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張牙什麼什的成語

張牙什麼什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1-20 22:59:48

㈠ 張什麼爪的成語

張牙舞爪
zhāngyáwǔzhǎo
[釋義] 張:顯露;張開;張牙:張開嘴露著牙;舞:揮舞;揮動。原形容野獸兇猛的樣子。現多比喻敵人或壞人猖狂凶惡的樣子。
[語出] 《敦煌變文集·孔子項托相問書》附錄二《新編小兒難孔子》:「魚生三日游於江湖;龍生三日張牙舞爪。」
[正音] 爪;不能讀作「zhuǎ」。
[辨形] 爪;不能寫作「瓜」。
[近義] 齜牙咧嘴 青面獠牙
[反義] 和顏悅色 和藹可親
[用法] 用作貶義。有時可以和「耀武揚威」或「氣勢洶洶」連用。一般作謂語、狀語、定語。
[結構] 聯合式。
[辨析] ~和「耀武揚威」;都有「威脅人」的意思。但「耀武揚威」偏重在以武力嚇人;「張牙舞爪」偏重在以兇相嚇人。
[例句] 這些壞人的末日已到;他們現在~只不過是垂死的掙扎。
[英譯] openitsfangsandspreaditsclaws

㈡ 一隻老虎張牙舞爪是什麼成語

老虎一般很有大王風度,只有在餓了的時候才會對著獵物張牙舞爪:
餓虎撲食

㈢ 張牙舞爪之類的成語

耀武揚威
兇相畢露
呲牙咧嘴
舞爪張牙
金剛努目
青面獠牙

㈣ 張牙舞爪成語是什麼意思

張牙舞爪
[ zhāng yá wǔ zhǎo ]
詳細釋義
【解釋】:張:張開;舞:揮舞。形容猛獸凶惡可怕。也比喻猖狂凶惡。
【出自】:《敦煌變文集·孔子項托相問書》附錄二《新編小兒難孔子》:「魚生三日游於江湖,龍生三日張牙舞爪。」

㈤ 成語張牙舞爪的圖片是什麼

張牙舞爪
zhāng yá wǔ zhǎo
【解釋】張:張開;舞:揮舞。形容猛獸凶惡可怕。也比喻回猖狂凶惡。

【出處】《答敦煌變文集·孔子項托相問書》附錄二《新編小兒難孔子》:「魚生三日游於江湖,龍生三日張牙舞爪。」

【結構】聯合式。

【用法】用作貶義。有時可以和「耀武揚威」或「氣勢洶洶」連用。一般作謂語、狀語、定語。

【正音】爪;不能讀作「zhuǎ」。

【辨形】爪;不能寫作「瓜」。

【近義詞】呲牙咧嘴、兇相畢露、青面獠牙

【反義詞】和顏悅色、和藹可親、喜眉笑眼

【辨析】~和「耀武揚威」;都有「威脅人」的意思。但「耀武揚威」偏重在以武力嚇人;「張牙舞爪」偏重在以兇相嚇人。

【例句】這些壞人的末日已到;他們現在~只不過是垂死的掙扎。

㈥ 張牙舞爪結構相同的成語

張牙舞爪zhāng yá wǔ zhǎo
詞典解釋
[成語解釋]張:張開;舞:揮舞。形容猛獸凶惡可怕。也比喻回猖狂凶惡。[典故答出處]《敦煌變文集·孔子項托相問書》附錄二《新編小兒難孔子》:「魚生三日游於江湖,龍生三日張牙舞爪。」[ 近義詞 ]呲牙咧嘴、兇相畢露、青面獠牙[ 反義詞 ]和顏悅色、和藹可親、喜眉笑眼[成語舉例]見了州官,州判老爺膽子也壯了,張牙舞爪,有句沒句,跟著教習說了一大泡。(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五回)[常用程度]常用[感情色彩]貶義詞[語法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成語結構][產生年代]古代[成語正音]爪,不能讀作「zhuǎ」。[成語辨形]爪,不能寫作「瓜」。[成語辨析]張牙舞爪和「耀武揚威」;都有「威脅人」的意思。但「耀武揚威」偏重在以武力嚇人;「張牙舞爪」偏重在以兇相嚇人。[英文翻譯]open its fangs and spread its claws[成語謎面]龍虎鬥;老虎發怒

㈦ 成語張牙五爪什麼意思

正確寫法是張牙舞爪。

讀音:zhāng yá wǔ zhǎo。

用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人的外表神態。

釋義:形容猛獸凶惡可怕,張開嘴巴又揮舞著爪子的。也比喻猖狂凶惡。

引用:

1、 唐無名《敦煌變文集·孔子項托相問書》附錄二:「魚生三日游於江湖,龍生三日張牙舞爪。」譯文:魚出生三天,就能在江湖裡游泳。龍出生三天,就能張開嘴巴揮舞著爪子。

2、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五回:「見了州官,州判老爺膽子也壯了,張牙舞爪,有句沒句,跟著教習說了一大泡。」

(7)張牙什麼什的成語擴展閱讀:

張牙舞爪的近義詞有呲牙咧嘴。

呲牙咧嘴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zī yá liě zuǐ,是指張著嘴巴,露出牙齒。形容面目兇狠或疼痛難忍的樣子。

引用:

1、 近代方之 《內奸》:「他們( 日本 鬼子)呲牙咧嘴嘰哩咕嚕了一陣,兩個青年答不上來,被當場槍殺了。」

2、近代吳運鐸 《把一切獻給黨·反掃盪》:「佛像也被炸得東倒西歪,呲牙咧嘴。」

3、近代王傳盛 徐光 《少年鐵血隊》六:「進了木屋,小個子特務,呲牙咧嘴地喊著:『啊唷,屋裡好冷哪!』」

㈧ 成語張牙五爪什麼意思

成語copy詞目 張牙舞爪
拼音讀法 zhāng yá wǔ zhǎo
解釋意思 張:張開;舞:揮舞。形容猛獸凶惡可怕。也比喻猖狂凶惡。
成語出處 《敦煌變文集·孔子項托相問書》附錄二《新編小兒難孔子》:「魚生三日游於江湖,龍生三日張牙舞爪。」
成語舉例 見了州官,州判老爺膽子也壯了,~,有句沒句,跟著教習說了一大泡。(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五回)

詞語解釋
zhānɡ yá wǔ

㈨ 一屋子男女張牙舞爪是什麼成語

一屋子的男女繞張牙舞爪的成語,就是說張牙舞爪啊呃,張牙舞爪已經表示了,他們正在張牙舞爪的指揮著

㈩ 搖頭晃腦、披頭散發、張牙舞爪、面紅耳赤、眼疾手快、口乾舌燥這些成語各是什麼意思

1、搖頭晃腦
釋義:搖晃著腦袋,擺動著身體。形容自得其樂或自以為是的樣子。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至乾禪師》第四十八卷:「教渠拽耙牽犁;直是搖頭擺腦。」
翻譯:教他如何挖渠、拽耙、牽犁,真真是腦袋直晃。
2、披頭散發
釋義:形容頭發長而散亂。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回:「那張三又挑唆閻婆去廳上披頭散發告道:『宋江實是宋清隱藏在家;不令出官。』」
翻譯:張三又挑唆閻婆散亂著頭發去廳上告密道:」宋江其實是宋清,躲藏在家;不令出官。「
3、張牙舞爪
釋義:形容猖狂凶惡的樣子。
出處:唐·佚名《敦煌變文集·孔子項托相問書》:「魚生三日游於江湖;龍生三日張牙舞爪。」
翻譯:魚出生數日後就能在江湖河水中遊走,龍出生數日後就能張開嘴巴揮舞爪子。
4、面紅耳赤
釋義: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臉上發紅的樣子。
出處:宋·朱熹《朱子語類》卷二九:「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於頭紅耳赤。」
翻譯:現在的人有了些小的利益傷害,就會爭得臉上發紅。
5、眼疾手快
釋義:形容做事機警敏捷。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十三回:「倘或被眼疾手快的拿了送官,如之奈何?」
翻譯:假如被做事機警的人拿了送去官府,該怎麼辦?
6、口乾舌燥
釋義:燥:干。口舌都幹了。形容說話太多。
出處:三國·曹植《善哉行》:「來日大難;口燥唇乾;今日相樂;皆當喜歡。」
翻譯:因為口乾舌燥就預計到來日不吉利,又因為看見今天氣象好,就認為要高興才對。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