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歷史中國歷史的成語的故事

歷史中國歷史的成語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19 04:19:20

⑴ 中國古代名人 成語故事

走馬觀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情愉快。後多指大略地觀察一下!
故事:唐朝詩人孟郊年輕時隱居嵩山,過著清貧閑淡的生活,在母親的鼓勵下,他多次進京趕考沒有考中,直到41歲才考取進士,他寫詩,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盪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⑵ 中國歷史成語故事

⑶ 中國歷史故事種類繁多,其中來自歷史故事中的成語有哪些

背水一戰(韓信) 完壁歸趙(藺相如) 負荊請罪(廉頗) 

望梅止渴(曹操) 四面楚歌(項羽) 破釜沉舟版(項羽) 

卧薪嘗膽(勾踐權) 紙上談兵(趙括) 指鹿為馬(趙高) 

三顧茅廬(劉備) 東窗事發(秦檜) 如魚得水(劉備) 

退避三舍(重耳) 初出茅廬(諸葛亮) 圖窮匕見(荊柯) 

草木皆兵(苻堅) 圍魏救趙(孫臏)退避三舍(重耳)

⑷ 出自於中國歷史故事的成語有哪些

退避三舍、洛陽紙貴、草木皆兵、按圖索驥、後來居上、邯鄲學歨、如火如荼、望梅止渴、探驪得珠、望洋興嘆、掩耳盜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請君入瓮、高山流水、胸有成竹.
望梅止渴 聞雞起舞 指鹿為馬 四面楚歌 三顧茅廬 完璧歸趙 如卧薪嘗膽 投筆從戎 士別三日,刮目相看 篝火狐鳴 高山流水 指鹿為馬 雞鳴狗盜、鑿壁偷光 圖窮匕見 破釜沉舟 請君入翁 江郎才盡樂不思蜀 煮豆燃萁 紙上談兵 再衰三竭 木牛流馬 世外桃源 投筆從戎 卧薪嘗膽 圍魏救趙 投鞭斷流 退避三舍 望梅止渴 草木皆兵 暗渡陳倉 拔山扛鼎 懸梁刺股 罄竹難書 怒發沖冠 毛遂自薦

⑸ 寫出5個出自中國古代歷史故事的成語

退避三舍,秦晉之好、危於累卵、間不容發、朝秦暮楚、問鼎中原、如火如荼等

⑹ 出自於中國歷史故事的成語有哪些

成語「作法自斃」
商鞅原名衛鞅,變法成功後使秦國富國強兵,分封商地。但由於變法中內觸及了容很多舊貴族的利益,書中見「商鞅相秦期間,商鞅因執法較嚴引起秦貴族的怨恨。孝公卒後,太子秦惠王立。公子虔之徒為報夙怨,告商鞅有謀反企圖,派官吏逮捕他。商鞅打算逃入魏國,魏人因公子昂曾中其計而喪師,故拒不接納。商鞅不得已而歸秦,乃與其徒屬發邑兵攻鄭(今陝西華縣),兵敗被殺。帶回都城遭惠王車裂,並滅其族。」
意思就指,商鞅在變法中得罪了公子虔等人,秦惠王繼位後下令追捕商鞅。兵敗後逃往商地,投宿旅館。
店小二就說:「商君有令旅店不能收留沒有官府憑證者住宿,否則店主也要連坐。」沒有辦法的商鞅只有繼續趕路,路上被捕後押運到咸陽行車裂。
簡單的來說就是,商鞅變法中為便於管理人員流動,所以頒布法令要求投宿者必須有憑證。可是最後就是因為自己這條法令才使自己車裂身亡。後人延說「商鞅變法,作法自斃」。
意思:自己立法反而使自己受害。泛指自作自受。比喻自己想出的辦法,反而害了自己

⑺ 急需一些關於中國古代歷史人物的成語故事。

囊螢映雪
刻舟求劍
卧冰求鯉
聞雞起舞
草木皆兵
卧薪嘗膽
負荊請罪
胡服騎射
。。。。

⑻ 與中國歷史成語有關的故事

1.驚弓之鳥
戰國時期,魏國有一位叫更羸的射手,他箭法精湛絕倫。有一天,更羸跟隨魏王到郊外打獵。更羸看見一隻大雁從遠處飛來,他指著大雁對魏王說:我可以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大雁掉下來。

魏王疑惑的問:你射箭的技術可以達到這么高的水平嗎?更羸回答道:可以。當大雁飛近時,更羸舉起弓用力一拉,只聽嘭的一聲,大雁拍打了兩下翅膀就從半空中掉了下來。魏王驚嘆道:難道你的箭術真的達到了這種地步!更羸解釋說:這是一隻受傷的雁。魏王疑惑的問:你怎麼知道他受傷了?更羸回答說:「它飛得慢,是因為舊傷疼痛,鳴聲凄厲,是因為長久失群,原來的傷口沒有癒合,驚恐的心理還沒有消除,一聽見弓弦響聲便奮力向上飛,引起舊傷迸裂,才跌落下來的。」後來就有了驚弓之鳥這個成語,用來形容受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動靜就非常害怕。
2.刻舟求劍
戰國時期,一個楚國人坐船渡長江,船行至江山時他不小心將身上佩帶的寶劍掉到水中,但沒能及時抓住,於是就在掉劍的地方船舷作了一個記號,船靠岸後就在剛做記號的地方下水去摸他的寶劍,結果一無所獲。
比喻不懂事物已發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
3.守株待兔
宋國有個農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樹樁。一天,一隻跑得飛快的野兔撞在了樹樁上,扭斷了脖子死了。於是,農民便放下他的農具日日夜夜守在樹樁子旁邊,希望能再得到一隻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國人恥笑。

⑼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成語故事全文閱讀

指鹿為馬
趙高想要叛亂(篡奪秦朝的政權),恐怕各位大臣不聽從他,就先設下圈套設法試探。於是帶來一隻鹿獻給二世,說:「這是一匹馬。」二世笑著說:「丞相錯了吧?您把鹿說成是馬。」問身邊的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趙高說是馬,有的說是鹿,趙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中傷(或陷害)那些說是鹿的人。以後,大臣們都畏懼趙高。

⑽ 中國的歷史四字成語有那些

"退避三舍"、"如火如荼"、"請君入瓮"、"望梅止渴"、"草木皆兵"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