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晴的成語組詞是什麼意思

晴的成語組詞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0-11-20 19:30:57

① 晴的組詞和成語

希望以下是晴的組詞和成語,能幫到你。

組詞

晴天:指天空中沒有雲或雲很少。

陰晴:是指向陽和背陰;也比喻得志和失意;也指北面和南面。

放晴:雨雪後天氣轉晴。

暖晴:基本意思為晴朗美好。

晴朗:沒有雲霧,日光充足。

晴照:晴明的陽光。

晩晴:謂傍晚晴朗的天色;比喻晩年處境優裕。

快晴:爽朗的晴天。

雪晴:雪止天晴。

晴爽:晴朗清爽。

晴空:晴朗的天空。

晴好:晴朗美好。

晴霞:明霞。

晴雨傘 :遮陽和擋雨兩用的傘。

霜晴:霜後的晴天。

晴美:晴朗美麗。

大晴天:晴朗的天氣。

詐晴:久雨暫晴。

暴晴:猶大晴。

新晴:天剛放晴;剛放晴的天氣。

成語

晴天霹靂:晴天打響雷。比喻突然發生意外的更多,令人震驚的事件。

雨過天晴:雨後轉晴。也比喻政治上由黑暗到光明更多。

② 成語組詞是什麼意思

沒有什麼含義。


又寫作「倢伃」(jié
yú)
漢代宮中女官名,是帝王妃嬪的稱號.一直沿用到明代。
沒有其它用法了。

③ 「睛」字開頭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沒有睛字開頭的四字成語,但有眼字開頭的成語:

眼不見為凈 指心裡不以為然,但又沒有辦法,只好撇開不管。也在懷疑儀器不幹凈時,用作自我安慰的話。
眼不見,心不煩 比喻只要沒有看見或不在眼前,也就不會為這操心或煩惱。
眼饞肚飽 形容人貪心大,沒有滿足的時候。
眼高手低 指要求的標准很高(甚至不切實際),但實際上自己也做不到。
眼觀四路,耳聽八方 形容人機智靈活,遇事能多方觀察分析。
眼花繚亂 繚亂:紛亂。看著復雜紛繁的東西而感到迷亂。也比喻事物復雜,無法辨清。
眼空四海 形容自高自大,什麼都看不見。
眼明手快 看得准,動作敏捷。
眼明心亮 心裡明白,眼睛雪亮。形容看問題敏銳,能辨別是非。
眼內無珠 比喻不識貨或看不出好壞。
眼中釘 比喻心中最厭惡、最痛恨的人。
眼中有鐵 比喻軍容整肅。
眼穿腸斷 眼穿:望眼欲穿。眼慾望穿,腸欲盼斷。形容盼望、相思之極。
眼穿心死 眼穿:望眼欲穿;心死:心如死灰。眼睛望穿,心也死了。形容殷切的盼望落空而極度失望。
眼高手生 眼界高但能力低。
眼觀六路 眼睛看到四面八方。形容機智靈活,遇事能多方觀察,全面了解。
眼觀四處,耳聽八方 形容人機智靈活,遇事能多方觀察分析。
眼花耳熱 兩眼昏眩,雙耳燥熱。形容飲酒微醉時的感覺。
眼花撩亂 形容看見美色或繁復新奇的事物而感到迷亂。
眼花雀亂 形容看見美色或繁復新奇的事物而感到迷亂。
眼花心亂 形容心神迷惑不定。
眼急手快 形容做事機警敏捷。
眼疾手快 形容做事機警敏捷。
眼尖手快 眼力好,動作快。
眼開眉展 形容極度高興。
眼餳耳熱 兩眼半睜半閉,朦朧而視,雙耳燥熱。形容飲酒微醉時的感覺。
眼笑眉飛 形容極度高興。
眼中拔釘 比喻除去心中最痛恨的人。

④ 成語組詞是什麼意思

其實詞的意思非常廣泛
一個叫字,也可以叫詞,比如:然(「這樣」的意思)
兩個字是常見的詞,比如:這樣
三個字也可以是詞,比如:朋友圈
四個字及以上也可以是詞,比如:一帆風順這類四字成語,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類俗語組成的詞
成語組詞的意思是用成語組成的詞
謝謝閱讀

⑤ 成語組詞什麼了什麼了

成語組詞什麼了什麼了 :
出語成章、
一語成箴、
一語成讖、
目成眉語

⑥ 成語組詞什麼雪月

風花雪月fēnghuāxuěyuè
[釋義] 泛指四時景色。原指封建文學里描寫自然景物四種對象。後比喻堆砌詞藻;內容貧乏;思想感情不健康的詩文。也比喻風流場中男女間戀愛的風流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
[語出] 宋·邵雍《伊川擊壤集序》:「雖死生榮辱;轉戰於前;曾未入於胸中;則何異四時風花雪月一過乎眼也?」
[近義] 花天酒地 花前月下
[用法] 多作貶義。有時多用於比喻花天酒地的生活。一般作定語、賓語。
[結構] 聯合式。
[例句] 在古代;王侯將相們醉心於~;過著奢靡的生活;而不顧百姓的疾苦。
[英譯] wind;flower;snow;andmoon…romanticthemes

⑦ 睛組詞有哪些詞語

睛字的組詞有張睛、目睛、偷睛、轉睛、凝睛、金睛、回睛、貓睛、眼睛、定睛、鼓睛、暴眼、眼不轉睛、張眼露睛、目不轉睛、畫龍點睛等。

(7)晴的成語組詞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詞語解析:

回睛

1、拼音:huí jīng

2、釋義:亦作「廻晴」。回轉目光。

目睛

1、拼音:mù jīng

2、釋義:眼珠。亦泛指眼睛。

偷睛

1、拼音:tōu jīng

2、釋義:猶偷眼。

目不轉睛

1、拼音:mù bù zhuǎn jīng

2、釋義:眼珠子一動不動地盯著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3、造句:

1)同學們目不轉睛地看老師做實驗。

畫龍點睛

1、拼音:huà lóng diǎn jīng

2、釋義: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後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使內容生動有力。

3、造句:

1)文章的最後一段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⑧ 成語組詞什麼了

千了百了
不了而了
一了百了
一了百了
yīliǎobǎiliǎo
[釋義] 把一件主要的事情了結以後;其餘有關的事情也跟著了結。
[語出] 明·王守仁《傳習錄》:「良知無前後;只知得現在的幾;便是一了百了。」
[正音] 了;不能讀作「liào」。
[辨形] 百;不能寫作「白」。
[近義] 一筆勾銷 壽終正寢 功德圓滿
[反義] 依然如故
[用法] 多用於消極的方面。一般作謂語、定語。
[結構] 連動式。
[辨析] ~和「功德圓滿」;都有「結束;完成任務」的意思;但~指一件事完成後才能結束;有消極因素;「功德圓滿」卻指積極因素的一面。二者不可通用。
[例句] 這項工程如果能在年底竣工;今年的工作任務就~

⑨ 睛的組詞有哪些謝謝了!

畫龍點睛,火眼金睛,目不轉睛,鼓眼努睛,夠不夠。

成語(chengyu,idioms)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彙中一部分定型的片語或短句。大多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的成語。

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語本就是一個微型的句子。 成語又是一種現成的話,跟慣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成語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成語,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故成語。

漢語成語的來源主要有五個方面:一是神話傳說,如誇父追日、精衛填海;二是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劍、狐假虎威;三是歷史典故,如負荊請罪、破釜沉舟;四是文人作品,如老驥伏櫪、青出於藍;五是外來文化,如功德無量、火中取栗。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