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帶有分崩離析是的成語

帶有分崩離析是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1-20 20:30:49

A. 分崩離析式成語

分崩離析 [fēn bēng lí xī]
基本釋義
崩:倒塌;析:分開。崩塌解體,四分五裂。形容國家或集團分裂瓦內解。
出容 處
《論語·季氏》:「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

近義詞
同室操戈 豆剖瓜分 離心離德 四分五裂 爾虞我詐 同床異夢各行其是 支離破碎 土崩瓦解

B. 帶分的成語有啥

成語詞目
解釋

分崩離析 崩:倒塌;析:分開。崩塌解體,四分五裂。回形容國家或集團答分裂瓦解。
分別部居 分別:分辨,區分;部居:按部歸類。分類排列。
分釵斷帶 釵分開,帶斷了。比喻夫妻的離別。
分釵破鏡 比喻夫妻失散或分離。
分寸之末 比喻微少、細小。
分道揚鑣 分路而行。比喻目標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分風劈流 比喻說話乾脆而有力量。
分甘共苦 同享幸福,分擔艱苦。
分甘絕少 絕:拒絕,引伸為不享受;甘:好吃的。好吃的東西讓給人家,不多的東西與人共享。形容自己刻苦,待人優厚。
分毫不爽 比喻沒有絲毫差錯。
分毫析厘 毫、厘:都是細小的單位名稱;析:剖析。分析一毫一厘。形容分析細微。
分化瓦解 分化:分裂;瓦解:比喻分解、崩潰。使對方的力量分裂離散。

C. 分崩離析的成語解釋

分崩離析_成語解釋
【拼音】:fēn bēng lí xī
【釋義】:崩:倒塌;析:分開。崩塌解體,四回分五裂。
成語故事:答
春秋時期,魯國大夫季康子為鞏固自己的統治權力,想攻打附近的顓臾國。季康子的謀臣冉有和子路都是孔子的學生,他們問孔子該如何處理。孔子說:「治理一國不能使百姓安居樂業,國內處於分崩離析的狀態,恐怕要禍起蕭牆了。」

D. 成語接龍分崩離析

析肝瀝悃、
析精剖微、
析骸以爨、
析微察異、
析交離親、
析珪胙土、
析骨而炊、
析肝劌膽、
析珪判野、
析疑匡謬、
析骸而爨、
析言破律、
析圭儋爵、
析律舞文、
析毫剖厘、
析律貳端、
析圭分組、
析律二端、
析辯詭辭

E. 適用於分崩離析式開頭的四字詞語有哪些

一:適用於分崩離析式開頭的四字詞語:

1、土崩瓦解

讀音: tǔ bēng wǎ jiě,

釋義:比喻事物的分裂,像土崩塌,瓦破碎一樣,不可收拾。比喻徹底垮

2、四分五裂

【讀音】:sì fēn wǔ liè

【釋義】: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團結,不統一。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補語;用於政治等。

【出處】:《太公兵法·奇兵》:「四分五裂者,所以擊圓破方也。」

F. 分崩離析式的成語有什麼

【拼音】:bù kě yī shì

【解析】:一世:一時。認為當代的人都不行。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極點。


【出處】: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補遺》第十五卷:「王荊公少年;不可一世士。」

【例句】: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法西斯侵略軍席捲歐洲各國,~,但最終還是走上了歷

史的被告席。

G. 分崩離析成語解釋

分崩離析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fèn bēng lí xī ,意思是形容國家或集團分裂瓦解。語出《論語·季氏》:「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
成語解釋
崩:倒塌;析:分開。崩塌解體,四分五裂。形容國家或集團分裂瓦解。

成語出處
春秋時魯國的大夫季康子住在費邑(今山東費縣),他雖然名位是卿大夫,但權勢極大,甚至超出當時國君魯哀公。季康子為了進一步擴大和鞏固自己的統治權力,想攻伐附近的一個叫顓臾的小國,把它並吞過來。

孔子的學生冉有和子路當時都是季康子的謀臣,他倆覺得很難諫勸季康子,於是向孔子求教。孔子卻懷疑這是冉有的主意。冉有說:「這是季康的主意,我和子路都想制止他。」
孔子說:「你倆既然輔佐季康,就應該盡力勸阻他。」
冉有又說:「不過,如今顓臾的國力越來越強大。現在不攻取,以後可能會成為禍患。」
孔子說:「這話不對!治理一個國家,不必去擔憂土地、人口的多少;而應該多去想想怎樣使百姓安居樂業。百姓一安定,國家就會富強。這時再施行仁義禮樂的政教來廣泛招致遠方的百姓,讓他們能安居樂業。而你們倆輔佐季康,使得遠方的百姓離心而不來歸附,人民有異心而不和,國家分裂而不能集中。在自己的國家處於分崩離析的情況下,還想去用武力攻伐顓臾,我恐怕季康的麻煩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
「蕭牆」是國君宮門前的照壁。孔子的意思是季康的麻煩在內部而不在外面。在這個故事中又引伸出另一個成語「禍起蕭牆」,形容內部發生禍亂。
示例:只是由於一個錯誤的決策,使得一個國家分崩離析了。

H. 成語「分崩離析」出自哪裡

出處

  • 《論語·季氏》:「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

I. 成語眼分崩離析出自哪裡

分崩離析
fēnbēnglíxī
[釋義] 崩:倒塌崩裂;析:散開;解體。分裂崩潰;離散解體。形容國家或集團分裂瓦解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語出] 《論語·季氏》:「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
[正音] 分;不能讀作「fèn」。
[辨形] 析;不能寫作「柝」。
[近義] 土崩瓦解 四分五裂
[反義] 堅如磬石 堅不可摧
[用法] 用作貶義。多用於形容國家、集體等在崩潰、瓦解前不可收拾的樣子。一般作謂語、定語、補語。
[結構] 聯合式。

J. 成語眼分崩離析出自哪裡求答案

分崩離析_成語解釋
【拼音】:fēn bēng lí xī
【釋義】:崩:倒塌;析:分開。崩塌解體,四版分五裂。
成語故事:
春秋權時期,魯國大夫季康子為鞏固自己的統治權力,想攻打附近的顓臾國。季康子的謀臣冉有和子路都是孔子的學生,他們問孔子該如何處理。孔子說:「治理一國不能使百姓安居樂業,國內處於分崩離析的狀態,恐怕要禍起蕭牆了。」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