 平日里若能安不忘危,危難時定能絕處逢生. 臨危受命 在危難之際接受任命. 竭智盡忠 用盡智力,竭盡忠誠. 諸葛亮臨危受命,竭智盡忠. 流言止於智者 沒有根據的話,傳到有頭腦的人那裡就不能再流傳了.形容謠言經不起分析. 蜚短流長 指散播謠言,中傷他人. 流言止於智者,我們有義務終止那些惡意傷人的蜚短流長. 操之過急 操:做,從事.處理事情,解決問題過於急躁. 穩步前進 按適當的步驟推進工作. 推進某項改革計劃切忌操之過急,只能穩步前進. 蘭心蕙性 比喻人品高尚,舉止文雅. 改操易節 改、易:改變.改變原來的操行和志向. 老師身上那種蘭心蕙性的高雅氣質感染了我們,我們立志改操易節,也要做一個儒雅之士. 篤實好學 篤實:踏實,實在.認真踏實,愛好學問. 碩學通儒 儒:指讀書人.學問淵博,通達事理的學者. 我們只有今天篤實好學,明天才可能成長為碩學通儒的知識達人. 學而時習之 學過的內容要經常復習它. 頓學累功 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學習,也能取得成就. 古人雲:頓學累功.我們只要堅持學而時習之,定能實現學富五車的夢想. 家道從容 指家庭生活條件充裕. 儉以養德 節儉有助於養成質朴勤勞的德操. 盡管我目前家道從容,但我深知儉以養德的道理,所以我堅持戒奢寧儉. 陽奉陰違 陽:表面上;奉:遵守,聽從;陰:暗地裡.指玩弄兩面派手法,表面上遵從,暗地裡違背. 抱誠守真 抱:存在心裡.志在真誠,恪守不違. 我們做人做事都要實實在在,抱誠守真,萬萬不能陽奉陰違.

⑥ 高中必記的成語 有解釋跟例句的

高考必背成語及其解釋例句120個
1空穴來風;空穴是來風的條件,既能來風,必有空穴,傳聞有一定根據。大多用來表示毫無根據,完全用反了。例句:經過一個美輪美奐的宏麗華廈的區域,開車的告訴我們說這是西人和本地富翁的住宅區域。
2三人成虎:傳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誤解為團結合作力量大。 例句:這真是三人成虎啊,明明是不可能的事,如此一傳竟成真的了。
3美輪美奐: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麗。媒體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語,錯。 例句:經過一個美輪美奐的宏麗華廈的區域,開車的告訴我們說這是西人和本地富翁的住宅區域。
4炙手可熱:形容人很有權勢,含貶義。媒體擴大其使用范圍,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離其本義。 例句: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5侃侃而談:「侃侃」本為剛直之意。談得理直氣壯才叫侃侃而談。人們大多用此語形容聊天,屬誤用。 例句:他好像把法庭看作救亡運動演講大會,回答時侃侃而談。
6首當其沖:首先受到攻擊,一般作謂語。常被人誤用為定語,代替「首先」。 例句:高家是北門一帶的首富,不免要~,所以還是早早避開的好。
7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悶也不過火。常被人用來表示商品銷售不夠火爆,且寫作「不溫不 火」,真是不倫不類。 例句:雖然年年春晚節目表演都差強人意、不瘟不火,但國人依然年年對它抱有很高的期望。
8鼎力相助:只用於對方或他人,不可用於自己,否則太不謙虛。 例句:翹老感慨得對,我今天來是為了馮村的事來煩請翹老鼎力相助的。
9一言九鼎:說話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於自己。 例句:你若是專家或者要人,~,那自當別論。 10首鼠兩端:遲疑不決。常誤解為言行前後不一致。 例句:何得~,坐待滅亡。
11溢美之詞:過分贊美的言詞。常誤用於褒義場合。 例句:他順利地完成了任務,大家對他的溢美之詞不絕於耳。
12脫穎而出:比喻人才嶄露頭角。陸星兒曾誤用於「脫穎出來,瀟瀟灑灑地活一輩子」;還有人說「從母鯨腹中脫穎而出」。 例句:經過艱苦努力,他的學習成績終於在全班脫穎而出。13蓬蓽生輝:謙敬之辭。廣告語說「讓您的居室蓬篳生輝」,簡直是罵人。 例句:縣長的到來令這間小屋蓬蓽生輝。
14不可收拾:無可挽救,不可救葯。常有人在「一發而不可收」這句慣用語後加一「拾」字,變褒為貶。 例句:蒲殿俊輩登台之後,因為縱容兵士的結果,弄到了一個~的地步
15出奇制勝:作謂語,不帶賓語。說成「出奇制勝叛軍」之類則錯。 例句:文學語言,包括好的比喻,有力的生發,美妙的聯想和~的描寫。
16不負眾望:沒辜負大家的期望,褒義。 例句:王勵勤不負眾望,奪得了世錦賽的冠軍
17不孚眾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貶義。這兩個成語常被混用。 例句:這次選舉,本來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於他近來的所作所為不孚眾望,結果落選了。
18義無反顧:為正義而勇往直前。常被用於毫不猶豫的干壞事,錯。例句: 朱成功身受大明的厚恩,只有一死圖報,~。
19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態度蠻橫或愚昧無知。容易誤解為不可理解。 例句:他們簡直~,一定要進去,終於被我們的人趕出來了。
20望其項背:可以趕上。只用否定形式。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項背」表示「趕不上」,錯。例句: 他已窺破喜奎和小雀兒的深情密愛,萬萬不是本人所能望其項背。
21差強人意:大體上使人滿意。多誤解為不能使人滿意。 例句:我得了這一封信,似乎還~。22拋磚引玉:自謙之辭,不能用於對方或第三方。 例句:剛才婢子費了唇舌,說了許多書名,原是~,以為藉此長長見識,不意竟是如此!
23風聲鶴唳:驚慌疑懼,常與「草木皆兵」連用。有人用「殺得風聲鶴唳」來形容戰斗激烈,錯。 例句:直到後來,聽到了那些~的傳說,見到了舉室倉皇的不安狀態。
24敬謝不敏:謝,推辭;不敏,無能。表示推辭做某事的婉辭。錯用於拒絕別人的要求。 例句:若曰凡為詩者,必須意深思遠,神韻悠然,則~矣。
25人滿為患:強調人多的壞處,貶義。錯用於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櫃台前人滿為患」之類。 例句:各地監獄,都有~之苦。
26鬼斧神工:建築、雕塑等技藝精巧。常被誤用來形容自然景物。 例句: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啊,雕琢出這樣一個世界。
27始作俑者:首先干某件壞事的人。濫用於一切倡導人。 例句:北鎮撫司獄廷杖立枷諸制,此秦法所未有,~,罪可勝道哉!
28文不加點:寫文章一氣呵成,不須刪改。不可理解為「不加標點」。 例句:援筆一揮,~。29側目而視:不滿而又懼怕地看著。常誤解為「目光輕蔑地看」。 例句:諸君記得當年常肅剝皮做袞州府的時候,何嘗不是這樣?總是做得人人~就完了。
30良莠不齊:一群人中有好有壞,側重於品質。不用於水平、成績等。 例句:改革開放時期;在某些方面出現一些良莠不齊的現象是在所難免的。
31無所不至:什麼壞事都干。與「無微不至」有天壤之別。 例句:夜間絮絮叨叨,你問我答,凡街坊穢褻之談,~。 32明日黃花: 過時的新聞報道或事物.不能寫作昨日黃花。 例句: 這里有些是應景的文章,不免早已有~之感。 33 評頭品足 :比喻在小節上過分挑剔.與中性的評議不同。 例句: 你應該多干點實事,不要總~。
34 休戚與共: 同歡樂共悲哀 與患難與共不同 。 例句:我們是~的好同學。
35 置之度外: 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與」置之不理」不同。 例句:七十老翁,死生早~,由他去吧。 36 翻雲覆雨 :比喻反復無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氣勢宏偉。 例句:你不合打鳳牢龍,~,陷人坑阱。 37 彈冠相慶 :貶義。常被誤解為中性的互相慶賀。 例句:農民協會封閉了,豪紳們又重新~。
38 期期艾艾: 口吃,不能理解為懦弱猶豫等.。 例句:感情的激動使我說話~了。
39 無可厚非 :不必作過嚴厲的批評。與「無可非議」程度不同。 例句:作者的動機~,但客觀效果則不盡符合作者的動機。
40 不脛而走 :消息傳得很快。表示東西丟失用「不翼而飛」。 例句:袁伯珍慌忙把家裡所有的東西,檢點一番;別的一樣不缺,只有金銀首飾和鈔票洋錢,卻一概~。
41 身臨其境: 常誤用為代替「設身處地」。 例句:這篇散文把桂林山水描寫得形象逼真,讀完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42 煢煢孑立 :孑然一身 處境孤單,無依無靠,指一生不指某時。 例句:我湊著~的小油燈,盡情享受秋燈夜讀的樂趣。
43 耿耿於懷: 形容心存怨恨。 例句:同學之間應團結互助,絕不能因一點小事就~。
44 因人成事: 依靠別人把事情辦好。只能表貶義或自謙。 例句:小將~,何足道哉!
45 耳提面命 :表示長輩的諄諄教導。不用於同輩之間和貶義。例句: 有一種文字,即有一種文字之法脈准繩,載之於書者,不異~。
46 聳人聽聞: 故意誇張使人震驚。強調主觀目的。 例句:閑官之挫折,無足輕重,不足~。47 駭人聽聞 :多指社會上發生的壞事使人聽了吃驚。強調客觀效果。 例句:任聽部下逞艷於非時之候,獻媚於世主之前,致令時序顛倒,~。
48 咬文嚼字: 一般用於貶義,除非貶詞褒用。 例句:學習文件不能只~,關鍵是領會文件的精神實質。 49 處心積慮 :貶義。褒義用「殫精竭慮」。 例句:如此者~,已非一日。
50 火中取栗 :比喻冒險為別人出力而不知上當。例句: 我們目前自顧不暇,鄭成功不來就是天主保佑了,我們還好去惹他么。我們不能為別人~。
51 忍俊不禁: 不能說「忍俊不禁地笑起來」。例句: 大熊貓憨態可掬,小猴子頑皮可愛,使得周圍的大人們~,孩子們更是笑得前仰後合。
52 責無旁貸: 不能說「責無旁貸的責任」。 例句:農民向國家交售征購糧是責無旁貸的任務。
53 參差不齊 :長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於時間等。 例句:禮生見他們~,也只好由著他們敷衍了事。 54 繪聲繪色 :形容描寫生動逼真,常誤用作代替「有聲有色」。 例句:尤其是談她自己的兒女,那真是~,細致入微,沒完沒了。
55 危言危行 :講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褒義。 例句:當官不撓貴勢,執貧不阿所私,危言危行以處朝廷者,自明主所察也。」
56 不可思議: 不可想像,不能理解,強調神秘奧妙。 例句:一片澄澈的蔚藍色的天宇,高深得~。
57 不可理喻 :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蠻橫。 例句: 他們簡直~,一定要進去,終於被我們的人趕出來了。
58 不可向邇: 不能接近。 例句:我起個大早,破曉就到車站去找車子,但見倉皇、擁擠、混亂之狀,~,廢然而返。
59 不可終日 :形容形勢危急或心中惶恐。 例句:就知道中國是處在怎樣一種皇皇~的局面之下,處在怎樣一種
混亂狀態之下。
60 一發而不可收 :行為不受控制或無法停住。例句: 他熱愛寫作,勤於筆耕,自從處女作發表,便一發而不可收,至今已有百餘篇作品見諸報端。
61 一發不可收拾 :更加無法整頓。例句: 如果處理不當,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62 如喪考妣 :像死了父母一樣,貶義。例句: 你瞧他那份咽咽嗚嗚的啼泣吧,真正~。
63 汗牛充棟: 只形容藏書很多,不用於其他事物。 例句:世傳養生術,~,行而效者誰也?64 嘆為觀止 :主語是人。如果主語是物,要說「令人嘆為觀止」。 例句:黃山的美景,令人嘆為觀止。
65 賞心悅目: 主浯是人。如果主語是物,要說「令人賞心悅目 」。例句: 兩人到山腳下一看,只見新葉嫩碧,土地金黃,野草開著些紅紅白白的小花,真是連看看也賞心悅目。
66 不可開交: 無法擺脫或結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例句: 倘一加人為,一「辦」,那就輿論沸騰,~了。
67 不亦樂乎 :不一定非樂不可,常用來表示達到極點的意思 。例句:哎,那罵得可真也是~。
68 無所不為 :什麼壞事都干。 例句:今專務游盪,~,老夫所以憂耳。
69 無所不至: 什麼地方都去,什麼壞事都干。 例句:夜間絮絮叨叨,你問我答,凡街坊穢褻之談,~。 70 息息相關: 呼吸相關連,比喻關系密切。 例句:水是生命的源泉,水與生命的起源息息相關。
71 休戚相關 :比喻彼此間禍福互相關連。 例句:豈可委之荒野,任憑暴露,全無一點~之意。
72 休戚與共:同甘共苦。 例句:我們是~的好同學。
73 相濡以沫 :患難中互相救助。而「相依為命」只有互相依靠的意思。 例句:在自己最適宜的地方,快樂的生活,忘記對方,也忘記那段相濡以沫的生活。
74 改弦更張: 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方法。 例句:不~,使吏有士君子之行,而欲民生蒙福,教化淳美,猶欲其入而閉之門也。
75 改弦易轍 :比喻改變方法或態度。以上兩詞都不代替「改邪歸正」。 例句:殿下放心,待老臣同進朝歌,直諫天子,~,以救禍亂。
76 面目全非: 事物的樣子變得很厲害,貶義。指變得很糟。 例句:它的厄運,是在好書被有權者用相似的本子來掉換,年深月久,弄得~。
77 見異思遷 :意志不堅定,喜愛不專一。不表示選擇時猶豫不定。例句: 因此滿胸抑鬱,終不免宗旨不定。~,是個自然的道理。
78 不足為訓 :不值得作為准則。與教訓無關。 例句:琪的行為雖然~,然而他的議論思想也有獨到處,這還是定庵的遺傳性。
79 平鋪直敘 :可用為褒義,指文章不講究修辭,只把意思直接敘述出來。 例句:這篇小說盡管大都是~,但讀起來卻令人潸然淚下。
80 不恥下問:不可用於比自己高明的人。 例句:閣下既~,弟先須請教宗旨何如?
81 見仁見智: 意見不統一。使用中要注意防止前後矛盾。 例句:~,議論紛紜,卻無非背後論人是非,在兆奎面前都有忌諱。
82 水落石出 :事情的真像已經弄清,不表示追求正確答案或道理。 例句:水山,不要急。事情早晚能弄個~。 83 望塵莫及 :比喻遠遠地落後,與鞭長莫及不同 。例句: 闖王確實有許多非凡之處,為當今群雄所~。 84 投桃報李: 報答他人的好處,除非特意幽默,不表示報復。 例句:既戒以修德之事,而又言為德而人法之,猶~之必然也。
85 改頭換面 :只改形式,不換內容,貶義。 例句:債原從隔世深,相逢便起殺心。~猶相報,何況容顏儼在今。 86 語重心長 :言辭誠懇,情意深長。 例句: 他這些語重心長的話,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87 意味深長 :話語含蓄,帶有深意。 例句:書中所述的人生哲理,~。
88 一蹴而就: 一步就成功,不要誤解為一氣呵成。 例句:從前所受,皆為大略,~於繁賾,毋乃不可!
89 苦心孤詣 :苦心鑽研或經營,達剄了很高造詣,常誤當作苦口婆心。例句: ~地運動著做了一次大總統,後來被人趕跑了,跑向天津。
90 按部就班 :按照一定的條理,遵循一定的程序。例句:但黃公俊的祖父,他開始讀了書,象一般讀書人似的,他~的要將八股型的才學,「貨與帝王家」。
91 循序漸進 :強調由淺入深的程序。例句: 她通常是從一個角度寫,而不是從幾個角度寫;還只是~地寫,而不是錯綜交叉地寫。 ◎茅盾《怎樣評價〈青春之歌〉?》
92 耳聞目睹 :不能代替耳濡目染。 例句: 我從鄉下跑京城裡,一轉眼已經六年了,其間~的所謂國家大事,算起來也很不少。
93 光怪陸離 :色彩紛繁,現象奇異,中性,不要誤認為貶義。 例句:柴燒的一塊一塊的,結成就和太湖石一般,~。 94 如履薄冰 :強調主觀心態之謹慎小心,而非客觀情況之危急。例句: 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95 奇文共賞 :原是褒義,現多用於諷刺。 例句: ①孔慶東說,魯迅聖手妙筆,奇文共賞。②錯誤難免,奇文共賞,以警後來。
96 不以為然 :不贊同。 例句:聽他說洋人不是,口雖不言,心下卻老大~。
97 不以為意 :不放在心上。 例句:管亥望見救軍來到,親自引兵迎敵;因見玄德兵少,~。 98 不知所雲: 指說話人說得不好,而非聽者不理解。例句: 這篇文章邏輯性太差,使人看了~。
99 左右逢源: 既指處世圓滑,又指做事得心應手。 例句:這樣,他們在落筆的時候,便已有著「成竹在胸」、「~」的形勢。
100 情不自禁 :無法控制感情,與不由自主易於混淆。 例句:她又~地放聲哭了。
101 振振有詞: 貶義,理由似乎很充分,其實是強詞奪理。 例句:今者外人之以排外相誣者,既振振有詞,其烏可更為無謀之舉,以授之口實也。
102 目無全牛 :技藝十分純熟。常誤解為沒有全局觀念。例句: 我們稱贊人會辦事,常說他~
103 石破天驚: 比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媒體多用於驚人消息,誤。 例句:繼泰被他們這樣的一來,好似那雷霆乍震,~,只嚇得個肺腑皆崩,神魂出竅。
104 相敬如賓: 用於夫妻之間,常與舉案齊眉連用。 例句:夫耕於前,妻耘於後,同甘共苦,~。
105 信筆塗鴉 :隨手亂畫,不表示畫得又快又好 。 例句:僻處蠻鄉,無師講究,不過信筆塗鴉,怎經得大方品騭?
106 心有餘悸 :只用於對過去發生過的事還感到害怕。 例句: 如果他第一次在路上遇到的只是井繩,他就不會心有餘悸了。
107 上行下效 :貶義,不用於表示群眾以幹部為榜樣。例句: 作為領導一定要嚴於律己,否則上行下效,敗壞黨風,後果不堪設想。
108 意氣用事: 憑感情辦事,缺乏理智,不表示「講義氣重感情」。 例句:我長大了,凡事還要以大局為重,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意氣用事。
109 不刊之論:形容文章或言論的精當,無懈可擊。易誤用為貶義。例句: 這可以說是~,我有同感。
110萬人空巷:形容慶祝、歡迎等的盛況,不能誤解為「萬巷皆空」意。例句: 此時路旁看的,幾於~,大馬路雖寬,卻也幾乎有人滿之患。
111洋洋灑灑:形容文章或談話豐富明快,連續不斷;也形容規模或氣勢盛大。 例句:局面詢問也用不著洋洋灑灑的大文章。
112屢試不爽:經過多次試驗都沒有差錯。褒義。 例句:可是只要一見尼姑,這一天就不用賭啦,賭甚麼輸甚麼,當真~。
113粉墨登場:貶義。比喻壞人登上政治舞台。 例句:及至北平攻陷,這些地痞流氓自然沒有~的資格與本領,而日本也並未准備下多少官吏來馬上發號施令。
114飲鴆止渴:貶義。比喻只求解決目前困難而不計後果。 例句:楊嗣昌的加征練餉辦法是使朝廷~。
116罄竹難書:比喻事實很多,難以說完。多指罪惡很多。 例句:淪陷區的同胞在抗戰中所表現的奇跡,真是所謂~。
117窮形盡相:形容盡致的意思,指文章的細膩生動。易誤解為「原形畢露」之義。 例句:其所以愛之之故無他道焉,不外~,引人入勝而已。
118狗尾續貂:比喻不好的東西續在好的東西後面。一般用作貶義,或用作自謙。 例句:聖嘆斷定《水滸》只有七十回,而罵羅貫中為~。
119鞭辟入裡:形容能透徹說明問題。注意語境。易犯前後不一致的毛病。 例句:他們的思力不足,不足剖析入微,~。
120不贊一詞:指文章寫得很好,別人不能再添一句話。也指一言不發。例句:我大抵任他自言自語,~,他獨自發完議論,也就算了。

⑦ 求幾個從字面就可以理解意思的成語,最好還有例句

隔岸觀火:隔著河看人家著火。比喻對別人的危難不去求助,在一旁看熱鬧。有時也表示不是身臨其境,對情況了解不深。
例句:在別人危難的時候,我們應挺身而出,而不應採取隔岸觀火的態度。
趁火打劫:趁:乘機。趁人家失火時去搶劫。比喻乘人之危謀取私利。
例句:人家有難你不去幫助,反而趁火打劫,真不道德。
見死不救:看見人家有急難而不去救援。
例句:看到一位老大爺昏倒在路邊,我豈有見死不救之理?
拔刀相助:舊小說中多指打抱不平。
例句:武俠小說里,那些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客,真令人敬佩。
置身事外:身:自身。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關心。

⑧ 三個易被設用字面含義的成語,以及例句

七月流火:指大火星西行,天氣轉涼。
例句:又是七月流火天歌聲嘹亮笑語歡要問為何這么熱鬧
浩如煙海:形容典籍、圖書等極為豐富。
例句:有關這一激素的行為結果的文學描述可謂浩如煙海。
目無全牛:眼中沒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結構。指人的技藝高超,得心應手。形容技藝已經到達非常純熟的地步。
例句: 他對這項工作掌握熟練,已經達到了目無全牛的境界。

⑨ N個成語解釋及例句

這個問題很強悍,我想應該沒有人有這個功夫去查詞典,還要弄到上面來。

⑩ 高考常考成語解釋用法及例句有哪些

  1. 天倫之樂(tiān lún zhī lè)

    解釋:泛指家庭的樂趣。

    用法:偏正式,作賓語,含褒義。

    例句:只要走進他們的新居,就會感到,這是一個舒適的休憩處所,更是享受天倫之樂的家園。

  2. 津津有味(jīn jīn yǒu wèi)

    解釋: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談得很有興趣。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例句:這個故事被老師講得饒有風趣,我們也聽得津津有味。

  3. 銳不可當(ruì bù kě dāng)

    解釋:形容勇往直前的氣勢,不可抵擋。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例句:想當年他所帶領的軍隊以銳不可當之勢,橫掃大江南北。

  4. 忍俊不禁(rěn jùn bù jīn)

    解釋:指忍不住要發笑。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狀語。

    例句:讀完這個寓言故事,我忍俊不禁。它太有意思了。

  5. 耿耿於懷(gěng gěng yú huái)

    解釋:不能忘懷,牽縈於心。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詞性為貶義 。

    例句:國民黨的陰謀被揭露後,他們對這個愛國人士耿耿於懷。

  6. 引人入勝(yǐn rén rù shèng)

    解釋:引人進入佳境。現多用來指風景或文藝作品特別吸引人。

    用法: 兼語式,作謂語,定語,狀語,賓語,含褒義。

    例句:他的表演應該說是引人入勝的,但略嫌有點陽春白雪的感覺,還沒有達到雅俗共賞的水平。

  7. 目不暇接(mù bù xiá jiē)

    解釋:指東西多,眼睛都看不過來。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令人」後。

    例句:車窗外飛掠的景物令他目不暇接。

  8. 自命不凡(zì mìng bù fán)

    解釋:自以為不平凡,比別人高明。

    用法:偏正式,詞性為貶義。

    例句:他剛取得那麼一點兒成績就自命不凡,真讓人反感!

  9. 鱗次櫛比(lín cì zhì bǐ)

    解釋:像魚鱗和梳子齒那樣有次序地排列著。多用來形容房屋或船隻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齊。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建築物多而集中。

    例句:都市寬闊繁華的街道,鱗次櫛比的高樓,交相輝映的霓虹燈,令她艷羨不已。

  10. 可歌可泣(kě gē kě qì)

    解釋:值得歌頌、贊美,使人感動流淚。形容英勇悲壯的感人事跡。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例句: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