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明珠成語典故
A. 類似掌上明珠的成語
成語】:來 心肝寶貝
【拼音】:自 xīn gān bǎo bèi
【解釋】: 指十分親密的人或事物。
【出處】: 清·劉鶚《老殘游記續集遺稿》第三回:「心肝寶貝,你別跑,你的話我知道一半啦,這有什麼害臊呢?」
B. 掌上明珠成語故事
掌上明珠 ( zhǎng shàng míng zhū )
解 釋 比喻極受父母疼愛的子女,特指女兒。
出 處 晉·傅玄《版短歌行》:權「昔君視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棄我溝渠。」
用 法 偏正式;作賓語、定語;含褒義
示 例 清·查慎行《中山尼》:「養成嬌女嬌無偶,~唾隨口。」
近義詞 心肝寶貝
C. 老來得子 掌上明珠成語
掌上明珠 [zhǎng shàng míng zhū]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比喻接受父母疼愛的兒女,特指女兒。
褒義
出 處
晉·傅玄《短歌行》:「昔君視我;如掌中明珠;何意一朝;棄我溝渠。」
例 句
1. 賈母視寶玉為~。
近反義詞
近義詞 心肝寶貝
D. 比喻掌上明珠的成語
視如珍寶
【拼音】shì rú zhēn bǎo
【解釋】形容十分珍愛。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十八回:「當此聖世,咱們世受國恩,祖父錦衣玉食;況你自有生以來,自去世的老太太,以及老爺太太,視如珍寶。」
【示例】令尊只親生你一個兒子,~。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十四回
E. 揠苗助長掌上明珠成語接龍
珠字開頭的成語 | 首字是珠的成語
珠箔銀屏zhū bó yín píng
出處:唐·白居易《長恨歌》詩:「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意思:箔:簾子;屏:屏風。珠綴的簾子,銀制的屏風。多形容神仙洞府陳設華美。
珠沉玉碎zhū chén yù suì
出處:
意思:比喻美女的死亡。
珠翠之珍zhū cuì zhī zhēn
出處:三國魏·曹植《七啟》:「山鵽斥鷃,珠翠之珍。」
意思:指水陸所產的美味食物。
珠宮貝闕zhū gōng bèi què
出處:戰國楚·屈原《九歌·河伯》:「魚鱗屋兮龍堂,紫貝闕兮朱宮。」
意思:用珍珠寶貝做的宮殿。形容房屋華麗。
珠光寶氣zhū guāng bǎo qì
出處:
意思:珠、寶:指首飾;光、氣:形容閃耀著光彩。舊時形容婦女服飾華貴富麗,閃耀著珍寶的光色。
珠還合浦zhū huán hé pǔ
出處:《後漢書·循吏傳·孟嘗》:「(合浦)郡不產谷實,而海出珠寶,與交阯比境……嘗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歲,去珠復還,百姓皆反其業。」
意思:合浦:漢代郡名,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
珠聯璧合zhū lián bì hé
出處:《漢書·律歷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
意思:璧:平圓形中間有孔的玉。珍珠聯串在一起,美玉結合在一塊。比喻傑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結合在一起。
珠圍翠繞zhū wéi cuì rào
出處: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四折:「依舊有翠繞珠圍。」
意思:珠:珍珠;翠:翡翠。形容婦女妝飾華麗。也形容富貴人家隨侍的女子眾多。
F. 掌上明珠是不是成語
掌上明珠是成語
掌上明珠_網路漢語
掌上明珠
[zhǎng
shàng
míng
zhū]
[釋義]
比喻接受父母疼愛的兒女,特指女兒。
[出處]
晉·傅玄《短歌行》:「昔君視我;如掌中明珠;何意一朝;棄我溝渠.
G. 掌上明珠的成語出處
【晉】 傅玄 《短抄歌行》:「昔君襲視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棄我溝渠!」
【南朝·梁】 江淹 《傷愛子賦》:「曾憫憐之慘凄,痛掌珠之愛子。」
【唐】王宏 《從軍行》:「兒生三日掌上珠,燕頷猿肱穠李膚。」
【唐】 白居易 《哭崔兒》詩:「掌珠一顆兒三歲,鬢發千莖父六旬。」
【宋】 辛棄疾 《永遇樂·送陳光宗知縣》詞:「落魄東歸,風流贏得,掌上明珠去。 」《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包待制出身傳》:「他嫂嫂惜似掌中珠。」
【清】 查慎行 《中山尼》詩:「養成嬌女嬌無偶,掌上明珠唾隨口。」
【清】 黃遵憲 《拜曾祖母李太夫人墓》:「雙手擎掌珠,百口百稱譽。」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回乳名黛玉,年方五歲,夫妻愛之如掌上明珠。
【近現代】老舍《青蛙騎手》第三場:「賢孝兒媳多麼可愛,真是我呀我二老的掌上珠!」
H. 掌上明珠的成語典故
最早出自晉傅玄的《短歌行》:「昔君視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棄我溝渠!」意為:你以前待我就像掌上的明珠,又怎能料到有天會將它拋棄在水溝邊。
I. 成語接龍掌上明珠
珠沉滄海 海納百川 川流不息 息怒停瞋 瞋目豎眉 眉眼高低低首下氣 氣沖鬥牛 牛衣夜哭 哭哭啼啼 啼啼哭哭 哭天抹淚淚迸腸絕 絕少分甘
J. 對應「掌上明珠」的成語有哪些
對應「掌上明珠」的成語有:心肝寶貝 小家碧玉 窈窕淑女 嬌生慣養 錦衣內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