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和一諾千金意思相近的成語故事

和一諾千金意思相近的成語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19 16:00:14

A. 一諾千金成語故事和意思,急用,謝謝,簡單就好,挑重點

一諾千來金的意思很深,大自概就是 只要你承諾過別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如果做不到當時就不能對對方作出任何承諾,即使有人給你你想得到的任何東西讓你放棄你對別人的承諾,你也不能接受;一諾千金是有關於信譽度的問題,所以大部分人都很看重一個人的信譽。
成語一諾千金出自《史記·季布欒布列傳》,季布在楚漢相爭時,基本立場站在項羽一邊,他多次明幫暗助,使項羽取得勝利,陷劉邦於困難境地,因此在劉邦最後奪取天下,擊敗了項羽後,漢王劉邦曾想殺死季布。在夏侯嬰的極力勸說之下,劉邦才明白不可心胸狹窄,要以季布的才能為漢朝盡力,於是封官留用。

B. 一諾千金這個成語故事

諾:承諾。許下的一個諾言有千金的價值。比喻說話算數,極有信用。 出 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季布欒布列傳》:「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諾。」 唐代·李白《敘舊贈江陽宰陸調》詩:「一諾許他人,千金雙錯刀。」錯刀:古錢名。
成語故事:
季布曾經是項羽的部將,他很會打仗,幾次把劉邦打敗,弄得劉邦很狼狽。後來項羽被圍自殺,劉邦奪取天下,當上了皇帝。劉邦每想起敗在季布手下的事,就十分生氣。怒憤之下,劉邦下令緝拿季布。並下令有膽敢窩藏季布的論罪要滅三族。季布躲藏在濮陽一個姓周的人家。周家說:「漢王朝懸賞捉拿你非常緊急,追蹤搜查就要到我家來了,將軍您能夠聽從我的話,我才敢給你獻個計策;如果不能,我情願先自殺。」季布答應了他。周家便把季布的頭發剃掉,用鐵箍束住他的脖子,穿上粗布衣服,把他放在運貨的車里,將他和周家的幾十個奴僕一同出賣給魯地的朱家。
朱家是關東一霸,素以「任俠」聞名。朱家心裡知道是季布,便買了下來安置在田地里耕作,並且告誡他的兒子說:「田間耕作的事,都要聽從這個傭人的吩咐,一定要和他吃同樣的飯。」不僅如此,還專程到洛陽去找汝陰侯夏侯嬰,對他說:做臣下的各受自己的主上差遣,季布受項羽差遣,這完全是職分內的事。項羽的臣下難道可以全都殺死嗎?如今皇上剛剛奪得天下,僅僅憑著個人的怨恨去追捕一個人,為什麼要向天下人顯示自己器量狹小呢?再說憑著季布的賢能,漢王朝追捕又如此急迫,這樣,他不是向北逃到匈奴去,就是要向南逃到越地去了。這種忌恨勇士而去資助敵國的舉動,就是伍子胥所以要鞭打楚平王屍體的原因了。
夏侯嬰從小與劉邦很親近,後來跟劉邦起兵,轉戰各地,為劉邦建立漢王朝立下了漢馬功勞。他很同情季布的不幸處境,在劉邦面前為季布說情,終於使劉邦赦免了季布。在這個時候,許多有名望的人物都稱贊季布能變剛強為柔順,朱家也因此而在當時出了名。後來季布被皇上召見,表示服罪,皇上任命他做了郎中。
當時,有一個季布的同鄉人曹邱生,專愛結交有權勢的官員,藉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聽說季布又做了大官,一心想巴結他。於是,曹邱生特地請求皇親國戚竇長君寫一封信給季布介紹自己給他認識。竇長君早就知道季布對他印象不好,勸他不要去見季布,免得惹出是非來,但曹丘生堅持要竇長君介紹。竇長君無奈,只好勉強寫了一封推薦信,派人送到季布那裡。
季布聽說曹邱生要來,就虎著臉,准備發落幾句,讓他下不了台。誰知曹邱生一進廳堂,不管季布的臉色多麼陰沉,話語多麼難聽,立即對著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與季布拉家常敘舊,並吹捧說:「我們楚地有句俗語,叫做『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您是怎樣得到這么高的聲譽的呢?您和我都是楚人,如今我在各處宣揚您的好名聲,這難道不好嗎?您又何必不願見我呢?」
季布聽了曹邱生的這番話,心裡頓時高興起來,留下他住幾個月,作為貴客招待。臨走,還送給他一筆厚禮。曹邱生確實也照自己說過的那樣去做,每到一地,就宣揚季布如何禮賢下士,如何仗義疏財。這樣,季布的名聲越來越大。後人用成語「一諾千金」形容一個人很講信用,說話算數。

C. 關於誠信的成語故事:一諾千金

其實很多電視劇和電影裡面都有過的橋段,或者在新聞上也都會有。我知道的一個版也許跟新權聞上或者影視劇里的都不一樣。故事的主人公叫阿海,他是一個兩歲時因為發燒而造成腦部癱瘓的男孩,現在算下來應該已經快三十了。故事是發生在2003年的一個冬天。當時他十三歲。為了等待一位失主,他和他的家人在寒冬季節的晚上站了整整一夜。第二天冷晨時,有民警執勤的時候詢問那一家人後他把失主的物品拿給了警察。沒想到失主丟失的包里有著繼續要用的幾萬元錢。也就是在警方的協助下,找到了失主。失主表示感謝的同時知道了那個男孩的經理,表示願意幫助那個男孩。後來那個男孩在失主的幫助下身體也更加健康。

D. 一諾千金成語故事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個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為人俠義好助。只要是他答應過的事情,無論有多大困難,都設法辦到,受到大家的贊揚。
楚漢相爭時,季布是項羽的部下,曾幾次獻策,使劉邦的軍隊吃了敗仗。劉邦當了皇帝後,想起這事,就氣恨不已,下令通緝季布。
這時敬慕季布為人的人,都在暗中幫助他。不久,季布經過化裝,到山東一家姓朱的人家當傭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後來,朱家又到洛陽去找劉邦的老朋友汝陰候夏侯嬰說情。劉邦在夏侯嬰的勸說下撤消了對季布的通緝令,還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東太守。
有一個季布的同鄉人曹邱生,專愛結交有權勢的官員,藉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聽說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馬上去見季布。
季布聽說曹邱生要來,就虎著臉,准備發落幾句話,讓他下不了台。誰知曹邱生一進廳堂,不管季布的臉色多麼陰沉,話語多麼難聽,立即對著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與季布拉家常敘舊。並吹捧說:「我聽到楚地到處流傳著『得黃金千兩,不如得季布一諾』這樣的話,您怎麼能夠有這樣的好名聲傳揚在梁、楚兩地的呢?我們既是同鄉,我又到處宣揚你的好名聲,你為什麼不願見到我呢?」季布聽了曹邱生的這番話,心裡頓時高興起來,留下他住幾個月,作為貴客招待。臨走,還送給他一筆厚禮。
後來,曹邱生又繼續替季布到處宣揚,季布的名聲也就越來越大了。

E. 一諾千金的成語故事與意思

一諾千金 ( yī nuò qiā jīn )

解 釋 許下的一個諾言有千金的價值。比喻說話算數,極有信用。

出 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季布欒布列傳》:「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用 法 偏正式;作謂語;常與出言不苟連用

示 例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5回:「姑娘縱然不便~,一定是兩心相印。」

近義詞 言而有信

反義詞 言而無信

典故

故事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個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為人俠義好助。只要是他答應過的事情,無論有多大困難,都設法辦到,受到大家的贊揚;。

楚漢相爭時,季布是項羽的部下,曾幾次獻策,使劉邦的軍隊吃了敗仗。劉邦當了皇帝後,想起這事,就氣恨不已,下令通緝季布。

這時敬慕季布為人的人,都在暗中幫助他。不久,季布經過化裝,到山東一家姓朱的人家當傭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後來,朱家又到洛陽去找劉邦的老朋友汝陰候夏候嬰說情。劉邦在夏候嬰的勸說下撤消了對季布的通緝令,還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東太守。

有一個季布的同鄉人曹邱生,專愛結交有權勢的官員,藉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聽說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馬上去見季布。

季布聽說曹邱生要來,就虎著臉,准備發落幾句話,讓他下不了台。誰知曹邱生一進廳堂,不管季布的臉色多麼陰沉,話語多麼難聽,立即對著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與季布拉家常敘舊.並吹捧說:「我聽到楚地到處流傳著『得黃金千兩,不如得季布一諾』這樣的話,您怎麼能夠有這樣的好名聲傳揚在梁、楚兩地的呢?我們既是同鄉,我又到處宣揚你的好名聲,你為什麼不願見到我呢?」季布聽了曹邱生的這番話,心裡頓時高興起來,留下他住幾個月,作為貴客招待。臨走,還送給他一筆厚禮。

後來,曹邱生又繼續替李布到處宣揚,季布的名聲也就越來越大了。

出處《史記·季布來布列傳》
西漢初年有一個叫季布的人,他為人正直,樂於助人,特別是非常講信義。只要是他答應過的事,無論有多麼困難,他一定要想方設法辦到,所以在當時名聲很好。 季布曾經是項羽的部將,他很會打仗,幾次把劉邦打敗,弄得劉邦很狼狽。後來項被圍自殺,劉邦奪取天下,當上了皇帝。劉邦每想起敗在季布手下的事,就十分生氣。怒憤之下,劉邦下令輯拿季布。

幸好有個姓周的人得到了這個消息,秘密地將季布送到魯地一戶姓朱的人家。朱家是關東一霸,素以「任俠」聞名。此人很欣賞季布的俠義行為,盡力將季布保護起來。不僅如此,還專程到洛陽去找汝陰侯夏侯嬰,請他解救季布。

夏侯嬰從小與劉邦很親近,後來跟劉邦起兵,轉戰各地,為劉邦建立漢王朝立下了漢馬功勞。他很同情季布的不幸處境,在劉邦面前為季布說情,終於使劉邦赦免了季布,還封他為郎中。不久又任命他為河東太守。

當時,楚地有個名叫曹丘生的人,能言善辯,專愛結交權貴。季布和這個人是同鄉,很瞧不起他,並在一些朋友面前表示過厭惡之意,偏偏曹丘生聽說季布又做了大官,一心想巴結他,特地請求皇親國戚竇長君寫一封信給季布,介紹自己給季布認識。竇長君早就知道季布對他印象不好,勸他不要去見季布,免得惹出是非來,但曹丘生堅持要竇長君介紹。竇長君無奈,只好勉強寫了一封推薦信,派人送到季布那裡。

季布讀了信後,很不高興,准備等曹丘生來時,當面教訓教訓他。過了幾天,曹丘生果然登門拜訪。季布一見曹丘生,就歷露厭惡之情。曹丘生對此毫不在乎,先恭恭敬敬地向季布施禮,然後慢條斯理地說:「我們楚地有句俗語,叫做『得黃金百兩,不如得季布一諾』。您是怎樣得到這么高的聲譽的呢?您和我都是楚人,如今我在各處宣揚您的好名聲,這難道不好嗎?您又何必不願見我呢?」

季布覺得曹丘生說得很有道理,頓時不再討厭他,並熱情款待他,留他在府里住了幾個月。曹丘生臨走時,還送他許多禮物。曹丘生確實也照自己說過的那樣去做,每到一地,就宣揚季布如何禮賢下士,如何仗義疏財。這樣,季布的名聲越來越大。 後人用「一諾千金」亞形容一個人很講信用,說話算數。

F. 精忠報國聞雞起舞一諾千金的故事相似的成語故事

寓言故事成語

坐井觀天 井底之蛙 刻舟求劍 狐假虎威 守株待兔 揠苗助長 葉公好龍 自相矛盾 掩耳盜鈴 南轅北轍 畫蛇添足 濫竽充數 亡羊補牢 杯弓蛇影 買櫝還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夜郎自大 黔驢技窮 杞人憂天

狐假虎威 鷸蚌相爭 畫蛇添足 井底之蛙 庖丁解牛
望洋興嘆 杞人憂天 愚公移山 濫竽充數 鄭人買履
自相矛盾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守是 守候、等候 的意思 , 「株」是指 露在地面上的樹木的根和莖。這個成語的意思是: 守候在樹旁,等著撿撞死的兔子。比喻不主動地努力,存著僥幸的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獲。

邯鄲學步:故事出自《莊子·秋水》。成語「邯鄲學步」,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
· 邯鄲學步: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
· 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 百發百中: 形容射箭或打槍准確,每次都命中目標。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 捕風捉影:風和影子都是抓不著的。比喻說話做事絲毫沒有事實根據。
· 杞人憂天:杞國有個人怕天塌下來。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
·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狹窄的人。
· 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 杯弓蛇影:將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誤認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
· 鄭人買履:用來諷刺只信教條,不顧實際的人。
· 不合時宜:不適合時代形勢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習尚。
·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圖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幸心理。現也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
· 愚公移山:比喻堅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堅定不移地進行斗爭。
· 曲突徙薪:把煙囪改建成彎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採取措施,才能防止災禍。
· 拋磚引玉:拋出磚去,引回玉來。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見或作品引出別人更好的意見或好作品。
·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後抵觸。
· 濫竽充數:比喻無本領的冒充有本領,次貨冒充好貨。
· 刻舟求劍:比喻不懂事物已發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
· 葉公好龍: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並不真愛好。
· 亡羊補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 畫蛇添足: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了多餘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
· 掩耳盜鈴:偷鈴鐺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騙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
· 買櫝還珠:買下木匣,退還了珍珠。比喻沒有眼力,取捨不當。

G. 成語一諾千金的主人公是誰 一諾千金出自哪個歷史典故

成語「一諾千金」的主人公是季布。出自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史記·季布欒布列傳》:「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白話翻譯是:獲得白百兩黃金,不如獲得季布一個承諾。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個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為人俠義好助。只要是他答應過的事情,無論有多大困難,都設法辦到,受到大家的贊揚。楚漢相爭時,季布是項羽的部下,曾幾次獻策,使劉邦的軍隊吃了敗仗,劉邦當了皇帝後,想起這事,就氣恨不已,下令通緝季布

這時敬慕季布為人,都在暗中幫助他。不久,季布經過化裝後到山東一家姓朱的人家當傭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後來,朱家又到洛陽去找劉邦的老朋友汝陰候夏候嬰說情。劉邦在夏候嬰的勸說下撤消了對季布的通緝令,還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東太守。

有一個季布的同鄉人曹邱生,專愛結交有權勢的官員,藉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聽說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馬上去見季布。季布聽說曹邱生要來,就虎著臉,准備發落幾句話,讓他下不了台。

誰知曹邱生一進廳堂,不管季布的臉色多麼陰沉,話語多麼難聽,立即對著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與季布拉家常敘舊。並吹捧說:「我聽到楚地到處流傳著『得黃金千兩,不如得季布一諾』這樣的話,您怎麼能有這樣好的名聲傳揚在梁、楚兩地的呢?

我們既是同鄉,我又到處宣揚你的好名聲,你為什麼不願見到我呢?」季布聽了曹邱生的這番話,心裡頓時高興起來,留下他住幾個月,作為貴客招待。臨走,還送給他一筆厚禮。後來,曹邱生又繼續替季布到處宣揚,季布的名聲也就越來越大了。

(7)和一諾千金意思相近的成語故事擴展閱讀:

【名稱】一諾千金

【拼音】yī nuò qiān jīn

【含義】形容說話算數,很講信用。諾:諾言。

【近義詞】一言為定季布一諾言而有信

【反義詞】食言而肥空頭支票三反四覆

【造句】

1、方蘭一諾千金,答應下的事情從來不會反悔。

2、夫人而誠一諾千金,更無食言也者。

3、誠信就是說話算話,一言九鼎,一諾千金。

4、我們要做個一諾千金的人,懂得尊嚴,就等於有了一大筆財富。

5、如果我們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一諾千金,不能輕易食言。

H. 《一諾千金》的成語故事

一諾千金的成語故事

楚漢相爭時,季布是項羽的部下,曾幾次獻策,使劉邦的軍隊吃了敗仗,劉邦當了皇帝後,想起這事,就氣恨不已,下令通緝季布。

這時敬慕季布為人,都在暗中幫助他。不久,季布經過化裝後到山東一家姓朱的人家當傭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後來,朱家又到洛陽去找劉邦的老朋友汝陰候夏候嬰說情。劉邦在夏候嬰的勸說下撤消了對季布的通緝令,還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東太守。

有一個季布的同鄉人曹邱生,專愛結交有權勢的官員,藉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聽說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馬上去見季布。

季布聽說曹邱生要來,就虎著臉,准備發落幾句話,讓他下不了台。誰知曹邱生一進廳堂,不管季布的臉色多麼陰沉,話語多麼難聽,立即對著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與季布拉家常敘舊。並吹捧說:「我聽到楚地到處流傳著『得黃金千兩,不如得季布一諾』這樣的話,您怎麼能有這樣好的名聲傳揚在梁、楚兩地的呢?我們既是同鄉,我又到處宣揚你的好名聲,你為什麼不願見到我呢?」

季布聽了曹邱生的這番話,心裡頓時高興起來,留下他住幾個月,作為貴客招待。臨走,還送給他一筆厚禮。後來,曹邱生又繼續替李布到處宣揚,季布的名聲也就越來越大了。

資料拓展:

一諾千金[ yī nuò qiān jīn ]

釋義:諾:許諾。許下的一個諾言有千金的價值。比喻說話算數,極有信用。

出處:《史記·季布欒布列傳》:「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I. 一諾千金這個成語跟哪個歷史人物有關

季布。

成語典故

一諾千金:意思是通過「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就是現在的「一諾千金」。

楚地有個叫曹丘的先生,擅長辭令,能言善辯,多次借重權勢獲得錢財。他曾經侍奉過趙同等貴人,與竇長君也有交情。季布聽到了這件事便寄了一封信勸竇長君說:「我聽說曹丘先生不是個德高望重的人,您不要和他來往。」

等到曹丘先生回鄉,想要竇長君寫封信介紹他去見季布,竇長君說:「季將軍不喜歡您,您不要去。」曹丘堅決要求竇長君寫介紹信,終於得到,便起程去了。曹丘先派人把竇長君的介紹信送給季布,季布接了信果然大怒,等待著曹丘的到來。

曹丘到了,就對季布作了個揖,說道:「楚人有句諺語說:『得到黃金百斤,比不上得到你季布的一句諾言。』您怎麼能在梁、楚一帶獲得這樣的聲譽呢?再說我是楚地人,您也是楚地人。由於我到處宣揚,您的名字天下人都知道,難道我對您的作用還不重要嗎?

您為什麼這樣堅決地拒絕我呢!」季布於是非常高興,請曹丘進來,留他住了幾個月,把他作為最尊貴的客人,送他豐厚的禮物。季布的名聲之所以遠近聞名,這都是曹丘替他宣揚的結果啊!

(9)和一諾千金意思相近的成語故事擴展閱讀

人物生平

治理河東

季布做了河東郡守,漢文帝的時候,有人說他很有才能,漢文帝便召見他,打算任命他做御史大夫。又有人說他很勇敢,但好發酒瘋,難以接近。季布來到京城長安,在客館居留了一個月,漢文帝召見之後就讓他回原郡。

季布因此對漢文帝說:「我沒有什麼功勞卻受到了您的恩寵,在河東郡任職。現在陛下無緣無故地召見我,這一定是有人妄譽我來欺騙陛下;現在我來到了京城,沒有接受任何事情,就此作罷,遣回原郡,這一定是有人在您面前毀謗我。

陛下因為一個人贊譽我就召見,又因為一個人的毀謗而要我回去,我擔心天下有見識的人聽了這件事,就窺探出您為人處事的深淺了。」

漢文帝默然不作聲,覺得很難為情,過了很久才說道:「河東對我來說是一個最重要的郡,好比是我的大腿和臂膀,所以我特地召見你啊!」於是季布就辭別了漢文帝,回到了河東郡守的原任。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