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L什麼什麼成語故事

L什麼什麼成語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19 08:45:10

㈠ l路字開頭的成語

路不拾遺 (lù bù shí yí)
解釋:遺:失物.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撿走.形容社會風氣好.
出處:<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國無盜賊.道不拾遺."
示例:夜不閉戶.-.四方瞻仰.稱為西方聖人.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十一回
更多相關內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後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路長日暮 (lù cháng rì mù)
解釋:路途遙遠而天色已晚.比喻理想難以實現.
出處:宋·李清照<漁家傲>詞:[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漫有驚人句."
示例:
更多相關內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後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路斷人稀 (lù àn rén xī)
解釋:路被隔斷.行人稀少.形容某種災害嚴重.以致路無行人.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九:[一向恁么去.路絕人稀."
示例:譬之猛虎當道.吃的-.必有食肉寢皮之日.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十回
更多相關內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後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路逢窄道 (lù féng zhǎi dào)
解釋: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沒有地方可讓.後多用來指仇人相見.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
出處:漢·樂府詩<相逢行>:[相逢狹路間.道隘不容車."
示例:我不曾惹你.你今來害我.則怕你-難迴避.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十八回
更多相關內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後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路見不平 (lù jiàn bù píng)
解釋:指見到不平的事.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七回:[俺卻路見不平.直送他到滄州.救了他一命."
示例:他趕快轉過口又說道:`我不過-.說幾句氣話罷哩!` ★茅盾<霜葉紅似二月花>十
更多相關內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後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路見不平.拔刀相救 (lù jiàn bù píng.bá dāo xiāng jiù)
解釋:在路上遇見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形容人見義勇為.
出處:清·宣鼎<夜雨秋燈錄續集·金竹寺>:[路見不平.拔刀相救.佛菩薩賞其義俠.故遠導幻影以生之."
示例:
更多相關內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後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lù jiàn bù píng.bá dāo xiāng zhù)
解釋:在路上遇見欺負人的事情.就挺身而出幫助受害的一方.舊時為人們所稱道的一種俠義行為.
出處:宋·釋道元<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二:[師曰:`路見不平.所以按劍.`"
示例:這個是-.則是誤傷人命. ★元·楊顯之<酷寒亭>楔子
更多相關內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後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路見不平.拔劍相為 (lù jiàn bù píng.bá jiàn xiāng wéi)
解釋:在路上遇見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形容人見義勇為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天寧卓禪師法嗣>:[育王被人推倒了.也還有路見不平.拔劍相為底么."
示例:
更多相關內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後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路見不平.拔劍相助 (lù jiàn bù píng.bá jiàn xiāng zhù)
解釋:在路上遇見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形容人見義勇為.
出處:明·洪楩<楊溫攔路虎傳>:[今見將軍.乃是我恩人.卻在此被劫.自當效力相助!路見不平.拔劍相助."
示例:-.這是很正常的事.
更多相關內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後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路絕人稀 (lù jué rén xī)
解釋:路被隔絕.行人稀少.形容某種災害嚴重.以致路無行人.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九:[一向恁么去.路絕人稀."
示例:眼見的-.不由俺唬的魄散魂飛.

㈡ 成語故事《哀鴻遍野》森l

比喻到處都是呻吟呼號、游離失所的災民。哀鴻:哀鳴的大雁.
《詩經·小版雅》權中有一篇題為《鴻雁》的詩。其中有兩句是:「鴻雁於飛,哀嗚嗷嗷。」
它的意思是說:鴻雁找不到安棲的地方,沒有目的地飛著,悲哀地叫著。形容流離失所的難民呻吟呼救的凄慘景象。
由於這兩句詩,後來人們就把不得安居的難民叫作「哀鴻」;形容受難的人民極多,幾乎到處都有,就說是「哀鴻遍野」或「遍地哀鴻」。
原詩中「哀嗚嗷嗷」的「嗷嗷」兩字,後來還常常用來形容啼飢叫餓的嘈雜之聲,例如「嗷嗷待哺(哭哭嚷嚷地急切盼望給點吃的)」。

㈢ 成語故事程門立雪視頻l

程門立雪
【讀音】:chéng mén lì xuě
【解釋】:舊指學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師。
【出處】:《宋史·道學傳二·楊時》:「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

㈣ 臨深履薄 的成語故事

出 處 《詩經·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如履薄冰 ( rú lǚ bó bīng )
解 釋 好象踩著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險的境地而提心吊膽。
出 處 《詩經·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用 法 動賓式;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事情的危機
示 例 三國·魏·曹操《請爵荀彧表》:「忠恪祗順,~。」
近義詞 如臨深淵、膽戰心驚
反義詞 如履平地

㈤ 半途而廢 l成語故事

半途而廢bàntúérfèi
[釋義] 半途:半途上;廢:中止。路走到一半停了下來。比喻事業沒做完就停止;不能善始善終。
[語出] 清·李伯元《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七回:「如果就此請假回國;這里的事半途而廢;將來保舉弄不到;白吃一趟辛苦。」
[正音] 而;不能讀作「ěr」。
[辨形] 廢字的左邊是「廣」;不能寫作「疒」。
[近義] 功虧一簣 有始無終 淺嘗輒止
[反義] 堅持不懈 持之以恆 鍥而不舍
[用法] 比喻做事有始無終。多用於事業上、工作上;也用於學習上。一般作謂語、狀語、定語、補語。

㈥ 老之將至 的成語故事

老之將至:多用作自稱衰老之語。小編收集了老之將至的成語故事,希望各位讀者喜歡。

▲【注音】lǎo zhī jiāng zhì

▲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孔子帶領學生周遊列國講學,來到楚國葉邑,葉公沈諸梁接待了他,他對孔子不怎麼了解,就悄悄地問子路,子路一時不知怎麼回答他。孔子事後得知就對子路說以後就說:「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 【典故】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論語·述而》

▲ 【解釋】多用作自稱衰老之語。

▲ 【用法】作賓語、定語;多用作自稱衰老之語

▲ 【造句】:

1. 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2. 先生樂觀豁達,美意延年,雖已70高齡,而不知老之將至。

3. 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4. 汝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5. 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6. 孔子曰:「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7.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8. 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9. 老之將至是自然規律,不可抗拒。可年老體衰,卻未必年老心衰。心不衰老,自然能老當益壯,發揮老成練達、老馬識途的老年優勢,做到做到老有所為。

10. 不要愁老之將至,你老了一定很可愛。而且,假如你老了十歲,我當然也同樣老了十歲,世界也老了十歲,上帝也老了十歲,一切都是一樣。朱生豪

㈦ 下列成語故事中的主人公名字驚弓l之鳥,焚書坑懦,聞雞起舞,囊螢映雪,懸梁刺股,濫竽充數,卧薪嘗膽

成語對應的主人公分別是
(驚弓之鳥)更羸
(焚書坑儒)贏政
(聞雞起舞)祖逖
(囊螢映雪)公車胤,公孫康.
(懸梁刺股)蘇秦
(鑿壁偷光)匡衡,
(濫竽充數)南郭先生
(卧薪嘗膽)勾踐

㈧ l濫竽充數成語故事

成語典故
原文
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翻譯
齊宣王讓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奏。南郭處士請求給齊宣王吹竽,齊宣王對此感到很高興,用數百人的糧食來供養他。齊宣王死後,齊湣王繼承王位,他喜歡聽一個一個地演奏,南郭處士聽後便逃走了。
注釋
(1)節選自《韓非子·內儲說上》。這則寓言諷刺了無德無才、招搖撞騙的騙子,提醒人們只要嚴格把關,騙子就難行騙。告訴人們要有真才實學。濫:失實的,假的;竽:一種古代樂器,即大笙;「濫竽」即不會吹竽;充數:湊數。
(2)齊宣王:戰國時期齊國的國君。姓田,名辟疆。
(3)使:讓。
(4)必:一定,必須,總是。
(5)南郭:復姓。
(6)處士:沒有做過官的讀書人。

(7)請:請求,要求。
(8)為:給,替。 ...

㈨ 願者上鉤 l 每天一個必聽成語故事No.67

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故事:

【成語】: 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拼音】: tài gōng diào yú,yuàn zhě shàng gōu

【解釋】: 太公:指周初的呂尚,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願地上當。

【成語故事】:

商朝末年,姜子牙年近八十,卻懷才不遇,只當了一個下大夫。
他見紂王無道,又受到妲己的迫害,逃出商朝都城朝歌。他來到渭水邊隱居,天天釣魚。他釣魚與眾不同,桿短線長,鉤直無餌。他一邊釣魚,一邊自言自語地說: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一天,西伯侯姬昌經過渭水,回西岐去。他聽說姜子牙是位賢人,就親自來請他到西岐去。姜子牙故意迴避,躲在蘆葦叢里不出來。姬昌齋食三天,沐浴整衣,雙命人抬著禮品,再來請姜子牙,姜子牙這才出來相迎。
後人稱這件事為姜太公八十遇文王。姜子牙被文王封為丞相,幫助文王、武王伐紂,創立了周朝。
成語太公釣魚,願者上鉤比喻為了求賢,心甘情願地上圈套。

㈩ l曹操的成語故事

曹沖稱象(曹操兒子當然關於曹操)
草船借箭(曹操被坑)
協天子以令諸侯(這是成語)
三分天下
赤壁鏖兵
煮酒論英雄
望梅止渴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