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上君子成語典故
故事典故:《後漢書·陳寔傳》:「時歲荒民儉,有盜夜入其室,止於樑上。寔陰見,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孫,正色訓之曰:『夫人不可以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性成,遂至於此。樑上君子者是矣!」
Ⅱ 君子 梁 什麼成語
包含君子和梁字的成語是樑上君子。
【成語】: 樑上君子
【拼音】: liáng shàng jūn zǐ
【解釋】: 梁:房梁。躲在樑上的君子。竊賊的代稱。現在有時也指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的人。
【出處】: 《後漢書·陳寔傳》:「時歲荒民儉,有盜夜入其室,止於樑上。寔陰見,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孫,正色訓之曰:『夫人不可以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性成,遂至於此。樑上君子者是矣!」
【近義詞】:道貌岸然、小偷小摸、偷雞摸狗
【反義詞】:志士仁人、光明正大、正人君子
【用法】:作主語、賓語;比喻小偷。
【結構】:偏正式
【造句】:
1、很多人也是被生活所迫才做了樑上君子,試問誰會願意這樣做呢。
2、那家金店前幾年有幾個樑上君子挖了個地道鑽進去,店裡的金首飾都被洗劫一空。
【成語故事】:
東漢時期,陳寔家裡有一天來了個盜賊,他到了陳寔家裡以後便藏在了他家的屋樑上。後來陳寔發現家裡有賊,他裝作不知道,只是故意從床上爬了起來,把自已的衣服整理好,把房間里的衛生也打掃干凈,然後他把他的兒子和孫子們都叫來。他很嚴肅的對他的孩子們說:「做人應該靠自已努力奮斗,這樣才可以自強自立。人的本性都是好的,人之所以會變環是因為長期的不良習慣而形成的,最後才真正的變成了壞人,像樑上的這位君子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樑上的這位盜賊聽了以後很是吃驚,於是他主動從樑上跳下來向陳寔磕頭謝罪。作為官員的陳寔不僅沒有為難盜賊還贈給他一些布料給他,勸他改惡行善。
Ⅲ 樑上君子現已是成語它指什麼
樑上君子liángshàngjūnzǐ
[釋義] 梁:房梁。躲在房樑上的君子。原指竊賊專。後比喻上不沾天下不著屬地的、脫離實際的人。
[語出] 宋·蘇軾《東坡志林》:「近日頗多賊;兩夜皆來入吾室。吾近護魏王葬;得數千緡;略已散去;此樑上君子當是不知耳。」
[正音] 上;不能讀作「shǎnɡ」。
[辨形] 梁;不能寫作「粱」。
[用法] 多用來比喻小偷。一般作主語、賓語。
Ⅳ 樑上君子的成語故事
【成語】: 樑上君子
【拼音】: liáng shàng jūn zǐ
【解釋】: 梁:房梁。躲在樑上的君子。竊賊的代稱。現在有時也指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的人。
【成語故事】:
東漢的時候,有一個人叫做陳寔(音:實)。每次別人遇到什麼紛爭的時候,都會請陳實出來主持公道,因為大家都知道陳實是一個忠厚誠懇的大好人,每個人都很喜歡他、聽他的話!有一年陳寔的家鄉鬧飢荒,很多人都找不到工作做,有的人就到別的地方去工作,也有人因為沒有工作可以做,變成了小偷,專門去偷別人的東西!
有一天晚上,有一個小偷溜進陳實的家,准備等陳實睡覺以後偷東西,這個小偷不知道陳實發現他躲在屋樑上面,不過陳實卻假裝沒看到,安靜地坐在客廳里喝茶。過了一會兒,陳寔把全家人都叫到客廳,對著大家說:「你們知道,人活在世界上只有短短的幾十年,如果我們不好好把握時間去努力,等我們老了以後再努力就來不及了。所以,我們應該從小就要養成努力向上的好習慣,長大以後才能對社會、家庭,還有自己有好的貢獻!當然也有一些不努力的人,只喜歡享受,這些人的本性並不壞,只是他們沒有養成好的習慣,才會做出一些危害社會的壞事情,你們現在把頭往上看,在我們屋樑上的這位先生,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小偷一聽,嚇得趕快從屋樑上爬下來,跪在陳寔的前面:「陳老爺,對不起!我知道我錯了,請您原諒我!」陳寔不但沒有責罵小偷,還非常慈祥的對小偷說:「我看你不象是一個壞人,可能是因為生活困苦所逼,我現在給你一些錢,你不要再去偷東西了,好好努力,做錯事情只要能改過,你還是會成為一個有用的人的!」小偷感動的哭著對陳寔說:「謝謝陳老爺!我一定會好好努力的!」後來,這個小偷果然把自己的壞習慣改掉,努力做事,成為一個大家都稱贊的好青年!
後來,大家就把陳實說的話變成樑上君子這句成語,用來稱呼偷拿別人東西的小偷!
Ⅳ 成語樑上君子的意思,成語樑上君子是什麼意思
跳梁來小丑 【解釋】:跳梁:源騰躍跳動;小丑:對人的卑稱。比喻猖狂搗亂而成不了大氣候的壞人。 【出自】:《莊子·逍遙游》:「子獨不見狸牲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東西跳梁,不辟高下。」《國語·周語上》:「王猶不堪,況爾小丑乎?」 【示例】:這些~,真正是何足道哉!◎陳白塵、賈霽《宋景詩》第三章 【近義詞】:害群之馬、勢利小人 【反義詞】:正人君子、志士仁人 【語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含貶義 跳梁,同「跳踉」,指亂蹦亂跳;小丑,意指小小的惡人。「跳樑小丑」由莊周與惠施談的野貓捕鼠觸網而死的故事演變而來,出自《莊子·逍遙游》。 樑上君子:竊賊的代稱。現在有時也指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的人。 小偷。近義詞:道貌岸然、偷雞摸狗。勢利小人:泛指生活中或社會上的勢利小人,由於他們缺乏修養、私心又重,往往在名利地位的驅使下,卑躬屈膝,攀高結貴、依附於權勢。而且不以為恥、反而為榮,自鳴得意甚至狐假虎威,驕橫跋扈,不可一世。 根據各成語解釋比較之下,「害群之馬」你答對了,它是「跳樑小丑」的近義詞,而「樑上君子」的詞義與「害群之馬」不是很接近。
Ⅵ 樑上君子成語故事
樑上君子_成語解釋
【拼音】:liáng shàng jūn zǐ
【釋義】:梁:房梁。躲在樑上的君子。竊賊的代稱。現在有時也指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的人。
陳寔在家鄉間,秉心公正為人表率,若有爭論是非,就到他那裡求個公正判斷,他一定據理詳細說明對錯,當事雙方事後都沒有什麼異議。有人甚至說:「情願被官府懲罰,也不願被陳先生說不是。」
當年收成不好,老百姓貧困,有小偷夜間進入陳寔家裡,躲在房樑上。陳寔暗中發現了,就起來整頓衣服,讓子孫聚攏過來,嚴肅地訓誡他們說:「人不可以不自我勉勵。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壞的,(壞)習慣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養而形成,最終到了這樣的地步。屋樑上的先生就是這樣的人!」小偷非常驚恐,從房梁跳到地上,向陳寔叩頭請罪。陳寔慢慢詳細地告訴他說:「看你的樣子,不像是個壞人,應該趕緊改掉自己的壞毛病重新做個好人。然而你干這行也是被窮困所迫。」陳寔吩咐送給他兩匹絹。從此以後全縣再沒有再偷盜的人。
Ⅶ 成語故事樑上君子
【解釋】:梁:房梁。躲在樑上的君子。竊賊的代稱。現在有時也指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的人。 【成語故事】: 東漢的時候,有一個人叫做陳寔(音:實)。
Ⅷ 樑上君子成語故事
【拼音】liáng shàng jūn zǐ
【成語故事】東漢靈帝時小官吏陳寔心地善良,做事公正專無私。有天晚屬上一個小偷溜進他的屋裡躲在屋樑上,他發現後並沒有下令捉拿,而是把兒子、孫子叫到身邊,給他們講如何做人,不要學樑上的那位君子。小偷深受感動就下地求饒。陳寔給錢放他回。
【典故】時歲荒民儉,有盜夜入其室,止於樑上。寔陰見,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孫,正色訓之曰:『夫人不可以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性成,遂至於此。樑上君子者是矣!《後漢書·陳寔傳》
【釋義】梁:房梁。躲在樑上的君子。竊賊的代稱。現在有時也指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的人。
【用法】作主語、賓語;比喻小偷
【相反詞】正人君子
【成語例句】
◎ 知道什麼人夜裡會從房上下來嗎?樑上君子,賊!可是當吳三爺爺扒著西院的院門往裡面張望的時候,你猜吳三爺爺看見了什麼?第二天一早,吳三爺爺就跑到正院來,迎著正要去洋行上班的我爺爺興高采烈地說道:"老祖宗,恭喜啦,府上的日月是愈來愈發旺了。"
Ⅸ 樑上君子 成語
樑上君子 [liáng shàng jūn zǐ]
[釋義] 梁.:房梁.。吾近護魏王。現在有時也指脫離實際。躲在樑上的君子.。竊賊的代稱、脫.
[出處] 宋·蘇軾《東坡志林》:「近日頗多賊;兩夜皆來入吾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