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高考素材
1、一鼓作氣(曹劌 guì)出自《左傳·庄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專衰,三而屬竭。」 釋義:第一次擊鼓時士氣振奮。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鼓起干勁,一口氣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呂不韋)出自《史記·呂不韋列傳》:「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 釋義:增損一字,賞予千金。稱贊文辭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師(鄭谷)出自宋·計有功《唐詩紀事》:「鄭谷改僧齊己《早梅》詩:『數枝開』作『一枝開』。齊己下拜,人以谷為一字師。」 釋義:改正一個字的老師。有些好詩文,經旁人改換一個字後更為完美,往往稱改字的人為「一字師」或「一字之師」。 4、一飯千金(韓信)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信釣於城下,諸漂母漂,有一母見信飢,飯信,竟漂數十日。」又:「信至國,如所從食漂母,賜千金。」 釋義:比喻厚厚地報答對自己有恩的人。
2. 成語故事分享,積累素材
成語小故事----疑鄰盜斧
從前有個鄉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以為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於是處處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越看越覺得那人像是盜斧的賊。後來,丟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來是前幾天他上山砍柴時,一時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後,他又碰見了鄰居的兒子,再留心看看他,怎麼也不像賊了。
疑鄰盜斧:不注重事實根據,對人、對事胡亂猜疑。
3. 高中作文成語故事素材積累
古時候,有一個學者叫蘇秦。蘇秦自幼家境貧寒,連書都讀不起。為了維持生計和讀書,他不得不時常賣自己的頭發或者幫別人打短工,後來又離鄉背景到了齊國拜師學藝。經過一年的學習,蘇秦認為自己已經把老師的本領都學到了,便迫不急待告別老師和同學,去闖盪天下。但是一年後不僅一無所獲,連錢也用完了。他只能穿著破衣草鞋踏上了回家之路。到家時,蘇秦已骨瘦如柴,全身破爛骯臟不堪,滿臉塵土。妻子見他這個樣子,搖頭嘆息,繼續織布;嫂子見他這副樣子扭頭就走,不願做飯;父母,兄弟,妹妹不但不理他,還暗暗笑他活該!蘇秦看到家人這樣對待他,十分傷心。他關起房門,不願意見人,對自己作了深刻的反省:「妻子不理丈夫,嫂子不認小叔子,父母不認兒子,都是因為我不爭氣,沒有好好學習。」 他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又重新振作精神,搬出所有的書本,發憤讀書。他每天讀書到深夜,有時候不知不覺伏在書案上就睡著了。第二天醒來,都後悔不已,但又沒有什麼辦法不讓自己睡著。有一天,讀著讀著實在困了,不由自主便撲倒在書案上,但他猛然驚醒——手臂被什麼東西刺了一下。一看是書案上放著一把錐子,他馬上想出了制止打瞌睡的辦法:錐刺股(大腿)!以後每當要打瞌睡時,就用錐子扎自己的大腿一下,讓自己突然「痛醒」。他的大腿因此常常是鮮血淋淋,目不忍賭。家人見到這樣,有些不忍心,勸他說:「你一定要成功的決心和心情我們可以理解,但不一定非要這樣虐待自己啊!」 蘇秦回答說:「不這樣,就會忘記過去的恥辱!」 經過「血淋淋」的一年,蘇秦已經很有學問了。他又開始出去闖盪天下,這一次終於事業有成,很有心得,開創了自己輝煌的政治生涯。
4. 作文素材 / 成語故事
1、一鼓作氣(曹劌 guì)出自《左傳·庄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專再而衰,三而竭。」屬 釋義:第一次擊鼓時士氣振奮。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鼓起干勁,一口氣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呂不韋)出自《史記·呂不韋列傳》:「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 釋義:增損一字,賞予千金。稱贊文辭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師(鄭谷)出自宋·計有功《唐詩紀事》:「鄭谷改僧齊己《早梅》詩:『數枝開』作『一枝開』。齊己下拜,人以谷為一字師。」 釋義:改正一個字的老師。有些好詩文,經旁人改換一個字後更為完美,往往稱改字的人為「一字師」或「一字之師」。 4、一飯千金(韓信)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信釣於城下,諸漂母漂,有一母見信飢,飯信,竟漂數十日。」又:「信至國,如所從食漂母,賜千金。」 釋義:比喻厚厚地報答對自己有恩的人。
5. 小學二年級成語故事ppt素材
【成語】:慘綠少年
【拼音】:cǎnlǜshàonián
【解釋】:慘綠:淺綠,指服色。原指穿淺綠衣服的美少年。後指講究裝飾的青年美男子。
【出處】:唐·張固《幽閑鼓吹》:「喜曰:『皆爾之儔也,不足憂矣!末座慘綠少年何人也。』答曰:『補闕杜黃裳。』」
【舉例造句】:他是一個慘綠少年。
【拼音代碼】:clsn
【近義詞】:翩翩公子
【用法】:作賓語;指風度翩翩的青年美男子
【英文】:
6. 高中磨杵成針的成語故事素材
【成語故事】:傳說李白小時不愛學習,很貪玩。一天,他逃學到小溪邊,看見一位老婆婆手裡拿著根鐵杵(鐵棍),在一塊大石頭上磨。李白問:「你磨鐵作干什麼?老婆婆回答:我給女兒磨一根綉花針。」李白又問:「這么粗的鐵杵,什麼時候才能磨成綉花針呢?」老婆婆說:「只要功夫深,鐵桿磨成針」。李白聽後很有感觸,回家刻苦用功,終於成為唐代大詩人。磨杵成針比喻只要有恆心,再難的事也能做成。
7. 成語故事中國兒童成語故事成語插畫圖片素材
【成語】: 迎風待月
【拼音】: yíng fēng dài yuè
【解釋】: 指男女秘密約會。
【出處】: 唐·元稹《鶯鶯傳》:「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舉例造句】: 分明是迎風待月蒲東戶,兩下間偷吟詩句。 ★明·孟稱舜《嬌紅記·密約》
【拼音代碼】: yfdy
【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男女秘密約會
8. 成語故事的圖片素材哪裡有
成語【入幕之賓】圖片素材
【成語】: 入幕之賓
【拼音】: rù mù zhī bīn
【解釋】: 幕:帳幕;賓:客人。比喻關系親近的人或參與機密的人。
【出處】: 《晉書·郗超傳》:「謝安與王坦之嘗詣溫論事,溫令超帳中卧聽之。風動帳開,安笑曰:『郗生可謂入幕之賓矣。』」
【舉例造句】: 東坡自此將佛印愈加敬重,遂為入幕之賓。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十二
【拼音代碼】: rmzb
【近義詞】:入幕賓
【燈謎】: 幕僚
【用法】: 作賓語;指幕僚【故事】: 晉朝時期,大將軍桓溫因為赫赫戰功開始居功自傲,先是廢海西公立晉文帝。後來又圖謀篡奪皇位。他拉攏郗超等人。在召見敵對派謝安時,讓郗超躲在幕後偷聽。風把幕帳吹開暴露了郗超。謝安風趣地稱他為入幕之賓
9. 看成語故事,學習成語,積累素材兩不耽誤
聞雞起舞,與虎謀皮,伯牙乘舟成語故事是我國歷史的一部分,成語是歷史的積淀,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經過時間的打磨,千萬人的口口叮傳,每一句成語又是那麼深刻雋永、言簡意賅。閱讀成語故事,可以了解歷史、通達事理、學習知識、積累優美的語言素材。所以,學習成語是青少年學習中國文化的必經之路。成語故事以深刻形象的故事典故講述一些道理。成語就是有道理的詞語,它奠基著我國的文化之熙。後來被編譯成《成語故事》系列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