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在一個安靜的地方成語
Ⅰ 形容「安靜的房間」的成語有哪些
1、夜深人靜[ yè shēn rén jìng ]:深夜沒有人聲,非常寂靜。
2、萬籟俱寂[ wà版n lài jù jì ]:籟:從孔穴中權發出的聲音;萬籟:自然界中萬物發出的各種聲響;寂:靜。形容周圍環境非常安靜,一點兒聲響都沒有。
3、鴉雀無聲[ yā què wú shēng ]:連烏鴉麻雀的聲音都沒有。形容非常靜。
4、悄無聲息[ qiǎo wú shēng xī ]:形容沒有聲音或聲音很輕;形容沒有名聲,默默無聞。
5、無聲無息[ wú shēng wú xī ]:沒有聲音,沒有氣味。比喻沒有名聲,不被人知道。
Ⅱ 最安靜的地方成語是什麼
萬籟俱寂
wàn lài jù jì
【解釋】籟:從孔穴中發出的聲音;萬籟:自然界中萬物發出的各種聲響;寂:靜。形容周圍環境非常安靜,一點兒聲響都沒有。
【出處】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詩:「萬賴此俱寂,唯聞鍾磬音。」
【結構】主謂式。
【用法】多用來形容深夜的靜寂無聲。一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籟;不能讀作「lǎn」。
【辨形】籟;不能寫作「賴」。
【近義詞】萬籟無聲、鴉雀無聲、鴉默雀靜
【反義詞】人聲鼎沸、沸沸揚揚
【辨析】~和「鴉雀無聲」都含有「非常寂靜;沒有一點聲音」的意思。但~一般形容廣闊的自然環境;指「清靜」;「鴉雀無聲」一般用來形容公共場所或人群;指「安靜」。
【例句】
(1)~的深夜裡;大街上只有清潔工人在辛勤地工作著。
(2)我可以躺在草地上;領略那種~的情趣。
Ⅲ 比喻「一個地方很安靜」用什麼成語
萬籟俱寂、萬籟無聲、鴉雀無聲、一聲不響 、肅然無聲
Ⅳ 形容安靜的成語有哪些
成語有:鴉雀無聲、無聲無息、悄然無聲、夜深人靜、萬籟俱寂。
一、鴉雀無聲
1、拼音:yā què wú shēng
2、釋義:連烏鴉麻雀的聲音都沒有,形容非常靜。
3、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四:鴉去無聲,又何言聞?(白話文:烏鴉離開的聲音都沒有,有哪裡能說聽到聲響呢?)
二、無聲無息
1、拼音:wú shēng wú xī
2、釋義:比喻沒有動靜或沒有什麼影響、作為。
3、出處:先秦·佚名《詩經·大雅·文王》:上天之載,無聲無臭。(白話文:天生萬物的承載,沒有聲音,沒有氣味。)
三、悄然無聲
1、拼音:qiǎo rán wú shēng
2、釋義:靜悄悄的,聽不到一點聲音。
3、出處:唐·白居易《琵琶行》:東船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白話文:東面和西面的畫舫和遊船都靜悄悄的,只看見江中心映著的秋月泛著白光。)
四、夜深人靜
1、拼音:yè shēn rén jìng
2、釋義:形容深夜沒有人的聲響,非常寂靜。
3、出處:宋·楊萬里《平望夜景》:夜深人靜無一事,畫燭泣殘人慾睡。(白話文:深夜沒有人的聲響,十分清閑,燭火即將燃盡人也起了困意。)
五、萬籟俱寂
1、拼音:wàn lài jù jì
2、釋義:形容周圍環境非常安靜,一點聲響都沒有。
3、出處: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萬籟此都寂,但余鍾磬音。(白話文:周圍環境非常安靜,只聽到鍾聲的迴音。)
Ⅳ 形容安靜的成語有哪些
1、佛性禪心:指佛教徒一意修行、清靜寂定之心性。
2、悄無聲息:悄:安靜;息:氣息,代指聲音。沒有一點聲音、動靜,不被人所察覺。比喻做事毫無聲音。
3、鴉雀無聲:連烏鴉麻雀的聲音都沒有。形容非常靜。
4、萬籟無聲:形容周圍環境非常安靜,一點兒聲響都沒有。
5、少安無躁:稍稍安靜,不要急躁。
6、針落有聲:針掉到地上都能聽到聲音。形容非常寂靜,沒有聲音。
7、悄然無聲:悄然:寂靜無聲的樣子。靜悄悄的,聽不到一點聲音。
8、夜深人靜:深夜沒有人聲,非常寂靜。
9、寂然無聲:寂靜沒有聲音。
10、雞犬桑麻:形容鄉村的安靜生活。
11、安閑自在:安靜清閑,自由自在。形容清閑無事。
12、寂若無人:寂:寂靜。寂靜得就像沒有人一樣。
13、安閑自得:自得:自己感到舒適。安靜清閑,感到非常舒適。
14、心猿意馬:心意好象猴子跳、馬奔跑一樣控制不住。(www.lz13.cn)形容心裡東想西想,安靜不下來。
15、鴉默雀靜:連烏鴉麻雀的聲音都沒有。形容沒有一點聲息。
16、神閑氣定:指神氣悠閑安靜。
17、安適如常:安靜而舒適,象往常一樣。指經過某種變動後,恢復了正常,使人感到舒適。
18、闃無人聲:指靜寂得沒有一點人聲。
19、萬籟俱寂:籟:從孔穴中發出的聲音;萬籟:自然界中萬物發出的各種聲響;寂:靜。形容周圍環境非常安靜,一點兒聲響都沒有。
20、無聲無息:沒有聲音,沒有氣味。比喻沒有名聲,不被人知道。
21、安詳恭敬:安靜、細心、謙恭、敬重,古時兒童教育的要領。
22、萬賴俱寂:形容周圍環境非常安靜,一點兒聲響都沒有。
23、寂若無人:寂:寂靜。寂靜得就像沒有人一樣。
24、更闌人靜:更:舊時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約兩小時;闌:將盡;人靜:沒有人的吵雜聲,一片寂靜。夜已很深,沒有人聲,一片寂靜。
25、恬淡寡慾:恬淡:安靜閑適,不求名利;寡:少;欲:慾望。心境清靜淡泊,沒有世俗的慾望。
26、寂然無聲:寂靜沒有聲音。
Ⅵ 形容環境安靜的詞語或成語
【風靜浪平】靜:安靜;平:安定。風已平息,浪已安靜。指沒有風浪。比喻平靜無事。
【海內澹然】海內:四海之內;澹然:安靜從容的樣子。形容國家安定,生活秩序正常。
【雞犬桑麻】形容鄉村的安靜生活。
【清清靜靜】安安靜靜,不嘈雜。
【萬賴俱寂】形容周圍環境非常安靜,一點兒聲響都沒有。
【萬籟俱寂】籟:從孔穴中發出的聲音;萬籟:自然界中萬物發出的各種聲響;寂:靜。形容周圍環境非常安靜,一點兒聲響都沒有。
【萬籟俱靜】籟:古代的一種簫,泛指聲音;萬籟:自然界的各種聲音;靜:安靜。形容周圍環境非常安靜,一點兒聲響都沒有。
【萬籟無聲】形容周圍環境非常安靜,一點兒聲響都沒有。
【萬賴無聲】形容周圍環境非常安靜,一點兒聲響都沒有。
【冬山如睡】冬天的山林象睡著了一【柳門竹巷】指幽靜儉朴的住宅。柳門竹巷依依在,野草青苔日日多。
【掃地焚香】形容清閑幽靜的隱逸生活。
【世外桃源】原指與現實社會隔絕、生活安樂的理想境界。後也指環境幽靜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種空想的脫離現實斗爭的美好世界。
【月白風清】形容幽靜美好的夜晚。
【雲窗月戶】指華美幽靜的居處。
【雲窗月帳】指華美幽靜的居處。
【月下星前】指清爽幽靜的環境。借指談情說愛的地方。
Ⅶ 形容環境安靜的成語
萬籟俱寂
wànlàijùjì
[釋義] 形容周圍環境非常安靜;一點兒聲響都沒有。萬籟:自然界萬物發出的種種聲響。
[語出] 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萬籟此俱寂;但余鍾磐音。」
[正音] 籟;不能讀作「lǎn」。
[辨形] 籟;不能寫作「賴」。
[近義] 萬籟無聲 鴉默雀靜
[反義] 人聲鼎沸 沸沸揚揚
[用法] 多用來形容深夜的靜寂無聲。一般作謂語、定語。
[結構] 主謂式。
[辨析] ~和「鴉雀無聲」都含有「非常寂靜;沒有一點聲音」的意思。但~一般形容廣闊的自然環境;指「清靜」;「鴉雀無聲」一般用來形容公共場所或人群;指「安靜」。
[例句]
①~的深夜裡;大街上只有清潔工人在辛勤地工作著。
②我可以躺在草地上;領略那種~的情趣。
[英譯] Allisquiet。
Ⅷ 形容環境安靜優美的成語有哪些
1.風和日麗 [fēng hé rì lì][釋義] 和風習習,陽光燦爛。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氣內。
2.草長鶯飛 [cǎo zhǎng yīng fē容i][釋義] 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3.春色滿園 [chūn sè mǎn yuán][釋義] 園內到處都是春天美麗的景色。
Ⅸ 形容安靜的成語
形容安靜的成語有鴉雀無聲、無聲無息、夜深人靜、噤若寒蟬、萬籟俱寂、風平浪靜、悄然無聲。
1、鴉雀無聲,讀音yā què wú shēng,漢語成語,連烏鴉麻雀的聲音都沒有。形容非常靜。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三回:直等到大眾去凈之後,靜悄悄的鴉雀無聲。
2、無聲無息是一個成語,讀音是wú shēng wú xī,意思是一點聲音也沒有,沒有氣息。比喻沒有名聲,不被人知道。
浩然《艷陽天》第66章:「鋸末子紛紛揚揚,像小雪花似的無聲無息地落下來。」
3、夜深人靜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是 yè shēn rén jìng,形容深夜沒有人的聲響,非常寂靜。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六回:等到夜裡人靜的時候,一個人溜到黑八哥宅里同八哥商量,托八哥替他想法子。
4、噤若寒蟬是一個成語,讀音是jìn ruò hán chán,原指像冬季的蟬那樣停止鳴叫。後比喻因害怕有所顧慮而不敢說話,含貶意。
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八章:他的話完了,台下有幾個人拚命地高聲鼓掌,而更多的人卻噤若寒蟬、面面相覷。
5、悄然無聲( qiǎo rán wú shēng)是漢語詞語。悄然:寂靜無聲的樣子。靜悄悄的,聽不到一點聲音。
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學期第二課《三亞落日》:我瞪大雙眼正在欣賞著,突然那落日顫動了兩下,最後像跳水員那樣,以一個輕快、敏捷的彈跳,再以一個悄然無聲、水波不驚的優美姿勢入了水,向人們道了「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