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成語故事大全
拔苗助長_成語解釋
【拼音】:bá miáo zhù zhǎng
【釋義】: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回規律,急於求成,反而壞事答。
【出處】:《孟子·公孫丑上》:「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茫茫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貳』 小學一年級成語故事音頻
百折不撓
東漢官員橋玄品行端莊,嫉惡如仇。有次,一夥強盜綁住他十歲的兒子,帶進他家,要正在病中的橋玄立即拿錢贖取,遭到橋直的怒斥。不多時,官兵包圍了橋家,因怕強盜會殺橋直的兒子,遲遲不敢動手。這時橋玄憤怒地喊道:「我難道能因為兒子的生命而放了這伙壞人嗎?」催促官兵們趕快動手。結果,橋玄的兒子被強盜殺死了。人們稱贊橋玄「百折不撓」,始終保持節操。
3.不可救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詩才,而且善於治理國事。後來,他在周厲王身邊輔佐朝政。可是,周厲王飛橫跋扈,枉法斷事。奸臣則百般謅媚討好。凡伯直言相勸,列數朝政弊端,奸臣卻在周厲王耳邊說他的壞話。周厲王對凡伯十分厭煩,從此,奸臣出入宮廷,不把凡伯放在眼裡。凡伯十分憤慨,寫了一首詩,後來收入《詩經》。詩中抨擊奸臣說:「作惡多端,不可救葯!」
「不可救葯」:病重到不能用葯救活。後比喻事物壞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4.乘風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時候,宋國有位將軍姓宗名愨,他從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負。有一天,宗愨的叔父問他有什麼志向,宗愨回答道:「願乘長風,破萬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礙,勇往直前,干一番事業。宗愨經過勤學苦練,努力奮斗,終於成為一位能征善戰的將軍。
後來,人們就用「乘風破浪」來形容不怕困難,奮勇前進的精神
樂不思蜀
三國時,蜀主劉備死後,由昏庸無能的兒子劉禪繼位。後來蜀國滅亡,劉禪投降司馬昭後被帶到洛陽,一次,司馬昭請劉禪飲酒,席間讓人表演了一些蜀國的娛樂節目。當時跟隨劉禪投降的蜀國人看後都產生了亡國的傷感,唯獨劉禪嬉笑自如。後來司馬昭問他是否懷念故國劉禪卻回答說:「此間樂,不思蜀」。
樂不思蜀:比喻樂而忘本或樂而忘返。
1,疑鄰盜斧
從前有個鄉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以為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於是處處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越看越覺得那人像是盜斧的賊。後來,丟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來是前幾天他上山砍柴時,一時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後,他又碰見了鄰居的兒子,再留心看看他,怎麼也不像賊了。
疑鄰盜斧:不注重事實根據,對人、對事胡亂猜疑。
http://www.ruiwen.com/xiao/sucai/2322.htm
『叄』 九牛一毛成語故事音頻
九牛一毛
[讀音][jiǔ niú yī máo]
[解釋]九條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極大數量中極微小的數量,微不足道。
[出處]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假令仆伏受誅;若九牛之一毛;與螻蟻何以異?」
[近義]太倉一粟寥寥無幾滄海一粟九牛一毫寥寥可數一絲一毫情系滄海太倉稊米碩果僅存
[反義]恆河沙數盈千累萬不計其數九鼎大呂雨後春筍堆積如山舉不勝舉
『肆』 小時候在磁帶上聽過的成語故事音頻
你可以與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聯系。就能找到當年《孫進修》老爺爺的許多故事錄音。當然就有你說的這些內容了。
『伍』 成語故事猴年馬月音頻
根據農歷干支,猴年12年一個輪回,馬月也是12個月一個輪回,凡是猴年,必有一個月是馬月,「猴年馬月」的周期是12年。
其實每年都有一個月是馬月,每年農歷正月到臘月對應的屬相依次是: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鼠、牛。
猴年馬月(成語)是「猴年閏臘月」或「猴年十仨月」的誤傳,指某些事情的前景尚未可知,也指事情未來的結果無法預料,泛指未來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