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語言理解與表達成語
⑴ 公務員考試中做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有什麼技巧
1、對考查代詞指代內容的理解時,從代詞最近的句子中尋找,並且大多數情況下代詞所指代的內容是代詞前的句子。 2、對考查名詞含義的理解時,一定要注意在文段中轉折或並列的句子。3、對考查近義詞、同義詞的辨析時,一定要注意文段中的詞語搭配、詞義及感情色彩三個方面來考慮。4、在片段閱讀中句子的關系主要有:總→分,分→總,總→分→總。因此在練習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各句子之間的關系。5、一般情況下太片面、太絕對的句子都是不正確的,特別要注意一些限制性的詞語如「除了」,「大多數」,「只有」等。6、在轉折的句子中,轉折後面的句子一般都是文段的重點,因此在練習及考試中一定要注意上下文中帶有遞進、並列、轉折等性質的關聯的句子。7、善於排除冗餘信息,用已知的信息來判斷或衡量一些可從文段中推出的知識、觀點。 總結一下:
言語的片段閱讀做題原則是:揣摩出題人的思路
具體方法:關鍵詞+看題目怎麼問
關鍵詞不是那些什麼實詞,而是表語義變化的連接詞,如:因此、那麼、所以、甚至、同時、還等等。公考的題目基本就四種形式:轉折,因果,並列,遞進。
一、找到關鍵詞
快速讀題目,注意三個地方--1首末句2中心句3關鍵詞。關鍵詞附近的就是答案所在。而12的目的是因為那些沒有關鍵詞的題干很有可能在12地方就是答案。關鍵詞法可以保證輕松做對90%的題目。
二、看題目怎麼問
有10%的題目是用關鍵詞法無法解決的,這也是歷年來爭議題出現最多的地方。看題目怎麼問實際上是要揣摩出題人的意圖,他到底想要問我們什麼,是要描述性質的回答還是要合理的對題干做個推論?這就是我們必須要明確的,培訓機構之所以會對某道題廢話一堆卻不能服眾就是因為他們的視野太窄,不能從公考整體把握出題人的意圖,僅僅是就題論題。就像是「意在說明」這四個字的問法,如果不放在所有同類問法的大環境中去揣摩出題人這么問是需要一個什麼性質的答案,那是根本不能做對每一道題的。
公考的最高思維就是揣摩出題人的意圖,換位思考,全面思考。這也是我從某位高人那裡得來的寶貴經驗,明白了這一點,無論是申論還是行測,數學運算還是言語理解,都是不同包裝下的同一個棒棒糖,沒有本質上的不同。行測不要死做題,就題論題;申論也不要一天一篇跟日記似的練。這樣的提高是很慢很慢的,因為你永遠不會去琢磨出題人的意圖,那永遠也不會舉一反三。多思考多研究題,用用換位思考,全面思考,提高自己的思維層面,這才是公考的王道,也是做人的王道。
⑵ 2018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與表達題怎麼得高分
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主要考查考生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常見的題型有:閱讀理解、邏輯填空、語句表達等。從歷年的考情來看題量也是比較穩定保持在40道題目。言語部分成為很多考生學習突破的瓶頸。在此教育輔導專家來帶大家認識下言語理解與表達的認知存在幾種誤區:
誤區一:邏輯填空就是憑語感,做題錯誤率高
邏輯填空這一部分文字量閱讀逐年增大,詞彙量也在不斷加大。文段多集中的時下的書面議論、記敘、說明等表達方式下的文段特徵、上下句之間語義關系也更加緊密,一般考生由於平時很少閱讀,語感並不準確。加之對於詞語准確意思把握不夠到位,造成這一部分准確率比較低。
解題技巧一:關注關聯詞
如何在這一部分拿到高分,除了平時的閱讀積累外,考場上對於題目的分析尤為重要。在對題目的分析中關聯詞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標志。
在轉折結構中,轉折前與轉折後語義形成相反或者相對的關系,選擇的詞語也構成前後的反義關系。
例1、在環境問題上,我們所面臨的困境不是由於我們____________,而是我們盡力做了,但卻無法遏 制環境惡化的勢頭,這是一個信號,把魔鬼從瓶子裡面放出來的人類,已經失去把魔鬼再放回去的能力。
A.無所顧忌 B. 無所不為 C. 無所事事 D. 無所作為
【答案】D。解析:「無所顧忌」指沒有什麼顧慮、畏懼。「無所不為」指什麼壞事都干。「無所事事」形容閑著什麼事情都不幹。「無所作為」指安於現狀,缺乏進取精神,沒有做出什麼成績。由「不是……而是……」可知,空缺處所填詞語應與「做了」意思相反,表示沒有做,據此排除 A、B。「無所事事」側重於閑,「無所作為」側重於沒有成績。由「無法遏制環境惡化的勢頭」可知,「無所作為」填入更恰當。本題答案為 D。
因果關系中,前後形成因果關系,所選擇的詞義應該是對原因的推斷或者是對結果的推斷的推斷詞。
例2、以鳥類遷徙為話題的紀錄片《遷徙的鳥》向我們完美展示了一個自然界的奇跡。雖然大部分地表已被人類改造得________,但在天空中,鳥兒仍是主角,無論雪鵝、野鴨還是雲雀,都自有其尊嚴。「我們需要與自然界和平相處,因為人類不可能________地生活在這個地球上。」導演雅克
A.面目全非 孤單 B.支離破碎 傲慢
C.元氣大傷 自私 D.體無完膚 麻木
【答案】A。解析 先看第一個空,「大部分地表已被人類改造「」填「支離破碎」和「元氣大傷」不能搭配。面目全非,謂面孔變得完全不是原來的樣子。也形容事物變化很大,多為貶義。第二個空入手,空前說有「因為」表示因果關系,從「我們要與自然界和平相處」可知,人類不可能「孤單」地生活在這個地球上更合語境,故正確答案為A。
遞進關系中,前後語義一致,只是遞進前後語義程度加重,選擇近義詞卻注意語義輕重就可。
例3、持之以恆的精神固然可貴,但如果我們所堅持、所固守的是__________甚至錯誤的,那堅持到底的結果只能是一錯再錯。人生允許__________,敢於放棄不切實際的理想,也是一種生存智慧。
A.消極 無功而返 B.盲目 知錯就改
C.反面 偃旗息鼓 D.偏頗 改弦易轍
【答案】D。解析:由「人生允許________,敢於放棄不切實際的理想」可知,第二空所填詞語應與「敢於放棄不切實際的理想」意思相近。「無功而返」、「偃旗息鼓」均未體現「敢於放棄」,排除 A、C。且句意並未體現「對錯」問題,排除 B。第一空中,「偏頗」與「錯誤」構成遞進關系。故本題答案為 D。
誤區二:文段閱讀反復讀,費時又費力
文段閱讀一直以來是考生最犯難的問題,這一部分的准確率相較於邏輯填空高。考生情況簡單的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為了節省時間匆匆瀏覽文段大意,沒有理清楚文章思路沒有把握住文章的主旨,面對選項憑感覺;一類,逐字逐句的對文章進行分析,充分理解文章大意,把握文章的主旨要點,但是花費很多時間,導致後面題目沒有時間做。這兩類都是考試中做應該避免。
解題技巧二:
其一,抓核心話題詞
一段文字總是圍繞這一個核心話題展開,在文段中集中找到這些核心話題詞語就能夠快速的篩選選項,做出正確選擇。
例4、法國人談起中國人心目中的法國文學,總忍不住用一種輕蔑的口吻說:「你們喜歡《茶花女》。」在法國人眼裡,喜歡大仲馬還算有些品味畢竟他有一部《基督山伯爵》,有《三個火槍手》,小仲馬有什麼呢?只不過寫了一個交際花而已,法國文學是法國人的驕傲在世界文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僅喜歡《茶花女》,顯而易見是對法國文學的不尊重,《茶花女》在中國成為一種流行,差不多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當時正趕上戊戌變法失敗,人心沮喪,改良的路行不通,大家只好將就看胡亂小說,「茶花女」在中國本土的誕生,是生逢其時。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茶花女》在中國的流行有一定的社會背景
B.對文學作品的喜好能反映出一個人的品味
C.評價文學作品要結合其誕生的時代背景
D.中國人和法國人的文學審美現存在區別
【答案】A。解析:文段主要講述了為什麼在法國不被認可的《茶花女》,在中國卻能流行,最後一句點明原因——生逢其時,即有一定社會背景。故答案為 A。本題也可通過主題快速排除。文段一直圍繞《茶花女》這一主題來論述,而選項中只有 A 項有主題詞《茶花女》,故為正確答案。
其二,抓關聯詞
在一段話語中往往存在句間話語的關聯,通過關聯詞可以快速的鎖定文段的重點,例如轉折的關聯詞,句間轉折之後,那轉折後必然是重點,作者意在強調的也必然在轉折之後;其次因果關聯詞,既然表示的因果關系,一般情況重點在結果部分。同時也應該注意的是如果結果是一個客觀事實,那作者的重點就應該強調是因果之間的關聯性。
例5、隨著現代化的推進,傳統文化與當代人的距離正在拉大。恢復傳統文化,絕不是簡單地蓋幾座仿古建築、或穿上漢服、行幾個跪拜之禮就足矣。從歷史角度來看,琴棋書畫,詩香茶花都是日常生活的重要內容,是生活美學,生命態度與生活方式構築而成的有機整體。因此,傳統文化只有與現代生活相融合才能重新煥發,其復興才有意義。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A.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相融合的必要性
B.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相融合的可能性
C.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相融合的途徑
D.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相融合的前景
【答案】A。解析:文段的行文脈絡為「分析--提出對策」,可知文段中「傳統文化只有與現代生活相融合才能重新煥發,其復興才有意義」較重要,其中說到了一種條件關系,故答案可直接選出為A。
其三,抓中心句子
在文章生成的來看,為了表達一定的觀點。行文結構上必定沿著一定的邏輯順序展開。一般行文順序無外乎這樣幾種:首句提出觀點+舉例論證或者道理論證/具體分析闡述,那麼觀點句必然在首句,此時只要關注首句即可;具體事實介紹+得出結論或者提出對策,這種結構中觀點句必然出現在尾句中,此時只要關注尾句就可以把握文段主旨。正確選項就是對重點的同義轉述。
例6、社會重視老年工作,關注的重點在幫助老年人解決他們做不了的各種事情上,這自然是對的,但同時還需要關注老年人自己還能做什麼。發現、發覺老年人自己還能做什麼,加以支持,提供條件和方便,進行組織引導,這不僅可以增加老年人對社會、家庭的貢獻,減輕他人的負擔,更有利於老年人身心愉快、健康長壽。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組織引導老年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可以幫助其樹立生活信心
B.關注老年人更應當組織引導老年人實現老有所為
C.老年人實現老有所為可以減輕社會家庭負擔,利於長壽
D.老年工作的重點是幫助老年人解決他們做不了的事情
【答案】B。解析:文段首先指出關注老年人除了幫助他們解決不能做的事,還需要關注他們能做的事;接著指出這么做的益處。中心句為第一句,D 項不合文意,排除;文段是從「社會重視老年工作」的角度來展開的,即重在指出社會應該怎麼做,而 C 項側重於老年人應怎麼做,排除。A 項迷惑性比較大。比較 A、B 兩項,B 項「關注老年人」與文段的「社會重視老年工作,關注的重點在……,但同時還需要關注……」的表述更貼近,故 B 項更貼合文意,為正確答案。
⑶ 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和表達題型的高分素養
恆心:要大量做題。
勇氣:即使做的這套題錯的稀里嘩啦,也不要認為自己很差,要有吃透這道題,吃透這個公務員考試考點,解析明白這個題的勇氣。遇到難度不退縮,將這些難題搞懂搞透,而這些題恰恰是拉開分值的題目。
改變:改變自己的思維誤區,轉化為有效的做題技巧。
挖潛:即使你的語文並不好,通過復習公務員考試言語,也可以在短時間內將你的言語潛能挖掘出來,將考試考好,將言語的能力提升上去。
做言語真題的時候,下意識培養自己駕馭時間的能力,如果做題能夠形成強烈的時間感覺,都不用看錶,在考試規定時間內能夠做完題,如果做不完要心中有數,合理安排時間。
實際表明,做大量的公務員考試真題是非常有效的。
統領大意是言語當中最核心的能力。
一個公務員考試材料很長,不可能每個地方都重要,它肯定有某個地方相對重要,某個地方相對次要之說。我們需要掌握的能力就是突出重點,也就是理解大意。統領大意的能力是言語理解與表達當中的重中之重。
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和表達題型整體把握優先於細致分析。細致分析指的是對材料當中的詞、標點、小句子的分析。更多關於公務員考試的備考技巧,備考干貨,新聞資訊等內容,小編會持續更新。
⑷ 018國家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與表達考什麼內容
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測查報考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包括根據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語句的含義;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據上下文內容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隱含信息;判斷作者的態度、意圖、傾向、目的;准確、得體地遣詞用字等。常見的題型有:閱讀理解、邏輯填空、語句表達等。
⑸ 請問公務員考試的語言理解與表達有什麼技巧么。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2014年黑龍江省考各階段時間表(僅供參考)
筆試科目:行測和申論(部分崗位有加試)
筆試公告:4月28日
報名時間:2014年5月12日-5月17日
准考證列印時間:6月23日—6月29日
筆試時間:6月29日
筆試成績查詢:7月14日—7月22日
資格確認通知公布:7月17日
二次報名:7月26日—7月27日
擬進入面試名單:8月4日
調劑公告:8月4日
調劑入口開通:8月7日
調劑人員資格審查:截止至8月10日
省直司法行政系統警務技能(體能)測試公告:8月6日
面試調劑合格人員名單:8月13日
調劑後職位調整通知:8月14日
領取(列印)面試准考證時間:8月20日起(地市以地市公告為准)
面試時間:8月26日—8月27日
各地市擬進入體檢階段考生名單公告:8月29日(地市以地市公告為准)
省直司法行政系統招考公務員體檢通知:10月28日
各地市體能測試通知:10月17日—10月28日(地市以地市公告為准)
黑龍江墾區公務員體能測試和體檢的通知:10月22日
森工系統公安機關體能測試的通知:10月28日
各地市體檢通知:10月22日—11月7日
擬錄用名單:11月28日
2014年黑龍江省公務員考試相關信息匯總:http://hlj.offcn.com/html/2014/04/22496.html?wt.mc_id=bd4224
希望可以幫到您!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⑹ 國家公務員考試之言語理解與表達題型有哪些啊
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測查報考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確地理內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容涵的能力,包括根據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語句的含義;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據上下文內容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隱含信息;判斷作者的態度、意圖、傾向、目的;准確、得體地遣詞用字等。常見的題型有:閱讀理解、邏輯填空、語句表達等。
⑺ 公務員考試中,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什麼是話題一致性
話題指一段文字論述的中心,做到話題一致,主要需要保證前後句子主語一致、陳述對象一致。
語句銜接是言語理解與表達中考察的一個知識點,重點考察學生對句子與句子之間邏輯關系的把握,所填寫的語句的話題與文段保持一致,緊密圍繞話題,銜接流暢自然。
⑻ 國家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與表達語句表達又分哪些題型啊
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測查報考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包括根據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語句的含義;
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據上下文內容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隱含信息;判斷作者的態度、意圖、傾向、目的;准確、得體地遣詞用字等。常見的題型有:閱讀理解、邏輯填空、語句表達等。
⑼ 關於公務員考試中的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
做這類題的重點在於多練!培養語感。收集真題(一定要真題)的言語表達題目,把回錯的題編成一個答錯本。當你做錯120道的時候就重新做一遍(以40題每組,即每次做40題)。如果連續3次都重新做對了就從本子里剔除。
這樣苦練下來一定會有幫助的。
⑽ 關於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
言語理解與表達主copy要測查考生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包括根據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語句的含義;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據上下文內容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隱含信息;判斷作者的態度、意圖、傾向、目的;准確、得體地遣詞用字等。常見的題型有:閱讀理解、邏輯填空、語句表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