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露無遺意思及成語解釋
❶ 有一句俗語還是成語,意思是,在你的事情還沒成功之前,不要告訴別人
秘而不宣 [mì ér bù xuān]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宣:公開說出。保守秘密,不肯宣布。
出 處
《三國志·呂蒙傳》:「密為肅陳三策;肅敬受之;秘而不宣。」
例 句
他們廠里生產出的飲料非常受歡迎,但對於配方,他們卻~。
近反義詞
近義詞 秘而不泄 秘而不露 據為己有 守口如瓶 緘口不言 諱莫如深 諱莫高深
反義詞 公諸同好 大張旗鼓 暴露無遺
❷ 暴 無 四字詞語
暴 無 四字詞語:暴露無遺、暴虐無道
詞語釋義:
暴露無遺 [bào lù wú yí] 全部暴露出來。版
[出處] 杜鵬程《保權衛延安》第二章:「只要在這里發現敵人主力;那敵人一切詭計就~。」
[例句] 1. 「七·七」事變使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野心~。
[近義] 水落石出、原形畢露、圖窮匕見
[反義] 秘而不宣、滴水不漏、深藏若虛
暴虐無道 [bào nüè wú dào] 殘暴狠毒,喪盡道義。
[出處]《晉書·桓彝傳》:「遂肆意酒色,暴虐無道,多所殘害。」
[例句]秦始皇~激怒人民,故有陳涉等揭竿而起,最終推翻了秦王朝。
[近義] 暴戾恣睢、荒淫無度
[反義] 安邦定國
❸ 與暴露無遺構詞相同的成語
逃之夭夭
悔之晚矣
言之鑿鑿
整修一新
這些都是
希望能夠幫到你
祝你學習進步
❹ 成語和意思
成 語
A
哀鴻遍野:比喻到處都是災民。
哀兵必勝:受壓抑而奮起反抗的部隊,必然能打勝仗。
哀而不傷:悲傷而不致於傷害身心。
唉聲嘆氣:因哀傷、煩悶或痛苦而發出嘆息的聲音。
挨【ai1】門逐戶:一家一戶地(做)。
愛財如命:形容及其吝嗇。
愛莫能助:雖然同情,但無力幫助。
愛屋及烏:因為愛某人而對於其有關的人和事也產生好感。
安分守己:規矩老實,不做違法亂紀的事情。
安之若素:對待困難、危險和特殊情況,心態黯然,像對待平常情況一樣。
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條例,遵循一定的程序。
按圖索驥:原比喻辦事拘泥成規;現也指按照線索去尋找事物(不做定語)。
鞍馬勞頓∶形容旅途和戰斗的勞累。
安貧樂道:安於貧困的境地,樂於奉行自己信仰的道德標准。
安步當【dang4】車:慢行當作坐車。
安土重【zhong4】遷:留戀故土,不願遷徙。
黯然銷魂:黯然消魂。形容極度悲傷、愁苦或極度的歡樂。
黯然失色:指相比之下顯得黯淡無光。
暗度陳倉:比喻暗中進行某種活動(多指男女私通)貶義詞。
暗送秋波:原指暗中用眉目傳情。後引申為暗中示意,獻媚巴結。
暗香疏影:梅花淡淡的香味(用典)。
暗箭傷人:比喻暗地裡用某種手段傷害人。
昂首闊步:形容精神抖擻,意氣風發。
嗷【ao2】嗷待哺【bu3】:形容受飢餓的悲慘情景。
B
跋山涉水:形容走遠路的辛苦。
跋前疐【4】(躓)後:喻進退兩難。
把持不住:控制不住感情等。
八面玲瓏:多用來形容為人處事圓滑,各方面應付得周到。
捭【3】闔【he2】縱橫:指在政治和外交上運用手段進行分析比較。
白駒過隙: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白雲蒼狗:比喻世事變化無常。
白發皤【po2】然:皤:白色。
百廢俱興:各種該辦未辦的事業已經興辦起來。
百廢待舉:有很多被擱置的事情等著去興辦。
百感交集:形容感觸多,心情復雜。
百孔千瘡:比喻被破壞得很嚴重或弊端很多。
百無聊賴:精神無所依託,感到很無聊。
百依百順:形容一切都順從別人。
百戰不殆:多次打仗都不失敗。
稗【4】官野史:泛稱記載逸聞瑣事的文字。
坂【ban3】上走丸:速度快。
半斤八兩:喻彼此不分上下,多用於貶義。
半身不遂:偏癱。
半推半就:裝腔作勢,假意推辭的樣子。
半途而廢:中途停止,使工作不能完成。
班門弄斧: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
斑駁陸離:形容色彩復雜。
褒貶不一:評論好壞都有。
抱殘守缺: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進。
抱打不平:看到別人受到不公待遇,產生的強烈憤慨情緒。
抱薪救火:比喻消除災害的方法不對,反而使災害更大。
抱恨終(生)天:因父母去世而一輩子感到悲痛或做錯一件事情而悔恨一輩子。
報仇雪恨:採取行動,打擊仇敵,洗雪仇恨。
鮑魚之肆:肆:鋪子。賣咸魚的鋪子。
包羅萬象:形容內容豐富,應有盡有,無所不包。
暴戾【li4】恣【zi4】睢【sui1】:形容兇殘橫暴。
暴露無遺:隱蔽的事物、茅盾、缺陷、問題等都顯露出來。
暴虎馮【ping2】河:比喻有勇無謀,冒險蠻干。
暴殄【tian3】天物:任意糟蹋東西。
卑躬屈膝:沒有骨氣,諂媚奉承。
杯盤狼藉:宴飲後桌上凌亂的樣子。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驚慌。
悖逆天道:違反天道。
本末倒【4】置:主次顛倒。
笨鳥先飛: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比別人先行動。多用於自謙。
壁壘森嚴:比喻防守很嚴密或界限劃得很分明。
避實就虛:比喻避開敵人的主力所在,攻擊其力量薄弱的地方。
匕【bi3】鬯【chang4】不驚:形容軍紀嚴明,不驚擾百姓。
比肩繼踵:形容人很多,很擁擠。
比比皆是:到處都是。形容很多。
比翼雙飛:比喻夫妻恩愛;或共同幫助,共同前進。
畢恭畢敬:必恭必敬。
閉目塞【se4】聽:不接觸外部世界,脫離現實。
避重就輕:迴避主要問題,只談無關緊要的問題。
敝帚自珍:比喻東西雖然不好,自己卻很珍惜。
篳(蓽)路藍縷:形容創業的艱苦。
鞭辟【pi4】入里:形容分析透徹,深中要害。
鞭長莫及:比喻距離太遠,統治或影響的力量達不到。
變本加厲:變得比原來嚴重。
變幻莫測:事情變化迅速,捉摸不定。
彪炳千古:形容偉大的業績永遠流傳。彪炳:照耀。
便【bian4】宜行事:根據實際情況,隨機應變處理事情,不必請示。
標新立異:提出新奇的主張,表示與一般不同。
別無長物:形容極其清貧。
別出機杼:詩文的構思和布局與眾不同。
別出心裁:想出的辦法與眾不同。
別具一格:另有一種獨特的風格。
別具匠心:在技巧或藝術方面又與眾不同的巧妙構思。
別具隻眼:另有一獨到的見解。
別開生面:另創新的格局或新的形式。
別樹一幟:比喻另成一家或另創局面。
別有天地:形容風景或藝術創作的境界引人入勝。
別有用心:指言論或行動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圖。
彬彬有禮:形容文雅有禮貌的樣子。
瀕【bin1】於絕望:接近(用於壞的事情)絕望。
擯【bin4】而不用:拋棄不用。
摒【bing4】棄雜務:舍棄雜物。
兵不血【xue4】刃:未經交鋒就取得勝利。
並行不悖:同時進行,不相沖突。
並駕齊驅:不與齊頭並進,不分先後上下。
病入膏肓:形容病情嚴重,無法醫治。
撥亂反正:消除混亂局面,恢復正常秩序。
波瀾不驚:遇事不驚慌。
波瀾壯闊:比喻(詩文或群眾運動)聲勢浩大。
博聞強識【4】:知識豐富,記憶力強。
捕風捉影:比喻說話或做事用似是而非的跡象做根據。
不動聲色:形容非常鎮靜。
不揣【chuai3】冒昧:謙辭。
不差【cha1】累【lei3】黍【shu3】:形容絲毫不差。
不恥下問:不以向比自己學問差或職位低的人請教為恥。一般不用於自己向別人請教。
不辭辛苦:不怕(推辭、拒絕)辛苦。
不卑不亢:言行自然得體。
不辨菽【shu1】麥:形容缺乏實際知識。
不憚【dan4】其煩:不怕麻煩。
不分軒輊【4】:不分高低優劣。
不負眾望:沒有辜負大家的希望。
不苟言笑:不隨便說笑。形容態度莊重嚴肅。
不寒而慄:形容十分恐懼。
不共戴天:形容仇恨極深。
不合時宜:不符合當時的需要。
不計其數:無法計算數目,形容很多。
不計前嫌:不計較以往的嫌怨。
不即不離:(對人的關系或態度)不接近部疏遠。
不假思索:說話做事敏捷熟練,用不著考慮。
不驕不躁:不驕傲,不急躁。
不脛而走:沒聲張或推行卻流傳傳播很快。
不經之談:指荒唐的、沒有根據的話。
不絕如縷:比喻聲音細微悠長;也形容局勢很危急。
不拘一格:不局限於一種規格或方式。
不堪設想:指預料事情會發展很壞的地步。
不刊之論:形容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刊:消除。
不可估量【gulliang2】:不可估計。
不可救葯:比喻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不可名狀:沒法用語言描述。
不可理喻:形容蠻橫或固執。
不可磨滅:事跡言論將永遠保留在人們記憶中。
不可企及:形容遠遠趕不上。
不可勝數:形容數量很多。
不可思議:不可想像,不可理解。
不可逾越:不可越過。
不可終日:形容局勢危急或心中惶恐。
不稂【lang2】不莠【you3】:形容不成材,沒出息。
不落窠臼:比喻文章或藝術等有獨創風格,不落俗套。
不蔓不枝:比喻文章簡潔。
不寧【ning4】唯是:不僅如此。
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不偏不倚:表示公正或中立;或正中目標。
不情之請:不近人情的請求,多用於向人求助的客氣話。
不容置喙:指不允許別人插嘴說話。
不求甚解:只求懂個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不勝枚舉:形容數量多。
不識好歹:不珍惜別人對自己的器重、稱贊、提拔等。
不識時務:不認識當前重要的事態和時代潮流。也指接人待物不知趣。
不識抬舉:不懂得人家對自己的好意(多用於指責別人)。
不省人事:人昏迷,失去知覺;也形容不懂人情世故。
不祧【tiao1】之祖:舊時比喻創立某種事業受到尊重的人。
不速之客:沒被邀請而到來的客人。
不同凡響:比喻事物不平凡(多指文藝作品)。
不為已【yi3】甚:多指對人的責備或懲罰適可而止。
不忍卒讀:不忍心讀完,多形容文章悲慘感人。
不聞不問:形容對事情不關心。
不修邊幅:不注意衣著或容貌的整潔。
不屑一顧:極端輕視。
不厭其煩:不嫌麻煩。
不一而足:指同類的事物很多,不止一個。
不學無術:既沒有學問,有沒有本領。
不言而喻:不用說就可以明白。
不亦樂【le4】乎:常用來表示事態發展到極頂的程度;也有淋漓盡致的意思。含詼諧意。
不以為然:表示不同意(含輕視意味)。
不易之論:形容論斷或意見非常正確。
不由自主:控制不住自己。
不虞之譽:沒有預料到的贊揚。
不在話下:指事物輕微,不值得說。或事屬當然,用不著說。
不值一哂:不值一笑。哂:微笑。
不置可否:不說行,也不說不行。
不足為訓:不能當作典範或准則。
不著【zhuo2】邊際:說話空泛,不接觸實際。
捕風捉影:比喻說話做事毫無根據。
步履維艱:行走困難。
步履矯健:步伐強壯有力。
步入後塵:比喻追隨、模仿別人。
跛【bo3】鱉千里:喻只要努力不懈,即使條件很差,也能取得成就。
C
才疏學淺:才能不夠,學識淺薄。多用於自謙。
慘淡經營:指苦心經營。
慘無人道:形容及其兇狠殘暴。
慘絕人寰:形容悲慘到了極點。
殘羹冷炙:吃剩的東西。
殘垣斷壁:形容房屋遭到破壞後的凄涼景象。
殘渣餘孽:比喻殘存的壞人。
饞涎【xian2】欲滴:極其貪婪或非常眼紅。
粲(璨)然一笑:笑時露出牙齒的樣子。
滄海一粟:比喻很微小。
滄海桑田:比喻世事變化巨大。
藏頭露【lu4】尾:形容說話躲躲閃閃,不把真實情況全部說出來。
藏污納垢:比喻包容壞人壞事。
操刀必割:比喻做事要及時。
草菅人命:統治者殘酷橫暴。
惻隱之心:對手苦難的人表示同情。
側目而視:形容敬畏的心情。也形容畏懼而又憤恨。
曾幾何時:時間過去沒多久。
曾經滄海:比喻見過大世面,不把平常事物放在心上。
層巒疊嶂:重巒疊嶂:
層見【jian4】疊出:多次出現。
層出不窮:接連出現,沒有盡頭。
差強人意:大體上還算能使人滿意。
奼【cha4】紫嫣紅:各種好看的花。
察言觀色:觀察言語臉色來揣摩對方的心意。
插科打諢【hun4】:泛指逗趣,說笑話。
拆牆腳:比喻拆台。
纏綿悱【fei3】惻:內心極其痛苦難以排解;文章感情婉轉凄涼。
澶【chan2】淵之盟:
蟾宮折桂:指科舉中第。
長此以往:老是這樣下去(多指不好的情況)。
長年累月:經過很長的時間。
長吁短嘆:發愁的情景。
長篇累牘:篇幅很長,內容很多。多含貶義。
長袖善舞:比喻做事的條件越好越容易成功。後多用於形容有財勢、有手腕的人善於鑽營取巧。
長歌當哭:寫詩文代替痛哭,藉以抒發心中的悲憤。
長治久安:國家長期太平安定。
長途跋涉:路程遙遠,很辛苦。
暢通無阻:通行無阻礙。
暢所欲言:痛痛快快地把心裡想說的話都說出來。
車載斗量【liang2】:數量很多。
車水馬龍:形容車馬或車輛很多,來往不絕。
沉湎酒色:沉溺於酒和色。
陳規陋習:陳舊的已經不適用的規章制度和慣例。
陳陳相因:依照老一套不改變,沒有創新。
陳詞濫調:老一套,不切實際的話。
陳言務去:陳舊的話一定去掉。
稱心如意:完全合心意。
稱兄道弟:關系親密(多指貶義)。
趁火打劫:趁人危急時侵犯其利益。
成績斐【fei3】然:成績顯著。
成竹在胸: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拿定主意。
成群結隊:人多。
成心搗亂:故意搗亂。
瞠目結舌:形容受驚或驚呆的樣子。
乘【cheng2】人之危:趁人家有危難時去威脅損害。
懲前毖後:吸取過去失敗的教訓,不致重犯。
懲一儆百:即殺一儆百。
誠惶誠恐:形容恐懼不安(多含貶義)。
城下之盟:泛指被迫簽訂條約。
痴心妄想:一心想著不可能實現的事。
馳騁疆場:(騎馬)賓士於戰場。
魑魅魍魎:比喻各種壞人。
踟躕不前:躊躇不前。
叱吒【zha4】風雲:變化不定的局勢。
持之以恆:以長久不變的意志堅持做某事。
嗤【chi1】之以鼻:表示輕蔑。
刺刺【ci4】不休:說話沒完沒了。
重溫舊夢:多指貶義。
重蹈覆轍:不吸取以前的教訓,重犯過去的錯誤。
重整旗鼓:比喻失敗後,重整力量,准備再干。
崇山峻嶺:高而險峻的山嶺。
躊躇滿志:對自己的現狀或成績非常得意。
出爾反爾:比喻反復無常,言行前後矛盾。
出類拔萃:超出同類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出言不遜:說話不客氣。
出人頭地:指高人一等。
出神入化:形容文學藝術達到了很高的境界。
出其不意:趁對方沒料到(就採取行動)。
出奇制勝:用對方想不到的方法戰勝他。
初出茅廬:原比喻嶄露頭角。現比喻剛離開家庭或學校工作缺乏經驗。
初露鋒芒:比喻剛顯示出力量或才能。
鋤強扶弱:鏟除強暴,扶助弱者。
芻【chu2】蕘【rao2】之言:膚淺的話(自謙)。
處之泰然:形容毫不在意,沉著鎮靜。
處【chu3】心積慮:長時間計劃作某事(含貶義)。
觸景生情:受到眼前景物的出動,引起聯想,產生某種感情。
觸目驚心(怵目驚心):看到某種嚴重的情況引起內心的震動。
觸類旁通:指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識和規律,從而類推了解同類的其他事物。
川流不息:人群或車船來往不斷。
穿鑿附會:生拉硬扯,非常牽強地解釋。
穿針引線:比喻從中撮合拉攏。
傳【chuan2】檄【xi2】而定:形容聲威很大,不戰而勝。
窗明幾【ji1】凈:形容室內十分整潔。
春秋筆法:現指文章用筆曲折而意含褒貶的寫作手法。
瘡痍滿目:形容遭受戰亂、災禍嚴重破壞後的景象。
愴然淚下:悲傷而泣。
吹毛求疵:故意挑毛病,找缺點。
椎【chui2】心泣血:形容極度悲傷的樣子。
垂拱而治:統治者以無所作為、順其自然的方式統治天下。
春意闌珊:春天將逝。
春秋筆法:指文筆曲折,義含褒貶的文字。
椿萱並茂:比喻父母健在。椿:長壽樹喻父親。萱草喻母親。
唇齒相依:比喻關系密切,相互依靠。
唇亡齒寒:比喻利害關系非常密切。
唇槍舌劍:形容爭論激烈,言辭鋒利。
踔【chuo1】厲風發:形容文章議論縱橫自由,氣勢豪邁。
綽【chuo4】綽有餘:形容很寬裕,用不完。
淙淙【cong2】泉水:流水的聲音。
從長計議:放長時間考慮,即不急於作決定。
從善如流:指樂意接受別人的正確意見。
粗製濫造:產品製作粗劣,不講質量。或工作不責任,草率從事。
猝不及防:事發突然,來不及防備。
寸步不離:喻開展某項工作困難重重。
摧枯拉朽:比喻腐朽勢力很容易打垮。
蹉跎歲月:指虛度光陰。
錯彩鏤【lou4】金:形容文學作品詞藻絢爛。
厝火積薪:比喻潛伏著很大危險。
措辭(詞)不當:選用詞句不當。
D
答【da2】非所問:所答的不是所問的。
打抱不平:幫助受欺壓的人說話或採取某種活動。
大刀闊斧:比喻做事果斷,有魄力。
大筆如椽【chuan2】:用來稱頌別人的文章或寫作才能。
大處落墨:比喻做事從大處著想,首先解決關鍵問題。
大吹大擂:比喻大肆宣揚,過分誇張或現實。
大材小用:指人事上安排不當,屈才。
大醇小疵:從整體上看很好,但略有些小缺點。
大而無當【dang4】:表示大而不合用。
大發雷霆:形容大發脾氣,大聲喝斥。
大放厥【jue2】詞:大發議論。
大腹便【pian2】便:含貶義。
大公無私:辦事公正,沒有私心。現多指從集體利益出發,毫無個人打算。
大惑不解:多用來表示不滿或質問。
大旱雲霓:比喻渴望解除困境。
大名鼎鼎:形容名氣很大。
大氣磅礴:形容氣勢盛大。
大器晚成:比喻卓越的人才要經過長期的鍛煉,故取得成就較晚。
大肆渲染:無顧忌地誇大形容。
大聲疾呼:大聲呼喊,引起注意。多用於表示大力提倡或號召。
大是大非:屬政治原則性的是非問題。
大勢所趨:整個局勢發展的趨勢。
大庭廣眾:指人很多的公共場合。
大顯身手:充分顯示出本領。
大相徑庭:相差很大。
大言不慚:說大話而毫不感到難為情。
待價而沽:比喻文人要有人賞識才肯效勞出力,或得到高位才出來做官。
戴罪立功:身負罪責,爭取立功贖罪。
單刀直入:直截了當,不繞彎子。
簞【dan1】食【si4】壺漿:指人民熱情接待自己的隊伍。
殫【dan1】精竭慮:用盡心思。
簞食瓢飲:古代指貧困的生活。
耽【dan1】於幻想:沉溺於幻想。
啖【dan4】以重利:拿利益引誘人。
當【dang1】仁不讓:遇到應該做的事情就勇於承擔,不謙讓,不推託。
當頭棒喝【he4】:給人以警告,促使之醒悟。
當務之急:當前急切應辦的事。
黨同伐異:和自己同派的就袒護,不同派的就攻擊。
盪氣回腸:形容文章或樂曲十分動人。
得不償失:得到的利益抵償不了所受的損失。
得隴望蜀:比喻人貪得無厭。
得寸進尺:比喻貪心不足,有了小的又要大的。
得過且過:過一天算一天,沒有長遠打算。現也指對工作敷衍了事,不負責任。
得意忘形:形容高興得失去常態。
得意忘言:後用於表示互相默契,心照不宣。
得魚忘筌【quan2】:比喻道達目的後就忘了原來的憑借。
等而下之:形容比某一事物更差。
等量齊觀:對有差別的事情同等看待。
等閑視之:按平常的事情看待,不加重視(多用於否定句)。
燈影憧憧(燈影幢幢):影子晃動。
燈紅酒綠:形容尋歡作樂的腐化生活;也形容城市或娛樂場所夜晚的繁華景象。
登峰造極:比喻成就達到最高境界。或做壞事猖狂到了極點。
登堂入室:喻造詣達到了高深的程度。
低三下四:形容態度或工作性質卑賤低下。
低聲下氣:形容說話和態度卑下恭順的樣子。
羝【di1】羊觸藩:比喻進退兩難。
砥【di3】礪【li4】風節:磨練品行。
嗲【dia3】聲嗲氣:形容撒嬌的聲音或姿態。
顛撲【pu1】不破:比喻言論或學說符合客觀規律,永遠不會被推翻。
雕梁畫棟:形容建築物華美,有氣派。
掉以輕心:對事情採取輕率的漠不關心的態度。
吊兒郎當:形容儀容不整,作風散漫,態度不嚴肅等。
調兵遣將:調派兵將。
喋喋不休:說話沒完沒了(多含貶義)。
疊床架屋:比喻重復累贅。
鼎足之勢:鼎足而立:三足鼎立局面。
鼎力相助:敬辭。大力相助(表示請托或感謝時用)。
頂禮膜拜:比喻崇拜到了極點。多含貶義。
丟三落四:形容馬虎或記憶力不好二好忘事。
斗轉參【shen1】橫:
豆蔻年華: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
東窗事發:喻陰謀敗露或罪行被揭發。
東施效顰:比喻胡亂模仿,效果很壞。
動輒得咎:指動不動就受到指責或責難。
獨到之處:(用於人的好的方面)。
獨斷專行:行事專斷,不考慮他人的意見。
獨當【dang1】一面:單獨負責一個方面的工作。
獨具只【1】眼:形容眼光敏銳,見解高超。
獨辟蹊【xi1】徑:比喻獨創一種新風格或新方法。
獨夫民賊:人民所痛恨的統治者。
獨樹一幟:比喻自成一家。
獨占鰲頭:比喻占首位。
度日如年:形容日子難熬。
斷章取義:不顧全文或談話內容,而致根據自己的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短小精悍:指人,文章或發言。
對簿【bu4】公堂:打官司。
多事之秋:形容動盪不安的政局。
多多益善:越多越好。
墮落腐化:思想、行為變壞(指過分貪圖享樂。)
咄【o1】咄逼人:氣勢洶洶,盛氣凌人。咄咄怪事。
咄【o1】嗟【jie1】立辦:指馬上就辦到。
度【o2】德量【liang4】力:衡量自己的品德能否服人,估計自己的能力能否勝任。
❺ 人浮於事 和 暴露無遺 這兩個成語怎麼造句
人浮於事抄:浮:超過。原指人的才德高過所得俸祿的等級。後指工作中人員過多或人多事少。
根據意思造句,合理即可,下為實例:
上百個人去建一座小小的房子,實在是人浮於事啊!
暴露無遺,例句:
對手的缺點暴露無遺,我們可以輕松取勝了!
❻ 原形畢露的成語意思及歇後語
原形畢露
yuán xíng bì lòu
成語解釋原形:本來面目;畢露:完全暴露。本相完全暴露了。
成語出處清 錢泳《履園叢話》:「(狐女曰)將衣求印,原冀升天,詎意被其一火,原形畢露,骨肉僅存,死期將至。」
❼ 形容事情完全暴露在外頭的成語
表達此類意思的成語:
暴露無遺 暴露:顯露,顯現;遺:遺漏。全都暴露出來。
原形畢露 原形:原來的形狀;畢:完全。本來面目完全暴露。指偽裝被徹底揭開。
昭然若揭 昭然:明顯、顯著的樣子;揭:原意為高舉,現也指揭開。形容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
❽ 與赤裸裸意思相近的成語
裸裎相對:指脫衣露體,沒有禮貌。
一絲不掛:指裸體。
❾ 成語丑惡的嘴臉暴露無遺
窮形盡相
漢語詞語,原指描寫刻畫十分細致生動,現在也用來指丑態畢露。語出西晉·陸機《文賦》。
❿ 帶無字的成語有哪些 帶無字的成語及解釋有哪些
奧妙無窮ào miào wú qióng
成語解釋:奧:深奧。指其中不易為人所知而奇妙有趣之處極多。
暗淡無光àn dàn wú guāng
成語解釋:暗淡:不明亮,昏暗。形容失去光彩。
例句:太陽過了,整個天空又顯得暗淡無光,北風在頭項上呼呼地嚎叫著。(歐陽山《苦鬥》五八)
安然無恙ān rán wú yàng
成語解釋:恙:病。原指人平安沒有疾病。現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損害。
成語出處:《戰國策·齊策》:「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
例句:只求處士每歲元旦,作一朱幡,上圖日月五星之文,立於苑東,吾輩則安然無恙矣。(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四卷)
暗無天日àn wú tiān rì
成語解釋:形容在反動勢力統治下社會的黑暗。
成語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老龍船戶》:「剖腹沉石,慘冤已甚,而木雕之有司,絕不少關痛癢,豈特粵東之暗無天日哉!」
例句:上自王後,下至弄臣,駭得凝結著的神色也應聲活動起來,似乎感到暗無天日的悲哀。(魯迅《故事新編·鑄劍》)
安然無事ān rán wú shì
成語解釋:猶言平安無事。
成語出處:《野叟曝言》第三十二回:「四嫂不來聒噪,耳根清凈,倒也安然無事,除非把你兩家合成一家,我一個人就好照顧了。」
例句:要得安然無事,除非把你兩家合成一家,我一個人兒就好照顧了。(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九回)
懊悔無及ào huǐ wú jí
成語解釋:後悔已來不及了。
成語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八回;「令人往探之,果是虛營,只插著數十面旌旗,兵已去了二日也。曹真懊悔無及。」
暢通無阻chàng tōng wú zǔ
成語解釋:毫無阻礙地通行或通過。
例句:鏟除這兩方面的禍根,才能使黨在團結全黨同志和團結全國人民的偉大事業中暢行無阻。(毛澤東《整頓黨的作風》)
車無退表chēwútuìbiǎo
成語解釋:兵車無後退的標志。引申為軍隊決不退卻。
成語出處:《國語·晉語上》:「張侯御曰:『三軍之心在此車也,其耳目在於旗鼓。車無退表,鼓無退聲。』」
例句:面對強敵的威脅,三軍將士庄嚴得向軍旗宣誓:「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尊嚴,我全軍將士車無退表,嚴陣以待。」
沒齒無怨mò chǐ wú yuàn
成語解釋:比喻永無怨言。
成語出處:《論語·憲問》:「奪伯氏駢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
百無聊賴bǎi wú liáo lài
成語解釋:聊賴:依賴。精神上無所寄託,感到什麼都沒意思。
成語出處:漢·蔡琰《悲憤》詩:「為復強視息,雖生何聊賴。」
例句:在百無聊賴中,隨手抓過一本書來,科學也好,文學也好,橫豎什麼都一樣。(魯迅《彷徨·傷逝》)
百無一能bǎi wú yī néng
成語解釋:什麼都不會做。
成語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三十二回:「宋江道:『我自百無一能,雖有忠心,不能得進步。』」
語言無味yǔ yán wú wèi
成語解釋:指說的話枯燥無味或庸俗無聊。
成語出處:唐·韓愈《送窮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語言無味者,皆子之志也。其名曰智窮。」
例句:我在這里不大高興的原因,首先是在周圍多是語言無味的人物,令我覺得無卿。(魯迅《兩地書》)
把玩無厭bǎ wán wǔ yàn
成語解釋:拿著賞玩,不覺厭倦。
成語出處:漢·陳琳《為曹洪與世子書》:「得九月二十日書讀之,喜笑把玩無厭。」
例句:這件藝術品刻工精細,花草山石,無不玲瓏,真是令人把玩無厭。
百無一用bǎi wú yī yòng
成語解釋:百樣之中無一有用的。形容毫無用處。
成語出處:清·黃景仁《雜感》:「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布帆無恙bù fán wú yàng
成語解釋:比喻旅途平安。
成語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穩,布帆無恙。」
暴露無遺bào lù wú yí
成語解釋:暴露:顯露,顯現;遺:遺漏。全都暴露出來。
例句:美帝國主義的對華政策已原形畢露,蔣介石政府的賣國外交亦暴露無遺。(周恩來《評馬歇爾離華聲明》)
榜上無名bǎng shàng wú míng
成語解釋:張貼的名單上沒有名字。泛指落選。
成語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十七卷:「誰知三場得意,榜上無名。自五歲進場,到今二十一歲,三科不中。」
例句:這話令兄也說過,若榜上無名,大家莫想他回來。(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四十二回)
無奇不有wú qí bù yǒu
成語解釋:什麼奇怪的事物都有。
成語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回:「上海地方,無奇不有,倘能在那裡多盤桓些日子,新聞還多著呢。」
例句:海底世界無奇不有,光是已知的動物就有三萬多種。
卑之無甚高論bēi zhī wú shèn gāo lùn
成語解釋:表示只就淺易的說,沒有什麼過高難行的意見。
成語出處:《漢書·張釋之傳》:「釋之既朝畢,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無甚高論,令今可行也。』」
百無禁忌bǎi wú jìn jì
成語解釋:百:所有的,不論什麼;禁忌:忌諱。什麼都不忌諱。
成語出處:清·范寅《越諺·名物·風俗》「百無禁忌,諸邪迴避。」
例句:他豪爽耿直,說話辦事直來直去,百無禁忌。
變化無常biàn huà wú cháng
成語解釋:無常:沒有常態。指事物經常變化,沒有規律性。
成語出處:《莊子·天下》:「忽漠無形,變化無常。」
例句:近來天氣變化無常,一會兒晴空萬里,一會兒又大雨傾盆。
變化無窮biàn huà wú qióng
成語解釋:形容不斷變化,沒有止境。
成語出處:戰國楚·宋玉《高唐賦》:「須臾之間,變化無窮。」
例句:事物的發展雖然變化無窮,俚也有一定的規律可循。
大公無私dà gōng wú sī
成語解釋:指辦事公正,沒有私心。現多指從集體利益出發,毫無個人打算。
成語出處:漢·馬融《忠經·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無私。」
例句:要把你的志向拿定,而且要抱著一個光明磊落、大公無私的心懷。(郭沫若《屈原》第一幕)
殆無虛日dài wú xū rì
成語解釋:殆:幾乎;虛:空。幾乎沒有一天空著。形容幾乎天天如此。
成語出處:宋·周密《武林舊事·大禮》:「先自前一月來,次第按試習儀,殆無虛日。」
例句:旋吳之後,文宴過從,殆無虛日。(清·夏敬渠《野叟曝言·序》)
淡而無味dàn ér wú wèi
成語解釋:淡:薄,與「濃」相對。菜餚因鹽少而沒有味道。亦泛指清淡無味。亦形容說話、寫文章內容平淡,無趣味。
例句:庶民因其淡而無味,不及米穀之香,吃者甚少。(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二回)
當之無愧dāng zhī wú kuì
成語解釋:無愧:毫無愧色。當得起某種稱號或榮譽,無須感到慚愧。
例句:尊翁一生,清慎勤三字,可當之無愧。(高陽《清宮外史》上冊)
獨此一家,別無分店dú cǐ yī jiā,bié wú fēn diàn
成語解釋:原是一些店鋪招攬生意的用語,向顧客表明他沒分店,只能在他這一家店裡買到某種商品。泛指某種事物只有他那兒有,別處都沒有。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zhī wú bù yán,yán wú bù jìn
成語解釋:知道的就說,要說就毫無保留。
成語出處:宋·蘇洵《衡論·遠慮》:「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百人譽之不加密,百人毀之不加疏。」
例句:他非常直爽,別人對向他請教,他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百無一是bǎi wú yī shì
成語解釋:干一百件事,也沒有做對一件。形容全都做錯了,一無是處。
例句:此人做事百無一是,如若重用應當三思而後行。
不識之無bù shí zhī wú
成語解釋:連「之」字、「無」字都不認識。形容人不識字,文化水平很低。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與元九書》:「仆始生六七月時,乳母抱弄於書屏下,有指『無』字、『之』字示仆者,仆雖口未能言,心已默識。」
反面無情fǎn miàn wú qíng
成語解釋:形容翻臉不認人。
成語出處:清·洪升《長生殿》第三十四齣:「唉,安祿山,安祿山,你受了唐天子那樣大恩,尚且興兵反叛,休怪俺李豬兒今日反面無情也。」
不學無術bù xué wú shù
成語解釋:學:學問;術:技能。原指沒有學問因而沒有辦法。現指沒有學問,沒有本領。
成語出處:《漢書·霍光傳贊》:「然光不學亡術,暗於大理。」
例句:都說他的人是個好的,只可惜了一件,是犯了「不學無術」四個字的毛病。(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六回)
卑鄙無恥bēi bǐ wú chǐ
成語解釋:形容品質惡劣,不顧羞恥。
例句:一些勢力小人卑鄙無恥,慣會興風作浪,挑拔離間。
才氣無雙cái qì wú shuāng
成語解釋:英勇的氣慨,天下沒有第二個人。
成語出處:《史記·李將軍列傳》:「典屬國公孫昆邪為上泣曰:『李廣才氣,天下無雙,自負其能,數與虜敵戰,恐亡之。」
例句:世事幾如人意,儒冠還負身謀。嘆天生李廣,才氣無雙,不得封侯。(宋·蘇泂《雨中花》詞)
苦海無邊kǔ hǎi wú biān
成語解釋:原為佛家語,形容深重無比的苦難。常和「回頭是岸」連用。
成語出處:元·無名氏《度翠柳》第一折:「世俗人沒來由,爭長競短,你死我活。有呵吃些個,有呵穿些個。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查無實據chá wú shí jù
成語解釋:查究起來,沒有確實的根據或證據。
暴虐無道bàonüèwúdào
成語解釋:殘暴狠毒,喪盡道義。
成語出處:《晉書·桓彝傳》:「遂肆意酒色,暴虐無道,多所殘害。」
例句:秦始皇暴虐無道激怒人民,故有陳涉等揭竿而起,最終推翻了秦王朝。
朝里無人莫做官cháo lǐ wú rén mò zuò guān
成語解釋:舊時俗語。意思是,沒有靠山,事辦不成。
例句:俗語說的好:「朝里無人莫做官。」所以才有撒任的這件事。(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十四回))
白璧無瑕bái bì wú xiá
成語解釋:潔白的美玉上面沒有一點小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無缺。
成語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三:「問:『不曾博覽空王教略,借玄機試道看。』師曰:『白璧無瑕,卞和刖足。』」
例句:人不可能十全十美,白璧無瑕。
告貸無門gào dài wú mén
成語解釋:告貸:向別人借錢。想借錢但沒有地主借。指生活陷入困境。
成語出處:明·瞿式耜《表急公紳士疏》:「各勛之索米索餉,刻不可遲,稱貸無門,征催莫濟。」
貴賤無常guì jiàn wú cháng
成語解釋:人的身份地位並不是永恆不變的。
成語出處:宋·王楙《野客叢書·鶡冠子》:「《前漢·藝文志》有《鶡冠子》一篇,今所行四卷十五篇。如所謂『中流失般,一壺千金』、『貴賤無常,物使之然』皆出於是。」
辯才無礙biàn cái wú ài
成語解釋:礙:滯礙。本是佛教用語,指菩薩為人說法,義理通達,言辭流利,後泛指口才好,能辯論。
成語出處:《華嚴經》「若能知法永不滅,則得辯才無障礙;若能辯才無障礙,則能開演無邊法。」
例句:這可見韻高的辯才無礙,說得頑石點頭了。(清·曾樸《孽海花》第十三回)
國無寧日guó wú níng rì
成語解釋:寧:安寧。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
成語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一回:「宋大國也,起傾國兵,盛氣而來……吾國無寧日矣。」
春秋無義戰chūn qiū wú yì zhàn
成語解釋:春秋時代沒有正義的戰爭。也泛指非正義戰爭。
成語出處:《孟子·盡心下》:「孟子曰:『春秋無義戰。』」
例句:古人說:「春秋無義戰。」於今帝國主義則更加無義戰,只有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階級有義戰。(毛澤東《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
純正無邪chún zhèng wú xié
成語解釋:邪:不正當。純潔真摯,沒有一點邪念。
無緣無故wú yuán wú gù
成語解釋:沒有一點原因。
成語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四回:「好好兒的,從那裡說起!無緣無故白受了一場氣!」
例句:他的力量,力氣,一向使他自尊自傲,可是在過去的這些日子,無緣無故的他受盡了委曲與困苦。(老舍《駱駝祥子》三)
此地無銀三百兩cǐ dì wú yín sān bǎi liǎng
成語解釋:比喻想要隱瞞掩飾,結果反而暴露。
成語出處:民間故事:有人把銀子埋藏地下,上面留字寫道:「此地無銀三百兩」。鄰人阿二偷走了銀子,也留字寫道:「隔壁阿二不曾偷」。
胸無點墨xiōng wú diǎn mò
成語解釋:肚子里沒有一點墨水。指人沒有文化。
成語出處:清·淮陰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上:「某家本殷實,父母以獨子故,甚愛之,讀書十年,胸無點墨。」
例句:你別看他每天滔滔不絕的,實際是個胸無點墨的人。
變幻無常biàn huàn wú cháng
成語解釋:指事物經常變化,沒有規律性。
成語出處:《莊子·天下》:「忽漠無形,變化無常。」
例句:唐古拉山天氣變幻無常,往往大晴天里忽然颳起了風雪。
殆無孑遺dài wú jié yí
成語解釋:殆:幾乎;孑遺:剩餘。幾乎沒有一點余剩。
成語出處:晉·周祗《與劉裕書諫伐蜀》:「然益土荒殘,野無青草,成都之內,殆無孑遺。」
例句:至已丑為西兵所敗,故境內殘滅,殆無孑遺。(清·歸庄《黃孝子傳》)
互通有無hù tōng yǒu wú
成語解釋:通:往來。拿出自己多餘的東西給對方主,與之進行交換,以得到自己所缺少的東西。
成語出處:唐·韓愈《原道》:「為之賈,以通其有無。」
彈無虛發dàn wú xū fā
成語解釋:null
例句:弓弦響處,那彈子如雨點一般打將出去,真是「彈無虛發」,每發一彈,岸上即倒一人。(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六回)
別無長物bié wú cháng wù
成語解釋:長物:多餘的東西。除一身之外再沒有多餘的東西。原指生活儉朴。現形容貧窮。
成語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
例句:他們除雙手外,別無長物,其經濟地位和產業工人相似。(毛澤東《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當世無雙dāng shì wú shuāng
成語解釋:當代獨一無二,首屈一指。
成語出處:漢·桓寬《鹽鐵論·褒賢》:「東方朔自稱辨略,消堅釋石,當世無雙。」
有氣無力yǒu qì wú lì
成語解釋:形容說話聲音微弱,作事精神不振。也形容體弱無力。
成語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吳衙內鄰舟赴約》:「正不知艙中另有個替吃飯的,還餓得有氣無力哩。」
例句:「糙米五塊,谷三塊。」米行里的先生有氣無力地回答他們。(葉聖陶《多收了三五斗》)
有一無二yǒu yī wú èr
成語解釋:指事物獨特,極難得。
百無一失bǎi wú yī shī
成語解釋:形容有充分把握,絕對不會出差錯。
成語出處:漢·王充《論衡·須頌》:「從門應庭,聽堂室之言,什而失九,如升堂窺室,百不失一。」
例句:這項任務很重要,不僅要完成,還要做到百無一失。
獨一無二dú yī wú èr
成語解釋:沒有相同的或沒有可以相比的。
例句:贏了錢,便大把的賞人;輸了錢,無論上千上萬,從不興皺眉頭:真要算得獨一無二的好賭品了。(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一回)
斷無此理àn wú cǐ lǐ
成語解釋:斷:絕對,一定。絕對沒有這樣的道理。
例句:一個少年婦女,獨自在外,又無同伴,靠賣詩文過日子,恐怕世上斷無此理。(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
計無所施jì wú suǒ shī
成語解釋:計:計策;施:施展。再也沒有可施展的計謀了。
成語出處:宋·李昉《太平廣記》:「因為田承嗣所縻,曾因討叛,飛矢中肩。左右與之拔箭,而鏃留於骨……曹進痛楚,計無所施。」
法海無邊fǎ hǎi wú biān
成語解釋:佛教中比喻佛法廣大如大海,無邊無際。
法力無邊fǎ lì wú biān
成語解釋:法力:佛教中指佛法的力量;後泛指神奇超人的力量。佛法的力量沒有邊際。比喻力量極大而不可估量。
成語出處:明·無名氏《八仙過海》第三折:「小聖我法力無邊,通天達地,指山山崩,指水水跑。」
翻復無常fān fù wú cháng
成語解釋:變化無常,說變就變。
成語出處:南朝·梁·吳均《行路難》:「當年翻復無常定,薄命為女何必粗。」
反復無常fǎn fù wú cháng
成語解釋:無常:變化不定。形容常常變化,一會兒是這樣,一會兒又是那樣,變動不定。
成語出處:南朝·梁·費昶《行路難》詩:「當年翻復無常定。」
例句:叫我怎麼能赦你這反復無常的罪呢!(清·曾樸《孽海花》第十七回)
無腸可斷wú cháng kě àn
成語解釋:比喻悲痛之極。
成語出處:宋·石孝祥《愁倚闌》詞:「衰草低襯斜陽。斜陽外,水冷雲黃。借使有腸也須斷,況無腸。」
無敵於天下wú dí yú tiān xià
成語解釋:天下都沒有對手。形容力量強大無比。
成語出處:《孟子·公孫丑上》:「無敵於天下者,天吏也。」
無的放矢wú dì fàng shǐ
成語解釋:的:靶心;矢:箭。沒有目標亂射箭。比喻說話做事沒有明確目的,或不切合實際。
例句:不是有的放矢,而是無的放矢。(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
福壽無疆fú shòu wú jiāng
成語解釋:疆:極限,止境。福分與年壽都無止境。是祝頌之辭。
成語出處:宋·張君房《雲笈七簽》第六十九卷:「至誠君子,得而寶之,即福壽無疆。」
福無雙至fú wú shuāng zhì
成語解釋:指幸運的事不會接連到來。
成語出處:漢·劉向《說苑·權謀》:「此所謂福不重至,禍必重來者也。」
例句:宋江聽罷,扯定兩個公人說道:「卻是苦也!正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明·施耐庵《水滸會傳》第三十七回)
無關大局wú guān dà jú
成語解釋:即整個局勢沒有關系或沒有影響。比喻並不要緊。
無關痛癢wú guān tòng yǎng
成語解釋:痛癢:比喻疾苦或緊要的事。指與自身利害沒有關系或無足輕重。
成語出處:《朱子語類》卷一0一:「那不關痛癢底是不仁。」
例句:政府當初雖只不理那些招人頭痛的教員,後來竟不理到無關痛癢的官吏。(魯迅《吶喊·端午節》)
口說無憑kǒu shuō wú píng
成語解釋:單憑口說,不足為據。
成語出處:元·喬夢符《揚州夢》第四折:「你不合打鳳牢龍,翻雲覆雨,陷人坑井。咱兩個口說無憑。」
例句:你說的這些事,口說無憑,我無法相信。
蓋世無雙gài shì wú shuāng
成語解釋:蓋:壓倒,超過。才能或武藝當代第一,沒有人能比得上。
成語出處:《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
例句:這么大的鑽石,真是蓋世無雙。
來去無蹤lái qù wú zōng
成語解釋:蹤:腳印。來時去時都看不見蹤影。形容出沒極為迅速或隱秘。
成語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八十一回:「拿著一條不短不長的金箍棒,來無影,去無蹤。」
例句:他豈不又有枝添葉兒,必說這妖怪青臉紅發,來去無蹤。(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六十一回)
攻其無備gōng qí wú bèi
成語解釋:其:代詞,指敵人。趁敵人還沒有防備時進攻。
成語出處:《孫子·計篇》:「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攻無不克gōng wú bù kè
成語解釋:克:攻下。沒有攻佔不下來的。形容力量無比強大。
成語出處:《戰國策·秦策二》:「是知秦戰未嘗不勝,攻未嘗不取,所當未嘗不破也。」
例句:中國人民解放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所向披靡。
寥寥無幾liáo liáo wú jǐ
成語解釋:非常稀少,沒有幾個。
成語出處: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一回:「連做詩賦的也寥寥無幾。」
功德無量gōng dé wú liàng
成語解釋:世界各地:功業和德行;無量:無法計算。舊時指功勞恩德非常大。現多用來稱贊做了好事。
成語出處:《漢書·丙吉傳》:「所以擁全神靈,成育聖躬,功德已無量矣。」
例句:現在先生既然得到原文,我的希望是給他們徹底的修改一下,雖然犧牲太大,然而功德無量。(《魯迅書信集·致孟十還》)
無理取鬧wú lǐ qǔ nào
成語解釋:毫無理由地跟人吵鬧。指故意搗亂。
成語出處:唐·韓愈《答柳州食蝦蟆》詩:「鳴聲相呼和,無理只取鬧。周公所不堪,灑灰垂典教。」
例句:對那些無理取鬧的人,我們決不應該遷就。
無米之炊wú mǐ zhī chuī
成語解釋:炊:做飯。比喻缺少必要條件無法辦成的事。
成語出處: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三:「晏景初尚書,請僧住院,僧辭以窮陋不可為。景初曰:『高才固易耳。』僧曰:『巧婦安能作無面湯餅乎?』」
例句:無米之炊,是人力所做不到的。(魯迅《兩地書》八三)
孤立無援gū lì wú yuán
成語解釋:只有一個人或一方面的力量,得不到外力援助。
成語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回:「庄公既礙姜氏之面,又度公孫滑孤立無援,不能有為。」
例句:在被強敵圍困、孤立無援的情況下,這位將軍仍然沉著、鎮定。
古井無波gǔ jǐng wú bō
成語解釋:古井:枯井。比喻內心恬靜,情感不為外界事物所動。
成語出處:唐·白居易《贈元稹》詩:「無波古井水,有節秋竹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