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無利不起早自私的成語
Ⅰ 無利不起早的詳細釋義
【詞語解釋抄】指有利可圖就襲很早起來。比喻為了圖利而從事某事。
【成語性質】貶義詞。
【常用程度】常用來指商人。
【感情色彩】中性詞。
【成語結構】復句式。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口語 。
【成語出自】我們都是急性子,無利不起早,講究的是空手套白狼。---王朔《玩兒的就是心跳》
【英文翻譯】No benefit, no getting up early
「利」指「利益」、「好處」,「起早」泛指「多辦事」——無利可圖就不會加班加點。反過來說,誰特別忙乎,誰就在起勁地追逐利益。寓指某些人追名逐利,只要有好處可拿,就會肯出力,泛指對自己沒有利益的事不會去做。
【相關詞】無利可圖、起早睡晩、有害無利、起早貪黑、起早摸黑、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完整成語】無利不起早,無奸不成商
Ⅱ 求形容沒錢難辦事,無利不起早的成語,不要通俗語和諺語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Ⅲ 形容人命運坎坷的成語
形容人命運坎坷的成語如下所示:
1、時運不濟
時機和命運不佳。老舍《老張的哲學》第二九:有一次他替一位病婦半夜裡去請醫生,醫生困眼朦朧的下錯了葯,而人們全埋怨趙四~至於把有名的醫生連累的下錯了葯!
2、流年不利
流年:舊時算命看相的人稱一年中所行之「運」;利:吉利。指人長年裡處於不吉利的狀態。謂時運不佳。明·馮夢龍《醒世恆言·杜子春三入長安》:「想是我流年不利,故此沒福消受,以至如此。」
3、千辛萬苦
各種各樣的艱難困苦。鄒韜奮《抗戰以來·熱烈愛國的千萬僑胞》:僑胞的金錢不是容易得到的,是由於他們胼手胝足,千辛萬苦,省吃儉用,積累起來的。
4、飽經風霜
飽:充分;經:經歷;風霜:比喻艱難困苦。形容經歷過長期的艱難困苦的生活和斗爭。馮德英《苦菜花》第一章:人們那被曬黑的飽經風霜的臉上,顯出嚴肅而緊張的神情。
5、如牛負重
象牛背著學生的東西一樣。比喻生活負擔極重。毛澤東《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荒時暴月,向親友乞哀告憐,借得幾斗幾升,敷衍三日五日,債務叢集,如牛負重。」
Ⅳ 形容人聰明的成語有哪些
一、聰明才智
1、讀音:cōng míng cái zhì
2、釋義:指有豐富敏捷的智力和顯著的才能。
3、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如有聰明才智,識達古今,正當輔佐君子,助其不足。」
4、造句:
(1)我們在學習和工作中,要充分施展自己的聰明才智。
(2)人的聰明才智不是天生的,是用勤奮的汗水換來的。
二、聰明伶俐
1、讀音:cōng míng líng lì
2、釋義:聰明:智力發達,天資高。伶俐:靈活、乖巧。形容小孩頭腦機靈,活潑且乖巧。
3、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四十九回:「原來這樂和是一個聰明伶俐的人;諸般樂品學著便會;作事道頭知尾;說起槍棒武藝,如糖似蜜價愛。」
4、造句:
(1)這個女孩兒聰明伶俐,大家都很喜歡她。
(2)聰明伶俐的妹妹唯一缺點就是淘氣。
三、冰雪聰明
1、讀音:bīng xuě cōng míng
2、釋義:比喻人聰明非凡。
3、出處:唐·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詩:「冰雪凈聰明,雷霆走精銳。」
4、造句:
(1)她看似冰雪聰明,其實不過只是外強中干罷了。
(2)她是個冰雪聰明的女孩兒,在學校成績也是名列前茅
四、聰明智能
1、讀音:cōng míng zhì néng
2、釋義:指智力過人,心思敏銳。
3、出處:明·周楫《西湖二集·灑雪堂巧結良緣》:「不覺魏鵬漸漸長大……聰明智能,熟於經史。
4、造句:
(1)老天在製造他們的聰明智能,賦予他們勇氣和曠達的同時,還隨贈了一大包幽默。
五、聰明睿智
1、讀音:cōng míng ruì zhì
2、釋義:指聰穎明智。
3、出處:《孔子家語·三恕》:「聰明睿智,守之以愚。」
4、造句:
(1)聰明睿智的特點就在於,只需看到和聽到一點就能長久地考慮和更多地理解。
(2)內容豐富的言辭就像閃閃發光的珠子。真正聰明睿智的卻是言辭簡短的。
六、聰明絕世
1、讀音:cōng míng jué shì
2、釋義:聰明到了極點,無人能與之相比。
3、出處:《畫學·畫中人》:「為人孤峭,寡言語,不輕與人交接,而聰明絕世,至於詞曲及笙笛簫管之屬,咸能通習。」
4、造句:
(1)不意這小小少年如此聰明絕世,以自己久歷風塵,還不曾見得如此第二人。
(2)周管家一直認為自己雖不是聰明絕世,但心智也算得上上等,不然怎麼能脫穎而出坐上付府管家一位。
七、絕頂聰明
1、讀音:jué dǐng cōng míng
2、釋義:絕頂:極端。形容異常聰明。
3、出處:郭沫若《莊子的批判》:「莊子是絕頂聰明的人,他的門徒大約也是些~的人。」
4、造句:
(1)她和她的哥哥一樣,生就一副絕頂聰明的頭腦。
(2)他被診斷患有嚴重的閱讀困難症,但是卻絕頂聰明。
八、精明強干
1、讀音:jīng míng qiáng gàn
2、釋義:機靈聰明,辦事能力強。
3、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3回:「況且隨帶的那些司員,又都是些精明強干、久經審案的能員,那消幾日,早問出許多賊款來。」
4、造句:
(1)他有一群精明強乾的部下。
(2)看他那說話辦事的樣子,就知道他是個精明強乾的小夥子。
九、足智多謀
1、讀音:zú zhì ō móu
2、釋義:足:充實,足夠;智:聰明、智慧;謀:計謀。富有智慧,善於謀劃。形容人善於料事和用計。
3、出處:元·無名氏《錦雲堂暗定連環計》:「老夫遍觀朝中,足智多謀,無如司徒者。」
4、造句:
(1)他足智多謀,總能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2)草船借箭的故事體現出諸葛亮的足智多謀。
十、百龍之智
1、讀音:bǎi lóng zhī zhì
2、釋義:一百個公孫龍的智慧。形容非常聰明。
3、出處:《孔叢子·公孫龍》:「雖百龍之智,固不能當其前也。」
4、造句:
(1)弄巧成拙的人,都自認百龍之智。
(2)這孩子有百龍之智,三歲就能背誦古詩。
Ⅳ 與「無利不往」意思相近的成語有哪些
戰無不勝[zhàn wú bù shèng]形容強大無比,可以戰勝一切。也比喻辦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一帆風順[yī fān fēng shùn]船掛著滿帆順風行駛。比喻非常順利,沒有任何阻礙。
無利不起早[wú lì bù qǐ zǎo]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無往不利[wú wǎng bù lì]所到之處,沒有不順利的。指處處行得通,辦得好。
無奸不成商[wú jiān bù shāng]意思是不奸詐就不能作商人,亦可理解為商人都是奸詐的。
相時而動[xiàng shí ér dòng]觀察對自己有利的時機而行動。
Ⅵ 求與無利不往意思相近的成語。
與無利不往意思相近的成語——無往不利、無往不勝。
無往不勝
wú wǎng bù shèng
【解釋】無論到哪兒沒有不勝利的。
【出處】京劇《紅色娘子軍》第二場:「連長,我們軍民一心,就無往不勝!」
【結構】主謂式。
【用法】含褒義。用來形容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取得勝利;也指在各處都行得通;做得好。一般作謂語。
【正音】勝;不能讀作「shēnɡ」。
【辨形】勝;不能寫作「聖」。
【近義詞】戰無不勝、無往不利
【反義詞】屢戰屢敗
【例句】在舞台;他充分地表現了我們的子弟兵憑著對黨、對人民的赤膽忠心而無堅不摧;~的高貴品質;深深感動了千百萬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