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成語後風生耳

成語後風生耳

發布時間: 2020-11-19 07:51:14

㈠ 耳後生風還有什麼組合成語有哪些成語大全

【成語】: 相濡以沫
【拼音】: xiāng rú yǐ mò
【解釋】: 濡:沾濕;沫:專唾沫。泉水幹了,魚屬吐沫互相潤濕。比喻同在一困難的處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
【出處】: 《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舉例造句】: 或低首下心,求其民之相濡以沫。 ★清·梁啟超《外債平議》
【拼音代碼】: xrym
【近義詞】: 同甘共苦、生死與共
【反義詞】: 自私自利
【歇後語】:
【燈謎】:
【用法】: 作謂語、定語、賓語、狀語;指互相幫助
【英文】: help each other in time of need with meagre resources
故事】: 戰國時期,莊子家貧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妻子叫他外出借糧食,他去找監河侯借糧。監河侯許諾秋後再借,莊子說這是遠水不解近渴就回家。妻子讓他再去別的地方借,他說要像車轍里的鯽魚一樣相濡以沫過日子,妻子只好偷偷地流淚

㈡ 耳後風生 組成語

耳後風生[ ěr hòu fēng shēng ]

基本釋義

  • 形容馳驅極速。《梁書·曹景宗內傳》:「 景宗 謂所親曰:『我昔在鄉里騎容快馬如龍,與年少輩數十騎,拓弓弦作霹靂聲,箭如餓鴟叫。平澤中逐麞,數肋射之,渴飲其血,飢食其肉,甜如甘露漿。覺耳後風生,鼻頭出火,此樂使人忘死,不如老之將至。』」

  • 出 處

    《梁書·曹景宗傳》:「覺耳後風生,鼻頭出火,此樂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將至。」

㈢ 耳後生風是不是成語

耳後生風

發音 ěr hòu shēng fēng
釋義 像耳後刮風一樣。形容激烈、迅速運動時耳後根產生的感覺。
出處 《梁書·曹景宗傳》:「景宗謂所親曰:『我昔日在鄉里,騎快馬如龍,與年少輩數十騎,……覺耳後生風,鼻頭出火,此樂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將至。」

㈣ 成語耳後生風是什麼意思

耳後生風[ ěr hòu shēng fēng ]

  • 【解釋】:像耳後刮風一樣。形容激烈、迅速運動時耳後根產生的感覺。

  • 【出自】:《梁書·曹景宗傳》:「景宗謂所親曰:『我昔日在鄉里,騎快馬如龍,與年少輩數十騎,……覺耳後生風,鼻頭出火,此樂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將至。」

㈤ 耳成語有哪些

避人耳目
不絕於耳
不堪入耳
長目飛耳
充耳不聞
出口入耳
窗外有耳
垂耳下首
垂首帖耳
垂頭塞耳
戴目傾耳
當耳邊風
當耳旁風
盜鈴掩耳
盜鍾掩耳
道聽耳食
鼎鐺有耳
東風吹馬
東風過耳
東風射馬
洞心駭耳
杜耳惡聞
耳目昭彰
耳目之欲
耳目眾多
耳旁風
耳染目濡
耳熱眼花
耳濡目擊
耳濡目及
耳濡目染
耳軟心活
耳食之論
耳食之談
頓足捩耳
耳報神
耳邊風
耳邊之風
耳鬢斯磨
耳鬢廝磨
耳鬢撕磨
耳鬢相磨
耳不離腮
耳不旁聽
耳不忍聞
耳根清凈
耳紅面赤
耳後風生
耳後生風
耳聰目明
耳聾眼黑
耳聾眼花
耳聾眼瞎
耳滿鼻滿
耳鳴目眩
耳目股肱
耳目喉舌
耳目心腹
耳目一新
耳食之言
耳視目食
耳視目聽
耳熟能詳
耳順之年
耳提面命
耳聽八方
耳聽是虛
耳聽是虛
耳聽心受
耳聞不如
耳聞不如
耳聞目睹
耳聞目擊
耳聞目見
耳聞目覽
耳聞目染
耳聞是虛
耳聞眼睹
耳聞眼見
耳聞則誦
耳習目染
耳熏目染
法不傳六
方面大耳
俯首戢耳
俯首弭耳
俯首貼耳
俯首帖耳
肥頭大耳
肥頭胖耳
風吹馬耳
伏首貼耳
伏首帖耳
附耳低言
附耳低語
附耳密談
附耳射聲
隔窗有耳
隔牆須有
隔牆有耳
隔舍須有
公耳忘私
公耳忘私
股肱耳目
盥耳山棲
貴耳賤目
國耳忘家
國耳忘家
過耳秋風
禾生耳
禾頭生耳
轟雷貫耳
黃耳傳書
黃耳寄書
豁人耳目
疾雷不及
疾雷不及
疾雷不暇
賤目貴耳
交頭接耳
接耳交頭
捷雷不及
驚耳駭目
酒酣耳熱
撧耳頓足
撧耳撓腮
撧耳揉腮
聊復爾耳
口耳並重
口耳相承
口耳相傳
口耳之學
苦口逆耳
賴有此耳
歷歷在耳
臉紅耳赤
臉紅耳熱
兩豆塞耳
兩耳塞豆
賃耳佣目
六耳不同
亂人耳目
馬耳春風
馬耳東風
弭耳俯伏
弭耳受教
面紅耳赤
面紅耳熱
面紅過耳
面命耳提
面命耳訓
目不忍見
目不忍視
目達耳通
目睹耳聞
目擊耳聞
目見耳聞
目染耳濡
目擩耳染
目食耳視
撓腮撧耳
逆耳利行
逆耳良言
逆耳之言
逆耳忠言
扒耳搔腮
爬耳搔腮
飄風過耳
竊鍾掩耳
牆風壁耳
牆有耳
牆有縫,
傾耳戴目
傾耳而聽
傾耳拭目
傾耳注目
清耳悅心
秋風過耳
如風過耳
搔耳捶胸
搔頭摸耳
搔頭抓耳
如雷貫耳
如雷灌耳
軟耳朵
塞耳盜鍾
塞耳偷鈴
舌敝耳聾
雙豆塞耳
拭目傾耳
屬人耳目
挖耳當招
危言逆耳
嵬目鴻耳
嵬眼澒耳
蚊虻過耳
洗耳恭聽
洗耳拱聽
想當然耳
袖手充耳
許由洗耳
眩目震耳
掩耳蹙頞
掩耳盜鈴
掩耳盜鍾
掩耳而走
掩耳偷鈴
掩人耳目
迅雷不及
言提其耳
言猶在耳
眼觀六路
眼觀四處
眼花耳熱
眼跳耳熱
眼瞎耳聾
洋洋盈耳
咬耳朵
以耳代目
以耳為目
庸耳俗目
游心駭耳
裒如充耳
褎如充耳
娛心悅耳
在人耳目
在人口耳
遮人耳目
遮掩耳目
震耳欲聾
執牛耳
忠言逆耳
屬垣有耳
撾耳撓腮
撾耳揉腮
抓耳撓腮
抓耳搔腮
抓腮挖耳
抓頭挖耳
濯纓洗耳
閉目塞耳
稗耳販目

㈥ 時,不,耳,後,逢,命,生,提,面,風,成三個詞瘋狂猜成語

是 出神入化:形容技藝達到了絕妙的境地。以上僅供參考,希望幫到你

㈦ 關於耳的成語有哪些

關於耳的成語 :
面紅耳赤、

耳聰目明、

掩耳盜鈴、

震耳欲聾、

耳熟能詳、

抓耳撓腮、

交頭接耳、

充耳不聞、

俯首帖耳、

耳濡目染、

如雷貫耳、

眼觀四路,耳聽八方、

耳聞是虛,眼觀為實、

洗耳恭聽、

掩人耳目、

耳目一新、

肥頭大耳、

隔牆有耳、

忠言逆耳、

歷歷在耳、

不堪入耳、

三耳秀才、

屬人耳目、

撾耳撓腮、

言猶在耳、

賃耳佣目、

雙豆塞耳

㈧ 帶耳的成語有哪些

耳濡目染、交頭接耳、耳聽八方、面紅耳赤、忠言逆耳。
1、耳濡目染
【解釋】:濡:沾濕;染:沾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出自】:唐·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目濡耳染,不學以能。」
【譯文】: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2、交頭接耳
【解釋】:交頭:頭靠著頭;接耳:嘴湊近耳朵。形容兩個人湊近低聲交談。
【出自】: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三折:「不許交頭接耳,不許笑語喧嘩。」
【譯文】:不許頭靠著頭湊近低聲交談,不許大聲喧嘩。
3、耳聽八方
【解釋】:耳朵同時察聽各方面來的聲音。形容人很機警。
【出自】:清·錢彩《說岳全傳》第十六回:「為將之道,須要眼觀四處,耳聽八方。」
【譯文】:為將之道,必須要眼觀四處,耳朵同時察聽各方面來的聲音。
4、忠言逆耳
【解釋】:逆耳:不順耳。正直的勸告聽起來不順耳,但有利於改正缺點錯誤。
【出自】:韓非子·戰國《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夫良葯苦於口,而智者勸而飲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於耳,而明主聽之,知其可以致功也。」
【譯文】:良葯苦口,而智慧的鼓勵而喝的,知道他進入而已自己病了;正直的勸告聽起來不順耳,而第二主聽的,知道他可以獲得成功的。
5、面紅耳赤
【解釋】:臉比耳朵都紅了。形容因激動或羞慚而臉色發紅。
【出自】:朱熹·宋《朱子語類》卷二九:「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於頭紅耳赤;子文卻三仕三已,略無喜慍。」
【譯文】:現在的人有點小利與害,就到了頭紅耳赤;子文卻三仕三已,幾乎沒有喜怒。

㈨ 耳什麼什麼風成語

耳後生風 [ěr hòu shēng fēng]

生詞本
基本釋義

像耳後刮風一樣。形容激烈、迅速運動時耳後根產生的感覺。
出 處

《梁書·曹景宗傳》:「景宗謂所親曰:『我昔日在鄉里,騎快馬如龍,與年少輩數十騎,……覺耳後生風,鼻頭出火,此樂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將至。」

㈩ 帶耳的成語有哪些

包含「耳」的成語共有249個
1)扒耳搔腮
2)稗耳販目
3)閉目塞耳
4)避人耳目
5)不絕於耳
6)不堪入耳
7)長目飛耳
8)充耳不聞
9)出口入耳
10)窗外有耳
11)垂耳下首
12)垂頭塞耳
13)當耳邊風
14)當耳旁風
15)盜鈴掩耳
16)盜鍾掩耳
17)盜鍾掩耳
18)道聽耳食
19)鼎鐺有耳
20)東風過耳
21)東風馬耳
22)洞心駭耳
23)杜耳惡聞
24)頓足捩耳
25)耳邊之風
26)耳鬢斯磨
27)耳鬢廝磨
28)耳鬢撕磨
29)耳鬢相磨
30)耳不離腮
31)耳不旁聽
32)耳不忍聞
33)耳聰目明
34)耳根清凈
35)耳紅面赤
36)耳後風生
37)耳後生風
38)耳聾眼黑
39)耳聾眼花
40)耳滿鼻滿
41)耳目閉塞
42)耳目導心
43)耳目股肱
44)耳目心腹
45)耳目一新
46)耳目昭彰
47)耳目眾多
48)耳染目濡
49)耳濡目擊
50)耳濡目及
51)耳濡目染
52)耳軟心活
53)耳食不化
54)耳食之論
55)耳食之談
56)耳食之言
57)耳視目食
58)耳視目聽
59)耳熟能詳
60)耳順之年
61)耳提面命
62)耳提面訓
63)耳聽八方
64)耳聽心受
65)耳聞目睹
66)耳聞目擊
67)耳聞目見
68)耳聞目覽
69)耳聞目染
70)耳聞眼見
71)耳聞則誦
72)方面大耳
73)防蔽耳目
74)肥頭大耳
75)肥頭胖耳
76)風吹馬耳
77)伏首貼耳
78)俯首戢耳
79)俯首弭耳
80)俯首貼耳
81)俯首帖耳
82)附耳低言
83)附耳低語
84)附耳射聲
85)感心動耳
86)隔窗有耳
87)隔牆有耳
88)盥耳山棲
89)貴耳賤目
90)過耳春風
91)過耳秋風
92)過耳之言
93)禾頭生耳
94)轟雷貫耳
95)黃耳傳書
96)黃耳寄書
97)豁人耳目
98)賤目貴耳
99)交頭互耳
100)交頭接耳
101)接耳交頭
102)驚耳駭目
103)酒酣耳熱
104)酒酣耳熟
105)撧耳頓足
106)撧耳撓腮
107)撧耳揉腮
108)口耳並重
109)口耳相承
110)口耳相傳
111)口耳之學
112)苦口逆耳
113)賴有此耳
114)歷歷在耳
115)臉紅耳赤
116)臉紅耳熱
117)兩豆塞耳
118)兩耳塞豆
119)聊復爾耳
120)賃耳佣目
121)亂人耳目
122)馬耳春風
123)馬耳東風
124)俛首帖耳
125)面紅耳赤
126)面紅耳熱
127)面命耳提
128)目達耳通
129)目睹耳聞
130)目擊耳聞
131)目見耳聞
132)目攋耳染
133)目染耳濡
134)目濡耳染
135)目擩耳染
136)目食耳視
137)撓腮撧耳
138)逆耳利行
139)逆耳良言
140)逆耳之言
141)逆耳忠言
142)躡足附耳
143)爬耳搔腮
144)飄風過耳
145)裒如充耳
146)牆風壁耳
147)竊鍾掩耳
148)竊鍾掩耳
149)傾耳側目
150)傾耳而聽
151)傾耳細聽
152)傾耳注目
153)清耳悅心
154)秋風過耳
155)如風過耳
156)如雷貫耳
157)如雷灌耳
158)塞耳盜鍾
159)塞耳盜鍾
160)塞耳偷鈴
161)三耳秀才
162)三日耳聾
163)搔頭摸耳
164)搔頭抓耳
165)舌敝耳聾
166)俗耳針砭
167)妥首帖耳
168)挖耳當招
169)危言逆耳
170)嵬目鴻耳
171)嵬眼澒耳
172)蚊虻過耳
173)洗耳不聞
174)洗耳恭聽
175)洗耳拱聽
176)想當然耳
177)袖手充耳
178)褎如充耳
179)言不入耳
180)言提其耳
181)言猶在耳
182)掩耳盜鈴
183)掩耳盜鍾
184)掩耳盜鍾
185)掩耳而走
186)掩耳偷鈴
187)掩人耳目
188)眼花耳熱
189)眼餳耳熱
190)眼跳耳熱
191)眼瞎耳聾
192)洋洋盈耳
193)一人耳目
194)一新耳目
195)以耳代目
196)以耳為目
197)庸耳俗目
198)游心駭耳
199)娛心悅耳
200)悅人耳目
201)在人耳目
202)在人口耳
203)遮人耳目
204)遮掩耳目
205)震耳欲聾
206)忠言逆耳
207)屬人耳目
208)屬垣有耳
209)抓耳撓腮
210)抓耳搔腮
211)出人口,入人耳
212)春風不入驢耳
213)東風吹馬耳
214)東風射馬耳
215)惡言不入於耳
216)耳報神
217)耳邊風
218)耳旁風
219)耳聽是虛,眼見是實
220)耳聽是虛,眼見為實
221)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222)耳聞不如面見
223)耳聞不如目見
224)耳聞不如眼見
225)耳聞是虛,眼觀為實
226)法不傳六耳
227)公耳忘私,國耳忘家
228)國耳忘家,公爾忘私
229)國耳忘家,公耳忘私
230)禾生耳
231)疾雷不及塞耳
232)疾雷不及掩耳
233)疾雷不暇掩耳
234)捷雷不及掩耳
235)六耳不同謀
236)目不忍見,耳不堪聞
237)目不忍視,耳不忍聞
238)牆有耳
239)牆有縫,壁有耳
240)人生行樂耳
241)善言不入耳
242)未能免俗,聊復爾耳
243)西風貫驢耳
244)迅雷不及掩耳
245)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246)眼觀四處,耳聽八方
247)眼觀四路,耳聽八方
248)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249)執牛耳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