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高考高頻成語txt
❶ 高考高頻成語及其釋義及造句60個
高考必背成語及其解釋例句120個
1空穴來風;空穴是來風的條件,既能來風,必有空穴,傳聞有一定根據。大多用來表示毫無根據,完全用反了。例句:經過一個美輪美奐的宏麗華廈的區域,開車的告訴我們說這是西人和本地富翁的住宅區域。
2三人成虎:傳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誤解為團結合作力量大。 例句:這真是三人成虎啊,明明是不可能的事,如此一傳竟成真的了。
3美輪美奐: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麗。媒體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語,錯。 例句:經過一個美輪美奐的宏麗華廈的區域,開車的告訴我們說這是西人和本地富翁的住宅區域。
4炙手可熱:形容人很有權勢,含貶義。媒體擴大其使用范圍,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離其本義。 例句: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5侃侃而談:「侃侃」本為剛直之意。談得理直氣壯才叫侃侃而談。人們大多用此語形容聊天,屬誤用。 例句:他好像把法庭看作救亡運動演講大會,回答時侃侃而談。
6首當其沖:首先受到攻擊,一般作謂語。常被人誤用為定語,代替「首先」。 例句:高家是北門一帶的首富,不免要~,所以還是早早避開的好。
7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悶也不過火。常被人用來表示商品銷售不夠火爆,且寫作「不溫不 火」,真是不倫不類。 例句:雖然年年春晚節目表演都差強人意、不瘟不火,但國人依然年年對它抱有很高的期望。
8鼎力相助:只用於對方或他人,不可用於自己,否則太不謙虛。 例句:翹老感慨得對,我今天來是為了馮村的事來煩請翹老鼎力相助的。
9一言九鼎:說話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於自己。 例句:你若是專家或者要人,~,那自當別論。 10首鼠兩端:遲疑不決。常誤解為言行前後不一致。 例句:何得~,坐待滅亡。
11溢美之詞:過分贊美的言詞。常誤用於褒義場合。 例句:他順利地完成了任務,大家對他的溢美之詞不絕於耳。
12脫穎而出:比喻人才嶄露頭角。陸星兒曾誤用於「脫穎出來,瀟瀟灑灑地活一輩子」;還有人說「從母鯨腹中脫穎而出」。 例句:經過艱苦努力,他的學習成績終於在全班脫穎而出。13蓬蓽生輝:謙敬之辭。廣告語說「讓您的居室蓬篳生輝」,簡直是罵人。 例句:縣長的到來令這間小屋蓬蓽生輝。 14不可收拾:無可挽救,不可救葯。常有人在「一發而不可收」這句慣用語後加一「拾」字,變褒為貶。 例句:蒲殿俊輩登台之後,因為縱容兵士的結果,弄到了一個~的地步
15出奇制勝:作謂語,不帶賓語。說成「出奇制勝叛軍」之類則錯。 例句:文學語言,包括好的比喻,有力的生發,美妙的聯想和~的描寫。
16不負眾望:沒辜負大家的期望,褒義。 例句:王勵勤不負眾望,奪得了世錦賽的冠軍
17不孚眾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貶義。這兩個成語常被混用。 例句:這次選舉,本來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於他近來的所作所為不孚眾望,結果落選了。
18義無反顧:為正義而勇往直前。常被用於毫不猶豫的干壞事,錯。例句: 朱成功身受大明的厚恩,只有一死圖報,~。
19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態度蠻橫或愚昧無知。容易誤解為不可理解。 例句:他們簡直~,一定要進去,終於被我們的人趕出來了。
20望其項背:可以趕上。只用否定形式。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項背」表示「趕不上」,錯。例句: 他已窺破喜奎和小雀兒的深情密愛,萬萬不是本人所能望其項背。
21差強人意:大體上使人滿意。多誤解為不能使人滿意。 例句:我得了這一封信,似乎還~。22拋磚引玉:自謙之辭,不能用於對方或第三方。 例句:剛才婢子費了唇舌,說了許多書名,原是~,以為藉此長長見識,不意竟是如此!
23風聲鶴唳:驚慌疑懼,常與「草木皆兵」連用。有人用「殺得風聲鶴唳」來形容戰斗激烈,錯。 例句:直到後來,聽到了那些~的傳說,見到了舉室倉皇的不安狀態。
24敬謝不敏:謝,推辭;不敏,無能。表示推辭做某事的婉辭。錯用於拒絕別人的要求。 例句:若曰凡為詩者,必須意深思遠,神韻悠然,則~矣。
25人滿為患:強調人多的壞處,貶義。錯用於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櫃台前人滿為患」之類。 例句:各地監獄,都有~之苦。
26鬼斧神工:建築、雕塑等技藝精巧。常被誤用來形容自然景物。 例句: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啊,雕琢出這樣一個世界。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27始作俑者:首先干某件壞事的人。濫用於一切倡導人。 例句:北鎮撫司獄廷杖立枷諸制,此秦法所未有,~,罪可勝道哉!
28文不加點:寫文章一氣呵成,不須刪改。不可理解為「不加標點」。 例句:援筆一揮,~。29側目而視:不滿而又懼怕地看著。常誤解為「目光輕蔑地看」。 例句:諸君記得當年常肅剝皮做袞州府的時候,何嘗不是這樣?總是做得人人~就完了。
30良莠不齊:一群人中有好有壞,側重於品質。不用於水平、成績等。 例句:改革開放時期;在某些方面出現一些良莠不齊的現象是在所難免的。
31無所不至:什麼壞事都干。與「無微不至」有天壤之別。 例句:夜間絮絮叨叨,你問我答,凡街坊穢褻之談,~。 32明日黃花: 過時的新聞報道或事物.不能寫作昨日黃花。 例句: 這里有些是應景的文章,不免早已有~之感。 33 評頭品足 :比喻在小節上過分挑剔.與中性的評議不同。 例句: 你應該多干點實事,不要總~。 34 休戚與共: 同歡樂共悲哀 與患難與共不同 。 例句:我們是~的好同學。
35 置之度外: 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與」置之不理」不同。 例句:七十老翁,死生早~,由他去吧。 36 翻雲覆雨 :比喻反復無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氣勢宏偉。 例句:你不合打鳳牢龍,~,陷人坑阱。 37 彈冠相慶 :貶義。常被誤解為中性的互相慶賀。 例句:農民協會封閉了,豪紳們又重新~。 38 期期艾艾: 口吃,不能理解為懦弱猶豫等.。 例句:感情的激動使我說話~了。
39 無可厚非 :不必作過嚴厲的批評。與「無可非議」程度不同。 例句:作者的動機~,但客觀效果則不盡符合作者的動機。
40 不脛而走 :消息傳得很快。表示東西丟失用「不翼而飛」。 例句:袁伯珍慌忙把家裡所有的東西,檢點一番;別的一樣不缺,只有金銀首飾和鈔票洋錢,卻一概~。
41 身臨其境: 常誤用為代替「設身處地」。 例句:這篇散文把桂林山水描寫得形象逼真,讀完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42 煢煢孑立 :孑然一身 處境孤單,無依無靠,指一生不指某時。 例句:我湊著~的小油燈,盡情享受秋燈夜讀的樂趣。
43 耿耿於懷: 形容心存怨恨。 例句:同學之間應團結互助,絕不能因一點小事就~。 44 因人成事: 依靠別人把事情辦好。只能表貶義或自謙。 例句:小將~,何足道哉!
45 耳提面命 :表示長輩的諄諄教導。不用於同輩之間和貶義。例句: 有一種文字,即有一種文字之法脈准繩,載之於書者,不異~。
46 聳人聽聞: 故意誇張使人震驚。強調主觀目的。 例句:閑官之挫折,無足輕重,不足~。47 駭人聽聞 :多指社會上發生的壞事使人聽了吃驚。強調客觀效果。 例句:任聽部下逞艷於非時之候,獻媚於世主之前,致令時序顛倒,~。
48 咬文嚼字: 一般用於貶義,除非貶詞褒用。 例句:學習文件不能只~,關鍵是領會文件的精神實質。 49 處心積慮 :貶義。褒義用「殫精竭慮」。 例句:如此者~,已非一日。
50 火中取栗 :比喻冒險為別人出力而不知上當。例句: 我們目前自顧不暇,鄭成功不來就是天主保佑了,我們還好去惹他么。我們不能為別人~。
51 忍俊不禁: 不能說「忍俊不禁地笑起來」。例句: 大熊貓憨態可掬,小猴子頑皮可愛,使得周圍的大人們~,孩子們更是笑得前仰後合。
52 責無旁貸: 不能說「責無旁貸的責任」。 例句:農民向國家交售征購糧是責無旁貸的任務。
53 參差不齊 :長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於時間等。 例句:禮生見他們~,也只好由著他們敷衍了事。 54 繪聲繪色 :形容描寫生動逼真,常誤用作代替「有聲有色」。 例句:尤其是談她自己的兒女,那真是~,細致入微,沒完沒了。
55 危言危行 :講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褒義。 例句:當官不撓貴勢,執貧不阿所私,危言危行以處朝廷者,自明主所察也。」
56 不可思議: 不可想像,不能理解,強調神秘奧妙。 例句:一片澄澈的蔚藍色的天宇,高深得~。
57 不可理喻 :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蠻橫。 例句: 他們簡直~,一定要進去,終於被我們的人趕出來了。
58 不可向邇: 不能接近。 例句:我起個大早,破曉就到車站去找車子,但見倉皇、擁擠、混亂之狀,~,廢然而返。
59 不可終日 :形容形勢危急或心中惶恐。 例句:就知道中國是處在怎樣一種皇皇~的局面之下,處在怎樣一種
var cpro_psid ="u2572954"; var cpro_pswidth =966; var cpro_psheight =120;
混亂狀態之下。
60 一發而不可收 :行為不受控制或無法停住。例句: 他熱愛寫作,勤於筆耕,自從處女作發表,便一發而不可收,至今已有百餘篇作品見諸報端。
61 一發不可收拾 :更加無法整頓。例句: 如果處理不當,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62 如喪考妣 :像死了父母一樣,貶義。例句: 你瞧他那份咽咽嗚嗚的啼泣吧,真正~。
63 汗牛充棟: 只形容藏書很多,不用於其他事物。 例句:世傳養生術,~,行而效者誰也?64 嘆為觀止 :主語是人。如果主語是物,要說「令人嘆為觀止」。 例句:黃山的美景,令人嘆為觀止。
65 賞心悅目: 主浯是人。如果主語是物,要說「令人賞心悅目 」。例句: 兩人到山腳下一看,只見新葉嫩碧,土地金黃,野草開著些紅紅白白的小花,真是連看看也賞心悅目。 66 不可開交: 無法擺脫或結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例句: 倘一加人為,一「辦」,那就輿論沸騰,~了。
67 不亦樂乎 :不一定非樂不可,常用來表示達到極點的意思 。例句:哎,那罵得可真也是~。 68 無所不為 :什麼壞事都干。 例句:今專務游盪,~,老夫所以憂耳。
69 無所不至: 什麼地方都去,什麼壞事都干。 例句:夜間絮絮叨叨,你問我答,凡街坊穢褻之談,~。 70 息息相關: 呼吸相關連,比喻關系密切。 例句:水是生命的源泉,水與生命的起源息息相關。 71 休戚相關 :比喻彼此間禍福互相關連。 例句:豈可委之荒野,任憑暴露,全無一點~之意。 72 休戚與共:同甘共苦。 例句:我們是~的好同學。
73 相濡以沫 :患難中互相救助。而「相依為命」只有互相依靠的意思。 例句:在自己最適宜的地方,快樂的生活,忘記對方,也忘記那段相濡以沫的生活。
74 改弦更張: 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方法。 例句:不~,使吏有士君子之行,而欲民生蒙福,教化淳美,猶欲其入而閉之門也。
75 改弦易轍 :比喻改變方法或態度。以上兩詞都不代替「改邪歸正」。 例句:殿下放心,待老臣同進朝歌,直諫天子,~,以救禍亂。
76 面目全非: 事物的樣子變得很厲害,貶義。指變得很糟。 例句:它的厄運,是在好書被有權者用相似的本子來掉換,年深月久,弄得~。
77 見異思遷 :意志不堅定,喜愛不專一。不表示選擇時猶豫不定。例句: 因此滿胸抑鬱,終不免宗旨不定。~,是個自然的道理。
78 不足為訓 :不值得作為准則。與教訓無關。 例句:琪的行為雖然~,然而他的議論思想也有獨到處,這還是定庵的遺傳性。
79 平鋪直敘 :可用為褒義,指文章不講究修辭,只把意思直接敘述出來。 例句:這篇小說盡管大都是~,但讀起來卻令人潸然淚下。
80 不恥下問:不可用於比自己高明的人。 例句:閣下既~,弟先須請教宗旨何如?
81 見仁見智: 意見不統一。使用中要注意防止前後矛盾。 例句:~,議論紛紜,卻無非背後論人是非,在兆奎面前都有忌諱。
82 水落石出 :事情的真像已經弄清,不表示追求正確答案或道理。 例句:水山,不要急。事情早晚能弄個~。 83 望塵莫及 :比喻遠遠地落後,與鞭長莫及不同 。例句: 闖王確實有許多非凡之處,為當今群雄所~。 84 投桃報李: 報答他人的好處,除非特意幽默,不表示報復。 例句:既戒以修德之事,而又言為德而人法之,猶~之必然也。
85 改頭換面 :只改形式,不換內容,貶義。 例句:債原從隔世深,相逢便起殺心。~猶相報,何況容顏儼在今。 86 語重心長 :言辭誠懇,情意深長。 例句: 他這些語重心長的話,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87 意味深長 :話語含蓄,帶有深意。 例句:書中所述的人生哲理,~。
88 一蹴而就: 一步就成功,不要誤解為一氣呵成。 例句:從前所受,皆為大略,~於繁賾,毋乃不可! 89 苦心孤詣 :苦心鑽研或經營,達剄了很高造詣,常誤當作苦口婆心。例句: ~地運動著做了一次大總統,後來被人趕跑了,跑向天津。
90 按部就班 :按照一定的條理,遵循一定的程序。例句:但黃公俊的祖父,他開始讀了書,象一般讀書人似的,他~的要將八股型的才學,「貨與帝王家」。
91 循序漸進 :強調由淺入深的程序。例句: 她通常是從一個角度寫,而不是從幾個角度寫;還只是~地寫,而不是錯綜交叉地寫。 ◎茅盾《怎樣評價〈青春之歌〉?》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0下載券 549人已下載
下載
還剩1頁未讀,繼續閱讀
92 耳聞目睹 :不能代替耳濡目染。 例句: 我從鄉下跑京城裡,一轉眼已經六年了,其間~的所謂國家大事,算起來也很不少。
93 光怪陸離 :色彩紛繁,現象奇異,中性,不要誤認為貶義。 例句:柴燒的一塊一塊的,結成就和太湖石一般,~。 94 如履薄冰 :強調主觀心態之謹慎小心,而非客觀情況之危急。例句: 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95 奇文共賞 :原是褒義,現多用於諷刺。 例句: ①孔慶東說,魯迅聖手妙筆,奇文共賞。②錯誤難免,奇文共賞,以警後來。
96 不以為然 :不贊同。 例句:聽他說洋人不是,口雖不言,心下卻老大~。
97 不以為意 :不放在心上。 例句:管亥望見救軍來到,親自引兵迎敵;因見玄德兵少,~。 98 不知所雲: 指說話人說得不好,而非聽者不理解。例句: 這篇文章邏輯性太差,使人看了~。
99 左右逢源: 既指處世圓滑,又指做事得心應手。 例句:這樣,他們在落筆的時候,便已有著「成竹在胸」、「~」的形勢。
100 情不自禁 :無法控制感情,與不由自主易於混淆。 例句:她又~地放聲哭了。
101 振振有詞: 貶義,理由似乎很充分,其實是強詞奪理。 例句:今者外人之以排外相誣者,既振振有詞,其烏可更為無謀之舉,以授之口實也。
102 目無全牛 :技藝十分純熟。常誤解為沒有全局觀念。例句: 我們稱贊人會辦事,常說他~
103 石破天驚: 比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媒體多用於驚人消息,誤。 例句:繼泰被他們這樣的一來,好似那雷霆乍震,~,只嚇得個肺腑皆崩,神魂出竅。
104 相敬如賓: 用於夫妻之間,常與舉案齊眉連用。 例句:夫耕於前,妻耘於後,同甘共苦,~。
105 信筆塗鴉 :隨手亂畫,不表示畫得又快又好 。 例句:僻處蠻鄉,無師講究,不過信筆塗鴉,怎經得大方品騭?
106 心有餘悸 :只用於對過去發生過的事還感到害怕。 例句: 如果他第一次在路上遇到的只是井繩,他就不會心有餘悸了。
107 上行下效 :貶義,不用於表示群眾以幹部為榜樣。例句: 作為領導一定要嚴於律己,否則上行下效,敗壞黨風,後果不堪設想。
108 意氣用事: 憑感情辦事,缺乏理智,不表示「講義氣重感情」。 例句:我長大了,凡事還要以大局為重,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意氣用事。
109 不刊之論:形容文章或言論的精當,無懈可擊。易誤用為貶義。例句: 這可以說是~,我有同感。 110萬人空巷:形容慶祝、歡迎等的盛況,不能誤解為「萬巷皆空」意。例句: 此時路旁看的,幾於~,大馬路雖寬,卻也幾乎有人滿之患。
111洋洋灑灑:形容文章或談話豐富明快,連續不斷;也形容規模或氣勢盛大。 例句:局面詢問也用不著洋洋灑灑的大文章。
112屢試不爽:經過多次試驗都沒有差錯。褒義。 例句:可是只要一見尼姑,這一天就不用賭啦,賭甚麼輸甚麼,當真~。
113粉墨登場:貶義。比喻壞人登上政治舞台。 例句:及至北平攻陷,這些地痞流氓自然沒有~的資格與本領,而日本也並未准備下多少官吏來馬上發號施令。
114飲鴆止渴:貶義。比喻只求解決目前困難而不計後果。 例句:楊嗣昌的加征練餉辦法是使朝廷~。 116罄竹難書:比喻事實很多,難以說完。多指罪惡很多。 例句:淪陷區的同胞在抗戰中所表現的奇跡,真是所謂~。
117窮形盡相:形容盡致的意思,指文章的細膩生動。易誤解為「原形畢露」之義。 例句:其所以愛之之故無他道焉,不外~,引人入勝而已。
118狗尾續貂:比喻不好的東西續在好的東西後面。一般用作貶義,或用作自謙。 例句:聖嘆斷定《水滸》只有七十回,而罵羅貫中為~。
119鞭辟入裡:形容能透徹說明問題。注意語境。易犯前後不一致的毛病。 例句:他們的思力不足,不足剖析入微,~。
120不贊一詞:指文章寫得很好,別人不能再添一句話。也指一言不發。例句:我大抵任他自言自語,~,他獨自發完議論,也就算了。
❷ 全國三卷高考語文成語近幾年來高頻易錯成語題
【成語】: 有如抄皎日
【拼音襲】: yǒu rú jiǎo rì
【解釋】: 皎日:白日。表示對天發誓,以顯示自己可以信賴和一片誠意。
【出處】: 《詩經·王風·大車》:「谷則異室,死則同穴;謂予不信,有如皦日。」
【舉例造句】: 對遺民、有如皎日。行萬里、依然故物。 ★宋·陳亮《三部樂·七月送丘宗卿使虜》詞
【拼音代碼】: yrjr
【近義詞】:
【反義詞】:
❸ 2017年高考高頻成語
杞人憂天
qǐ rén yōu tiān
【解釋】杞: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杞縣一帶。杞國有個人怕天塌下來。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
【出處】《列子·天瑞》:「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結構】主謂式。
【用法】用作貶義。一般作謂語、狀語。
【正音】杞;不能讀作「jǐ」。
【辨形】憂;不能寫作「優」。
【近義詞】庸人自擾、杞人憂天
【反義詞】無憂無慮、若無其事
【辨析】~與「庸人自擾」有別:~偏重在憂;指不必要的擔憂、害怕;所指一般限於心理活動;「庸人自擾」偏重在擾;所指除心理活動外;還兼指不必要的具體行動。
【例句】
(1)只要充分作好准備;就不怕敵人的突然襲擊;何必~。
(2)他總是擔心小李因路太遠不能及時趕來;真是~。
❹ 北京高考語文高頻詞語,及成語的意思
1 高考語文常考成語分類精編
(一)易望文生義的成語
1、 耿耿於懷:心事縈繞,不能忘懷。
2、 胸無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誠。
3、 炙手可熱:比喻氣焰盛,權勢大。
4、 目無全牛:比喻技藝高超。也比喻洞察事理,辦事精熟。
5、 差強人意:(1)還能振奮人們的意志。(2)大致上還能夠令人滿意。
6、 不刊之論:不可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
7、 首當其沖: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災難。
8、 不足為訓:指不值得作為准則或典範。
9、 文不加點: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高超。
10、罪不容誅:指殺了也抵不了其所犯的罪行。形容罪大惡極。
11、屢試不爽:屢次試驗,都沒有差錯。
12、萬人空巷:多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或新奇事物轟動一時。
13、振聾發聵:比喻高超的言論能使麻木糊塗的人覺醒。
14、渙然冰釋:比喻疑慮、誤會等一下子完全消除。
15、大快人心:指壞人壞事受到懲罰,使人們心裡感到非常痛快。
16、久假不歸:長期借去,不歸還。
17、身無長物:指除自身外再沒有多餘的東西。形容貧窮。
18、不名一文:連一文錢都沒。形容極為貧窮。
19、慘淡經營:(1)形容極端艱苦地從事詩文創作。(2)形容苦心規劃和開拓某項事業。
20、側目而視:形容敬畏、憎恨等神情。
21、明日黃花:多用來比喻過時的事物。
22、師心自用:指固執己見,自以為是。
23、事半功倍:形容費力小,收效大。
24、洛陽紙貴:形容好的著作,風行一時,廣為流傳。
25、不情之請:不合理的請求。常用作求助於人時的客套話。
26、每況愈下:指情況越來越壞,越來越糟糕。
27、窮兵黷武:用盡全部兵力,任意發動戰爭。形容極端好戰。
28、匪夷所思:不是平常人所能想像的。
29、七手八腳:形容很多人一起動手。也形容人多手雜,非常忙亂的樣子。
30、苦心孤詣:指盡心竭力鑽研達到別人所達不到的地步。
31、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眾,蠱惑人心。
32、莘莘學子:眾多的學子。
33、始作佣者:比喻某種壞事或惡劣風氣的創始者。
34、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法紀嚴明,嚴格執行。
35、不可理喻:不能夠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人不講道理。
--------------------------------------------------------------------------------
2 回復:高考語文常考成語分類精編
(二)褒貶易誤用的成語
貶義詞
1、 彈冠相慶:指即將做官而互相慶賀。
2、 粉墨登場:比喻登上政治舞台。
3、 無所不為:沒有什麼不做。指什麼事都干。
4、 死灰復燃:比喻失勢的人又重新得勢。也比喻已經消滅的事物又重新活動起 來。
5、 炙手可熱:比喻氣炎盛,權勢大。
6、 上行下效:指上面的人怎麼做,下面的人就跟著怎麼做。
7、 亦步亦趨:比喻因缺乏主見,任何事都模仿、追隨他人。
8、 趨之若鶩:比喻很多人爭相追逐、趨附。
9、處心積慮:存著某種想法,早已有了打算。形容用盡心思的謀劃。
10、評頭品足:泛指對人對事等多方議論、挑剔。
11、改頭換面:比喻只改變形式,而內容、實質不變。
12、沆瀣一氣:比喻氣味相投者結合在一起。
13、搖旗吶喊:比喻為別人助長聲勢。
14、翻雲覆雨:比喻玩弄手段,反復無常。
15、坐而論道:指空談大道理而不見行動。
16、一團和氣:指態度溫和而不講原則。
17、一唱一和:比喻相互呼應配合。
18、以鄰為壑:比喻把困難、災禍推給別人。
19、頤指氣使:形容有勢力的人的傲慢神情。
褒義詞
1、 嘆為觀止:贊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2、 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稱頌。
3、 東山再起:指隱退後復出任職。
4、 雨後春筍:比喻新事物大量迅速地涌現出來。
5、 蔚然成風:形容一種事物逐漸發展流行,行成風氣。
6、 鳳毛麟角:比喻珍貴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7、 不刊之論:不可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
8、 文不加點: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高超。
9、 耳提面命:形容嚴格要求殷切教誨。
10、苦心孤詣:指盡心竭力鑽研達到別人所無法達到的地步。
--------------------------------------------------------------------------------
3 回復:高考語文常考成語分類精編
(三)具有雙重含義的成語
1、 燈紅酒綠:(1)形容夜飲聚會的情景。(2)多用來形容尋歡作樂的腐化生活。
2、 苦心孤詣:(1)指盡心竭力鑽研,達到別人所達不到的地步。(2)指為了達到目的而費盡心思。
3、 想入非非:(1)指意念進入玄妙虛幻的境界。(2)形容脫離實際,幻想不能實現的事 。
4、 按圖索驥:(1)比喻做事死守教條,而不懂得變通。(2)比喻依據一定的線索去尋找事物。
5、 左右逢源:(1)比喻做事很順利。(2)比喻辦事圓滑。
6、 不絕如縷:(1)形容形勢十分危急。(2)形容聲音微弱而悠長。
7、 暗送秋波:(1)比喻美女暗中以眉目傳情。(2)比暗中討好別人或暗中勾搭。
8、 行雲流水:(1)形容詩文書法等自然流暢,不受拘束,就像飄浮著的雲和流 動著的水一樣。(2)形容事物流傳不遠,易於消失。
9、風花雪月:(1)指華麗空洞的詩文或言論。(2)比喻男女歡愛的風流事。
10、瞻前顧後:(1)形容做事謹慎。(2)形容顧慮太多,處理事情猶豫不決。
--------------------------------------------------------------------------------
4 回復:高考語文常考成語分類精編
(四)使用對象易誤用的成語
1、巧奪天工:人工的精巧勝過天然。形容技藝精妙高超。(人工的東西)
2、美輪美奐:形容房屋高大華美而眾多。(建築物)
3、汗牛充棟:形容藏書或著作極多。(書籍)
4、浩如煙海:形容事物數量繁多,極其豐富。(書籍、文獻)
5、相敬如賓:比喻夫妻之間互相尊敬,平等相待。(夫妻)
6、青梅竹馬:多指男女間幼時的親密感情。(男女)
7、兩小無猜:指男女兒時在一起玩耍,天真無邪,互不猜疑。(男女)
8、豆蔻年華:指少女十三四歲時的青春年華。(十三四歲的少女)
9、相濡以沫:比喻在困境中用微薄的力量相互幫助。(用於患難中 )
10、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識的人偶然相遇。(原來不認識的人)
❺ 卷高考語文一二輪復習備考策略:最近十年高考高頻成語
重點班肯定是配備的學校最有經驗,最出成績的老師來任課,這是自然的。當然這並不代表普通版班就沒有好的老師,權同樣有好的老師,只是相對重點班來說,一般會配備年輕的正在成長中的教師為主,讓他們逐漸在教學中摸索積累經驗。
❻ 高考高頻成語及背後小故事
膽大包天dǎndàbāotiān
[釋義] 形容膽量極大(多指做壞事)。現多含貶義。
[語出] 歐陽予倩《荊軻》第四幕:「我雖年幼;膽大包天;小小秦庭;何足道哉!」
[近義] 膽大包身 膽大如斗 膽大妄為 肆無忌憚 渾身是膽
[反義] 膽小如鼠 膽小怕事
[用法] 多含貶義。多用於指責、批評人干很不好的事的場合。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結構] 主謂式。
[辨析] ~和「渾身是膽」;都形容膽大、不怕。但~是貶義成語;「渾身是膽」一般用作褒義。
[例句] 布魯諾乾的事兒;在教廷當局看來簡直是~的異端邪說。
❼ 高考高頻考察的成語匯編
杞人憂天 qǐ rén yōu tiān 【解釋】杞: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杞縣一帶。杞國有個人回怕天塌下來。比喻不必要的或答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出處】《列子·天瑞》:「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結構】主謂式。【用法】用作貶義。一般作謂語、狀語。【正音】杞;不能讀作「jǐ」。【辨形】憂;不能寫作「優」。【近義詞】庸人自擾、杞人憂天【反義詞】無憂無慮、若無其事
❽ 有高考高頻成語注釋及造句嗎謝謝
舉足輕重jǔzúqīngzhòng
[釋義] 一挪動腳;就會影響兩邊的分量。專原指一個實力強的屬人處於兩方之間;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會打破均勢。比喻地位極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語出] 《後漢書·竇融傳》:「方蜀漢相攻;權在將軍;舉足左右;便有輕重。」
[正音] 重;不能讀作「chónɡ」。
[近義] 至關重大
[反義] 無足輕重 無關大局
[用法] 常用於指某人地位、作用重要。一般作謂語、定語。
[結構] 主謂式。
❾ 高考二輪復習:80個高頻易錯成語匯總
建議通過做模擬試卷來強化記憶,或者隔幾天看一遍,溫故而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