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大勢的成語語

大勢的成語語

發布時間: 2020-11-19 19:13:37

❶ 大勢所什麼的成語

大勢所趨 [dà shì suǒ qū]

基本釋義

大勢:指整個局勢。整個局勢發展的趨向。
出 處

宋·陳亮《上孝宗皇帝第三書》:「天下大勢之所趨;非人力之所能移也。」
例 句

台灣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實現祖國和平統一,是~,人心所向。
近反義詞

近義詞 勢在必行 急轉直下 百川歸海

❷ 大勢什麼去成語

大勢已去 [dà shì yǐ qù]
基本釋義
大勢:事情發展的趨勢。有利的形勢已經喪失,前途已經沒有希望。
出 處
宋·朱熹《朱子語類》:「程子說天命之改;莫是大勢已去。」
例 句
敵方~,人心渙散,我方如日方升,方興未艾。
近反義詞
近義詞
強弩之末 大事去矣
反義詞
方興未艾 欣欣向榮

❸ 大勢成語有哪些成語大全

大勢已去 [dà shì yǐ qù]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大勢:事情發展的趨勢。有利的形勢已經喪失,前途已經沒有希望。
出 處
宋·朱熹《朱子語類》:「程子說天命之改;莫是大勢已去。」
例 句
敵方~,人心渙散,我方如日方升,方興未艾。
近反義詞
近義詞
強弩之末 大事去矣
反義詞
方興未艾 欣欣向榮

❹ 比喻大勢已去的成語

並可引申為抄「糟得一塌糊塗。形容徹底失敗。②~只指失敗;並能東山再起、東山再起 【辨析】~和「一蹶不振」。 【用法】用作貶義;就長遠的發展情況來看。一般作謂語、落花流水 【反義詞】旗開得勝:①~偏重在失敗的慘重程度:「天下方擾,今置將不善一敗塗地 yī bài tú dì 【解釋】形容失敗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望風披靡。 【出處】《史記·高祖本紀》。」 【結構】緊縮式;不能寫作「圖」;不能讀作「yì」;「一蹶不振」偏重在失敗後的嚴重後果。 【正音】一;完蛋、不敗之地;不可收拾;指人在精神上,諸侯並起、補語。 【例句】一支思想渙散;都形容「失敗慘重」;「一蹶不振」不僅指失敗、定語。 【近義詞】一蹶不振。不同在於,壹敗塗地、紀律鬆弛的隊伍參加比賽能不~嗎。 【辨形】塗;是就此衰落;是就一時的情況來看;身體及健康上所受的打擊及嚴重後果;壞得不可收拾」;還可指挫折

❺ 比喻大勢趨或眾望所歸的成語

百川赴海 百:表示多。川:江河。所有江河都流歸大海。比喻眾望所歸或大勢所趨。也比喻許多事物由分散而匯集到一處。
出處:《朱子語類·卷二·理氣下》:「百川赴海而海不溢。」
百川歸海 川:江河。許多江河流入大海。比喻大勢所趨或眾望所歸。也比喻許多分散的事物匯集到一個地方。
出處:《淮南子·汜論訓》:「百川異源,而皆歸於海。」
大勢所趨 大勢:指整個局勢。整個局勢發展的趨向。
出處:宋·陳亮《上孝宗皇帝第三書》:「天下大勢之所趨,非人力之所能移也。」
江漢朝宗 江漢:指長江和漢水;朝宗:諸侯朝見天子,借喻百川入海。指江河奔流入海。也比喻魘、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出處:《尚書·禹貢》:「江漢朝宗於海。」
天道人事 天道:天理。人事:人力所能做到的事。天道人事不可違背。意謂大勢所趨。
出處:《元史·謙希憲傳》:「因為書與宋四川統制余玠,諭以天道人事,玠得書愧感自守,不敢復輕動。」

❻ 什麼大勢的成語

大勢已去、 大勢所趨、 聲勢浩大、 大張聲勢

❼ 帶大勢有哪些成語

大勢已去、
大勢所趨、
聲勢浩大、
大張聲勢

❽ 形容人要"識大勢"的古代詩詞成語有什麼

審時度勢

❾ 形容趨勢的成語

波流茅靡 隨波逐流,隨風而倒。比喻胸無定見,趨勢而行。 出處:《明史·趙炳然傳》:「世宗朝,璁、萼、言、嵩相繼用事,六卿之長不得其職。大都波流茅靡,淟涊取容。」 大勢已去 大勢:事情發展的趨勢。有利的形勢已經喪失,前途已經沒有希望。 出處:宋·朱熹《朱子諫類》卷五十一:「程子說天命之改,莫是大勢已去。」 睹微知著 微:細小;著:顯著。看到細小的徵兆便知道其性質及發展趨勢。 出處:《三國志·呂布臧洪傳》:「仆中不敏,又素不能原始見終,睹微知著,竊度主人之心。,豈謂三子宜死,罰當刑中哉。?」 見微知著 微:隱約;著:明顯。見到事情的苗頭,就能知道它的實質和發展趨勢。 出處:《韓非子·說林上》:「聖人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故見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漢·袁康《越絕書·越絕德序外傳》:「故聖人見微知著,睹始知終。」 審時度勢 審:仔細研究;時:時局;度:估計;勢:發展趨勢。觀察分析時勢,估計情況的變化。 出處: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鄉試遇水火災》:「劉欲畢試以完大典,俱審時度勢,切中事理。」 勢在必行 行:做。從事情發展的趨勢看,必須採取行動。 視微知著 看到細微跡象,就能知道它的發展趨勢。 出處:三國·蜀·諸葛亮《便宜十六策·思慮》:「君子視微知著,見始知終,禍無從起,此思慮之政也。」 順風扯帆 比喻順應趨勢辦事。 順水推舟 順著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順著某個趨勢或某種方便說話辦事。 出處:元·關漢《竇娥冤》第三折:「天地也做得個怕硬欺軟,卻原來也這般順水推船。」 凶多吉少 凶:不幸;吉:吉利。指估計事態的發展趨勢不妙,凶害多,吉利少。 出處:元·無名氏《賺蒯通》第二折:「你去後多凶少吉,干這般盡忠竭力。」 因勢利導 因:順著;勢:趨勢;利導:引導。順著事情發展的趨勢,加以引導。 出處:《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 月暈礎潤 比喻事情將會發生的先兆。 出處:梁啟超《新民說》第十八節:「今日中國之現象,其月暈礎潤之幾既動矣。若是乎,則智育將為德育之蠹;而名德育而實智育者,益且為德育之障也。」 月暈而風 月暈:月亮周圍出現的光環。月亮出現光環,就是要刮風的徵候。比喻見到一點跡象就能知道它的發展趨向。 出處:宋·蘇洵《辨奸論》:「月暈而風,礎潤而雨,人人知之。」 逐名趨勢 追求名聲和權勢。 出處:晉·葛洪《抱朴子·交際》:「世俗之人,交不論志,逐名趨勢,熱來冷去,見過不改,視迷不救。」 月暈而風,礎潤而雨 月暈出現,將要刮風;礎石濕潤,就要下雨。比喻從某些徵兆可以推知將會發生的事情。 出處:宋·蘇洵《辨奸論》:「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月暈而風,礎潤而雨,人人知之。」 月暈知風,礎潤知雨 月暈出現,將要刮風;礎石濕潤,就要下雨。比喻從某些徵兆可以推知將會發生的事情。 出處:長輿《論萊陽民變事》:「月暈知風,礎潤知雨,竊恐踵萊陽而起者,禍變相尋而來未有已也。」

❿ 成語大勢什麼

大勢所趨
[拼音]
dà shì suǒ qū
[釋義]
大勢:指整個局勢。整個局勢發展的趨向。
[出處]
宋·陳亮版《上孝宗皇帝第三書》權:「天下大勢之所趨,非人力之所能移也。」
[例句]
深化改革,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已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大勢已去
[拼音]
dà shì yǐ qù
[釋義]
大勢:事情發展的趨勢。有利的形勢已經喪失,前途已經沒有希望。
[出處]
宋·朱熹《朱子諫類》卷五十一:「程子說天命之改,莫是大勢已去。」
[例句]
你的上游正上升,你做下游,一掛就行了!有些人連上下游都沒分清!要弄清誰在上升,如日中天;誰在中間,維持狀況;誰在下降,大勢已去!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