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公務員邏輯填空成語語境

公務員邏輯填空成語語境

發布時間: 2020-11-19 09:43:01

A. 2020黑龍江公務員行測邏輯填空成語該死記硬背嗎

每一年的省考,每一年的行測試卷大致相似,總題量約130題,共五大部分。其中言語理解與表達大約40題,佔了總題量的30.8%,接近三分之一,分值大約30分,可想而知言語理解與表達的重要性。
言語理解與表達包含邏輯填空、片段閱讀、語句表達以及可能出現的文章閱讀。雖說四大種題型,但是邏輯填空幾乎是言語理解與表達的半壁江山。而且,學員們在這么多的題目中感覺最難的就是邏輯填空,有一種「這個題什麼含義我懂,但是選項我不知道什麼意思」的感覺,一種面對選項詞語、成語的無力感。當我們回憶曾經的語文教育,貌似也並沒有專門學習成語的課程,只是靠我們平時的積累。學員總是問老師:成語只能背嗎?邏輯填空不背成語不行嗎?
成語作為我們祖先留給我們寶貴的財富,是世界獨一無二的。拋開考試需要,我們也應該去學好它。但是為了考試,亟需學會大量成語,背是必須要做的事情。是要背但不能死記硬背,要有方法的背。單純的背成語,用時久效果不明顯。
背成語要有方法,優先背考試高頻詞語,比如南轅北轍,出現次數少說20次。
首先,查找詞典了解成語的含義:南北表明相反方向;轅:車前駕牲畜的木頭,指明方向;轍:車印;成語含義:作用目的和方向相反,在這只是最基本的含義,利用基本含義不能解決所有。其次,我們要結合典故更深入了解南轅北轍,一個人想要去楚國但是卻是向著方向相反的地方走,越走越遠。從典故中我們可以知道南轅北轍指的是一個主體,那題干中描述兩者的語境就可以排除了。然後,從題乾的角度選項除了正確答案還有一些意思相近的成語,與南轅北轍含義相近的詞如背道而馳、分道揚鑣等,要結合各自成語含義區分成語,背道而馳指兩者相反,分道揚鑣指的是志向不同的兩個人分開。最後,利用南轅北轍成語中的轅、轍理解其他成語,比如如出一轍,說車印一致說明相同。
總的來說,成語不背不行,死記硬背不行,要用方法。利用高頻成語詳細含義帶出近義詞以及含有相同字的成語,以點帶面,化零散成整體。

B. 2021國考行測技巧:走進「網紅成語」 探秘邏輯填空

在行測邏輯填空備考過程中,很多同學會抱怨,成語積累了那麼多,甚至都謄抄到本子上面,但是總是記不住。在考試的時候總是會在相似的成語之間徘徊,糾結到最後可能還是沒選到正確選項。很多同學就在心灰意冷中慢慢放棄了邏輯填空,最終導致成績失衡,其實對於邏輯填空,我們還是需要有方法和技巧去積累成語,尤其要積累考試中的高頻成語,可以積累成語的基本意思、常用語境、和經常配套考查的其他成語。接下來中公教育專家將通過「第一網紅成語」—南轅北轍,一起來學習如何正確積累成語。

一、 積累成語基本意思

一方面,我們可以利用查詢成語詞典、搜索在線漢典等方式了解成語的基本意思,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組成成語的字義猜想基本意思。當然,有些成語在使用過程中可能發生了一些語義變化,我們也要積累成語的引申義。比如,南轅北轍:「轅」指車前駕牧畜的兩根直木;「轍」指車輪軋出的痕跡;「南」「北」指相反的兩個方向。「南轅北轍」比喻行動和目的相反。

二、 積累成語的常用語境

如何進一步了解成語的常用語境呢?一方面可以看該成語的造句,另一方面,可以從考過的題入手,從中歸納概括成語常用語境的特點。比如:當職場霸凌嚴重到超乎法律限制和人格尊嚴的時候,我們要有站出來說不的勇氣。畢竟工作的目的是讓自己更有尊嚴的活著,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卻要以犧牲尊嚴去得到,豈不南轅北轍嗎?

簡而言之,對於工作這件事,目的是獲得尊嚴,卻需要犧牲尊嚴得到,表現出目的和行動相反的意思。因此,南轅北轍一般常用於表示一個主體,行動和目的相反的語境。

三、積累配套考查的其他成語

背道而馳:「背道」指朝著方向相反的道路;「馳」指賓士。「背道而馳」比喻彼此方向目標完全相反;也比喻背離正確的目標,朝相反的方向走。適用於兩個主體背離發展,其中一個主體背離了正確方向。

分道揚鑣:「分道」指分開道路,「揚鑣」指驅馬前進。「分道揚鑣」比喻目標不同而各奔前程或各干各的事情。

【例1】名校辦分校是近年來冒出來的新生事物,這項舉措受到各方意見的______:「名校連鎖」是否______,是否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______。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質疑 有名無實 背道而馳

B.質詢 名實不符 不謀而合

C.質疑 名存實亡 分道揚鑣

D.質詢 名不副實 南轅北轍 【中公解析】答案:詳情點擊

C. 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搭配填空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 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之邏輯填空題,應試注意事項,如:

  1. 有些成語在特定語境中可以改變其常規用法而產生一種臨時意義,即「一語二用」現象,在辨誤時應多留意。

  2. 注意固定搭配

    如,「等閑視之」前面常加上「不可」、「不能」、「豈能」等否定詞語。

  3. 注意隱含信息

    明確成語內部的隱含信息(包括成語語素本身的限定、使用前提或條件等)。

  4. 注意回歸本義

    如,「粗枝大葉」比喻簡略概括,也比喻做事不細致,不認真。

  5. 注意形似混淆

    如:

    ①頗有微詞:指有很多(隱晦的)批評和不滿的話語,表示對某人某事不滿(貶義詞);

    ②頗有微言:指精妙的言論。

D. 如何拿到提升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填空正確率

言語理解與表達中有一類比較常見的問題——邏輯填空,而在做這種題目的時候很多同學比較頭疼,因為正確率極低,實際問題很簡單,只是很多人找不到具體應該如何操作。其實,在做邏輯填空的題目的時候首先應該先找到判定標志,然後再找其呼應點,最終確定正確選項。明顯的判定標志有哪些呢?比如,第一,同義互換詞:或者說、也就是說、無異於等。第二,總結性詞語:總之、由此等。第三,指代詞:這、那、這個等。第四,標點符號:「:」「——」.不過有些同學在做題的時候會發現很多題目並沒有明顯的標志,這個時候怎麼辦呢?舉個例子我們來看一下:

我遇到一名同事發現他瘦了很多,問他怎麼了,他跟我講:最近正在上封閉班,早上起得早,晚上睡得晚,一天九個小時的課程,麥克又壞了,只能靠吼,白天沒胃口,吃的很少,消耗的卻多。感覺自己_________.

A.精力充沛 B.身體被掏空

那你得應該選擇什麼呢?很多同學選擇B吧,為什麼呢?你是怎麼判斷出來的呢?是不是通過以上這一番話,對其進行了總結概括,一系列的描述總體綜合在一起說明的意思就是自己筋疲力盡了,那麼同意替換就應該是B了吧。這就是我們要與大家分享的在沒有判定標志的情況下如何進行應用的第一種形式——概括理解:將空前後的句義進行歸納總結。

那除了這樣的形式外還有沒有其他的呢?我們來看一下這個例子。

說話與寫文章一樣,第一要簡明扼要,做到________;第二要樸素自然,防止矯揉造作。

A.言之有理 B.言簡意賅

各位同學,選哪個?很多同學選擇B,但是很多同學會覺得A也沒什麼問題,放到題干當中也很契合。在這里大家要注意,我們不是簡單選擇一個適合的,我們選擇的應該是最適合的,大家來看這個例子,空的呼應點應該是在前還是在後呢?大家會發現空後面出現了分號,而且後面已經提到的是第二個要求了,所以呼應點應該是出現在前面,我們來看前面,總體是對「說話與寫文章」這個話題進行論述,接下來說到的就是對它們的要求了,「第一要簡明扼要」,這已經把第一個要求明確的告訴了我們,後面「做到」如何,應該就是對「簡明扼要」的另外一種形式的補充了。所以這個「簡明扼要」就應該是對於空的呼應,那麼「簡明扼要」什麼意思呢?簡潔明了抓住要點的意思,兩個選項,言之有理是說話有道理的意思,而言簡意賅是說的簡單但是有道理的意思,所以我們就不難判斷應該選擇B了,這個應用方式就是——尋找呼應點的互解詞

什麼叫互解詞呢?就是能夠相互解釋提示的詞語。如果要是細分的話,又能分成幾種不同的形式。我們分別來看一下。

1.行為及其結果的互解

什麼意思呢?就是人或者事物的行為動作導致的結果是什麼樣子的。比如:將經典進行刪節,然後將________的「潔本」交給學生。

A.支離破碎 B.東拼西湊

大家首先應該明白這兩個詞到底應該是什麼意思,支離破碎就是凌亂破碎,不完整的意思。東拼西湊是凌亂加以拼湊的意思。那我們看前面的「刪節」,什麼是刪節?就是刪去一部分,那有將其他的部分拿過來進行拼湊的意思嗎?很明顯並沒有,所以應該選擇「支離破碎」.這個成語就是「刪節」這個行為的結果了。

2.主體及其功能的互解

這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應填詞體現了題干中某些事物的主要功能。比如:越來越多的慈善家從組織直接捐助變到希望通過基金會發揮杠桿效用,________社會慈善家資源。

A.撬動 B.挖掘

選哪一個?你為什麼選A,因為前面出現了杠桿,大家會發現杠桿的主要功能就是「撬」.

以上兩種是我們考試中相對考察頻率比較高的。而下面三種考察頻率比較低,我們簡單了解一下。

3.主體及其特性的互解

比如:

泉——清冽

茶——幽香

酒——醇厚

這些就是事物以及他們的主要特徵。

4.詞義互解

本能——無師自通

本能就是天生就會,無師自通是不用教授就會,二者之間詞義的主要部分基本一致,這就是詞義上的互解。

5.種屬關系的提示

三十六計——笑裡藏刀

若是題干中提到了「三十六計中的_______」,而下面選項中出現「笑裡藏刀」「兩面三刀」,那麼即使兩個詞義都符合,我們在選擇的時候也是要有傾向性的,應該選擇「笑裡藏刀」,因為「笑裡藏刀」是「三十六計」中的一種,所以相對來說更好。這就是利用了常識中的一些知識點來進行了解決。

我們來總結一下:首先,大家在做邏輯填空的題目的時候切記不要只看空,而是要將全文段都進行認真的閱讀,因為呼應點到底在什麼地方出現,我們是並不清楚的。其次,能夠找到呼應點只是一個比較初級的階段,你要對於每個詞都應該有基本的掌握,要是這個詞你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的話,那即使找到呼應點也無濟於事,所以大家平時還是要做好詞語方面的積累。

E. 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重語境輕辨析,邏輯填空不愁分是什麼

行測中,邏輯填空是必考題型之一,由於其題量大,題目難度高,一直以來都是作為一種重難點題型出現。並且廣大考生在做這種題型的過程中總是憑借所謂的語感去做,導致錯誤率較高,正確率不穩定。為了提高正確率,經過對歷年考試題目的研究,發現在做邏輯填空題目的時候不能僅僅代入選項憑借語感選擇,更多的應該結合語境進行分析,選擇出更合適的。
語境通俗的來講就是語言使用的環境,無論在日常生活中說話還是寫文章,選擇詞語的時候都會隨著當時不同的語言環境境進行轉變,所以在做邏輯填空的題目的時候也就需要考慮到所要填空的上下文語境。語境主要包括三類,分為言外語境、言伴語境以及言外語境。
言外語境主要指的是認知背景語境以及社會文化語境,包括整個現實世界的網路知識、文化傳統、思維方式等等。考生在利用言外語境做題時要有一定的知識量的積累。

F. 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填空:辨析成語的兩個角度

(一)側重點不同
考試常考的高頻成語,很多的時候是考查兩個詞語之間的區別。就算是近義詞之間,也會有一些側重點的不同。比如「畫餅充飢」和「望梅止渴」兩個詞,畫餅充飢指的是用完全不能實現的空想去欺騙自己或別人,而關於望梅止渴一詞,大家都知道是關於曹操的一個故事:曹操急行軍,戰士們都又累又渴,走不動了。曹操一指前方,告訴戰士們:前方有一片青梅林,梅子又酸又甜,戰士們一聽,感覺馬上就感到了梅子的酸意,頓時就不渴了,於是又打起精神的行軍,沒有耽誤時間。也就是說,望梅止渴是用美好的願景的「欺騙」自己。雖然「畫餅充飢」和「望梅止渴」都有用空想安慰自己的意思,但是前者側重於用根本不可能兌現的妄想去解決實際的問題,而後者側重用對前途的預想來慰藉人們。
【例1】刻不容緩/迫不及待
面對我國宏觀的調控政策從市場需求為主向供給側改革發力的新變化和新要求,校正金融生態累計式結構錯位______。
【答案】:刻不容緩。中公解析:刻不容緩和迫不及待都形容急迫,緊急的情況。刻不容緩是客觀上的局勢緊急,而迫不及待指的是主觀上心態上的急迫感。
(二)適用對象不同
有一些成語,只能和固定的對象搭配使用,這些固定的搭配,需要大家在長期做題中積累,也建議大家多閱讀一些主流報刊或收看新聞。比如「罄竹難書」只能指的是罪行很多,「豆蔻年華」只指女子十三、四歲,「草長鶯飛」只能用於形容江南春色。
【例2】仁者見仁/眾說紛紜
關於高安窖藏元青花的身世之謎,文博界______,莫衷一是。有屬元代駙馬都尉伍興甫、伍良臣父子之說,有瓷器店老闆擁有之說,有達官貴人擁有之說,至今任難有定論。
【答案】:莫衷一是。中公解析:本題也是常見的固定搭配。眾說紛紜和莫衷一是連用,指的是大家都有自己的見解,不能達成一致,形成共識。而仁者見仁和智者見智經常搭配使用,指的是不同人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件事,觀點或一意見會不一樣。
上述的適用對象不同和測重點不同是考試中最常見的兩種情況,除此之外,還有兩個比較常見的分析成語的方式,我們在下節課中會著重講解。

G. 2020年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重語境輕辨析,邏輯填空不愁分是什麼

  • 2020年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之邏輯填空題解法之語境分析法:

  1. 首先閱讀材料,進行語境分析,材料中一般會有所填空格的呼應點,根據呼應點可以排除部分甚至全部的選項,剩下不能排除的選項再進行詞語辨析。

  2. 語境分析法,分析句子上下文的邏輯關系從句子中找到一種對應和暗示,邏輯關系包括對比、並舉、解釋、順承關系等。

    比如:

    1)直接對比

    表達意義相反的兩個分句,關聯詞如「不是……而是」、「是……不是」,或者無明顯關聯詞的含義相反的句子。需注意色彩、語氣一致,含義相反等因素把空補充完整。

    2)背離對比

    當所填詞語與文段中的某個詞語構成相互背離但不是完全相反的關系時,稱為背離關系的反對應。需把握材料中的一對反義詞語的含義范圍是否一致。

H.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下面邏輯填空怎麼做

公務員行測筆試邏輯填空題,提升其正確率,需先了解該題型考查內容及類型,並掌握相應解題技巧。邏輯填空考查內容: 1)從理性義方面而言,主要以考查實詞和成語的辨析為主,考查角度包括語意輕重、含義側重、感情色彩、適用范圍等多個方面。 2)考察題干文段語境內部的邏輯呼應關系。邏輯呼應關系:指題干給定文段本身的內部語境中相互照應或解釋的關系。邏輯關系的常見類型: 1)解釋關系:指語境對所填詞語做出了解釋。明顯的標志:破折號、冒號、「或者說」、「也就是 說」、「無異於」。隱性的標志:總分結構或者分總結構。 2)反對關系:指語境中的邏輯呼應點與所填詞語意思相反或相對。轉折關系的標志詞:但是,然而,卻,可 是,其實,事實上,實際上。 3)遞推關系:後面的詞語在含義和程度上比前面更進一步。標志詞:而且、甚至、更、更何況。 4)聯合關系:是所填詞語與邏輯呼應點的意思一致或相近。標志詞:既……又……,有時……有時……,也…… 或……或……,要麼……要麼…… 邏輯填空解題技巧,比如:語境分析法。語境分析法:找到題干中的邏輯關系,根據邏輯關系的類型,判斷所填詞語與呼應點的關系,就呼應點的含義選出正確答案。

I. 行測技巧:邏輯填空成語知多少

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邏輯填空題,成語類題從以下角度進專行判斷:

  • 從適屬用對象角度判斷

    了解成語所表達的習慣對象,注意辨析成語之間在適用對象上的區別,避免誤用。

  • 從程度輕重角度判斷

    根據特定的語言環境選用輕重適度的成語,以避免大詞小用或小詞大用。

  • 從側重點角度判斷

    比如,「畫餅充飢」與「望梅止渴」,二者都有用空想安慰自己的意思。前者側重用根本不能兌現的辦法來解決實際問題;後者側重用對前途的預想來慰藉人們。實際中具體應該選用哪個才貼切,則需結合相關語境斟酌選擇。

J. 202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邏輯填空成語巧記(2)

  • 2020年度國家公務員考試備考指導,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之邏輯填空,成語積累:

  1. 結合語境理解成語的含義,並適當造句體會該詞語的使用語境;

  2. 用語素聯想法積累成語的含義,准確把握詞語含義;

  3. 將意思相近或相反的成語進行歸類;

  4. 將意思相近或相反的成語進行歸類。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