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公考成語積累有什麼用

公考成語積累有什麼用

發布時間: 2020-11-19 10:07:02

❶ 行測的言語理解與表達的成語怎麼積累

1、多做題,基本上能夠把握一些經常考到的詞彙。
2、看常用成語詞典。
3、中公教育官網上有很多相關的備考資料可以去下載來看看。

❷ 202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成語積累的誤區

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成語的意思、感情色彩、詞義范圍等也在使用的過程中不斷地演變。正因如此,在成語的積累中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步:

一、知其意

對於掌握一個成語,知其意只是第一步,知其本義、引申義、比喻義、現在的意義。

例:1.大而化之:原指思想品德之博大,廣大,光大,大到可以教化天下。現常用來表示做事疏忽大意,馬馬虎虎。

2. 按圖索驥:指按照圖上畫的樣子去尋找好馬,比喻墨守成規辦事;也比喻按照線索去尋求。

3.墨守成規:戰國時墨翟善於守城;成規:現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規則、方法。墨守成規一詞現多用於形容思想保守,守著老規矩不肯改變。

二、明其適用對象

很多成語的在其修飾對象上是有一定的范圍限制,因此在積累的過程我們就要多多注意。

例:1.鱗次櫛比:多用來形容房屋或船隻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齊。

2.耳提面命:不僅是當面告訴他,而且是提著他的耳朵向他講。 形容長輩教導熱心懇切。

3.篳路藍縷:篳路:柴車;藍縷:破衣服。駕著簡陋的車,穿著破爛的衣服去開辟山林。形容創業的艱苦。

三、曉其特性

成語在用法上也是暗含玄機。首先是在成語的適用習慣上。比如:用法搭配上,相提並論、同日而語、等量齊觀、混為一談等,多用於否定詞中。其次是成語的句法功能,即成語在句子中所充當的句法成分,也是我們積累的比如句法結構上,「天壤之別」在句子中做賓語,通常寫「兩者之間有天壤之別」。「截然不同」在句子中做謂語,通常寫「兩者截然不同」。

成語在不同的語境中 ,其所表達的意思亦會存在細微差別,所以成語的積累不能脫離語境。除此之外,復習要貫穿積累成語的整個過程中。畢竟,「溫故而知新」。

❸ 202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成語積累的誤區

公務員考試重點需要訓練提高做題的速度,還有博覽能力。因為《行測》題目有140題左右,考試時間120分鍾,大約幾十秒要做完一題。如果做題速度太慢根本沒有辦法做完。同時,平時積累也很重要,《行測》涉及到的內容太多了,如果政治、經濟、法律、人文和數學等,平時一定要多看書,否則報名到考試一個月的時間復習根本不夠。考生可以藉助比如jint全腦速讀工具來提高閱讀速度和做題速度,工具可導入所有純文本文件,其內部內置許多網路知識。關於《申論》要多關心時事政治,比如多看新聞、還有《半月談》《求是》《人民日報》,還要多寫。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祝你成功。

❹ 公考成語記不住怎麼辦

平時多讀,多寫,把成語用於生活中去,觸景生情,用成語來概括,日久天長,積累到一定的程度,自然運用得心應手。

❺ 2019國家公務員行測備考:成語實詞有什麼快速積累的方法

(一)成語故事
成語是一部分定型的片語或短句。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所以了解成語故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也能加深印象,利於記憶積累。
例如:鞭長莫及,原意是說即使有力量,也使不得,因為馬肚子不是鞭打的地方。後比喻力量達不到。從字面我們一定程度能夠理解這個成語的意思,但當我們了解它的背景故事,會加深印象,更准確地把握它的意思。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楚莊王派申舟訪問齊國,途中必經宋國。按理來說,經過宋國應事先通知宋國,然而楚莊王自恃楚國為大國,不把宋國放在眼裡,就沒通知宋國。
宋國國君知道了後,十分氣憤,將申舟扣留下來。大臣華元對國君說:「楚國事先未有通知,便是把我國當作已亡,領土已歸屬於他。我們必須維護獨立主權的尊嚴,不能受這種侮辱!就算楚國要發兵進攻,大不了就亡國。但我們寧可戰敗,也不服屈辱!」
宋國國君聽了後,處死了申舟,並隨時迎接楚國的進攻。
楚莊王得知消息後,果然派兵進攻宋國,並將宋國都城睢陽團團圍住。雙方相持了好幾個月,楚國也未能取勝。
第二年春,宋國派大夫樂嬰向晉國求助。晉景公准備出兵為宋國平反時,大夫伯宗勸道:「『雖鞭長,不及馬腹(鞭子再長,也打不到馬的肚子)』,我們又怎能管得了楚國呢?」
(二)上下文解釋
積累成語除了了解它們的背景故事,還可以在語境中進行理解,因為語境能夠有一定的解釋作用。例如:由於「金三角」地區大部分是在海拔千米以上的崇山峻嶺上,叢林密布,道路崎嶇,交通閉塞,三國政府鞭長莫及,為當地居民種植罌粟提供了政治、經濟以及地理、氣候等方面得天獨厚的條件。在這樣一個語境中可以看出,由於金三角地理位置特殊,政府的力量無法到達,所以罌粟得意大面積種植,通過這些內容都有利於我們理解「鞭長莫及」的意思。因此考生們可以增加閱讀量,在閱讀中積累成語。
(三)真題積累
有些考生對閱讀材料選擇有一些苦惱,不知道哪些資料中成語出現的比較多,那不妨通過做題來積累成語。而且真題中出現的成語都是高頻考試成語,積累起來也更有針對性。中公教育出版的習題集或真題集中都有相應詳細的題目解析。大家可以通過選擇備考資料進行復習積累。

❻ 想考公務員,平時應該積累什麼

恩,有點早了
提早半年樣子復習就可以了
積累的話,行測主要還是語感需要平時累積,多讀讀報紙雜志
正式復習階段要積累速算方法、數量題的做題方法,這個不算在平時積累;
申論平時多看看新華網,熱點政治問題,最重要的是政治問題的評論,看一看正式的社論是怎麼評論一個政治問題的,自己多學習固定的詞彙表達
不用太緊張了,公務員復習備考還是一個應試的過程,積累還是沒有掌握技巧重要

❼ 公務員常識高頻成語素材積累

公務員常識copy高頻成語素材積累,舉個例子:

積重難返 根深蒂固

積重難返:經過長時間形成的壞思想作風或壞習慣,很難改變。

根深蒂固:比喻基礎深厚,不容易動搖。

差異:「積重難返」側重舊習或舊思想很難改變,「根深蒂固」側重基礎牢固。積重難返後一般跟的是不好的事情,根深蒂固可以形容壞習俗、壞習慣,也可形容好的東西。

公務員考試中常見成語還有很多,需要自己下去不斷積累,選擇一組成語對比記憶,在邏輯填空這部分取得更好的成績。

❽ 2018貴州公務員考試行測考試備考:公考成語積累方法

2018貴州公務員考試行測考試備考:公考成語積累方法
公務員行測考試中會涉及很多關於成語的考查。說到成語積累,很多考生感覺很頭疼,會覺得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往往會走極端,一種是選擇一本成語詞典從「A」字頭開始背,另一種是選擇放棄。其實公考中對成語考查是有一定的側重的,主要以常用成語為主,主要考查易錯近義成語。並且會重復考查,前一年考查的,第二年也有再次考查的可能。因此,三月教育專家在此給出考生成語積累的方法,幫助大家有方法有方向的進行學習。
(一)成語故事
成語是一部分定型的片語或短句。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所以了解成語故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也能加深印象,利於記憶積累。
例如:鞭長莫及,原意是說即使有力量,也使不得,因為馬肚子不是鞭打的地方。後比喻力量達不到。從字面我們一定程度能夠理解這個成語的意思,但當我們了解它的背景故事,會加深印象,更准確地把握它的意思。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楚莊王派申舟訪問齊國,途中必經宋國。按理來說,經過宋國應事先通知宋國,然而楚莊王自恃楚國為大國,不把宋國放在眼裡,就沒通知宋國。
宋國國君知道了後,十分氣憤,將申舟扣留下來。大臣華元對國君說:「楚國事先未有通知,便是把我國當作已亡,領土已歸屬於他。我們必須維護獨立主權的尊嚴,不能受這種侮辱!就算楚國要發兵進攻,大不了就亡國。但我們寧可戰敗,也不服屈辱!」
宋國國君聽了後,處死了申舟,並隨時迎接楚國的進攻。
楚莊王得知消息後,果然派兵進攻宋國,並將宋國都城睢陽團團圍住。雙方相持了好幾個月,楚國也未能取勝。
第二年春,宋國派大夫樂嬰向晉國求助。晉景公准備出兵為宋國平反時,大夫伯宗勸道:「『雖鞭長,不及馬腹(鞭子再長,也打不到馬的肚子)』,我們又怎能管得了楚國呢?」
(二)上下文解釋
積累成語除了了解它們的背景故事,還可以在語境中進行理解,因為語境能夠有一定的解釋作用。例如:由於「金三角」地區大部分是在海拔千米以上的崇山峻嶺上,叢林密布,道路崎嶇,交通閉塞,三國政府鞭長莫及,為當地居民種植罌粟提供了政治、經濟以及地理、氣候等方面得天獨厚的條件。在這樣一個語境中可以看出,由於金三角地理位置特殊,政府的力量無法到達,所以罌粟得意大面積種植,通過這些內容都有利於我們理解「鞭長莫及」的意思。因此考生們可以增加閱讀量,在閱讀中積累成語。
(三)真題積累
有些考生對閱讀材料選擇有一些苦惱,不知道哪些資料中成語出現的比較多,那不妨通過做題來積累成語。而且真題中出現的成語都是高頻考試成語,積累起來也更有針對性。三月教育出版的習題集或真題集中都有相應詳細的題目解析。大家可以通過選擇備考資料進行復習積累。

❾ 行測考試成語積累除了看詞典,還有什麼好方法啊

(一)成語故事
成語是一部分定型的片語或短句。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所以了解成語故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也能加深印象,利於記憶積累。
(二)上下文解釋
積累成語除了了解它們的背景故事,還可以在語境中進行理解,因為語境能夠有一定的解釋作用。
(三)真題積累
有些考生對閱讀材料選擇有一些苦惱,不知道哪些資料中成語出現的比較多,那不妨通過做題來積累成語。而且真題中出現的成語都是高頻考試成語,積累起來也更有針對性。
以上望採納哈

❿ 公務員考試里的成語辨析怎麼搞定

(1)正確理解成語的含義
(2)准確辨明成語的感情色彩
(3)明確成語的適用范圍
(4)掌握成語的句法功能
(5)了解成語的特殊用法
考生們主要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並積累常見成語的正確含義和適用范圍,區分成語的感情色彩,掌握成語句法及其特殊用法。就能輕松搞定這一類題型。
此類型的題目一般是有兩種考察模式。
(1)判斷句子中的劃線的成語是否使用正確。
(2)根據成語的適用范圍選擇符合句意的成語。
(一)正確理解成語的含義題型核心知識
從內容上看,成語的含義具有整體性。有的成語可以從字面上去理解,但更多的成語出自歷史典故或古詩文,從字面上去理解就會鬧出笑話;還有的成語含有比喻義,要透過表面意義去理解它真正的含義。
例:考慮問題時沒有大局意識,_______,顧此失彼,這就是他決策失誤的重要原因。
A.目無全牛
B.目不識丁
【答案】A
【中公解析】在這句話中,成語「目無全牛」的使用是不正確的,說話者沒有準確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目無全牛」是指眼中沒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結構。比喻技術嫻熟到了得心應手的境地。而說話者卻將它理解為缺乏整體觀念,是錯誤的。
(二)准確辨明成語的感情色彩題型核心知識
感情色彩分為褒義、貶義。有一些成語自身就附帶有展示褒貶態度的感情色彩。
例:今年來,新聞學專業越來越熱,許多學生______,紛紛選學這一專業,希望將來能做一名新聞工作者。
A.蠢蠢欲動
B.心馳神往
【答案】B
【中公解析】「蠢蠢欲動」的意思是敵人准備進行攻擊或壞人策劃破壞活動,為貶義詞。此處用來指學生報考顯然不對。
(三)明確成語的適用范圍題型核心知識
成語作為一種長期流傳下來的固定的詞語形式,其含義是社會約定俗成的,因此,其適用范圍也是固定的,不可亂用、濫用。
例:古人中不乏刻苦學習的楷模,懸梁刺股者、秉燭達旦者、聞雞起舞者,在歷史上______。
A.汗牛充棟
B.多如牛毛
【答案】B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