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形容目大勢展成語

形容目大勢展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1-19 07:16:50

㈠ 比喻大勢趨或眾望所歸的成語

百川赴海 百:表示多。川:江河。所有江河都流歸大海。比喻眾望所歸或大勢所趨。也比喻許多事物由分散而匯集到一處。
出處:《朱子語類·卷二·理氣下》:「百川赴海而海不溢。」
百川歸海 川:江河。許多江河流入大海。比喻大勢所趨或眾望所歸。也比喻許多分散的事物匯集到一個地方。
出處:《淮南子·汜論訓》:「百川異源,而皆歸於海。」
大勢所趨 大勢:指整個局勢。整個局勢發展的趨向。
出處:宋·陳亮《上孝宗皇帝第三書》:「天下大勢之所趨,非人力之所能移也。」
江漢朝宗 江漢:指長江和漢水;朝宗:諸侯朝見天子,借喻百川入海。指江河奔流入海。也比喻魘、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出處:《尚書·禹貢》:「江漢朝宗於海。」
天道人事 天道:天理。人事:人力所能做到的事。天道人事不可違背。意謂大勢所趨。
出處:《元史·謙希憲傳》:「因為書與宋四川統制余玠,諭以天道人事,玠得書愧感自守,不敢復輕動。」

㈡ 成語大勢什麼

大勢所趨
[拼音]
dà shì suǒ qū
[釋義]
大勢:指整個局勢。整個局勢發展的趨向。
[出處]
宋·陳亮版《上孝宗皇帝第三書》權:「天下大勢之所趨,非人力之所能移也。」
[例句]
深化改革,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已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大勢已去
[拼音]
dà shì yǐ qù
[釋義]
大勢:事情發展的趨勢。有利的形勢已經喪失,前途已經沒有希望。
[出處]
宋·朱熹《朱子諫類》卷五十一:「程子說天命之改,莫是大勢已去。」
[例句]
你的上游正上升,你做下游,一掛就行了!有些人連上下游都沒分清!要弄清誰在上升,如日中天;誰在中間,維持狀況;誰在下降,大勢已去!

㈢ 比喻大勢已去的成語

並可引申為抄「糟得一塌糊塗。形容徹底失敗。②~只指失敗;並能東山再起、東山再起 【辨析】~和「一蹶不振」。 【用法】用作貶義;就長遠的發展情況來看。一般作謂語、落花流水 【反義詞】旗開得勝:①~偏重在失敗的慘重程度:「天下方擾,今置將不善一敗塗地 yī bài tú dì 【解釋】形容失敗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望風披靡。 【出處】《史記·高祖本紀》。」 【結構】緊縮式;不能寫作「圖」;不能讀作「yì」;「一蹶不振」偏重在失敗後的嚴重後果。 【正音】一;完蛋、不敗之地;不可收拾;指人在精神上,諸侯並起、補語。 【例句】一支思想渙散;都形容「失敗慘重」;「一蹶不振」不僅指失敗、定語。 【近義詞】一蹶不振。不同在於,壹敗塗地、紀律鬆弛的隊伍參加比賽能不~嗎。 【辨形】塗;是就此衰落;是就一時的情況來看;身體及健康上所受的打擊及嚴重後果;壞得不可收拾」;還可指挫折

㈣ 有沒有一個成語能表達「洞察大勢亦擅長感知細微」

通幽洞微 通曉、洞察幽深而細微的道理。
通幽洞冥 通曉、洞察幽冥之事。
通幽洞靈 通曉、洞察幽冥靈異之事。
天高聽下 謂天子聖明,雖居朝廷之上而能洞察下情。
燒犀觀火 喻洞察事物。
妙算神機 形容智謀無窮,善於洞察形勢,計策得當。
洞幽燭遠 洞:洞察;幽:深遠;燭:照亮。形容目光銳利,能洞察事物幽深細微之處。
洞幽燭微 洞:洞察;幽:深遠;燭:照亮;微:微末,精細處。形容目光銳利,能洞察事物幽深細微之處。
胸有懸鏡 指能洞察一切,猶如明鏡在胸。
天高聽卑 卑:低下。原指上天神明可以洞察人間最卑微的地方。舊時稱好的帝王了解民情。
明察秋毫 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銳,任何細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後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洞察秋毫 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鳥獸秋天身上新生的細毛,比喻極其細小的事物。形容人目光敏銳,任何細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八面瑩澈 比喻精明練達,洞察一切。

㈤ 形容沒有前途的成語

形容沒有前途的成語是:大勢已去

讀音:[ dà shì yǐ qù ]

詳細解釋

1.【解釋】:大勢:事情發展的趨勢專。有利的形勢屬已經喪失,前途已經沒有希望。

2.【出自】:宋·朱熹《朱子諫類》卷五十一:「程子說天命之改,莫是大勢已去。」

3.【示例】:紂王看見,不覺大驚,知~,非人力可挽。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九十七回

4.【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指前途已經沒有希望

近義詞:日暮途窮, 每況愈下, 強弩之末 ,再衰三竭

反義詞:方興未艾, 如火如荼, 勢不可當, 欣欣向榮

拓展資料

造句:

1,在這片未知的異界大陸上,統治者大勢已去,天下大亂,鬼怪縱橫,百姓苦不聊生。

2,蜀後主劉禪驚恐失據,感到大勢已去,在主降派勸導下,派人送上皇帝的印綬,並寫信到鄧艾那裡請降。

3,眼見大勢已去,陸應谷提著布鞋,輕裝上陣,逃向西南,日夜兼程,揚言要去回防省城開封。

4,周小東聞訊後半晌無語,明白大勢已去。

5,刀疤臉那邊也沒閑著,刀疤臉看到大勢已去,便決定棄車保帥,偷偷地安排他自己和大哥跑路了。

㈥ 大勢所什麼的成語

大勢所趨 [dà shì suǒ qū]

基本釋義

大勢:指整個局勢。整個局勢發展的趨向。
出 處

宋·陳亮《上孝宗皇帝第三書》:「天下大勢之所趨;非人力之所能移也。」
例 句

台灣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實現祖國和平統一,是~,人心所向。
近反義詞

近義詞 勢在必行 急轉直下 百川歸海

㈦ 大勢成語有哪些成語大全

大勢已去 [dà shì yǐ qù]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大勢:事情發展的趨勢。有利的形勢已經喪失,前途已經沒有希望。
出 處
宋·朱熹《朱子語類》:「程子說天命之改;莫是大勢已去。」
例 句
敵方~,人心渙散,我方如日方升,方興未艾。
近反義詞
近義詞
強弩之末 大事去矣
反義詞
方興未艾 欣欣向榮

㈧ 形容雨大勢急的成語有哪些

震風陵雨、疾風暴雨

銀河倒瀉、狂風驟雨
傾盆大雨、瓢潑大雨、風雨交加、粗風暴雨
暴風驟雨、急風暴雨、風雨晦暝、風雨如晦
風雨飄搖、風瀟雨晦、狂風暴雨、烈風淫雨
滂沱大雨、飄潑大雨、大雨滂沱、雷雨交加

㈨ 比喻大勢趨或眾望所歸的成語有哪些

1 勢在必行[ shì zài bì xíng ] 行:做。 從事情發展的趨勢看,必須採取行動。

2 自然而然[ zì rán ér rán ] 自由發展,必然這樣。 指非人力干預而自然如此。出自《牟子理惑篇》:「夫吉凶之與善惡,猶善惡之乘形聲,自然而然,不得相免也。」

3 百川歸海[ bǎi chuān guī hǎi ] 川:江河。 許多江河流入大海。比喻大勢所趨或眾望所歸。也比喻許多分散的事物匯集到一個地方。出自《淮南子·氾論訓》:「百川異源;而皆歸於海;百家殊業而皆務於治。」

4 大勢所趨[ dà shì suǒ qū ] 大勢:指整個局勢。整個局勢發展的趨向。出自宋·陳亮《上孝宗皇帝第三書》:「天下大勢之所趨;非人力之所能移也。」

5 勢不可擋[ shì bù kě dǎng ] 來勢迅猛,不可抵擋。

6 一往無前[ yī wǎng wú qián ] 一直往前,無所阻擋。形容勇猛無畏地前進。出自毛澤東《論聯合政府》:「這個軍隊具有一往無前的精神,它要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

㈩ 形容人一點小事就喜歡大勢宣揚用什麼成語

小題大做:漢語成語,拼音是xiǎo tí dà zuò,指拿小題目作大文章,比喻不恰當地把小事當作大事來處理,有故意誇張的意思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