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易考易錯成語解釋
Ⅰ 求高考易考易錯成語及釋義及其例句。
高考沒考完?
Ⅱ 高中易錯成語有哪些
高中常見易錯成語100例:1.哀鴻遍野:比喻呻吟呼號、流離失所的災民到處都是。哀鴻,哀鳴的大雁,比喻悲哀呼號的災民。
2. 安步當車:古代稱人能安貧守賤。現多用以表示不乘車而從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閑。
3. 安土重還:安於本鄉本土,不願輕易遷移。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飢餓的悲慘遭情景。嗷嗷,哀號聲;哺,餵食。
5. 篳(bì)路藍縷:駕著柴車,穿著破舊的衣服去開辟山林。篳路,柴車。藍縷,破衣服。形容創作的艱苦。
6. 抱殘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進。
7. 白駒過隙: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就駿馬在細小的縫隙前飛快地越過一樣。白駒,駿馬。
8.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驚慌。
9. 杯水車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車著了火的柴。比喻無濟於事。
10. 別無長(cháng)物:沒有多餘的東西。形容窮困或儉朴。
11. 不足掛齒:不值得一提。謙虛說法。
12. 不足為訓:不值得很為效法的准則。訓,准則。
13. 不可理喻:沒法跟他講道理。形容蠻橫或固執。比喻,使明白。
14. 不脛而走:比喻消息傳得很快。脛,小腿。
15. 不負眾望:不能使群眾信服。孚,使人信服。
16. 不為(wéi)已甚:指對人的責備或處罰適可而止。已甚,過分。
17. 不即不離:不接近也不疏遠。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對待人有恰當的分寸,既不低聲下氣,了不傲慢自大。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沒出息。稂、莠,田裡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獨創風格,不落舊套。
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別人插嘴。喙,嘴。
22. 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舊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壞,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樹立起來。
23. 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含有輕視意。然,對,正確
24. 不以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註意。
25. 不刊之論:形容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刊,削除,修改。
26. 不瘟不火:指戲曲不沉悶乏味,也一急促。瘟,戲曲沉悶乏味;火,比喻緊急、急促。
27. 側目而視:斜著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形容拘謹畏懼而又憤怒的樣子。
28. 出神入化:形容技藝達到了絕妙的境地。
29. 城下之盟:敵軍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敵人訂的盟約。泛指被迫簽訂的條約。
30. 誠惶誠恐:惶恐不安。原是君主時代臣下給君主奏章中的套語。
31. 曾幾何時:時間沒有過去多久。
32. 曾經滄桑:比喻曾經見過大世面,不把平常事放在眼裡。
33. 蠶食鯨吞:用各種方式侵佔吞並。(蠶、鯨,名詞作狀語)
34. 滄海一粟(sù):比喻非常微小。粟,穀子。
35. 從善如流:接受善意的規勸,如同水流向下那樣迅速而自然。
36. 大快人心:壞人壞事受到懲罰或打擊,使大家非常痛快。
37. 大而無當:雖然大,但是不合用。
38. 大智若愚:某些有才智有才能的人不露鋒芒,表面看來好像很愚笨。多含褒義。
39. 大器晚成:指能擔當大事的人物要經過長期的鍛煉,所以成就比較晚。
40. 當仁不讓:遇到應該做的事就要勇於承擔,不謙讓,不推託。仁,正義,正義的事,引申為應該做的事。
41. 得隴望蜀:比喻貪得無厭,含貶義。
42. 登堂入室:比喻學識或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步達到很高水平。
43. 頂禮膜拜:比喻崇拜到極點,含貶義。
44. 東山再起:東晉謝安退職後在東山做隱士,後來又出任要職。比喻失勢之後,重新恢復地位。
45. 豆蔻年華:指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語出唐代杜牧詩。
46. 對簿公堂:簿,文狀起訴書之類。對簿,受審問。指公堂上受審。
47. 多事之秋:事變很多的時期。
48. 耳濡目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濡,沾濕。49. 耳熟能詳:聽的次數多了,熟悉得都能夠詳盡地說出來。
50. 耳提在命:不但當面告訴他,而且揪著耳朵叮囑。形容懇切教導。語出《詩經》。
51. 繁文縟(rù)節:不必要的儀式或禮節繁多。也比喻多餘鎖碎的手續。文,禮節,儀式;縟,繁多,煩瑣。
52. 匪夷所思:指言談行動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夷,平常。
53. 分庭抗禮:原指賓主相見,站在庭院的兩邊,相對行禮。現在用來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對立。
54. 紛至沓來:紛紛到來,連續不斷地到來。
55. 粉墨登場:化妝上台演戲。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譏諷意)。
56. 俯拾皆是:只要彎下身子來撿,到處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些東西、要找的某一類例證、文章中的錯別字等很多。也說"俯拾即是"。
57. 感同身受:心裡很感謝,如同親身感受到恩惠一樣。多用於代人向對方致謝。
58. 高屋建瓴(líng):形容居高臨下,不可阻擋的形勢。建,傾倒;瓴,水瓶。
59. 革故鼎新:去掉舊的,建立新的。
60. 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為正確的一套做。是,對,正確。
61. 狗尾續貂:比喻拿不好的東西接到好的東西後面,顯得好壞不相稱(多指文學作品)。
62. 功虧一簣(kuì):比喻事情只差最後一點沒有完成。虧,缺少;簣,土筐。
63. 故步自封:比喻安於現狀,不求進步。故步,走老步子;封,限制住。"故"也作"固"。
64. 光怪陸離:形容奇形怪狀,五顏六色。光怪,光彩奇異;陸離,色彩繁雜。
65. 管窺蠡(lí)測:比喻對事物的觀察和了解很狹窄、很片面。蠡,貝殼做的瓢。
66. 鬼斧神工:形容建築、雕塑等技藝的精巧。也說神工鬼斧。
67. 過眼雲煙: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68. 海市蜃樓:比喻人世繁華的虛幻,虛幻的事物。
69. 邯鄲學步:比喻模仿不到家,卻把自己原來會的東西忘了。語出《莊子》。
70. 沆瀣(hàng xiè)一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結合在一起。
71. 好為人師:喜歡以教育者自居,不謙虛。
72. 鶴發童顏:形容老年人氣色好。
73. 怙(hù)惡不悛(quān):堅持作惡,不肯悔改。怙,依靠,依仗;悛,悔改。
74. 渙然冰釋:形容疑慮、誤會、隔閡等完成消除。渙然,消散的樣子;冰釋,像水一樣消融。
75. 諱莫如深:隱瞞得再沒有比它更深的了。
76. 禍起蕭牆:禍亂從內部發生。蕭牆,照壁,比喻內部。
77. 濟濟(jǐ)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含有在一起。濟濟,眾多。
78. 集腋成裘:積少可以成多。
79. 計日程功:可以數著日子計算進度。形容在較短期間就可以成功。程,計算80. 間(jiān)不容發:距離極近,中間不能放進一根頭發。比喻情勢危急到了極點。
81. (82)見微知著:見到微小的跡象,就能察知發展的趨勢。微,小,指剛顯露出的苗頭;著,明顯。
82. 江郎才盡:比喻才思枯竭。
83. 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況一天天壞下去。
84. 膠柱鼓瑟(sè):比喻拘泥固執,不知變通。柱瑟上調弦的短木,被粘住,就不能調整音高。
85. 金科玉律:必須遵守、不能改烴的信條。多含貶義。
86. 開門揖盜:比喻引進壞人,自招禍患。揖,作揖,表示歡迎。
87. 空穴來風:有了洞穴才有風進來。比喻消息和傳說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
88. 樑上君子:代稱竊賊。語見《後漢書》。
89. 兩小無猜:男女小的時候在一起玩耍,天真爛漫,沒有猜疑。
90. 廖若晨星: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
91. 林林總總:形容繁多。
92. 鱗次櫛(zhì)比:形容屋舍或船隻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齊。
93. 令人發指:形容極度憤怒。發指,頭發直豎起來。
94. 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嚴格執行法令。
95. 爐火純青:比喻學問、技術或辦事達到了純熟完美的地步。
96. 屢試不爽:屢次試驗都沒有差錯。爽,差錯。
97. 買櫝還珠:比喻沒有眼光,取捨不當。櫝,匣子。語出《韓非子》。
98. 滿目瘡痍:形容受到嚴重破壞的景況。瘡痍,創傷。
99. 蓬蓽(bì)增輝:謙辭。表示由於別人到自己家裡來或張掛別人給自己題贈的字畫等而使自己非常光榮。蓬蓽,"蓬門蓽戶"的省略。也說"蓬蓽生輝"。
100. 披肝瀝膽:比喻真心相見,傾吐心裡話。披,揭開。
Ⅲ 高考易錯成語大全及解釋
變化多端biànhuàōān
[釋義] 端:頭緒;方面。形容變化很多、很大;沒有頭緒。
[語出]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陳從善梅嶺失渾家》:「這齊天大聖神通廣大;變化多端。」
[正音] 化;不能讀作「huā」。
[辨形] 端;不能寫作「瑞」。
[近義] 再接再厲 變化莫測
[反義] 一成不變 強弩之末 一如既往
[用法] 形容變化的項目、樣子極多。一般作謂語。
Ⅳ 常見易錯成語及解析,高中常見成語
1 曾幾何時:表示「過去沒有多久」。常誤用為「曾經」「不知何時」。
2 不學無術:指「沒有學問才能」。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飾詞語。
3 不可理喻:指「無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誤用為「不可思議」。
4 不以為然:指「不認為是正確的」。常誤用為「不以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無所謂」。
5 守株待兔:貶義詞,指「不主動努力,心存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獲」,常誤來形容公安幹警的機智。
6 耳提面命:褒義詞,形容師長殷切教導。常誤用為貶義詞。
7 不忍卒讀:「不忍心讀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誤用為形容文章寫得不好。
8 鼎力相助;敬詞,指別人對自己的幫助。常誤用為表示自己對他人的幫助。
9 蹉跎歲月:指虛度光陰。常誤用來形容「歲月艱難、艱苦」。
10 名噪一時:指在當時很有名聲。常誤用為貶義詞。
11 始作俑者:指某種壞風氣的創始者。
12 不勝其煩:貶義詞,指不能忍受其煩瑣。常誤用為「不厭其煩」。
13 胸無城府:指為人坦率,褒義詞。常誤用來形容「大腦簡單」,貶義詞。
14 身無長物:指人貧困。常誤用來形容沒有特長。
15 目無全牛:指人的技藝高超,得心應手,易誤作缺乏整體觀念。
16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製作技藝高超,常誤用為形容自然景觀。相類似的還有「巧奪天工」。
17 求全責備:指對人苛求完善,後面不能帶賓語,與此類似的還有「漠不關心」。
18 充耳不聞:塞住耳朵不聽,形容不願聽取別人的意見。易誤用為形容人專心,沒有聽到。
19 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誤用為形容田園生活。
20 卓爾不群:形容非常優秀,超出常人。易誤用為形容人的性格。
21 出神入化:形容技藝高超。易誤用為形容聽得出神。
22 登堂入室:比喻學問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更高的水平。易誤用為「進入」。
23 如坐春風: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與「景物」無關。
24 對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審問。易誤解為「爭論,明辨是非」。
25 相敬如賓:特指夫妻相敬相愛。另有「舉案齊眉」。
26 走馬觀花:比喻粗略地觀察事物,強調過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後者指印象不深刻,強調結果。
27 師心自用:形容固執已見,自以為是。易誤用為「善於學習借鑒,為我所用」。
28 安土重遷:安居故土,不願隨便遷往別處。易理解相反。
29 罪不容誅:形容罪大惡極,與「死有餘辜」同義。易誤解為罪行還沒有達到被殺的程度。
Ⅳ 高中100個常考易錯成語及解釋
高中要參加會考的課程叫必修,參加完會考後參加高考的課程叫選修! 例如:文科物版理只用上到高二上學期,這些叫權必修.而理科高二下學期還有一本書要上,這本就叫必修! 你要選修那些課程,要看你參加高考的所在地區!就中國現在的教育體制而言
Ⅵ 高考易考易錯成語
成語誤用
第一類:望文生義
1.間不容發
間: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頭發。比喻與災禍相距極近或情勢危急到極點。不是「形容距離小」。
2.對簿公堂
簿:文狀、起訴書之類;對簿:受審問;公堂:舊指官吏審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審問。不能誤用為「雙方打官司」。
3.拍手稱快
快:痛快。拍掌叫好。多指正義得到伸張或事情的結局使人感到滿意。不能直接用於那些歡快的場面。
4.不足為訓
足:值得。訓:准則,典範。指不值得作為准則或典範。不能理解為「不值得作為教訓」。
5.不刊之論
刊:削除,古代把字寫在竹簡上,有錯誤就削去。指正確的、不可修改的言論。不能理解為「不能刊登、發表」。
6.目無全牛
全牛:整個一頭牛。眼中沒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結構。比喻技術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地。不能理解為「沒有全局觀念或看不到整體」。不能誤用作貶義詞。
7.下里巴人
原指戰國時代楚國民間流行的一種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學藝術。不能理解為「社會地位低下的人」。
8.不贊一詞
原指文章寫得很好,別人不能再添一句話。現也指一言不發。不能理解為「不說一句贊成的話」。
9.不絕如縷
絕:斷;縷:細線。像細線一樣連著,差點兒就要斷了。多用來形容局勢危急或聲音細微悠長。不能誤認為「連續不斷」。
10.長此以往
長期這樣下去。多用於不好的結果。
11.久假不歸
假:借。長期借去,不歸還。不能理解為「長期請假而不回來」。
12.明日黃花
黃花:菊花。原指重陽節過後逐漸萎謝的菊花。後多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不是指未來的東西。
13.炙手可熱
手摸上去感到熱得燙人。比喻權勢大,氣焰盛,使人不敢接近。用於人而不用於物,不可理解為「熱門」或「商品暢銷」。
14.無所不為
沒有不幹的事情。指什麼壞事都干。不能誤用作褒義詞。
15.巧奪天工
奪:勝過。人工的精巧勝過天然,形容技藝十分巧妙。不能用於「自然本身」。
16.別無長物
長物:多餘的東西。除一身之外再沒有多餘的東西。原指生活儉朴,現形容貧窮。不能理解成「自己沒有什麼長處」。
17.螞蟻進磨盤——條條是道
磨盤,磨的底盤,鑿有許多齒形道。比喻辦法多,門路廣。不能理解為「有很多條道路」。
18.細大不捐
細:微,小;捐:舍棄。小的大的都不拋棄。形容包羅一切,沒有選擇。不能理解為「一點東西也不捐出」。
19.石破天驚
比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不能用於「驚人的消息或變化」。
20.危言危行
危:正直。說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不能理解為「危險的言論和行動」。
21.豆蔻年華
豆蔻:一種草本植物,指女子十三四歲時。不能用於成年女子,更不能用於男孩。
22.罪不容誅
誅:把罪人殺死。罪惡極大,殺了也抵不了其所犯的罪惡。不能理解為「罪惡小,不應該誅殺」。
23.大快人心
快:痛快。指壞人壞事受到懲罰或打擊,使大家非常痛快。不能用於「一般的好事」。
24.休戚相關
休:歡樂,吉慶;戚:悲哀,憂愁。憂喜、福禍彼此相關聯,形容關系密切,利害相關。主語不能用於人物以外的其他事物。
25.渙然冰釋
渙然:流散的樣子;釋:消散。像冰遇熱消融一般。形容疑慮、誤會、隔閡等完全消除。不能用來描寫冰雪融化。
類似因誤解意義而誤用的成語還有:
1.火中取栗:比喻被別人利用去干冒險事,付出了代價而得不到好處。
2.萬人空巷: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
3.不為已甚:指對人的責備或責罰要適可而止。
4.望洋興嘆:比喻做事時因力不勝任或沒有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
5.因人成事:依靠別人把事情辦好。
6.彈冠相慶:指舊社會官場中一人當了官或升了官,同夥就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
7.司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8.數典忘祖:比喻對於本國歷史的無知。
9.大動干戈:比喻大張聲勢地行事。
10.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1.不翼而飛:比喻東西突然丟失。也比喻消息傳得極快。
12.文不加點:指文章一氣呵成,不用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純熟。
第二類 對象誤用
有些成語有特定的使用對象,如果把握不準,就極易擴大使用范圍或誤作它用。
⑴、美輪美奐:用於形容屋舍高大華美,不能用來形容藝術品。
⑵、相敬如賓,琴瑟之好,破鏡重圓:只能用於夫妻之間,不能用於朋友、同學、同事
⑶、青梅竹馬:只能用於年幼的男女之間。
⑷、休戚相關:只能用於人物之間,不能用於事物之間。
⑸、置若罔聞:不可用於視覺方面。
⑹、篳路藍縷:只用來形容創業艱苦,不可用來形容生活艱辛。
⑺、汗牛充棟:形容書籍多,不能形容其它東西多。
⑻、耳提面命:用於長輩對晚輩,平輩、朋友之間不可用。
⑼、三令五申:用於上級對下級。
⑽、絡繹不絕:用於人、馬、車、船。
(11)、揮灑自如:用於寫作,畫畫的運筆,不可用於舉止風度。
(12)、豁然開朗:不能用來形容人的性格。
(13)、不可磨滅:與痕跡、印象、功績、事業道理等搭配,若與情感、友誼搭配則錯。
(14)、人老珠黃:只用於婦女。
(15)、巧奪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來形容天然的精巧。
(16)、循序漸進:只用於學習、工作。
(17)、如履薄冰:用於人的心緒,不能用於環境。
第三類 褒貶顛倒
成語從感情色彩上可分褒義、中性、貶義,在使用過程中必須辨明褒貶,否則就容易造成褒詞貶用或貶詞褒用的錯誤。
「湖北省黃金寺村為迎接上級扶貧檢查,把幾個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規模效益騙取扶貧資金,其手段之惡劣,令人嘆為觀止。」
該成語形容所看到的事物美好到了極點,是一個褒義詞,用在弄虛作假,蒙騙上級身上,犯了\'褒詞貶用\'的錯誤。
「為了救活這家瀕臨倒閉的工廠,新上任的廠領導積極開展市場調查,狠抓產品質量和開發,真可謂處心積慮。」
這是個貶義詞,例句中當褒義用,所以錯了。
褒詞誤用貶義的主要有:
1.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2.神機妙算:形容預料准確,善於估計形勢,決定策略。
3.名不虛傳:指實在很好,不是空有虛名。
4.鳳毛麟角:比喻珍貴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5.洋洋大觀:形容美好的事物眾多豐盛。
6.沁人心脾:形容詩歌和文章優美動人,給人清閑爽朗的感覺
7.別有天地:形容風景或藝術創作的境界引人入勝。
8.別出心杼:比喻寫作不因襲前人,另闢新路。
9.有口無心:指不是有心說的。
10.慘淡經營:指苦心費力經營。
11.來日方長:未來的日子還很長。表示事有可為,勸人不必急於做某事。
貶詞誤用褒義的主要有:
1.滿城風雨:比喻某一事件傳播很廣,到處議論紛紛。
2.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種各樣的都有。
3.無獨有偶:不只一個,竟然還有配對的。
4.無所不為:指什麼壞事都幹了。
5.長此以往:長期如此這樣下去。
6.趨之若鶩:比喻很多人爭著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7.半斤八兩:比喻彼此一樣,不相上下。
8.等量齊觀:不管事物間的差異,同等看待。
9.絞盡心機:挖空心思,想盡辦法。
10.大言不慚:說大話,吹牛皮,一點也不害臊。
11.明目張膽:形容公開放肆地干壞事。
12.明哲保身:指因怕連累自己而迴避原則斗爭的處世態度。
13.忘乎所以:指因過分興奮或得意而忘了應有的舉止。
14.高談闊論:指不著邊際地大發議論。
15.始作俑者:比喻第一個作某項壞事的人或惡劣風氣的創始人。
16.好高騖遠:指在學習或工作上不切實際地追求過高的目標。
17.邯鄲學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來會的東西忘了。
18.如喪考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樣地傷心和著急。
19.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類,沒有什麼差別。
20.咄咄逼人:形容氣勢洶洶,盛氣凌人,使人難堪。
21.虎視眈眈:形容惡狠狠地盯著看,等待機會下手。
22.別有用心:指言論或行動另有不可靠人的企圖。
23.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齊,很漂亮,外表內心不一樣。
24.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語,虛偽討好。
25.好為人師:指不謙虛,喜歡以教育者自居。
26.人模人樣:或指小兒有成人相(親昵語),或指人態度舉止儼然與身份不相稱(諷)。
27.神氣活現:表現出自鳴得意或傲慢的神態。
28.趾高氣揚:形容驕傲自滿,得意忘形的樣子。
29.為所欲為:想干什麼就干什麼。
30.嗚呼哀哉:指死亡或完蛋。
31.天花亂墜:形容說話有聲有色,極其動聽,多指誇張而不符合實際。
32.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語,能說會道。
33.一團和氣:指互相之間只講和氣,不講原則。
34.改頭換面:表面上改一下,實質上和原來的還是一樣。
對象誤用的主要有:
1.豆蔻年華:指十三、四歲的少女。
2.美輪美奐:形容房屋高大眾多。
3.相敬如賓:指夫妻互相尊敬,如同對待客人一樣。
4.破鏡重圓:比喻失散或離婚後重新團聚。
5.琴瑟之好:比喻夫婦感情非常好。
6.青梅竹馬:指男女幼年時親密無間。
7.休戚相關:形容關系密切,利害相關。
8.置若罔聞:指不予理睬,放在一邊不管,好像沒聽見一樣。
9.篳路藍縷:形容創業的艱苦。
10.汗牛充棟:形容藏書非常多。
11.耳提面命:形容長輩對晚輩教導熱心懇切。
12.三申五令:多次命令和告誡,多指上級對下級,領導對群眾。
13.絡繹不絕:形容行人車馬來來往往,接連不斷。
14.揮灑自如:形容舉止瀟灑,從容不迫。也形容寫字或寫文章,畫畫兒運筆不拘束。
15.豁然開朗:形容由狹窄昏暗一變為開闊敞亮。
16.不可磨滅:指事跡言論等將始終保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17.人老珠黃:指婦女因為老了被輕視,就像珠子年代久了會變黃,不如新珠子值錢。
18.巧奪天工:形容技藝極其巧妙。
19.循序漸近:指學習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驟逐漸深入或提高。
20.如履薄冰:指做事極為小心,多用於的心緒。
下面成對舉出的成語,基本意義相同而感情色彩相反,每對中,前一個詞是褒義詞,後一個詞是貶義詞:
1.情投意合:形容雙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來。
臭味相投:比喻由於有相同的壞思想和習氣而彼此很合得來。
2.見機行事:看具體情況靈活辦事。
見風使舵:比喻看勢頭或看別人的眼色行事。
3.侃侃而談:理直氣壯,從容不迫地說話。
誇誇其談:形容說話浮誇不切實際。
4.一得之見:謙虛的說法,指自己對某個問題的一點膚淺的見解。
一孔之見:比喻狹隘片面的見解。
5.無所不至:指沒有不到的地方。也指凡是能做的都做了。
無微不至:形容關懷、照顧得非常細心周到。
6.再接再厲:比喻繼續努力,再加一把勁。
變本加厲:情況變得比本來更加嚴重,多指缺點、缺誤。
7.深思熟慮:反復深入地思考。
處心積慮:指長期謀劃要干某件事。
8.絞盡腦汁:費盡思慮,費盡腦筋。
費盡心思:挖空心思,想盡辦法。
9.開山祖師:指某一事業創始人。
始作俑者:比喻第一個作某一項壞事的人或惡劣風氣創始人。
10.昂首闊步:形容精神抖擻,意氣風發。
趾高氣揚:形容驕傲自滿,得意忘形的樣子。
第四類 語境不合
成語也是詞,它必須符合一定的語言環境,語境不合,自然造成誤用,成語的意思必須與句意相合,否則會錯誤。
那是一張兩人的合影,左邊是一位英俊的解放軍戰士,右邊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學子。
\'莘莘學子\'是指眾多學生,例句中雖有\'學子\'條件,卻不具備\'莘莘\'(眾多)條件,所不符合語境。
類似這種毛病的詞語還有:
⑴\'力挽狂瀾\':比喻盡力挽回險惡的局勢,如果語境中沒有險惡的局勢,不能用。
⑵\'相濡以沫\':比喻同處困境,相互救助。
⑶\'名不虛傳\':\'名\'是\'名譽\'是好名聲,一般名聲不可用。
⑷\'耳濡目染\':這詞語的主語只能是被感染者,而不能是感染者。
⑸\'不可開交\':只能做\'得\'的補語。
(6)\'差強人意\':是大體上還能使人滿意。
1.身臨其境:指自己處在某一種環境或氛圍中
設身處地:設想自己處在別人的地位或境遇中。
2.望其項背:能夠望見別人的頸項和脊背,表示趕得上或比得上(多用於否定)。
望塵莫及:比喻遠遠落後。
3.耳濡目染:形容見得多聽得多了之後,無形之中受到影響
耳聞目睹:親耳聽見,親眼看見。
4.捨本逐末:形容輕重倒置。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質的和非本質的關系弄顛倒了。
5.無與倫比:沒有能比得上的。(褒義)
不可同日而語:形容不能相比,不能相提並論。
6.形影相弔:形容孤獨。
形影不離:形容彼此關系密切。
7.一見如故:初次見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樣。
一見鍾情:一見面就產生了愛情。
8.不拘一格:不局限於一種規格或方式。
無拘無束:不受任何約束,形容自由自在。
9.樂不思蜀:泛指樂而忘返。
樂不可支:形容快樂到了極點。
10.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輕視意)
不以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視,不認真對待。
11.不孚眾望:不能使群眾信服。
不負眾望:不辜負群眾的希望。
12.間不容發:比喻與災禍相距極近。情勢極其危急。
親密無間:形容非常親密,沒有任何隔閡。
第五類 表意重復
成語一般都比較精煉,使用得當,可以收到言簡意賅之效,但如果不注意成語和句子的語義的比照,就容易造成成語隱含義與句子語義的重復。
⑴、勞苦大眾民不聊生 ⑵、廣大災民哀鴻遍野
⑶、百姓生靈塗炭 ⑷、連著幾天幾夜通宵達旦地忙活
⑸、山岡和田野上,到處都是漫山遍野的果樹林
⑹、說話音量大,聲如洪鍾 ⑺、一天天地日臻完善
⑻、暗含著不言而喻的潛台詞 ⑼、眾多的莘莘學子
⑽、寒舍真是蓬篳生輝 (11)、活蹦亂跳的生猛海鮮
(12)、目前當務之急 (13)、妄自菲薄自己
第六類 誤用字面意義
1.進退維谷:形容進退兩難。
2.如坐春風: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3.春風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4.間不容發:形容情勢極其危急。
5.禍起蕭牆:指禍亂從內部發生。
6.炙手可熱:形容權勢大,氣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7.一衣帶水:指雖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離不遠,不足以成為交往的阻礙。
8.下車伊始:比喻帶著工作任務剛到一個地方。
9.開門見山:比喻說話或寫文章直截了當談本題,不拐彎抹角。
10.水清無魚:比喻過分計較人的小缺點就不能團結人。
11.盲人瞎馬:比喻盲目行動,後果十分危險。
12.獨步天下:天下沒有第二個。
第七類 謙敬錯位
有些成語是謙詞,只能對己,有些成語是敬詞,只能對人,如果辨別不準,會犯謙敬錯位的錯誤。
\'拋磚引玉\':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或文章,引出別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見或作品,常用作謙詞,只能對己。
類似的詞語還有:
⑴虛懷若谷:形容非常謙虛,表示對人的敬意,只能對人,不能對己。
⑵狗尾續貂:比喻拿不好的東西接在好的東西的後面,通常只用在自己的作品,表謙虛。
⑶蓬篳生輝:用於稱謝別人到自己家中,或稱謝別人的字畫送到自己家裡。
⑷敬謝不敏:恭敬地表示不能接受或能力不夠,用於自謙,表示推辭某事。
⑸心嚮往之:用於表示對某人或事的景仰之情。
⑹一得之見:謙詞,表示\'自己一點淺薄的意見\'。
Ⅶ 高中易錯成語及解釋望
1 曾幾何時:表示「過去沒有多久」。常誤用為「曾經」「不知何時」。 2 不學無術:指「沒有學問才能」。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飾詞語。 3 不可理喻:指「無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誤用為「不可思議」。 4 不以為然:指「不認為是正確的」。常誤用為「不以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無所謂」。 5 守株待兔:貶義詞,指「不主動努力,心存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獲」,常誤來形容公安幹警的機智。 6 耳提面命:褒義詞,形容師長殷切教導。常誤用為貶義詞。 7 不忍卒讀:「不忍心讀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誤用為形容文章寫得不好。 8 鼎力相助;敬詞,指別人對自己的幫助。常誤用為表示自己對他人的幫助。 9 蹉跎歲月:指虛度光陰。常誤用來形容「歲月艱難、艱苦」。 10 名噪一時:指在當時很有名聲。常誤用為貶義詞。 11 始作俑者:指某種壞風氣的創始者。 12 不勝其煩:貶義詞,指不能忍受其煩瑣。常誤用為「不厭其煩」。 13 胸無城府:指為人坦率,褒義詞。常誤用來形容「大腦簡單」,貶義詞。 14 身無長物:指人貧困。常誤用來形容沒有特長。 15 目無全牛:指人的技藝高超,得心應手,易誤作缺乏整體觀念。 16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製作技藝高超,常誤用為形容自然景觀。相類似的還有「巧奪天工」。 17 求全責備:指對人苛求完善,後面不能帶賓語,與此類似的還有「漠不關心」。 18 充耳不聞:塞住耳朵不聽,形容不願聽取別人的意見。易誤用為形容人專心,沒有聽到。 19 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誤用為形容田園生活。 20 卓爾不群:形容非常優秀,超出常人。易誤用為形容人的性格。 21 出神入化:形容技藝高超。易誤用為形容聽得出神。 22 登堂入室:比喻學問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更高的水平。易誤用為「進入」。 23 如坐春風: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與「景物」無關。 24 對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審問。易誤解為「爭論,明辨是非」。 25 相敬如賓:特指夫妻相敬相愛。另有「舉案齊眉」。 26 走馬觀花:比喻粗略地觀察事物,強調過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後者指印象不深刻,強調結果。 27 師心自用:形容固執已見,自以為是。易誤用為「善於學習借鑒,為我所用」。 28 安土重遷:安居故土,不願隨便遷往別處。易理解相反。 29 罪不容誅:形容罪大惡極,與「死有餘辜」同義。易誤解為罪行還沒有達到被殺的程度。
Ⅷ 高考易錯成語及解釋
哀鴻遍野:比喻呻吟呼號、流離失所的災民到處都是。哀鴻,哀鳴的大雁,比喻悲哀呼號的災民。
2、安步當車:古代稱人能安貧守賤。現多用以表示不乘車而從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閑。
3、安土重還:安於本鄉本土,不願輕易遷移。重,看得很重。
4、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飢餓的悲慘遭情景。嗷嗷,哀號聲;哺,餵食。
5、篳(bì)路藍縷:駕著柴車,穿著破舊的衣服去開辟山林。篳路,柴車。藍縷,破衣服。形容創作的艱苦。
6、抱殘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進。
7、白駒過隙: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就駿馬在細小的縫隙前飛快地越過一樣。白駒,駿馬。
8、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驚慌。
9、杯水車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車著了火的柴。比喻無濟於事。
10、別無長(cháng)物:沒有多餘的東西。形容窮困或儉朴。
2高考易錯成語有哪些
一、望文生義
1、明日黃花: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別人利用去干冒險事,付出了代價而得不到好處。
3、萬人空巷: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
4、不刊之論:指正確的不可修改的言論。
5、不為已甚:指對人的責備或責罰要適可而止。
6、望洋興嘆:比喻做事時因力不勝任或沒有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
7、不足為訓:不值得作為效法的准則或榜樣。
8、因人成事:依靠別人把事情辦好。
9、彈冠相慶:指舊社會官場中一人當了官或升了官,同夥就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
10、久假不歸:長期地借用,不歸還。
二、對象誤用
1.美輪美奐:用於形容屋舍高大華美,不能用來形容藝術品。
2.相敬如賓、琴瑟之好、破鏡重圓:只能用於夫妻之間,不能用於朋友、同學、同事之間。
3.青梅竹馬:只能用於年幼的男女之間。
4.休戚相關:只能用於人物之間,不能用於事物之間。
5.置若罔聞:不可用於視覺方面。
6.篳路藍縷:只用來形容創業艱苦,不可用來形容生活艱辛。
7.汗牛充棟:形容書籍多,不能形容其它東西多。
8.耳提面命:用於長輩對晚輩,平輩、朋友之間不可用。
9.三令五申:用於上級對下級。
Ⅸ 高中易錯成語積累及解釋
在家自學高中課程能不能考上大學,那完全取決於你的努力用功程度、方法路子是否正確、毅力等因素。我們不能完全否定,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實話實說,一般人很難考試
Ⅹ 高中生易錯成語集錦
1.鼎足而立: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樣,比喻三方面對立的局勢。——眾多的山峰,高峰俊骨,鼎足而立,撐起青天。
2.一勞永逸:勞苦一次就可以永遠安逸。 ——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的中東之行,譽之為從根本上解決美伊之間的矛盾,海灣地區的局勢也不會從此一勞永逸。
3.首當其沖:比喻最先受到攻擊和遭遇災難。——第二世界大戰時,德國展開了潛艇戰,於是使用水聲設備來尋找潛艇,成了同盟國要解決的首當其沖的問題。 ——據專家測算,在首都市內的空氣污染中,汽車尾氣的排放可算首當其沖,竟佔了污染總量的百分之四十五。----------如果把我們班的男生一字排開,那他便首當其沖地映入你的眼簾。
4.巧奪天工:人工的精巧勝過天然。形容技藝精妙。大多指工藝美術、園林等。——翹首西望,海面托著的就是披著銀發的蒼山。蒼山如屏,洱海如鏡,真是巧奪天工。
5.頤指氣使:說話只用面部表情來示意。形容有權勢的人傲慢的神態。——在課堂上,老師不僅認真仔細地進行講解,而且還頤指氣使,示意大家積極發言。
6.炙手可熱:意思是剛一挨近就熱得燙手,比喻氣焰盛,權勢大,使人不敢接近。 ——家用電器降價刺激了市民消費欲的增長,原本趨於滯銷的彩電,現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熱的商品。——近幾年,"知識經濟"成了炙手可熱的話題。
7.傾巢而出:全體出動。多用於貶義。——在澳門回歸祖國的日子裡,許多單位的幹部都傾巢而出,參加清潔馬路的活動。
8.登堂入室:比喻學問或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了高深的地步。也續寫作 升堂入室。——當這名小偷登堂入室,准備再次盜竊王雲家的財物時,被刑警當場逮個正著。
9.萬人空巷:家家戶戶的人都走出了巷子和胡同。形容慶祝、歡迎的盛況轟動一時 的情景。 ——這部精彩的電視劇播出時,幾乎萬人空巷,人們在家裡守著熒屏,街上顯得靜悄悄的。
10..耳熟能詳:聽得多了,也就能詳盡地說出來。 ——好的文章只要讀得多了便耳熟能詳。
11.萬馬齊喑:比喻死氣沉沉,令人窒息的沉悶局面。——改革開放以來,全國不少單位引進了競爭機制,使很多人才脫穎而出,萬馬齊喑,可喜可賀。
12.莘莘學子:莘莘,眾多。——那是一張兩人的合影,左邊是一位英俊的解放軍戰士,右邊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學子。
13.深孚眾望:很使人信服。 ——這次選舉,本來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於他進來的所作所為深孚眾望,結果落選了。
14.樑上君子:躲在屋樑上的先生。竊賊的代稱。——李登輝妄言台灣與大陸是"國與國"關系,並說這是代表"民意",企圖將自己裝扮成樑上君子,真是無恥到極點。
15.休戚相關: 休,喜悅。戚,憂愁。彼此間禍福互相關聯——我們教育工作者應該懂得:發展學生的智力,必須與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結合起來,因為二者休戚相關,緊密相聯的。 ——在茫茫沙漠中,缺糧少水,我們大家只有休戚與共才能共渡難關。
16.美輪美奐:形容華麗的房屋高大而眾多。——博物館里保存著大量有藝術價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種花鳥蟲獸、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輪美奐。
17.始作俑者:第一個製作殉葬的土木偶的人。比喻第一個做某項壞事的人或惡劣風 氣的開創者。——譚嗣同願作為變法犧牲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有為梁啟超二人確乎少些剛烈。——他為邀請外國俱樂部隊來訪的始作俑者,該公司擔心客隊不能盡遣主力上陣。
18諱莫如深:隱瞞得再沒有比它更深的了。 ——美國對別國的人權問題說三道四,橫加指責,而對本國侵犯人權的行為卻諱莫如深。
19.文不加點:是指文章一氣寫成,無需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純熟。——古人寫文章都是文不加點,今天的人讀起來很吃力。——他寫稿子常常是文不加點,筆走龍蛇,簡直使人無法卒讀。
20.不刊之論:形容不能改動和不可磨滅的言論。不刊,不能消除,不可刪改。
21.彈冠相慶:彈去帽子上的灰塵,表示慶賀。形容因即將做官而互相慶賀。也指壞 人准備上台。——斯韋思林杯終於回到了我們的懷抱。當普天彈冠相慶里,人們不由得不佩服蔡振華在用人上的眼光和膽量。——今年學校又新建住房4棟,"五一"前後又有一百二十六名青年教師將喬遷新居,個個都彈冠相慶。
22.渙然冰釋:渙然,消散的樣子。冰釋,像冰一樣消融。形容疑慮、誤會、隔閡等 完全消除。 ——誠然,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煩惱只需哈哈一笑便能渙然冰釋,笑只不過是改變情緒的一種方法。
23.大方之家:原指深於道術的人。後來指精通某種學問或技藝的專家。
24.不恥下問:是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知識比自己少的人請教為恥辱。 ——他是個計算機專家,又會兩種外國語,我們這些初學計算機的人要虛心向他求教,不恥下問。——我們一定要謙虛謹慎,不恥下問,認真學習別人的先進經驗,把工作做得更好。
25.趨之若鶩:像鴨子一樣成群的跑過去。比喻很多人爭著去。——齊白石畫展在美術館開幕了。國畫研究院的畫家竟相觀摩,藝術愛好者也趨之若鶩。 ——《正道滄桑》演出後,一時間觀眾趨之若鶩,報刊好評如潮。
26.苦心孤詣:苦心是指費盡心思。孤詣指獨到之處,別人所達不到的境地。整個成 語的意思是指費盡心思,刻苦鑽研,在學問技藝等方面達到別人所不及的境地。——《傅雷家書》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教子之作,作者真可謂苦心孤詣,嘔心瀝血。
27.明日黃花:過了重陽節的菊花。意思是即將枯萎,沒有什麼可賞玩了。比喻過時 的事物。——李大伯拍著孩子們的肩頭,語重心長地說:"你們是明日黃花,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一定要珍惜時間,努力讀書啊。"
28.琳琅滿目:滿眼都是美玉。比喻精美的物品,美好的文章或有用的人才很多。
29.望其項背: 能夠望見別人的頸項和脊背,表示趕得上或比得上。項,脖子。背,脊背。一般用於否定形式。
30.比翼雙飛:特指夫妻親密無間,形影不離。——比翼雙飛兩狀元——記我市理科最高分獲得者呂靜姝、王曉波
31.耳提面命:不但當面告訴他,而且湊近他的耳朵他講。形容嚴厲而又懇切地教導。 ——他是我最真誠的朋友,經常對我耳提面命,使我能夠在工作中少犯許多錯誤。——教育要講究方式方法,不能總是耳提面命,擺官僚作風。
32.不易之論:不可更改的言論、說法。形容言論、意見非常正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這的確是不易之論。
33.豆蔻年華:專指代女子十三十四歲。——這位老人唯一的兒子正值豆蔻年華,卻因盜竊和打架斗毆而被判刑4年。
34.青梅竹馬:形容小兒女天真無邪,一起游戲。
35.自食其果:自己吃下自己種出來的果子。比喻自作自受。——如果對中國政府的嚴正聲明和強烈抗議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將自食其果。
36.毫發不爽:一點也不差。毫發,毫毛和頭發,形容極其細微。 ——小王今天淋了雨,周身濕透,毫發不爽,應趕快吃點防感冒的葯。
38.首鼠兩端:形容兩者之間猶豫不決或動搖不定。首鼠:猶豫,進退兩難。 ——1999年產值要超歷史,創稅也要超歷史,長江機床廠確立的這個目標,真可謂是首鼠兩端,不同凡響。
39.如蟻附膻:就像螞蟻附著在有膻味的東西上。比喻臭味相投的人追逐某種丑惡、 污穢的事物。也用來指趨炎附勢,追名逐利的卑劣行徑。 ——一曲曲古老的音樂帶著古文明的氣息在大廳里迴旋,滿座的聽眾如醉如痴,如蟻附膻。
40.氣沖鬥牛:形容精神旺盛,意氣高昂,或非常生氣,憤慨之極。——西湖勝景中最能讓中國文人氣沖鬥牛的,是白堤和蘇堤。
41.如坐春風: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風里,比喻受到教育和感化。——今天天氣真好,我們在操場上,真是如坐春風。
42.不以為然:是含有認為不是、不對的否定的意思。——某些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人,對於闖紅燈總是不以為然,認為只要不朝汽車撞,總會沒事的。
43.鼎力相助:敬辭,大力幫助(表示請托或感謝時用)。 ——你有什麼困難盡管說出來,我們一定鼎力相助。
44.醍醐灌頂:純酥油澆到頭上。佛教比喻以智慧灌輸於人,使人徹底醒悟。——一番耐心的開導如醍醐灌頂,許隊長心頭的種種疑慮全都消釋了。
45.不足為訓:不值得作為遵循和仿效的做法。——事故的隱患越來越明顯,廠領導還是認為不足為訓,以致釀成了"8.19"大火。——這點小錯誤還算不上什麼,不足為訓,您不要老記在心上,畏首畏尾是干不好工作的。
46.暴虎馮河:赤手空拳打老虎,沒有渡船要過河。比喻有勇無謀,冒險行事。——打仗需要有勇有謀,切不可暴虎馮河。
47.付之梨棗:指刻板刊印書籍。——別人投我以木瓜,我們也要付之梨棗。
48.耳熟能詳:聽得多了,也就能詳盡地說出來。 ——好的文章只要讀得多了便耳熟能詳。
49.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飯。形容勤於政務。——我們中學生要宵衣旰食,努力學習,掌握本領,將來為祖國建設作出貢獻。 ——專家們特別指出,推廣普通話是我們目前當務之急的大事。
50.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如今,他的臉上早已沒有了剛下崗時期期艾艾的神情,渾身上下都透著成功者的自信。
51.抵掌而談:形容高談闊論,話極投機。抵掌:擊掌,鼓掌。
52.官樣文章:指有固定套式的例行公文。引申為沒有實際意義的虛文濫調。——應用文,比如"合同""調查報告""總結"等官樣文章,一般不使用文學語言。
53.丁公鑿井:春秋時宋國有一個姓丁的人鑿了一口井,可以省出一個勞力,就對人 說:吾穿井得一人。話傳來傳去就變成了鑿井時在井裡得到一個人。
54.半斤八兩:比喻彼此一樣,不相上下。——陝西剪紙粗獷朴實,簡練誇張,同江南一帶細致工整的風格相比,真是半斤八兩,各有千秋。
55.汗牛充棟:形容藏書很多。 ——在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中,像我們這樣的大學生汗牛充棟,比比皆是,根本算不得什麼。
56.對床夜雨:風雨之夜,兩人對床共語。形容親友或兄弟久別相聚,傾心交談。
57.去天尺五:比喻離宮廷極近。天,指宮廷。
58.二三其德:形容沒有一定的主張,三心二意。
59.方外之士:超然於世俗禮教之外的人。也指僧人、道人。方外:世外。
60.非池中物:不是久居池水中的東西。比喻有遠大抱負的人。
61.不名一錢:一個錢也沒有。形容極其貧窮。名:佔有。
62.美女簪花:形容書法的 雋秀多姿,如同美女戴花。
63.千載一時:一千年才有這樣一次時機。形容很難遇到的機會。
64.破鏡重圓:比喻夫妻失散或離異後重又團聚。
65.牝雞司晨 :母雞報曉。舊時比喻婦女掌權當政。
66.藕斷絲連:蓮藕已經折斷,絲還連著。比喻表面上斷了關系,實際上仍有牽連。 多指男女之間情意未斷。
67罄竹難書:磬,盡。把竹子用完了都寫不完,形容罪行多,寫不完。——他自從去年到任以來,為老百姓做了許許多多好事,其政績可謂罄竹難書。
68.囊中盛錐:口袋裡藏錐子,藏不住。比喻硬出頭,管閑事。
69.合浦珠還:比喻人去而復回或東西失而復得。
70.差強人意:差,稍微,比較的。強,振奮。原來指能振奮人的意思。現在形容某 人某事大體能使人滿意。
71.絡繹不絕:形容行人、車馬來往不絕,連續不斷。——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救災物資絡繹不絕地到達災區,災民們終於有了歡聲和笑語。
72.評頭品足:原來指無聊的人評論婦女的容貌。現在泛指對人對事說長道短,挑剔 毛病。 ——文藝晚會結束後,評委們經過一番評頭品足,反復比較,終於確定了獲獎名單。
73.半青半黃:是指莊稼半熟半不熟,也可以比喻其他事物或思想未達到成熟階段。——他氣得臉色半青半黃,嘴唇哆嗦了半天,什麼話也說不出來。
74.良莠不齊:比喻好人壞人混雜在一起。 ——我們對入校新生進行了一次摸底測試,結果是成績懸殊,良莠不齊。
75.禍起蕭牆:禍亂從內部發生。——沒想到,由於樓房的工程質量不過關,結果造成嚴重事故,真是禍起蕭牆。
76.見異思遷:形容意志不堅定,喜愛不專一。也指不安心工作,見到別的工作就想 改行。 ——他在填報高考志願時,又想報北京大學,又想報南京理工學院,真是見異思遷。
77.亦步亦趨:意思是老師走學生也走,老師跑學生也跑。比喻自己沒有主張,或為了討好,每 件事都順從別人,跟著人家走。——正視先進國家的先進技術,亦步亦趨,博採眾長,為的是發展自己。
78.指手畫腳:原來指一邊說話,一邊做各種動作。現在多指不負責任地亂加指點、 批評,或任意發號施令。 ——每天早晨,他都要一個人跑到花園里,指手畫腳地練動作,抑揚頓挫地背台詞。
79.付之一笑:用一笑來對待它。形容不屑於理會。——他待人態度謙和,不論遇到誰,都付之一笑。
80.一蹴而就:一抬腳就成功。形容事情輕而易舉,一下子就能完成。 ——吳教授真不愧為丹青妙手,在他的筆下,一幅畫三下兩下便一蹴而就了。
81.屢試不爽:多次試驗都不錯。爽:差錯。——在最近十多年裡,各種語文教學方法如雨後春筍般涌現,有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的卻屢試不爽,效果不盡如人意。
82. 耳熟能詳:聽得多了,也就能詳盡地說出來。 ——好的文章只要讀得多了便耳熟能詳。
83.膾炙人口:原來比喻美味人人愛吃,後來比喻美好的詩文人人稱贊傳頌。 ——反對腐敗的口號一經提出,就產生了膾炙人口的影響。
84.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識的人偶然相遇。例句所談的是久別重逢,並不是彼此素不 相識,不應當使用萍水相逢來形容,可以改為不期而遇。——我們倆分別將近十年,想不到在這里萍水相逢。
85.正襟危坐:的確是形容恭敬嚴肅的樣子。但由於它的字面意思是正正衣襟,端正地 坐著,因而這個成語只能用來形容坐著的人,不能形容人的站相或者走相。 ——鈴聲一響,歐陽教授便正襟危坐地走上講台。
86.勵精圖治:形容振奮精神,力求把國家和地方治理好。主要指精心治理國家,適用對象極為有限。 ——我國歷史學家勵精圖治,為我們留下了眾多的歷史著作。
87.生吞活剝:比喻生硬地模仿、搬用別人的理論、經驗、方法等。 ——幫助別人,要心平氣和地擺事實講道理,不能暴風驟雨般生吞活剝地去解決問題。
88.傾巢而出:全體出動。多用於貶義。——在澳門回歸祖國的日子裡,許多單位的幹部都傾巢而出,參加清潔馬路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