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描寫愁人的成語

描寫愁人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1-20 20:55:06

A. 描寫人憂愁的成語

愁眉不展
展:舒展。由於憂愁而雙眉緊鎖。形容心事重重的樣子。


唐·姚鵠《隨州獻李侍御》詩:「舊隱每懷空竟夕;愁眉不展幾經春。

B. 描寫人物內心活動憂愁的成語

描寫人物內心活動憂愁的成語:
憂心忡忡 忡忡:憂慮不安的樣子。形容心事重重,非專常憂愁。屬
憂心如焚 焚:火燒。心裡憂愁得像火燒一樣。形容非常憂慮焦急。

鬱郁不樂 鬱郁:心裡憂愁,苦悶。形容愁悶不樂。
鬱郁寡歡 鬱郁:憂郁;寡:少。
食不下咽 食物雖在口中但咽不下去。形容憂心忡忡,不思飲食。
神愁鬼哭 形容十分愁苦凄慘。
食不知味 同「食不甘味」。

C. 描寫人物憂愁的成語大全

心灰意冷
愁眉不展
愁眉苦臉
愁眉緊縮
憂心忡忡
鬱郁寡歡一、【
愁眉不展】chóuméibùzhǎn
形容心事重重的樣子。也作「愁眉緊鎖」。[語出]唐·姚鵠《隨州獻李侍御》詩:「舊隱每懷空竟夕;愁眉不展幾經春。」
二、【愁眉苦臉
】chóu
méi

liǎn
皺著眉頭,哭喪著臉。形容愁苦的神色。[語出]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對人前巧語花言,背地裡愁眉苦臉。」
三、【
憂心忡忡】yōu
xīn
chōng
chōng
意思是形容心事重重,非常憂愁,在擔心著什麼。每個字的意思是憂:憂愁,憂慮。忡忡:憂慮不安的樣子。形容心事重重,非常憂愁、擔心。四、【
鬱郁寡歡】yù

guǎ
huān
形容心裡苦悶,指悶悶不樂。出自戰國楚·屈原《九章·抽思》:「心鬱郁之憂思兮,獨永嘆乎增傷。」

D. 描寫人有心事的成語有哪些

不茶不飯 不思飲食。形容心事重重。
愁眉不展 展:舒展。由於憂愁而雙眉緊鎖。形容心事重重的樣子。
寢不安席 睡覺也不能安於枕席。形容心事重重,睡不著覺。
憂心忡忡 忡忡:憂慮不安的樣子。形容心事重重,非常憂愁。
輾轉反側 輾轉:翻來復去;反側:反復。翻來復去,睡不著覺。形容心裡有所思念或心事重重。
寢不聊寐 亦作「寢不成寐」。睡不著覺。形容心事重重。

E. 關於描寫人憂傷的成語有哪些

悲痛欲絕 若喪考妣 抱頭痛哭 痛入心脾

痛哭流涕 泣下如雨 大放悲聲 東南雀飛

淚干腸斷 觸景傷心 為虺弗摧 如喪考妣

透骨酸心 傷心蒿目 肝腸寸斷 淚如泉滴

人琴俱亡 五內俱崩 泣不成聲 觸目傷心

觸目傷懷 佳人薄命 疾首痛心 三迭陽關

目斷魂銷 怒氣沖天 抱璞泣血 鬢亂釵橫

痛心拔腦 傷心疾首 傷心慘目 連天烽火

丹青妙手 額蹙心痛 痛心入骨 哀痛欲絕

棋逢對手--比喻爭斗的雙方本領不相上下。

抱頭大哭--形容非常傷心或很是感動的樣子。

悲痛欲絕--絕:窮盡。悲哀傷心到了極點

痛哭流涕--涕:眼淚。形容傷心到極點。

淚干腸斷--形容傷心到極點。

透骨酸心--形容極度傷心。

人琴俱亡--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遺物,懷念死者的悲傷心情。

觸目傷懷--見「觸目傷心」。

目斷魂銷--目斷:竭盡目力所見。指竭盡目力也看不見,因而內心十分悲痛。形容因離別而十分傷心。亦作「目斷魂消」。

痛心拔腦--形容傷心到極點。

丹青妙手--丹青:原指丹砂和青欔兩種作顏料的礦物,後泛指顏料。多指國畫大師

抱頭痛哭--指十分傷心或感動,抱頭大哭

大放悲聲--放聲痛哭。形容非常傷心。

為虺弗摧--虺:小蛇。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難辦。比喻弱敵不除,必有後患。

肝腸寸斷--比喻傷心到極點。

泣不成聲--哭得噎住了,出不來聲音。形容非常傷心。

疾首痛心--①傷心到時極點。②痛恨到極點。

抱璞泣血--比喻懷才不遇,傷心悲痛。

傷心慘目--傷心:使人心痛;慘目:慘不忍睹。形容非常悲慘,使人不忍心看。

痛心入骨--形容傷心到了極點。

明知故問--明明知道,還故意問人。

若喪考妣--喪:死去;考:父親;妣:母親。好象死了父母一樣地傷心。

泣下如雨--眼淚象雨一樣。形容傷心到極點。

觸景傷心--見「觸景傷情」。

傷心蒿目--舊時謂志士仁人對艱危時世的關切憂慮。

五內俱崩--傷心得連內臟都破碎了。形容極度哀痛。

佳人薄命--指年輕美女命不好

怒氣沖天--怒氣部上天空。形容憤怒到極點。

傷心疾首--痛心疾首,形容痛心之至。

額蹙心痛--極度憂愁傷心貌。

痛入心脾--形容悲痛到了極點。

東南雀飛--比喻夫妻分離。

如喪考妣--喪:死去;考:已死的父親;妣:已死的母親。好象死了父母一樣地傷心。

淚如泉滴--形容觸動傷心事,眼淚象泉水一樣流出。

觸目傷心--看到某種情況而內心傷悲。

三迭陽關--三迭:反復歌唱某一句;陽關:古關名,在今甘肅敦煌縣西南。原指古代送別的曲調。後也比喻離別。

鬢亂釵橫--鬢:耳邊的頭發;釵:婦女的首飾。耳邊的頭發散亂,釵子橫在一邊。形容婦女心緒不佳,無心梳妝打扮

連天烽火--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比喻戰火或戰爭。形容戰火燒遍各地。

哀痛欲絕--傷心得要死。形容悲痛到了極點。

F. 描寫人物憂愁的成語大全

心灰意冷 愁眉不展 愁眉苦臉 愁眉緊縮 憂心忡忡 鬱郁寡歡一、【 愁眉不展】chóuméibùzhǎn 形容心事重重的樣子。也作「愁眉緊鎖」。[語出]唐·姚鵠《隨州獻李侍御》詩:「舊隱每懷空竟夕;愁眉不展幾經春。」 二、【愁眉苦臉 】chóu méi kǔ liǎn 皺著眉頭,哭喪著臉。形容愁苦的神色。[語出]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對人前巧語花言,背地裡愁眉苦臉。」 三、【 憂心忡忡】yōu xīn chōng chōng 意思是形容心事重重,非常憂愁,在擔心著什麼。每個字的意思是憂:憂愁,憂慮。忡忡:憂慮不安的樣子。形容心事重重,非常憂愁、擔心。四、【 鬱郁寡歡】yù yù guǎ huān 形容心裡苦悶,指悶悶不樂。出自戰國楚·屈原《九章·抽思》:「心鬱郁之憂思兮,獨永嘆乎增傷。」

G. 描寫人物內心憂愁的成語

憂心忡忡 忡忡:憂慮不安的樣子。形容心事重重,非常憂愁。

憂心如焚 焚:火燒。心裡憂愁得像火燒一樣。形容非常憂慮焦急。

鬱郁不樂 鬱郁:心裡憂愁,苦悶。形容愁悶不樂。

鬱郁寡歡 鬱郁:憂郁;寡:少。形容心裡苦悶,少言少語,悶悶不樂。

怨天尤人 怨:怨恨;天:命運;尤:責怪,歸罪。指遇到挫折或出了問題,一味報怨天,責怪別人。

無病自炙 灸:灼,多指中醫用艾葉等灼燒身體某一部分的醫療方法。比喻自找苦吃或自尋煩腦。

食不甘味 甘味:感到味道好。吃東西都覺得沒有味道。形容心裡有事,吃東西也不香。

食不下咽 食物雖在口中但咽不下去。形容憂心忡忡,不思飲食。

神愁鬼哭 形容十分愁苦凄慘。

食不知味 同「食不甘味」。

柔腸百結 柔和的心腸打了無數的結;形容心中郁結著許多愁苦。

日坐愁城 愁城:比喻為憂愁所包圍。整天沉浸在愁苦之中。

悶悶不樂 悶悶:心情不舒暢,心煩。形容心事放不下,心裡不快活。

積憂成疾 憂:憂慮。長久憂慮就會得病。

借酒澆愁 藉助酒來排遺心中的積郁。

叫苦不迭 不迭:不停止。形容連聲叫苦。

九回腸斷 形容痛苦、憂慮、愁悶已經到了極點。

叫苦連天 不住地叫苦。形容十分痛苦。

九回腸 形容回環往復的憂思。回腸:形容內心焦慮不安。

後顧之憂 顧:回頭看。來自後方的憂患。指在前進過程中,擔心後方發生問題。

回腸九轉 好象腸子在旋轉。形容內心痛苦焦慮已極。

多愁善感 善:容易,好;感:傷感。容易發愁和傷感。形容人感情脆弱

長吁短嘆 吁:嘆息。長一聲、短一聲不住地嘆氣。形容發愁的神情。

愁眉不展 展:舒展。由於憂愁而雙眉緊鎖。形容心事重重的樣子。

愁腸百結 愁腸:憂愁的心腸。百結:極多的結頭。憂愁苦悶的心腸好象凝結成了許多的疙瘩。形容愁緒郁結,難於排遣。

愁腸寸斷 愁腸:憂思縈繞的心腸。愁得腸子都斷成一段段的。形容憂愁到了極點。

愁眉苦臉 皺著眉頭,哭喪著臉。形容愁苦的神色。

愁雲慘霧 形容暗淡無光的景象。多比喻令人憂愁苦悶的局面。

愁眉鎖眼 鎖:緊皺。愁得緊皺眉頭,眯起雙眼。形容非常苦惱的樣子。

愁山悶海 憂愁如山,苦悶似海。形容愁悶象山一樣大,象海一樣深,無法排遣。

慘然不樂 表情凄楚的樣子。

不茶不飯 不思飲食。形容心事重重。

唉聲嘆氣 因傷感郁悶或悲痛而發出嘆息的聲音。

H. 描寫人憂愁的成語

1、惴惴不安:惴:憂愁、恐懼。形容因害怕或擔心而不安。
2、悶海愁山:憂愁如山,苦悶似海。形容愁悶象山一樣大,象海一樣深,無法排遣。
3、愁腸九轉:指重重憂愁縈繞心懷。
4、以樂慆憂:樂:快樂。以娛樂度過憂患。比喻以快樂的方式來掩飾憂愁。
5、休戚相關:休:歡樂,吉慶;戚:悲哀,憂愁。憂喜、福禍彼此相關聯。形容關系密切,利害相關。
6、視丹如綠:丹:紅。把紅的看成綠的。形容因過分憂愁而目視昏花。
7、萬慮千愁:千、萬:形容多。指憂愁思慮非常多。
8、愁眉不展:展:舒展。由於憂愁而雙眉緊鎖。形容心事重重的樣子。
9、愁顏不展:展:舒展。心裡憂愁,雙眉緊鎖。形容心事重重的樣子。
10、鼉憤龍愁:鼉:揚子鱷。如鼉憤怒,如龍憂愁。比喻樂曲的情調悲憤。
11、虱多不癢:債欠多了反而不憂愁。比喻困難成堆,認為反正一時解除不了,也就不去愁它了。
12、額蹙心痛:極度憂愁傷心的樣子。
13、雨泣雲愁:淚下如雨,愁多如雲。形容憂愁深重。
14、多病多愁:形容人體弱多病,感情脆弱,容易憂愁苦悶。舊時常形容才子佳人的嬌弱體態。
15、如有隱憂:憂:愁苦,憂愁。象心中有說不出的憂愁一樣。
16、玉慘花愁:形容女子憂愁的樣子。
17、愁緒如麻:憂愁的思慮像麻一樣煩亂。形容煩愁之極。
18、唯食忘憂:食:吃飯;憂:憂愁。人生要經歷許多愁苦,只有在吃飯時可以暫時忘卻。
19、日坐愁城:愁城:比喻為憂愁所包圍。整天沉浸在愁苦之中。
20、坐卧不安:坐著躺著都不安寧。形容因憂愁恐懼而不安的樣子。
21、酒澆壘塊:壘塊:指心裡郁積著的憂愁、氣憤。指用喝酒的方式來消去心中的愁悶。
22、憂心忡忡:忡忡:憂慮不安的樣子。形容心事重重,非常憂愁。
23、破愁為笑:猶言轉憂為喜。由憂愁轉為歡喜。
24、憂心如醉:憂愁痛苦的情態就像喝醉了酒一樣。
25、伯慮愁眠:伯慮:國名;愁:憂愁。伯慮國的人憂慮睡眠。形容太過憂慮。
26、疚心疾首:疚:久病,憂慮。因歉疚而內心不安。心中不安,頭痛腦脹。形容十分悲痛憂愁或不安。
27、遷客騷人:遷客:被貶謫到外地的官吏;騷人:詩人。貶黜流放的官吏,多愁善感的詩人。泛指憂愁失意的文人。
28、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慮:考慮;憂:憂愁。人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出現眼前的憂患。表示看事做事應該有遠大的眼光,周密的考慮。
29、相關休戚:休:歡樂,吉慶;戚:悲哀,憂愁。憂喜、福禍彼此相關聯。形容關系密切,利害相關。
30、無慮無思:猶言無憂無慮。沒有一點憂愁和顧慮。
31、獨坐窮山,放虎自衛:窮:沒有出路。獨自坐在沒有出路的深山裡,放出老虎來護衛自己。比喻獨自為憂愁所包圍。
32、眼淚洗面:形容憂愁悲傷,淚流滿面。
33、眉頭不伸:形容憂愁煩悶的樣子。
34、雲愁霧慘:形容暗淡無光的景象。多比喻令人憂愁苦悶的局面。
35、獨坐愁城:愁:憂愁。獨自坐在憂愁的城中。比喻獨自為憂愁所包圍。
36、柔腸寸斷:柔軟的心腸一寸一寸地斷開。形容女子的憂愁苦悶。
37、排憂解難:排除憂愁,解除困難。
38、慢易生憂:慢:疏慢;易:輕易;憂:憂愁。疏慢輕易必然壞事,因而產生憂愁。
39、消愁釋悶:釋:解除。消除憂愁,排解郁悶
40、樂以忘憂:由於快樂而忘記了憂愁。形容非常快樂。
41、愀然不樂:愀然:憂愁的樣子。臉上憂愁嚴肅,心中不愉快。
42、愁雲慘淡:慘淡:暗淡。原指陰沉沉的雲層遮得天色暗淡無光。也用以形容使人感到憂愁、壓抑的景象或氣氛。
43、愁腸寸斷:愁腸:憂思縈繞的心腸。愁得腸子都斷成一段段的。形容憂愁到了極點。
44、排愁破涕:排:推開;涕:淚水。推開憂愁,收住淚水。形容變憂愁為歡悅。
45、眉頭不展:展:舒展。緊皺著眉頭,愁悶不樂的樣子。形容憂愁煩悶的樣子。
46、鰲憤龍愁:如鼉憤怒,如龍憂愁。比喻樂曲的情調悲憤。
47、怊怊惕惕:怊怊:悵惘;惕惕:憂懼。形容人憂愁感傷,失意惆悵。
48、樂而忘憂:高興得忘記了憂愁。
49、債多不愁:債欠多了反而不憂愁。比喻困難成堆,認為反正一時解除不了,也就不去愁它了。
50、分憂代勞:分擔憂愁,代替操勞。
51、憂心如搗:憂愁得像有東西在搗心一樣。形容十分焦急。
52、愁眉苦目:愁眉:緊皺眉頭。愁苦的樣子。形容人憂愁苦惱。
53、愁雲慘霧:形容暗淡無光的景象。(www.lz13.cn)多比喻令人憂愁苦悶的局面。
54、自貽伊戚:貽:遺留;伊:此;戚:憂愁,悲哀。比喻自尋煩惱,自招憂患。
55、休戚是同:休:喜慶;戚:憂愁。憂喜、福禍彼此相關聯。形容關系密切,利害相關。
56、干愁萬斛:干愁:無濟於事的空發愁;萬斛:指數量多。沒有必要的憂愁極多。
57、憂憤成疾:憂愁氣憤得病了。形容極其憂憤。
58、愁腸百結:愁腸:憂愁的心腸。百結:極多的結頭。憂愁苦悶的心腸好像凝結成了許多的疙瘩。形容愁緒郁結,難於排遣。
59、哀而不傷:哀:悲哀;傷:傷害。憂愁而不悲傷,形容感情有節制;另形容詩歌、音樂優美雅緻,感情適度。比喻做事沒有過頭也無不及。
60、雙眉不展:展:舒展。由於憂愁而雙眉緊鎖。形容心事重重的樣子。
61、開釋左右:開釋:開導解釋;左右:用於信札,尊稱對方。指用勸慰、開導的話消除對方的憂愁、疑慮和煩惱。
62、愁海無涯:愁海:愁深似海。憂愁的盡情就像大海一樣無邊無際。形容精神上憂郁、惆悵。
63、愁山悶海:憂愁如山,苦悶似海。形容愁悶象山一樣大,象海一樣深,無法排遣。
64、千愁萬緒:許許多多憂愁和思緒。
65、悒悒不樂:悒悒:憂愁不安的樣子。心裡郁悶,感到不快。
66、憂能傷人:指憂愁會損害人的健康。
形容疲憊的成語
形容很傷心的成語

I. 描寫"人物內心憂愁"的成語有哪些

憂心忡來忡 憂心如焚 鬱郁自不樂 鬱郁寡歡 怨天尤人

J. 描寫憂愁的成語

哀而不傷 哀:悲哀;傷:傷害。憂愁而不悲傷,形容感情有節制;另形容詩歌、音樂優美雅緻,感情適度。比喻做事沒有過頭也無不及。
出處:《論語·八佾》:「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唉聲嘆氣 因傷感郁悶或悲痛而發出嘆息的聲音。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十八:「終日價沒心沒想,哀聲嘆氣。」
噯聲嘆氣 因傷感、煩悶或痛苦而發出嘆息的聲音。
黯然神傷 指心神悲沮的樣子。
出處:清·百一居士《壺天錄》:「女更黯然神傷,泫然流涕。」
鰲憤龍愁 如鼉憤怒,如龍憂愁。比喻樂曲的情調悲憤。
慘然不樂 表情凄楚的樣子。
出處:唐·陳鴻《東城老父傳》:「自老人居在道旁,往往有郡太守休馬於此,皆慘然不樂。」
茶飯無心 沒有心懷喝茶吃飯。形容心情苦悶。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四回:「忙得鳳姐茶飯無心,坐卧不寧。」
愁腸百結 愁腸:憂愁的心腸。百結:極多的結頭。憂愁苦悶的心腸好象凝結成了許多的疙瘩。形容愁緒郁結,難於排遣。
出處:《敦煌變文集·王昭君變文》:「愁腸百結虛成著,口口口行沒處論。」
愁腸寸斷 愁腸:憂思縈繞的心腸。愁得腸子都斷成一段段的。形容憂愁到了極點。
出處:晉·傅玄《雲歌》:「青山徘徊,為我愁腸。」唐·張鷟《遊仙窟》:「淚臉千行,愁腸寸斷,端坐橫琴,涕血流襟。」
愁腸九轉 指重重憂愁縈繞心懷。
出處:明·邵璨《香囊記·得書》:「我終日里愁腸九轉,到如今尺素空傳,越教人中心慘然。」
愁眉不展 展:舒展。由於憂愁而雙眉緊鎖。形容心事重重的樣子。
出處:唐·姚鵠《隨州獻李侍御》之二:「舊隱每杯空竟夕,愁眉不展幾經春。」
愁山悶海 憂愁如山,苦悶似海。形容愁悶象山一樣大,象海一樣深,無法排遣。
出處: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二折:「俺又不曾弄月嘲風,怎攬這場愁山悶海。」
愁緒如麻 愁緒:憂愁的心緒。麻:亂麻。憂愁的思慮像亂麻一樣。形容煩愁之極。
愁雲慘淡 慘淡:暗淡。原指陰沉沉的雲層遮得天色暗淡無光。也用以形容使人感到憂愁、壓抑的景象或氣氛。
出處: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翰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愁雲慘霧 形容暗淡無光的景象。多比喻令人憂愁苦悶的局面。
出處:宋·釋道源《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二:「時有圓應長者,出眾作禮問曰:『雲愁霧慘,大眾嗚呼,請師一言,未在告別。』」
獨坐愁城 愁:憂愁。獨自坐在憂愁的城中。比喻獨自為憂愁所包圍。
出處:漢·李陵《答蘇武書》:「身之窮困,獨坐愁苦。」
額蹙心痛 極度憂愁傷心的樣子。
出處:明天放道人《〈四聲猿〉序》:「《漁陽》意氣,泉路難灰,世人假慈悲學大菩薩,而勤王斷國之徒,多在塗脂調粉之輩,此文長所為額蹙心痛者乎。」
怫然不悅 怫然:憂愁或憤怒的樣子;悅:愉快,高興。憤怒,很不愉快。
鬼哭神愁 形容驚恐憂愁。
出處:明·陳汝元《金蓮花·釋憤》:「我想做丞相時威靈震主,權勢傾朝。手指一揮,兩班裡鳥驚魚駭;眉頭半鎖,滿朝中鬼哭神愁。」
忽忽不樂 忽忽:心中空虛恍惚的情態。形容若有所失而不高興的樣子。
出處:《史記·梁孝王世家》:「三十五年冬,復朝。上疏欲留,上弗許。歸國,意勿勿不樂。」
今愁古恨 愁:憂愁;恨:怨恨。古今的恨事。形容感慨極多。
出處:唐·白居易《題靈岩寺》詩:「今愁古恨入絲竹,一曲涼州無限情。」
舊恨新愁 新的愁苦和以前未排解的苦悶。
出處:宋·向滈《如夢令·道人書郡樓》詞:「舊恨新愁無際,近水遠山都是,西北有高樓,正好行藏獨倚。」
疚心疾首 疚:久病,憂慮。因歉疚而內心不安。心中不安,頭痛腦脹。形容十分悲痛憂愁或不安。
出處:《魏書·顯祖記》:「朕思百姓病苦,民多非命,明發不寐,疚心疾首,是以廣集良醫,遠采名葯,欲以救護兆民。」
哭喪著臉 心裡不愉快,臉上顯出不高興的樣子。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四回:「那老頭子哭喪著臉,不知說了一句甚麼話,符老爺登時大發雷霆起來,把那獨腳桌子一掀,匉訇一聲,桌上的東西翻了個滿地。」
勞心焦思 勞:費;焦:焦急。形容人為某事憂心苦思。
出處:唐·杜甫《憶昔二首》一:「張後不樂上為忙,至令今上猶撥亂,勞心焦思補四方。」
勞心苦思 費盡心機,苦思焦慮。
出處:唐·杜甫《憶昔二首》一:「張後不樂上為忙,至令今上猶撥亂,勞心焦思補四方。」
樂以忘憂 由於快樂而忘記了憂愁。形容非常快樂。
出處:《論語·述而》:「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慢易生憂 慢:疏慢;易:輕易;憂:憂愁。疏慢輕易必然壞事,因而產生憂愁。
出處:《管子·內業》:「思索生知,慢易生憂,暴傲生怨,憂郁生疾。」
茫然若失 茫然:失意的樣子;若失:好像失去了東西。形容精神不集中,恍惚,若有所失的樣子。
出處:先秦·孟軻《孟子·滕文公上》:「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撫然為間曰:『命之矣。』集註:『撫然茫然自失之貌。』」
眉頭不伸 形容憂愁煩悶的樣子。
悶海愁山 憂愁如山,苦悶似海。形容愁悶象山一樣大,象海一樣深,無法排遣。
出處:元·施惠《幽閨記·三十二纓閨拜月》:「聽說罷姓名家鄉,這情苦意切,悶海愁山將我心上撇,不由人不淚珠流血。」
排憂解難 排除憂愁,解除困難。
破愁為笑 猶言轉憂為喜。由憂愁轉為歡喜。
千愁萬緒 許許多多憂愁和思緒。
遷客騷人 遷客:被貶謫到外地的官吏;騷人:詩人。貶黜流放的官吏,多愁善感的詩人。泛指憂愁失意的文人。
出處:宋·范仲淹《岳陽樓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
愀然不樂 愀然:憂愁的樣子。臉上憂愁嚴肅,心中不愉快。
出處:《荀子·修身》:「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愀然無樂 愀然:憂愁的樣子。臉上憂愁嚴肅,心中不愉快。
出處:《荀子·修身》:「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日坐愁城 愁城:比喻為憂愁所包圍。整天沉浸在愁苦之中。
出處:宋·范成大《次韻代答劉文潛》詩:「一曲紅窗聲里怨,如今分作兩愁城。」
柔腸百結 柔和的心腸打了無數的結;形容心中郁結著許多愁苦。
出處:《花月痕》二七回:「秋痕給跛腳提醒這一句,柔腸百轉,方覺一股刺骨的悲酸,非常沉痛!整整和跛腳對哭到天亮。」
柔腸寸斷 柔軟的心腸一寸一寸地斷開。形容女子的憂愁苦悶。
出處:清·沙張白《再來詩讖記》:「先夫之亡,妾柔腸寸斷。」
如有所失 好像丟失了什麼似的。形容心神不安的樣子。也形容心裡感到空虛。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則鄙吝之心已復生矣。」南朝宋·劉孝標註:「悵然若有所失。」
若有所失 好象丟了什麼似的。形容心神不定的樣子。也形容心裡感到空虛。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黃九郎》:「生邑邑若有所失,忘啜廢枕,日漸委悴。」
虱多不癢 債欠多了反而不憂愁。比喻困難成堆,認為反正一時解除不了,也就不去愁它了。
視丹如綠 丹:紅。把紅的看成綠的。形容因過分憂愁而目視昏花。
出處:三國魏·郭遐叔《贈嵇叔夜》詩:「心之憂矣,視丹如綠。」
萬恨千愁 千、萬:形容多。指憂愁怨恨很多。
出處:宋·王詵《蝶戀花》:「鍾送黃昏雞報曉,昏曉相摧,世事何時了。萬恨千愁人自老,春來依舊生芳草。」
無精嗒彩 形容不高興,提不起勁兒。同「無精打彩」。
無精打彩 形容不高興,提不起勁兒。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七回:「言畢,只是長吁短嘆無精打彩的,不象往日高興。」
無慮無思 猶言無憂無慮。沒有一點憂愁和顧慮。
無慮無憂 沒有一點憂愁和顧慮。同「無憂無慮」。
無情無彩 猶無精打彩。形容不高興,提不起勁兒。
無情無緒 沒有心思,苦悶無聊。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姐姐往常不曾如此無情無緒。」
無憂無慮 沒有一點憂愁和顧慮。
出處:元·鄭廷玉《忍字記》第二折:「我做了個草庵中無憂無慮的僧家。」
消愁解悶 消除憂愁,解除煩悶。
出處: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搽旦雲]我不和你撒賴撒痴的,斷了酒者![正末唱]教我斷消愁解悶瓮頭香。」
新愁舊恨 愁:憂煩苦悶;恨:遺憾悔恨。新增添的憂煩苦悶和舊有的遺憾悔恨。形容思慮現狀,回憶往事而無限憂傷、怨恨的情緒。
出處:唐·韓偓《三月》詩:「新愁舊恨真無奈,須就鄰家瓮底眠。」
休戚相關 休:歡樂,吉慶;戚:悲哀,憂愁。憂喜、福禍彼此相關聯。形容關系密切,利害相關。
出處:《國語·周語下》:「晉國有憂,未嘗不戚,有慶,未嘗不怡。……為晉休戚,不背本也。」
鞅鞅不樂 因不滿意而很不快樂。鞅,通「怏」。
出處:宋·洪邁《夷堅丁志·武真人》:「武真人,名元照,會稽蕭山民女也……年稍長,議以妻邑之富人,既受幣,照鞅鞅不樂。」
怏怏不樂 怏怏:形容不滿意的神情。心中郁悶,很不快活。
出處:《史記·絳侯周勃世家》:「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悒悒不樂 悒悒:憂愁不安的樣子。心裡郁悶,感到不快。
出處:漢·班固《漢武帝內傳》:「庸主對坐,悒悒不樂。」
憂憤成疾 憂愁氣憤得病了。形容極其憂憤。
出處:《五代史平話·晉史》:「契丹因晉主招納吐谷渾,遣使來讓(責備),晉主憂憤成疾。」
憂心忡忡 忡忡:憂慮不安的樣子。形容心事重重,非常憂愁。
出處:《詩經·召南·草蟲》:「未見君子,憂心忡忡。」
憂心如搗 憂愁得像有東西在搗心一樣。形容十分焦急。
出處:《詩經·小雅·小弁》:「我心憂傷,惄焉如搗。」
雨泣雲愁 淚下如雨,愁多如雲。形容憂愁深重。
出處: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一折:「雖然道姻緣不偶,我可一言難就,有多少雨泣雲愁。」
玉慘花愁 形容女子憂愁的樣子。
出處: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七:「玉慘花愁,追思傅粉,巾袖與枕頭都是淚痕。」
鬱郁不樂 鬱郁:心裡苦悶。悶悶不樂。
出處:唐·蔣防《霍小玉傳》:「傷情感物,鬱郁不樂。」
鬱郁寡歡 鬱郁:發愁的樣子;寡:少。形容心裡苦悶。指悶悶不樂。
出處:戰國楚·屈原《九章·抽思》:「心鬱郁之憂思兮,獨永嘆乎增傷。」
債多不愁 債欠多了反而不憂愁。比喻困難成堆,認為反正一時解除不了,也就不去愁它了。
出處: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一一:「中政府不遑後顧,但管目前,隨他如何進行,總教借款有著,便好偷安旦夕,得過且過,債多不愁。」
轉愁為喜 由憂愁轉為歡喜。
出處:明·陸采《懷香記·池塘唔語》:「解雙眉轉愁為喜,訂芳期歡聲和氣。」
轉憂為喜 由憂愁轉為歡喜。
出處:明·陸采《懷香記·池塘唔語》:「解雙眉轉愁為喜,訂芳期歡聲和氣。」
惴惴不安 惴:憂愁、恐懼。形容因害怕或擔心而不安。
出處:《詩經·秦風·黃鳥》:「臨其穴,惴惴其栗。」宋·周孚《鉛刀編·滁州奠枕樓記》:「乾道八年,濟南辛侯(辛棄疾)自司農寺簿來守滁……民之居茅竹相比,每大風作,惴惴然不自安。」
自貽伊戚 貽:遺留;伊:此;戚:憂愁,悲哀。比喻自尋煩惱,自招憂患。
出處:《詩經·小雅·小明》:「心之憂矣,自詒伊戚。」
坐卧不安 坐著躺著都不安寧。形容因憂愁恐懼而不安的樣子。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四十回:「自從哥哥吃官事,兄弟坐立不安,又無路可救。」
替古人擔憂 為古人所遇到的困難、危險擔憂、發愁。比喻不必要的擔心和憂愁。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二十回:「我不信,打談的吊眼淚,替古人耽憂,這些都是虛,他若唱的我眼淚出來,我才算他好戲子。」
鬱郁不得志 鬱郁:憂傷、愁悶的樣子。因自己的抱負志向不能施展而憂郁苦悶。
出處:《快心編》第七回:「或因有才不售,鬱郁不得志的。」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慮:考慮;憂:憂愁。人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出現眼前的憂患。表示看事做事應該有遠大的眼光,周密的考慮。
出處:《論語·衛靈公》:「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欲:要;患:憂愁,擔心;辭:言辭,指借口。要想加罪於人,不愁找不到罪名。指隨心所欲地誣陷人。
出處:《左傳·僖公十年》:「不有廢也,君何以興?欲加之罪,其無辭乎?」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