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重點字詞成語
『壹』 中考語文重點拼音詞語和成語
中考總復習教案(一) 初三教案 中考總復習教案(一)第一部分 積累與運用第1、2課時 字音第3、4課時 漢字第5、6課時 詞語(成語)及運用第7、8課時 標點符號第9、10課時 修辭第11、12課時 病句(文)的修改第13、14課時 縮句、擴句、仿句第15、16課時 名句的識記第17、18課時 文學常識及文化常識第19課時中外名著第20課時 口語交際第21課時 獲取信息與時事第22課時 圖文轉換第23課時 綜合學習與探究第二部分 現代文第24、25課時 記敘文閱讀第26、27課時 說明文閱讀第28、29課時 議論文閱讀第30、31課時 散文閱讀第32、33課時 小說閱讀第34、35課時 現代詩歌閱讀第三部分 文言文第36、37課時 文言實詞第38、39課時 文言虛詞第40、41課時 文言句式第42、43課時 文言翻譯第44、45課時 課內閱讀第46、47課時 課外閱讀第48課時詩詞賞析第四部分 寫作篇第49、50課時 中考作文概述第51、52課時 全命題與半命題作文第53、54課時 材料作文第55、56課時 話題作文第57、58課時 選題作文第59、60課時 中考高分作文要旨第61-90課時 綜合(模擬)練習中考語文總復習教案(一)第一、二課時 語音一、復習要點 《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提出「學會漢語拼音,能說普通話」。初中學生「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其中3000個左右會寫」,「在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的基礎上,學會規范、通行的行楷,提高書寫速度。」 考點分析同學們通過三年的初中學習,應該能夠正確認讀3500個左右常用字的字音。同學們應該了解《漢語拼音方案》,掌握漢語拼音規則,認讀漢語拼音的音節。從近幾年的中考來看,語音考查一般放在試卷的最前面,往往是第一個題,試題分值往往在二到四分。有採用選擇的形式,有採用讓同學們注音的形式。以雙音節詞或者成語為考查重點。考查的往往是一些多音字、容易誤讀的以及生活中常用常見字的讀音。在近幾年的中考試題中,也常常會在閱讀題中考查漢字的讀音,要求同學們能夠根據語境來確定多音字和重點字的讀音。備考指南語文教學大綱已經給我們作了明確的要求,同學們應該以教材為基礎,掌握3500個左右常用字字音。同時要了解一些有關注音的常識。語音復習,重在扎實的復習。同學們在復習的時候,要注音理解下面的內容。1、掌握好聲母和韻母聲母21個: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韻母21個:(單韻母7個) a o e i u ü er (復韻母6個) ai ei ao ou ie üe (鼻韻母8個) an en in ün ang eng ing ong2、四聲的准確標定與標調位置 聲調五聲:"-"(一聲)、"'"(二聲)、"ˇ "(三聲)、"`"(四聲)和輕聲。標調識記口訣:"有ɑ不放過,無ɑ找o、e,i、u並列標在後,單個韻母不用說。"隔聲符號運用:ɑ、o、e開頭的音節連接在其他音節後面時,音節的界限發生混淆, 用(』)隔開,如皮襖(pí』ǎo)。3、拼寫注意事項拼寫規則要領:i單獨成音節時,前面加y,如衣(yi)。u行的韻母,前面無聲母時, 把u寫成w,如烏(wu)。ü行的韻母,前面無聲母時,應加y,ü上兩點省略,如雨(yu);ü 行韻母跟j、q、x相拼,省略ü上兩點,如居(ju)、去(qu)、需(xu),與n、l相拼,兩點不 能省略,如女(nü)、呂(lü)。大寫和連寫:人名、地名等專有名稱的第一個字母要大寫;每句話的第一個字母也要大寫。漢字拼寫時,要按詞連寫,詞與詞之間要分開寫。韻母兒寫成er,用作韻尾的時候寫成r。例如:"兒童"拼作ér tóng,"花兒"拼作huār。iou,uei,uen前面加聲母的時候,寫成iu,ui,un。例如niu(牛),gui(歸),lun(論)。b p m f w只能和"o"拼,不能和"uo"拼。如:"波"只能拼寫成"bo",不能拼寫成"buo","我"只能拼寫成"wo"不能拼寫成"wuo"。4、 確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的字音,目的是為了避免誤讀。 誤讀的原因主要有: ①多音字誤讀。常用字中二三百個多音字,要了解這類字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意義; ②形聲字誤讀。形聲字的「聲旁」是表聲的,但由於古今音的差異,現代漢語形聲字中有70%左右已不能按其「聲旁」確定讀音了,它們中有的聲母發生了變化。如果我們不注意這些變化,仍然按照「聲旁」的讀音去讀,就會發生誤讀。 ③形近字的誤讀。 5、要應對語音這一關,就要做生活和學習的有心人。 (1)注意平時的積累。要立足平時,立足所學的每一篇課文,閱讀的每一篇文章。遇到不認識的字或沒有把握讀準的字,要勤查詞典。日積月累,誤讀的情況就會大大減少。 (2)定期檢查鞏固。為了防止遺忘,對一些易混淆的字音,尤其要引起重視。要通過一定量的練習來鞏固,也可通過同學間的相互檢查共同提高。 (3)提高復習實效。字不離詞,字音的學習離不開具體的詞語環境。要把字音、字義和詞語的運用等有機的結合起來進行復習。 二、中考典例1、下列加紅字的讀音有誤的一項是( C)A.脂肪(zhī) 乾涸(hé) 心曠神怡(yí)B.魁梧(wú) 醞釀(niàng) 杳無音信(yǎo)C.湖泊(bó) 和諧(xié) 彼竭我盈(jié)D.襤褸(lǚ) 違背(wéi) 大聲疾呼(jí)解析:這個題主要考查常見多音的讀音。C項中的"湖泊"中的"泊"應該讀"pō"。2、下列詞語中加紅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是(B)A.鏗鏘(qāng) 挪動(nuó) 不無裨益(bì)B.琴弦(xián) 襤褸(lǚ) 載歌載舞(zài)C.兌換(ì) 處理(chù) 鬨堂大笑(hōng)D.搖曳(yè) 別墅(shù) 大事渲染(xuān)解析:這個題主要考查了漢語拼音的規則、常見字(包括多音字)的讀音。A項中"鏘"的注音"qāng",本身就不符合漢語語音拼寫規則。C項中的"處"為多音字,在這里應該讀三聲。就"處"來說,同學們應該能夠辨析它在什麼情況下讀三聲,什麼情況下讀四聲。D項中的"大事渲染"中的"渲"應該讀四聲。3、給下面加紅的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1)惟妙惟肖_____ xiào ____(2)參天聳立____ sǒng __解析:這個題,主要考查常用字的讀音。"肖"本身是多音字。即讀"xiào",也可以讀"xiāo",同學們要能夠辨析這種常用多音字的讀音。"聳"作為常用字,有一些同學往往誤讀為"ěr"。4、下列加紅字的注音都正確的是(B)A. 綻放(zhàn) 對稱(chèng) 潛滋暗長(qián)B. 斟酌(zhēn) 襲擊(xí) 深惡痛疾(wù)C. 模樣(mó) 教誨(huì) 不屑置辯(xiè)D. 提防(tí) 賠償(cháng) 人跡罕至(hǎn)解析:這個題,主要考查常見多音字的讀音。A項中的"對稱"的"稱"是多音字,應該讀"chèn"。C項中的"模樣"中的"模"應該讀"mú"。D項中的"提防"的"提"是多音字,在這兒應該讀"dī"。5、讀下面的句子,給加紅的字注音,根據拼音填漢字。(1)不食嗟來之食,表現了中國人民的骨氣。嗟__ jiē__(2)植物合成了這些食物,大部分都用來組成軀體和貯藏在種子或塊根、塊莖中。 貯__ zhù___解析:這兩個字,都是生活中常見,但是同學們易錯的。"嗟"容易讀成"chā"。"貯"容易讀成"chǔ"。6、下列詞語中加紅字的讀音相同的一項是(A)A.淺嘗輒止 謫守巴陵 B.不輟勞作 綴滿繁星C.瞠目結舌 堂而皇之 D.杞人憂天 擠眉弄眼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形近字、同音字的讀音。A項中的兩個字都讀zhé, B項"輟"讀chuò,"綴"讀zhuì,C項"瞠"讀chēng,"堂"讀táng,D項"杞"讀qǐ,"擠"讀jǐ。三、模擬練習:第三、四課時 漢字一、考點分析《語文教學大綱》和《語文課程標准》中規定中學生應該能夠掌握3500個左右常用字。在中考考試中,查考漢字,主要是為了准確區分常見的同音字,能夠辨析簡單的形似字,能夠理解常見多音多義字在不同詞語中的讀音和意義,同時要要求同學們書寫漢字筆畫清楚,字形正確、規范。從近幾年的中考來看,漢字考查一般放在語音考查的後面,或者與語音題結合在一起,試題分值往往二到四分。有的採用選擇的形式,有的採用讓同學們根據拼音書寫漢字的形式。考查的內容都是在教材中出現,常用常見又易錯的詞語。此外,同學們還應該了解漢字構造,掌握常見字的筆順、筆畫、辨析形聲字的聲旁和形旁,熟練使用漢語工具書,學會部首和音序檢字法。對於漢字的考查,不局限於選擇題或者填空題,在閱讀題中,也常常考查同學們對於漢字的理解。二、備考指南同學們在復習的時候,應該以教材為基礎,逐課進行漢字的積累。把每一課中出現的重點字詞都羅列出來。對於多音多義字,應該能夠根據具體的語境,辨析漢字的准確讀音和意義。對於形似字,要注意運用比較的方法,辨析他們的區別。(一)糾正、防止錯別字的方法1.分辨形旁,注意字音。如"貝"多和財物有關,"亻"多和人有關,"飠"多和飲食有關;"糹"多和絲、棉、麻有關,"氵"多和水有關;"衤"多 和衣服有關;"月"多和身體有關。2.看清聲旁,分辨同音字,如"滄"不要寫成"淪","經常"不要寫成"經長"。3.分辨形似字意義,如"菅"和"管";分辨同音字意義,如"抱負"與"報復"。4.記住少數帶多數。"辶"和"廴",從"廴"的字只有三個:"廷、建、延",其餘均從"辶"。5.不隨意簡化(二)筆畫和筆順在書寫漢字時,從落筆到抬筆,就是一筆或叫一畫,這些點或畫就叫筆畫。漢字基本筆畫有八種,即:點、橫、豎、撇、捺、勾、折、提。每一種筆畫有一種或幾種變形寫法。寫字時筆畫的先後順序,叫筆順。常見的筆順規則有以下八種:先左後右,如"認"、"助"、"則"、"仁"等;先上後下,如"王"、"旦"、"恩"、"夢"等;先橫後豎,如"十"、"干"、"主"、"井"等;先撇後捺,如"人"、"文"、"令"、"義"等;從外到內,如"同"、"月"、"聞"、"風"等;先進後關,如"園"、"田"、"因"、"國"等;先中間,後兩邊,如"小"、"水"、"辦"、"少"等;先里頭,後旁包,如"斷"、"畫"、"函"等。學習掌握漢字筆畫和筆順規則,有助於我們正確查檢字典、詞典,指導書寫,還能使寫出的字體工整美觀,提高書寫速度。(三)形聲字形聲字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表示字的意義,另一部分表示字的讀音。表示字義的部分叫形旁,表示字音的部分叫聲旁。形旁和聲旁結合方式主要有六種。左形右聲:偏 銅 凍 征 硝 城右形左聲:攻 勁 削 瓢 故 雌上形下聲:管 霜 爸 芳 崖 界下形上聲:慈 斧 貢 忿 凳 膏外形內聲:固 病 閥 園 裹 衷內形外聲:聞 問 悶 辯(四)形似字、同音字、多音多義字有些字形體相近,不細心分辨就容易寫錯、用錯。例如,"未來"的"未"和"末梢"的"末",區別僅僅在起筆兩橫"的長短,意思卻完全不同。正確書寫和運用形似字,主要靠認真。把字形認准,字義弄懂,一筆一畫認真書寫。還要在積累詞彙的同時,分辨形似字。有些字讀音相同,這類字叫同音字,例如,"喚""換""渙""煥"都讀"huàn","壁"和"璧"都讀"bì"。還有些字讀音相近,如"濁"(zhuó)和"燭"(zhú)。分辨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要從字義入手,並且記住經常和什麼字組成詞使用。不止一個讀音,不止一個意義的字叫多音多義字。分辨這類字也要從字義入手,記住讀這個音時表示什麼意思,讀另一個音又表示什麼意思。例如:薄,用在"薄板"中讀"báo",表示厚度;用在"薄弱"中讀"bó",表示單薄、弱;用在"薄荷"中讀"bò",是一種植物的名稱。
『貳』 中考語文必考170個四字成語復習攻略
成績出來後!找自己省的查詢分數的網站,或者找到市的查詢分數網站!!輸入自己的考生號,就能得到分數!或者發布成績的隔天學校就會通知你來領成績單和畢業證!
『叄』 中考語文知識點精講:常考成語
1. 安然無恙:恙:病。原指人平安沒有疾病。現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損害。【出自】:《戰國策·齊策》:「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 注意:安然無恙是一點損害都沒有,有一點的小傷也不能叫「無恙」。 2. 拔苗助長: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於求成,反而壞事。【出自】:《孟子·公孫丑上》:「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茫茫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注意:該成語為貶義 3. 跋山涉水:跋山:翻過山嶺;涉水:用腳趟著水渡過大河。翻山越嶺,趟水過河。形容走遠路的艱苦。【出自】:《詩經·鄘風·載馳》:「大夫跋涉,我心則憂。」《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跋山涉水,蒙犯霜露。」 4. 百看不厭:看了多遍,不感厭倦。【出自】:宋·蘇軾《送安敦秀才失解西歸》詩:「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5. 班門弄斧:在魯班門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不自量力。【出自】: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詩序》:「操斧於班、郢之門,斯強顏耳。」宋·歐陽修《與梅聖俞書》:「昨在真定,有詩七八首,今錄去,班門弄斧,可笑可笑。」 注意:該成語既可以作貶義,也可以做謙辭(說自己)用 6. 搬弄是非:搬弄:挑拔。把別人的話傳來傳去,有意挑拔,或在背後亂加議論,引起糾紛。【出自】:《莊子·盜跖》:「搖唇鼓舌,擅生是非。」元·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一折:「他在平公面前,搬弄我許多事非。」 注意:該成語為貶義 7. 變本加厲:變得比原來更加嚴重。【出自】:南朝·梁·蕭統《文選·序》:「蓋踵其事而增華,變其本而加厲,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注意:作貶義用,注意「厲」的寫法 8. 變幻莫測:變幻:變化不可測度。變化很多,不能預料。【出自】:唐·韓愈《殿中少監馬君墓誌》:「當是時,見王於北亭,猶高山深林巨谷龍虎,變化不測,傑魁人也。」 注意:一定是「無法揣測」的變幻,那種能夠預知的變化不可以用這個詞。 9. 別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藝術方面具有與眾不同的巧妙構思。【出自】: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獨妙。」 注意:用於人的創造,特別是藝術性創造,而不能用於自然景觀 10. 不恥下問:樂於向學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習,而不覺得不好意思。【出自】:《論語·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11. 不可救葯:葯:治療。病已重到無法用葯醫治的程度。 比喻已經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出自】:《詩經·大雅·板》:「匪我言耄,爾用憂謔。多將熇熇,不可救葯。」 注意:該成語為貶義 12. 不可思議:原有神秘奧妙的意思。現多指無法想像,難以理解。【出自】:《維摩詰所說經·不思議品》:「諸佛菩薩有解脫名不可思議。」 13. 不謀而合:謀:商量;合:相符。事先沒有商量過,意見或行動卻完全一致。【出自】:晉·干寶《搜神記》卷二:「二人之言,不謀而合。」 14. 不期而遇:期:約定時間。沒有約定而遇見。指意外碰見。【出自】:《穀梁傳·隱公八年》:「不期而會曰遇。」 注意:「事先沒有商量」而有遇見,只要商量過就不能用這個詞了。 15. 不屈不撓:屈:屈服;撓:彎曲。比喻在壓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現十分頑強。
『肆』 中考常考成語及解釋的中考語文
行屍走肉,金蟬脫殼,百里挑一,金玉滿堂,背水一戰,霸王別姬,天上人間,不吐不快,海闊天空,情非得已,滿腹經綸,兵臨城下,春暖花開,插翅難逃,黃道吉日,天下無雙,偷天換日,兩小無猜,卧虎藏龍,珠光寶氣,簪纓世族,花花公子,繪聲繪影,國色天香,相親相愛,八仙過海,金玉良緣,掌上明珠,皆大歡喜,逍遙法外
『伍』 初一至初三語文重點成語匯總
九年級上冊重點成語:
第二單元 哲思華章 第5課 敬業與樂業
(1)敬業樂群:對自己的事業很盡職,和朋友相處很融洽。 (2) 斷章取義:意思是不顧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3) 不二法門:佛教用語,指直接入道、不可言傳的法門。常用來比喻最好的或獨一無二的方法。
(4) 強聒不舍:嘮嘮叨叨說個沒完。
第6課 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說
(1) 彌留之際:病重快要死了的時候。 (2) 媚上欺下:討好巴結上級,欺負下級。 (3) 登峰造極:比喻達到頂峰。 (4) 恪盡職守:嚴格遵守,盡職盡責。
第13課 事構的正確答察不止一個
2、解釋下列詞語。
(1) 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動搖。 (2) 孜孜不倦:勤奮努力,不知疲倦。 (3) 不言而喻:不用說就可以明白。
(4) 一事無成,連一樣事情也沒做成,什麼事都做不成。
(5) 鍥而不舍:雕刻一件東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恆心,有毅力。 (6) 持之以恆:有恆心地堅持下去。
第14課 應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2、解釋下列詞語。
(1) 格物致知;窮究事物的原理和法則,而總結出理性的知識。 (2) 袖手旁觀: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協助別人。 (3)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4) 一帆風順:比喻非常順利,毫無挫折。
第15課 短文兩篇
2、解釋下列詞語。
(1) 文采藻飾:修飾文詞,使之富有文采。
『陸』 中考語文必考四字成語復習攻略大全
七年級(上) 《童趣》 1、明察秋毫——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 2、怡然自得——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3、龐然大物——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 4、怡然稱快——為之怡然稱快。 5、夏蚊成雷——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於空中。 《十則》 6、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7、溫故知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8、見賢思齊——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9、三人行,必有我師——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10、任重道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11、死而後已——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12、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山市》 13、歷歷在目——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 《塞翁失馬》 14、塞翁失馬 《龜雖壽》 15、老驥伏櫪——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浣溪沙》 16、無可奈何——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17、似曾相識——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七年級(下) 《木蘭詩》 18、撲朔迷離——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孫權勸學》 19、吳下阿蒙——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20、刮目相待——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誇父逐日》 21、誇父逐日——誇父與日逐走,入日。 八年級(上) 《桃花源記》 22、世外桃源 23、豁然開朗——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24、怡然自樂——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25、與世隔絕——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26、無人問津——後遂無問津者。 《大道之行也》 27、天下為公——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28、夜不閉戶——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長歌行》 29、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八年級(下) 《五柳先生傳》 30、不求甚解——好讀書,不求甚解。 《小石潭記》 31、犬牙交錯——其岸勢犬牙差互。 《岳陽樓記》 32、百廢俱興——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 33、氣象萬千——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34、心曠神怡——登斯樓也,則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35、飛沙走石——作則飛沙走礫。 36、汗流浹背——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流浹背。 九年級(上) 《陳涉世家》 37、鴻鵠之志——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38、披堅執銳——將軍身披堅執銳。 《隆中對》 39、如魚得水——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出師表》 40、三顧茅廬——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41、妄自菲薄——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九年級(下) 4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3、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魚我所欲也》 44、捨生取義——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曹劌論戰》 45、一鼓作氣——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46、再衰三竭——再而衰,三而竭。 47、轍亂旗靡——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鄒忌諷齊王納諫》 48、門庭若市——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 《愚公移山》 49、愚公移山
『柒』 中考語文重點詞語、成語。
1盤古開天抄 2誇父追日 3精衛填海 4女媧補襲天 5後羿射日 6嫦娥奔月 7大禹治水 8愚公移山 9哪吒鬧海 10女媧造人 11天狗食日 12吳剛伐桂 13牛郎織女 14八仙過海 15太公釣魚 16劈山救母 17神筆馬良 18後羿射日 19武王伐紂 20西天取經
『捌』 中考語文常見成語及解釋.最好有例題
在網路文庫中搜索-----2011年中考語文成語
一定能滿足您的需要!
『玖』 中考語文常考成語、詞語有哪些
具體來說太寬泛了,那些習題集、試卷上應該都有,最主要的是與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意思不太一樣的、或者說是你理解有偏差的容易考。
『拾』 語文的文言文(中考)重點字詞以及一些標點,病句,易錯成語的解釋
常見的病句類型
一 搭配不當
搭配不當是常見語病,是中考考查的重點,幾乎每年中考都有此類語病題。句子成分的搭配不當包括:主謂搭配不當,動賓搭配不當,定語、狀語、補語和中心語搭配不當及關聯詞搭配不當。例如:
⒈主謂搭配不當
① 春風一陣陣吹來,樹枝搖曳著,月光、樹影一齊晃動起來,發出沙沙的聲響。( 「月光」不會發出聲響。)
② 我國鋼鐵的生產,過去不能自給。(不能自給是「鋼鐵」而不是「生產」。)
⒉動賓搭配不當
① 解放前,爸爸和哥哥兩人掙來的錢還不夠養活一家人的生活。(「養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② 紀念「三八」節的到來,大家認真准備節目。(「紀念」的只能是「三八」節而不是「到來」。)
⒊修飾語和中心語搭配不當
① 這次大會上,對工資問題交換了廣泛的意見。(並不是意見廣泛,而是交換的范圍廣泛,應改為「廣泛地交換了意見」。)
② 他在培育良種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很大」與「心血」搭配不當,應改為「很多」)
⒋關聯詞搭配不當
① 我們中學生如果缺乏創新精神,也不能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應將「也」改為「就」。)
② 只有堅持核查,就能和平解決伊拉克問題。(「只有」和「才」連用,應把「就」改為「才」。)
二 成分殘缺
成分殘缺,常見的有缺主語、缺謂語、缺賓語和必要的修飾限制語。例如:
⒈缺主語
① 由於他這樣好的成績,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贊揚。(「得到」的主語是什麼?改為「由於這樣好的成績,他得到了……」)
② 通過特級老師的這次講課,對大家的啟發很大。(多用了介詞或介賓結構,使原來的主語變為狀語。應去掉「通過」或「對」。)
⒉缺謂語
① 舊社會,勞動人民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過著」)
② 他就主動參與社會災害性事故處理,化解風險,安定社會生活的責任。(在「參與」前加上「承擔」)
⒊缺賓語
① 我們要盡一切力量使我國農業走上機械化、集體化。(「走上」要求有一個名詞做它的賓語,「機械化」「集體化」都是動詞,句子應是「走上……的道路」)
② 只要有勤奮、肯吃苦,什麼樣的難題都難不倒你。(在「肯吃苦」後加上「的決心」)
⒋缺必要的限制語
① 細菌是有害的。(應加上「有些」)
三 重復多餘
句子結構完整,句意清晰,仍使用了不必要的詞語作句子的成分,也叫贅余。 常見的情況有:第一,語法成分重復; 第二,語意堆砌。例如:
① 籃球場上十位隊員正在激烈地打比賽。(謂語重復,應刪去「打」)
② 其實這是過慮的想法。(語意堆砌 ,"慮"就是想,應刪去"的想法"。)
③ 走近美麗的丹陽中學,我停下腳步駐足欣賞。(停下腳步和駐足意思重復,刪除一個)。
④ 歡迎英雄凱旋歸來。(「凱旋」就包含「歸來」,應刪去「歸來」。)
四 語序不當
語序不當是多種多樣的,要結合語意、語言結構等靈活分析。常見的情況有:詞語的前後順序排列不當;修飾語和中心語的位置顛倒;多層修飾語語序不當;不符合語言習慣;關聯詞語位置不當。例如:
① 文件對經濟領域中的一些問題,從理論上和政策上作了詳細的規定和深刻的說明。(詞語的前後順序排列不當,「深刻說明 」應照應「理論」,「詳細的規定」應照應「政策」。)
② 我國棉花的生產,現在已經自給有餘。(定語和中心語的位置顛倒,應改為 「生產的棉花」)
③ 在休息室里許多老師昨天都同他熱情的交談。(多層狀語語序不當,表對象的介賓短語一般緊挨中心語,應改為「熱情的同他交談」)
④ 這首歌是廣大音樂愛好者倍受歡迎的。(語序不合習慣,應把「倍受」移至「廣大的」前面。)
⑤ 要是一篇作品裡的思想有問題,那麼文字即使很不錯,也是要不得的。("即使"應移到"文字"前。照原句就變成了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
五 句式雜糅
句式雜糅指把兩個意思或兩種句式雜糅在一句之中,造成結構混亂,意思不清。例如:
① 我們向政府提意見是人民的責任。(把「我們向政府提意見」和「向政府提意見是人民的責任」兩句意思湊在一塊兒,應該刪去「我們」。)
② 聽了他的報告,對我啟發教育很大。(把「他的報告對我啟發教育很大」與「聽了他的報告,我受到很大的啟發教育」兩種句式雜糅在一起,應選其中一種。)
六 句意歧義
所謂有歧義的句子,是指失去了確定性,可以這樣理解,也可以那樣理解的句子。例如:
① 局長、副局長和其他局領導出席了這次表彰會。 (其他局領導是本局領導還是別局領導,不明確。)
② 巴勒斯坦游擊隊對以色列的進攻是早有準備的。(是「巴勒斯坦游擊隊進攻以色列」還是「以色列進攻巴勒斯坦游擊隊」,不清楚)
③ 現全渠已勘測完畢144華里。(沒說全渠有多長,如果全長144華里,那麼144華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麼不能說"完畢",該說"現全渠已勘測了144華里"。)
④ 介紹菲律賓的一種權威著作。(可以解釋為"介紹一種權威著作",也可以解釋為"介紹菲律賓"。如果作者意思是後者,就應把"一種"提到句首。)
七 不合事理
不合事理是指在表述中,或違反人們的邏輯思維,或違背客觀現實情況,或前後矛盾,或顧此失彼等,造成不合事理。例如:
① 他是多少個死難者中倖免的一個。(既然"倖免",自然是沒有死,怎麼能說是"死難者中的一個"呢?應改為"多少人死難了,他是倖免的一個。")
② 再就業工程能否順利實施,是維護社會安定的重要條件。(「能否」包含正反兩方面的意義,只能說「再就業工程的順利實施,是維護社會安定的重要條件。」,而不能說「再就業工程不能順利實施也是維護社會安定的重要條件。」)
四、中考典型題例:
例1.(2005、威海)下列語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的故居坐落在風光秀麗的淮安。
B.增強法律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需要。
C.在酷熱的夏季,雪碧、娃哈哈、農夫山泉等礦泉水是深受考生喜愛的夏季飲品之一。
D.中國珠峰登山隊之所以能成功登上珠峰,是因為全體隊員不畏艱險、團結協作的精神。
[解析]A項將「<<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和「吳承恩的故居坐落在風光秀麗的淮安」兩句式雜糅,應選取其中一種表達。C項列舉的是三種飲品,與「之一」矛盾。D項濫用關聯詞,應去掉「之所以」。答:B
例2.(2004、濰紡)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使用並研製了禽流感滅活油乳劑疫苗,在實驗室檢測中,免疫有效率可達100%。
B.經過阿富汗和伊拉克兩次戰爭,美國得出無須依靠大型軍事基地也可以打贏一場戰爭。
C.今年以來,隨著國產兒童動畫圖書《哪吒傳奇》的全套上市,《哈利、波特》這部風靡全球的少兒讀物在中國少兒圖書界的霸主地位被打。
D.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日前發出通知,大幅度降低24種常用葯最高零售價,平均降價幅度為30%,降價金額約35億元左右。
[解析] A項語序不當,應將「使用」和「研製」交換位置。B項「得出」後缺少了賓 語中心語,可在句末加上「的結論」。D項「約」和「左右」語意重復。答:C
例3(2004、佛山)下列語句沒有病句的一項是( )
A.全班同學和團員在課堂上都能積極發言。
B.一隻狗在一隻麻雀看來該是多麼大的怪物啊!
C.通過這次豐富多採的活動,使我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D.我國的人口佔世界的五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多的國家。
[解析]A 同學和團員是包含與被包含關系。C缺少主語。D句式扎糅 答:B
五、技巧突破
辨析及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1)語感法 辨析句子正誤,首先得認真閱讀,仔細考慮,從整體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確,內容是否合理,句意間關系與關聯詞語是否一致等,憑借語感,就可以發現一些句子的毛病。
(2)緊縮法 找出句子的主幹,檢查主謂賓(中心語)是否殘缺,是否搭配得當。
(3)分解法 理清枝葉(附在主、謂、賓上的附加成分),檢查枝葉同相應的主幹是否搭配得當。
(4)聚焦法 對於句中出現的修飾性詞語、關聯詞應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對出現的詞語,先檢查有無濫用、錯用、或搭配不當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六、拓展延伸
1 、下列語句沒有病句的一項是( )
A.從他的發言里,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B.我們要盡可能地節省不必要的開支和浪費。
C.團結一致是能否搞好工作的關鍵。
D.大家都講究衛生,我們的健康就有保障了。
2、下列語句沒有病句的一項是( )
A.深秋的嶽麓山,是人們欣賞麓山紅葉、登高遠眺的好時候。
B.教育工作者要善於引導學生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靈去感受世界。
C.我們要及時解決並發現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D.能否根治網吧「頑症」,是保證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條件之一。
3、下列語句沒有病句的一項是( )
A、大家看了趙本山的小品,往往會忍俊不禁地笑。
B、同學們在考場上能否保持一顆平常心,是正常發揮水平的關鍵。
C、春節晚會上,殘節人表演的大型舞蹈《千手觀音》,贏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
D、大力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學校家庭和社會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4、選出沒有語病的一句。 ( )
A、沒有石油工業,交通運輸等各種工業的發展都是不可想像的。
B、這樣重復的課程當然增加了同學們很大的負擔,對於青年的健康問題是個極大的矛盾。
C、就在這時,機器忽然發生故障,鍋爐不得不熄火了。
D、老幹部和新幹部要搞好團結。
5、下面語段中有兩個病句,請把它們找出來,並加以改正。
①有關醫學人士與心理學家認為,一些青少年長期迷戀上網,會患上一種病——「網路成癮症」。②這種病的主要症狀有:精神依賴、茶飯不思、記憶力減退和集躁不安等。③有些家長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種病,而採用簡單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網。④為此,專家建議,我們在強化網路監管的同時,也要有效的尋找治療疾病的方法。
第一句,修改意見:
第二句,修改意見:
6、下面是某同學寫的一個作文片斷,仔細閱讀後,請選擇4-6處(不得超過6處),用規定的符號(不必全使用)加以修改。(4分)
記得那是去年冬天的一個夜晚,母親正拿著一張77分的數學責罵我:「你告訴我,你一年混下來,考不上重點高中怎麼辦」?沒等我開口,她又說:「進普通高中?」我恥辱地點點頭。「那要是普通高中也沒考取呢?」我想了一會兒,記得當時我信心地回答:「我非普通高中一定能 考 取 不 可。」
拓展延伸參考答案 :1、D 2、B 3、C 4、C 5、句③中要表達的意思是「防止上網」,結果表達為「防止不上網 」,應刪去「不」;句④語序顛倒,把「有效的」與「尋找」調換。 6、修改參考: ①「母親正拿著一張77分的數學」後應加上「試卷」一詞; ②「責罵」一詞不恰當,可改為「責問」、「責備」等詞語; ③「『你告訴我,你一年混下來,考不上重點高中怎麼辦』?」一句,問號應在引號內;④「我恥辱地點點頭。」中「恥辱」一詞不恰當,可改為「慚愧」、「羞愧」等詞語;⑤「我想了一會兒,記得當時我信心地回答:」中「記得當時我」多餘,應刪去;⑥「信心地回答」中「信心」一詞不恰當,可改為「自信」、「信心百倍」等詞語;⑦「我非普通高中一定能 考 取 不 可。」一句句式雜糅,可改為「我非考取普通高中不可。」或「我一定能考取普通高中。」等,如句號改為感嘆號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