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義理講解好的成語
① 形容口才好說話吸引人的成語
口才好的成語:
滔滔不絕 出口成章 口若懸河 妙語連珠
能說會道 語驚四座 才辯無雙 娓娓而談
談笑風生 能言善道 口齒伶俐 能言善辯
言辭流利 舌燦蓮花 口齒伶俐 妙語連珠
能言善道
能言善辯 善:擅長;辯:辯論。形容很會說話,善於辯論,口才好
能說慣道 〖解釋〗形容人口才好,很會講話。
口齒伶俐 口齒:說話、言談;伶俐:聰明,靈活。談吐麻利,應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對答如流 對答:回答。回答問話象流水一樣快。形容口才好,反應快。
出口成章 說出話來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辯口利辭 辯口:口才好,善於辯論。指能言善辯,伶牙俐齒
辯才無閡 佛教語。指菩薩為人說法,義理通達,言辭流利,後泛指口才好,能辯論
辯才無礙 礙:滯礙。本是佛教用語,指菩薩為人說法,義理通達,言辭流利,後泛指口才好,能辯論。
口若懸河 講起話來滔滔不絕,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傾瀉。形容能說會辨,說起來沒個完。
妙語連珠 連珠:串珠。巧妙風趣的話一個接一個
舌燦蓮花 譬喻說話的文采和美妙。
伶牙俐齒 伶、俐:聰明、乖巧。形容為人機靈,能說會道
形容文筆好且思維敏捷的成語:
文不加點
思如泉湧
胸有成竹
援筆立成
倚馬千言
下筆有神
五步成詩
② 形容只從字面上理解意義的是哪個成語
顧名思義【 gù míng sī yì】: 顧:看;義:意義,含義。從名稱想到所包含的意義。【造句】沱三橋,顧名思義它是沱江上簡陽段的第三座橋。
望文生義【 wàng wén shēng yì】: 文:文字,指字面;義:意義。不了解某一詞句的確切涵義,光從字面上去牽強附會,做出不確切的解釋。【造句】有的人讀書,只從表面看,不弄清背景,因此望文生義,無法深入。
走馬觀花【 zǒu mǎ guān huā】: 走馬:騎著馬跑。騎在奔跑的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後多指大略地觀察一下。【造句】我們只有一天的時間游覽巴黎,當然是走馬觀花,談不到有很深刻的印象。
淺嘗輒止【 qiǎn cháng zhé zhǐ】: 輒:就。略微嘗試一下就停下來。指不深入鑽研。【造句】他淺嘗輒止的工作態度讓老闆很不高興.
浮光掠影【 fú guāng lüè yǐng】: 水面的光和掠過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觀察不細致,學習不深入,印象不深刻。【造句】學問從實地上用功,議論自然確有根據;若浮光掠影,中無成見,自然隨波逐流,無所適從。
③ 形容講話非常有道理的成語
1 【顯而易見】:形容做的事情或說的話非常的有道理,非常的明顯,極容易看清楚事實的真相。
2 【義正辭約】:道理嚴正公允,措詞簡煉。亦作「辭順理正」。
3 【文以載道】:載:裝載,引伸為闡明;道:道理,泛指思想。指文章是為了說明道理的。
4 【通元識微】:通曉玄奧微妙的道理。
5 【顛撲不磨】:比喻道理正確,推翻不了。同「顛撲不破」。
6 【言之有禮】:說的話有道理。
7 【攧撲不破】:無論怎樣摔打都不破。比喻道理正確,推翻不了。
8 【詞嚴義正】:詞:言詞,語言;嚴:嚴謹;義:道理;正:純正。指言辭嚴厲,道理純正。
9 【入情入理】:入:合乎。合乎常情和道理。
10 【至德要道】:至:極,最。最美好的品德和最精要的道理。
11 【析精剖微】:指剖析精微深奧的道理。
12 【言之成理】:之:代詞,指所說的話。話說得有一定道理。
13 【怡然理順】:怡然:快樂的樣子。使人心悅又能把道理闡述得很清楚。
14 【名正理順】:指名義正當,合乎道理。
15 【一理貫之】:貫:貫穿。用一個根本性的事理貫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16 【智者見智,仁者見仁】:指對待同一問題,其見解因人而異,各有道理。
17 【義正詞嚴】:義:道理。詞:言辭。道理正當公允,嚴肅的措詞。亦作「義正辭嚴」、「辭嚴義正」、「辭嚴意正」、「詞嚴理正」、「正義嚴辭」。
18 【詞強理直】:言詞有力,道理正當充分。
19 【衡情酌理】:估量情況,斟酌道理。
20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持:持論,主張;有故:有根據。指所持的見解和主張有一定的根據和道理。
21 【名正言順】:名:名分,名義;順:合理、順當。原指名分正當,說話合理。後多指做某事名義正當,道理也說得通。
22 【一貫萬機】:貫:貫穿。把一種道理貫穿於萬事萬物之中。
23 【孕大含深】:孕:包涵。包含著博大精深的道理。
24 【盜亦有道】:道:道理。盜賊也有他們的那一套道理。
25 【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只能用心去揣摩體會,沒法用話具體地表達出來。指道理奧妙,難以說明。有時也指情況微妙,不便說明。
26 【通幽洞微】:通曉、洞察細微而幽深的道理。
27 【妙言要道】:妙:神妙,深微;要:重要,中肯。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
28 【入理切情】:指合乎道理,切合實情。
29 【貫穿融會】: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化匯合,得到全面透徹的理解。同「貫通融會」。
30 【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不用說話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顯。
31 【毋庸置議】:毋:無:毋庸:不必,無須;置議:進行討論。不需要討論。指事實或道理很清楚。
32 【神會心融】:猶言融會貫通。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化匯合,得到全面透徹的理解。
33 【彰明昭著】:猶彰明較著。指事情或道理極其明顯。
34 【公道大明】:公道:公正的原則道理,即正義。公正的道理得到發揚。比喻正義得到伸張。
35 【理正詞直】:道理正當,言詞樸直。
36 【言之有理】:說的話有道理。
37 【微言大義】:微言:精當而含義深遠的話;大義:本指經書的要義,後指大道理。包含在精微語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38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事情是必然要發生的,道理本來就該這樣。指某些事情無論怎樣防止,還是要出現,這是按照事物固有的規律發生發展的,是無法改變的。
39 【至理名言】:至:最;名:有名聲的。最正確的道理,最精闢的言論。
40 【詞言義正】:詞:言詞,語言。義:道理。言辭嚴厲,義理正大。
41 【闡幽明微】:使幽深隱微的事物或道理顯露出來。
42 【詞嚴義密】:措詞嚴謹,道理周密。
43 【不言而諭】:諭:舊時指上對下的文告、指示。不用說話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顯。
44 【持之有故,言之有理】:持:持論,立論;故:根據。立論有根據,講話有道理。
45 【辭順理正】:道理嚴正公允,措詞簡煉。
46 【取譬引喻】:打比方,作譬喻,用以說明道理。
47 【貫通融會】:猶言融會貫通。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化匯合,得到全面透徹的理解。
48 【辭嚴義正】:辭:言詞,語言。義:道理。言辭嚴厲,義理正大。
49 【冰釋理順】:釋:消化;順:通順。冰層消融,理路通順。比喻疑問都解開了,道理也講通了。
④ 形容說話在理的成語
形容說話在理的成語是「言之有理」。
言之有理
【釋義】說的話有道理。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十八回:「陳老道:『言之有理。』」
⑤ 形容說話有道理的成語
言之有理 [yán zhī yǒu lǐ]
基本釋義
說的話有道理。
出 處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十八回:「陳老道:『言之有理。』」
近反義詞
近義詞
持之有故
反義詞
言不及義
成語接龍
理屈詞窮 窮理盡性 性命交關 關山迢遞 遞興遞廢 廢寢忘食 食不暇飽 飽經風霜霜氣橫秋 秋收東藏 藏鋒斂銳 銳挫望絕 絕仁棄義 義正辭約 約法三章 章台楊柳柳綠花紅 紅情綠意 意在筆先 先得我心 心浮氣盛 盛氣凌人 人生若寄 寄鴈傳書書聲琅琅 琅琅上口 口呆目瞪 瞪眼咋舌 舌敝唇焦 焦眉苦臉 臉紅耳赤 赤口燒城城北徐公 公門桃李 李白斗酒 酒綠燈紅 紅衰翠減 減師半德 德薄才鮮 鮮車健馬
⑥ 有很多詞語都可以從字面理解,我該怎樣形容啊用一個詞,或一個成語,除顧名思義外。
望文生義
【近義】顧名思義、不求甚解
【反義】精益求精
【釋義】文:文字,指字面;義:意義。不了解某一詞句的確切涵義,光從字面上去牽強附會,做出不確切的解釋。
【出處】清·張之洞《輶軒語·語學》:「空談臆說,望文生意。」
⑦ 形容說話很有道理的成語有什麼
形容說話很有道理的詞語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如下;
1
【顯而易見】:形容做的事情或說的話非常的有道理,非常的明顯,極容易看清楚事實的真相。
2
【義正辭約】:道理嚴正公允,措詞簡煉。
⑧ 形容哲理的成語
【冰釋理順】:釋:消化;順:通順.冰層消融,理路通順.比喻疑問都解開了,道理也講通了.
【不言而諭】:諭:舊時指上對下的文告、指示.不用說話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顯.
【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不用說話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顯.
【闡幽明微】:使幽深隱微的事物或道理顯露出來.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持:持論,主張;有故:有根據.指所持的見解和主張有一定的根據和道理.
【持之有故,言之有理】:持:持論,立論;故:根據.立論有根據,講話有道理.
【詞強理直】:言詞有力,道理正當充分.
【詞嚴義密】:措詞嚴謹,道理周密.
【詞嚴義正】:詞:言詞,語言;嚴:嚴謹;義:道理;正:純正.指言辭嚴厲,道理純正.
【詞言義正】:詞:言詞,語言.義:道理.言辭嚴厲,義理正大.
【辭順理正】:道理嚴正公允,措詞簡煉.
【辭嚴義正】:辭:言詞,語言.義:道理.言辭嚴厲,義理正大.
【盜亦有道】:道:道理.盜賊也有他們的那一套道理.
【顛撲不磨】:比喻道理正確,推翻不了.同「顛撲不破」.
【攧撲不破】:無論怎樣摔打都不破.比喻道理正確,推翻不了.
⑨ 形容人聰明的成語有哪些
一、聰明才智
1、讀音:cōng míng cái zhì
2、釋義:指有豐富敏捷的智力和顯著的才能。
3、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如有聰明才智,識達古今,正當輔佐君子,助其不足。」
4、造句:
(1)我們在學習和工作中,要充分施展自己的聰明才智。
(2)人的聰明才智不是天生的,是用勤奮的汗水換來的。
二、聰明伶俐
1、讀音:cōng míng líng lì
2、釋義:聰明:智力發達,天資高。伶俐:靈活、乖巧。形容小孩頭腦機靈,活潑且乖巧。
3、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四十九回:「原來這樂和是一個聰明伶俐的人;諸般樂品學著便會;作事道頭知尾;說起槍棒武藝,如糖似蜜價愛。」
4、造句:
(1)這個女孩兒聰明伶俐,大家都很喜歡她。
(2)聰明伶俐的妹妹唯一缺點就是淘氣。
三、冰雪聰明
1、讀音:bīng xuě cōng míng
2、釋義:比喻人聰明非凡。
3、出處:唐·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詩:「冰雪凈聰明,雷霆走精銳。」
4、造句:
(1)她看似冰雪聰明,其實不過只是外強中干罷了。
(2)她是個冰雪聰明的女孩兒,在學校成績也是名列前茅
四、聰明智能
1、讀音:cōng míng zhì néng
2、釋義:指智力過人,心思敏銳。
3、出處:明·周楫《西湖二集·灑雪堂巧結良緣》:「不覺魏鵬漸漸長大……聰明智能,熟於經史。
4、造句:
(1)老天在製造他們的聰明智能,賦予他們勇氣和曠達的同時,還隨贈了一大包幽默。
五、聰明睿智
1、讀音:cōng míng ruì zhì
2、釋義:指聰穎明智。
3、出處:《孔子家語·三恕》:「聰明睿智,守之以愚。」
4、造句:
(1)聰明睿智的特點就在於,只需看到和聽到一點就能長久地考慮和更多地理解。
(2)內容豐富的言辭就像閃閃發光的珠子。真正聰明睿智的卻是言辭簡短的。
六、聰明絕世
1、讀音:cōng míng jué shì
2、釋義:聰明到了極點,無人能與之相比。
3、出處:《畫學·畫中人》:「為人孤峭,寡言語,不輕與人交接,而聰明絕世,至於詞曲及笙笛簫管之屬,咸能通習。」
4、造句:
(1)不意這小小少年如此聰明絕世,以自己久歷風塵,還不曾見得如此第二人。
(2)周管家一直認為自己雖不是聰明絕世,但心智也算得上上等,不然怎麼能脫穎而出坐上付府管家一位。
七、絕頂聰明
1、讀音:jué dǐng cōng míng
2、釋義:絕頂:極端。形容異常聰明。
3、出處:郭沫若《莊子的批判》:「莊子是絕頂聰明的人,他的門徒大約也是些~的人。」
4、造句:
(1)她和她的哥哥一樣,生就一副絕頂聰明的頭腦。
(2)他被診斷患有嚴重的閱讀困難症,但是卻絕頂聰明。
八、精明強干
1、讀音:jīng míng qiáng gàn
2、釋義:機靈聰明,辦事能力強。
3、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3回:「況且隨帶的那些司員,又都是些精明強干、久經審案的能員,那消幾日,早問出許多賊款來。」
4、造句:
(1)他有一群精明強乾的部下。
(2)看他那說話辦事的樣子,就知道他是個精明強乾的小夥子。
九、足智多謀
1、讀音:zú zhì ō móu
2、釋義:足:充實,足夠;智:聰明、智慧;謀:計謀。富有智慧,善於謀劃。形容人善於料事和用計。
3、出處:元·無名氏《錦雲堂暗定連環計》:「老夫遍觀朝中,足智多謀,無如司徒者。」
4、造句:
(1)他足智多謀,總能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2)草船借箭的故事體現出諸葛亮的足智多謀。
十、百龍之智
1、讀音:bǎi lóng zhī zhì
2、釋義:一百個公孫龍的智慧。形容非常聰明。
3、出處:《孔叢子·公孫龍》:「雖百龍之智,固不能當其前也。」
4、造句:
(1)弄巧成拙的人,都自認百龍之智。
(2)這孩子有百龍之智,三歲就能背誦古詩。
⑩ 帶有~義~的成語,和帶有~喆~的成語
義無反顧、
斷章來取義、
義憤填源膺、
義薄雲天、
見義勇為、
微言大義、
大義凜然、
捨生取義、
多行不義必自斃、
顧名思義、
義不容辭、
本位主義、
義結金蘭、
天經地義、
背信棄義、
忘恩負義、
開宗明義、
禮義廉恥、
不義之財、
急公好義、
望文生義、
大義滅親、
仁至義盡、
見利忘義、
仗義執言、
保守主義、
義正辭嚴、
言不及義、
義正詞嚴、
春秋無義戰
採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