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成語大全過河拆橋

成語大全過河拆橋

發布時間: 2020-11-20 21:10:47

A. 真金白銀,過河拆橋是成語

真金白銀,漢語詞彙,俗語。 注音:zhēn jīn bái yín 釋義:金銀都是貴重金屬, 真金白銀,地方俗版語指真權的貴重財物,錢款。
過河拆橋,是成語,意思是指自己過了河,便把橋拆掉。比喻達到目的後,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

B. 成語故事中 過河拆橋 主要內容

元朝的大臣徹里帖木耳,處理公務精明干練,善於決斷。有 一年他在浙江任職,正好逢上省城舉行科舉考試。他目睹了這場考 試,從官府到考生都花費了許多錢財,並且免不了有營私舞弊的情 況。他暗暗下了決心,待到自己掌握了大權,一定要促使朝廷廢除這 種制度。 後來,他升任相當於副宰相的中書平章政事,便奏告元順帝,請 求廢除科舉制度。中國科舉制度隋唐以來已實行了七百多年,要廢 除它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在朝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大師伯顏表 示支持,但反對的很多。 有位御史堅決反對廢除科舉制度,他請求順帝治徹里帖木耳的 罪。不料順帝雖然很昏庸,但對廢除科舉制度倒是贊成的。因此不僅 不支持那位御史,反而把他貶到外地去當官。不久,他命人起草了廢 除科舉制度的詔書,准備頒發下去。 書還未下達,地位略低於平章的參政許有王,又出來反對廢 除科舉制度。他對伯顏說:「如果廢除科舉考試制度,世上有才能的 人都會怨恨的。」 伯顏針鋒相對地說:「如果繼續實行科舉考試制度,世上貪贓枉 法的人還要多。」 許有王反駁說:「沒有實行科舉考試制度的時候,貪贓枉法的人 也不是很多嗎?」 伯顏諷刺他說:「我看中舉的人中有用之材太少,只有你參政一 個人可以任用!」 許有王不服氣,舉出許多當時中舉的高官來反駁伯額。伯顏當 然不會改變自己的觀點,於是兩人爭論得非常激烈。 第二天,滿朝文武被召到祟天門聽讀皇帝下達的廢除科舉制席 的詔書,許有王還特地被侮辱性地通知在班首聽讀。看來,皇帝特意 要讓這個反對者將詔書聽得明白些。許有王心裡非常不願意,但又 懼怕得罪皇帝遭到禍害,只好勉強跪在百官前列聽讀詔書。 聽讀完詔書後,百官紛紛回府,許有王滿臉不高興地低頭走路。 有個名叫普化的御史特地走到他邊上,湊著他的耳朵冷嘲熱諷他 說:「參政,你這下成為過河拆橋的人啦。 這話的意思是,你許參政是靠科舉當官的,現在宣讀皇上關於 廢除科舉制度詔書,你跪在最前面,似乎是廢除科舉制度的領頭人, 就像一個人過了橋後就把橋拆掉一樣。許有王聽了又羞又恨,加快 步伐離開。之後他借口有病,再也不上朝了。

ps:如果滿意我的回答望採納,你也可以獲得財富值哦!

C. 成語「過河拆橋」出自哪裡

這個成語出自《元史·徹里帖木兒傳》。
元末,有個大臣叫徹里帖木兒,有功於朝廷,深得元惠宗(順帝)的信任。
公元1335年,徹里帖木兒被任命為中書平章政事,提出廢除有弊病的科舉制度,得到順帝和太師伯顏的支持。但有一個叫許有壬(rèn)的參政表示反對,與伯顏、徹里帖木兒發生爭論。
第二天,宣讀廢除科舉制的詔書時,特令許有壬為班首,對他進行污辱。許有壬害怕遭禍殃,只好勉強服從。同僚們產生誤解,以為許有壬是支持廢除科舉制度的,而他本身是通過科舉考試進入仕途的,因此詔書侍御史普化便譏諷他說:「參政可謂過河拆橋矣。」
「過河拆橋」比喻達到目的以後,就把藉以達到目的的人和事物一腳踢開。
對付這種人,你只能不給他過橋的機會,要不然他目的達到了,你就沒有利用價值了,怎麼都拿他沒辦法的.

D. 過河拆橋是成語嗎

過河拆橋 [ guò hé抄 chā襲i qiáo ]
基本釋義
自己過了河,便把橋拆掉。比喻達到目的後,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
出 處
元·康進之《李逵負荊》:「你休得順水推船;偏不許我過河拆橋。」
例 句
對於那些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我們決不能忘恩負義~。

E. 除了過河拆橋還有過什麼拆什麼的成語

過橋拆橋

釋義

比喻達到目的後,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同「過河拆橋」。

F. 成語過河拆橋的意思及相關歷史典故 成語故事

過河拆橋,
讀音是guò hé chāi qiáo,
釋義是自己過了河,便把橋拆掉。比喻達到目的後,就把曾經幫助自己的人一腳踢開。

成語故事
劉備在長坂坡打了敗仗,趙雲找到沖散了的劉備的妻兒。曹操也追至長坂橋,見張飛胡須倒立,瞪著圓眼,手持長矛,立馬橋上,心中害怕中計,不敢近前。張飛三聲怒吼,嚇死了曹操身邊的夏侯傑。嚇退了曹操百萬雄兵。有詩贊曰:「長坂橋頭殺氣生,橫槍立馬眼圓睜。一聲好似轟雷震,獨退曹家百萬兵。」
張飛下令將橋梁拆斷,然後去追劉備。曹操退兵後派人打探,得知「張飛已拆斷橋梁而去。」便命部下造浮橋三座,火速追擊。

G. 過河拆橋的成語故事

過河拆橋成語故事:

元朝的大臣徹里帖木耳,處理公務精明干練,善於決斷。有一年他在浙江任職,正好逢上省城舉行科舉考試。他目睹了這場考試,從官府到考生都花費了許多錢財,並且免不了有營私舞弊的情況。

他暗暗下了決心,待到自己掌握了大權,一定要促使朝廷廢除這種制度。 後來,他升任相當於副宰相的中書平章政事,便奏告元順帝,請求廢除科舉制度。中國科舉制度隋唐以來已實行了七百多年,要廢除它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在朝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許有王反駁說:「沒有實行科舉考試制度的時候,貪贓枉法的人也不是很多嗎?」 伯顏諷刺他說:「我看中舉的人中有用之材太少,只有你參政一個人可以任用!」 許有王不服氣,舉出許多當時中舉的高官來反駁伯額。

伯顏當然不會改變自己的觀點,於是兩人爭論得非常激烈。 第二天,滿朝文武被召到祟天門聽讀皇帝下達的廢除科舉制席的詔書,許有王還特地被侮辱性地通知在班首聽讀。看來,皇帝特意 要讓這個反對者將詔書聽得明白些。

許有王心裡非常不願意,但又懼怕得罪皇帝遭到禍害,只好勉強跪在百官前列聽讀詔書。 聽讀完詔書後,百官紛紛回府,許有王滿臉不高興地低頭走路。

有個名叫普化的御史特地走到他邊上,湊著他的耳朵冷嘲熱諷他 說:「參政,你這下成為過河拆橋的人啦。 這話的意思是,你許參政是靠科舉當官的,現 在宣讀皇上關於 廢除科舉制度詔書。

你跪在最前面,似乎是廢除科舉制度的領頭人,就像一個人過了橋後就把橋拆掉一樣。許有王聽了又羞又恨,加快步伐離開。之後他借口有病,再也不上朝了。

(7)成語大全過河拆橋擴展閱讀:

過河拆橋,讀音是guò hé chāi qiáo,是一個漢語成語,釋義是自己過了河,便把橋拆掉。比喻達到目的後,就把曾經幫助自己的人一腳踢開。

典故溯源

元·康進之《李逵負棘》第三折:「你休得順水推船,偏不許我過河拆橋。」

伯顏:元朝大臣,蔑里乞氏。武宗時歷任吏部尚書、御史中丞、尚書平章政事。其後歷任行台御史大夫、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等職。後歷任御史大夫、中書左丞相、知樞密院事等要職,進封浚寧王。

H. 過河拆橋成語故事

過河拆橋成語的典故

元朝的許有壬通過科舉考試進入官場,逐漸被提升為參政(官名)。當元順帝准備廢除科舉制度時,許有壬表示反對,並和贊成廢除科舉的官員爭辯。廢除科舉制度的詔令下達時,元順帝故意讓許有壬跪在頭里聽。許有壬極不情願地做了。散朝後,治書待御史(官名)普化譏諷許有壬說:「你是通過科舉上來的,現在宣讀廢除科舉的詔令,你又跪在第一個,真是『過河拆橋』啊。」
過河拆橋比喻目的達到後,將幫助自己的人一腳踢開。

I. 成語接龍 過河拆橋

過河拆橋 橋歸橋,路歸路 路不拾遺 遺臭萬年 年深日久 久懸不決 決一死戰 戰天斗地內 地利人和 和而不唱 唱籌量容沙 沙裡淘金 金屋藏嬌 嬌生慣養 養精畜銳 銳不可當 當頭棒喝 喝西北風 風雨同舟 舟中敵國 國色天香 香火因緣 緣木求魚 魚龍混雜 雜七雜八 八拜之交 交頭接耳 耳鬢斯磨 磨磚成鏡 鏡花水月 月旦春秋 秋高氣爽 爽然若失 失驚打怪 怪誕不經 經久不息 息事寧人 人言嘖嘖 嘖有煩言 言必有中 中庸之道 道路以目 目瞪口呆 呆頭呆腦 腦滿腸肥 肥馬輕裘 裘弊金盡 盡力而為 為富不仁 仁至義盡 盡心竭力 力透紙背 背道而馳 馳名中外 外合里差 差強人意 意在言外 外圓內方 方底圓蓋 蓋世無雙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