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有關王劉備的成語

有關王劉備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1-19 03:58:30

1. 劉備相關的成語

縱虎歸山,拼音是zòng hǔ guī shān,漢語成語,意思是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壞人放回老巢,留下禍根。出自《零陵先賢傳》。

2. 有了劉備的三顧毛驢才有了諸葛亮的什麼填一個成語

有了劉備的三顧毛驢才有了諸葛亮的(兩表一對)

  1. 兩表:前出師表和後出師表(作者:諸葛亮,也有的人說後出師表不是他寫的,已無從考證,待議)

  2. 一對:隆中對(作者:諸葛亮)

3. 有關劉備相關成語四字的

縱虎歸山
收買人心
如魚得水
求賢若渴
優柔寡斷
髀肉復生
虛情假意
龍鳳呈祥
三足鼎立
桃園結義
三讓徐州
三顧茅廬
織席賣履
白帝託孤
求賢若渴
優柔寡斷

4. 關於劉備、諸葛亮、曹操、劉禪的成語

1、髀肉復生(劉備):形容長期清閑,事業毫無成就。
2、後患無窮(劉備):指給將來留下的禍患無窮無盡。
3、如魚得水(劉備與諸葛亮):比喻得到了與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非常合適的環境。
4、三顧茅廬(劉備與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後用來比喻多次專誠拜訪。
5、初出茅廬(諸葛亮):形容剛出來做事,缺乏實際經驗,比較幼稚。
6、虎踞龍盤(諸葛亮):形容南京地勢的雄偉。
7、集思廣益(諸葛亮):指集中眾人的意見,擴大工作的效果。
8、鞠躬盡瘁(諸葛亮):形容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9、空城計(諸葛亮):指一種作戰方法。
10、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1、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將崔琰):指代人寫文章。
12、樂不思蜀(劉禪):比喻樂而忘本。

5. 三國演義有關趙雲,張飛,劉備的成語

偃旗息鼓 【出來處】三自國志蜀志趙雲傳註:「偃旗息鼓,曹軍疑有伏兵,引去。 初出茅廬 【出處】據三國演義所載,諸葛亮初出茅廬,佐劉備用兵,觀與張飛不服,行事諸多困難。 探囊取物 【出處】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雲長言,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 大獲全勝(劉備) 鼎足之勢(劉備,孫權,曹操) 三顧茅廬(劉備) 頓開茅塞(孫權) 捶胸頓足(劉備 ) 虎入羊群(張飛) 桃園結義

6. 關於劉備與項羽的成語要說簡介

項羽 破釜沉舟 :把飯鍋打破,把渡船鑿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勝仗不可,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干到底。》:「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公元前209年,我國歷史上爆發了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犧牲後,劉邦和項羽率領的兩支軍隊逐漸壯大起來。公元前207年,項羽的起義軍與秦將章邯率領的秦軍主力部隊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市)展開大戰;項羽不畏強敵,引兵渡漳水(由巨鹿東北流向東南的一條河)。渡河後,項羽命令全軍:「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巨鹿一戰,大破秦軍,項兵威震諸侯。劉備 三顧茅廬: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7.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列舉七八個。( )( )的劉備,( )( )的諸葛亮等,括弧中一定要是四字成語。

亂世梟雄的曹操 立馬殺場的趙雲 兼濟天下劉備 機關算盡諸葛 老奸巨猾董卓

8. 關於劉備的成語

三顧茅廬sāngùmáolú
[釋義] 指誠心誠意地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人。
[語出] 元·馬致遠《薦福碑》:「我信著半間兒草舍;再誰承望三顧茅廬。」
[辨形] 廬;不能寫作「蘆」。
[近義] 禮賢下士
[反義] 拒人千里 妄自尊大
[用法] 用作褒義。有時可用於諷刺某些人擺架子;一次兩次請不來。一般作謂語、賓語。
[結構] 動賓式。
[例句]
①劉廠長~;終於把身懷絕技的老工人請回廠。
②新任廠長~;終於把他請出來當總工程師。
[英譯] callonsb。repeatedly
[成語故事]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和司馬徽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陽城西,一說為湖北襄陽城西南)卧龍崗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轉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閑游去了。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劉備只得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 過了一些時候,劉備吃了三天素,准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一個虛名,未必有真此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他捆來。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訪諸葛亮。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
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
《三國演義》把劉備三次親自請諸葛亮的這件事情,叫做「三顧茅廬」。

9. 有關三國演義的成語

1:百步穿楊(黃忠)2:百戰百勝(曹操)3:負薪救火(諸葛亮)4:七擒七縱(孟獲)5:樂不思蜀(劉禪)6:大獲全勝(劉備)7:鼎足之勢(劉備,孫權,曹操)8:不計其數(曹操)9:不識時務(魯肅)10:肺腑之言(貂禪)11:橫行無忌(李催,郭汜)12:三顧茅廬(劉備)13:頓開茅塞(孫權)14:捶胸頓足(劉備)15:膏粱子弟(夏侯茂)16:措手不及(孟達)17:寡不敵眾(周瑜)

10. 有關劉備的成語 俗語

髀肉復生

釋源:《三國志》裴松之注。《三國志·蜀志·先主備傳》裴注引《九州春秋》曰:「(劉)備任荊州數年,嘗於表坐起至廁,見髀里肉生,慨然流涕。還坐,表怪問備,備曰:『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里肉生。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

說解:髀,指大腿。「髀里肉生」是劉備感嘆自己長期不騎馬征戰,大腿里側漸胖,白自耗費了寶貴時光。後以此形容人長久安逸,壯志銷磨,無所作為。也作「髀肉復生」。《野叟曝言》二十一回:「又李笑道:『連日纏綿床席,幾令我有髀肉復生之嘆,今日且撾一回褐鼓,以博賢妹們一笑。』」

求田問舍
釋源:《三國志·魏志·陳登傳》:「陳登者,字元龍,在廣陵有威名。……年三十九卒。後許汜與劉備並在荊州牧劉表坐,表與備共論天下人,汜曰:『陳元龍湖海之士,豪氣不除。備謂表曰:『許君淪是非?』表曰:『欲言非,此君為善士,不宜虛言;欲言是,元龍名重天下。』備問汜:『君言豪,寧有事邪?』汜曰:『昔遭亂過下邳,見元龍。元龍無客主之意,久不相與語,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備曰:『君有國土之名,今天下大亂,帝主失色,望君憂國忘家,有救世之意,而求田問舍,言無可采,是元龍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如小人,欲卧百尺樓上,卧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間邪?』」

說解:求田問舍,原是劉備說許汜為國士,處紛亂之世,而無效主之志,只知道買田置屋,為個人利益打算,沒有遠大志向。後以求田問舍形容專營私利而胸無大志之士。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