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說人很笨的成語

說人很笨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1-19 17:30:17

A. 形容別人笨的成語

形容別人笨的成語有:笨嘴笨舌,呆頭呆腦,愚不可及,愚昧無知,不辨菽麥,人窮志短,立足巨人。

B. 有沒有形容自己笨還老說別人笨的成語···

賊喊捉賊

【解釋】:做賊的人喊捉賊。比喻壞人為了自己逃脫,故意製造混亂,轉移目標,把別人說成是壞人。

【示例】:這個狡滑的小偷,偷了人家的錢後,還賊喊捉賊,嫁禍於人。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分句;含貶義

例句

這個小偷盜竊了王紅的衣服,還~,說王紅要偷他錢包。

C. 形容一個人笨的成語

1、人窮智短:指人窮了,言行也就顯得笨拙不聰明。
2、泥足巨人:比喻實際非常虛專弱的笨大東西。屬
3、笨嘴笨舌:笨:不靈巧。說話表達能力很差,沒有口才。
4、愚昧無知:形容又愚笨又沒有知識。
5、不辨菽麥: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麥子。形容愚笨無知。後形容缺乏實際生產知識。
6、傻頭傻腦:形容思想糊塗,愚笨痴呆。
7、愚不可及:愚:傻,笨,及:比得上。愚蠢得別人比不上。形容極其愚笨。
8、厲世摩鈍:指磨礪世人,使笨拙的人奮發有為。
9、小黠大痴:好弄小聰明而實際上很愚笨。

D. 形容一個人笨的成語

笨嘴笨舌
笨:不靈巧。說話表達能力很差,沒有口才
鈍口拙腮
指口才笨拙,說話不流利
哀感頑艷
原意是指內容凄切,文辭華麗,使愚笨和聰慧的人同樣受感動。後多用來指艷情的小說、戲曲、電影中的感人情節。
不辨菽麥
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麥子。形容愚笨無知。後形容缺乏實際生產知識。
呆頭呆腦
呆:呆板,不靈活。形容思想、行動遲鈍笨拙。
頓口拙腮
比喻嘴笨,不善於說話。
泥足巨人
比喻實際非常虛弱的笨大東西。

心拙口夯
心思笨,又不善於說話。
愚不可及
愚:傻,笨,及:比得上。愚蠢得別人比不上。形容極其愚笨。
愚昧無知
形容又愚笨又沒有知識。
拙口鈍腮
比喻嘴笨,沒有口才。
枉曲直湊
〖解釋〗指在彎曲的路上卻筆直地往前走。形容人笨拙死板而不知變通。
呆童鈍夫
指愚昧笨拙的人。
坌鳥先飛
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時,怕趕不上別人,搶先動手。多用作謙詞。同「笨
不辯菽麥
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麥子。形容愚笨無知。後形容缺乏實際生產知識。
不辨菽粟
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小米。形容愚笨無知。後形容缺乏實際生產知識。
小黠大痴
好弄小聰明而實際上很愚笨。

拙口笨腮
猶拙嘴笨舌。
拙嘴笨腮
見「拙嘴笨舌」。
拙嘴笨舌
拙:笨。嘴舌笨拙,形容不善於講話。
傻頭傻腦
〖解釋〗形容思想糊塗,愚笨痴呆。

E. 形容很笨的成語

成語 解釋
笨嘴笨舌 笨:不靈巧。說話表達能力很差,沒有口才
鈍口拙腮 指口才笨拙,說話不流利
哀感頑艷 原意是指內容凄切,文辭華麗,使愚笨和聰慧的人同樣受感動。後多用來指艷情的小說、戲曲、電影中的感人情節。
不辨菽麥 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麥子。形容愚笨無知。後形容缺乏實際生產知識。
大辯若訥 訥:語言遲鈍,不善於講話。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辯的人發言持重,不露鋒芒。
大巧若拙 拙:笨。指真正聰明的人,不顯露自己,從表面看,好象笨拙。
大智若愚 某些才智出眾的人,看來好象愚笨,不露鋒芒。
呆頭呆腦 呆:呆板,不靈活。形容思想、行動遲鈍笨拙。
頓口拙腮 比喻嘴笨,不善於說話。
頓學累功 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學習,也能取得成就。
將勤補拙 以勤奮彌補笨拙。
厲世摩鈍 指磨礪世人,使笨拙的人奮發有為。
龐然大物 龐然:高大的樣子。指高大笨重的東西。現也用來形容表面上很強大但實際上很虛弱的事物。
泥足巨人 比喻實際非常虛弱的笨大東西。
千慮一得 即使愚笨的人,在很多次考慮中也總會有些可取的地方。多用來表示自謙。
上智下愚 智:聰明;愚:笨。最聰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孔子認為他們都是先天決定,不可改變。
使貪使愚 使:用;貪:不知足;愚:笨。用人所短,為己服務。也形容利用人的不同特點,以發揮他的長處。
心勞日拙 心勞:費盡心機;日:逐日;拙:笨拙。現多指做壞事的人,雖然使盡壞心眼,到頭來不但撈不到好處,處境反而一天比一天糟。
心拙口夯 心思笨,又不善於說話。
愚不可及 愚:傻,笨,及:比得上。愚蠢得別人比不上。形容極其愚笨。
愚昧無知 形容又愚笨又沒有知識。
拙口鈍腮 比喻嘴笨,沒有口才。
枉曲直湊 〖解釋〗指在彎曲的路上卻筆直地往前走。形容人笨拙死板而不知變通。

F. 形容人很笨的成語

笨嘴笨舌 笨:不靈巧。說話表達能力很差,沒有口才
鈍口拙腮 指口才笨拙,說話不流利
哀感頑艷 原意是指內容凄切,文辭華麗,使愚笨和聰慧的人同樣受感動。後多用來指艷情的小說、戲曲、電影中的感人情節。
不辨菽麥 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麥子。形容愚笨無知。後形容缺乏實際生產知識。
呆頭呆腦 呆:呆板,不靈活。形容思想、行動遲鈍笨拙。
頓口拙腮 比喻嘴笨,不善於說話。

G. 說人很蠢的四字成語

傻頭傻腦 笨頭笨腦 買櫝還珠 蠢如鹿豕 大愚不靈 畫地為牢
鈍口拙腮 哀感頑艷 不辨菽麥 呆頭呆腦 豆渣腦筋 頓口拙腮
泥足巨人 心拙口夯 愚不可及 愚昧無知 不識一丁 一丁不識
不識之無 不省人事 面牆而立 目不見睫 五穀不分 胸無點墨
一無所知 一無所聞 一竅不通 牗中窺日 不知薡蕫 弄巧成拙
懵懵懂懂 拙口鈍腮 枉曲直湊 騃童鈍夫 愚夫愚婦 酒囊飯袋
屍位素餐 愚眉肉眼 坌鳥先飛 不辯菽麥 不辨菽粟 小黠大痴
拙口笨腮 拙嘴笨腮 笨嘴笨舌 拙嘴笨舌

H. 形容笨的人四字成語

拙口鈍腮
比喻嘴笨,沒有口才。
拙口笨腮
猶拙嘴笨舌。
拙嘴笨腮
見「拙嘴笨舌」。
拙嘴笨舌
拙:笨。嘴舌笨拙,形容不善於講話。
掩耳盜鈴
掩:遮蔽,遮蓋;盜:偷。偷鈴鐺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騙自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
眼明手快
看得准,動作敏捷。
愚不可及
愚:傻,笨,及:比得上。愚蠢得別人比不上。形容極其愚笨。

I. 形容人很傻的成語

形容人很傻的成語有:騃童鈍夫、呆頭呆腦、愚昧無知、愚不可及、笨頭笨腦
1、騃童鈍夫
讀音:sì tóng dùn fū
釋義:指愚昧笨拙的人。
出處:清·劉大櫆《烏程閔君墓誌銘》:「又善於誘掖,其言批豁暢朗,支分族解,騃童鈍夫聞之,咸如夢寐驚覺。」
譯文:又善於引導扶植,其言語欺騙響亮,剖析義理,詳盡中肯,愚昧笨拙的人聽了都會明白。
用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定語;指愚昧笨拙的人。
例句:在他的眼裡,我就是一個騃童鈍夫 。
2、呆頭呆腦
讀音:dāi tóu dāi nǎo
釋義:形容思想、行動遲鈍笨拙。還指一個人的長相顯得呆板或做事呆板,不靈活。也形容做事投入。
出處:元·馬致遠《岳陽樓》第三折:「似這等呆腦呆頭勸不回,呸!可不幹賺了我奔走紅塵九千里。」
譯文:像這樣呆頭呆腦勸不回,呸!可不敢白白讓我奔走紅塵九千里。
近義詞:木頭木腦、愣頭愣腦

反義詞:乖巧伶俐、聰明伶俐
例句:別看他好像呆頭呆腦的,他的腦子並不笨。
3、愚昧無知
讀音:yú mèi wú zhī
釋義:形容又愚笨又沒有知識。
出處:近代·秦牧《天壇幻想錄》:「想到這些,不禁令人憬然於天下本無神秘的事物,神秘只是欺騙或者愚昧無知的代名詞而已。」
近義詞:蒙昧無知、一無所知
反義詞:大智若愚、明察秋毫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例句:一個愚昧無知的人,怎麼能如此受到重用?
4、愚不可及
讀音:yú bù kě jí
釋義:原指人為了逃避眼前不利局面而假裝糊塗(愚蠢)逃避責任,後指愚蠢得別人比不上,形容愚蠢無比。
出處:先秦·孔子《論語·公冶長》:「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譯文:寧武子這個人,在國家政治清明時就聰明,當國家政治黑暗時就裝糊塗。他的聰明是別人可以做得到的,他的裝糊塗,別人是趕不上的。
近義詞:愚昧無知、笨頭笨腦
反義詞:足智多謀、大智若愚、耳聰目明
例句:我們醉後常談些愚不可及的瘋話,連母親偶然聽到了也發笑。
5、笨頭笨腦
讀音:bèn tóu bèn nǎo
釋義:
(1)形容人不聰明,反應遲鈍。
(2)形容式樣蠢笨。
出處:現代·朱自清《揚州的夏日》:「一覽而盡,船又那麼笨頭笨腦的。」
近義詞:笨手笨腳
反義詞:聰明伶俐
例句:只好笨頭笨腦地站在那裡,顯得比女方還拘謹些。

J. 形容一個人很笨的成語

笨手笨腳,漢語成語,拼音是bèn shǒu bèn jiǎo,意思是動作不靈敏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