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耳提面命相近的成語
Ⅰ 耳提面命"的成語出自詩經哪一篇
[ěr tí miàn mìng]
對著耳朵告訴,表示教誨的殷勤懇切。多指(長輩對晚輩、上級對下級)懇切地教導。
成語編輯
【解釋】:不僅是當面告訴他,而且是提著他的耳朵向他講。形容長輩教導熱心懇切。
【出自】:《詩經·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示例】:有一種文字,即有一種文字之法脈准繩,載之於書者,不異~。◎清·李漁《曲話·結構》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長輩對晚輩
2解釋編輯
面命: 1.當面告語。 2.當面任命。
應指對著耳朵告訴,表示教誨的殷勤懇切。多指(長輩對晚輩、上級對下級)懇切地教導。
3出 處編輯
原文
《詩經·大雅·抑》:「於呼(1)小子!未知臧(2)否(3)。匪(4)手攜之,言示之事。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注釋
(1)於呼:也作「嗚呼」,嘆詞。於,音屋。
(2)臧:音臟,善。
(3)否:音匹,惡。
(4)匪:非但、不僅。
翻譯
唉!這些年輕人,不懂辨別善惡得失。我不僅要牽著他們的手,以免他們迷失方向。還要當面告誡他們,並拉起他們的耳朵,仔細的叮嚀,期望他們能永遠記住我的囑咐。
[1]
4用 法編輯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長輩對晚輩 也有時候用於晚輩對長輩(極少數)
示例:有一種文字,即有一種文字之法脈准繩,載之於書者,不異~。
◎清·李漁《曲話·結構》
5示 例編輯
清·嚴復《原強》:「然而七日來復,必有人焉,聚其民而~之。」
有一種文字,即有一種文字之法脈准繩,載之於書者,不異~。(清·李漁《曲話·結構》)
6近義詞編輯
諄諄告誡、苦口婆心、耳提在命、誨人不倦、諄諄教誨。
7反義詞編輯
旁敲側擊
8錯例編輯
1、常誤用為貶義詞,理解為在耳邊訓斥,當面命令。
誤例:專家指出,家長教育孩子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要多溝通交流,多尊重鼓勵,多賞識教育, 不能耳提面命,指手畫腳,絮絮叨叨的。(這里就把它誤解為貶義)
2、該詞一般用於長輩對晚輩、上級對下級,而不能用於同輩之間。
誤例:他是我真誠的朋友,經常對我耳提面命,使我能在工作中少犯錯誤。
Ⅱ 不厭其煩老生常談耳提面命這三個成語可以連在一起用嗎
不厭其煩老生常談耳提面命這三個成語可以連在一起用嗎?
應該是可以的。如:有的父母對孩子總是不厭其煩的說教,孩子感覺是老生常談,不願意聽,他們就耳提面命
Ⅲ 用於同輩之間互相幫助的成語。原句。小李是我最好的朋友,經常對我耳提面命。耳提面命用的不對,應該用什
耳提面命是長輩對晚輩!
言聽計從
這個成語就可以了
Ⅳ 成語,耳提面命,啥意思
就是形容一個恭謹聽話的態度,所為耳提面命就是放低姿態,虛心接受。
Ⅳ 耳提面命的成語故事
大部分copy出自春秋戰國時期【三皇五帝及更早期】反求諸己一毫千里十全十美心不在焉桑林禱雨太公釣魚平易近人功虧一簣風雨飄搖愚公移山耳提面命 【春秋戰國時期】一鳴驚人大公無私心腹之患三思而行不恥下問文質彬彬老馬識途守株待兔杞人憂天刻舟求劍破釜沉舟眾志成城管鮑之交臨渴掘井防患未然退避三舍掩耳盜鈴一暴十寒亡羊補牢三人成虎毛遂自薦半途而廢匹夫之勇安步當車百發百中狐假虎威門庭若市櫛風沐雨擢發難數大義滅親南轅北轍捨本逐末排難解紛 【秦漢時代】孺子可教捷足先登門可羅雀一諾千金一葉知秋老當益壯死灰復燃塞翁失馬 安知非福自相矛盾有志竟成合浦珠還車水馬龍飲鴆止渴 【三國時代】三顧茅廬手不釋卷刮目相待 【晉朝】入木三分木人石心世外桃源妙手回春杯弓蛇影 【南北朝】五光十色撲朔迷離 【隋唐】瓜田李下焚膏繼晷磨杵成針黃粱一夢夢筆生花 【五代】推心置腹安貧樂道 【宋朝】才高八斗水落石出開卷有益 【明朝】兩袖清風
Ⅵ 耳提面命高考成語題
耳提面命
ěr tí miàn mìng
【解釋】不僅是當面告訴他,而且是提著他的耳朵向他講。形容長輩教導熱心懇切。
【出處】《詩經·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結構】聯合式。
【用法】一般是長輩對晚輩。作謂語、定語、狀語。
【正音】提;不能讀作「dī」。
【辨形】提;不能寫作「題」。
【近義詞】諄諄告誡、苦口婆心
【反義詞】旁敲側擊
【例句】學習總得靠個人努力;如果自己不長進;既便別人在旁邊~;恐怕也無濟於事。
Ⅶ 耳提面命 成語
耳提面命成語 【解釋】:不僅是當面告訴他,而且是貼著耳朵和他講。形容長輩教導熱心懇切。【出自】:《詩經·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Ⅷ 「耳提面命,具體而微」成語意思
【耳提面命】不僅是當面告訴他,而且是提著他的耳朵向他講。形容長輩教導熱心懇切。
【具體而微】具體:各部分已大體具備;微:微小。指事物的各個組成部分大體都有了,不過形狀和規模比較小些。
Ⅸ 與誨人不倦意思相似的成語
諄諄告誡 循循善誘 苦口婆心、諄諄教導、不厭其煩、耳提面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