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語文中考易錯成語解釋及運用

語文中考易錯成語解釋及運用

發布時間: 2020-11-19 12:54:42

⑴ 語文常用及易錯成語.(每個成語注釋寫明用法)(越多越好)

⑵ 初中易錯成語及其解釋造句

【愛不釋手】釋:放下,愛:喜愛,喜愛到不能放手的地步,

【愛屋及烏】意思喜愛那個人連帶地愛護停留在房屋上的烏鴉.比喻愛一個人,連對與他有關系的人或物也喜歡.

【安邦定國】邦:泛指國家.使國家安定鞏固.

【安分守己】分:本分.規矩老實,守本分,不做違法的事.也比喻保持自身的規矩.

【安民告示】安定人心的布告.現多用來比喻政府或機關團體等在做某事之前,把有關內容、要求等先讓人知道的通知.

【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條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原指寫文章時結構安排得當,選詞、造句合乎規范.也指按老規矩辦事,缺乏創新精神.

【黯然失色】心裡不舒服、情緒低落的樣子;本指心情不好,臉色難看.後多比喻相比之下,事物彷彿失去原有的色澤、光彩,遠遠不如從前.

【白璧微瑕】潔白的玉上有些小斑點,比喻很好的人或事物有些小缺點.

【百無聊賴】依賴,指生活或感情上的依託.精神上沒有依託,形容非常無聊.

【百折不饒】撓:彎曲.比喻意志堅強,無論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動搖退縮.

【鞭長莫及】原意是鞭子雖長,也不能打馬肚子.比喻相隔太遠,力量達不到.

【彪炳千古】形容偉大的業績流傳千秋萬代.

【標新立異】biāoxīnlìyì提出新的見解,表示與眾不同

【博古通今】bógǔtōngjīn對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並且通曉現代的事情.形容知識豐富.

【別出心裁】biéchūxīncái另有一種構思或設計.指想出的辦法獨創一格,與眾不同.

【並行不悖】bìngxíngbùbèi同時進行,不相沖突.

【病入膏肓】bìngrùgāohuān)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臟與膈膜之間叫「肓」.形容病情十分嚴重,無法醫治.比喻事情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博聞強識】bówénqiángzhì聞:見聞.形容知識豐富,記憶力強.

【不寒而慄】bùhánérlì不冷而發抖.形容非常恐懼.

【不即不離】bùjíbùlí指對人既不接近,也不疏遠.多指對人似親非親、似疏非疏的關系.

【不經之談】bùjīngzhītán荒誕無稽、沒有根據的話.

【不絕如縷】bùjuérúlǚ只有一根細線連系著.差一點就要斷了.多形容局面危急或聲音、氣息等低沉微弱、時斷時續.也比喻技藝等瀕臨失傳.

【不可思議】bùkěsīyì原有神秘奧妙的意思.現多指無法想像,難以理解.

【不落窠臼】búluòkējiù比喻有獨創風格,不落舊套.

【才華橫溢】cáihuáhéngyì(多指文藝方面)才能出眾.才華:表現於外的才能.多指文學藝術方面而言,很有才華.

【殘羹冷炙】cángēnglěngzhì)指吃剩的飯菜.也比喻別人施捨的東西.

【倉皇失措】cānghuángshīcuò急迫慌張,不知如何是好.倉皇:匆忙而慌張.措:措置.

【滄海一粟】cānghǎiyīsù大海里的一粒穀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

⑶ 中考易錯成語及解釋還有造句

1、問道於盲

2、聲東擊西

3、密不透風

問道於盲
wèn dào yú máng
【解釋】向瞎子問路。比喻向什麼也不懂的人請教,不解決問題。

【出處】唐·韓愈《答陳生書》:「足下求速化之術,不於其人,乃以訪愈,是所謂借聽於聾,求道於盲。」

【結構】偏正式。

【用法】常用於對前來請教的人作自謙之辭。一般作謂語、定語。

【辨形】盲;不能寫作「肓」

【近義詞】緣木求魚、求道於盲

【例句】詩也是何不留意;侯先生賜示大作;實在是~而已。

⑷ 中考語文字音,字形,意義易錯成語

大廈浚(竣)工慢(漫)不經心改斜(邪)歸正渙(煥)然一新
南轅北撤(轍)聲名狼籍(藉)通霄(宵)達旦直接(截)了當
依山旁(傍)水含辛如(茹)苦專心至(致)志星羅其(棋)布
雷歷(厲)風行真相必(畢)露並行不背(悖)震(振)聾發聵
燥(躁)動不安弄巧成絀(拙)熬(煞)有介事相形見拙(絀)
千軍(鈞)一發穿(川)流不息聲色具(俱)厲前撲(仆)後繼
掩(偃)旗息鼓題(提)綱挈領大事(肆)渲染原形必(畢)露
二、初中語文字音字形知識點:同音字與多音字
①同音字
漢字中的同音字很多,按照形聲字的構造方法,用同一個聲旁和不同的形旁可以構成許多同音字。而不同聲旁的字同一個讀音的情形也很多。對於同音字,必須辨明它們的意義有什麼不同,字形有何區別,特別要注意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該如何正確使用。
②多音多義字
一個有多種讀音和多種意義的字叫多音多義字。同一漢字,在不同的語境中可能有不同的讀音、不同的意義,根據具體的語境,准確判斷漢字的讀音,表達什麼意思,是語文基本能力的表現,也是考試的重要考點
三、初中語文字音字形知識點:辨析字音字形的五種有效方法
1. 以音辨形
因形近而產生的錯別字,如果讀音有異,我們就可憑讀音來鎖定它。例如"氣慨"、"撲溯迷離",根據形近字與其讀音的差別,只要一讀,就會發現:慨讀kǎi,概讀gài,此處應為"概";溯讀sù,朔讀shuò,此處應為"朔"。
2. 以形辨形
對於因不辨形聲字形旁而產生的錯別字,我們可以通過分析形旁的方式推斷。如"有志者事競成"、"拌腳石"等詞語,逐一鎖定偏旁進行分析:"競"應為"竟","終於"的意思;"拌"從"手",是"攪和、爭吵"的意思,而"絆"從"糹",是"擋住或纏住,使跌倒或行走不便"的意思,故應為"絆"。
3. 以義辨形
不明詞義或誤解詞義而造成的錯別字,我們可以採用逐一釋義的方式來鎖定。如"穿流不息"中的錯別字,用逐一釋義的方式看:成語"川流不息",意思是"像河流那樣不停流淌,形容人或車、船來往不斷";"穿"不合詞義,應為"川"(河流)。
4. 結構推形
有的詞語,特別是成語,結構對稱,詞義也相對應,如果書寫錯誤,就可通過對相應字形字義的辨析推斷出來。如"興高彩烈"、"察顏觀色"等詞語,結構上都是並列關系,利用對應位置字的意義相同或相關,詞性相同的特點,就可以看出:"彩"與"興"對應,當用表"神色"的"采";"顏"與"色"不相對,"色"是臉色,而不是顏色,因此"顏"應為"言",即語言。
5. 來源推形
對於不了解詞語來源而寫錯的字,我們可以採用聯想來源的方式推斷。如"世外桃園"這個錯例,"世外桃源"與陶淵明有關,他曾寫下聞名的《桃花源記》,因此"源"不能誤作"園"。
四、初中字音字形知識點:語音和漢字
【考查要點】
語音、文字、書寫都是重要的語文素養之一。課標在「識字與寫字」中指出:①能熟練地使用字典、詞典獨立識字,會用多種檢字方法。累計識常用漢字3500個,其中3000個左右會寫。②在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的基礎上,學寫規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書寫的速度。③臨摹名家書法,體會書法的審美價值。
【知識疏理】
本部分涉及的知識點主要有:①給漢字注音;②根據拼音寫出漢字;③多音字辨認;④漢字的音、形、義;⑤給古漢字(文言句子中指定的字)注音;⑥改正錯別字;⑦書寫等。
【試題特點】
語音和漢字題主要著眼於常用漢字的正確認讀和書寫。其題型多為客觀型選擇題,要求選出讀音或書寫完全正確或有誤的一項,其中語音題的出現形式大多為詞語中「加點的字」,也有以句子形式出現的。此外,還有要求給加點的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的題。漢字題還有改正詞語或句子中寫錯的字。也有少數將音、形、義綜合在一起設題的。

⑸ 有哪些關於中考易錯成語,解釋和造句

1、問道於盲

解釋∶向瞎子問路。比喻向什麼也不懂的人請教,不解決問題。

造句∶他對電子科學一竅不通,你要找他解決問題,豈不是問道於盲?

2.聲東擊西

解釋∶指造成要攻打東邊的聲勢,實際上卻攻打西邊。是使對方產生錯覺以出奇制勝的一種戰術。

3.密不透風

解釋∶形容包圍緊密或防衛嚴密,連風也透不進去

造句∶每一個人的命運都如同是一張巨大的網,一張覆蓋著一張,到最後變成一隻密不透風的蛹,把所有人都包裹其中。無論是誰,一旦掙扎,都會給其他人帶來無可言喻的疼痛,逃不開,掙不脫

⑹ 求初中語文基礎知識(易錯成語解釋,拼音,病句)

1\容易用錯的成語 不亦樂乎 不一定非樂不可,常用來表示達到極點的意思 不知所雲 指說話人說得不好,而非聽者不理解。 不足為訓 不值得作為准則。與教訓無關。 參差不齊 長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於時間等。 側目而視 不滿而又懼怕地看著。常誤解為"目光輕蔑地看"。 差強人意 大體上使人滿意。多誤解為不能使人滿意。 出奇制勝 作謂語,不帶賓語。說成"出奇制勝叛軍"之類則錯。 處心積慮 貶義。褒義用"殫精竭慮"。 彈冠相慶 貶義。常被誤解為中性的互相慶賀。 鼎力相助 只用於對方或他人,不可用於自己,否則太不謙虛。 耳提面命 表示長輩的諄諄教導。不用於同輩之間和貶義。 耳聞目睹 不能代替耳濡目染。 翻雲覆雨 比喻反復無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氣勢宏偉。 風聲鶴唳 驚慌疑懼,常與"草木皆兵"連用。有人用"殺得風聲鶴唳"來形容戰斗激烈,錯。 改頭換面 只改形式,不換內容,貶義。 改弦更張 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方法。 改弦易轍 比喻改變方法或態度。以上兩詞都不代替"改邪歸正"。 耿耿於懷 形容心存怨恨, 光怪陸離 色彩紛繁,現象奇異,中性,不要誤認為貶義。 鬼斧神工 建築、雕塑等技藝精巧。常被誤用來形容自然景物。 駭人聽聞 多指社會上發生的壞事使人聽了吃驚。強調客觀效果。 汗牛充棟 只形容藏書很多,不用於其他事物。 繪聲繪色 形容描寫生動逼真,常誤用作代替"有聲有色"。 火中取栗 比喻冒險為別人出力而不知上當。 見仁見智 意見不統一。使用中要注意防止前後矛盾。 見異思遷 意志不堅定,喜愛不專一。不表示選擇時猶豫不定。 敬謝不敏 謝,推辭;不敏,無能。表示推辭做某事的婉辭。錯用於拒絕別人的要求。 侃侃而談 "侃侃"本為剛直之意。談得理直氣壯才叫侃侃而談。人們大多用此語形容聊天,屬誤用。 空穴來風 空穴是來風的條件,既能來風,必有空穴,傳聞有一定根據。大多用來表示毫無根據,完全用反了。 良莠不齊 一群人中有好有壞,側重於品質。不用於水平、成績等。 1.指出下列各句的病因,填寫在句後的括弧中。(8分) A.主語殘缺 B.謂語殘缺 C.賓語殘缺 D.主謂搭配不當E.動賓搭配不當 F.語序不當 G.不合書理 ①中國人民正在努力為建設一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 ( ) ②我們來到大海邊,呼吸著新鮮空氣、陽光和海水。 ( ) ③清晨,雄雞報曉三更時,我就起床,准備出發了。 ( ) ④農業生產必須走現代化。 ( ) ⑤聽了姜素椿的報告,使我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 ) ⑥我國有世界上沒有的萬里長城。 ( ) ⑦我們必須及時糾正並隨時發現學習過程中的缺點。 ( ) ⑧黑黑的烏雲和瓢潑的大雨從空中傾瀉下來。 ( ) 2.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是 A.在建設三峽大壩的過程中,無論工人們遇到什麼樣的困難,他們卻能披荊斬棘,一往無前。 B.在列車長粗暴的干涉下,使愛迪生在火車上邊賣報邊做實驗的願望破滅了。 C.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在香港演出大型音樂舞蹈《我的夢》,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 D.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彈,市領導要求各單位進一一步加強管理,制定嚴密的防範措施。 3.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白衣天使奮戰在抗擊非典的第一線,他們動人的事跡和犧牲精神在廣大人民心中傳揚。 B.在閱讀文學名著的過程中,使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諦。 C.我們要與自然和諧相處,保護好屬於我們人類自已的家園一一地球。 D.那蟬聲在晨光之中非常分外輕逸,似遠似近,似近似遠,又似有似無。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A.把北山建設成省級森林公園,是當地政府實施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工程。 B.發電站每年的發電量,除了供應給杭州使用外,還向上海、南京等地輸送。 C.自編自演的課本劇在發展個性、引導學生閱讀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 D.街道希望通過多種渠道,大力開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違法犯法。 5.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實踐證明,一個人知識的多寡,成就的大小.關鍵在於勤的程度。 B.記者又到學校采訪到了許多張老師的事跡。 C.就目前來講中國人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還確切地需要大大提高。 D.通過中國男子足球隊的表現,使我們認識到良好的心理素質的重要。

求採納

⑺ 中考語文中150個易錯成語,一定要避免

您好,望採納哦,謝謝嘛~

150個中考易錯成語

【包羅萬象】

形容內容龐雜,無所不有。該詞易犯「大詞小用」的毛病。

【遍體鱗傷】

渾身都是傷痕。已包含「渾身」的意思,不能再說「渾身遍體鱗傷」。

【別無長物】

原指生活儉朴,現形容貧窮。不能理解成「自己沒有什麼長處」。

【不恥下問】

不可用於與自己相當和比自己高明的人。

【不負眾望】

沒辜負大家的期望,褒義。【不孚眾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貶義。這兩個成語常被混用。

【不脛而走】

消息傳得很快。與「不翼而飛」表示東西丟失不同。

【不可開交】

無法擺脫或結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不可收拾】

無可挽救,不可救葯。有人將此詞與「一發而不可收」揉到一起用,變褒為貶。一發而不可收,形容對發生的氣勢難以控制。

【不可理喻】

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態度蠻橫或愚昧無知。容易誤解為不可理解。

【不瘟不火】

指戲曲不沉悶乏味,也不急促。指的是表演既不沉悶也不過火,對角色的把握恰如其分。這是一個贊揚演員演技好的褒義詞。常被誤用表示商品銷售不夠火爆。

【不以為然】

不認為是對的,含有認為不是、不對的否定的意思。易與「不以為意——不放在心上,含有輕視的意思」混淆。

誤例:有些人對於闖紅燈總是不以為然,認為只要不與汽車撞上,總會沒事的。

【不足為訓】

指不值得作為准則或典範。不能理解為「不值得作為教訓」。

【不刊之論】

指正確的、不可修改的言論。不能理解為「不能刊登、發表」。

【不贊一詞】

原指文章寫得很好,別人不能再添一句話。現也指一言不發。不能理解為「不說一句贊成的話」。

【不絕如縷】

多用來形容局勢危急或聲音細微悠長。不能誤認為「連續不斷」。

【慘淡經營】

表示為某事非常勞苦,形容苦費心思於謀劃並從事某項事情或事業。詞中的「慘淡」很容易被誤解為「蕭條、不景氣」,錯認為是經營艱難,生意清淡。

【滄海桑田】

比喻世事變化很大。易望文生義,誤解為「大海和農田」。

【側目而視】

形容拘謹畏懼的樣子。易誤解為「不屑正眼相看,瞧不起人」。

【參差不齊】

長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於時間等。

【曾幾何時】

指時間過去沒有多久。易誤解為「在很久以前」或「過了很長時間」。

【差強人意】

大體上還能使人滿意。常被人理解為「不能使人滿意」或「強人所難」。

【長此以往】

長期這樣下去。多用於不好的結果。

【處心積慮】

千方百計地盤算。貶義。【殫精竭慮】用盡精力,費盡心思。褒義。兩個成語容易混淆。

【蠢蠢欲動】

指敵人准備進行攻擊或壞人策劃破壞活動。貶義詞,不能理解為「躍躍欲試」。

【粗茶淡飯】

指生活儉朴或自謙食物簡單。不可以此說生活不好。

【大方之家】

泛指見識廣博或學有專長的人。不能望文生義,理解成「出手大方、闊綽的人」。

【大快人心】

指壞人壞事受到懲罰或打擊,使大家非常痛快。不能用於「一般的好事」。

【當之無愧】

指當得起某種光榮稱號或榮譽,毫無愧色。多作敬詞贊語,表示對人的贊揚,只能用於對方。

【鼎力相助】

大力相助。是敬辭,表示請托或感謝時用。即用於有求於對方或感謝對方,不可用於自己,否則太不謙虛。

【豆蔻年華】

女子十三四歲。指其他年齡或性別皆錯。

【耳提面命】

表示長輩的諄諄教導。不用於同輩之間,不用貶義。

【耳聞目睹】

不能代替耳濡目染。

【翻雲覆雨】

比喻反復無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有氣勢。

【風聲鶴唳】

驚慌疑懼,常與「草木皆兵」連用。有人錯用此詞形容戰斗激烈。

【鳳毛麟角】

比喻稀少而可貴的人或事物。褒義詞,不能僅僅理解為「很少」的意思。

【改頭換面】

只改形式,不換內容。含貶義。

【改弦更張】

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方法。不是什麼改變都叫「改弦更張」。

【改弦易轍】

比喻改變方法或態度。以上兩詞都不代替「改邪歸正」。

【功敗垂成】

失敗於即將成功之時,有惋惜之意。不可理解為「成功與失敗的分別」。

【鬼斧神工】

建築、雕塑等技藝精巧。常被誤用來形容自然景物。

【國色天香】

指色香俱備的牡丹花或比喻人,不用於其它花卉。

【汗牛充棟】

形容書籍多。只能用來形容書籍很多,不能用來形容其它的事物多。

【呼之欲出】

指藝術形象生動逼真。常被誤用作「即將面世」之意。

【花容月貌】

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是名詞性短語,不能受副詞「更加」修飾,易造成語法錯誤。

【渙然冰釋】

形容疑慮、誤會、隔閡等完全消除。不能用來描寫冰雪融化。

【魂牽夢縈】

形容思念情切。易與「夢寐以求——做夢的時候都在追求,形容迫切地期望著」混淆。

【火中取栗】

比喻冒險為別人出力而不知上當。有人誤用為「取利」之意。

【濟濟一堂】

許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不是只要是「很多人在一起」就可以用。

【間不容發】

比喻與災禍相距極近或情勢危急到極點。不是「形容距離小」。

【見仁見智】

意見不統一。使用中要注意防止前後矛盾。

【見異思遷】

意志不堅定,喜愛不專一。不表示選擇時猶豫不定。

【江河日下】

比喻事物日趨衰落,情況一天不如一天。不能理解為「水流一天天在減少」。

【津津樂道】

很感興趣地談論。已經含有「談論」的意思,不能說「津津樂道地談論」。

【噤若寒蟬】

比喻不敢說話。強調人不出聲的原因是因為害怕。常誤用來形容安靜,或是默不作聲、閉口不言等意思。

【久假不歸】

假:借。長期借去,不歸還。不能理解為「長期請假而不回來」。

【九牛一毛】

比喻極大數量中極微小的數量。強調「微不足道,不值一提」的意思,與「杯水車薪,強調數量太少無濟於事」容易混淆。

【慷慨解囊】

形容豪爽大方地幫助別人。不能用於自己消費。

【空谷足音】

比喻難得的音信、言論和事物。此成語容易望文生義。

【空穴來風】

比喻消息和傳說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常被誤解為「憑空捏造,毫無根據」。

【苦心孤詣】

苦心鑽研或經營,達到了很高造詣,常誤當作苦口婆心。

【曠日持久】

耽誤時間,拖延很久。不能理解為堅持很長時間。

【良莠不齊】

比喻好人壞人都有,混雜在一起。多指人的品質,不表示水平能力、產品質量或學生成績等參差不齊。

【勵精圖治】

形容振奮精神,力求把國家和地方治理好。主要指精心治理國家,適用對象極為有限。

【馬革裹屍】

指英勇殺敵,戰死疆場。常被誤解為「死得很慘,死後連埋葬的棺材和地方都沒有」。

【美輪美奐】

形容房屋建築高大華麗。媒體多誤用來形容一切美好的事物。

【面目全非】

事物的樣子變得很厲害。貶義,指變得很糟,不可用於褒義指變化之大。

【明日黃花】

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不是指未來的東西。

【漠不關心】

(對人或事物)感情冷漠,態度冷淡,毫不關心。不能跟賓語。

【目無全牛】

比喻技術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地。不能理解為「沒有全局觀念或看不到整體」。不能誤用作貶義詞。

【難言之隱】

難以說出來的苦衷。不能用來修飾「苦衷」,否則就會造成句意的重復。

【年富力強】

包含兩方面的意義,一是年輕,二是力壯。不能只斷取「力強」的意義,而忽視了「年富」的意義。

【拍手稱快】

多指正義得到伸張或事情的結局使人感到滿意。不能直接用於那些歡快的場面。

【拋磚引玉】

比喻用不成熟的、膚淺的意見,引出成熟的、高明的意見。常用作謙詞,只能用於自己,不能用於別人。

【蓬蓽生輝】

使自己的破屋生輝不勝榮幸。是個謙詞,用反了當有罵人之嫌。

【評頭論足】

比喻在小節上過分挑剔。含貶義,不能作中性的「評議」理解。

【萍水相逢】

比喻不相識的人偶然相遇。易誤解為「不期而遇」的意思,而忽略了主體是「互不相識的人」。

【期期艾艾】

形容口吃的人吐辭重復,說話不流利。不能理解為懦弱猶豫等。

【巧奪天工】

人工的精巧勝過天然,形容技藝十分巧妙。不能用於「自然本身」。

【青出於藍勝於藍】

指學生超過老師或後人超過前人。用指別的超過不可以。

【罄竹難書】

比喻罪惡之多,難以寫盡。必須是罪行、劣跡、錯誤之類的事實,含有明顯的貶抑色彩,而且如果是具體的東西數量再大也不能使用「罄竹難書」。

【求全責備】

是指苛責別人,要求完美無缺。後面不能帶賓語。

【忍俊不禁】

忍不住笑。此成語易用成「忍俊不禁地笑了」而造成成語與句子重復。

【日理萬機】

指古代帝王或國家領導人每天忙於處理繁多的政務。該詞詞義較重,不能用在普通人身上,否則就犯了「大詞小用」的毛病。

【如履薄冰】

強調主觀心態之謹慎小心,而非客觀情況之危急。

【三長兩短】

指意外的災禍或事故,也特指死亡,程度很重。不能泛指意外情況。

【三人成虎】

城市本無虎,傳言有虎的人多了,就信以為真。比喻謠言或訛傳一再重復,即能蠱惑人心。多誤解為團結合作力量大。

【賞心悅目】

主語是人。如果主語是物,要說「令人賞心悅目」。

【深居簡出】

指常呆在家裡,很少出門。不能理解為「簡簡單單出門」。

【莘莘學子】

表示眾多的學生,不能指具體一個或幾個。如果前加上「一位」「每一個」「幾個」等這些限定,就犯了邏輯上的錯誤。

【身臨其境】

指親身到了那個境地。常誤用為代替「設身處地——指替別人的處境著想」。

【生靈塗炭】

形容廣大人民處於極端困苦的境地。易用成「人民生靈塗炭」,造成語義重復。

【石破天驚】

比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不能用於「驚人的消息或變化」。

【始作俑者】

貶義詞,比喻第一個做某項壞事的人或某種惡劣風氣的創始人。常被誤解為中性詞,當「第一個做某事的人」的意思來用。

【事倍功半】

花費的氣力大,收到的成效小。與【事半功倍】意思相反。

【水落石出】

事情的真相已經弄清,不表示追求正確答案或道理。

【首當其沖】

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遇災難。常被誤解為「首先、第一個」。

【首屈一指】

數第一。【屈指可數】為數不多。兩個成語易誤用。

【首鼠兩端】

形容遲疑不決,瞻前顧後。常誤解為言行前後不一致。

【司空見慣】

形容經常看到的事物,不足為奇。是不及物動詞,可以說「對……司空見慣」,後面不能直接帶賓語,否則會造成語法錯誤。

【聳人聽聞】

故意誇張使人震驚,強調主觀目的。【駭人聽聞】多指社會上發生的壞事使人聽了吃驚,強調客觀效果。兩詞經常被混用。

【彈冠相慶】

比喻一個人做了官,其他人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後指壞人得意的樣子。多用作貶義。常被誤解為中性的互相慶賀。

【嘆為觀止】

贊嘆所見事物盡善盡美,好到了極點。主語是人。如果主語是物,要說「令人嘆為觀止」。

【投桃報李】

報答他人的好處,除非特意幽默,不表示報復。

【萬人空巷】

家家戶戶的人都從巷子里出來,到了大街上。形容盛大的集會或新事物把許多的人都吸引出來了。常被誤用為指人們都待在家裡,巷子里靜悄悄的,空無一人。

【望塵莫及】

比喻遠遠地落後。

【鞭長莫及】

指力量達不到。兩個成語不能混用。

誤例:各地的分公司常常覺得天高皇帝遠,總部望塵莫及,經常自作主張,各自為政。

【望其項背】

可以趕上。只用否定形式。有人錯用「只能望其項背」表示「趕不上」。

【妄自菲薄】

過分地看輕自己。後面不能跟賓語,也不能表示「看輕他人」。

【危言危行】

說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不能理解為「危險的言論和行動」。

【文不加點】

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純熟,下筆成章。常被誤解為「寫文章不加標點」。

【無可厚非】

不可以過分指責。與「無可非議——沒有什麼可以批評指責的」程度不同。

【無所不為】

沒有不幹的事情。指什麼壞事都干。常被誤解為褒義詞「什麼都敢做」的意思。

誤例:這些年輕的科學家以無所不為的勇氣,克服重重困難,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無所不至】

什麼壞事都干。與「無微不至」有天壤之別。

【無微不至】

形容關懷、照顧得非常細心周到。只用來形容人,也不能誤解為「細致」的意思。

誤例:這部小說的構思既精巧又嚴密,真是無微不至。

【洗心革面】

比喻壞人物徹底悔改。其主體是人,不能是物,同時要注意人物身份,不能用在如學生等人身上,造成輕重失度。

【細大不捐】

小的大的都不拋棄。形容包羅一切,沒有選擇。不能理解為「一點東西也不捐出」。

誤例:當人們紛紛向災區人民捐款捐物時,你卻細大不捐,這樣做,你不感到羞愧么?

【下里巴人】

原指戰國時代楚國民間流行的一種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學藝術。不能理解為「普通的鄉下人」。

誤例:1.有些人瞧不起民間剪紙,認為這只是下里巴人創造的玩意兒,沒有藝術價值,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2.一些人對中國的茶有偏見,以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東西,檔次不如進口飲料。

【相濡以沫】

在危難的處境中互相救助。不能指一般情況下的互相幫助。

誤例:周禮的家是個四代同堂的小康家庭,一家人相濡以沫,幸福和睦,被居委會評為五好家庭。

【相提並論】

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談論。不可指同一人、物,不可混同「同日而語」。

誤例:當年窮山溝溝里的小放羊娃,如今已是集團董事長,今昔之別,簡直不可相提並論。

【心悅誠服】

表示真心實意地服從或佩服。不能理解為「心情舒暢愉悅」之意。

誤例:他聽著風頂樹梢,聽著小鳥歡噪,心悅誠服,不原離開這個地方了。

【信手拈來】

形容詞寫文章時詞彙或材料豐富,不必多尋思,就能寫出來。後面不可以跟賓語。

誤例: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信手拈來前人的成果入詞,達到了天衣無縫的境地,真是化典入詞的範例。

【休戚相關】

憂喜福禍相關聯。與「息息相關——形容彼此的關系非常密切」不同。

誤例:1.生活中的人都不是孤立的,都和整個社會休戚相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2. 必須抓好商品質量,商品質量與人民的生命財產利益休戚相關。

【休戚與共】

同甘共苦。同「休戚相關」、「息息相關」常混淆。

誤例:任何一個人的生活都不是孤立的,都和社會休戚與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虛懷若谷】

形容非常謙虛,表示對人的敬意。是個敬辭,只能對別人,不能用在自己身上。

誤例:我總結自己的成功經驗,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做到了海納百川、虛懷若谷。

【虛與委蛇】

對人虛情假意,敷衍應酬。不能理解為巧妙應變或細述委曲。

誤例:在接待外賓的大型活動中,敏銳果斷的判斷和虛與委蛇地應變顯得格外重要。

【栩栩如生】

形象逼真,宛如活的。一定是指「並非活的」。

誤例:李麗上過王老師一節課,就能將其講課的動作、神態模仿得栩栩如生。

【陽春白雪】

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與「下里巴人」意思相反。含貶義,易錯誤理解為褒義。

誤例:《春天的故事》曲詞優美,為群眾喜聞樂見,真不愧為陽春白雪。

【一蹴而就】

一步就成功,不要誤解為一氣呵成。

誤例:毛書法家大筆一揮,運腕揮毫,筆走龍蛇,只見兔起鶻落,作品一蹴而就。

【一言九鼎】

形容一句話能起到重大作用,即形容說話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於自己。

誤例:兄弟,你別不信我,我可是一言九鼎,說話算數的。

【亦步亦趨】

比喻自己沒有主張,或為了討好,事事都順從別人,跟著人家走。含貶義,易誤用為中性詞,理解為「追隨」「跟隨」之意。

【溢美之詞】

過分贊美的言詞。常誤用於褒義場合。

【因人成事】

依靠別人把事情辦好。只能表貶義或自謙。

【應有盡有】

應該有的都有。不「應該有的」就不能「盡有」。

【應運而生】

順應適當時機出現。不能用於消極事物。

【雨後春筍】

比喻新事物大量涌現。是一個褒義詞,使用時要注意與語境相符。

【語重心長】

言辭誠懇,情意深長。【意味深長】話語含蓄,帶有深意。兩個成語容易混淆。

【有口皆碑】

比喻對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頌揚。此成語為褒義詞,易犯「褒詞貶用」的錯誤。

【責無旁貸】

不能說「責無旁貸的責任」。

誤例:我是一名醫生,治病救人是我責無旁貸的責任,是否是非典患者這並不重要。

【炙手可熱】

比喻權勢大,氣焰盛,使人不敢接近。不可理解為「熱門」或「商品暢銷」。

誤例:家用電器的降價刺激了市民消費欲的增長,原來趨於滯銷的彩電,現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熱的商品。

【置之度外】

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與「置之不理」不同。

誤例:在伊拉克問題上,美國一直堅持戰爭主張,對世界人民反戰呼聲置之度外,最終發動了伊拉克戰爭。

【捉襟見肘】

捉襟見肘本指衣服破爛,後喻困難重重,應付不過來, 與「不合身」無關。

【走投無路】

比喻處境極端困難,找不到出路。不能誤解為「沒有路可以走」。

您好,望採納哦,謝謝嘛~

⑻ 語文的文言文(中考)重點字詞以及一些標點,病句,易錯成語的解釋

常見的病句類型
一 搭配不當
搭配不當是常見語病,是中考考查的重點,幾乎每年中考都有此類語病題。句子成分的搭配不當包括:主謂搭配不當,動賓搭配不當,定語、狀語、補語和中心語搭配不當及關聯詞搭配不當。例如:
⒈主謂搭配不當
① 春風一陣陣吹來,樹枝搖曳著,月光、樹影一齊晃動起來,發出沙沙的聲響。( 「月光」不會發出聲響。)
② 我國鋼鐵的生產,過去不能自給。(不能自給是「鋼鐵」而不是「生產」。)
⒉動賓搭配不當
① 解放前,爸爸和哥哥兩人掙來的錢還不夠養活一家人的生活。(「養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② 紀念「三八」節的到來,大家認真准備節目。(「紀念」的只能是「三八」節而不是「到來」。)
⒊修飾語和中心語搭配不當
① 這次大會上,對工資問題交換了廣泛的意見。(並不是意見廣泛,而是交換的范圍廣泛,應改為「廣泛地交換了意見」。)
② 他在培育良種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很大」與「心血」搭配不當,應改為「很多」)
⒋關聯詞搭配不當
① 我們中學生如果缺乏創新精神,也不能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應將「也」改為「就」。)
② 只有堅持核查,就能和平解決伊拉克問題。(「只有」和「才」連用,應把「就」改為「才」。)
二 成分殘缺
成分殘缺,常見的有缺主語、缺謂語、缺賓語和必要的修飾限制語。例如:
⒈缺主語
① 由於他這樣好的成績,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贊揚。(「得到」的主語是什麼?改為「由於這樣好的成績,他得到了……」)
② 通過特級老師的這次講課,對大家的啟發很大。(多用了介詞或介賓結構,使原來的主語變為狀語。應去掉「通過」或「對」。)
⒉缺謂語
① 舊社會,勞動人民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過著」)
② 他就主動參與社會災害性事故處理,化解風險,安定社會生活的責任。(在「參與」前加上「承擔」)
⒊缺賓語
① 我們要盡一切力量使我國農業走上機械化、集體化。(「走上」要求有一個名詞做它的賓語,「機械化」「集體化」都是動詞,句子應是「走上……的道路」)
② 只要有勤奮、肯吃苦,什麼樣的難題都難不倒你。(在「肯吃苦」後加上「的決心」)
⒋缺必要的限制語
① 細菌是有害的。(應加上「有些」)
三 重復多餘
句子結構完整,句意清晰,仍使用了不必要的詞語作句子的成分,也叫贅余。 常見的情況有:第一,語法成分重復; 第二,語意堆砌。例如:
① 籃球場上十位隊員正在激烈地打比賽。(謂語重復,應刪去「打」)
② 其實這是過慮的想法。(語意堆砌 ,"慮"就是想,應刪去"的想法"。)
③ 走近美麗的丹陽中學,我停下腳步駐足欣賞。(停下腳步和駐足意思重復,刪除一個)。
④ 歡迎英雄凱旋歸來。(「凱旋」就包含「歸來」,應刪去「歸來」。)
四 語序不當
語序不當是多種多樣的,要結合語意、語言結構等靈活分析。常見的情況有:詞語的前後順序排列不當;修飾語和中心語的位置顛倒;多層修飾語語序不當;不符合語言習慣;關聯詞語位置不當。例如:
① 文件對經濟領域中的一些問題,從理論上和政策上作了詳細的規定和深刻的說明。(詞語的前後順序排列不當,「深刻說明 」應照應「理論」,「詳細的規定」應照應「政策」。)
② 我國棉花的生產,現在已經自給有餘。(定語和中心語的位置顛倒,應改為 「生產的棉花」)
③ 在休息室里許多老師昨天都同他熱情的交談。(多層狀語語序不當,表對象的介賓短語一般緊挨中心語,應改為「熱情的同他交談」)
④ 這首歌是廣大音樂愛好者倍受歡迎的。(語序不合習慣,應把「倍受」移至「廣大的」前面。)
⑤ 要是一篇作品裡的思想有問題,那麼文字即使很不錯,也是要不得的。("即使"應移到"文字"前。照原句就變成了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
五 句式雜糅
句式雜糅指把兩個意思或兩種句式雜糅在一句之中,造成結構混亂,意思不清。例如:
① 我們向政府提意見是人民的責任。(把「我們向政府提意見」和「向政府提意見是人民的責任」兩句意思湊在一塊兒,應該刪去「我們」。)
② 聽了他的報告,對我啟發教育很大。(把「他的報告對我啟發教育很大」與「聽了他的報告,我受到很大的啟發教育」兩種句式雜糅在一起,應選其中一種。)
六 句意歧義
所謂有歧義的句子,是指失去了確定性,可以這樣理解,也可以那樣理解的句子。例如:
① 局長、副局長和其他局領導出席了這次表彰會。 (其他局領導是本局領導還是別局領導,不明確。)
② 巴勒斯坦游擊隊對以色列的進攻是早有準備的。(是「巴勒斯坦游擊隊進攻以色列」還是「以色列進攻巴勒斯坦游擊隊」,不清楚)
③ 現全渠已勘測完畢144華里。(沒說全渠有多長,如果全長144華里,那麼144華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麼不能說"完畢",該說"現全渠已勘測了144華里"。)
④ 介紹菲律賓的一種權威著作。(可以解釋為"介紹一種權威著作",也可以解釋為"介紹菲律賓"。如果作者意思是後者,就應把"一種"提到句首。)
七 不合事理
不合事理是指在表述中,或違反人們的邏輯思維,或違背客觀現實情況,或前後矛盾,或顧此失彼等,造成不合事理。例如:
① 他是多少個死難者中倖免的一個。(既然"倖免",自然是沒有死,怎麼能說是"死難者中的一個"呢?應改為"多少人死難了,他是倖免的一個。")
② 再就業工程能否順利實施,是維護社會安定的重要條件。(「能否」包含正反兩方面的意義,只能說「再就業工程的順利實施,是維護社會安定的重要條件。」,而不能說「再就業工程不能順利實施也是維護社會安定的重要條件。」)
四、中考典型題例:
例1.(2005、威海)下列語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的故居坐落在風光秀麗的淮安。
B.增強法律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需要。
C.在酷熱的夏季,雪碧、娃哈哈、農夫山泉等礦泉水是深受考生喜愛的夏季飲品之一。
D.中國珠峰登山隊之所以能成功登上珠峰,是因為全體隊員不畏艱險、團結協作的精神。
[解析]A項將「<<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和「吳承恩的故居坐落在風光秀麗的淮安」兩句式雜糅,應選取其中一種表達。C項列舉的是三種飲品,與「之一」矛盾。D項濫用關聯詞,應去掉「之所以」。答:B
例2.(2004、濰紡)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使用並研製了禽流感滅活油乳劑疫苗,在實驗室檢測中,免疫有效率可達100%。
B.經過阿富汗和伊拉克兩次戰爭,美國得出無須依靠大型軍事基地也可以打贏一場戰爭。
C.今年以來,隨著國產兒童動畫圖書《哪吒傳奇》的全套上市,《哈利、波特》這部風靡全球的少兒讀物在中國少兒圖書界的霸主地位被打。
D.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日前發出通知,大幅度降低24種常用葯最高零售價,平均降價幅度為30%,降價金額約35億元左右。
[解析] A項語序不當,應將「使用」和「研製」交換位置。B項「得出」後缺少了賓 語中心語,可在句末加上「的結論」。D項「約」和「左右」語意重復。答:C
例3(2004、佛山)下列語句沒有病句的一項是( )
A.全班同學和團員在課堂上都能積極發言。
B.一隻狗在一隻麻雀看來該是多麼大的怪物啊!
C.通過這次豐富多採的活動,使我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D.我國的人口佔世界的五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多的國家。
[解析]A 同學和團員是包含與被包含關系。C缺少主語。D句式扎糅 答:B
五、技巧突破
辨析及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1)語感法 辨析句子正誤,首先得認真閱讀,仔細考慮,從整體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確,內容是否合理,句意間關系與關聯詞語是否一致等,憑借語感,就可以發現一些句子的毛病。
(2)緊縮法 找出句子的主幹,檢查主謂賓(中心語)是否殘缺,是否搭配得當。
(3)分解法 理清枝葉(附在主、謂、賓上的附加成分),檢查枝葉同相應的主幹是否搭配得當。
(4)聚焦法 對於句中出現的修飾性詞語、關聯詞應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對出現的詞語,先檢查有無濫用、錯用、或搭配不當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六、拓展延伸
1 、下列語句沒有病句的一項是( )
A.從他的發言里,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B.我們要盡可能地節省不必要的開支和浪費。
C.團結一致是能否搞好工作的關鍵。
D.大家都講究衛生,我們的健康就有保障了。
2、下列語句沒有病句的一項是( )
A.深秋的嶽麓山,是人們欣賞麓山紅葉、登高遠眺的好時候。
B.教育工作者要善於引導學生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靈去感受世界。
C.我們要及時解決並發現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D.能否根治網吧「頑症」,是保證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條件之一。
3、下列語句沒有病句的一項是( )
A、大家看了趙本山的小品,往往會忍俊不禁地笑。
B、同學們在考場上能否保持一顆平常心,是正常發揮水平的關鍵。
C、春節晚會上,殘節人表演的大型舞蹈《千手觀音》,贏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
D、大力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學校家庭和社會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4、選出沒有語病的一句。 ( )
A、沒有石油工業,交通運輸等各種工業的發展都是不可想像的。
B、這樣重復的課程當然增加了同學們很大的負擔,對於青年的健康問題是個極大的矛盾。
C、就在這時,機器忽然發生故障,鍋爐不得不熄火了。
D、老幹部和新幹部要搞好團結。
5、下面語段中有兩個病句,請把它們找出來,並加以改正。
①有關醫學人士與心理學家認為,一些青少年長期迷戀上網,會患上一種病——「網路成癮症」。②這種病的主要症狀有:精神依賴、茶飯不思、記憶力減退和集躁不安等。③有些家長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種病,而採用簡單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網。④為此,專家建議,我們在強化網路監管的同時,也要有效的尋找治療疾病的方法。
第一句,修改意見:
第二句,修改意見:
6、下面是某同學寫的一個作文片斷,仔細閱讀後,請選擇4-6處(不得超過6處),用規定的符號(不必全使用)加以修改。(4分)
記得那是去年冬天的一個夜晚,母親正拿著一張77分的數學責罵我:「你告訴我,你一年混下來,考不上重點高中怎麼辦」?沒等我開口,她又說:「進普通高中?」我恥辱地點點頭。「那要是普通高中也沒考取呢?」我想了一會兒,記得當時我信心地回答:「我非普通高中一定能 考 取 不 可。」

拓展延伸參考答案 :1、D 2、B 3、C 4、C 5、句③中要表達的意思是「防止上網」,結果表達為「防止不上網 」,應刪去「不」;句④語序顛倒,把「有效的」與「尋找」調換。 6、修改參考: ①「母親正拿著一張77分的數學」後應加上「試卷」一詞; ②「責罵」一詞不恰當,可改為「責問」、「責備」等詞語; ③「『你告訴我,你一年混下來,考不上重點高中怎麼辦』?」一句,問號應在引號內;④「我恥辱地點點頭。」中「恥辱」一詞不恰當,可改為「慚愧」、「羞愧」等詞語;⑤「我想了一會兒,記得當時我信心地回答:」中「記得當時我」多餘,應刪去;⑥「信心地回答」中「信心」一詞不恰當,可改為「自信」、「信心百倍」等詞語;⑦「我非普通高中一定能 考 取 不 可。」一句句式雜糅,可改為「我非考取普通高中不可。」或「我一定能考取普通高中。」等,如句號改為感嘆號亦可。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