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變色什麼言成語

變色什麼言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1-20 00:56:22

⑴ 「言」,「色」,「之」,「變」,四個字組成成語是什麼

成語:變色之言

⑵ 形容變色的成語

中文名
大驚失色


《漢書·霍光傳》



jīng
shī

近義詞
膽戰心驚、心驚肉跳、面如土色


形容十分慌張,臉被嚇得變了
反義詞
不動聲色、若無其事、從容不迫

⑶ 三個言字變色瘋狂猜成語3

三個言字變色制相關的猜成語是變色之言。

拼音:[ biàn sè zhī yán ]

釋義:使臉色改變的話。多指為爭論是非曲直而沖動發怒時說的話。

出處:《漢書·匡衡傳》:「朝有變色之言,則下有爭斗之患。」

感情色彩:中性

語法用法:作賓語

成語結構:偏正式

造句:

1、大家交流的時候產生了很大的矛盾,他留下了變色之言後走開了。

2、因為他堅持自己的決定,而與大家意見相左,變色之言令他更加憤怒。

⑷ 瘋狂猜成語答案大全鼎食鳴鍾言之變色怎麼組詞

瘋狂猜成語答案大全:鼎食鳴鍾言之變色,
成語是:鳴鍾食鼎,變色之言,
鳴鍾食鼎 :[míng zhōng shí dǐng]
[解釋] :鍾,打擊樂器,泛指一般樂器;鼎,盛物食器。謂用食時身邊響著樂器, 眼前列著鼎器。形容古代貴族高官生活的豪奢。
變色之言 : [biàn sè zhī yán] ,
[解釋] :使臉色改變的話。多指為爭論是非曲直而沖動發怒時說的話。

⑸ 成語(什麼的之言)

【變色之言】使臉色改變的話。多指為爭論是非曲直而沖動發怒時說的話。
【不言之言】意在言外的話。
【芻蕘之言】芻蕘:割草打柴的人。割草打柴人的話。指普遍百姓的淺陋言辭。也用作講話者的謙詞。
【頓腹之言】猶言肺腑之言。
【耳食之言】耳食:耳朵吃飯。指沒有確鑿的根據,未經思考分析的傳聞。
【風塵之言】風塵:污濁。指讒言。
【肺腑之言】肺腑:指內心。出於內心的真誠的話。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妁:婚姻介紹者。舊指兒女婚姻須由父母作主,並經媒人介紹。
【膚受之言】膚:膚淺;受:感受。指膚淺的,使人感受不深的言論。也指不切合實際的言辭。
【負薪之言】負薪:背柴草,舊指地位低微的人。地位低微的人說的話。
【過耳之言】聽來的傳言不值得認真對待。
【荒唐之言】指荒誕無稽的言論。
【解構之言】解構:附會,捏造。指牽強附會或胡亂捏造的話。
【金石之言】象黃金寶石那樣珍貴的話語。比喻可貴而有價值的勸告。
【金玉之言】金玉:黃金和美玉。象黃金美玉那樣珍貴的話語。比喻可貴而有價值的勸告。
【狂瞽之言】狂:狂妄。瞽:瞎眼,盲目。指愚妄無知的言論。舊時常用作自謙之辭。亦作「狂瞽之說」。
【盲瞽之言】盲瞽:眼睛瞎,比喻不明事理。指見識短淺或沒有分寸的話。常用作自謙語。
【媒妁之言】媒妁:說合婚姻的人。媒人的介紹。
【逆耳之言】聽起來不舒服的話(多指尖銳、中肯的勸告或批評)。
【兩可之言】兩可:可彼可此,態度曖昧。不肯明確表示自己態度的言論和意見。

⑹ 除瞭望梅止渴,談虎變色等成語,還有哪些成語是屬於復雜反射

啞口無言yǎkǒuwúyán
[釋義] 像啞巴一樣;說不出話來。形容理屈詞窮的樣子。
[語出專] 明·馮夢龍《醒世恆屬言》第八卷:「一番言語;說得張六嫂啞口無言。」
[正音] 啞;不能讀作「yā」。
[辨形] 啞;不能寫作「亞」。
[近義] 張口結舌 默默無言 理屈詞窮
[反義] 振振有詞 理直氣壯 口若懸河
[用法] 含貶義。多形容被駁得理屈詞窮;或因其他原因而一聲不響。一般作謂語、定語、補語。
[結構] 主謂式。
[辨析] (一)~和「張口結舌」;都用來形容「說不出話來」;或用於形容理屈詞窮。但~有時也形容由於某種原因默不作聲;無話可說:「張口結舌」多指想說而說不出來;形容驚慌、害怕或緊張的樣子。(二)見「理屈詞窮」(608頁)。
[例句] 他那故做正經的姿態;使大家不禁~。

⑺ 瘋狂猜成語3答案大全三個言兩個有顏色一個沒有

變色之言

解釋:言字變了色,加上下面的文字提示,答案很明顯就是變色之言。

成語解釋:使臉色改變的話。多指為爭論是非曲直而沖動發怒時說的話。

(7)變色什麼言成語擴展閱讀:

【解釋】:使臉色改變的話。多指為爭論是非曲直而沖動發怒時說的話。

【出自】:《漢書·匡衡傳》:「朝有變色之言,則下有爭斗之患。」

變色引證解釋

1. 改變臉色。是人的各種內心活動(敬畏、恐懼、悲傷、憤怒等)的反映。

《論語·鄉黨》:「有盛饌,必變色而作。」 宋 蘇軾 《與客游道場何山得鳥字》詩:「俄驚萬竅號,黑霧卷蓬蓼;舟人紛變色,坐羨輕鷗矯。」羅廣斌《在烈火中得到永生》:「每一個革命者,當他面臨著最後考驗的時候,都應該--臉不變色,心不跳!」

2. 改變顏色。

宋王安石《再用前韻寄蔡天啟》:「澹然山谷中,變色未嘗輒。」 清閻爾梅《出都門往游西山》詩:「遠峯變色暗夕陽,盜賊持兵走荒墓。」 清 昭連 《嘯亭雜錄·孫文定公》:「自是之根不拔,則機伏於微,而勢成於不可返,黑白可以變色,東西可以易位。」

3. 比喻時局發生變化或政權改變性質。

徐遲 《牡丹》五:「山河變色,抗 日 戰爭開始了。」

鰻、蛙、角蜥和避役等,體色變化也有晝夜節律。爬行動物體色變化的晝夜節律與體溫調節有關。

成語接龍:

變色之言、言來語去、去天尺五、 五脊六獸、 獸心人面、 面折庭爭、 爭權奪利、利用厚生、

生死醉夢、 夢想顛倒、 倒持太阿 、阿黨比周、 周規折矩、矩步方行、 行之有效、 效死輸忠 、

忠貫白日 、日久天長、 長駕遠馭、馭鳳驂鶴 、鶴鳴之士、 士飽馬騰、

⑻ 成語變色之言是什麼意思

變色之言
biàn sè zhī yán
[釋義] 使臉色改變的話。多指為爭論是非曲直而沖動發怒時說的話。
[語出] 《漢書·匡衡傳》:「朝有變色之言,則下有爭斗之患。

⑼ 三個言字變色的成語

溢於言表、
名正言順、
握手言歡、
聽其言而觀其行、
總而言之、
勿謂言之不預、
事核言直、
位卑言高、
極而言之、
面冷言橫、
姑妄言之、
發凡言例、
澀於言論、
詩以言志、
不堪言狀、
廣開言路、
身居言路、
統而言之、
杜絕言路、
勿謂言之不預也、
痛可言邪、
杯酒言歡、
意見言外、
幣重言甘、
無可言狀、
在官言官、
不苟言笑、
口不言錢、
握手言和

⑽ 變色什麼什麼的成語

談虎色變 [tán hǔ sè biàn]
色:臉色。原指被老虎咬過的人才真正知道虎的厲害。後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就情緒緊張起來。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