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成語混混沌沌

成語混混沌沌

發布時間: 2020-11-19 13:30:07

① 混的成語有哪些

魚龍混雜、
混世魔王、
混混沌沌、
混淆視聽、
混為一談、
矇混過關、
魚目混珠、
混應濫應、
是非混淆、
舉世混濁、
混淆是非、
淆混是非、
混混噩噩、
玉石混淆、
流言混語、
混沌未鑿、
龍蛇混雜、
良莠混雜、
混說白道、
混沌不分、
騙吃混喝、
混抖摟酸、
碔砆混玉、
混混沄沄、
混混庉庉、
混淆黑白

② 帶有疊字的成語

含情脈脈、文質彬彬、人才濟濟、生機勃勃、千里迢迢等。
1、含情脈脈
【解釋】:飽含溫情,默默地用眼神表達自己的感情。常用以形容少女面對意中人稍帶嬌羞但又無限關切的表情。
【出自】:唐·李德裕《二芳叢賦》:「一則含情脈脈,如有思而不得,類西施之容冶,眼紅羅之盛飾。」
【譯文】:一是含情脈脈,如有思而不得,像西施的游樂,眼睛紅羅的裝飾。
2、文質彬彬
【解釋】:文:文采;質:實質;彬彬:形容配合適當。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實,後形容人文雅有禮貌。
【出自】:《論語·雍也》:「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譯文】: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化融會貫通,然後君子。
3、人才濟濟
【解釋】:濟濟:眾多的樣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
【出自】:《書·大禹漠》:「濟濟有眾,咸聽朕命。」
【譯文】:你們有很多,都聽我的命令。
4、生機勃勃
【解釋】:形容自然界充滿生命力,或社會生活活躍。
【示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第三產業生機勃勃,發展非常迅速。
5、千里迢迢
【解釋】:迢迢:遙遠。形容路途遙遠。
【出自】:明·馮夢龍《古今小說·范巨卿雞黍死生交》:「辭親別弟到山陽,千里迢迢客夢長。豈為友朋輕骨肉,只因信義迫中腸。」
【譯文】:辭親弟弟分別到山陽,千里迢迢客人夢長。哪為朋友輕骨肉,只因信義迫中腸。

③ 成語大全

發憤忘食 努力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奮。
焚膏繼晷 膏:油脂,指燈燭;繼:繼續,接替;晷:日光。點上油燈,接續日光。形容勤奮地工作或讀書。
雞鳴而起 雞叫時就起床。形容勤奮不怠。
繼晷焚膏 繼:繼續,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燈燭。點燃蠟燭或油燈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繼日地勤奮學習或工作...
將勤補拙 以勤奮彌補笨拙。
據鞍讀書 在馬背或驢背上讀書。後多形容學習勤奮。
刻苦耐勞 刻苦:很能吃苦;耐:禁得起、受得住。工作勤奮,經得住繁重的勞累。
牛角掛書 比喻讀書勤奮。
勤能補拙 勤奮能夠彌補不足。
燃糠自照 比喻勤奮好學。
手不釋卷 釋:放下;卷:指書籍。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夙興夜寐 夙:早;興:起來;寐:睡。早起晚睡。形容勤奮。
夙夜匪懈 夙夜:早晚,朝夕;匪:不;懈:懈怠。形容日夜謹慎工作,勤奮不懈。
韋編三絕 韋編: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三:概數,表示多次;絕:斷。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比喻讀書勤奮。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學習好像追趕什麼,總怕趕不上,趕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學習勤奮,進取心強。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業精於勤 業:學業;精:精通;於:在於;勤:勤奮。學業精深是由勤奮得來的。
一曝十寒 曝:曬。原意是說,雖然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一天,凍十天,也不可能生長。比喻學習或工作一時勤奮,一時...
引錐刺股 錐:錐子;股:大腿。晚間讀書時想睡覺,就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學習勤奮刻苦。
勇猛精進 原意是勤奮修行。現指勇敢有力地向前進。
朝經暮史 經:指舊時奉為經典的書籍;史:指歷史書籍。一天到晚誦讀經史。形容勤奮讀書。
朝乾夕惕 乾:乾乾,即自強不息;惕:小心謹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奮謹慎,沒有一點疏忽懈怠。
朝斯夕斯 早上這樣,晚上也這樣。形容求學勤奮而有恆心。
晝耕夜誦 白天耕種,夜晚讀書。比喻讀書勤奮。
孳孳不倦 指工作或學習勤奮不知疲倦。
孜孜不倦 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學習勤奮不知疲倦。
鞭駑策蹇 鞭打跑不快的馬、驢。比喻自己能力低,但受到嚴格督促,勤奮不息。用作謙詞。
朝前夕惕 形容一天到晚勤奮謹慎,沒有一點疏忽懈怠。
朝乾夕愓 指終日勤奮謹慎,不敢懈怠。
篤志好學 篤志:專心一志,立志不變。專心致志,勤奮好學。
精進勇猛 原意是勤奮修行。現指勇敢有力地向前進。

④ 含混什麼組成語

魚龍混雜、混世魔王、混混沌沌、魚目混珠、混為一談、混淆視聽、矇混過關
1、魚龍混雜是一個成語,讀音是yú lóng hùn zá,意思是形容好人和壞人混在一起。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四回 現在人多手亂,魚龍混雜,倒是這么著,他們也洗洗清。
2、混世魔王:比喻擾亂世界、給人們帶來嚴重災難的人。有時也指成天吃喝玩樂、到處胡鬧的有錢有勢人家的子弟。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回:「我有一個孽根禍胎,是家裡的混世魔王。」
3、混混沌沌是一個成語,讀音是hùn hùn dùn dùn意思是迷糊不清的樣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53回:「仍然不知稼穡艱難,混混沌沌的過日子。」
4、魚目混珠,讀音yú mù hùn zhū,漢語成語,拿魚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出處:漢·魏伯陽《參同契》卷上:「魚目豈為珠?蓬蒿不成檟。」
翻譯:魚目怎麼為珠?野草不成樹。
5、混為一談是一個成語,讀音是hùn wéi yī tán,意思是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當作同樣的事物談論。
出處:唐·韓愈《平淮西碑》:「萬口和附,混為一談。」
翻譯:很多人都在開口符合,聲音都夾雜在一起。

⑤ 以混字為結尾的成語

沒有。含混的成語如下:
黑白混淆
混沌不分
混沌不分
混混沌沌
混混噩版噩
混混泇泇
混然天成
混然一權體
混世魔王
混水撈魚
混水摸魚
混俗和光
混為一談
混淆黑白
混淆視聽
混淆視聽
混淆是非
混應濫應
混作一談
舉世混濁
流言混話
龍蛇混雜
矇混過關
磇硄混玉
魚龍混雜
魚目混珍
魚目混珎
魚目混珠
玉石混淆

⑥ 帶「混」字的成語

把黑的說成白的,將白的說成黑的。比喻故意顛倒是非,製造混亂。
混沌:亦作「渾沌」,古代寓言中的中央帝名。原意是借喻一切事物都應順其自然。後常用以表示愚昧無知。
混沌:古人想像中的天地形成以前的狀態。指上古時期人類尚未開化的狀態。也形容人無知無識的樣子。
混沌:古人想像中的天地形成以前的狀態;鑿:鑿開。世界尚處於蒙昧狀態之中,天地尚未形成。比喻人的本性純真朴實。
水流洶涌的樣子。比喻連續不斷。
迷糊不清的樣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見「混混沌沌」。
無知無識,糊里糊塗。
自然形成的整體,沒有斧鑿的痕跡。
混然:混同在一起的樣子。融合成一個整體,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繪畫,布置勻整,結構謹嚴。
指沒有根據,不符實際的瞎說,或說胡話。
同於塵俗,不露鋒芒。指不求特異,與世無爭。
《西遊記》中的一個妖怪。比喻擾亂世界、給人們帶來嚴重災難的人。有時也指成天吃喝玩樂、到處胡鬧的有錢有勢人家的子弟。
比喻乘混亂的時候從中撈取利益。
比喻乘混亂的時候從中撈取利益。同「混水摸魚」。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當作同樣的事物談論。
混淆:使界限模糊。故意把黑的說成白的,白的說成黑的,製造混亂。指故意製造混亂,使人辨別不清。
混淆:使界限不清。故意把正確的說成錯誤的,把錯誤的說成正確的。
混淆:混雜。用假象或謊言讓旁人分辨不清是非。
指隨便答應別人的請求。
故意顛倒黑白,製造混亂。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當作同樣的事物談論。同「混為一談」。
舉:全;混濁:不清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
用欺騙的手段逃過關口。
比喻好人和壞人混在一起。
無根據無道理的言語。
毫無根據而且不明事理的話。
莠:狗尾草。好苗和野草混雜在一起。比喻好人壞人混雜在一起,難以區分。
欺騙別人以求吃喝。
混淆:使界限不清。故意把正確的說成錯誤的,把錯誤的說成正確的。
俗語。比喻少了某人或某種條件,照樣能辦好事情。
故意把正確的說成錯誤的,把錯誤的說成正確的,製造混亂,使是非不清。
混:攙雜,冒充。拿魚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比喻以假亂真。
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同「魚目混珠」。
比喻壞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比喻好壞混雜。
比喻以假亂真,似是實非。

⑦ 帶混的成語有哪些

魚龍混雜、
混世魔王、
混混沌沌、
混為一談、
混淆視聽、
矇混過關、
魚目混珠、
騙吃混喝、
舉世混濁、
混應濫應、
混沌不分、
玉石混淆、
是非混淆、
龍蛇混雜、
混混庉庉、
混沌未鑿、
混混噩噩、
碔砆混玉、
混混沄沄、
良莠混雜、
混淆黑白、
混淆是非、
流言混語、
淆混是非、
混抖摟酸、
混說白道

⑧ 第一個字混字成語

混然一體 混然:混同在一起的樣子。融合成一個整體,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繪畫,布置勻整,結構謹嚴。
混水摸魚 比喻乘混亂的時候從中撈取利益。
混沌不分 混沌:亦作「渾沌」,古代寓言中的中央帝名。原意是借喻一切事物都應順其自然。後常用以表示愚昧無知。
混世魔王 比喻擾亂世界、給人們帶來嚴重災難的人。有時也指成天吃喝玩樂、到處胡鬧的有錢有勢人家的子弟。
混為一談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當作同樣的事物談論。

⑨ 謎團「混沌初開」,打一個成語是什麼

答案是:開天闢地

開天闢地[ kāi tiān pì dì ] :古代神話傳說:盤古氏開辟天地,開始有人類歷史。後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來沒有過的。

  • 【出自】:三國·吳·徐整《三五歷紀》:「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在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

  • 【示例】:感謝那些~,披荊斬莽的英雄們!只有你們才配承受這最高的幸福,最大的快樂。
    ◎劉白羽《從富拉爾基到齊齊哈爾》

  •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比喻前所未有的偉大事業

典 故

據說很久很久以前,天地還沒有形成,到處是一片混沌。它無邊無沿,沒有上下左右,也不分東南西北,樣子好像一個渾圓的雞蛋。這渾圓的東西當中,孕育一個人類的祖先——盤古。 過了一萬八千年,盤古在這渾圓的東西中孕育成熟了。他發現眼前漆黑一團,非常生氣,就用自己製造的斧子劈開了這混混沌沌的圓東西。隨著一聲巨響,圓東西里的混沌,輕而清的陽氣上升,變成了高高的藍天,重而濁的陰氣下沉,變成了廣闊的大地。從此,宇宙間就有了天地之分。 盤古出世後,頭頂藍天,腳踏大地,挺立在天地之間。以後,天每日增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盤古也每日長高一丈。這樣又經過一萬八千年,天高得不能再高,地深得不能再深,盤古自己也變成了九萬里長的頂天立地的巨人,像一根柱子一樣撐著天和地,使它們不再變成過去的混沌狀態。 盤古開天闢地後,天地間只有他一個人。因為天地是他開辟出來的,所以他的情緒有什麼變化,天地也跟著發生不同的變化。他高興的時候,天空晴朗;他發怒的時候,天空陰沉;他哭泣的時候,天空下雨,落到地上匯成江河湖海;他嘆氣的時候,大地上颳起狂風,他眨眨眼睛,天空出現閃電;他發出鼾(han)聲,空中響起隆隆的雷鳴聲。 不知經過多少年,盤古還是死了,躺倒在地上。他的頭部隆起,成為東岳泰山;他的腳朝天,成為西嶽華山;他的肚子高挺,成為中嶽嵩山;他的兩個肩胛,一個成為南嶽衡山,另一個成為北嶽恆山。至於他的頭發和汗毛,全變成了樹木和花草。後來,才有了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三皇,即天皇、地皇和人皇。

相關謎語

「開天闢地」為謎底的謎語

1.最大的工程(打一成語)

⑩ 有哪些帶有混的四字成語

魚龍混雜、
混世魔王、
混混沌沌、
混為一談、
混淆視聽、
矇混過關、版
魚目混珠、
騙吃混喝、權
舉世混濁、
混應濫應、
混沌不分、
玉石混淆、
是非混淆、
龍蛇混雜、
混混庉庉、
混沌未鑿、
混混噩噩、
碔砆混玉、
混混沄沄、
良莠混雜、
混淆黑白、
混淆是非、
流言混語、
淆混是非、
混抖摟酸、
混說白道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