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出爾反爾意思相同的成語
① 出爾反爾的成語
背惠食言 指忘恩失信。
出處:《周書·楊薦傳》:「薦至蠕蠕,責其背惠食言,並論結婚之意。」
季布一諾 季布:人名,很講信用,從不食言。季布的承諾。比喻極有信用,不食言。
出處:《史記·季布欒列傳》:「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諺曰:「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足下何以得此聲於梁楚之間哉?』」
食言而肥 食言:失信。指不守信用,只圖自己佔便宜。
出處:《左傳·哀公二十五年》:「是食言多矣,能無肥乎?」
季布一諾 季布:人名,很講信用,從不食言。季布的承諾。比喻極有信用,不食言。
出處:《史記·季布欒列傳》:「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諺曰:「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足下何以得此聲於梁楚之間哉?』」
季路一言 比喻信用極好。
出處:《左傳·哀公十四年》:「千乘之國,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
君子協定 雙方不經過書面簽字,只以口頭承諾或交換函件而訂立的協定,它與書面條約具有同等的效力。本用於國際事務間,後亦用為事先約定的套語。又稱作「紳士協定」。
千金一諾 諾:許諾。一個諾言價值千金。指守信用,不輕易許諾。
出處:《史記·季布欒布列傳》:「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一諾千金 諾:許諾。許下的一個諾言有千金的價值。比喻說話算數,極有信用。
出處:《史記·季布欒布列傳》:「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一諾無辭 一口答應,沒有二話。
出處:清·張南庄《何典》第四回:「再沒有再薦便宜的了,如何不肯?一諾無辭,就同六事鬼去揀了一個黃道好日。」
一言九鼎 九鼎:古代國家的寶器,相傳為夏禹所鑄。一句話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說話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出處:《史記·平原君列傳》:「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勝不敢復相士。」
一言千金 一句話價值千金。常用以形容所言之富有價值。
出處:漢·袁康《越絕書·外傳紀策考》:「故無往不復,何德不報,漁者一言千金歸焉。」
一言為定 一句話說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說話算數,決不翻悔。
出處: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二折:「程嬰,我一言已定,你再不必多疑了。」
君子一言,快馬一鞭 比喻一言為定,決不翻誨。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六:「快馬一鞭,快人一言。有事何不出頭來,無事各自珍重。」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一句話說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馬拉的車也難追上。指話說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數。
出處:《論語·顏淵》:「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 《鄧析子·轉辭》:「一言而非,駟馬不能追;一言而急,駟馬不能及。」
早知今日,悔不當初 既然現在後悔,當初為什麼要那樣做?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天衣懷禪師法嗣·惠林宗本禪師》:「曰:『中下之流,如何領會?』師曰:『伏屍萬里。』曰:『早知今日事,悔不慎當初。』」
② 出爾反爾類似的詞語
常見的如下
待理不理、當斷不斷、當著不著、得步進步、得寸則寸得過且過、得馬失馬、東張西張、耳滿鼻滿
希望可以幫到你滿意請採納
③ 和「出爾反爾」相同形式的成語有哪些
簸之揚之
不懂裝懂
長亭短亭
朝斯夕斯
出爾反爾
④ 出爾反爾成語故事
成語「出爾反爾」由「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壓縮而來,原意是你怎麼對待人家,人家也怎麼對待你。現在意思發生了變化,多用來比喻言行前後矛盾、反復無常。
戰國時期,有一次鄒國和魯國之間發生戰爭。
由於鄒國的人民對統治者不滿,當鄒國的官吏遭到魯國軍隊的攻擊時,人民群眾並不相救。結果,鄒國被打敗,並被魯國殺死了三十多名官吏。鄒穆公非常氣憤,但是又想不出什麼好辦法,只好請孟子幫他出主意。鄒穆公對孟子說:「這次戰爭,我的官吏死了三十多人,而百姓卻沒有一個去援救的,這些百姓實在可恨極了。殺了他們吧,殺不了那麼多﹔不殺吧,他們又是那樣可惡。你看該怎麼辦才好呢?」
孟子聽了鄒穆公的話,一針見血地指出:人民之所以見死不救,完全是這些官吏自己的責任。他說:「在飢荒的年月里,你的百姓受到飢餓的威脅,老弱病殘者都被活活餓死,身強力壯一點的,也被迫四處逃荒。而在你的谷倉中,卻堆滿了糧食,在你的庫房裡,也裝滿了財寶。你的官吏明明知道百姓的疾苦,卻不向你報告,對於百姓的生死,根本就漠不關心,只知道自己高高在上。
孔子的學生曾子說過:『你怎麼對待人家,人家也怎麼對待你。』(原文是:『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過去,你的百姓無法報復,這次剛好有了機會。我看,你還是應該改變一下對老百姓的態度才對。」鄒穆公聽了,默默無言。
⑤ 何出爾反爾相同形式的成語
拔幟樹幟 拔幟易幟 半懂不懂 半信不信 彼此彼此 彼哉彼哉
簸之揚之,糠秕在前 不懂裝懂 不教之教 不了而了 不器之器 不幸之幸 不言之言 長亭短亭 朝斯夕斯 朝折暮折 出爾反爾 出乎反乎 達人立人 大錯特錯 大桀小桀
大利不利 大謀不謀 大山小山 大書特書 待理不理 當斷不斷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當著不著 道不同不相為謀 得步進步 得寸則寸 得過且過 得馬失馬 得休便休 敵變我變 東張西張 斷竹續竹 耳滿鼻滿 反陰復陰 反吟伏吟
反吟復吟 覆舟載舟 剛克柔克 過橋拆橋 好說歹說 橫說豎說
花說柳說 黃狸黑狸,得鼠者雄 混應濫應 祭神如神在 家大業大 嫁狗隨狗 嫁狗逐狗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嫁雞逐雞 艱食鮮食
見怪不怪,其怪自害 見經識經 見精識精 劍及屨及 劍及履及 將錯就錯
將機就機 將計就計 將心比心
揭債還債 揭債還債 解鈴系鈴 今夕何夕
今月古月
近水惜水 進俯退俯
進旅退旅 經師人師
舊雨今雨 就事論事 屨及劍及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口服心服 立人達人 輪焉奐焉 買空賣空 賣空買空 沒事找事 南阮北阮 南枝北枝 你知我知
念茲在茲 怕鬼有鬼 七搭八搭
七事八事 騎驢覓驢 騎馬尋馬 騎馬找馬 騎牛覓牛 千遍萬遍 千喚萬喚 千了百了
千難萬難 千妥萬妥 千真萬真 前腳後腳 青眼白眼 求仁得仁 求生不生,求死不死 人殺鬼殺 人雲亦雲 三下兩下 上德不德 時乖運乖 時來運來 一了百了
⑥ 只一個人出爾反爾的成語
出爾反爾
【解釋】:爾: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樣做,就會專得到怎樣的後果。現屬指人的言行反復無常,前後自相矛盾。【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示例】:倘若不肯,也只好由他,我們不能做~的事。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九回【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用於責備反復無常的人
用 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用於責備反復無常的人
近反義詞
反義詞 言而有信 說一不二 近義詞 反復不定 言而無信 食言而肥 翻雲覆雨 三反四覆 自食其言 言而不信 朝三暮四 言之無信 反復無常
⑦ 出爾反爾是歷史成語嗎
出爾反爾的意思:原意是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怎樣對待你。現多指人的言行反復無常,前後自相矛盾。爾,你;反,通「返」,回。
出爾反爾的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有七個較為強大的諸侯國,史稱「戰國七雄」。但是你可不要以為,當時就只是存在這七個諸侯國,其實呢,在這七個大國之外,還有許多的小國存在。發生戰爭也並不是只在大國之間,小的諸侯國之間也發生各種戰事。
這不,有一次,鄒國和魯國就發生了戰爭。由於鄒國比魯國還要弱小一些,盡管鄒穆公率領鄒國的軍民去抵抗,最終鄒國還是吃了敗仗。鄒穆公的官吏共死了33個人,而參加戰斗的老百姓則一個也沒有死。在戰斗的時候,他們像在旁邊看熱鬧一樣,根本懶得沖鋒殺敵。鄒穆公很不開心,於是,他就找了一個人發泄,可巧,這個人不是別人,就是後來被中國人稱為亞聖的孟子。
鄒穆公問孟子道:「在這場戰爭中,我手下的官吏被殺死了33個,可是老百姓卻沒有一個為他們去拚命的,他們眼看長官被殺,而不去營救,真是可恨極了!要是殺了這些人吧,他們人太多,殺也殺不完;要是不殺吧,我又難消心中之恨。我該怎麼辦才好呢?」
孟子說話可是直來直去的,孟子說:「這不怪老百姓啊,這要怪您自己。」
鄒穆公瞪大了眼睛,可以看出他吃驚不小。但是孟子沒有理他,繼續說:「記得有一年鬧災荒,年老體弱的百姓餓死在山溝荒野之中,壯年人外出逃荒的有千人之多,流落到哪個國家的都有。而大王的糧倉還是滿滿的,國庫也很充足,管錢糧的官員並不把這嚴重的災情報告給您。這可不是一般的怠慢,這簡直就是不把老百姓的生死放在眼裡啊。您想啊,當初您這樣對待他們,今天他們也以同樣的怠慢來對待您,您又有什麼可報怨的呢?」
鄒穆公咬了咬嘴唇,沒有說話。
孟子又繼續說:「曾子有句言,您聽說過嗎?」鄒穆公搖了搖頭。
孟子接著說道:「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要警惕呀!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如何對待你。現在鄒國發生的事,不就是曾子這句名言的最好注釋嗎?如今百姓有了一個報復的機會,就要用同樣的手段來對待那些長官了。」
「那要怎麼辦呢?」鄒穆公覺得孟子說的話還有點道理,便謙遜地問。
孟子告訴鄒穆公說:「這不難辦,您可以實行仁政啊,實行了仁政,老百姓都感激您,也會愛護他們的長官,並且願意為國家沖鋒殺敵了。」
——《孟子·梁惠王下》
出爾反爾成語點撥:
孟子諫鄒穆公的過程中,引用曾子「出爾反爾」的名言,對鄒穆公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鄒穆公領悟了「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會怎樣對待你」的深刻道理。鄒穆公身為一國之主,尤能聽得進孟子的批評和建議,但現實中某些官員,容忍不了一絲百姓的抱怨之聲,更別提批評了!這些人真該好好反思一下。再有,與人相處時,我們要平衡好自己,努力做好自己,這樣不僅能把自己贏回來,也會讓別人懂得該怎樣尊重自己和他人。
⑧ 出爾反爾看圖說成語
出爾反爾[chū ěr fǎn ěr]
生詞本
基本釋義
爾: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樣做,就會得到怎樣的後果。現指人的言行反復無常,前後自相矛盾。
貶義
出 處
《孟子·梁惠王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例 句
既然你已經答應幫助他,就應該盡力而為,不能~。
近反義詞
近義詞
反復不定言而無信食言而肥翻雲覆雨三反四覆自食其言言而不信朝三暮四反復無常
反義詞
言而有信說一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