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正確運用詞語包括成語教案

正確運用詞語包括成語教案

發布時間: 2020-11-19 22:08:39

㈠ 中考語文重點拼音詞語和成語

中考總復習教案(一) 初三教案 中考總復習教案(一)第一部分 積累與運用第1、2課時 字音第3、4課時 漢字第5、6課時 詞語(成語)及運用第7、8課時 標點符號第9、10課時 修辭第11、12課時 病句(文)的修改第13、14課時 縮句、擴句、仿句第15、16課時 名句的識記第17、18課時 文學常識及文化常識第19課時中外名著第20課時 口語交際第21課時 獲取信息與時事第22課時 圖文轉換第23課時 綜合學習與探究第二部分 現代文第24、25課時 記敘文閱讀第26、27課時 說明文閱讀第28、29課時 議論文閱讀第30、31課時 散文閱讀第32、33課時 小說閱讀第34、35課時 現代詩歌閱讀第三部分 文言文第36、37課時 文言實詞第38、39課時 文言虛詞第40、41課時 文言句式第42、43課時 文言翻譯第44、45課時 課內閱讀第46、47課時 課外閱讀第48課時詩詞賞析第四部分 寫作篇第49、50課時 中考作文概述第51、52課時 全命題與半命題作文第53、54課時 材料作文第55、56課時 話題作文第57、58課時 選題作文第59、60課時 中考高分作文要旨第61-90課時 綜合(模擬)練習中考語文總復習教案(一)第一、二課時 語音一、復習要點 《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提出「學會漢語拼音,能說普通話」。初中學生「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其中3000個左右會寫」,「在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的基礎上,學會規范、通行的行楷,提高書寫速度。」 考點分析同學們通過三年的初中學習,應該能夠正確認讀3500個左右常用字的字音。同學們應該了解《漢語拼音方案》,掌握漢語拼音規則,認讀漢語拼音的音節。從近幾年的中考來看,語音考查一般放在試卷的最前面,往往是第一個題,試題分值往往在二到四分。有採用選擇的形式,有採用讓同學們注音的形式。以雙音節詞或者成語為考查重點。考查的往往是一些多音字、容易誤讀的以及生活中常用常見字的讀音。在近幾年的中考試題中,也常常會在閱讀題中考查漢字的讀音,要求同學們能夠根據語境來確定多音字和重點字的讀音。備考指南語文教學大綱已經給我們作了明確的要求,同學們應該以教材為基礎,掌握3500個左右常用字字音。同時要了解一些有關注音的常識。語音復習,重在扎實的復習。同學們在復習的時候,要注音理解下面的內容。1、掌握好聲母和韻母聲母21個: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韻母21個:(單韻母7個) a o e i u ü er (復韻母6個) ai ei ao ou ie üe (鼻韻母8個) an en in ün ang eng ing ong2、四聲的准確標定與標調位置 聲調五聲:"-"(一聲)、"'"(二聲)、"ˇ "(三聲)、"`"(四聲)和輕聲。標調識記口訣:"有ɑ不放過,無ɑ找o、e,i、u並列標在後,單個韻母不用說。"隔聲符號運用:ɑ、o、e開頭的音節連接在其他音節後面時,音節的界限發生混淆, 用(』)隔開,如皮襖(pí』ǎo)。3、拼寫注意事項拼寫規則要領:i單獨成音節時,前面加y,如衣(yi)。u行的韻母,前面無聲母時, 把u寫成w,如烏(wu)。ü行的韻母,前面無聲母時,應加y,ü上兩點省略,如雨(yu);ü 行韻母跟j、q、x相拼,省略ü上兩點,如居(ju)、去(qu)、需(xu),與n、l相拼,兩點不 能省略,如女(nü)、呂(lü)。大寫和連寫:人名、地名等專有名稱的第一個字母要大寫;每句話的第一個字母也要大寫。漢字拼寫時,要按詞連寫,詞與詞之間要分開寫。韻母兒寫成er,用作韻尾的時候寫成r。例如:"兒童"拼作ér tóng,"花兒"拼作huār。iou,uei,uen前面加聲母的時候,寫成iu,ui,un。例如niu(牛),gui(歸),lun(論)。b p m f w只能和"o"拼,不能和"uo"拼。如:"波"只能拼寫成"bo",不能拼寫成"buo","我"只能拼寫成"wo"不能拼寫成"wuo"。4、 確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的字音,目的是為了避免誤讀。 誤讀的原因主要有: ①多音字誤讀。常用字中二三百個多音字,要了解這類字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意義; ②形聲字誤讀。形聲字的「聲旁」是表聲的,但由於古今音的差異,現代漢語形聲字中有70%左右已不能按其「聲旁」確定讀音了,它們中有的聲母發生了變化。如果我們不注意這些變化,仍然按照「聲旁」的讀音去讀,就會發生誤讀。 ③形近字的誤讀。 5、要應對語音這一關,就要做生活和學習的有心人。 (1)注意平時的積累。要立足平時,立足所學的每一篇課文,閱讀的每一篇文章。遇到不認識的字或沒有把握讀準的字,要勤查詞典。日積月累,誤讀的情況就會大大減少。 (2)定期檢查鞏固。為了防止遺忘,對一些易混淆的字音,尤其要引起重視。要通過一定量的練習來鞏固,也可通過同學間的相互檢查共同提高。 (3)提高復習實效。字不離詞,字音的學習離不開具體的詞語環境。要把字音、字義和詞語的運用等有機的結合起來進行復習。 二、中考典例1、下列加紅字的讀音有誤的一項是( C)A.脂肪(zhī) 乾涸(hé) 心曠神怡(yí)B.魁梧(wú) 醞釀(niàng) 杳無音信(yǎo)C.湖泊(bó) 和諧(xié) 彼竭我盈(jié)D.襤褸(lǚ) 違背(wéi) 大聲疾呼(jí)解析:這個題主要考查常見多音的讀音。C項中的"湖泊"中的"泊"應該讀"pō"。2、下列詞語中加紅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是(B)A.鏗鏘(qāng) 挪動(nuó) 不無裨益(bì)B.琴弦(xián) 襤褸(lǚ) 載歌載舞(zài)C.兌換(ì) 處理(chù) 鬨堂大笑(hōng)D.搖曳(yè) 別墅(shù) 大事渲染(xuān)解析:這個題主要考查了漢語拼音的規則、常見字(包括多音字)的讀音。A項中"鏘"的注音"qāng",本身就不符合漢語語音拼寫規則。C項中的"處"為多音字,在這里應該讀三聲。就"處"來說,同學們應該能夠辨析它在什麼情況下讀三聲,什麼情況下讀四聲。D項中的"大事渲染"中的"渲"應該讀四聲。3、給下面加紅的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1)惟妙惟肖_____ xiào ____(2)參天聳立____ sǒng __解析:這個題,主要考查常用字的讀音。"肖"本身是多音字。即讀"xiào",也可以讀"xiāo",同學們要能夠辨析這種常用多音字的讀音。"聳"作為常用字,有一些同學往往誤讀為"ěr"。4、下列加紅字的注音都正確的是(B)A. 綻放(zhàn) 對稱(chèng) 潛滋暗長(qián)B. 斟酌(zhēn) 襲擊(xí) 深惡痛疾(wù)C. 模樣(mó) 教誨(huì) 不屑置辯(xiè)D. 提防(tí) 賠償(cháng) 人跡罕至(hǎn)解析:這個題,主要考查常見多音字的讀音。A項中的"對稱"的"稱"是多音字,應該讀"chèn"。C項中的"模樣"中的"模"應該讀"mú"。D項中的"提防"的"提"是多音字,在這兒應該讀"dī"。5、讀下面的句子,給加紅的字注音,根據拼音填漢字。(1)不食嗟來之食,表現了中國人民的骨氣。嗟__ jiē__(2)植物合成了這些食物,大部分都用來組成軀體和貯藏在種子或塊根、塊莖中。 貯__ zhù___解析:這兩個字,都是生活中常見,但是同學們易錯的。"嗟"容易讀成"chā"。"貯"容易讀成"chǔ"。6、下列詞語中加紅字的讀音相同的一項是(A)A.淺嘗輒止 謫守巴陵 B.不輟勞作 綴滿繁星C.瞠目結舌 堂而皇之 D.杞人憂天 擠眉弄眼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形近字、同音字的讀音。A項中的兩個字都讀zhé, B項"輟"讀chuò,"綴"讀zhuì,C項"瞠"讀chēng,"堂"讀táng,D項"杞"讀qǐ,"擠"讀jǐ。三、模擬練習:第三、四課時 漢字一、考點分析《語文教學大綱》和《語文課程標准》中規定中學生應該能夠掌握3500個左右常用字。在中考考試中,查考漢字,主要是為了准確區分常見的同音字,能夠辨析簡單的形似字,能夠理解常見多音多義字在不同詞語中的讀音和意義,同時要要求同學們書寫漢字筆畫清楚,字形正確、規范。從近幾年的中考來看,漢字考查一般放在語音考查的後面,或者與語音題結合在一起,試題分值往往二到四分。有的採用選擇的形式,有的採用讓同學們根據拼音書寫漢字的形式。考查的內容都是在教材中出現,常用常見又易錯的詞語。此外,同學們還應該了解漢字構造,掌握常見字的筆順、筆畫、辨析形聲字的聲旁和形旁,熟練使用漢語工具書,學會部首和音序檢字法。對於漢字的考查,不局限於選擇題或者填空題,在閱讀題中,也常常考查同學們對於漢字的理解。二、備考指南同學們在復習的時候,應該以教材為基礎,逐課進行漢字的積累。把每一課中出現的重點字詞都羅列出來。對於多音多義字,應該能夠根據具體的語境,辨析漢字的准確讀音和意義。對於形似字,要注意運用比較的方法,辨析他們的區別。(一)糾正、防止錯別字的方法1.分辨形旁,注意字音。如"貝"多和財物有關,"亻"多和人有關,"飠"多和飲食有關;"糹"多和絲、棉、麻有關,"氵"多和水有關;"衤"多 和衣服有關;"月"多和身體有關。2.看清聲旁,分辨同音字,如"滄"不要寫成"淪","經常"不要寫成"經長"。3.分辨形似字意義,如"菅"和"管";分辨同音字意義,如"抱負"與"報復"。4.記住少數帶多數。"辶"和"廴",從"廴"的字只有三個:"廷、建、延",其餘均從"辶"。5.不隨意簡化(二)筆畫和筆順在書寫漢字時,從落筆到抬筆,就是一筆或叫一畫,這些點或畫就叫筆畫。漢字基本筆畫有八種,即:點、橫、豎、撇、捺、勾、折、提。每一種筆畫有一種或幾種變形寫法。寫字時筆畫的先後順序,叫筆順。常見的筆順規則有以下八種:先左後右,如"認"、"助"、"則"、"仁"等;先上後下,如"王"、"旦"、"恩"、"夢"等;先橫後豎,如"十"、"干"、"主"、"井"等;先撇後捺,如"人"、"文"、"令"、"義"等;從外到內,如"同"、"月"、"聞"、"風"等;先進後關,如"園"、"田"、"因"、"國"等;先中間,後兩邊,如"小"、"水"、"辦"、"少"等;先里頭,後旁包,如"斷"、"畫"、"函"等。學習掌握漢字筆畫和筆順規則,有助於我們正確查檢字典、詞典,指導書寫,還能使寫出的字體工整美觀,提高書寫速度。(三)形聲字形聲字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表示字的意義,另一部分表示字的讀音。表示字義的部分叫形旁,表示字音的部分叫聲旁。形旁和聲旁結合方式主要有六種。左形右聲:偏 銅 凍 征 硝 城右形左聲:攻 勁 削 瓢 故 雌上形下聲:管 霜 爸 芳 崖 界下形上聲:慈 斧 貢 忿 凳 膏外形內聲:固 病 閥 園 裹 衷內形外聲:聞 問 悶 辯(四)形似字、同音字、多音多義字有些字形體相近,不細心分辨就容易寫錯、用錯。例如,"未來"的"未"和"末梢"的"末",區別僅僅在起筆兩橫"的長短,意思卻完全不同。正確書寫和運用形似字,主要靠認真。把字形認准,字義弄懂,一筆一畫認真書寫。還要在積累詞彙的同時,分辨形似字。有些字讀音相同,這類字叫同音字,例如,"喚""換""渙""煥"都讀"huàn","壁"和"璧"都讀"bì"。還有些字讀音相近,如"濁"(zhuó)和"燭"(zhú)。分辨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要從字義入手,並且記住經常和什麼字組成詞使用。不止一個讀音,不止一個意義的字叫多音多義字。分辨這類字也要從字義入手,記住讀這個音時表示什麼意思,讀另一個音又表示什麼意思。例如:薄,用在"薄板"中讀"báo",表示厚度;用在"薄弱"中讀"bó",表示單薄、弱;用在"薄荷"中讀"bò",是一種植物的名稱。

㈡ 【語文成語】選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運用正確的一句【】

【成語名稱】雪上加霜
【成語拼音】xuě shàng jiā shuāng
【成語解釋】比喻接連遭受災難,損害愈加嚴重。

【讀音】 wú kě fēi yì ㄨˊ ㄎㄜˇ ㄈㄟ ㄧˋ
【英譯】 Beyond reproach
【語出】 《論語·季氏》:「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何晏注引孔安國曰:「無所非議也。」
【釋義】非議:批評指責。沒有什麼可以指責的。表示做得妥當。

兩個都用詞不當

這也許是一種取巧的寫法,但也【無可厚非】,因為誰也不能規定作者應該怎樣寫。

無可厚非:指說話做事雖有缺點,但還有可取之處,應予諒解。

㈢ 求高考語文復習方法

語文的復習主要集中在「字詞、詩詞、文言文、筆記」等基礎知識之上。這類知識的學習源於課堂,課堂學習之後就是課後的一個整理、理解、背誦積累。比如背誦詩詞(包括一些課外延伸的)以及詩詞賞析的一些特定句式和特定用詞;把文言文的若乾重要篇章熟記在心,文言的實虛詞、句式等知識也就已經包含在其中了。
語文學習中的另外兩個重要內容是「閱讀和作文」,這兩方面的提升不在考前的突擊復習,而是在平時的學習、練習和積累。
在閱讀方面,平時要堅持做閱讀理解,如果能夠做到每天至少練習一篇閱讀那就更好了。做完之後與參考答案作比較:有哪些點是你沒想到的?又有哪些點是回答得不夠准確的?不要看了答案之後只是「哦,原來是這樣」就過了,一定要學會分析你為什麼沒答上來,比如審錯題意、閱讀抓取關鍵信息能力差等方面。
其次是堅持課內外閱讀,語文水平較好的學生,大多得益於課外閱讀。要提高自身的閱讀技巧和能力,只依靠課內的閱讀是不夠的,還需要通過有計劃的、大量的閱讀,以及進行多種閱讀方式的訓練。課外閱讀的內容是比較寬泛的,基本的你可以根據課內閱讀進行延伸,因為文章,包括閱讀理解都會有來源說明。人選書不好選,但書選書就容易多了,你讀的書越多,你就越知道怎麼選。對於學生來講,平時課業也較多,想要大量的課外閱讀相對也是有難度的。所以對於課外閱讀,建議學生學習掌握快速閱讀的技能,提高一下自己的閱讀效率和能力,比如我練習過的「精英特快速閱讀」,掌握到一兩千字每分鍾的閱讀速度是非常容易的。
語文作文方面要堅持練筆。練筆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方式:一是養成寫日記的習慣;二是及時記下自己的生活中或閱讀中的一些理解和感受;三是根據考卷中的一些作文題,進行特定的訓練。
對於寫作的素材積累主要包括三方面:①背誦中積累。教材中優美語句、篇章、精彩片斷,都是很好的素材。②現實生活中吸收積累,在日常生活中,不論是學習、休息、文娛體育活動,還是走街串巷,或是旅遊觀賞、社會實踐、社區活動中,都要做一個有心人,時時處處多看、多聽、多想、多吸收。③閱讀中積累,這又回到了我前面說的「堅持課內外閱讀」,閱讀的過程中,要多注意收集摘錄,平時一有時間就可以拿來翻翻,久而久之這些故事或名言精句等就會轉化成自己的東西,活躍在你的腦海和文章中。

㈣ 正確使用詞語(包括成語)要點分析.ppt

一面之榮 [yī miàn zhī róng] 出處南朝·梁·任昉《王文憲集·序》:「一盼之榮,鄭璞逾於周寶。」 釋義面:見面;榮:榮幸。很榮幸地見過一面或看到過一眼。

㈤ 初中生的成語怎樣收藏教案

1. 認寫本課生字,體會漢字的形體美。
2.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准備
教師: 生字卡片、成語卡片,表達部分成語意思的圖畫。
學生: 收集以數字開頭的成語,收集相關的成語故事。
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收集了11條成語,都以數字開頭,從一到十到百進行了有趣的排列。大部分成語的意思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還不好理解,但有些成語如「三顧茅廬」、「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講述了一個個歷史故事。教學時,這些有趣的成語故事,可以吸引學生,教師恰如其分地利用,可調動學生對成語學習的興趣,激勵學生的主動性。在這11條成語中,包括了學生將認識的16個生字,這16個生字的結構比較多樣,其中有獨體字、半包圍結構的字、左右結構的字和上下結構的字。教學時,教師要善於啟發學生運用多種識字方法積極主動地學習生字,並指導學生歸納總結記憶方法。
本課學習的重點是認寫生字,背誦課文。
建議本課用1~2課時。
解讀與提示
* 藉助拼音,熟讀課文。朗讀時,可採用多種形式,如: 開火車讀、拍著手有節奏地讀等。
* 出示卡片「一」、「兩」、「三」……「十」、「百」,學生看數字說成語,然後背誦。
* 讓學生初步了解成語有四字成語,也有八字成語(八字成語,中間多用「,」錶停頓)。
* 識字教學,一要讀准字音。「廬」的聲母是「l」,讀二聲;「楚」、「神」、「主」、「尺」是翹舌音,「楚」、「主」、「尺」是第三聲。二要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憶生字。如: 按結構分類記憶; 部首歸類記憶(玲、瓏都是斜玉旁); 形近字比較記憶; 把字分成兩個部分記憶等。
* 鼓勵學生盡量多組詞語,以鞏固生字,豐富積累。
* 重點指導「際」、「神」的書寫。「際」關注左耳刀的筆順和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右邊部分寫舒展些。「神」字左邊是「」,不是「」。
* 藉助拼音,熟讀課文。
* 有節奏地朗讀課文(----/---)。
* 勾出自己喜歡的詞語或句子,讀讀記記。
教學思考與設計(參考)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老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詞語。比如說同學們熟悉的「助人為樂」、「五顏六色」、「拾金不昧」、「守株待兔」、「一望無際」、「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等詞語,它們大都是由四個字組成的,而且形式固定不變,人們把這樣一些詞語叫做成語。(板書課題。)
今天,我們將學習《有趣的成語》。請同學們打開書,仔細觀察一下,這些成語有趣在哪兒。
二、學習課文
1. 學生活動。
⑴ 讀書觀察,這些成語有趣在哪兒?說一說。
⑵ 對照生字表,勾出本課的生字並自學。
⑶ 自由朗讀課文。
2. 師生共同活動。學習生字、生詞。
⑴ 師生齊讀課文。
⑵ 檢查自學情況: 讀詞語卡片,讀生字卡片。
可抽讀、小組讀、開火車讀。建議各學習小組之間開展競賽,比一比,哪組小朋友讀得整齊,讀得准確。獲勝的小組獎勵一朵小紅花。
⑶ 指導學生學習生字生詞。
方法: 可請小老師教。
老師主要是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靈活性,把學習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
如: 教學「一望無際」的「際」,老師可提問:
⑴ 誰能讀准這個漢字的讀音?教同學們讀三遍。(啟發積極性,讀准字音。)
⑵ 想一想,用什麼樣的方法能幫助我們記住這個字呢?(鼓勵學生主動學習。)
⑶ 同學們還在哪些地方見過這個字?(加深印象。)
老師對難點、重點加以強調。
3. 師生共同活動,學習課文。
⑴ 朗讀課文。齊讀,抽讀,開火車讀。
⑵ 簡單理解一些常用成語的意思,並練習說話。
成語意思的理解方法: 用圖示或講故事(有典故的成語)的形式。
如: 教學「一望無際」,可這樣幫助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
首先展示圖畫: 看不到邊際的一片田野
老師指圖講解:
⑴ 這是一望無際的田野,它一直向遠處延伸,沒有盡頭。一望無際就是一眼看不到邊,非常遼闊。
⑵ 除了田野一眼望不到邊之外,還有什麼也是一望無際的?
建議:
「兩全其美」、「五彩繽紛」、「六神無主」、「八面玲瓏」、「九霄雲外」、「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這幾個成語可簡單講解。
「三顧茅廬」、「四面楚歌」、「十面埋伏」可用配圖講故事的方法幫助學生初步理解成語的意思。
關於成語意思的理解不求深刻,學生只要大致了解即可,不能理解也不強求,千萬不能死記硬背詞條。
4. 課堂游戲。
比一比,看誰說得快。
方法: 老師手持數字卡片(一、兩、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學生看到一就說一字開頭的成語。以小組為單位,一個接一個進行。哪一組接得最快,所用時間最短,哪一組就取勝。
5. 課堂作業。完成課後第二題、第三題。
三、自主實踐,知識遷移。
收集數字開頭的成語,告訴小夥伴。
閱讀有趣的成語故事,講給小夥伴聽。
參考資料
★ 成語是人們長期以來約定俗成的、形式簡潔而意思精闢的定型的片語或短句。它有極強的概括和表現能力,既生動形象又精練深刻,為人們所喜聞樂見。成語大多由四個字組成,一般都有出處。
★ 課文中部分成語的意思參考如下:
一望無際: 一眼看不到邊。形容遼闊。
兩全其美: 做一件事顧全兩個方面,使兩個方面都很好。
三顧茅廬: 東漢末年,劉備請隱居在隆中(湖北襄陽附近)草舍的諸葛亮出來運籌策劃,去了三次才見到。後用來泛指誠心誠意,一再邀請。
四面楚歌: 楚漢交戰時,項羽的軍隊駐扎在垓下,兵多糧少,被漢軍和諸侯的軍隊層層包圍起來,夜間聽到漢軍四面都唱楚歌,項羽吃驚地說: 「漢軍把楚地都佔領了嗎?為什麼楚人這么多呢?」這個成語比喻四面受敵,處於孤立危急的困境。
五彩繽紛: 指顏色非常的多。
六神無主: 形容驚慌或著急而沒有主意。
七折八扣: 折扣很大。
八面玲瓏: 原指窗戶寬敞明亮,後來形容人處世圓滑,不得罪任何一方。
九霄雲外: 形容遠得無影無蹤。
十面埋伏:周圍布置了重重埋伏。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勉勵人們不要滿足於已取得的成就,還要繼續努力,不斷前進
★ 下面提供一些數字開頭的成語:
「一」開頭:
一敗塗地 一本萬利 一本正經 一筆勾銷 一筆抹殺 一臂之力
一表人才 一波三折 一步登天 一塵不染 一成不變 一觸即發
一刀兩斷 一帆風順 一干二凈 一鼓作氣 一呼百應 一落千丈
一舉兩得 一馬當先 一毛不拔 一鳴驚人 一模一樣 一目十行
一日千里 一面之詞 一窮二白 一身是膽
「兩」開頭: 兩敗俱傷
「三」開頭:
三長兩短 三綱五常 三姑六婆 三教九流 三令五申 三生有幸
三思而行 三人成虎 三頭六臂 三言兩語 三心二意
「四」開頭:
四分五裂 四海為家 四面八方 四平八穩 四通八達
「五」開頭:
五穀豐登 五光十色 五湖四海 五花八門 五馬分屍 五體投地
五顏六色 五十步笑百步
「六」開頭:
六根清凈 六親不認
「七」開頭:
七步之才 七零八落 七拼八湊 七竅生煙 七上八下 七嘴八舌
「八」開頭:
八拜之交 八面威風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九」開頭:
九牛一毛 九泉之下 九死一生 九五之尊 九霄雲外 九牛二虎之力
「十」開頭:
十惡不赦 十拿九穩 十年寒窗 十全十美 十室九空
十萬火急 十字街頭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㈥ 正確使用詞語(包含成語) 學案(一) 實詞和虛詞

正確使用虛詞,屬於「正確使用詞語」的重要范疇。高考考查的頻率大,除了與實詞放到一起考查詞語的選用之外,在第五條「辨析並修改病句」考點,第六條「語言表達要簡明、連貫、得體」考點,也常常考到虛詞。這三條的能力層級都是D級。因此,我們必須重點掌握。高考虛詞考查核心是「靈活使用」。近幾年高考考查內容有三類:1、辯析虛詞使用正確與否;2、修改使用不當的虛詞3、辯析選擇用法相近或易混的關聯詞語。歷年高考語文卷,虛詞考查佔了相當分值.《考試說明》關於「語言知識和語言表達」中,虛詞有三條涉及。第四條「正確使用詞語(包括成語)」包括關聯詞的選用和虛詞的正確

㈦ 成語的應用有什麼

2004年《考試大綱》對考點進行了調整,其中一處就是把「正確使用詞語(包括成語)」變成了「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但是縱觀15套高考試題,成語依然是重中之重。成語的考查是《高考說明》的關於「詞語使用」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具體考查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字形辨識,二是使用判斷。
一、成語的字形辨識
在2000年高考語文試卷中,第1小題(字形題)一共考查了三個錯別字,它們分別是「嬌生慣養」的「慣(貫)」、「慘絕人寰」的「寰(圜)」、「裝幀」的「幀(禎)」(註:括弧內為錯誤字形)。這三個錯別字,有兩個出現在成語中,從中我們看出成語字形辨識的重要性。
正確識記成語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探究成語語意
因為只有正確理解成語的意義,才能准確識記,也就是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如成語「不假思索」往往容易誤寫成「不加思索」,究其原因就是由於沒有理解「假」的意義。「假」在此為「借用、利用」之意,此意還有成語「狐假虎威」。再如「食不果腹」常常被寫成「食不裹腹」,原因很簡單,就是沒能理解「果」在此為「充實」、「飽」的意思。其它如優柔寡斷(優:猶豫不決)、按部就班(部:類別)、談笑風生(風生:形容談話時興致很高,氣氛活躍。)皆為此類。
(二)把握成語來源
許多成語或出自古詩詞,或源於一些小故事,如果我們能夠充分利用成語這一特點,探其本源,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成語「子虛烏有」不好理解,如果知道它的出處就容易了:漢朝司馬相如有《子虛賦》,假託子虛先生、烏有先生和亡是公先生三人互相問答。後世因此用「子虛烏有」指虛構的或不真實的事情。其它如墨守成規(墨:墨子)、班門弄斧(班:魯班)、名落孫山(孫山:人名。「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等。
(三)分析成語結構
成語的語法結構有多種,主謂、聯合、偏正等,我們也可以把這作為一個突破口。如成語「青山綠水」屬聯合結構,青色的山、綠色的水,故不能寫成「清山綠水」。同理,成語「山清水秀」也不能寫成「山青水秀」。其它如鉤玄提要、狗苟蠅營等。
以上是關於識記字形的一些方法,我們記字詞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應用。
二、成語的使用判斷
正確運用成語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不要望文生義
成語誤用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成語的一知半解,以古律今。
例:張明同學學習不認真,寫文章總是文不加點。
點,理解為「標點」,「文不加點」就成了「寫文章不加標點」。乍一看,意思也說得通,殊不知,「點」在此為「塗改」之意。「文不加點」是形容文思敏捷,下筆成章,它是一個褒義詞。
「明日黃花」也是一個誤用頻率比較高的一個詞。這個成語出自蘇軾的詩。蘇軾在《九日次韻王鞏》詩中有「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的句子,原指重陽節過後,菊花即將枯萎,便再也沒有什麼好玩賞的了。後來用「明日黃花」比喻已失去應時作用的事物。一些人望文生義,往往理解為「即將流行的東西」。還有人對這個成語多少有些了解,也覺得不合情理,稍加改動變成了「昨日黃花」。這些都是錯誤的。
容易望文生義的成語很多,下面僅舉幾例:
狗尾續貂:比喻拿不好的東西接到好的東西後面,顯得好壞不相稱(多指文學作品)。
不刊之論:比喻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刊:消除。
五風十雨:五日一風,十日一雨。形容風調雨順。
差強人意:大體上還使人滿意。
(二)注意感情色彩
詞的感情色彩有褒義和貶義,這一定要區分清楚,該用褒義絕對不能用貶義,反之亦然。
例:李校長既抓教學,又抓體育,經常察看寢室,深入食堂,對學生關懷無所不至。
「無所不至」意為凡能做到的都做到了,用於壞事,含貶義,在此應用「無微不至」。
褒義詞有藏龍卧虎、海晏河清等。
貶義詞有揠苗助長、道貌岸然等。
在色彩方面還要注意一點,就是一些成語具有多義性。它們有褒義或貶義,同時有中性色彩,但在使用過程中,某個義項多次使用,掩蓋了其它義項。
例:每當夜幕降臨,飯店裡燈紅酒綠,熱鬧非凡。
「燈紅酒綠」很多人認為用錯了,其實不然。這個成語雖然一般用來形容尋歡作樂的腐化生活,但還可以形容都市或娛樂場所夜晚的繁華景象。其它如「想入非非」雖然有時被理解為「胡思亂想」,含貶義,但它還有「想法新奇不凡」的意思,這個詞在1995年高考題中出現過。
(三)注意適用對象
許多成語都有它特定的適用對象,不可亂用。
例:經過多年離散,艱辛備嘗,他們兄弟二人終於破鏡重圓,團聚在一起。
「破鏡重圓」專指夫妻離散後復聚,此為誤用。其它如「天花亂墜」形容說話,「豆蔻年華」指十三四歲的女子,「美輪美奐」形容房屋高大美觀等等。
還有兩類詞要引起注意。
例:王廠長的一席話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許多抓好產品質量的好建議。
「拋磚引玉」比喻先談出自己膚淺的見解,用以引出別人的高論。像「拋磚引玉」「蓬蓽生輝」這類詞屬於謙詞,只用於自己。
還有一類詞,它們現在的意思與原來相比有很大差別,甚至一點兒關系也沒有。比如我們在《阿房宮賦》中學過「鉤心斗角」這個成語,它原指宮室結構精巧工緻,現在多用於人,比喻各用心機,互相排擠。
本文就成語的識記和運用問題談了一已之見,當然,方法只是學習的一個方面,要想真正學好成語,還需要我們勤翻成語詞典,掌握成語基本含義。只有把勤奮和動腦兩者有機結合起來,才會取得好的成效。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