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易混錯成語解釋
『壹』 語文高考易混成語總結
必修一
崢嶸歲月 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2風華正茂 正是風采動人和才華橫溢的時候。形容青年朝氣蓬勃、年輕有為
3揮斥方遒,是說熱情奔放,勁頭正足。
4百舸爭流。形容群舟爭相行駛。
5天倫敘樂 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其樂融融的樣子。
6危在旦夕 形容危險即在眼前。
7從諫如流 指聽從好的建議就像水從高處流下一樣順暢自然,形容樂意接受別人的意見。
8【洞若觀火】就像黑夜裡看火一樣,形容觀察事物非常清楚。
9【以退為進】表面上退卻,其實准備進攻的一種戰略或戰術。
10【化險為夷】將危險轉化為平安。放浪形骸:指行為放縱,不受約束。
11一去不復返:一去之後就不再回來。
12圖窮匕首:比喻事情發展到了最後,真相或本意顯露出來。
13悲歌擊築: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寫悲壯蒼涼的氣氛。
14切齒拊心:形容憤恨到極點。
15發上指冠:毛發豎起的樣子。形容極度憤怒。
16無可奈何:沒有辦法,無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無能為力。
17變徵之聲:樂聲中的徵調變化,常作悲壯之聲。
18秋毫不犯 指軍紀嚴明,絲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19勞苦功高 指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20約法三章 比喻以語言或文字規定出幾條共同遵守的條款。劉邦由於堅決執行約法三章,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擁護和支持,最後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漢王朝。
21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比喻生殺大權掌握在他人手中,自己處於被人宰割的地位。
22長歌當哭:長歌:長聲歌詠,也指寫詩;當:當作。用長聲歌詠或寫詩文來代替痛哭,藉以抒發心中的悲憤。
23目不忍視:眼睛不忍看視。形容景象極其悲慘。
24耳不忍聞:耳朵不忍聽知。形容消息極其悲慘。
25百折不回:挫折。無論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縮,形容意志堅強。也說百折不撓。
26殞身不恤: 殞:犧牲;恤:顧惜。犧牲生命也不顧惜。
28步履穩健 表面意思指步伐穩重,用在特定場合也可以指辦事一步一個腳印,很穩健。
29博聞強記。形容知識豐富,記憶力強
30屏息以待 抑止氣息靜靜的等待。
31世人矚目 全世界都在關注某事或人
32婆娑起舞 形容跳起舞來的姿態
33引人注目。吸引人們注意。
34發人深思。啟發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語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尋味。
35聳入雲天 形容,高山,或者參天巨樹的高大,比雲還要高。
36扭轉乾坤 比喻從根本上改變整個局面。
必修二
1蓊蓊鬱郁 多形容草木蓬勃茂盛的樣子。
2混混沌沌:迷糊不清的樣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3急不暇擇 ;在緊急的情況下來不及選擇。
4二三其德 形容三心二意。
5載笑載言:邊笑邊說話。
6信誓旦旦:信誓:表示誠意的誓言;旦旦:誠懇的樣子。誓言說得真實可信。
7夙興夜寐 早起晚睡。形容勤奮。
8楊柳依依 ;古人送行,折柳相贈,表示依依惜別。比喻依依不捨的惜別之情。
9九死不悔;縱然死很多回也不後悔。形容意志堅定,不認經歷多少危險,也決不動搖退縮。
10瞻前顧後。看看前面,又看看後面。形容做事之前考慮周密慎重。也形容顧慮太多,猶豫不決。
11卓爾不群;指才德超出常人,與眾不同。易誤用為形容人的性格孤傲,難以與周圍人相處。
12日月不淹 日月飛快地運轉,一刻也不停留,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13楚楚可憐;本指幼松纖弱可愛,後形容女子嬌弱的樣子。
14堅如磐石。象大石頭一樣堅固。比喻不可動搖。
15去日苦多 ;已經過去的日子太多了。用於感嘆光陰易逝之語。
16天下歸心: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悅誠服
17少長咸集:年少的、年長的都聚集在了一起。
18群賢畢至:很多有才能的人都來了。
19曲水流觴:古民俗,每年農歷三月在彎曲的水流旁設酒杯,流到誰面前,誰就取下來喝,可以除去不吉利。
20情隨事遷:情況變了,思想感情也隨著起了變化。
21游目騁懷。縱目四望,開闊心胸。
22放浪形骸 指行動不受世俗禮節的束縛。
23感慨系之。有所感觸,慨嘆不已。
24滄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顆穀粒,形容物體非常渺小。
25、正襟危坐:使衣襟端正,使身子端正,這里是使動用法。形容人物嚴肅或拘謹的樣子。
26 、遺世獨立:脫離社會,獨自生活,不跟別人往來。
27 不絕如縷:像細線一樣連著,差點就斷了。多用來形容局勢危急或聲音細微悠長。
28 杯盤狼藉:形容宴飲後桌上凌亂的樣子。
29如泣如訴:好象在哭泣,又象在訴說。形容聲音悲切。
30餘音裊裊:形容音樂悅耳動聽,令人沉醉。
31終南捷徑:指求名利的最近便是門路。也比喻達到目的的便捷途徑。
32容有底止:或許能相當深。底止,深的意思。
33責無旁貸 ;自己應盡的責任,不能推卸給旁人。
34旁稽、博採兩詞意義相仿,連用表示從多方面考察、吸收各家長處之意
35駭人聽聞:指使人聽了感到非常震驚。
36義憤填膺:由不義的人和事所激起的憤怒感情充滿胸膛。
37安之若素:對於困危境地或異常情況,一如平素,泰然處之。
38心急如焚:心裡急得像著了火一樣。形容內心焦急萬分。
39無濟於事:對事情沒有幫助,指解決不了問題。
40空頭支票:無法生效的支票。比喻不能實現的諾言。
41不言而喻:不用說什麼就能明白。
42息息相關:呼吸相關連,比喻關系密切。
43休戚相關:休,喜悅、吉利;戚,憂愁悲哀。形容關系密切,利害相關。
44休戚與共:憂患禍福彼此共同承擔
45 豁然開朗:形容由狹窄陰暗突然變為開闊敞亮。也比喻心裡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覺明朗。
46淺嘗輒止:只略微嘗試一下就停止。比喻做事不深入。 47堅韌不拔:形容意志堅強,有毅力,毫不動搖。
48卓有成效:卓,特別突出,卓越。指很有成績、效果。
必修三
1謹小慎微。過分小心謹慎,縮手縮腳,不敢放手去做。
2寄人籬下;依附於他人籬笆下。比喻依附別人生活。
3小家碧玉:舊時指小戶人家美麗的年輕女子。
4入不敷出;收入不夠支出。
5橫七豎八:有的橫,有的豎,雜亂無章。形容縱橫雜亂。
6吞吞吐吐;想說,但又不痛痛快快地說。形容說話有顧慮。
7沸反盈天 ;聲音象水開鍋一樣沸騰翻滾,充滿了空間。形容人聲喧鬧,亂成一片。
8為所欲為;本指做自己想做的事。後指想干什麼就干什麼。
9遍體鱗傷:渾身受傷,傷痕象魚鱗一樣密。形容受傷很重。
10皮開肉綻。皮肉都裂開了。形容傷勢嚴重。多指受殘酷拷打。
11膽戰心驚,發抖。形容十分害怕。
12喜出望外;由於沒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興。
13地崩山摧:土地崩裂,山嶺倒塌。多形容巨大變故。
14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意思是山勢又高又險,一個人把著關口,一萬個人也打不進來。形容地勢十分險要
15磨牙吮血;磨利牙齒,吮吸鮮血。多形容像野獸一樣嗜殺。
16殺人如麻;殺死的人多得象亂麻。形容殺的人多得數不清。
17千呼萬喚—指呼喚多次,再三催促,形容不輕易出面。
18切切私語—指在暗中小聲說話。
19珠盤玉落—形容樂器彈奏的聲音清脆悅耳,十分動聽。
20整衣斂容—」現指整理衣服,收起笑容,臉色嚴肅起來。
21秋月春風—」比喻良辰佳景、美好歲月。
22暮去朝來—比喻時間過得很快。
23門前冷落—形容來來往往的人極少。也作「門庭冷落」。
24杜鵑啼血—本指杜鵑啼鳴,形容鳥類啼聲的悲苦。
25司馬青衫—司馬的衣衫都被淚水浸濕了。形容十分悲傷。
26棄甲曳兵:形容打敗仗逃跑時的狼狽相。
27五十步笑百步:後泛用以比喻缺點或錯誤的性質相同,只有情節或好或重的區別。
28禍起蕭牆。指禍亂發生在家裡。比喻內部發生禍亂。
29鍥而不舍不斷地鏤刻。比喻有恆心,有毅力。
30席捲天下;形容力量強大,控制了全國
31包舉宇內;並吞天下,佔有一切。
32囊括四海;比喻統統包羅在內。指統一全國。
33追亡逐北;追擊敗走的敵軍。
34因利乘便。憑藉有利的形勢。
35雲集響應】:大家迅速集合在一起,表示贊同和支持。
36斬木揭竿;砍削樹木當兵器,舉起竹竿作軍旗。比喻武裝起義
37深謀遠慮;指計劃得很周密,考慮得很長遠。
38同年而語;猶言相提並論。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談論或看待。
39瓮牖繩樞;破瓮做窗,繩作門軸。比喻貧窮人家。
40畏葸不前;畏懼退縮,不敢前進。
必修四
1. 開柙出虎:原指負責看管的人未盡責任。後多比喻放縱壞人。
2. 虎兕出柙:虎、兕從木籠中逃出。比喻惡人逃脫,主管者應負責任。
3. 既來之,則安之:原意是既然把他們招撫來,就要把他們安頓下來。後指既然來了,就要在這里安下必來。
4. 分崩離析:崩塌解體,四分五裂。形容國家或集團分裂瓦解。
5. 禍起蕭牆:指禍亂發生在家裡。比喻內部發生禍亂。
6. 五十步笑百步:作戰時後退了五十步的人譏笑後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別人有同樣的缺點錯誤,只是程度上輕一些,卻毫無自知之明地去譏笑別人。
7. 餓殍(piǎo)遍野:餓死的人到處都是。
8. 豁然開朗:從黑暗狹窄變得寬敞明亮。比喻突然領悟了一個道理。
9. 淺嘗輒止:略微嘗試一下就停下來。指不深入鑽研。
10. 卓有成效:有突出的成績和效果。
11. 堅忍不拔:形容在艱苦困難的情況下意志堅定,毫不動搖。
12. 永垂不朽:指光輝的事跡和偉大的精神永遠流傳,不會磨滅。
13. 駭人聽聞: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害怕。
14. 義憤填膺(yīnɡ):發於正義的憤懣充滿胸中。
15. 安之若素:安然相處,和往常一樣,不覺得有什麼不合適。
16. 心急如焚:心裡急得象著了火一樣。形容非常著急。
17. 息息相關:呼吸也相互關聯。形容彼此的關系非常密切。
18. 無濟於事:對事情沒有什麼幫助或益處。比喻不解決問題。
19. 搖搖欲墜:形容十分危險,很快就要掉下來,或不穩固,很快就要垮台。
20. 不言而喻:不用說話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顯。
21. 大放厥(jué)詞:原指鋪張詞藻或暢所欲言。現用來指大發議論。
22. 語焉不詳:指雖然提到了,但說得不詳細。
23. 一帆風順:船掛著滿帆順風行駛。比喻非常順利,沒有任何阻礙。
24. 不可思議:①佛家語。指思維和言語所不能達到的微妙境界。道教也借用此語。②形容事物無法想像或難以理解。
25. 筋疲力盡:形容非常疲乏,一點力氣也沒有了。
26. 恫瘝(ɡuān)在抱: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裡。
27. 無憂無慮:沒有一點憂愁和顧慮。
28. 遮天蔽日:遮蔽天空和太陽。形容事物體積龐大、數量眾多或氣勢盛大。
29. 白頭偕老:夫妻相親相愛,一直到老。
30. 惻(cè)隱之心:形容對人寄予同情。
31. 忐忑(tǎn tè)不安:心神極為不安。
32. 興高采烈: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詞犀利。後多形容興致高,精神飽滿。
33. 慢條斯理:原指說話做事有條有理,不慌不忙。現也形容說話做事慢騰騰,不慌不忙。
34. 提心吊膽: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
35. 奮不顧身:奮勇向前,不考慮個人安危。
36. 物華天寶:指各種珍美的寶物。
37. 人傑地靈:指有傑出的人降生或到過,其地也就成了名勝之區。
38. 高朋滿座:形容賓客很多。
39. 命途多舛(chuǎn):形容在人生道路上歷經坎坷,屢遭磨難。
40. 馮唐易老:漢馮唐身歷三朝,至武帝時,舉為賢良,但唐已九十餘歲,不能再做官了。
41. 畫棟珠簾:形容房屋裝備的華麗。
42. 李廣難封:漢名將李廣部下因軍功而封侯的人很多,而李廣本人抗擊匈奴,戰功顯赫,卻不見封侯。後以「李廣未封」、「李廣不侯」、「李廣難封」慨嘆功高不爵,命運乖舛。
43. 老當益壯:年紀雖老而志氣更旺盛,干勁更足。
44. 東隅已逝:早年的時光消逝,如果珍惜時光,發憤圖強,晚年並不晚。
45. 各抒己見:各人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
46. 艱苦卓絕:堅忍刻苦的精神超過尋常。
47. 充耳不聞:塞住耳朵不聽。形容有意不聽別人的意見。
48. 置之不理:放在一邊,不理不睬。
49. 虛無縹緲:形容空虛渺茫。
50. 袖手旁觀:把手籠在袖子里,在一旁觀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過問,也不協助別人。
51. 自得其樂:自己能從中得到樂趣。
52. 不屑一顧:認為不值得一看。形容極端輕視。
53. 揚眉吐氣:揚起眉頭,吐出怨氣。形容擺脫了長期受壓狀態後高興痛快的樣子。
54. 迎刃而解:原意是說,劈竹子時,頭上幾節一破開,下面的順著刀口自己就裂開了。比喻處理事情、解決問題很順利。
55. 兢兢業業:形容做事謹慎、勤懇。
56. 天倫之樂:泛指家庭的樂趣。
57. 耳熟能詳:指聽得多了,能夠說得很清楚、很詳細。
58. 庸人自擾:指本來沒有事,自己瞎著急或自找麻煩。
59. 來龍去脈:本指山脈的走勢和去向。現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後果。
60. 雷霆萬鈞:形容威力極大,無法阻擋。
必修五
1忍無可忍;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2逼上樑山 ; 比喻被迫起來反抗。現也比喻被迫採取某種行動。
3垂頭喪氣;形容因失敗或不順利而情緒低落、萎蘼不振的樣子
4沒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勁頭
5興高采烈;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詞犀利。後多形容興致高,精神飽滿。
6平心靜氣;心情平和,態度冷靜。
7理所當然;按道理應當這樣。
8正大光明;心懷坦白,言行正派
9【物華天寶】原指萬物的光華,天上的寶氣。形容各種珍貴的物品。
10【人傑地靈】。意指人使地增色,地因人而著名。即傑出的人物出生或到過的地方,便成為名勝之地,或指傑出人物生於靈秀之地。
11【勝友如雲】才智出眾的朋友們雲集一處。
12【高朋滿座滿座盡是高貴的賓朋。
13【騰蛟起鳳】象蛟龍騰越,鳳凰起舞。比喻文辭奇巧優美,才華橫溢。
14【鍾鳴鼎食】吃飯時,奏樂列鼎。形容貴族和富貴人家豪華奢侈的生活。
15【雲銷雨霽】雲消雨散。指滿天的雲雨頓時消散,形容已經逝去的一切都不會再回來了。
16【響遏行雲】。聲音高入雲霄,把浮動著的雲彩也阻止了。形容歌聲嘹亮有力,悅耳動聽。
17【天高地迥】迥:遙遠。形容天地之間廣闊無邊。
18【興盡悲來】高興的勁兒過去了,使人悲苦的事又來了。
19【萍水相逢】萍:在水面上浮生的一種蕨類植物,隨水漂泊,聚散不定。浮萍在水裡偶然相遇。比喻從來不相識的人偶然相遇。
20【馮唐易老】比喻仕宦不得志。
21【老當益壯】當:應當。益:更加。原指年紀老而志氣應當更壯。
22【窮且益堅】也作「窮當益堅」。窮:不得志。益:更加。處境困難而意志應當更加堅定。
23.【涸轍之鮒】涸:水干,枯竭。轍:車轍。鮒:鯽魚。乾枯的車轍里的鯽魚。比喻處於困境急待救援的人。
24.【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東隅:東方,日出處,指早上。桑榆:西方;日落時,餘光落在桑樹和榆樹之間;指晚上。早上有所失,晚上則有所得。比喻這個時候失敗了,另一個時候得到補償。
25【一介書生】一介:一個。舊時讀書人自稱。或對一般讀書人的雅稱。
26【投筆從戎】投:扔掉,放棄。筆:筆桿子,指文墨生涯。從戎:參軍。指棄文就武,放棄文墨生涯去參加軍隊。
27【高山流水】原指含蓄在古琴曲里的兩種喻意。後用以比喻知音或知己。
28【盛筵難再】盛:盛大。筵:筵席。盛大的筵席難以再得。
29【陸海潘江】陸、潘:晉朝的文學家陸機、潘岳。本是稱頌陸機和潘岳文才很高。後用以稱頌學識淵博,才華橫溢的人。
30鵬程萬里:相傳鵬鳥能飛萬里路程。比喻前程遠大。
31不近人情;不合乎人的常情。也指性情或言行怪僻。
32扶搖直上;形容上升很快。比喻仕途得意。
33.孤苦伶仃;孤獨困苦,無依無靠
34 煢煢孓立 ;孤獨無依的樣子。
35 形影相弔;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互相慰問。形容非常孤單,沒有伴侶。
36 日薄西山;太陽接近西山。比喻人已經衰老或事物衰敗腐朽,臨近死亡。
37 氣息奄奄 ;形容人即將斷氣、死亡的樣子。也比喻事物衰敗沒落,即將滅亡。
38 朝不謀夕 ; 亦作「朝不慮夕。」早晨不能謀及晚上。形容形勢或事情危急,只能顧及眼前,無暇作長遠打算。
39 烏鳥私情 ;比喻侍奉尊親的孝心。
40 結草銜環 ;亦作「銜環結草」。原是古代兩個受恩報答的故事。比喻感恩報德,至死不忘。
41 皇天後土; 古人對天地的尊稱,君履後土而戴皇天,皇天後土,實聞君之言。
42 人命危淺 ; 指人的壽命不長了,隨時都會死亡。
43咬文嚼字:形容過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實質。
44學富五車;形容讀書多,學識豐富。
45才高八斗;比喻人極有才華。
46心有餘悸;危險的事情雖然過去了,回想起來心裡還害怕。
47流毒無窮;比喻禍害非常嚴重的事物
補充
1走投無路:無路可走。比喻處境非常困難。
2咀嚼鑒賞:細細品味和欣賞。
3張冠李戴:比喻弄錯了對象或弄錯了事實。
4信口開河:隨口亂說一氣
5深惡痛絕:厭惡、痛恨到了極點。
6不即不離:不靠近也不分離。
7錙銖必較:對極小的事都計較
8得魚忘筌:筌是用來捕魚的,得了魚,就忘了筌。比喻達到目的後就忘了原來的憑借。
9熟能生巧:熟練了就能掌握技巧或竅門。
10游刃有餘:比喻技術熟練,經驗豐富,解決問題毫不費力
『貳』 高考易混成語辨析及例句有什麼
1、一揮而就:形容寫字、畫畫、作文很快就完成。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輕而易舉,一下子就能完成。
2、聳人聽聞:誇大或捏造事實,使人聽了感到驚異或震動。 駭人聽聞: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多指社會上發生的壞事)
3、休戚相關:彼此間禍福互相關聯。 休戚與共:彼此共同承受幸福與災禍。
4、不謀而合:指主張、意見、計劃等相同 不約而同:多指具體行動相同。
5、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激動的感情。 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6、固執己見:頑固地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肯改變。
一意孤行:不接受別人的勸告,頑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觀想法去做。
7、心平氣和:心情平靜,態度溫和。指不急躁,不生氣。 平心靜氣:心情平和,態度冷靜。
8、有聲有色:形容說話或表演精彩生動。
繪聲繪色:把人物的聲音、神色都描繪出來了。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
9、無可厚非:不可過分指摘,表示雖有缺點,但是可以原諒。 無可非議:沒有什麼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
10、設身處地:設想自己處在別人地位或環境中,替別人著想。 身臨其境:親自到了那個地方。一般指具體環境場所。
11、耳濡目染:因為聽得多、見得多之後,無形中受到影響 耳聞目睹:親自聽說,親眼看見,一般指事。
12、處心積慮:形容蓄謀已久。(貶義) 殫精竭慮:形容用盡心思。(褒義)
13、振聾發聵: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塗麻木的人,使他們清醒過來。 震耳欲聾:形容聲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聾了。
14、不可理喻:不能夠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人不講道理。 不可思議:多指無法想像,難以理解。
15、不以為意: 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視,不認真對待。 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輕視意)。
16、另眼相看:對人用不同於一般的眼光看待,指特別看重或重視。
刮目相看: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17、不脛而走:沒有腿卻能跑。比喻事物無需推行,就已迅速地傳播開去。
不翼而飛:沒有翅膀卻飛走了。比喻物品忽然丟失。也比喻事情傳播得很迅速。
18、一文不名:一個錢都沒有。形容非常貧困。
一文不值:指毫無價值。
19、萍水相逢:比喻向來不認識的人偶然相遇。
不期而遇:沒有約定而遇見。指意外碰見。
20、東山再起:指再度出任要職。也比喻失勢之後又重新得勢。
死灰復燃:現常比喻已經消失了的惡勢力又重新活動起來。
『叄』 誰知道高考易錯成語的易混解釋和正確解釋,帶上相應的例句,有很多很多的網站(只要網站啊~~)拜託了!!
1.安土重遷:安於本鄉本土,不願輕易遷移。重,看得很重。. 2.篳(bì)路藍縷:駕著柴車,穿著破舊的衣服去開辟山林。篳路,柴車。藍縷,破衣服。形容創業的艱苦。. 3.抱殘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進。. 4.白駒過隙: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就駿馬在細小的縫隙前飛快地越過一樣。白駒,駿馬。. 5.杯水車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車著了火的柴。比喻無濟於事。. 6.當仁不讓:遇到應該做的事就要勇於承擔,不謙讓,不推託。仁,正義,正義的事,引申為應該做的事。. 7.不容置喙(huì):不容別人插嘴。喙,嘴。. 8.不足為訓:不值得作為效法的准則。訓,准則。. 9.不可理喻:沒法跟他講道理。形容蠻橫或固執。比喻,使明白。. 10.不脛而走:比喻消息傳得很快。脛,小腿。. 11.不孚眾望:不能使群眾信服。孚,使人信服。. 12.不刊之論:形容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刊,削除,修改。. 13.誠惶誠恐:惶恐不安。原是君主時代臣下給君主奏章中的套語。. 14.滄海一粟(sù):比喻非常微小。粟,穀子。. 15.大智若愚:某些有才智有才能的人不露鋒芒,表面看來好像很愚笨。多含褒義。. 16.豆蔻年華:指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 17.耳濡目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濡,沾濕。. 18.耳熟能詳:聽的次數多了,熟悉得都能夠詳盡地說出來. 19.匪夷所思:指言談行動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夷,平常。. 20.紛至沓來:紛紛到來,連續不斷地到來。. 21.感同身受:心裡很感謝,如同親身感受到恩惠一樣。多用於代人向對方致謝。. 22.高屋建瓴(líng):形容居高臨下,不可阻擋的形勢。建,傾倒;瓴,水瓶。. 23.狗尾續貂:比喻拿不好的東西接到好的東西後面,顯得好壞不相稱(多指文學作品)。. 24.光怪陸離:形容奇形怪狀,五顏六色。光怪,光彩奇異;陸離,色彩繁雜。. 25.管窺蠡(lí)測:比喻對事物的觀察和了解很狹窄、很片面。蠡,貝殼做的瓢。. 26.鬼斧神工:形容建築、雕塑等技藝的精巧。也說神工鬼斧。. 27.邯鄲學步:比喻模仿不到家,卻把自己原來會的東西忘了。語出《莊子》。. 28.沆瀣(hàngxiè)一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結合在一起。. 29.渙然冰釋:形容疑慮、誤會、隔閡等完成消除。渙然,消散的樣子;冰釋,像水一樣消融。. 30.禍起蕭牆:禍亂從內部發生。蕭牆,照壁,比喻內部。. 31.諱莫如深:隱瞞得再沒有比它更深的了.. 32.集腋成裘:積少可以成多。. 33..間(jiān)不容發:距離極近,中間不能放進一根頭發。比喻情勢危急到了極點。. 34.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況一天天壞下去。. 35.空穴來風:有了洞穴才有風進來。比喻消息和傳說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 36.寥若晨星: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 37.屢試不爽:屢次試驗都沒有差錯。爽,差錯。. 38.滿目瘡痍:形容受到嚴重破壞的景況。瘡痍,創傷。. 39.蓬蓽(bì)增輝:謙辭。表示由於別人到自己家裡來或張掛別人給自己題贈的字畫等而使自己非常光榮。蓬蓽,「蓬門蓽戶」的省略。也說「蓬蓽生輝」。. 40..聳人聽聞:故意誇張使人震驚,強調主觀目的。. 41.駭人聽聞:多指社會上發生的壞事使人聽了吃驚,強調客觀效果。. 42.繪聲繪色:形容描寫生動逼真,常誤用作代替「有聲有色」.. 43.不脛而走:消息傳得很快,表示東西丟失用「不翼而飛」。. 44.汗牛充棟:只形容藏書很多,不用於其他事物。. 45.無所不至:什麼地方都去,什麼壞事都干。. 46.改弦更張: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方法。. 47.望塵莫及:比喻遠遠地落後,與鞭長莫及不同。. 48.苦心孤詣:苦心鑽研或經營,達到了很高造詣,常誤當作苦口婆心。. 49.如履薄冰:強調主觀心態之謹慎小心,而非客觀情況之危急。. 50.功敗垂成:指事業在將要成功的時候遭到了失敗,含有惋惜之意。.
『肆』 歸納下一些易混淆的高考字詞音和成語易混題 ,雙意成語。。病句的分類。。。。
高考語文復習資料
一、語音辨析
[考點分析]
《語文考試說明》中規定:能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的字音。同時指出:語音的考查只要求識記字音而不要求拼寫。即側重於考查識記、辨別、確定漢字字音的能力,准確地判斷其正確與否。能力層次為A級,一般佔3分。
考查現代漢語中的常見常用字音,一般以《現代漢語常用字表》及《普通話異讀詞審查表》為命題依據。常用字共2500個,次常用字1000個。近幾年語音試題主要考查多音字和容易讀錯的字,採用的題型是選擇題,類型有:①選擇字音全部正確的;②選擇字音有錯誤的;③選擇字音全部相同的。試題題面可出現也可不出現漢語拼音。
語音的復習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積累生字、疑難字。
除了掌握3500個常用字以外,還應積累在高中語文課本中出現且編者已注音、釋義的生字以及一些疑難字。做到在閱讀時不放過任何一個拿不準的難讀字,如「盥」guàn、「齲」qǔ。另外不能受地方音的影響而產生誤讀,如「普遍」的「遍」,不讀「piàn」,而讀「biàn」。
②注意多音多義字。
(1)詞性不同而讀音不同。如「好」,讀 hào(動詞)「喜好」,讀hǎo(形容詞)「好孩子」。
(2)詞義不同而讀音不同。如「惡」,讀「ě」,作「惡心」講,讀「è」,作「凶惡」講。
(3)口語和書面語不同而讀音不同。如「薄」,書面語讀「bó」,薄弱,口語讀「báo」,厚薄。
(4)一般詞語與專用詞語不同而讀音不同。如「巷」,一般讀「xiàng」,(小巷、街談巷議、萬人空巷),但在與采礦業有關的「巷道」中就讀「hàng」了。
3留心形近異音字。
漢字中絕大多數是形聲字,在形聲字中有一部分字雖然字形相近,但是它們的讀音卻不同。如「莠」與「秀」字形相近,但讀「yǒu」,如果讀成了「xiù」,則錯了。在語音識記中,一定要克服「識字認半邊」的現象。
語音復習,要弄清錯讀的原因,養成正確識記普通話字音的良好習慣,可採用平時點滴積累,考前強化識記的方法。答題時,要審清題干,認真分析,運用比較篩選的方法,結合字義,辨識字音。
二、字形辨析
[考點講析]
「識記現代漢字字形」是《語文考試大綱》明確提出的要求,它包括區別形近字、同音字,不寫錯別字以及不規范的簡化字。還要注意正確書寫數字。
漢字字形的考查,以《現代漢語常用字表》中的3500個常用字和次常用字為主,超出這個范圍的,一般是課本上出現過的。
通過對近幾年高考試題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本考點所考查的內容主要是:①形近字,如「惦」(念)與「掂」(量);②同音字,如「投機倒把」的「倒」誤寫為「搗」;③音同形近字,如「國籍」的「籍」誤寫為「藉」。試題備選項中一般涉及對16個字的正確識記。要求選全對的,或選有錯的,選錯一個或錯兩個的。能力層級為A級,分值為3分。
「據義辨形」是辨析漢字字形的最根本的方法。漢字是一種表意文字,除了少數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外,絕大多數為形聲字。而形聲字的形旁表意,即根據其形旁來判斷字的意義。反過來,我們可以根據詞語中某處語素的意義來判斷該語素(漢字)的字形是否正確。例如:同音字(槍)「桿」、(麻)「稈」與(竹)「竿」,「桿」從「木」,指「器物的像棍子的細長部分」;「稈」從「禾」,指「某些植物的莖」;「竿」從「竹」,指「竹竿子或類竹竿的東西」。形近字「贗」(品)與(義憤填膺),「贗」從「貝」,指「偽造的物品」,「膺」從「月」(肉),指胸。因此,在漢字復習時,一定要結合字義理解記憶。平時要注意積累,擴大詞彙量,有些字之所以認不準,往往因為對它不熟悉,甚至從來沒見過。沒有一定數量的字詞識記,是不可能形成語文能力的。
[典型試題]
例題1 下列各組詞語中,只有一個錯別字的一組是( )
A、翔實 詞不達意 冷寞 一愁莫展
B、痙孿 不經之談 偏辟 勵精圖治
C、風靡 櫱根禍種 攀緣 始作俑者
D、傾軋 氣沖宵漢 弘揚 撲溯迷離
(1999年全國卷第2題)
剖析 此題考查詞語中有特定意義的字形,答案為C。C項中「櫱根禍種」的「櫱」應為「孽」,誤寫為「萌櫱」的「櫱」。A項中錯兩個,分別為;「冷寞」的「寞」應為「漠」,誤寫為「寂寞」的「寞」;「一愁莫展」的「愁」應為「籌」,誤寫為「憂愁」的「愁」。B項中也有兩處錯誤:「痙孿」的「孿」應為「攣」,誤寫為「孿生」的「孿」;「偏辟」的「辟」應為「僻」,誤寫為「開辟」的「辟」。D項中同樣錯兩個:「氣沖宵漢」的「宵」應為「霄」,誤寫為「元宵」的「宵」;「撲溯迷離」的「溯」應為「朔」,誤寫為「追溯」的「溯」。
例題2 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拖沓 嬌生貫養 伶俐 倜儻不羈
B、造次 索然寡味 遷徙 慘絕人圜
C、描摹 幅員遼闊 惶恐 法網恢恢
D、窺測 慷慨激昂 裝禎 提要鉤玄
(2000年全國卷第1題)
剖析 此題考查錯別字的識別,答案為C。A項中「嬌生貫養」的「貫」應為「慣」,此詞語的意思是「從小被寵愛縱容」;B項中「慘絕人圜」的「圜」應為「寰」,「寰」指廣大的地域,而「圜」則是指圓;D項中的「裝禎」的「禎」應為「幀」,「裝幀」的意思是指書畫、書刊的裝潢設計,包括封面、版面、插圖、裝訂形式等等。
三、詞語運用辨析
考點講解:
高考語文試題詞語部分,往往虛詞、實詞、成語各設一道題,足見詞語這個知識點在能力型試卷中所處的重要性。考查形式多是在動態的語境中考查詞語(包括成語)的使用。從考試能力層級上講,正確使用詞語屬於「表達運用」,要求較高。對虛詞的考查集中在關聯詞(連詞、部分副詞及部分介詞)的使用上;對實詞的考查,則主要集中在辨析含有相同語素的同義近義詞;「成語」將專辟一節講解,這里不再贅述。
在備考中,重點要做到三個方面的落實:一、落實詞義的認讀,注重多角度的辨析;二、強化語境意識,堅持「詞不離句」的原則;三、重視語言實踐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言感悟能力
重點提示:
1、正確使用實詞
實詞的考查以同義近義詞辨析為主。要掌握和運用好同義近義詞,關鍵在於能辨析同義近義詞的意義和用法。一般說來,可從下面三個方面入手:
①從意義方面來辨析。如詞義的輕重。「激動」比「感動」更強烈。「蔑視」比「輕視」詞義重。詞義的著重點不同。如「詭辯」與「狡辯」同是無理強辯,但「詭辯」著重在「詭」,即欺詐、怪異,「詭辯」就是用欺詐的手段、奇怪的言辭,似是而非的論證,來為自己的謬論辯護。「狡辯」則著重在「狡」,即不老實、耍花招,「狡辯」就是歪曲事實,狡猾地為自己的錯誤言行辯解。詞義的范圍大小不同。如「開墾」、「開拓」、「開辟」 都有「開發」之意,但「開墾」指用力把荒蕪的土地開發為可耕種的土地;「開拓」指在原來開發的基礎上加以擴充,兩者詞義范圍較小;而「開辟」著重指開發、新開創,詞義范圍較大。
②從色彩方面來辨析。主要表現在:A、感情色彩不同。如「鼓動」、「鼓舞」、「煽動」都有激發人的情緒使之行動起來的意思,但「鼓動」是個中性詞,即可用在好的方面,也可用在壞的方面;「鼓舞」是個褒義詞,指受到好的影響而積極奮發;「煽動」則是個貶義詞,有挑唆、慫恿人干壞事之意。B、語體色彩不同。語體色彩主要表現在口語和書面語的區別,如「夫人」和「愛人」是同義詞,前者適合於莊重的場合,後者適用於一般的場合。
③從用法方面來辨析。A、搭配對象不同。如「愛戴」適用於對上,「愛護」適用於對下。B、語法功能不同。如「公然」、「公開」都含有不加掩飾地採取行動之意,但「公然」是副詞,在句中只能作狀語,如「公然侵入」。「公開」是動詞兼形容詞,在句中多充當謂語,如「真相早已公開了」;也可充當狀語,如「公開表明態度」;還可充當定語,如「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2、正確使用虛詞
高考對虛詞的考查有兩種題型:一是辨析句子中虛詞使用的正誤,一是選擇恰當的關聯詞填空。考查的重點在虛詞的用法上,因此,分析詞語的性質、功能,尤其是用法,對於辨析虛詞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辨析虛詞的方法如下:
①從詞性的角度辨析。如「固然」和「誠然」,前者只能作轉折連詞,後者除了有同樣的性質、功能外,還可以作副詞,如:他誠然是一名優秀的小品演員。
②從詞語的適用對象、場合、范圍等角度辨析。如:介詞「對」和「對於」,前者適用范圍比後者廣,一般而言,用「對於」的地方都能換用「對」,但用「對」的句子,有些不能換用「對於」。如:小黃對我笑了笑。強調動作行為的方向、目標,或含有「對待」意味的,只能用「對」。如,他對工作很負責。「對」可用在主語前(有停頓),意思相同。如,我們會對這件事作出安排的。「對於」則不能用在助動詞、副詞之後。
③從詞語搭配的角度辨析。許多關聯詞的搭配是固定的。如:表並列關系的「也……也……」、「不是……而是……」等;表遞進關系的「不但……而且……」、「不僅……還……」等等。
④從表達關系的角度辨析。如「進而」與「從而」,前者一般表示遞進關系,後者一般表示承接或因果關系。「只要」與「只有」,前者所強調的是充分條件,後者所強調的是必要條件。
⑤從語氣的角度辨析。主要是指表示語氣的副詞和助詞。如「難道」與「莫非」,前者多用來加強反問語氣,後者多用於揣測語氣,有時也用來加強反問語氣,但不及前者強烈。
所有這些,都要結合具體的語境,多加體會揣摩。
典型題例: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上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1999年高考題)
① 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圖____日本侵華的歷史,引起中日兩國人民的強烈反對。
② 端午節,民間有在身上持香荷包的習俗,據說,這樣可以____疾病。
③ 見到這一情景,她那滿腔怨恨,似乎一下子都___了。
A、竄改 驅除 融解 B、篡改 祛除 融解
C、竄改 祛除 溶解 D、篡改驅除 溶解
答案:B。分析:「竄改」即改動(成語、文件、古書)。「篡改」指用作偽的手段改動或曲解(經典、理論、政策等)。兩者的意義和使用范圍都有所不同。第①句的意思是說日本的某些政客要改寫既成的歷史事實,這顯然是不符合歷史的真實的,也就是「作偽」。「驅除」是趕走、除掉的意思。「祛除」是除去(疾病、疑懼或所謂邪祟),這個詞有它特定的使用范圍,和第②句的語境最為吻合。「溶解」指一種物質均勻地分布在另一種物質中成為溶液。「融解」是融化的意思,融有消融、消除的意思。第③句的意思是說她的滿腔怨恨似乎沒有了,應為「融解」。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上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2000年高考題)
① 在總統選舉投票現場門外,____著各大新聞媒體的上百名記者。這些記者都在等待接受「緝查犬」的檢查,以探明是否攜帶武器。
② 如果沒有豐富的生活積累與深厚的藝術功底,沒有較高的語言文字修養,是很難寫出高____的作品來的。
③ 曹操四言詩的雄渾,陶淵明田園詩的恬淡,自然受人稱譽;而張旭草書的奇偉飛動,顏真卿楷書的厚重雄偉,也同樣令人____。
A、聚集 品位 贊揚 B、雲集 品位 贊嘆
C、雲集 品味 贊嘆 D、聚集品味 贊揚
答案:B。分析:聚集是「集合;湊在一起」的意思,雲集:比喻許多人從各處來,聚集在一起。在第①句中,采訪同一件事有上百名記者,人數已經很多了;他們又代表各大媒體,是從不同的地方來的,因此用「雲集」更為恰當。作為名詞,「品味」指物品的品質和風味。「品位」可用來專指文藝作品所達到的水平。贊嘆:稱贊的意思,一般可不帶賓語。贊揚:稱贊表揚的意思,作謂語時一定要帶賓語,「令人贊揚」在語法上是不通的。再者,對古人的作品,我們只有「稱贊」,而無法「表揚」。
四、成語運用辨析
一、 考點講解
近年高考成語題考什麼內容,應採取什麼樣的備考對策呢?
1、立足教材,積累成語。漢語成語豐富多彩,復習時首先要立足教材,掌握初高中十二冊課本中的成語,可根據課文注釋、思考和練習、現代漢語詞語表加以摘錄,這樣做就會積累起數量可觀的成語。近幾年高考成語題所涉及的成語絕大多數取材於教材,要切實掌握課本中的成語,切不可舍近求遠。
2、留心課外,廣識成語。中國的成語是華夏語匯的瑰寶,成語在語言表達中的作用和效果是一般詞語無法比擬的。但如果不理解一些成語的意義,不懂一些成語通常的用法,就會弄巧成拙。因此,必須對那些容易誤解,誤用的成語重點復習掌握。
3、分析病情,通盤考慮。可從成語的感情色彩、適用范圍、意義理解、與上下文是否搭配、矛盾或重復等方面入手,並結合語境作全面的分析。
二、典型例題
1.下列各句中,畫線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A、這五十年來,我國取得了一批批舉世矚目的科研成果,這同幾代科技工作者殫精竭慮、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B、博物館里保存著大量有藝術價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種花鳥蟲獸、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輪美奐。
C、家用電器降價刺激了市民消費欲的增長,原本趨於滯銷的彩電,現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熱的商品。
D、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的中東之行,並未從根本上解決美伊之間的矛盾,海灣地區的局勢也不會從此一勞永逸。
2.下列各句中,畫線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A、古人中不乏刻苦學習的楷模,懸梁刺股者、秉燭達旦者、聞雞起舞者,在歷史上汗牛充棟。
B、「崇尚科學文明,反對迷信愚昧」圖片展,將偽科學暴露得淋漓盡致,是觀眾深受教育。
C、本刊將洗心革面,繼續提高稿件的編輯質量,決心向文學刊物的高層次、高水平攀登。
D、談起電腦、互聯網、這個孩子竟然說得頭頭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場的專家也驚嘆不已。
3.下列各句中,畫線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A、當時暴雨如注,滿地泥濘,汽車已無法行走,搶險隊員們只好安步當車,跋涉一個多小時趕到了大壩。
B、她從小就養成了自認為高人一等的優越感,即使在醫院里要別人照顧,也依然頤指氣使,盛氣凌人。
C、 會議期間,農科院等單位在會場外擺出了鮮花盆景銷售攤。休息時,攤前車水馬龍,產品供不應求。
D、您剛剛喬遷新居,房間寬敞明亮,只是擺設略嫌單調,建議您掛幅油畫,一定會使居室蓬蓽生輝。
五、病句辨析和修改
考點講解:
最近幾年高考考試說明中列舉的病句類型有: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從近年的高考試卷中可以看出本考點命題的主要方式有四種:(1)判斷句子是否有語病;(2)讓考生在原句上修改病句;(3)判斷題目對病句的分析是否正確;(4)判斷對病句的修改是否恰當。多以判斷題的形式出現在第一卷中,如1999年、2000年、2001年、2003年高考題的第5題,2002年的第6題。
病句辨析是綜合了語法、邏輯、修辭、標點符號等方面知識的一項必考內容,復習時,要認真弄清用詞錯誤、語法錯誤、邏輯錯誤、修辭不當、歧義等方面的各種病因。還要掌握辨認病句的基本且有效的方法,能夠根據表達的需要修改病句,並在多練、形成有效語感的基礎上,感悟快速且准確判斷的思路、方法等,爭取具有較高的解題能力。
(一) 語序不當
不同的語序可能表達不同的意義。語序如果不當將會使表意不明等。語序不當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句子成份順序不當、定語狀語詞序不當、主客體顛倒、分句位置不當。
1.定語、中心語位置顛倒:
例:這個國家石油的生產,長期不能自給。
(「石油的生產」應為「生產的石油」)
2.把定語錯放在狀語的位置上:
例:如何進行人事制度改革的問題在全校教工中熱烈地引起了討論。
(「熱烈地」應放在「討論」之前。)
3.把狀語錯放在定語的位置上:
例:教師應該激發學生學習的充分的主觀能動性。
(將「充分」調至「激發」前,並刪掉一個「的」)。
4.多層定語語序不當:
例:北京故宮博物院最近展出的這件金縷玉衣是兩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將「新出土的」移至「展出了」之後,並在「文物」前加「的」。)
5.多層狀語語序不當。
例:在休息室里許多代表昨天都與他熱情的交談。
(應改為「熱情的與他交談」)
6.關聯詞語位置不當:
例:他不能嚴格要求自己,能力即使再強,也不能委以重任。
(「即使」應移到「能力」的前面)
7.主客顛倒:
例: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對於許多日本企業家是不陌生的。
(應改為:「許多日本企業家對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是不陌生的」。)
8.分句位置不當:
例:為支援災區人民,村裡的人寧願獻出大米,也要自己吃玉米面。
(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寧願自己吃玉米面,也要獻出大米。」 )
(這是典型的主賓搭配不當。)
5.前後照應錯誤
例:學習態度的正確與否是成績優良的先決條件之一。
(「正確與否」是兩方面,而「優良」只是一方面,前後搭配錯誤。)
(三)成分殘缺或贅余
所謂成分殘缺或贅余,指句子的主、謂、賓等主要成分或應該有的修飾成分、關聯詞語等遺漏或者出現重復多餘,使語意表述不清楚或者羅嗦。
常見的成分殘缺或贅余主要有如下幾種情況:
①殘缺:缺主、謂、賓語;缺必要的修飾成分、附加成分。
②贅余:主、謂、賓語多餘;修飾成分,附加成分多餘。
例1.經過志主任再三解釋,才使他的怒氣逐漸平息,最後臉上勉強露出一絲笑容。
(主語殘缺。這是1992年全國高考題第4題的D項,因為多用了一個介詞「經過」,使得原句主語變成了狀語,造成主語殘缺。)
例2.為了全面推廣利用菜籽餅或棉籽餅喂豬,加速發展養豬事業,這個縣舉辦了三期飼養員技術培訓班。
(賓語殘缺,這是1997年高考第6題的A項。句中「推廣」的賓語應該是「經驗」,而不應是「喂豬」;在「喂豬」後面加上「的經驗」句子就通了。)
例3.南堡人民經過苦戰,一道大壩巍然屹立在天目溪邊。
(該句缺謂語,句中主語「南堡人民」和狀語「經過」,而沒有謂語,若把「經過」一詞前置句首,「經過南堡人民」便成為狀語,「一道大壩」便成為主語,「屹立」成為謂語,這樣的句子成分就不殘缺。)
例4.全運會結束後,運動健兒們凱旋而歸。
(謂語重復。「旋」就是「歸」的意思,可改為「勝利歸來」。)
例5.經過廣泛的討論,反復的修改,新的獎酬金制度終於付諸於實施了。
(介詞多餘。「諸」在這里本來就有「之於」的意思,再加上介詞「於」,就重復了。)
例6.我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為我沒有按老師的要求仔細審題。
(「原因」與後「因為」重復,應去掉「的原因」或「因為」。)
活動中不斷提高能力。
(四)結構混亂
所謂結構混亂,指將兩個意思或兩種句式纏繞在一起說,造成語句不通順。常見的結構混亂類型主要是句式雜糅。
例1.這部學術著作的作者是由北京大學的兩位年輕教授寫成的。
(典型的句式雜糅。這是將「著作的作者是兩位年輕教授」和「著作是由兩位年輕教授寫成的」兩句雜糅而成,可刪去「的作者」或「寫成的」。)
『伍』 誰有今年高考易錯易混詞,成語的資料,發點上來,謝謝了!
1 高考語文常考成語分類精編
(一)易望文生義的成語
1、 耿耿於懷:心事縈繞,不能忘懷。
2、 胸無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誠。
3、 炙手可熱:比喻氣焰盛,權勢大。
4、 目無全牛:比喻技藝高超。也比喻洞察事理,辦事精熟。
5、 差強人意:(1)還能振奮人們的意志。(2)大致上還能夠令人滿意。
6、 不刊之論:不可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
7、 首當其沖: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災難。
8、 不足為訓:指不值得作為准則或典範。
9、 文不加點: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高超。
10、罪不容誅:指殺了也抵不了其所犯的罪行。形容罪大惡極。
11、屢試不爽:屢次試驗,都沒有差錯。
12、萬人空巷:多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或新奇事物轟動一時。
13、振聾發聵:比喻高超的言論能使麻木糊塗的人覺醒。
14、渙然冰釋:比喻疑慮、誤會等一下子完全消除。
15、大快人心:指壞人壞事受到懲罰,使人們心裡感到非常痛快。
16、久假不歸:長期借去,不歸還。
17、身無長物:指除自身外再沒有多餘的東西。形容貧窮。
18、不名一文:連一文錢都沒。形容極為貧窮。
19、慘淡經營:(1)形容極端艱苦地從事詩文創作。(2)形容苦心規劃和開拓某項事業。
20、側目而視:形容敬畏、憎恨等神情。
21、明日黃花:多用來比喻過時的事物。
22、師心自用:指固執己見,自以為是。
23、事半功倍:形容費力小,收效大。
24、洛陽紙貴:形容好的著作,風行一時,廣為流傳。
25、不情之請:不合理的請求。常用作求助於人時的客套話。
26、每況愈下:指情況越來越壞,越來越糟糕。
27、窮兵黷武:用盡全部兵力,任意發動戰爭。形容極端好戰。
28、匪夷所思:不是平常人所能想像的。
29、七手八腳:形容很多人一起動手。也形容人多手雜,非常忙亂的樣子。
30、苦心孤詣:指盡心竭力鑽研達到別人所達不到的地步。
31、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眾,蠱惑人心。
32、莘莘學子:眾多的學子。
33、始作佣者:比喻某種壞事或惡劣風氣的創始者。
34、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法紀嚴明,嚴格執行。
35、不可理喻:不能夠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人不講道理。
--------------------------------------------------------------------------------
2 回復:高考語文常考成語分類精編
(二)褒貶易誤用的成語
貶義詞
1、 彈冠相慶:指即將做官而互相慶賀。
2、 粉墨登場:比喻登上政治舞台。
3、 無所不為:沒有什麼不做。指什麼事都干。
4、 死灰復燃:比喻失勢的人又重新得勢。也比喻已經消滅的事物又重新活動起 來。
5、 炙手可熱:比喻氣炎盛,權勢大。
6、 上行下效:指上面的人怎麼做,下面的人就跟著怎麼做。
7、 亦步亦趨:比喻因缺乏主見,任何事都模仿、追隨他人。
8、 趨之若鶩:比喻很多人爭相追逐、趨附。
9、處心積慮:存著某種想法,早已有了打算。形容用盡心思的謀劃。
10、評頭品足:泛指對人對事等多方議論、挑剔。
11、改頭換面:比喻只改變形式,而內容、實質不變。
12、沆瀣一氣:比喻氣味相投者結合在一起。
13、搖旗吶喊:比喻為別人助長聲勢。
14、翻雲覆雨:比喻玩弄手段,反復無常。
15、坐而論道:指空談大道理而不見行動。
16、一團和氣:指態度溫和而不講原則。
17、一唱一和:比喻相互呼應配合。
18、以鄰為壑:比喻把困難、災禍推給別人。
19、頤指氣使:形容有勢力的人的傲慢神情。
褒義詞
1、 嘆為觀止:贊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2、 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稱頌。
3、 東山再起:指隱退後復出任職。
4、 雨後春筍:比喻新事物大量迅速地涌現出來。
5、 蔚然成風:形容一種事物逐漸發展流行,行成風氣。
6、 鳳毛麟角:比喻珍貴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7、 不刊之論:不可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
8、 文不加點: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高超。
9、 耳提面命:形容嚴格要求殷切教誨。
10、苦心孤詣:指盡心竭力鑽研達到別人所無法達到的地步。
--------------------------------------------------------------------------------
3 回復:高考語文常考成語分類精編
(三)具有雙重含義的成語
1、 燈紅酒綠:(1)形容夜飲聚會的情景。(2)多用來形容尋歡作樂的腐化生活。
2、 苦心孤詣:(1)指盡心竭力鑽研,達到別人所達不到的地步。(2)指為了達到目的而費盡心思。
3、 想入非非:(1)指意念進入玄妙虛幻的境界。(2)形容脫離實際,幻想不能實現的事 。
4、 按圖索驥:(1)比喻做事死守教條,而不懂得變通。(2)比喻依據一定的線索去尋找事物。
5、 左右逢源:(1)比喻做事很順利。(2)比喻辦事圓滑。
6、 不絕如縷:(1)形容形勢十分危急。(2)形容聲音微弱而悠長。
7、 暗送秋波:(1)比喻美女暗中以眉目傳情。(2)比暗中討好別人或暗中勾搭。
8、 行雲流水:(1)形容詩文書法等自然流暢,不受拘束,就像飄浮著的雲和流 動著的水一樣。(2)形容事物流傳不遠,易於消失。
9、風花雪月:(1)指華麗空洞的詩文或言論。(2)比喻男女歡愛的風流事。
10、瞻前顧後:(1)形容做事謹慎。(2)形容顧慮太多,處理事情猶豫不決。
--------------------------------------------------------------------------------
4 回復:高考語文常考成語分類精編
(四)使用對象易誤用的成語
1、巧奪天工:人工的精巧勝過天然。形容技藝精妙高超。(人工的東西)
2、美輪美奐:形容房屋高大華美而眾多。(建築物)
3、汗牛充棟:形容藏書或著作極多。(書籍)
4、浩如煙海:形容事物數量繁多,極其豐富。(書籍、文獻)
5、相敬如賓:比喻夫妻之間互相尊敬,平等相待。(夫妻)
6、青梅竹馬:多指男女間幼時的親密感情。(男女)
7、兩小無猜:指男女兒時在一起玩耍,天真無邪,互不猜疑。(男女)
8、豆蔻年華:指少女十三四歲時的青春年華。(十三四歲的少女)
9、相濡以沫:比喻在困境中用微薄的力量相互幫助。(用於患難中 )
10、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識的人偶然相遇。(原來不認識的人
『陸』 高中易混淆成語及解釋
(偶也是初一升初二滴.不過我覺得語文也沒那麼難啊!) 語文的學習方法很重要.給你推薦幾種: 1.上課勤做筆記.不要拉下老師講的每一個重點字眼.而且要在課後背掉! 2.練習題上的重點題(在復習資料或考試中出現)在考試前要拿出來多看幾遍.千萬不要嫌麻煩! 3.增加閱讀量.但不一定要讀名著.因為也許會很無聊!建議讀一本叫做<<新蕾story100>>的書(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內容比較符合我們這個年齡段去讀.而且能學到不少的東西! 4.注意基本知識.找准細節.在基礎知識的題上做到細心細心再細心,在古詩古文的大題上.就是在考驗你上課的筆記背的怎麼樣了! 5.不要強迫自己去刻意學習.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語文是要靠積累而不斷提高成績的.不可能在幾天之內就有所提高的.所以也不要妄想一口吃成胖子! 6.最後.放鬆心情.不要把語文看得那麼難.想要突破成績.首先突破自己! 加油嘍-
『柒』 高中語文易混字音 重要成語解釋
1、單:單(shàn,姓)老師說,單(chán匈奴族首領)於只會騎馬,不會騎單(dān)車。
2、折:這兩批貨物都打折(zhé)出售,嚴重摺(shé)本,他再也經不起這樣折(zhē)騰了。
3、喝:武松大喝(hè)一聲:"快拿酒來!我要喝(hē)十二碗。"博得眾食客一陣喝(hè)彩。
4、著:你這著(zhāo名詞)真絕,讓他干著(zháo動詞)急,又無法著(zhuó)手應付,心裡老是懸著(zhe)。
5、蕃:吐蕃(bō藏族的前身)族在青藏高原生活、蕃(fán茂盛、繁多)衍了幾千年。
6、量:有閑心思量(liáng)她,沒度量(liàng)寬容她。野外測量(liáng)要量(liàng)力而行。
7、沓:他把紛至沓(tà)來的想法及時寫在一沓(dá)紙上,從不見他有疲沓(ta)之色。
8、烊:商店晚上也要開門,打烊(yàng晚上關門)過早不好,糖烊(yáng溶化)了都賣不動了。
9、載:據史書記載(zǎi),王昭君多才多藝,每逢三年五載(zǎi)漢匈首腦聚會,她都要載(zài)歌載(zài)舞。
10、曝:陳濤參加體育鍛煉缺乏毅力、一曝(pù)十寒的事情在校會上被曝(bào)光,他感到十分羞愧。
11、寧:盡管他生活一直沒寧(níng)靜過,但他寧(nìng)死不屈,也不息事寧(níng)人。
12、和:天氣暖和(huo),小和(hé)在家和(huó動詞)泥抹牆;他講原則性,是非面前從不和(huò)稀泥,也不隨聲附和(hè動詞)別人,更不會在麻將桌上高喊:"我和(hú)了。"
13、省:湖北副省(shěng)長李大強如能早些省(xǐng)悟,就不致於丟官棄職、氣得不省(xǐng)人事了。
14、拗:這首詩寫得太拗(ào)口了,但他執拗(niù)不改,氣得我把筆桿都拗(ǎo)斷了。
15、臭:臭氣熏天的臭(chòu)是指氣味難聞,無聲無臭的臭(xiù)是泛指一般氣味。
16、度:度(dù姓)老師寬宏大度(dù名詞),一向度(ó動詞)德量力,從不以己度(ó動詞)人。
17、哄:他那像哄(hǒng)小孩似的話,引得人們哄(hāng)堂大笑,大家聽了一哄(hòng)而散。
18、喪:他穿著喪(sāng)服,為喪(sāng)葬費發愁,神情沮喪(sàng)、垂頭喪(sàng)氣。
19、差:他每次出差(chāi)差(chà)不多都要出點差(chā)錯。
20、扎:魚拚命掙扎(zhá),魚刺扎(zhā)破了手,他隨意包紮(zā)一下。
21、埋:他自己懶散,卻總是埋(mán)怨別人埋(mái)頭工作。
22、盛:盛(shèng)老師盛(shèng)情邀我去她家做客,並幫我盛(chéng)飯。
23、傖:這個人衣著寒傖(chen),語言傖(cāng)俗。
24、創:勇於創(chuàng)造的人難免會遭受創(chuāng)傷。
25、伯:我是她的大伯(bó),不是她的大伯(bǎi)子。
26、瘧:發瘧(yāo)子就是患了瘧(nǜe)疾。
27、看:看(kān)守大門的保安也很喜歡看(kàn)小說。
28、行:銀行(háng)發行(xíng)股票,報紙刊登行(háng)情。
29、艾:他在耆艾(ài)之年得了艾(ài)滋病,整天自怨自艾(yì)。
30、把:你把(bǎ)水缸把(bà)摔壞了,以後使用沒把(bǎ)柄了。
31、傳:《鴻門宴》是漢代傳(zhuàn)記而不是唐代傳(chuán)奇。
32、荷:荷(hé)花旁邊站著一位荷(hè)槍實彈的戰士。
33、漲:我說她漲(zhǎng)了工資,她就漲(zhàng)紅著臉搖頭否認。
34、奇:數學中奇(jī)數是最奇(qí)妙的。
35、炮:能用打紅的炮(pào)筒炮(bāo)羊肉和炮(páo)制葯材嗎?
36、給:請把這封信交給(gěi)團長,告訴他,前線的供給(jǐ)一定要有保障。
37、冠:他得了冠(guàn)軍後就有點冠(guān)冕堂皇了。
38、干:穿著干(gān)凈的衣服干(gàn)臟活,真有點不協調。
39、巷:礦下的巷(hàng)道與北京四合院的小巷(xiàng)有點相似。
40、薄:薄(bò)荷油味不薄(báo),很受歡迎,但要薄(bó)利多銷。
41、拓:拓片、拓本的"拓"讀 tà ,開拓、拓荒的"拓"讀 tuò 。
42、惡:這條惡(è)狗真可惡(wù),滿身臭味,讓人聞了就惡(ě)心。
43、便:局長大腹便便(pián),行動不便(biàn)。
44、宿:小明在宿(sǜ)舍說了一宿(xiǔ)有關星宿(xiù)的常識。
45、號:受了批評,那幾名小號(hào)手都號(háo)啕大哭起來。
46、藏:西藏(zàng)的布達拉宮是收藏(cáng)大藏(zàng)經的寶藏(zàng)。
47、軋:軋(zhá)鋼車間的工人很團結,沒有相互傾軋(yà)的現象。
48、卡:這輛藏匿毒品的卡(kǎ)車在過關卡(qiǎ)時被截住了。
49、調:出現矛盾要先調(diào)查,然後調(tiáo)解。
50、模:這兩件瓷器模(mú)樣很相似,像是由一個模(mó)型做出來的。
51、沒:駕車違章,證件被交警沒(mò)收了,他仍像沒(méi)事一樣。
52、舍:我真舍(shě)不得離開住了這么多年的宿舍(shè)。
53、殷:老林家境殷(yīn)實,那清一色殷(yān)紅的實木傢具令人贊嘆不已。
54、還:下課後我還(hái)要去圖書館還(huán)書。
55、系:你得系(jì)上紅領巾去學校聯系(xì)少先隊員來參加活動。
56、假:假(jiǎ)如兒童節學校不放假(jià),我們怎麼辦?
57、降:我們有辦法使從空中降(jiàng)落的敵人投降(xiáng)。
58、脯:胸脯(pú)、果脯(fǔ)不是同一個讀音。
59、間:他們兩人之間(jiān)的友誼從來沒有間(jiàn)斷過。
60、石:兩石(dàn)石(shí)子不夠裝一卡車。
61、勁:球場上遇到勁(jìng)敵,倒使他干勁(jìn)更足了。
62、茄:我不喜歡抽雪茄(jiā)煙,但我喜歡吃番茄(qié)。
63、刨:我刨(bào推刮)平木頭,再去刨(páo挖掘)花生。
64、彈:這種彈(dān)弓彈(tán)力很強。
65、顫:聽到這個噩耗,小劉顫(zhàn)栗,小陳顫(chàn)抖。
66、扒:他扒(bā)下皮鞋,就去追扒(pá)手。
67、散:我收集的材料散(sàn)失了,散(sǎn)文沒法寫了。
68、數:兩歲能數(shǔ)數(shù)的小孩已數(shùo)見不鮮了。
69、參:人參(shēn)苗長得參(cēn)差不齊,還讓人參(cān)觀嗎。
70、會:今天召開的會(kuài)計工作會(huì)議一會(huì)兒就要結束了。
71、簸:他用簸(bò)箕簸(bǒ)米。
72、嚇:敵人的恐嚇(hè)嚇(xià)不倒他。
73、胖:肥胖(pàng)並不都是因為心寬體胖(pán),而是缺少鍛煉。
74、耙:你用梨耙(bà)耙(bà)地,我用釘耙(pá)耙(pá)草。
75、伺:邊伺(cì)候他邊窺伺(sì)動靜。
76、好:好(hào)逸惡勞、好(hào)為人師的做法都不好(hǎo)。
77、咳:咳(hāi)!你怎麼又咳(ké)起來了?
78、處:教務處(chǔ)正在處(chù)理這個問題。
79、囤:大囤(dùn)、小囤(dùn),都囤(tún)滿了糧食。
80、縫:這台縫(féng)紉機的台板有裂縫(fèng)。
81、澄:澄(dèng)清混水易,澄(chéng)清問題難。
82、扇:他拿著扇(shàn)子卻扇(shān)不來風。
83、得:你得(děi必須)把心得(dé)體會寫得(de)具體、詳細些。
84、屏:他屏(bǐng)氣凝神躲再屏(píng)風後面。
85、幾:這幾(jǐ)張茶幾(jī)幾(jī)乎都要散架了。
86、卷:考卷(juàn)被風卷(juǎn)起,飄落到了地上。
87、樂:教我們音樂(yùe)的老師姓樂(yùe),他樂(lè)於助人。
88、了:他了(liào)望半天,對地形早已了(liǎo)如指掌了(le)。
89、吭: 小李一聲不吭(kēng),小王卻引吭(háng)高歌。
90、粘:膠水不粘(nián)了,書頁粘(zhān)不緊。
91、畜:畜(xù)牧場里牲畜(chù)多。
92.稱:稱(chèng同"秤")桿的名稱(chēng)、實物要相稱(chèn)
93.弄:別在弄(lòng)堂在玩弄(nòng)小鳥。
94.倆:他兄弟倆(liǎ)耍猴的伎倆(liǎng)不過如此。
95.露:小楊剛一露(lòu)頭,就暴露(lù)了目標。
96.重:老師很重(zhòng)視這個問題,請重(chóng)說一遍。
97.率:他辦事從不草率(shuài),效率(lǜ)一向很高。
98.空:有空(kòng)閑就好好讀書,盡量少說空(kōng)話。
99.泊:小船漂泊(bó)在湖泊(pō)里。
100.朝:我朝(zhāo)氣蓬勃朝(cháo)前走。
101.膀:膀(páng)胱炎會使人膀(pāng)腫嗎?
102.校:上校(xiào)到校(jiào)場找人校(jiào)對材料。
103.強:小強(qiáng)很倔強(jiàng),做事別勉強(qiǎng)他。
104.塞(sài)外並不閉塞(sè),塞(sāi)子塞(sāi)不住漏洞。
105.辟:隨意誣陷人搞封建復辟(bì)可不行,得辟(pì)謠。
106.倒:瓶子倒(dǎo)了,水倒(dào)了出來。
107.都:大都(dū名詞)市的人口都(dōu副詞)很多。
108.匙:湯匙(chí)、鑰匙(shi)都放在桌子上。
『捌』 高考語文容易混淆的成語有哪些
【七月流火】指天氣逐漸涼爽起來。《詩經·豳風·七月》稱:「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這里的七月是指農歷的七月,「流」指向下運行,「火」是星宿名,即二十八星宿中的心宿,又稱「大火」,每年農歷六月的黃昏時刻,出現於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以後便漸漸偏西向下沉落,所以叫「流火」,這時酷熱開始減退,天氣漸漸地涼了起來。
如:俗話說:七月流火。今天,揚州的氣溫躥至今年入夏以來的最高點,達到37度。(此處不解詞義亂用。)
【明日黃花】原意是說重陽節過後,菊花即將枯萎,便再沒有什麼好玩賞的了。後用以比喻已失去新聞價值的報道或已失去應時作用的事物。如:這篇通訊雖然寫得不錯,但報道不及時,已是明日黃花了。
【彈冠相慶】指一人當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夥也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含貶義。如:今年學校又新建住房四棟,「五一」前後將有126名青年教師喬遷新居,因此他們個個都彈冠相慶。(「彈冠相慶」用在此處不合句意。)
【安土重遷】形容留戀故土,不肯輕易遷移。重,不輕率。如:隨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安土重遷的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區的人們也樂意告別家鄉,外出闖盪一番。(2008年江蘇省高考題,該詞用在此處錯誤。)
【不經之談】指荒誕的、沒有根據的話。經,正常。如:這和尚瘋瘋癲癲地說了些不經之談,也沒人理他。
【不足為訓】不能當做典範或法則。訓,准則。如:安全隱患越來越嚴重,廠領導還是認為不足為訓,以致釀成了火災。(此處將「不足為訓」的「訓」錯解為「教訓」。)
【差強人意】指大體上還能使人滿意。差,稍微。如:剛才放的那幾首歌都不大好聽,只有這一首還差強人意。
【黨同伐異】跟自己意見相同的就袒護,跟自己意見不同的就加以攻擊。原指學術上派別之間的斗爭,後用來指一切學術上、政治上或社會上的集團之間的斗爭。黨,偏袒。如:我們必須指出,任何人都不能唯我獨尊,甚至黨同伐異。這種政治文化絕對是不健康的。
【分庭抗禮】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對立。抗,對等。如:辦公軟體市場已經從原來微軟一枝獨秀,逐漸走向國內外產品分庭抗禮的局面。
【毫發不爽】形容一點也不差。爽:差錯,失誤。如:小王今天淋了雨,周身濕透,毫發不爽,應趕快吃點預防感冒的葯。(「毫發不爽」與生病無關。)
【計日程功】可以數著日子計算進度,形容在較短期間就可以成功。程,衡量,估量。如:中國經濟建設的速度很快,中國的現代化是可以計日程功的。
『玖』 高考易混成語辨析及例句
高考易混成語辨析
1、一揮而就:形容寫字、畫畫、作文很快就完成。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輕而易舉,一下子就能完成。 2、聳人聽聞:誇大或捏造事實,使人聽了感到驚異或震動。 駭人聽聞: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多指社會上發生的壞事) 3、休戚相關:彼此間禍福互相關聯。 休戚與共:彼此共同承受幸福與災禍。 4、不謀而合:指主張、意見、計劃等相同 不約而同:多指具體行動相同。
5、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激動的感情。 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6、固執己見:頑固地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肯改變。
一意孤行:不接受別人的勸告,頑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觀想法去做。 7、心平氣和:心情平靜,態度溫和。指不急躁,不生氣。 平心靜氣:心情平和,態度冷靜。
8、有聲有色:形容說話或表演精彩生動。
繪聲繪色:把人物的聲音、神色都描繪出來了。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 9、無可厚非:不可過分指摘,表示雖有缺點,但是可以原諒。 無可非議:沒有什麼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
10、設身處地:設想自己處在別人地位或環境中,替別人著想。 身臨其境:親自到了那個地方。一般指具體環境場所。 11、耳濡目染:因為聽得多、見得多之後,無形中受到影響 耳聞目睹:親自聽說,親眼看見,一般指事。 12、處心積慮:形容蓄謀已久。(貶義) 殫精竭慮:形容用盡心思。(褒義)
13、振聾發聵: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塗麻木的人,使他們清醒過來。 震耳欲聾:形容聲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聾了。
14、不可理喻:不能夠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人不講道理。 不可思議:多指無法想像,難以理解。
15、不以為意: 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視,不認真對待。 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輕視意)。
16、另眼相看:對人用不同於一般的眼光看待,指特別看重或重視。
刮目相看: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17、不脛而走:沒有腿卻能跑。比喻事物無需推行,就已迅速地傳播開去。
不翼而飛:沒有翅膀卻飛走了。比喻物品忽然丟失。也比喻事情傳播得很迅速。
18、一文不名:一個錢都沒有。形容非常貧困。
一文不值:指毫無價值。
19、萍水相逢:比喻向來不認識的人偶然相遇。
不期而遇:沒有約定而遇見。指意外碰見。
20、東山再起:指再度出任要職。也比喻失勢之後又重新得勢。
死灰復燃:現常比喻已經消失了的惡勢力又重新活動起來。
21、胸無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誠,心口如一。
胸無點墨:肚子里沒有一點墨水。指人沒有文化。
22、應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來不及觀賞。後多形容來人或事情太多,應付不過來。
目不暇接:指東西多,眼睛都看不過來。
23、進退維谷:無論是進還是退,都是處在困境之中。形容進退兩難。
進退兩難:比喻事情無法決定,因而難以行動。 24、司空見慣:指某事常見,不足為奇。
熟視無睹:看慣了就象沒看見一樣。也指看到某種現象,但不關心,只當沒有看見。
視而不見:指不注意,不重視,睜著眼卻沒看見。也指不理睬,看見了當作沒看見。
25、功敗垂成:事情在將要成功的時候遭到了失敗。
功虧一簣: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後一點沒能完成。 26、魚龍混雜:比喻壞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魚目混珠:拿魚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27、夜以繼日:晚上連著白天。形容加緊工作或學習。
通宵達旦:整整一夜,從天黑到天亮。
28、望梅止渴: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畫餅充飢:畫個餅來解除飢餓。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 29、栩栩如生:指藝術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樣。
惟妙惟肖:描寫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30、信口開河:比喻隨口亂說一氣。
信口雌黃:比喻不顧事實,隨口亂說。 31、義不容辭:道義上不允許推辭。
責無旁貸:自己應盡的責任,不能推卸給旁人。 32、走馬觀花:多指大略地觀察一下。
浮光掠影:比喻觀察不細致,學習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33、目不見睫:比喻沒有自知之明。也比喻只見遠處,不見近處。
目不交睫:形容夜間不睡覺或睡不著。
34、不動聲色:在緊急情況下,說話、神態仍跟平時一樣沒有變化。形容非常鎮靜。
無動於衷:心裡一點兒也沒有觸動。指對應該關心、注意的事情毫不關心,置之不理。
35、語重心長:話深刻有力,情意深長。
苦口婆心: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勸導。 36、津津樂道:很有興趣地說個不停。
津津有味: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談得很有興趣。 37、不負眾望: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不孚眾望:不能使群眾信服。 38、差強人意:大體上使人滿意。
強人所難:勉強人家去做他不能做或不願做的事情。 39、簞食瓢飲:形容讀書人安於貧窮的清高生活。
簞食壺漿:形容軍隊受到群眾熱烈擁護和歡迎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