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冊語文成語運用專題
1. 七年級上冊語文人教版詞語
01 *在山的那邊 一、字音字形 二、解釋詞語 1、 喧 騰- 喧鬧沸騰。 2、 想 望- 希望。 3、 隱 秘- 隱蔽,不外露。 4、 誘 惑- 吸引;招引。 5、 一瞬間- 轉眼之間,形容時間極短。 02 走一步,再走一步 一、字音字形 二、詞語解釋 訓 誡- 告戒,教導。 聳 立- 高高地直立。 啜 泣- 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納 罕- 驚奇,詫異。 嶙 峋- 形容人消瘦。 心驚肉跳- 形容擔心禍患臨頭,非常害怕不安。 小心翼翼- 謹慎小心,絲毫不敢疏忽的樣子。 三、多音字積累 03 *生命 生命 1、字音字形 2、字詞解釋 擎天撼地--形容力量巨大。擎,舉起。撼,搖動。 肅然起敬--由於受感動而產生恭敬和欽佩之情。肅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樣子。 辜 負--對不住(別人的好意、期望或幫助)。 小 憩--休息一會兒。憩,休息。 04 紫藤蘿瀑布 1、字音字形 2、解詞 忍俊不禁--忍俊,含笑。不禁:不能自製。忍不住要笑出聲。 05 童趣 1、字音字形 2、解釋詞語 明察秋毫--比喻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問題都看得很清楚。秋毫,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比喻極細小的東西。 唳--鳥鳴。 怡然自得--形容安適愉快而滿足的樣子。怡然,安適、愉快的樣子。 壑--山溝或大水坑。 06 理想 1. 補充注音 綴(zhuì)連 脊(jǐ)梁 倔(jué)強 (jiàng) 詛(zǔ)咒(zhòu) 玷(diàn)污 蛻(tuì)變 2. 補充解詞 寂寥--寂靜,空曠。 詛咒--原指祈禱鬼神加禍於所恨的人,今指咒罵。 綴連--連接,組合 07 *短文兩篇 行道樹 第一次真好 1.字音字形 雛(chú)形 貪婪 (lán) 豐碩 (shuò) 點綴 (zhuì) 污濁 (zhuó) 牙齦 (yín) 冉冉 (rǎn)升起 玲(líng)瓏(lóng)剔(tī)透(tòu) 2.補充解詞 墮 落--(行為、思想)往壞里變。 雛 形--未定形前的形式或照原物縮小的模型。 玲瓏剔透--形容(人)聰明伶俐,(物)精緻。 點 綴--加予襯托或裝飾。 08 *人生寓言 1.字音字形 風韻(yùn) 落難(nàn) 險象迭(dié)生 心曠神怡(yí) 稟(bǐng)告 行乞(qǐ) 折磨(mó) 慷(kāng)慨(kǎi) 2.詞語解釋 心曠神怡--心情舒暢,精神愉快。 慷 慨--不吝惜;充滿正氣,情緒激昂。 多愁善感--形容人感情脆弱,容易發愁或感傷。 09 *我的信念 1.字音字形 奢(shē)望 蹂(róu)躪(lìn) 呵(hē)責 獲益匪(fěi)淺 繭(jiǎn)子 鐳(léi) 2.解詞 固執--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肯改變。 鞭策--比喻鼓舞督促,推動人前進。 盛名--名聲很大。 報酬--由於使用別人的勞動、物件等而付給別人的錢或實物。 奢望--過分的希望。 蹂躪--踐踏;摧殘。比喻用暴力欺壓、侮辱。 呵責--斥責。 懊惱--煩惱,悔恨。 沉醉--比喻深深地迷戀或沉浸在某種事物當中。 10 《論語》十則 補充字詞注音和注釋 1."論語"的"論"字,只在說《論語》這本書時念"lún "。 2."不亦說乎?",說:讀yuè,是"悅"的通假字,意思是"高興"、"愉快"。 3. "朋友":同學為朋,同志為友。在古代漢語中,"朋"指"同為一師的學生","友"指志同道合的人。在課文中,"朋友"泛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4."可以為師矣",以:介詞,把,後面省略了代詞"之"。"之",代能夠溫故而知新的人。為:動詞,作為。 5."知"字本字念"zhì ",有名詞和動詞兩種用法;在古漢語中還同"智"相通。在"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中,前四個"知"為動詞,當"知道" 講,後一個"知"則同"智",作"聰明智慧"講 。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中,"知"為動詞,當"懂得"講。 6."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何以:是"以何"的倒裝,憑什麼,為什麼。謂之:稱他。"之",代孔文子。 7."是以謂之'文'也",是以:即"以是",可譯為"因此"。"是",指示代詞,譯為:這,此。 8."何有於我哉?",何有:即"有何",有什麼,有哪樣。於:介詞,對於。 9."必有我師焉",焉:兼詞,相當"於之""於此",在這裡面,在這幾人中。 成語解釋 1.溫故知新--溫習舊的知識,能夠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認識現在。 2.不恥下問--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識比自己少的人請教為可恥。 3.學而不厭--學習永不滿足。 4.誨人不倦--教導人有耐心不知厭倦。 11 春 1、 字音字形 醞釀(yùn niàng) 賣弄(nong) 黃暈(yùn) 鳥巢(cháo) 2、 詞語解釋 趕趟兒——原意是趕得上,這里的意思是各種果樹爭先恐後地開花。 醞 釀——原意是造酒,這里是說各種氣息在空氣里,像發酵似的,越來越濃。 花枝招展——比喻姿態優美。招展,迎風擺動。 3、多音字積累 12 濟南的冬天 一 字音字形 濟南( jǐ) 倫敦(dūn) 鑲邊(xiāng) 寬敞(chǎng) 水藻(zǎo) 貯蓄 (zhù ) 澄清(chéng) 著落(zhuó) 二 形似字 三 解釋詞語 貯蓄—— 存放,儲蓄。 設若—— 假若。 空靈—— 靈活而不可捉摸。 13 *山中訪友 1. 字音字形 梔子花( zhī ) 唱和( hè ) 樹冠( guān ) 樹籽( zǐ ) 盪漾( yàng ) 津津樂道( jīn ) 2. 解釋詞語 唱和——指歌唱時此唱彼和,互相呼應。 玄奧——玄秘深奧。 禪心——佛教指清靜、無雜念的心境。 14 *秋天 1. 字音字形 鐮刀(lián) 背簍(lǒu) 肥碩(shuò) 棲息(qī) 鯿魚(biān) 烏桕(jiù ) 蟋蟀(xīshuài) 寥闊(liáo) 枯涸( hé) 清冽(liè ) 夢寐 ( mèi ) 2. 解釋詞語 棲息——停留,休息。 寥闊——高遠空曠。也作「寥廓」。 枯涸——乾涸,沒有水了。 清冽——水清。 夢寐以求——睡夢中都想著尋找,形容迫切地希望著。 15 古代詩歌五首 1、 字音字形 碣石(jié) 澹澹(dàn) 竦峙(sǒngzhì) 2、 詩詞解譯 澹澹——水波盪漾的樣子。 竦峙——高高地挺立。竦,高。峙,挺立。 星漢——銀河。 客路——旅途。 暖樹——向陽的樹。 16 化石吟 1、 字音字形 2、詞語解釋 海枯石爛--直到海水枯乾,石頭粉碎。形容經歷極長的時間(多用於誓言, 反襯意志堅定,永遠不變。) 骸骨--人的骨頭(多指屍骨)。 17 看雲識天氣 1、 字音字形 2、 詞語解釋 一霎間--一會兒,形容時間極短。 預 兆--事前顯露出來的跡象。 輕 盈--這里形容卷雲像女子的動作、體態一樣輕巧優美。 彌 漫--(煙塵、霧氣、水等)充滿,布滿。 征 兆--即將出現的跡象。 3、 多音字積累 18 綠色蟈蟈 1、 字音字形 2、 詞語解釋 喑 啞--桑子干澀發不出聲音或發音低而不清楚。 靜 謐--安靜。 窸 窣--象聲詞,形容細小的摩擦聲音。 弱肉強食--指動物中弱者被強者吃掉。 喙--鳥類和昆蟲的嘴。 19 *月亮上的足跡 1、 字音字形 2、詞語解釋 里程碑--比喻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可以作為標志的大事。 暢 談--盡情的談。 遙 遙--形容距離遠,形容時間長久。 20 *山市 1、 字音字形 2、 詞語解釋 青冥--深遠 飛甍--屋檐 睥睨--指城牆山呈現的凹凸形的矮牆 連亘--時間或空間上延續不斷 窗扉--窗戶 倏忽--突然 市肆--店鋪 3、 通假字 一切烏有("烏"通"無",沒有) 數至八層,裁如星點。("裁"通"才") 21 風箏 1、 字音字形 2、 詞語解釋 憔悴--本指人瘦弱,面色不好看。文中指風箏顏色黯淡。 點綴--本義指加以襯托或裝飾,使原有事物更美好。文中指風箏。 伶仃--孤獨;沒有依靠。 訣別--分別(多指不易相見的離別)。 肅殺--形容秋冬天氣寒冷,草木枯落。 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 苦心孤詣--費盡心思鑽研或經營。孤詣:別人所達不到的。 22 羚羊木雕 1.字音字形 犄角(jī) 怦怦(pēng) 樹杈(chà) 寒顫(zhàn) 發愣(lèng ) 臉頰(jiá) 攥著(zuàn) 逮著玩(dǎi) 2.詞語解釋 仗義-- 指講義氣。 形影不離-- 形容彼此關系密切。 3.多音字 杈 chā(杈子) chà (樹杈) 藏 zàng(寶藏) cáng(捉迷藏) 逮 dài(逮捕) dǎi (逮老鼠)(口語) 4.形似字 杈 (chà 樹杈) 攥 (zuàn 攥東西) 叉 (chā 叉子) 纂 (zuǎn 編纂) 衩 (chǎ 褲衩) 愣 (發愣) 怦 (怦怦) 楞 (同"棱") 砰 (砰的一聲) 抨 (抨擊) 23 *散步 1、 字音字形 2、 詞語解釋 各得其所--每個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適的安頓。所,位置。 委屈--受到不應有的指責或待遇,心裡難過。 粼粼--形容水清澈的樣子。 悠閑--閑適自得。 分歧--意見不一致。 24 *詩兩首 金色花 紙船 1、 字音字形 2、 詞語解釋 沐浴--①洗澡。②比喻受潤澤。③比喻沉浸在某種環境中。 禱告--向神祈求保佑。 25 《世說新語》兩則 詠雪 陳太丘與友期 1、 字音字形 2、 古漢語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通"否",在問句句尾表示詢問) 3、 重點詞語 驟--急。 擬--相比。 差--差不多。 內急--內,這里指家庭內部,集,指聚會。 紛紛--形容雪花紛飛的樣子。 26 皇帝的新裝 1、 字音字形 2、 詞語解釋 駭人聽聞--使人聽了非常震驚。駭:驚嚇,驚懼。 不可救葯--願意是病重得無法醫治。比喻人或事物無法挽救。葯:治療。 隨聲附和--別人說什麼,自己也跟著說什麼。形容沒有主見。附和,跟著別人說。 稱職--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能勝任所擔任的職務。稱:適合;相當。 愚蠢--愚笨,傻;頭腦遲鈍,不靈活。 滑稽--(言行)引人發笑。 27 郭沫若詩兩首 天上的街市 靜夜 1. 字音字形 2. 詞語解釋 縹緲--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陳列--整齊地擺出物品供人看。 定然--必定。 珍奇--稀有而珍貴的東西。 閑游--悠閑地到外面走走。 籠罩--像籠子似的罩在上面。 模糊--不分明,不清楚。 28 *女媧造人 1. 字音字形 2.詞語解釋 女媧--傳說中造人、補天的神仙。 開辟--古代神話,盤古開天闢地,簡稱開辟,指宇宙的開始。 澄澈--清澈透明。 蹤跡--行動所留的痕跡。 綿延--延續不斷。 莽莽榛榛--草木叢生的樣子。 興高采烈--興致高,精神足。 29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1、 字音字形 癢酥酥(sū) 2、 詞語解釋 孿生--(兩人)同一胎出生。 嬉戲--(書面語)游戲;玩耍。 潺潺--象聲詞,溪水、泉水等流動的聲音。 哞哞--牛叫聲。 踉踉蹌蹌--走路不穩的樣子。 30 *寓言四則 1、 字音字形 2、 詞語解釋 庇護--包庇;袒護。 凱歌--打了勝仗所唱的歌。凱:勝利的樂歌。 較量--用競賽或斗爭的方式比本領、實力的高低
2. 初一至初三語文重點成語匯總
九年級上冊重點成語:
第二單元 哲思華章 第5課 敬業與樂業
(1)敬業樂群:對自己的事業很盡職,和朋友相處很融洽。 (2) 斷章取義:意思是不顧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3) 不二法門:佛教用語,指直接入道、不可言傳的法門。常用來比喻最好的或獨一無二的方法。
(4) 強聒不舍:嘮嘮叨叨說個沒完。
第6課 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說
(1) 彌留之際:病重快要死了的時候。 (2) 媚上欺下:討好巴結上級,欺負下級。 (3) 登峰造極:比喻達到頂峰。 (4) 恪盡職守:嚴格遵守,盡職盡責。
第13課 事構的正確答察不止一個
2、解釋下列詞語。
(1) 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動搖。 (2) 孜孜不倦:勤奮努力,不知疲倦。 (3) 不言而喻:不用說就可以明白。
(4) 一事無成,連一樣事情也沒做成,什麼事都做不成。
(5) 鍥而不舍:雕刻一件東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恆心,有毅力。 (6) 持之以恆:有恆心地堅持下去。
第14課 應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2、解釋下列詞語。
(1) 格物致知;窮究事物的原理和法則,而總結出理性的知識。 (2) 袖手旁觀: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協助別人。 (3)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4) 一帆風順:比喻非常順利,毫無挫折。
第15課 短文兩篇
2、解釋下列詞語。
(1) 文采藻飾:修飾文詞,使之富有文采。
3. 七年級語文上冊里的成語(人教版)
瘦骨嶙峋,心驚肉跳,頭暈目眩,小心翼翼,昂然挺立,擎天撼地,肅然起敬,忍俊不禁,仙露瓊漿,盤虯卧龍,明察秋毫,怡然自得,絕處逢生,可望不可即,碌碌終生
4. 初一上冊語文全部詞語
第1課:痴想、隱秘、鐵青、凝成、誘惑、喧騰、一瞬間
第2課:訓誡、聳立、迂迴、凝視、啜泣、納罕、瘦骨嶙峋、心驚肉跳、頭暈目眩、小心翼翼
第3課:零落、斷續、收斂、寬恕、卑微、一絲不苟
第4課:終極、迸濺、繁密、佇立、凝望、伶仃、稀零、忍俊不禁、仙露瓊漿、蜂圍碟陣、盤虯卧龍
第5課無
第6課:飢寒、離亂、綴連、遠行、倔強、洗濯、玷污、怨恨、扒竊、詛咒、濃陰、海天相吻、浪子回頭、碌碌終生、絕處逢生、可望不可即
第7課:貪婪、墜落、點綴、冉冉、苦熬、雛形、豐碩、稀疏、累累、低回、沉甸甸、眼巴巴、繁弦急管、紅燈綠酒、玲瓏剔透、具體而微、多姿多彩、不可磨滅、回味無窮
第8課:慧心 嬉戲 風韻 閑適 稟告 厄運 行乞 正色 落難 歸屬 流落 無憂無慮 心曠神怡 陰晴圓缺 舉世無雙 心痛如割 險象迭生 得失之患 多愁善感 天災人禍 突如其來 異國他鄉
第9課:執著 鞭策 盛名 報酬 奢望 蹂躪 呵責 懊惱 沉醉 迷醉 猝然長逝 問心無愧
第10課:無
第11課:朗潤 醞釀 賣弄 宛轉 嘹亮 黃暈 靜默 烘托 舒活 欣欣然 繁花嫩葉 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
第12課:鑲 響晴 溫情 安適 肌膚 秀氣 綠萍 水藻 貯蓄 澄清 空靈 水墨畫 藍汪汪
第13課:黛色 靈秀 貯滿 終極 匍匐 融融 澹澹 芊芊細草 輕飛曼舞 春華秋實 春花秋月 閑情逸致
第14課:丁丁 幽谷 肥碩 棲息 歸泊 寥闊 枯涸 清冽 夢寐
第15課:無
第16課:奇幻 遠古 骸骨 烏有 潛行 裹藏 蔥蘢 幽雅 嘆服 造物主 海枯石爛 日轉星移
第17課:峰巒 預兆 輕盈 勻稱 崩塌 彌漫 徵兆 一霎間 姿態萬千 變化無常
第18課:擾亂 哀鳴 狩獵 哀號 喧囂 喑啞 沉寂 靜謐 篡奪 劫掠 酷愛 弱肉強食 隱隱約約 窸窣作響 連續不斷 夜色蒼茫 更勝一籌 驚慌失措 開膛破肚 津津有味 斷肢殘腿 毫不猶豫
第19課:觀測 指令 合算 海域 暢談 神往 里程碑 昂首挺立 一葉孤舟 遙遙在望
第20課:孤塔聳起 高插青冥 碧瓦飛甍 風定天晴 一切烏有 直接霄漢 黯然飄渺
第21課:箏 禿 蟹 蕾 墮 丫杈 寂寞 憔悴 肅殺 訣別 盪漾 嫌惡 笑柄 可鄙 什物 驚惶 瑟縮 傲然 虐殺 寬恕 恍然大悟 苦心孤詣
第22課:抹 逮 怦怦 樹杈 寒戰
第23課:信服 嫩芽 霎時 拆散 委屈 水波粼粼 各得其所
第24課:匿笑 禱告 並蒂 花瑞 菡萏 欹斜 慈憐 蔭蔽
第25課:無
第26課:炫耀 稱職 妥當 呈報 滑稽 陛下 精緻 頭銜 爵士 駭人聽聞 隨聲附和
第27課:飄渺 定然 珍奇 閑游 籠罩 疏星
第28課:女媧 澄澈 幽光 靈敏 綿延 神通廣大 莽莽榛榛
第29課:嬉戲 哞哞 潺潺 眨巴 紅潤 孿生 癢酥酥 踉踉蹌蹌
第30課:無
我都抄下來了,能把分給我嗎?
5. 期末沖刺100分語文七年級上成語運用
春色滿園chūnsèmǎnyuán
[釋義] 整個園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到處是欣欣向榮的景象。也作「滿園春色」。
[語出] 宋·葉紹翁《游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正音] 色;不能讀作「shǎi」。
[辨形] 園;不能寫作「圓」。
[近義] 萬紫千紅
[反義] 冰天雪地 天寒地凍
[用法] 多用來形容春天的景象;也引申形容欣欣向榮的景象。一般作謂語;定語。
6.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基礎知識字,詞,成語,句子習題集錦及答案 試題 有答案
2010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基礎知識
第一講:現代文
一、字詞掃描
1.會讀會寫
第一課
痴想(chī xiǎng)
隱秘(yǐn mì)
鐵青(tiě qīng)
凝成(níng chéng)
誘惑(yòu huò)
喧騰(xuān téng)
一瞬間(yī shùn jiān)
大事渲染(dà shì xuàn rǎn)
宣洩(xuān xiè)
寒暄(hán xuān)
水泄不通(shuǐ xiè bù tōng)
一瀉千里(yī xiè qiān lǐ)
第二課
訓誡(xùn jiè)
聳立(sǒng lì)
迂迴(yū huí)
凝視(níng shì)
啜泣(chuò qì)
啜茗(chuò míng )
筆耕不輟(bǐ gēng bú chuò)
點綴(diǎn zhuì)
納罕(nà hǎn)
瘦骨嶙峋(shòu gǔ lín xún )
心驚肉跳(xīn jīng ròu tiào)
頭暈目眩(tóu yūn mù xuàn)
故弄玄虛(gù nòng xuán xū)
小心翼翼(xiǎo xīn yì yì)
第三課
零落(líng luò)
斷續(àn xù)
收斂(shōu liǎn)
寬恕(kuān shù)
卑微(bēi wēi)
一絲不苟(yī sī bù gǒu)
聒聒(guō guō)
第四課
嚷(rāng)
穗(suì)
艙(cāng)
綻(zhàn)
沉澱(chén diàn)
湊(còu)
釀(niàng)
發端(fā ān)
終極(zhōng jí)
迸濺(bèng jiàn)
挑逗(tiǎo dòu)
繁密(fán mì)
佇立(zhù lì)
凝望(níng wàng )
籠罩(lǒng zhào)
伶仃(líng dīng)
稀零 (xī ling)
忍俊不禁(rěn jùn bù jīn)
仙露瓊漿(xiān lù qióng jiāng)[來源:學。科。網Z。X。X。K]
蜂圍蝶陣(fēng wéi dié zhèn)
盤虯卧龍( pán qiú wò lóng)
浮想聯翩(fú xiǎng lián piān)
甘拜下風(gān bài xià fēng)
羈絆(jī bàn)[來源:學+科+網Z+X+X+K]
挑釁(tiǎoxìn)
澎湃(péng pài)
2.會譯會用
(1)隱秘:隱蔽,不外露。
(2)一瞬間:一眨眼之間。
(3) 納罕:驚奇,詫異。
(4) 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5) 聒聒:持續嘈雜,使人心煩
(6) 寬恕:寬容饒恕
(7)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來源:學科網]
(8) 伶仃:孤獨,沒有依靠。[來源:學.科.網Z.X.X.K]
二、文句采擷
課內積累
1.在山的那邊,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2.——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一次次漫濕了我枯乾的心靈。
3、我提醒自己,不要想著遠在下面的岩石,而要著眼於那最初的一小步, 走了這一步 再走下一步,直到抵達我所要到的地方。
4、它為了生命的延續,必須好好活著。
5、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張滿了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
課外拓展
吟詠花木的詩句
A.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B.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C.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D.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E.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F.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G.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牆頭。(陸游)H.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I.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杜牧)J.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三、文學資訊[來源:學,科,網Z,X,X,K]
1、《在山的那邊》選自《長江文藝》,作者王家新,這是一首現代詩,詩人運用象徵的手法,取象於群山和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難,用爬山比喻艱苦奮斗。告訴人們: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長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撓地堅持奮斗,理想境界終將實現。
2、《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國作家莫頓•亨特,本文記敘的是「我」童年時一次「脫險」的經歷。文章卻蘊含著一個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對怎樣的艱難險阻,只要把大困難分解為小困難,一個一個地認真解決小困難,終將戰勝巨大的困難,贏得最後 的勝利。
3、《短文兩篇》(蟬)作者小思,原名盧瑋鑾,(貝殼)作者席慕蓉。
4、《紫藤蘿瀑布》選自《鐵簫人語》,是女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通過對一樹盛開的紫藤蘿的駐足觀賞,使原先的悲痛和焦慮化為寧靜和喜悅。悟到「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不能讓昨天的不幸把人壓垮,每個人都應該像紫藤蘿的花朵一樣,以飽滿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長河中去,在閃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5、《童趣》選自清代文學家沈復《浮生六記》中的「閑情記趣」一章,本文的主旨是寫作者兒時的「物外之趣」。
四、基礎演練
1.下面的注意有誤,請改正。
痴(chí)心 隱(yníg)秘 綻(diàn)開 瀑(bào)布 凝(líng)成[來源:Zxxk.Com]
擎(qín)天 啜(zhuì)泣 盤虯(yóu) 騷(shāo)擾
2.找出下列短語中的錯別字,並改正。
擎天憾地 白白糟塌 蜂圍蝶鎮 駐立凝望 孤零希落 庸祿無為 灰心傷氣
錯別字:
改正:
3.解釋下列成語。[來源:學*科*網]
小心翼翼:肅然起敬: 忍俊不禁 :怡然自得:龐然大物:明察秋毫
4.結合語境解釋下面黑體詞語。
(1)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冬冬直跳。[來源:學.科.網Z.X.X.K]
解釋:
(2)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
解釋:
參考答案
1、chī yǐn zhàn níng qíng chuò qiú sāo
2、憾——撼 塌——蹋 鎮——陣 駐——佇 希——稀 祿——碌 傷——喪
3、小心翼翼:謹慎小心,絲毫不敢疏忽的樣子。肅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樣子。忍俊不禁:忍不住笑。怡然自得:愉快,自得其樂。龐然大物:形容體識大而笨重的東西。明察秋毫:比喻非常精明,任何的小問題都看得清清楚楚。
4、(1)、嶙峋:形容身體瘦弱的情形。(2)、這是比喻的說法,把生命比作長河。
五、閱讀提升(閱讀課內語段,回答問題)
(一)閱讀這首詩的第一節,完成下列問題。
在山的那邊
小時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邊是什麼呢?
媽媽給我說過:海
哦,山那邊是海嗎?
於是,懷著一種隱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終於爬上了那個山頂
可是,我卻幾乎是哭著回來了
——在山的那邊,依然是山
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
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
媽媽,那個海呢?
1、 為什麼我爬上了山頂,卻哭著回來了?
2、 「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這個詩句採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請簡析其表達效果。
3、 從這節詩中可以讀出「山」與「海」的具體含義嗎?請簡析。
解析:第1題考對詩歌內容的理解,第2題考對詩歌所採用的修辭手法的理解,第3題考對詩歌精練含蓄語言的理解。
參考答案:
1、 在山的那邊,依然是山。
2、 擬人。作者用豐富的想像將山人格化、具象化了,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我」心中的感受,表現「我」內心極度的失望。
3、 對於「海」,我是懷著隱秘的想望去追求的,這里的「海」是一種光明、自由、理想境界的象徵。而「山」,卻「給我的幻想打了個零分」,敲碎了「我」的美夢,讓「我」的理想落空。這里的「山」,是通向理想的道路,是重重的困難、道道的難關。
(二)閱讀下文,回答文後的問題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
②從未見過開得這樣盛的藤蘿,只見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只是深深淺淺的紫,彷彿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仔細看時,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淺淺的部分,在和陽光互相挑逗。
③這里春紅已謝,沒有賞花的人群,也沒有蜂圍蝶陣。有的就是這一樹閃光的、盛開的藤蘿。花朵兒一串換著一串,一朵接著一朵,彼此推著擠著,好不活潑熱鬧!
④「我在開花!」它們在笑。
⑤「我在開花!」它們嚷嚷( )。
⑥每一穗( )花都是上面的盛開、下面的待放。顏色便上淺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澱( )下來了,沉澱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張滿了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那裡裝的是什麼仙露瓊漿?我湊上去,想摘一朵。
⑦但是我沒有摘。我沒有摘花的習慣。我只是佇立凝望,覺得這一條紫藤蘿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緩緩流過。流著流著,它帶走了這些時一直壓在我心上的焦慮和悲痛,那是關於生死謎、手足情的。我沉浸在這繁密的花朵的光輝中,別的一切暫時都 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寧靜和生的喜悅。
⑧過了這么多年,藤蘿又開花了,而且開得這樣盛,這樣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壯的盤虯卧龍般的枝幹,不斷地流著,流著,流向人們心底。
⑨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我撫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艙,那裡滿裝生命的酒釀( ),它張滿了帆,在閃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萬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組成了萬花燦爛的流動的瀑布。
⑩在這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覺加快了腳步。
1、開篇獨句成段,這樣的安排有什麼作用?
2、在文中括弧里給加點的字注音。
3、第②段「輝煌」一詞什麼意思?它有什麼表達效果?
4、第②段劃橫線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它有什麼作用?
5、第③段劃橫線的句子寫出藤蘿花 的什麼特點?
6、第⑦段「我只是仁立凝望」中的「凝望」可否換成「觀望」為什麼?
7、第⑦段自然段畫浪線句「流著流著」照應了前面的哪個詞?
8、第⑨段「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一句在文中的含義是什麼?
9、第⑩段用「淺紫色」形容「芳香」是否搭配不當?為什麼?
10、從含義來看,這些選段缺少了什麼內容?這樣寫,有什麼缺憾?
參考答案
1、總起全文寫作者的感受,強調紫藤蘿花開得盛。2、rǎng suì diàn niàng 3、原意是光輝燦爛,文中指紫藤蘿花開得艷。生動形象寫出了紫藤蘿花盛開的情態。4、擬人、比喻,將紫藤蘿花寫活了,好象活潑的孩童,在歡笑在生長。一句比喻,又將紫藤蘿花的艷麗情態表現出來了。5、開得很密,充滿著活力。6、不可以。凝望指目不轉睛地看著,形容看得出神。「觀望」是張望的意思。用觀望不能表達作者此時的心情。7、瀑布8、點明文章的中心,將文章的感情升華了。9、表面上看不搭配,從內容上看是搭配的,因為這里的淺紫色,不僅指顏色,它已變成紫藤蘿花的代稱了。10、這些選段缺少了回憶十幾年前紫藤蘿慘遭不幸的情景描述,這樣,就使得第9段的主旨句缺少了照應,失去了概括力了。
第二講: 文言文
一、詞語積累
(一)
[余]我。
[童稚(zhì)]幼小。稚,幼小。
[秋毫]秋天鳥類新生出的纖細羽毛。比喻最細微的事物。毫,細毛。
[故]所以。
[物外]超出事物本 身。
[私]暗自,暗暗的。
[擬作]比作。擬,比,比擬。
[向]接近。
[昂首]抬頭。昂,抬。 [項]頸,脖頸。
[素帳]未染色的帳子。
[徐]慢慢地。
[觀]看,觀賞。
[果]果真。
[唳(lì)]鳥鳴。
[怡(yí)然]安適、愉快的樣子。
[定神]使精神安定。
[以……為……]把……當作……。
[礫(lì)]碎石、碎瓦。
[壑(hè)]坑谷、深溝。
[神遊]游覽於假想境界中,愉快而滿足。
[興]興趣。
[蓋]有「原來」的意思。
[為(wèi)]被。
[方]正。
[鞭]用鞭子打。
[數十]幾十。
[驅]趕,驅逐。
(二)、通假字
[強]通「僵」,僵硬的意思。
(三)成語
[明察秋毫]明,視力。察,看清。本來形容目光敏銳,連最微小的東西也看得清。後形容人洞察事理。 [怡然自得]形容安適、愉快而滿足 的樣子。 [怡然稱快]形容內心十分快意。 [龐然大物]外表上龐大的東西。 [夏蚊成雷]夏天蚊子的聲音像雷聲一樣,形容蚊子很多。
二、文學常識
本文選自《浮生六記•閑情記趣》。作者沈復,清代文學家。
整體把握
本文圍繞「物外之趣」記敘了童年時的幾件趣事:一是把蚊子成雷當作「群鶴舞於空中」、「鶴唳雲端」;二是將叢草、蟲蟻、土礫分別當成樹林、野獸、丘壑,神遊其中;三是觀蟲時驅趕癩蝦蟆。
首段先點明主旨「物外之趣」,二、三、四段記事分述。作者以「物外之趣」統攝幾件事,意在說明他年幼時已經有了自發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
三、閱讀探究
從第一段來看,小時的我有怎樣的本領、習慣和收獲?
本領:張目對日,明察秋毫。習慣: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收獲:時有物外之趣。
體現全文中心的詞語是什麼?
物外之趣.
圍繞「物外之趣」寫了哪幾件事?
(一)將蚊子擬作白鶴之趣。
(二)神遊叢草、土礫、蟲蟻構成的幻境之趣。
(三)觀蟲斗、驅癩蝦蟆之趣。
表現作者心情的詞語有哪些?有怎樣的作用?
詞語:「怡然稱快」、「怡然自得」、「神遊」、「呀然」等。
作用:形象真實地反映了兒童觀物時的心理,表現了「物外之趣」,使讀者如身臨其境。
推測作者將癩蝦蟆「驅之別院」的目的。
可能為「二蟲」復仇,主要原因是它破壞了自己的審美情趣。
第四段表現作者「童稚」的語句是什麼?
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作者獲得「物外之趣」的基礎和關鍵是什麼?
基礎:細致的觀察。關鍵 :豐富的想像。
從文中可以看出「物外之趣」是怎樣得來的?
1 有強烈的好奇心。②有細致的觀察力。③有豐富的想像力。
遷移運用
學了本文,你得到什麼啟示?
1 要熱愛動物、熱愛自然,2 與大自然中的生命和睦相處。
3 獲得美好的體驗要有強烈的好奇心、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像力。[來源:學科網]
4 要善於在平凡的生活中發現美,5 懷有一顆童心,6 做一個有情趣的人。
你的童年也一定有「物外之趣」的美好體驗,寫下來,與大家分享。
(如:觀察螞蟻搬家,把它們想像成支援前線的「大軍」;看到漫天飄舞的雪花,把它當作天女散花;自己築小塘壩堵住水源,而後打開塘壩,把它想像成黃河決堤;自己「過家家」時,拿松針當韭菜、拿手帕當被褥、拿布娃娃當孩子、拿小盒子當房屋,手動著,嘴說著,陶醉其中,其樂無窮。……)
生活中,你怎樣做一個有情趣的人?
心胸開闊,不為生活所累;遇事想得開,利用想像把困難和挫折當成朋友的善意玩笑;把自己遇到的好事和壞事都當成生活對自己的恩賜;有一點兒「阿Q精神」等。
閱讀下列古詩,談談這首詩包含的情趣。
四、譯文
童趣(沈復)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於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於土牆凹凸處,花台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台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蚊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譯文: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時候,能睜大眼睛直視太陽,視力好極了,每遇見細小的東西,一定要仔細觀察它的紋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脫事物本身的樂趣。
夏夜裡,蚊群發出雷鳴似的叫聲,我心裡把它們比作群鶴在空中飛舞,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現了千百隻白鶴;抬頭看著它們,連脖子也變得僵硬了。我又留幾只蚊子在白色帳子里,慢慢地用煙噴它們,使它們沖著煙邊飛邊叫,構成一幅青雲白鶴圖,果真像鶴群在青雲邊上發出叫聲一樣,這使我感到高興極了。
我常在土牆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雜草叢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檯子一般高,把叢草當成樹林,把蟲子、蚊子當成野獸,把土塊凸出部分當成丘陵,低陷部分當成山溝,我便憑著假想在這個境界中游覽,愉快而又滿足。
有一天,我看見兩只小蟲在草間相鬥,(便蹲下來)觀察,興味正濃厚,忽然有個極大極大的獸拔山倒樹而來,原來是一隻癩蝦蟆,舌頭一吐,兩只小蟲全被它吃掉。我那時年紀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聲驚叫起來。待到神智恢復,捉住癩蝦蟆,抽了它幾十鞭子,把它趕到別的院子去。
五、文言文閱讀
(一)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後面的問題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於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於土牆凹凸處,花台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台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蚊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著為壑,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1、作者童稚時,時有物外之趣,關鍵原因是:
2、第三段中的「林」「獸」「丘」「壑」俱全一妙境完全源於作者敏銳的童心,它們分別指的是:
3、四段中的「龐然大物」指的是:
所拔的「山」指的是: ,所倒之「樹」指的是:
4、作者的「物外之趣」,全憑新奇合理的想像,除了作者在文中提到的四種趣物之外,你還能想到那些相似的且富有童趣的情形?寫出來,與同學們分享。
[來源:學科網ZXXK]
5.作者從小就有如此閑情,以致後來成為文學家,你從中得到什麼啟示?
(二)閱讀下文,回答文後問題。
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及,達到)。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人名),家富多書,衡乃與其佣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願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
衡能說《詩》,時人為之語曰:「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使人開懷大笑)。」鼎,衡小名也。時人畏服之如是,聞者皆解頤歡笑。衡邑人有言《詩》者,衡從之與語,質疑,邑人挫服(折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聽 ,更理前論!」邑人曰:「窮矣!」遂去不返。(選自晉朝葛洪《西京雜記》)
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詞。
邑( )人大姓文不識 與其( )佣作而不求償
時人畏服之如是( ) 邑人曰:「窮〔 〕矣!」
7、解釋文中畫「—— 」線的句子。
願得主人書遍讀之:
先生留聽,更理前論:
8、請概括選文第一自然段寫匡衡勤讀的兩件小事。
①
②
參考答案
1、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 2、叢草、蟲蚊、土礫凸者、凹者 3、癩蝦蟆 土礫凸者 叢草 4、略5、略 6、同鄉 他、指文不識 如此、像這樣 窮盡 7、(1)我希望能把主人的書全部通讀一遍 (2)先生停下來聽我說,請您再談談前面的觀點 8、(1)勤學無燭,穿壁引光讀書 (2)與人佣作不求償,願讀遍主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