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五體投地成語啥意思

五體投地成語啥意思

發布時間: 2020-11-19 19:13:43

⑴ 五體投地是什麼意思

五體投地:成語,兩手、兩膝和頭一起著地。是古印度佛教一種最恭敬的行禮儀式。比喻佩服到了極點。在 《佛學大辭典》 中的 解釋:又曰五輪投地。投五處於地,為敬禮之最上者。行事鈔下之三曰:「地持當五輪至地作禮。阿含雲:二肘二膝頂名輪也。亦雲五體投地。先正立已合掌,右手褰衣,屈二膝已,次屈兩手以手承足,然後頂禮。起頂頭次肘次膝,以為次第。」楞嚴經曰:「阿難聞已,重復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而白佛言。」今亦用為傾倒備至之意。
基本信息【漢語文字】五體投地

【拼 音】 wǔ tǐ tóu dì

【解 釋】 兩手、兩膝和頭一起著地。是古印度佛教一種最恭敬的行禮儀式。比喻佩服到了極點。

【英文解釋】to prostrate oneself before somebody in admiration; to admire someone with the utmost sincerity[1]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補語;比喻佩服到了極點。

【近義詞】 心悅誠服、甘拜下風
【反義詞】 嗤之以鼻
【辨形】 投;不能寫作「頭」

【歇後語】 魯肅服孔明
【燈 謎】 卧倒
成語出處五體投地

《梁書·中天竺國傳》:「今以此國君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珍重,一切歸屬,五體投地,歸誠大王。」(公元636年)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三國》:「致敬之式,其儀九等:一、發言慰問,二、俯首示敬,三、舉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長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輪俱屈,九、五體投地。」(646年)

楞嚴經卷一:「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聖果。阿難聞已重復悲淚五體投地。」又卷四:「惟願如來宣流大慈。開我迷去及諸大眾。」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公元707年後)
示 例1.屢聞至論,本極佩服,今日之說,則更~。(清·劉鄂《老殘游記》第六回)。

2.「黃道台這番說話,說得袁伯珍~,欽佩莫名,從此就把回家的心思,拋在腦背後去了。(清·無名氏《官場維新記》第五回)

3.《重回明末遼東·聽教睢陽袁可立》:「楊太曦忙上前恭謹施禮道:『對大人的高風亮節,伯雄真的是佩服得五體投地,時常引以為楷模!』」

⑵ 成語"五體投地"的由來.為什麼會這樣說.

【五體投地】 玄奘法師在《大唐西域記》中介紹說,西域致敬的儀式分為九等,「五體投地」是最恭敬的禮拜方式。「五體」又稱「五輪」,指雙肘、雙膝和額頂。「五體投地」就是「五輪至地而作禮」(《地持論》)。其過程是:正立合十,屈膝屈肘至地,翻掌,頂禮。「五體投地」致敬的對象一般是佛菩薩。如《佛般泥洹經》卷下:「太子五體投地,稽首佛足。」又如《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經》:「如是三稱三寶,三稱觀世音菩薩名,五體投地,向於西方。」也用禮拜寺塔。如《十住毗婆沙論·入寺品》:「是在家菩薩若入佛寺,初欲入時,於寺門外五體投地。」還用以禮拜王者等。如《梁書·諸夷傳·天竺國》:「今以此國群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歸屬,五體投地,歸誠大王,」今以「五體投地」比喻傾倒、佩服至極。如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一:「同徵友萬柘坡光泰,精於五、七古,程魚門讀之,五體投地。」又如魯迅《而已集·新時代的放債法》:「因為他是天才而且革命家,許多女性都渴仰到五體投地。」(李明權)

此成語的詳細解釋是:佛教最恭敬的禮節。兩手、雙膝和頭同時著地。比喻欽佩到了極點。
成語查詢
成語:

成語查詢-查詢結果
成語: 五體投地
拼音: wǔ tǐ tóu dì
典故: 兩手、兩膝和頭一起著地。是佛教一種最恭敬的行禮儀式。比喻佩服到了極點。
出處: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三國》:「致敬之式,其儀九等:一、發言慰問,二、俯首示敬,三、舉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長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輪俱屈,九、五體投地。」
例句: 屢聞至論,本極佩服,今日之說,則更~。(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六回)
投地的五體是指頭、兩膝、兩只手

五體投地可以說是佛教禮節中最高的一種禮法。也稱「頂禮」。它的一般規則動作是這樣的:先合掌,再低頭(或問訊),然後右、左掌依次按地,兩膝隨之跪下、頭額觸地(投地的五體是指頭、兩膝、兩只手)。等頭額觸地以後,隨之翻掌,表示兩手捧起所拜者的足,或托起崇拜對象。翻掌後稍停一會兒再起身,此為一拜。一般有三拜、九拜、百拜等。在拜佛時,一般還要稱名號。拜完後還要打個問訊禮。如果頂禮的是僧人,則要稱「頂禮xx法師(或和尚)」。但在禮僧時需注意。一、如果禮拜時,禮拜的對象正在躺著,這時就暫不要禮。二、禮拜的對象如果是和佛菩薩像處相反方向時,禮拜不能背對佛菩薩像,面朝下(以佛菩薩像為上)去禮拜僧等等。另外,僧人不能拜俗人和居士。

⑶ 五體投地的意思

五體投地:成語,兩手、兩膝和頭一起著地。是古印度佛教一種最恭敬的行禮儀式。比喻佩服到了極點。在 《佛學大辭典》 中的 解釋:又曰五輪投地。投五處於地,為敬禮之最上者。行事鈔下之三曰:「地持當五輪至地作禮。阿含雲:二肘二膝頂名輪也。亦雲五體投地。先正立已合掌,右手褰衣,屈二膝已,次屈兩手以手承足,然後頂禮。起頂頭次肘次膝,以為次第。」楞嚴經曰:「阿難聞已,重復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而白佛言。」今亦用為傾倒備至之意

⑷ 「五體投地」成語中的「五體」指什麼

兩手、兩膝和頭一起著地。是佛教一種最恭敬的行禮儀式。比喻佩服到了極點。

⑸ 成語五體投地的意思

五體投地:成語,兩手、兩膝和頭一起著地。是古印度佛教一種最恭敬的行禮儀式。比喻佩服到了極點。

⑹ 五體投地是什麼意思投

五體投地
[wǔ

tóu
dì]
生詞本
基本釋義
兩手、兩膝和頭一起著地。是佛教一種最恭敬的行禮儀式。比喻佩服到了極點。

靠近的意思
希望能幫助到你

⑺ 五體投地什麼意思

五體投地釋義:
兩手、兩膝和頭一起著地。是佛教一種最恭敬的行禮儀式。比喻佩服到了極點。
[拼音]
[wǔ

tóu
dì]

⑻ 五體投地的成語解釋

五體投地

[wǔ tǐ tóu dì]
生詞本
基本釋義
兩手、兩膝和頭一起著地。是佛教一種最恭版敬的行權禮儀式。比喻佩服到了極點。
出 處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三國》:「致敬之式,其儀九等:一、發言慰問,二、俯首示敬,三、舉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長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輪俱屈,九、五體投地。」
近反義詞
近義詞
心悅誠服

⑼ 五體投地是什麼意思出自哪裡阿

五體投地:成語,兩手、兩膝和頭一起著地。是古印度佛教一種最恭敬的行禮儀式。比喻佩服到了極點。在 《佛學大辭典》 中的 解釋:又曰五輪投地。投五處於地,為敬禮之最上者。行事鈔下之三曰:「地持當五輪至地作禮。阿含雲:二肘二膝頂名輪也。亦雲五體投地。先正立已合掌,右手褰衣,屈二膝已,次屈兩手以手承足,然後頂禮。起頂頭次肘次膝,以為次第。」楞嚴經曰:「阿難聞已,重復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而白佛言。」今亦用為傾倒備至之意。
《梁書·中天竺國傳》:「今以此國君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珍重,一切歸屬,五體投地,歸誠大王。」(公元636年)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三國》:「致敬之式,其儀九等:一、發言慰問,二、俯首示敬,三、舉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長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輪俱屈,九、五體投地。」(646年)
楞嚴經卷一:「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聖果。阿難聞已重復悲淚五體投地。」又卷四:「惟願如來宣流大慈。開我迷去及諸大眾。」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公元707年後)
示 例
1.屢聞至論,本極佩服,今日之說,則更~。(清·劉鄂《老殘游記》第六回)。
2.「黃道台這番說話,說得袁伯珍~,欽佩莫名,從此就把回家的心思,拋在腦背後去了。(清·無名氏《官場維新記》第五回)
3.《重回明末遼東·聽教睢陽袁可立》:「楊太曦忙上前恭謹施禮道:『對大人的高風亮節,伯雄真的是佩服得五體投地,時常引以為楷模!』」
佛教相關
佛光辭典
乃佛教禮法之一。又作五輪投地、投地禮、接足禮、頭面禮、頂禮。本為印度所行之禮法,據大唐西域記卷二所載,印度所行之禮敬法共有九種,其第九種即五體投地,為所有禮法中之最殷重者。其後佛教亦沿用此一禮法,並以之表禮敬之最上者。所謂五體,指兩手、兩膝、頭頂等,亦稱五輪。其行禮之法,先以右膝著地,次下左膝,再次兩肘著地,兩掌舒展過額,其後頭頂著地,良久一拜。除實際之投地禮外,一般亦以此語表示對他人極度敬重推崇之意。
另據華嚴經隨疏演義鈔載,凡禮敬三寶時,必須五體投地,藉此以折伏憍慢而表達虔誠。以五體行禮,其義有五,即:(一)行禮者於右膝著地之時,願使眾生得正覺道。(二)行禮者於左膝著地之時,願使眾生於外道法不起邪見,悉得安立於正覺道中。(三)行禮者於右手著地之時,願如世尊坐於金剛座上,大地震動,呈現瑞相,證入大菩提。(四)行禮者於左手著地之時,願使眾生遠離外道,以四攝法攝取難調伏者,令其入於正道。(五)行禮者於首頂著地之時,願使眾生離憍慢心,悉得成就無見頂相。[觀無量壽經、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觀無量壽佛經疏(智顗)、釋門歸敬儀卷下、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三、法苑珠林卷二十、釋氏要覽卷中](參閱『稽首』6117、『禮』6582)

⑽ 成語五體投地中的五體指什麼

兩膝和頭頂著地,佛教最恭敬的禮節,比喻敬佩到了極點
五體:兩肘五體投地:指兩肘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