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2019高考必備成語及其解釋

2019高考必備成語及其解釋

發布時間: 2020-11-20 20:14:34

1. 韓國2019年度成語「共命之鳥」,為何該詞最能夠反應韓國的社會現實

韓國的社會現實狀況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不管其他人的死活,這個是共命之鳥象徵著正在搞分裂的韓國社會。這個韓國就是一隻共命之鳥,而這鳥非常奇特,是一個身體兩個頭,一個頭代表著韓國的「保守派」,另一個頭代表著韓國的「進步派」。

共命之鳥是佛教傳說中的一種鳥,兩頭一體,一榮俱榮,一死皆死。佛經故事中說此鳥的二頭彼此嫉妒爭斗,以至食毒而死,以喻不顧整體或害人即害己的道理。

韓國現在就是正在處於內部斗爭的狀態,兩個陣營都在不惜一切代價來鏟除對方,卻沒有想到會給韓國帶來什麼後果,加上總統也沒有採取任何措施,任其雙方矛盾激化,內亂不斷。長期斗爭下去,韓國最終的結果就是被分裂,國力大大削弱。受害者還是韓國自己國家的人民。

2. 誰有今年高考易錯易混詞,成語的資料,發點上來,謝謝了!

1 高考語文常考成語分類精編
(一)易望文生義的成語

1、 耿耿於懷:心事縈繞,不能忘懷。

2、 胸無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誠。

3、 炙手可熱:比喻氣焰盛,權勢大。

4、 目無全牛:比喻技藝高超。也比喻洞察事理,辦事精熟。

5、 差強人意:(1)還能振奮人們的意志。(2)大致上還能夠令人滿意。

6、 不刊之論:不可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

7、 首當其沖: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災難。

8、 不足為訓:指不值得作為准則或典範。

9、 文不加點: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高超。

10、罪不容誅:指殺了也抵不了其所犯的罪行。形容罪大惡極。

11、屢試不爽:屢次試驗,都沒有差錯。

12、萬人空巷:多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或新奇事物轟動一時。

13、振聾發聵:比喻高超的言論能使麻木糊塗的人覺醒。

14、渙然冰釋:比喻疑慮、誤會等一下子完全消除。

15、大快人心:指壞人壞事受到懲罰,使人們心裡感到非常痛快。

16、久假不歸:長期借去,不歸還。

17、身無長物:指除自身外再沒有多餘的東西。形容貧窮。

18、不名一文:連一文錢都沒。形容極為貧窮。

19、慘淡經營:(1)形容極端艱苦地從事詩文創作。(2)形容苦心規劃和開拓某項事業。

20、側目而視:形容敬畏、憎恨等神情。

21、明日黃花:多用來比喻過時的事物。

22、師心自用:指固執己見,自以為是。

23、事半功倍:形容費力小,收效大。

24、洛陽紙貴:形容好的著作,風行一時,廣為流傳。

25、不情之請:不合理的請求。常用作求助於人時的客套話。

26、每況愈下:指情況越來越壞,越來越糟糕。

27、窮兵黷武:用盡全部兵力,任意發動戰爭。形容極端好戰。

28、匪夷所思:不是平常人所能想像的。

29、七手八腳:形容很多人一起動手。也形容人多手雜,非常忙亂的樣子。

30、苦心孤詣:指盡心竭力鑽研達到別人所達不到的地步。

31、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眾,蠱惑人心。

32、莘莘學子:眾多的學子。

33、始作佣者:比喻某種壞事或惡劣風氣的創始者。

34、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法紀嚴明,嚴格執行。

35、不可理喻:不能夠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人不講道理。

--------------------------------------------------------------------------------

2 回復:高考語文常考成語分類精編
(二)褒貶易誤用的成語

貶義詞

1、 彈冠相慶:指即將做官而互相慶賀。

2、 粉墨登場:比喻登上政治舞台。

3、 無所不為:沒有什麼不做。指什麼事都干。

4、 死灰復燃:比喻失勢的人又重新得勢。也比喻已經消滅的事物又重新活動起 來。

5、 炙手可熱:比喻氣炎盛,權勢大。

6、 上行下效:指上面的人怎麼做,下面的人就跟著怎麼做。

7、 亦步亦趨:比喻因缺乏主見,任何事都模仿、追隨他人。

8、 趨之若鶩:比喻很多人爭相追逐、趨附。

9、處心積慮:存著某種想法,早已有了打算。形容用盡心思的謀劃。

10、評頭品足:泛指對人對事等多方議論、挑剔。

11、改頭換面:比喻只改變形式,而內容、實質不變。

12、沆瀣一氣:比喻氣味相投者結合在一起。

13、搖旗吶喊:比喻為別人助長聲勢。

14、翻雲覆雨:比喻玩弄手段,反復無常。

15、坐而論道:指空談大道理而不見行動。

16、一團和氣:指態度溫和而不講原則。

17、一唱一和:比喻相互呼應配合。

18、以鄰為壑:比喻把困難、災禍推給別人。

19、頤指氣使:形容有勢力的人的傲慢神情。

褒義詞

1、 嘆為觀止:贊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2、 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稱頌。

3、 東山再起:指隱退後復出任職。

4、 雨後春筍:比喻新事物大量迅速地涌現出來。

5、 蔚然成風:形容一種事物逐漸發展流行,行成風氣。

6、 鳳毛麟角:比喻珍貴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7、 不刊之論:不可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

8、 文不加點: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高超。

9、 耳提面命:形容嚴格要求殷切教誨。

10、苦心孤詣:指盡心竭力鑽研達到別人所無法達到的地步。

--------------------------------------------------------------------------------

3 回復:高考語文常考成語分類精編
(三)具有雙重含義的成語

1、 燈紅酒綠:(1)形容夜飲聚會的情景。(2)多用來形容尋歡作樂的腐化生活。

2、 苦心孤詣:(1)指盡心竭力鑽研,達到別人所達不到的地步。(2)指為了達到目的而費盡心思。

3、 想入非非:(1)指意念進入玄妙虛幻的境界。(2)形容脫離實際,幻想不能實現的事 。

4、 按圖索驥:(1)比喻做事死守教條,而不懂得變通。(2)比喻依據一定的線索去尋找事物。

5、 左右逢源:(1)比喻做事很順利。(2)比喻辦事圓滑。

6、 不絕如縷:(1)形容形勢十分危急。(2)形容聲音微弱而悠長。

7、 暗送秋波:(1)比喻美女暗中以眉目傳情。(2)比暗中討好別人或暗中勾搭。

8、 行雲流水:(1)形容詩文書法等自然流暢,不受拘束,就像飄浮著的雲和流 動著的水一樣。(2)形容事物流傳不遠,易於消失。

9、風花雪月:(1)指華麗空洞的詩文或言論。(2)比喻男女歡愛的風流事。

10、瞻前顧後:(1)形容做事謹慎。(2)形容顧慮太多,處理事情猶豫不決。

--------------------------------------------------------------------------------

4 回復:高考語文常考成語分類精編
(四)使用對象易誤用的成語

1、巧奪天工:人工的精巧勝過天然。形容技藝精妙高超。(人工的東西)

2、美輪美奐:形容房屋高大華美而眾多。(建築物)

3、汗牛充棟:形容藏書或著作極多。(書籍)

4、浩如煙海:形容事物數量繁多,極其豐富。(書籍、文獻)

5、相敬如賓:比喻夫妻之間互相尊敬,平等相待。(夫妻)

6、青梅竹馬:多指男女間幼時的親密感情。(男女)

7、兩小無猜:指男女兒時在一起玩耍,天真無邪,互不猜疑。(男女)

8、豆蔻年華:指少女十三四歲時的青春年華。(十三四歲的少女)

9、相濡以沫:比喻在困境中用微薄的力量相互幫助。(用於患難中 )

10、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識的人偶然相遇。(原來不認識的人

3. 1000個成語及解釋

1.禍起蕭牆:禍亂發生在家裡,比喻內部發生禍亂。
2.積重難返 : 指長期形成的不良風俗、習慣不易改變
3.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雖然很少,但是聚集起來就能縫成一件皮袍。比喻積少成多。
4.計日程功:可以數著日子計算進度,形容數著日子算進度,形容在較短期間就可以成功。
5.濟濟一堂 : 形容許多有才能的人聚在一起。
6.間不容發:中間容不下一根頭發,比喻與災禍相距極近,情勢極其危急。
7.見仁見智:對同一問題,各人從不同角度持不同的看法。
8.見賢思齊:見到好的,優秀的,就向其學習,向其看齊。
9.矯揉造作:形容過分做作,極不自然。
10.矯枉過正 : 糾正偏差做得過了頭
11.金科玉律:比喻不能變更的信條或法律條文。
12.噤若寒蟬:形容不敢作聲。
13.敬謝不敏:謝,推辭;不敏,無能。表示推辭做某事的婉辭。錯用於拒絕別人的要求
14.久假不歸 : 長期借去,不歸還。

15.開卷有益:讀書就有收獲。開卷,打開書本,借指讀書。
16.恪遵功令:嚴謹地遵守條令制度。
17.空穴來風:有了洞穴才有風進來,比喻消息和傳說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
18.苦心孤詣:費盡心思鑽研或經營。孤詣,別人所達不到的。(中性)。
19.狼奔豕突:狼和豬東奔西跑。比喻成群的壞人亂竄亂撞。(貶)。
20.良莠不齊:一群人中有好有壞,側重於品質。不用於水平、成績等。
21.臨淵羨魚 : 比喻只有願望,不去實干,就無濟於事。
22.令人發指:發指,頭發豎起來,形容非常憤怒。
23.另眼相看:用另一種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個人(或某種人)不同於一般。
24.門可羅雀 : 大門前面可以張網捕雀,形容賓客稀少,十分冷落。
25.門庭若市 : 形容交際來往的人很多。
26.面目全非 : 事物的樣子變得很厲害,貶義.指變得很糟。
27.目無全牛:用來形容技藝已達十分純熟的地步。(褒義詞)
28.沐猴而冠 : 沐猴戴帽子,裝成人的樣子。比喻裝扮得像個人物,而實際並不像。
29.暮鼓晨鍾 : 比喻可以使人警覺醒悟的話。
30.南轅北轍 : 形容行動和目的相反。
31.南轅北轍:心裡想往南去,車子卻往北走。比喻行動和目的相反。
32.泥沙俱下 : 比喻好壞不同的人或事物混雜在一起。
33.拋磚引玉:自謙之辭,不能用於對方或第三方。
34.蓬蓽生輝:謙辭,表示由於別人自己家來或張掛別人給自己題贈的字畫等而使自己十分光榮。
35.披肝瀝膽:比喻開誠相見,也比喻極盡忠誠。
36.披沙揀金:比喻從大量的事物中選擇精華。
37.萍水相逢:比喻向來不認識的人偶然相遇。
38.期期艾艾 : 口吃.不理解為懦弱猶豫等。
39.杞人憂天:比喻不必要的憂慮。
40.前事不忘 : 後世之師 指記住過去的經驗教訓,可以作為以後的借鑒。
41.黔驢技窮:比喻僅有的一點伎倆也用完了(貶)。
42.罄竹難書:把竹子用完了都寫不完。比喻事實(罪惡)很多,難以說完。
43.求全責備:苛責別人,要求完美 無缺。

44.虎視眈眈:形容貪婪而兇狠地注視。

45.怙惡不悛:一貫作惡,不肯悔改。
46.渙然冰釋:嫌隙、誤會消除。
47.荒誕不經:不經,不正常的。虛妄離奇,不合正理。
48.黃粱一夢:比喻想要實現的好事落得一場空。也說黃粱美夢,一枕黃粱。
49.諱莫如深:緊緊隱瞞。
50.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險給別人出力自己上了大當,一無所得。

成語(chengyu,idioms)是我國漢字語言詞彙中一部分定型的片語或短句。成語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

成語又是一種現成的話,跟慣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成語大都出自書面,屬於文語性質的。其次在語言形式上,成語是約定俗成的四字結構,字面不能隨意更換;成語在語言表達中有生動簡潔、 形象鮮明的作用。

4. 今年2014年的高考卷考了哪些成語,比較生僻的, 有典故的,列舉給我,謝謝

(一)鐵杵磨針
【典故】
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逃學,到街上去閑逛。
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嘆不已,「這么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裡讀書多沒意思?」
走著走著,在一個破茅屋門口
,坐著一個滿頭白發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鐵杵。李白走過去,「老婆婆,您在做什麼?」
「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個綉花針。」老婆婆抬起頭,對李白笑了笑,接著又低下頭繼續磨著。
「綉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綉花針嗎?」
「當然!」
「可是,鐵杵這么粗,什麼時候能磨成細細的綉花針呢?」
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鐵杵為什麼不能磨成綉花針呢?」
「可是,您的年紀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於是回去之後,再沒有逃過學。每天的學習也特別用功,終於成了名垂千古的詩仙。
【釋讀】
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有恆心,一定會成功的,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的孩子們,如果在學業上能認真、努力、有恆心,成績好一定是沒有問題的。

聞雞起舞
【典故】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盪、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司,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後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志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一次,半夜裡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乾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釋讀】
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成語「聞雞起舞」,形容發奮有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時振作。

亡羊補牢
【典故】
這故事出自「戰國策」。戰國時代,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對楚襄王說: 「你在宮裡面的時候,左邊是州侯,右邊是夏侯;出去的時候,鄢陵君和壽跟君又總是隨看你。你和這四個人專門講究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北)一定要危險啦!」
襄王聽了,很不高興,生氣罵道:「你老糊塗了嗎?故意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麼不幸,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 庄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陽城(今河南息縣西 北)。這才覺得庄辛的話不錯,趕緊派人把庄辛找回來,問他有什麼辦法;庄辛很誠懇地說:「我聽說過,看見兔子牙想起獵犬,這還不晚;羊跑掉了才補羊圈,也還不遲。……」
【釋讀】
這是一則很有意義的故事,只知道享樂,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結果必然是遭到悲慘的失敗無疑。
「亡羊補牢」這句成語,便是根據上面約兩句話而來的,表達處理事情發生錯誤以後,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例如一個事業家,因估計事情的發展犯了錯誤,輕舉冒進,陷入失敗的境地。但他並不氣餒,耐心地將事情再想了一遍,從這次的錯誤中吸取教訓,認為「亡羊補牢」,從頭做起,還不算晚呢!

守株待兔
【典故】
相傳在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農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過剛剛吃飽穿暖;一遇災荒,可就要忍飢挨餓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懶,膽子又特小,干什麼都是又懶又怕,總想碰到送上門來的意外之財。
奇跡終於發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裡耕地,周圍有人在打獵。吆喝之聲四處起伏,受驚的小野獸沒命的奔跑。突然,有一隻兔子,不偏不倚,一頭撞死在他田邊的樹根上。
當天,他美美地飽餐了一頓。
從此,他便不再種地。一天到晚,守著那神奇的樹根,等著奇跡的出現。
【釋讀】
成語「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勞而得,或死守狹隘的經驗,不知變通。

5. 2019年最霸氣的四字成語

一飛沖天
yī fēi chōng tiān
【解釋】鳥兒展翅一飛,直沖雲霄。比喻平時沒有特殊表現,一下做出了驚人的成績。

【出處】《韓非子·喻老》:「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史記·滑稽列傳》:「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結構】連動式成語

【用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比喻有驚人之舉

【近義詞】一鳴驚人

【例句】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2回:「只可憐安公子經他兩個那日一激,早立了個'~,一鳴驚人'的志氣。」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