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5上語文成語故事

5上語文成語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20 18:07:21

A. 5上 語文書 園地的成語故事整篇

退避三舍 tuì bì sān shě

English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忘十幾年。

經過千幸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群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待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麼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么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望梅止渴

English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綉,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雲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曬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不過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濕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

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誤戰機,心裡很是著急。可是,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麼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來向導,悄悄問他:「這附近可有水源?」向導搖搖頭說:「泉水在山谷的那一邊,要繞道過去還有很遠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說,「不行,時間來不及。」他看了看前邊的樹林,沉思了一會兒,對向導說:「你什麼也別說,我來想辦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隊加快速度也無濟於事。腦筋一轉,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著前方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裡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彷彿已經吃到嘴裡,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掩耳盜鈴

English

春秋時侯,晉國貴族智伯滅掉了范氏。有人趁機跑到范氏家裡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里吊著一口大鍾。鍾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裡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鍾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鍾又大又重,怎麼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鍾敲碎,然後再分別搬回家。

小偷找來一把大大錘,拚命朝鍾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著慌,心想這下糟了,這種聲不就等於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里偷鍾嗎?他心裡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了鍾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鍾聲,可鍾聲又怎麼捂得住呢!鍾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鍾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聽不進鍾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鍾聲了。於是就放手砸起鍾來,一下一下,鍾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人們聽到鍾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紀昌學射

甘蠅是石時一個著名的射箭高手。只要他一拉開弓,野獸就要伏在地上,飛鳥就要掉下來。甘蠅的弟子飛衛曾向甘蠅學射箭,學成之後,比師父的本領還高。後來紀昌要拜飛衛為師學射箭。

飛衛對紀昌說:「你先要練習不眨眼的本領,有了這個本領再跟我來學。」

紀昌回到家,仰面躺在正在織布的織機下,兩眼不眨地盯著踏板。一天、兩天……二年過後,紀昌終於練好了眼睛不眨的功夫。於是去拜見他師父飛衛。

飛衛說:「這還不行,還要學看的本領,要能把小的東西看得很大、很清楚,然後再來找我」。

紀昌回到家,在一根牛尾毛捆住一個虱子,掛在窗口,每天都盯著它看。又是一天、兩天、三天……三年過去了,他竟然能把一個虱子看得象車輪一樣大。再看其它物體,也都能把它們看大。紀昌拿來一張弓,搭上箭,向虱子射去,箭正好從虱子正中間穿過去,而掛虱子的牛毛沒有斷。紀昌連忙去找飛衛,飛衛高興地說「你真正學到了射箭的真本領。」

驚弓之鳥
戰國時期,有個傑出的弓箭手,叫做更贏。他的射箭本領在當時可稱是舉世無雙。有一天,他和魏王並肩站著,天空中忽然飛過一群鴻雁。更贏很自信的對魏王說:「我可以用弓聲就把飛鳥給打下來。」魏王很懷疑。正在那是,一隻孤雁很低很慢的飛過。鳴聲凄慘。更贏見了,就張著弓,扣著弦,砰的一聲,直入雲宵。那孤雁果然應聲落地。魏王驚嘆之餘,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更贏解釋說:「那孤雁飛得低且慢,因為它已經受過傷;它鳴叫的聲音悲而哀,因為它離了群。身傷心碎,使它心跳加速,兩翼無力,體重失去平衡,正如人們吃飯時,突然聽見雷聲,筷子落地的情況一樣自然而平常。」

B. 五年級上冊至六年級上冊成語故事

五年級 :1.程門立雪、楊時.2.入木三分、王羲之.3.水滴石穿、張乖崖 4.完璧歸趙、藺相如 5.負荊請罪、廉頗 7.草船借箭、諸葛亮 魯肅 周瑜 曹操 劉備 孫權
8.畫龍點睛、張僧繇 9.濫竽充數、南郭先生 10.自相矛盾、 楚國一個賣兵器的人 11.破釜沉舟、項羽 12.塞翁失馬、一個不知名字的老翁
六年級:1.響遏行雲、薛譚 秦青 2.竭澤而漁、晉文公 狐偃 雍季、3.邯鄲學步、燕國 壽陵少年 4.捨本逐末、趙威後 5.巧奪天工、郭璞 6.曲高和寡 宋玉 7.妙筆生花 李白

C. 五年級上冊所有的古詩,寓言,成語故事,神話故事

泊船瓜洲
【北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秋思
秋 思
張 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

長相思
納蘭性德《長相思》賞析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地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七律 長征
七律·長征
作者:毛澤東
寫作時間 :1935年10月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卜運算元詠梅 風雨送春歸,

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

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

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

她在叢中笑。

水滴石穿的成語故事

宋朝時,張乖崖在崇陽當縣令。當時,常有軍卒侮辱將帥、小吏侵犯長官的事。張乘崖認為這是一種反常的事,下決心要整治這種現象。

一天,他在衙門周圍巡行。突然,他看見一個小吏從府庫中慌慌張張地走出來。張乘崖喝住小吏,發現他頭巾下藏著一文錢。那個小吏支吾了半天,才承認是從府軍中偷來的。張乘崖把那個小吏帶回大堂,下令拷打。那小吏不服氣:「一文錢算得了什麼!你也只能打我,不能殺我!」張乘崖大怒,判道:「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為了懲罰這種行為,張乘崖當堂斬了這個小吏。

成語「水滴石穿」原比喻小錯不改,將會變成大錯。現比喻只要堅持不懈,總能辦成事情。

大公無私
春秋時,有一天,晉平公問祁黃羊:「南陽縣官缺額,你看派誰去最合適?」祁黃羊想了想,說:「派解狐去最合適!」晉平公覺得很奇怪:「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你為什麼要推薦他?」祁黃羊答道:「你只問我什麼人最適合這個職位,並沒有問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

晉平公採納了祁黃羊的意見,派解狐到南陽縣去上任。果然,解狐很有作為,為當地百姓辦了不少好事,受到人們的稱頌。

有一天,晉平公又問祁黃羊:「現在朝廷里缺少一位法官,你看誰能勝任?」祁黃羊回答:「祁午最能勝任!」晉平公說:「祁午是你的兒子,你推薦自己的兒子,不怕人家講你嗎?」祁黃羊說:「你只問我誰可勝任法官,並沒有問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兒子呀!」

祁午當了法官後,非常稱職,深受人民的愛戴。

孔子十分稱贊祁黃羊,說他是個公正嚴明的人,稱得上是「大公無私」。

成語「大公無私」形容一心為公,沒有私心。也指處理事情公正,不偏向任何一方。

D. 五年級上冊語文的成語故事的全篇文章

E. 五年級上冊語文有什麼成語故事

自相矛盾
濫竽充數
畫龍點睛

F. 人教版一至五年級語文書里的所有成語故事

去人民教育出版社吧
有電子書

G. 5個成語故事

退避三舍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忘十幾年。
經過千幸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群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待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麼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么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四年後,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後退九十里,駐扎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後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成語「退避三舍」比喻不與人相爭或主動讓步。

洛陽紙貴
晉代文學家左思,小時候是個非常頑皮、不愛讀書的孩子。父親經常為這事發脾氣,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氣得很,不肯好好學習。

有一天,左思的父親與朋友們聊天,朋友們羨慕他有個聰明可愛的兒子。左思的父親嘆口氣說:「快別提他了,小兒左思的學習,還不如我小時候,看來沒有多大的出息了。」說著,臉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聽到了,他非常難過,覺得自己不好好念書確實很沒出息。於是,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刻苦學習。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左思漸漸長大了,由於他堅持不懈地發奮讀書,終於成為一位學識淵博的人,文章也寫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時間寫成了《齊都賦》,顯示出他在文學方面的才華,為他成為傑出的文學家奠定了基礎。這以後他又計劃以三國時魏、蜀、吳首都的風土、人情、物產為內容,撰寫《三都賦》。為了在內容、結構、語言諸方面都達到一定水平,他潛心研究,精心撰寫,廢寢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學巨著《三都賦》終於寫成了。

《三都賦》受到諒也評,人們把它和漢代文學傑作《兩都賦》相比。由於當時還沒有發明印刷術,喜愛《三都賦》的人只能爭相抄閱,因為抄寫的人太多,京城洛陽的紙張供不應求,一時間全城紙價大幅度上升。

故事出自《晉書·文苑·左思傳》。成語「洛陽紙貴」,稱頌傑出的作品風行一進。
草木皆兵 cǎo mù jēi bīng

English

東晉時代,秦王苻堅控制了北部中國。公元383年,苻堅率領步兵、騎兵90萬,攻打江南的晉朝。晉軍大將謝石、謝玄領兵8萬前去抵抗。苻堅得知晉軍兵力不足,就想以多勝少,抓住機會,迅速出擊。

誰料,苻堅的先鋒部隊25萬在壽春一帶被晉軍出奇擊敗,損失慘重,大將被殺,士兵死傷萬余。秦軍的銳氣大挫,軍心動搖,士兵驚恐萬狀,紛紛逃跑。此時,苻堅在壽春城上望見晉軍隊伍嚴整,士氣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見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晉軍的士兵一樣。苻堅回過頭對弟弟說:「這是多麼強大的敵人啊!怎麼能說晉軍兵力不足呢?」他後悔自己過於輕敵了。

出師不利給苻堅心頭蒙上了不祥的陰影,他令部隊靠淝水北岸布陣,企圖憑借地理優勢扭轉戰局。這時晉軍將領謝玄提出要求,要秦軍稍往後退,讓出一點地方,以便渡河作戰。苻堅暗笑晉軍將領不懂作戰常識,想利用晉軍忙於渡河難於作戰之機,給它來個突然襲擊,於是欣然接受了晉軍的請求。

誰知,後退的軍令一下,秦軍如潮水一般潰不成軍,而晉軍則趁勢渡河追擊,把秦軍殺得丟盔棄甲,屍橫遍地。苻堅中箭而逃。

故事出自《晉書·苻堅·載記》。成語「草木皆兵」,形容神經過敏、疑神疑鬼的驚恐心理。

按圖索驥 àn tú suǒ yì

English

春秋時候,秦國有個叫孫陽的人,擅長相馬,無論什麼樣的馬,他一眼就能分出優劣。他常常被人請去識馬、選馬,人們都稱他為伯樂(「伯樂」本是天上的星名,據說負責管理天馬)。

有一次,孫陽路過一個地方,忽見一匹拖著鹽車的老馬沖他叫個不停,走近一看,原來是匹千里馬,只是年齡稍大了點。老馬拉著車艱難地走著,孫陽覺得太委屈了這匹千里馬,它本是可以奔跑於疆場,可以發揮更大作用的寶馬良駒,現在卻默默無聞地拖著鹽車,慢慢地消耗著它的銳氣和體力,實在可惜!孫陽想到這里,難過得落下淚來。

為了讓更多的人學會相馬,使千里馬不再被埋沒,也為了自己一身絕技不至於失傳,孫陽把自己多年積累的相馬經驗和知識寫成了一本書,配上各種馬的形態圖,書名叫《相馬經》。

孫陽有個兒子,看了父親寫的《相馬經》,以為相馬很容易,就拿著這本書到處找好馬。他按照書上所繪的圖形去找,一無所獲。又按書中所寫的特徵去找,最後發現有一隻癩蛤蟆很像書中寫的千里馬的特徵,便高興地把癩蛤蟆帶回家,對父親說:「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親一看,哭笑不得,沒想到兒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說:「可惜這馬太喜歡跳了,不能用來拉車。」接著感嘆道:「所謂按圖索驥也。」

故事出自明朝楊慎的《藝林伐山》。成語「按圖索驥」,比喻機械地照老辦法辦事,不知變通;也比喻按照某種線索去尋找事物。

探驪得珠

English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戶人家住在黃河邊上,靠割蘆葦、編簾子簸箕為生,日子過得非常貧困。

有一天,兒子在河邊割蘆葦,烈日當空,曬得他頭昏眼花,於是他就坐下來休息。他望著眼前的河水在陽光下閃耀著粼粼波光,想起父親說過,在河的最深處有許多珍寶,可是誰也不敢去,因為那裡住著一條兇猛的黑龍叫驪龍,他想,要是潛到河底,找到珍寶,我們一家人就用不著像現在這樣一天干到晚,三頓還吃不飽,不如豁出去試一試。他把心一橫,三下兩下脫了衣服,一頭扎進冰冷的河裡。

開始他還看得見四周的小魚在游來游去,再往深處,光線變得越來越暗,水也越來越涼,最後,他什麼都看不見了,四周一團漆黑。他心裡有點害怕,不知該往哪兒游。就在這時,不遠處有一個圓圓的物體在閃閃發光,定睛細看,啊,原來是明珠!他憋足一口氣游過去,雙手抱住明珠,使勁一拽,明珠就到了他懷里。他迅速浮出水面,上岸後撒腿就往家跑。

父親一見明珠,就問他是從哪兒得到的。他把經過一五一十地向父親講述一遍。父親聽了說:「好險哪!這顆價值千金的明珠是長在黑龍下巴底下的,你摘它的時候黑龍必定是睡著了。它要是醒著,你可就沒命了。」故事見於《莊子列禦寇》。成語「探驪得珠」,比喻寫文章能緊扣主題,抓住要點。

H. 五年級上冊語文課文《成語故事》

咬文嚼字
yǎo wén jiáo zì
【解釋】形容過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實質。

【出處】元回·無名氏《殺答狗勸夫》第四折:「哎,使不的你咬文嚼字。」

【結構】聯合式。

【用法】多指死摳字眼;不領會文章的總體思想。也指當眾講話過於字斟句酌;有諷刺意味。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正音】嚼;不能讀作「jué」。

【辨形】嚼;不能寫作「爵」。

【近義詞】字斟句酌

【反義詞】走馬觀花、一揮而就、文不加點

【辨析】~和「字斟句酌」都有「仔細推敲字句」的意思。但~偏重在「過分地斟酌字句或死摳字眼;諷刺不必要地摳住字句不放;不領會實質。或者當眾講話時炫耀自己的學識;「字斟句酌」是對每個字句都仔細推敲;用來稱贊人談話和寫作態度慎重。詞義前貶後褒。

【例句】我們應該正確理解文字含義;千萬不要~。

I. 所有1至5年級書中的成語故事名字

一. 成語故事主人公 1 鑿壁偷光 匡衡 2 南柯一夢 淳於棼 3 東施效 顰班超 藺相如 國 岳飛 西施 5 赴湯蹈火 陳壽 8 殺妻求將 周...
1.當窗理雲鬢 對鏡貼花黃( 改頭換面)
2.夾岸數百步 中無雜樹 (獨一無二 )
3.復行數十步 豁然開朗 (棄暗投明)
4.讀書破萬卷 下筆如有神 (熟能生巧)
5.待到重陽日 還來就菊花(後會有期)
6.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絕處逢生)
二.
(一)綜合填充
01、精( 疲 )力盡 02、如火如( 荼 ) 03、先( 禮 )後兵
04、一( 語 )驚人 05、龍( 飛 )鳳舞 06、變本加( 厲 )
07、鞠躬(盡 )瘁 08、酣( 暢 )入夢 09、出類拔(萃 )
10、不( 計 )其數 11、聞雞(起 )舞 12、汗流( 浹 )背
13、踉踉( 蹌 )蹌 14、應接不( 暇 ) 15、魂飛( 魄 )散
16、自( 力 )更生
(二)填上動物名稱
01、(虎 )背(熊)腰 02、(雞 )飛(狗)跳
03、生(龍)活(虎 ) 04、( 狐)朋( 狗)友
05、(牛)鬼( 蛇)神 06、(鶴)立(雞 )群
07、( 鳳)毛(麟 )角 08、小肚( 雞 )腸
09、(猴 )年(馬 )月 10、畫(蛇)添足
11、(龜 )壽(鶴 )齡 12、(羊 )落虎口
(三)填上人體器官名稱
01、(頭 )昏(目)眩 02、狼(心)狗(肺 )
03、(目 )瞪(口)呆 04、昂(頭)挺(胸 )
05、迫在(眉 )(睫) 06、(心)驚(膽 )戰
07、(唇 )亡(齒)寒
(四)填上數字名稱
01、化整為(零) 02、(七)上八下 03、風靡(一 )時
04、(三)位一體 05、(六)親不認 06、(九)霄雲外
(五)綜合練習
⑴最大的差別——天壤之別 ⑵最遼闊的地方——天涯海角
⑶最大的變化——天翻地覆 ⑷最難做的飯——無米之炊
⑸最長的一天——一日三秋 ⑹最快的速度——風馳電掣
⑺最大的手術——開膛剖肚
三.常見別錯字
01、穿(川)流不息 02、融匯(會)貫通 03、朝三慕(暮)四
04、再接再勵(厲) 05、南袁(轅)北轍 06、自相茅(矛)盾
07、百感交積(集) 08、興興向榮(欣) 09、花好月園(圓)
10、因地治(制)宜 11、刻不允(容)緩 12、愛不失(釋)手
13、按部舊(就)班 14、完壁(璧)歸趙 15、素(肅)然起敬
16、望程(塵)莫及 17、赫呵(赫)有名 18、排山導(倒)海
19、晃(恍)然大悟 20、喋碟(喋)不休 21、風餐路(露)宿
22、意(義)不容辭 23、朝氣篷(蓬)勃 24、承前起(啟)後
四、成語補充
01、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02、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03、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04、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05、(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06、(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07、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08、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09、(招之則來),揮之即去. 10、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五.關於「手」的成語
1、形容敏捷--(眼疾手快) 2、形容聰穎--(心靈手巧)
3、形容高興--(手舞足蹈) 4、形容勤奮--(手不釋卷)
5、形容兇狠--(心狠手辣) 6、形容順利--(得心應手)
7、形容卑鄙--(不擇手段) 8、形容醫術高明--(妙手回春)
9、形容利索--(手到擒來) 10、形容驚慌--(手忙腳亂)
11、形容冷漠--(袖手旁觀) 12、形容專橫--(一手遮天)
13、形容無能--(束手就擒) 14、形容親密--(形同手足)
六.巧猜成語
染料鋪的貨品 (五顏六色) 色盲 (不分青紅皂白)
牧童玩吉他 (對牛彈琴) 六月打顫 (不寒而慄)
關羽戰李逵 (大刀闊斧) 悲劇演完 (不歡而散)
秋後的石榴 (皮開肉綻) 啞巴吃黃連 (不言而喻)
東郭先生救狼 (好壞不分) 月下老牽紅線(成人之美)
八月十五觀菊花(後會有期)
---------------------------------------------------------------
事倍功半 滔滔不絕 苦口婆心 星羅棋布 山窮水盡 燃眉之急 置之度外 提綱挈領 杳無音訊 渙然冰釋 化險為夷 貪污腐化 不名一文 不屑一顧 無稽之談 本末倒置 疾惡如仇 不期而遇 捨本逐末 生機勃勃 不同凡響 重整旗鼓 左右為難 杞人憂天 未雨綢繆 形神兼備 耿耿於懷 千錘百煉 見異思遷 起死回生 推波助瀾 栩栩如生 彈冠相慶 誇誇其談 附庸風雅 如坐春風 不共戴天 慘絕人寰 不謀而合 情不自禁 首當其沖 評頭論足
良莠不齊 危言聳聽 面目全非 神機妙算 行雲流水 面紅耳赤 飽經風霜 蔚然成風 飛黃騰達 面面相覷 相敬如賓 侃侃而談 改頭換面 狗尾續貂 無動於衷 改邪歸正 胸有成竹 走投無路 牢不可破 洞若觀火 洶涌澎湃 斤斤計較 漫不經心 不可思議 責無旁貸 差強人意 隨波逐流 魚目混珠 爐火純青 一揮而就 相提並論 刮目相看 相機行事 與日俱增 大有作為
根深蒂固 無動於衷 浩如煙海 狹路相逢 漠不關心 微言大義 素昧平生
邯鄲學步 捉襟見肘 體無完膚 嘆為觀止 妄自菲薄 不知所雲 恣意妄為
振聾發聵 螳臂當車 不寒而慄 耿耿於懷 年富力強 自強不息 屢試不爽
微乎其微 連篇累牘 獨當一面 南轅北轍 分道揚鑣 亡羊補牢 集腋成裘
炙手可熱 下里巴人 供不應求 湖光山色 片言只語 三言兩語 一塵不染
一絲不苟 信口雌黃 信口開河 涇渭分明 不足掛齒 水落石出 東窗事發
絡繹不絕 忍俊不禁 處心積慮 流離失所 安居樂業 顛沛流離 汗牛充棟
唾手可得 風聲鶴唳 生搬硬套 胸無城府 如履薄冰 側目而視 流連忘返
繪聲繪色 緣木求魚 信手拈來 寥若晨星 別出心裁 參差不齊 比比皆是
天馬行空 巧奪天工 不可開交 息息相關 無所不為 無以復加 自私自利
鱗次櫛比 東山再起 一氣呵成 改弦更張 天壤之別 慘絕人寰 一意孤行
置之度外 自食其果 滄海一粟 天倫之樂 鋌而走險 語重心長 志同道合
差不多就這些!

J. 五年級上冊語文的成語故事

自相矛盾

古時候,有個楚國人賣矛又賣盾。他拿起自己的盾誇口說:「我的盾堅固得很,隨你用什麼矛都戳不穿它。」又舉起自己的矛誇口說:「我的矛銳利得很,隨你什麼盾它都能戳穿。」有個圍觀的人問他:「用你的矛來戳你的盾,會怎麼樣呢?」那個楚國人張口結舌,回答不上來了。

濫竽充數

戰國時,齊宣王喜歡聽吹竽,他總是叫許多人一齊吹給他聽。有個南郭先生,從來不會吹竽,也混了進來。每當演奏時,他就鼓著腮幫,按著竽眼兒,裝出會吹的樣子,居然得到了和別人一樣多的俸祿。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湣王也喜歡聽吹竽。可是他不要許多人一齊吹,而要一個一個地單獨吹。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畫龍點睛

南北朝時,有個畫家叫張僧繇。一天,他在金陵安樂寺的牆壁上畫了四條龍。這四條龍張牙舞爪,形像逼真,但奇怪的是都沒有眼睛。遊客看了,覺得缺少神韻,很是可惜,就請張僧繇把龍的眼睛補上去。張僧繇推辭說,畫上眼睛,龍就會飛走。遊客不信,都以為張僧繇在嚇唬人。在大家的一再要求下,張僧繇只好提起筆來,輕輕一點。霎時間,只見烏雲密布,電閃雷鳴,被點上眼睛的龍騰空飛去。遊客們驚嘆不已,無不佩服張僧繇神奇的點睛之筆。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