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寫一篇成語故事的讀後感

寫一篇成語故事的讀後感

發布時間: 2020-11-20 22:27:57

1. 《成語故事》讀後感作文400字

這幾天我來在讀《成語源故事》這本書,讀著讀著,不知不覺被這本書深深地吸引了。
這本書又耐人尋味的歷史故事;有巧奪天工的神話故事;富含真理的寓言故事。這是一本蘊含了許多成語的﹑充滿知識的書。
這裡面有大義滅親﹑畫餅充飢﹑井底之蛙﹑黔驢技窮﹑卧薪嘗膽等等。我最喜歡其中的卧薪嘗膽因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要先苦後甜。
這個故事講得是吳越兩國在春秋末期為爭取天下霸權,在夫椒激戰,越軍大敗,越王勾踐被俘,吳王夫差認為要完成霸業,必須要寬宏大量。就沒殺越王勾踐。沒想到幾十年後,越往東山再起,逼死了吳王夫差。越王勾踐後來成為春秋霸主之一。
越王勾踐是多麼忍辱負重、老謀深算的一個人啊!勾踐為了打敗吳王夫差,睡在柴草當中,吃粗茶淡飯;為了打敗吳王夫差吃飯睡覺都要舔嘗苦膽;為了打敗吳王夫差和戰士們同睡同起;為了打敗吳王,他放下身段,不恥下問。功夫不負有心人。越王勾踐終於打敗了吳王夫差。
讀完了這篇文章我明白了:做人要忍辱負重、不恥下問。
讀完了整本書,這本書啟示了我:人生就像大海,困難、挫折與艱辛,不過是海岸上泛起的一朵朵小小的浪花。

2. 成語故事的讀後感150字

給你寫幾個吧。
讀拔苗助長
昨天我讀了拔苗助長的故事,是說一個人總是覺得他的禾苗長得太慢,於是就拔出這些禾苗想讓禾苗長得快一些,但是因為禾苗離開了土壤就全部死掉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任何事情都是有它自身的規律的,要想辦法發現和利用這些規律,才能取得成功.而違背這些規律一定是失敗的.比如說拔苗助長的故事,禾苗需要時間和養分、陽光等等才能慢慢地長大,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生長才是一個自然的過程,這就是規律.而那個人違背了規律就一定會失敗.
我們做事情也要符合規律,不能急於求成.
讀了《成語故事》這本書.其中有一個故事是講百發百中的,重點講了泮黨他感覺自己的箭術比別人好得多,要跟別人比一比誰厲害.故事表達的是做人不能驕傲自滿,要知道世界上還有許多比自己技術更高的人.
讀了這個故事,我懂得了,不能一味地和別人比出勝負,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向別人學習,讓自己能更加進步.
《半途而廢》讀後感
我讀了一個成語故事《半途而廢》,是講了一個叫樂羊子的人,他去遠方拜師求學,一年後樂羊子回家,妻子問他怎麼這么快就回來了,他說想家了,妻子聽完,拿起一把剪刀,來到織布機前說:「織布要一絲一線地積累,剪斷了,前面織的布就作廢了,學習也是這樣,每天都要堅持.」樂羊子被妻子說的話所打動,於是又回到老師哪裡繼續完成了學業.
通過這個成語故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什麼事情都要堅持下去,不要半途而廢.
《成語故事 》讀後感
安居樂業
我讀了一些成語故事,其中有個故事叫《安居樂業》,故事說的是春秋時期,一個叫老子的人對當時的社會很不滿,因為國家要打仗迫使人們總是要搬遷,老子喜歡的是一個「小國寡民」的理想社會,「小國寡民」是指很小的一個國家,人口也很少,人們過著悠閑的生活,有交通工具人們也不去坐它,有兵器人們也不去用它.鄰國大家都互相看得見,可也不互相來往.人們過的很好.
安居樂業指的是「安定的生活,快樂的勞動」,我希望我們所居住的地球也能跟老子所想的理想社會一樣,大家和平的生活,不要滿地球的恐怖份子,小偷,騙子,拐賣兒童案.
《成語故事》讀後感
盲人摸象
今天我讀了《成語故事裡》中的盲人摸象,故事講的是有幾個盲人摸一頭大象,他們每個人摸的部位都不一樣,結果得出了不同的結論,有的人說像柱子,有的人說像蛇,有的人說像扇子,有的.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看到事物的全面,不要只看到事物的一面.我以後做什麼事情都要仔細觀察,不要象盲人摸象一樣只看到事物的一面.
黔驢技窮
譯文
黔這個地方沒有驢子,有個喜歡多事的人用船運載了一頭驢進入黔地.運到後卻沒有什麼用處,便把它放置在山下.老虎見到它,一看原來是個巨大的動物,就把它當作神,藏在樹林里偷偷看它.老虎漸漸地走出來接近它,小心謹慎,不知道它是個什麼東西.一天,驢子一聲長鳴,老虎非常害怕,逃到遠處,十分恐懼,認為驢子要咬自己,.然而老虎來來往往地觀察它,覺得驢子沒有什麼特別的本領.漸漸地習慣了它的叫聲,又靠近它前前後後地走動,但老虎始終不敢和驢子搏擊.老虎態度更為隨便,碰擦倚靠、沖撞冒犯它.驢子發怒了,用蹄子踢老虎.老虎因此而感到欣喜,盤算此事,心想道:「驢子的本領只不過如此罷了!」於是跳躍起來,大聲吼叫,咬斷驢的喉嚨,吃完了它的肉,才離去.
本文的寓意:①貌似強大的東西並不可怕,只要敢於斗爭,善於斗爭,就一定能戰而勝之.
②沒有真才實學,難以在社會上立足.

3. 成語故事讀後感

《成語故事》是我們小學六年級時學校的一本課外書,雖是本課外書,但絕不比語文教科書遜色,內容不僅十分有趣,而且能學到許多成語。

在這本書中,每個成語都有一個小故事,並且其語言十分通俗易懂。不像《成語字典》里那樣深奧,讓人摸不著頭緒。就拿「老馬識途」來說吧!其中有一段是這樣的:「天漸漸地暗下來了,刺骨的寒風吹得士兵們瑟瑟發抖,像點火取暖,可是帶去的火種,早已被風吹滅了。好不容易把隊伍聚攏在一起,挨到天亮,查看人馬,已零散不全了,而且,個個士氣沮喪,情緒低落。管仲覺得在這樣下去,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急忙傳令,趕緊尋找出路,可是走來走去,總是走不出迷路,大家都慌張恐懼到了極點」這短短的一段話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齊軍的處地,幾乎陷入了絕境中。

還有,在「自食其果」中:「這是丘浚手裡正好拿著一根拐杖,一氣之下,就在和尚頭上重重地敲打了幾下,說道:『照你這么說,打你就是愛你,不打你倒是不愛你了,所以我只好打你了,請你原諒吧!』」這段話中的每一個字都充分體現出了那和尚的自作自受。

再來便是故事下方的出處和釋義了。有些類似於詞典中的出處,是古文,如果你對古文興趣的話,可以多留意一下這部分。釋義則是整個故事的精華,也就是成語的意思。這一處的內容十分容易讓人讀懂,並且捉住了整個成語的中心思想。不至於跟字典似的,讓人不願意看,即使看了也不一定完全明白。

總而言之,《成語故事》是小學生學習和記成語的好幫手,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不能算是一本書了,它是我們小學生在學習上的一位親密戰友,若是沒了它,學習成語便成了一件極其枯燥的事情。在這里,請大家允許我說一句話:成語故事的確是一本好書,如果你是小學生的話,那麼絕對值得你一看!喜不喜歡,你看了以後便知道了。

4. 《成語故事》讀後感300字

《成語故事》有感
今天,我讀了一個成語故事:《葉公好龍》。
這個故事主要講:古時候有一個人叫葉公。葉公非常喜歡龍,又因為他生活在富貴家庭中,家裡所有的東西都是上等的,所以他的衣服上、帽子上、鞋子上、家裡的柱子上、被子上、枕頭上……家裡上上下下的東西,都刺有龍的圖案。一轉眼,五年過去了。這五年裡,葉公一家平平安安,生活地非常幸福。可是,葉公一家並不知道:天上的真龍知道,葉公一家既然這么喜歡我,那見到真龍……豈不是更喜歡了嗎?好!就這么決定了,我明天下凡去見一見那個名叫葉公的人!第二天,真龍來到了葉公的家裡,透過窗戶看到了正在呼呼大睡的葉公,葉公也被這如此巨大的呼吸聲吵醒了,一看,兩眼直冒金心,嚇暈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些人只是表面上喜歡某樣東西,並不是發自內心的喜歡某樣東西,所以小朋友千萬不要學葉公哦!

5. 成語故事讀後感300字

「妒賢嫉能」這個故事寫出了項羽的愚昧,他之所以不能得到天下,這便是最主要的原因,從古至今,不賞識人才的人,都是失敗者。《成語故事》里關於三國的故事也有許多,還可以一邊補充對三國的認識。

有個「名落孫山」的故事讓我苦笑不得,講述的是一個叫孫山的人和同鄉去考科舉,結果自己最後一名,而同鄉沒有居榜上,結果回到家,同鄉的父親問他兒子的成績,孫山還委婉得意的說最後一名是自己,你兒子榜上無名。趁機顯露了自己的才華,但其實在別人看來,滑稽了點。

「程門立雪」更是印象深刻,因為看了《恰同學少年》的緣故,看到了毛澤東借鑒前人「袁門立雨」,在外人看來是可笑的,為什麼一定要一動不動呢?特別是「程門立雪」,楊時和游酢,因為老師睡著了就一直站在門口,下雪也不進去,這種行為其實可以稱為「愚昧」,其實我個人認為這種做法半對半錯,畢竟是初次登門拜訪,該有的禮數還是要有的,而且古代的思想和我們不一樣,因此評論的話還是少說為妙,他們的老師也都被這精神感動了。

「害群之馬」這個成語見的多,它的典故卻是才了解,原來治理國家和放馬的道理相似,只是除掉那些對馬群有害的壞馬罷了。朝廷上,只是將危害江山社稷的奸臣掃除而已。這個以小見大的道理,就那麼簡單。

一個又一個的成語,只是短短數十字,卻全都蘊涵大道理,「勤能補拙」,既然我的基礎不好,就要「亡羊補牢」了!

6. 成語故事的讀後感3篇

怎樣寫讀後感:
多看前言,多引用作者的話,結尾用別人的評價.第一段寫故事梗概,後面寫我的感受.還要有自己或客觀的對重要人物或你喜歡的人物的評析.
我的看法:給自己的文章定一個主題,要求深刻又積極向上,思想高度越高越好.主要是你想表達什麼思想感情.寫景的能提升到熱愛大自然,寫情的能提升到.是偉大的,寫人就是.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7. 一篇成語故事讀後感,主要內容是明白了什麼道理,學會了什麼。600字以上

主要是寫你喜歡故事裡的那個人物,為什麼。

8. ★成語故事讀後感300字

從結構上看,一篇讀後感至少要有三個部分的內容組成:一是要介紹原作的篇名內容回和特點;二是根答據自己的認識對原作的內容和特點進行分析和評價,也就是概括地談談對作品的總體印象;三是讀後的感想和體會.即一是說明的部分,二是要有根據評價作品的部分,三是有感而發,重點在「感」字上.
讀是寫的基礎,只有讀得認真仔細,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從而抓住重點,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體會;只有認真讀書才能找到讀感之間的聯系點來,這個點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點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對一篇作品,寫體會時不能面面俱到,應寫自己讀後在思想上、行動上的變化,摘取其中的某一點做文章.

9. 成語故事讀後感400字

最近,我讀了許多書,不過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成語故事》。在這本書里,寫了各種各樣的故事,有為人處世的、堅強意志的、求學求知的等等,這本書還圖文並茂,每個成語既有出處、解釋和例句,又有精彩的故事,十分有趣。
在這本書里有100個故事,讓我最喜歡的是妄自菲薄和目無全牛。妄自菲薄,是講形容過於小看自己。講的是在三國鼎立時期,諸葛亮幫助劉備打天下,建立政權,劉備死後,劉禪即位,可劉禪沒有治國的才能,也胸無大志。而諸葛亮寫了《前出師表》,在其中寫到了蜀國文武官員為蜀國拚命效死,而劉禪也應該發憤圖強,振奮精神,萬萬不可以小看自己。這讓我知道了,我們要正確地看清自己,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尊大。
目無全牛指技藝達到精通純熟的地步,它講了在戰國時期有一位叫庖丁的廚師,他解剖牛的技藝十分高超,把刀分牛分得非常好,哪是肉,哪是筋骨,下刀的時候在筋骨之間的縫隙中游動,連閉著眼也可以解剖牛的身體,這可是他練了幾十年才到的境界。這讓我知道了我們要過多年的探索和一朝一夕的實踐才能獲得成功。
很快,我看完了這本書,通過閱讀這本書,讓我了解了歷史知識,又讓我能掌握成語的涵義和使用方法,使我在日常生活中能靈活地運用成語。我以後還要多讀這類書,讓我學有掌握更多的知識。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