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成語高考題匯編
㈠ 中國成語大會2018年還有嗎
2018年,沒有《中國成語大會》。
截止到2019年5月《中國成語大會》最新一季是2015年的《中國成語大會第二季》。
《中國成語大會第二季》(指2015年《中國成語大會》)是由中央電視台與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聯合主辦,科教頻道承辦,北京實力電傳製作。2015中國成語大會冠軍爭奪戰於2016年2月1日20:00在央視一套播出。
(1)2018成語高考題匯編擴展閱讀
該屆成語大會在選手與嘉賓組成方面也進行了升級:變個人參賽為各高校代表隊之間的對抗,還吸納了具有網路影響力的青年作家群參與節目。
該屆成語大會共從全國選拔24對選手,包括13對高校選手,11對作家選手。文化嘉賓如蔣方舟、余世存、酈波和蒙曼等則來自不同研究與創作領域,他們以更高和更廣闊的視角,對成語進行了豐富的解讀。2015年的成語大會舞台上,由來自全國各大高校的13對青春學霸和一群以文字為生的作家進行對決。
㈡ 成語玩命猜1000題全部圖解
成語玩命猜
一帆風順 [yī fān fēng shùn]
[釋義] 船掛著滿帆順風行駛。比喻非常順利,沒有任何阻礙。
㈢ 2018年有什麼成語適合公司的
適合公司的成語:蒸蒸日上、 欣欣向榮、如日方升、隆隆日上
【成語】: 蒸蒸回日上
【拼音】: zhēng zhēng rì答 shàng
【解釋】: 蒸蒸:上升、興盛的樣子。一天比一天上升發展。形容事業一天天向上發展。
【出處】: 《詩經·魯頌·泮水》:「烝烝皇皇,不吳不揚。」明·李開先《閑居集·資善大夫太常寺卿兼翰林院五經博士西橋劉公墓誌銘》:「余蒸蒸焉日有長進,而公病歸矣。」
【舉例造句】: 你世兄又是槃槃大才,調度有方,還怕不蒸蒸日上嗎?(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二回)
【拼音代碼】: zzrs
【近義詞】: 欣欣向榮、如日方升、隆隆日上
【反義詞】: 每況愈下、江河日下
【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興旺
㈣ 2018高考成語大全
1、犬牙交錯:比喻情況復雜,雙方有多種因素參差交錯。
2、日薄西山:太陽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經衰老或事物衰敗腐朽,臨近死亡。
3、如坐春風:在不知不覺中受到長輩或良師的懇切教誨。
4、入木三分:比喻分析問題很深刻。
5、三人成虎:傳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
6、上行下效 :指上面的人怎麼做,下面的人就跟著怎麼干。含貶義。
7、捨身求法:原指佛教徒不惜舍棄生命,去尋求佛法。後比喻真理而不犧牲自己的生命。
8、甚囂塵土:形容對傳聞之事議論紛紛,喧囂一時。
9、生靈塗炭:形容人民處於極端困若的境地。
10、生吞活剝:比喻生硬地模仿,搬用別人的理論,經驗等。
11、不脛而走:消息傳得很快。
12、不刊之論:不可改易的言論。
13、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態度蠻橫或愚昧無知。
14、不求聞達:不追求名譽和地位。
15、不以為然:不以為是正確的。
16、不足為訓:不值得作為效法的准則。
17、側目而視:斜著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憤恨。
18、差強人意:勉強使人滿意。
19、朝秦暮楚:比喻反復無常,也形容漂泊不定。
20、出言無狀:說話沒有禮貌。
21、危言危行:講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
22、未可厚非:指說話做事雖有缺點,但還有可取之處,應予諒解。
23、蔚為大觀: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給人一種盛大的印象。
24、無獨有偶:不只一個,還有配對的。
25、無可適從:適:到,往。從:聽從,跟隨。不知跟從誰好。比喻不知怎麼辦才好。
26、無人問津:沒有人來打聽渡口。比喻沒有人來探索嘗試或過問。
27、無所不為:沒有什麼不做。
28、無所不至:什麼壞事都干。與「無微不至」有天壤之別。
29、洗心革面:指清除壞思想。
30、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學藝術。
31、耳提面命:形容長輩教導熱心懇切。
32、罰不當罪:處罰和罪行不相當,多指處罰過重。
33、翻雲覆雨:反復無常或慣於玩弄手段。
34、分條縷析:形容有條有理細致分類或剖析。
35、分庭抗禮:原指賓客和主人分別站在庭院兩邊,以平等的禮節相見。後用以比喻互相對立,地位相當。
36、焚膏繼晷:點起燈繼續著白天(乾的事)。形容夜以繼日地勤奮工作或學習等。膏:油脂.焚膏:指點油燈。
37、粉墨登場:用粉,墨化裝,登台演出。也比喻壞人喬裝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38、風雲際會:比喻君臣遇合。也指遇到施展才能的好機會。
39、逢人說項:碰見人便稱道項斯的才學。比喻熱心替人揚名或稱道某事的好處。
40、鳳凰於飛:指鳳和凰比翼雙方。用以比喻夫妻恩愛。
41、腹誹心謗:胸懷不滿,心中怨恨。誹,謗:毀謗,說別人的壞話。
42、改頭換面:比喻只改變形式,不改變內容。
43、改弦更張: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方法,也可寫作「改弦易轍」。
44、感同身受:感激的心情如同親身感受到一樣。多用來代替別人表示謝意.身:親身。
45、綱舉目張:提起漁網總繩,所有的網眼都張開了。比喻抓住事物的要領,就可以帶動全面。也比喻文章條理分明。
46、高山景行:比喻行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
47、高屋建瓴:形容居高臨下,不可阻擋。也比喻對事情的把握境界高遠,能夠十分輕松地駕馭。
48、各得其所:原來表示各自如其所願,後來也表示每個人或每個事物都能得到適當的安排。
49、沽名釣譽:故意做引人贊揚的事,撈取名譽。
50、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嚴正大的樣子。
51、蠅頭微利:形容微不足道的小利。
52、游刃有餘:比喻做事輕車熟路,解決困難問題輕松利索。
53、芸芸眾生:指一群普普通同的人。
54、掌上明珠:指極受父母疼愛的孩子,特別是女兒。
55、振聾發聵:比喻對人的影響或啟發很大,即使糊塗麻木的人也會清醒過來。
56、紙上談兵:比喻空談書本知識,不解決實際問題。
57、炙手可熱:比喻氣焰熾盛,權勢顯赫。多含貶義。
58、眾口鑠金:熔化金屬;比喻輿論影響的強大。
59、珠圓玉潤:像珍珠那樣圓,像玉石那樣潤滑,形容歌聲婉轉或文字流暢。
60、煮豆燃萁:比喻弟兄骨肉相殘,也指內部一方受另一方的迫害。
61、迴光返照:比喻人臨死前精神突然興奮,也比喻事物滅亡前表面的暫時好轉
62、諱莫如深:事情嚴重而隱瞞得很嚴。
63、混混沌沌:迷糊不清的樣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64、豁然開朗:突然感到開闊通達,形容一下子明白通曉了某個道理。
65、火中取栗:比喻冒了風險替別人出力,自己吃了苦頭卻一無所獲。
66、吉光片羽:比喻殘存的珍貴文物。吉光:古代神話中的神獸名;片羽:一片毛。
67、佶屈聱牙:指文章讀起來不順口。佶屈:曲折;聱牙:不順口。
68、膠柱鼓瑟:比喻思想,做事等固執拘泥,不知變通。
69、矯揉造作:裝腔作勢,故意做作,很不自然。
70、盡善盡美:形容事物完美無缺。
71、驚弓之鳥:比喻受過驚嚇的人遇到一點動靜就害怕。
72、敬謝不敏:謝,推辭;不敏,無能。表示推辭做某事的婉辭。
73、舉案齊眉:形容夫妻互敬互愛。
74、空空如也:指空空的什麼也沒有。
75、空穴來風:比喻消息或傳說不是完全沒有原因。也比喻流言乘機會傳開來。
76、勞燕分飛:比喻別離。(多用於夫妻)
77、老氣橫秋:形容人沒有朝氣或擺老資格,自以為了不起。
78、力透紙背:形容書法剛勁有力,筆鋒簡直要透到紙張背面。也形容詩文立意深刻,詞語精練。
79、良莠不齊:一群人中有好有壞,側重於品質。不用於水平、成績等。
80、淋漓盡致:形容事情做得十分暢快或文章、說話表達得充分、透徹,也指暴露得很徹底。
81、馬革裹屍:用馬皮將屍體包裹起來,形容英勇殺敵,戰死疆場的 無畏氣概。
82、美輪美奐:指房屋高大美麗。
83、面面相覷:形容大家因驚懼或無可奈何而互相望著,都不說話。
84、明日黃花:原指重陽節過後逐漸萎謝的菊花。後多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黃花:菊花。
85、明珠暗投:懷才不遇或好人誤入歧途,泛指好的東西得不到賞識。
86、冥頑不靈:冥頑:愚蠢頑固。靈:聰明。形容愚昧無知。
87、目無全牛:比喻技術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地。全牛:整個一頭牛。
88、沐猴而冠: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權位的人。
89、泥牛入海:泥塑的牛進了大海。比喻一去不復返。
90、藕斷絲連:比喻表面上斷絕了關系,實際上雙方或一方對另一方在感情上仍有牽連。
91、拋磚引玉:自謙之辭,不能用於對方或第三方。
92、蓬蓽生輝:使寒門增添光輝。多用作賓客來到家裡,或贈送可以張掛的字畫等物的客套話。
93、披沙揀金:排除沙子,選取黃金。比喻精挑細選去粗取精,去偽存真。
94、萍水相逢:浮萍隨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來不認識的人偶然相遇。
95、七月流火:指天氣逐漸涼爽起來。
96、巧奪天工:人工的精巧勝過天然。形容技藝十分巧妙。奪:勝過。
97、窮兵黷武:隨意使用武力,不斷發動侵略戰爭。形容極其好戰。窮:竭盡;黷:隨便,任意。
98、曲突徙薪:把煙囪改建成彎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 比喻事先採取措施,才能防止災禍。
99、屈尊下顧:降低身份俯就。
100、趨之若鶩:像鴨子一樣成群跑過去,比喻很多人爭著趕去
㈤ 請用一個成語總結你的2018
坐立不安
[ zuò lì bù ān ]
【解釋】:坐著也不是,站著也不是。形容心情緊張,情緒不專安。
【出自】:明屬·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四十回:「自從哥哥吃官事,兄弟坐立不安,又無路可救。」
【示例】:蕭狀元終日在此來往,吾等見了~。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含
㈥ 2018公務員考試行測類比推理題如何快解成語
在公務員考試判斷推理模塊中,類比推理題目是常考題型之一。而在類比推理的常考知識點中,成語是每年都有涉及到的考點。所以華圖教育專家總結出了類比推理中涉及到成語的題目會考查到的關系,主要包括成語詞義、語法結構、感情色彩等幾個方面。
一、成語詞義
成語的詞義包括成語的含義、成語近義詞、成語反義詞。
例1.滿腹經綸 對於( ) 相當於 ( ) 對於 震撼
A.才能,精彩絕倫 B:才華,觸目驚心
C.才幹,美輪美奐 D:才學,絢麗多彩
【華圖解析】B。此題考查成語的含義。滿腹經綸表示有才華,觸目驚心表示震撼。其他的選項中詞語的含義都不能對應上。
例2.堅持不懈:半途而廢
A.異口同聲:眾說紛紜 B.春風拂面:寒風凜冽
C.提綱挈領:優柔寡斷 D.萬象更新:因循守舊
【華圖解析】A。此題考查反義詞關系。題干中堅持不懈和半途而廢互為反義詞;異口同聲與眾說紛紜也互為反義詞。B項春風拂面是形容春風吹在臉上舒服的感覺,寒風凜冽是形容非常寒冷,反義詞應該是炎熱,故排除;C項提綱挈領是用來比喻善於抓住問題的關鍵,優柔寡斷是指做事猶豫,缺乏決斷,二者也不是反義詞;D項萬象更新是比喻更換了新的面貌,顯出一派生氣,用來指新春欣欣向榮。因循守舊是比喻死守一套,缺乏創新的精神,二者也不具有嚴格的反義。故答案選A。
例3.南征北戰:東討西伐
A.萬紫千紅:奼紫嫣紅 B.古往今來:天南地北
C.朝三暮四:喜新厭舊 D.左顧右盼:東張西望
【華圖解析】D。此題考查近義詞和反義詞關系。題干中南征北戰和東討西伐是近義詞,並且「南」和「北」、「東」和「西」是反義詞,而「征」和「戰」、「討」和「伐」是近義詞;選項中只有D項的左顧右盼和東張西望符合此規律。故答案選D。
二、語法結構.
對於成語關系的考查,如果從詞義判斷沒有聯系或者沒有選項可選,則可以從第二個考查角度語法結構判斷。
例4.圍湖造田:飲鴆止渴
A.卧薪嘗膽:學以致用 B.忍辱偷生:削足適履
C.兢兢業業:刻苦奮進 D.山窮水盡:柳暗花明
【華圖解析】B。此題考查成語的語法結構。題干中所給成語之間從詞語的含義上來看兩者之間沒有關聯,所以分析語法結構。「圍湖造田」中「圍湖」是為了「造田」,二者是並列關系,「飲鴆止渴」中「飲鴆」是為了「止渴」,二者」是並列關系,並且「圍湖」、「造田」、「飲鴆」、「止渴」都是動賓結構的詞語,只有B項符合。
三、感情色彩
最後,有關成語的關系中,除了成語含義、語法結構外,還會涉及到的一類考點就是感情色彩褒貶關系,如例6所示。
例5.狼狽為奸:鶴立雞群
A.引狼入室:渾水摸魚 B.獐頭鼠目:沉魚落雁
C.心猿意馬:馬馬虎虎 D.鼠目寸光:為虎作倀
【華圖解析】B。此題考查成語的褒貶色彩義。題干中所給詞語從成語含義看二者沒有聯系,從語法結構上觀察也找不出與之類似的選項,所以觀察其褒貶色彩義。「狼狽為奸」為貶義詞,「鶴立雞群」為褒義詞,且每個成語含有兩種動物,符合此關系的只有B項。
㈦ 2018年語文全國卷高考成語列印
【成語】: 看殺衛玠
【拼音】: kàn shā wèi jiè
【解釋】: 衛玠:晉人,字叔寶,風採回極佳,為眾人所仰答慕。衛玠被人看死。比喻為群眾所仰慕的人。
【出處】: 《晉書·衛玠傳》:「京師人士聞其姿容,觀者如堵。玠勞疾遂甚,永嘉六年卒,時年二十七,時人謂玠被看殺。」
【舉例造句】: 衛玠從豫章至下都,人久聞其名,觀者如堵牆。玠先有羸疾,體不堪勞,遂成病而死,時人謂看殺衛玠。 ★明·李贄《初潭集·師友十》�
【拼音代碼】: kswj
【近義詞】:
【反義詞】:
【歇後語】:
【燈謎】:
【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為群眾所仰慕的人
【英文】:
【故事】: 西晉時期,太子洗馬衛玠很有才華,而且相貌堂堂,眉清目秀,堪稱一個美男子,少年時跟隨母親到京城投奔舅父,舅父經常在別人面前誇耀他,一時他的名聲很大,很多人前來爭相觀看與請教問題,27歲時因疲勞過度而死
㈧ 2018年中考復習病句成語排序題
1.病句是指結構不完整,意思表達得不明確、不清楚,有錯誤的句子。進行修改病句訓練的目的是認清寫句子時容易犯的錯誤,使自己少寫和不寫病句,把意思表達得明確、通順。 本年級常見的病句有以下幾種情況: (1)成分殘缺:這種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意思不完整。如:「放聲歌唱。」同學們知道一個句子一般可以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說的是「誰」或「什麼」,後一部分說的是「是什麼」、「做什麼」或「怎麼樣」,這兩個部分是句子的基本成分,缺一不可。 (2)意思重復:這種句子是前邊說了一個意思,後邊又重復說一遍,意思重復了。如:「我把不正確的錯別字改正過來了。」這里「不正確」和「錯別字」意思一樣,連著用就顯得重復多餘。 (3)用詞不當:這種句子是由於對詞義理解不清、用錯了近義詞等,造成詞不達意,違反了句子的結構規律。如:「同學們熱心歡迎新老師。」「熱心」一詞的意思是:有熱情、有興趣、肯盡力,用在「歡迎」前面顯然不合適。 (4)詞序顛倒:詞序是詞語在句子中排列的順序,這種順序反映了詞語在詞句結構中所處的地位。每一個詞語在語言結構中都有它特定的位置,離開了自己的位置,就犯了詞序不當的毛病。如:「今年的麥子豐收在望,長勢喜人。」小麥長勢喜人,才能豐收在望,詞序顛倒了就不符合客觀規律了。 2.修改病句的步驟。 (1)讀懂原句,弄清本意。首先要仔細讀病句,弄明白它要表達的主要意思。 (2)查找病因,確定病症。圍繞句子的主要意思找出病句的原因所在,弄懂屬於哪種類型的病句。 (3)對症下葯,修改病句。弄清病因後,要針對句子存在的問題,想好刪去什麼、添上什麼、更換什麼,然後動手改病句。 (4)仔細檢查,完成練習。讀修改後的句子,看是否正確,是否保留了句子的原意。 3.修改病句的方法。 (1)修改成分殘缺的句子,最主要的是要了解缺少哪個部分。如:「放聲歌唱。」這一句缺少了基本成分「誰」,所以句子表達的意思不明確,修改的辦法是補上這一部分,可改為:「同學們放聲歌唱。」 (2)修改意思重復的句子,最主要的是要了解哪個部分的意思是重復多餘的。如:「我把不正確的錯別字改正過來了。」顯然「不正確」重復了「錯別字」的含義,修改的辦法是把「不正確」或「錯別」去掉一個,保留一個,成為:「我把不正確的字改正過來了。」或者:「我把錯別字改正過來了。」 (3)修改用詞不當的句子,最主要的是找出哪個詞語使用不當,以及錯誤的性質(用錯了近義詞,范圍使用不當,詞語搭配不當)。如:「小剛十分愛護時間。」「愛護」的意思是:愛惜並保護,用在「時間」前面不恰當,可改用「愛惜」(意思是因為重視而不糟蹋),成為:「小剛十分愛惜時間。」 (4)修改詞序顛倒的句子,最主要的是找出哪個詞語的位置錯了,如:「我們討論了並且聽了校長的報告。」讀句子後就能發現先討論報告再聽報告是不符合事情的先後順序的,必須是先聽報告再討論報告,成為:「我們聽了並且討論了校長的報告。」
㈨ 2018吉林省考備考成語辨析之「莫衷一是」、「眾說紛紜」如何分辨
【莫衷一是】
【釋義】莫:不能。衷:折衷,斷定。是:對。不能斷定哪個對,哪個不對,形容意見分歧,沒有一致的看法。
【出處】清•吳趼人《痛史》第三回:「諸將或言固守待援,或言決一死戰,或言到臨安求救。議論紛紛,莫衷一是。」
【注意】「莫衷一是」這個成語側重的是「不一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只是不一致而已。使用時主語不能是某一個人。
【眾說紛紜】
【釋義】紛紜:多而雜亂。指人多嘴雜,各有各的說法,議論紛紛。
【出處】元•戴錶元《剡源集》第二十卷:「然當純公既沒;眾說紛紜;卒能堅忍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