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兵家勝敗的成語
Ⅰ 出自兵家的成語
紙上談兵
zhǐshàngtánbīng
[釋義] 在紙上談論用兵(兵:打仗;用兵)。比喻不解決實際問題的空談。
[語出] 清·曹雪芹《紅樓夢》:「現有這樣詩人在此;卻天天去紙上談兵。
黷武窮兵
[拼音]
dú wǔ qióng bīng
[釋義]
黷:隨便,任意;窮:竭盡。隨意使用武力,不斷發動侵略戰爭。形容極其好戰。
[出處]
《三國志·吳書·陸抗傳》:「而聽諸將徇名,窮兵黷武,動費萬計,士卒雕瘁,寇不為衰,見我已大病矣。
Ⅱ 兵家成語故事
紙上談兵
zhǐshàngtánbīng
[釋義] 在紙上談論用兵(兵:打仗;用兵)。比喻不解決實際問題的空談。
[語出] 清·曹雪芹《紅樓夢》:「現有這樣詩人在此;卻天天去紙上談兵。」
[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曾以少勝多,大敗入侵的秦軍,被趙惠文王提拔為上卿。他有一個兒子叫趙括,從小熟讀兵書,張口愛談軍事,別人往往說不過他。因此很驕做,自以為天下無敵。然而趙奢卻很替他擔憂,認為他不過是紙上談兵,並且說:「將來趙國不用他為將罷、如果用他為將,他一定會使趙軍遭受失敗。」果然,公元前259年,秦軍又來犯,趙軍在長平(今山西高平縣附近)堅持抗敵。那時趙奢已經去世。廉頗負責指揮全軍,他年紀雖高,打仗仍然很有辦法,使得秦軍無法取勝。秦國知道拖下去於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間計,派人到趙國散布「秦軍最害怕趙奢的兒子趙括將軍」的話。趙王上當受騙,派趙括替代了廉頗。趙括自認為很會打仗,死搬兵書上的條文,到長平後完全改變了廉頗的作戰方案,結果四十多萬趙軍盡被殲滅,他自己也被秦軍箭射身亡。
Ⅲ 勝敗乃兵家常事是不是俗語
勝敗乃兵家常來事 shè源ng bài nǎi bīng jiā cháng shì
勝利或失敗是帶兵作戰的人常遇到的事情。意思是不要把偶然一次的勝利或失敗看得太重。
出 處
《舊唐書·裴度傳》:「一勝一負,兵家常勢。」
詞條標簽:成語
(按類別,《網路》把此歸類於『成語』並非『俗語』。)
Ⅳ 勝率低調是成語嗎
勝率低調 不是成語,勝 開頭的成語只有10個:
1、勝敗乃兵家常事
【拼音】: shèng bài nǎi bīng jiā cháng shì
【解釋】: 勝利或失敗是帶兵作戰的人常遇到的事情。意思是不要把偶然一次的勝利或失敗看得太重。
【出處】: 《舊唐書·裴度傳》:「一勝一負,兵家常勢。」
2、勝不驕,敗不餒
【拼音】: shèng bù jiāo,bài bù něi
【解釋】: 勝了不驕傲,敗了不灰心。
【出處】: 《商君書·戰法》「王者之兵,勝而不驕,敗而不怨。」
3、勝殘去殺
【拼音】: shèng cán qù shā
【解釋】: 感化殘暴的人使其不再作惡,便可廢除死刑。也指以德化民,太平至治。
【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路》:「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東漢·班固《漢書·李廣傳》:「夫報忿除害,捐殘去殺,朕之所圖於將軍也。」
4、勝讀十年書
【拼音】: shèng dú shí nián shū
【解釋】: 勝:超過。超過苦讀十年書的收獲。形容思想上收益極大。
【出處】: 《二程全書·遺書二十二上·伊川語錄》:「古人有言曰:『共君一夜話,勝讀十年書。』若一日有所得,何止勝讀十年書也。」
5、勝負兵家常勢
【拼音】: shèng fù bīng jiā cháng shì
【解釋】: 意思是不要把偶然一次的勝利或失敗看得太重。同「勝敗乃兵家常事」。
【出處】: 《舊唐書·憲宗紀下》:「勝負兵家常勢,不可以一將失利,便沮成計。」
6、勝負兵家之常
【拼音】: shèng fù bīng jiā zhī cháng
【解釋】: 兵家:軍事家。勝利或失敗是軍事家常遇到的事情。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1回:「昔日高祖與項羽爭天下,數敗於羽,後九里山一戰成功,而開四百年基業,勝負兵家之常,何可自隳其志!」
7、勝利在望
【拼音】: shèng lì zài wàng
【解釋】: 在望:盼望的事就在眼前。指勝利即將到來。也指一件事情馬上就要成功。
8、勝人一籌
【拼音】: shèng rén yī chóu
【解釋】: 佔有優勢,比較起來,勝過別人一點。
9、勝任愉快
【拼音】: shèng rèn yú kuài
【解釋】: 勝任:能力足以擔任。指有能力擔當某項任務或工作,而且能很好地完成。
【出處】: 《史記·酷吏列傳》:「當是之時,吏治若救火揚沸,非武健嚴酷,惡能勝其任而愉快乎?」
10、勝友如雲
【拼音】: shèng yǒu rú yún
【解釋】: 勝友:良友。許多良友聚集一處。
【出處】: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十旬休暇,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
Ⅳ 沒有摸透敵人,就出兵開戰是兵家大忌!是哪一個成語表達的這意思
知己知彼 [zhī jǐ zhī bǐ]
生詞本
基本釋義
原意是如果對敵我雙方的情況都能了解透徹,打回起仗來就可以立於答不敗之地。泛指對雙方情況都很了解。
褒義
出 處
《孫子·謀攻》:「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Ⅵ 勝敗兵家事不期一句中隱含的成語是什
成語:勝敗乃兵家常事。
勝敗乃兵家常事:勝利或失敗是帶兵作戰的人經常遇到的事情。意思是指不要把偶然一次的勝利或失敗看得太重。就是說一次失敗了不要緊,只要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定會成功!
Ⅶ 兵家上 一方總揚言要攻打對方 但是就不攻擊 等到對方麻痹大意了在進攻 形容這個的成語是
一而再 再而衰 三而竭
出處是復制的,我也不知道對不對...
魯庄公十年春天,齊國軍隊攻打魯國。魯庄公准備應戰。曹劌請求拜見。他的同鄉說:「都是得高官厚祿的人在商量這事,你又為什麼要參與呢?」曹劌說:「有權勢的人目光短淺,缺少見識,不能深謀遠慮。」於是上朝去拜見魯庄公。曹劌問:「您憑什麼應戰呢?」庄公說 :「衣服、食品這些養生的東西,我不敢獨自專有,一定拿它來分給一些臣子。」曹劌回答說:「小恩小惠沒有遍及於老百姓,老百姓是不會聽從的。」庄公說:「用來祭祀的牛、羊、豬、玉器和絲織品,我不敢虛報,一定憑著一片至誠,告訴神。」曹劌回答說:「這點兒小誠意,不能被神信任,神不會賜福的。」庄公說:「輕重不同的案件,我既使不善於明察詳審,一定依據實情處理。」曹劌回答說:「這是盡了本職的一類事情。可以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要打仗,請允許我跟隨著去。」
庄公同他共坐一輛戰車。魯國齊國的軍隊在長勺作戰。庄公打算擊鼓命令進軍。曹劌說:「不行。」齊國軍隊敲了三次鼓。曹劌說:「可以進攻了。」齊國的軍隊大敗。庄公准備驅車追去。曹劌說:「不行。」於是向下觀察齊軍車輪留下的痕跡,又登上車前的橫木瞭望齊軍,說:「可以了。」就追擊齊國軍隊。
戰勝了齊國軍隊後,庄公問這樣做的原因。曹劌回答說:「作戰是靠勇氣的。第一次擊鼓振作了勇氣,第二次擊鼓勇氣低落,第三次擊鼓勇氣就消滅了。他們的勇氣消失了,我軍的勇氣正旺盛,所以戰勝了他們。大國,是不容易估計的,怕有伏兵在哪裡。我看見他們的車輪痕跡混亂了,望見他們的旗幟倒下了,所以追擊齊軍。」
Ⅷ 此處什麼 ,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填成語)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yī fū dāng guān,wàn fū mò kāi
[釋義] 意思是山勢又高又險,一個人把著關口,一萬個人也打不進來。形容地勢十分險要。
[語出] 唐·李白《蜀道難》詩:「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近義] 一夫當關,萬夫莫摧
[用法] 復句式;作賓語、定語、分句;形容地勢十分險要
[例句] 劍閣崢嶸而崔嵬,~。(唐·李白《蜀道難》詩)
Ⅸ 勝字出頭有什麼成語
1、【成語】:勝負兵家常勢
【拼音】:shèng fù bīng jiā cháng shì
【解釋】:意思是不要把偶然一次的勝利或失敗看得太重。同「勝敗乃兵家常事」。
【出處】:《舊唐書·憲宗紀下》:「「勝負兵家常勢,不可以一將失利,便沮成計。」
2、【成語】:勝殘去殺
【拼音】:shèng cán qù shā
【解釋】:感化殘暴的人使其不再作惡,便可廢除死刑。也指以德化民,太平至治。
【出處】:春秋·魯·孔丘《論語·子路》:「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
3、【成語】:勝讀十年書
【拼音】:shèng dú shí nián shū
【解釋】:勝:超過。超過苦讀十年書的收獲。形容思想上收益極大。
【出處】:《二程全書·遺書二十二上·伊川語錄》:「古人有言曰:『共君一夜話,勝讀十年書。』若一日有所得,何止勝讀十年書也。」
【示例】: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九回:「與君一夕話,~,真是聞所未聞!」
4、【成語】:勝負兵家之常
【拼音】:shèng fù bīng jiā zhī cháng
【解釋】:兵家:軍事家。勝利或失敗是軍事家常遇到的事情。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1回:「昔日高祖與項羽爭天下,數敗於羽,後九里山一戰成功,而開四百年基業,勝負兵家之常,何可自隳其志!」
5、【成語】:勝任愉快
【拼音】:shèng rèn yú kuài
【解釋】:勝任:能力足以擔任。指有能力擔當某項任務或工作,而且能很好地完成。
【出處】:《史記·酷吏列傳》:「當是之時,吏治若救火揚沸,非武健嚴酷,惡能勝其任而愉快乎?」
【示例】:騎士坐在上面喑嗚叱吒,卻還很能~,雖然有些人見了,難免覺得滑稽。 ★魯迅《准風月談·沖》。
6、【成語】:勝友如雲
【拼音】:shèng yǒu rú yún
【解釋】:勝友:良友。許多良友聚集一處。
【出處】: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十旬休暇,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
7、【成語】:勝人一籌
【拼音】:shèng rén yī chóu
【解釋】:佔有優勢,比較起來,勝過別人一點。
【示例】:他的技法~。
【近義詞】:略勝一籌
8、【成語】:勝敗乃兵家常事
【拼音】:shèng bài nǎi bīng jiā cháng shì
【解釋】:勝利或失敗是帶兵作戰的人常遇到的事情。意思是不要把偶然一次的勝利或失敗看得太重。
【出處】:《舊唐書·裴度傳》:「一勝一負,兵家常勢。」
【示例】:這次試驗失敗了,但不要恢心,~,總結經驗,堅持試驗下去,定能成功。
9、【成語】:勝利在望
【拼音】:shèng lì zài wàng
【解釋】:在望:盼望的事就在眼前。指勝利即將到來。也指一件事情馬上就要成功。
【示例】:她與汪永富剛剛展開的兩條道路殊死的搏鬥,已經~,卻要前功盡棄。 ★陸文夫《人之窩》第十八回
10、【成語】:勝不驕,敗不餒
【拼音】:shèng bù jiāo,bài bù něi
【解釋】:勝了不驕傲,敗了不灰心。
【出處】:《商君書·戰法》「王者之兵,勝而不驕,敗而不怨。」
【示例】:中國運動員~,終於取得了優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