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重點成語及釋義
㈠ 中學生常用成語及解釋
01、黯然失色:暗淡地失去光澤,形容相形之下顯得遜色,也形容神情沮喪,無精打采。
02、暗送秋波:既指指有情人暗中眉目傳情,也指含蓄地給另從傳遞消息。也指獻媚取寵,暗中勾結。
03、按圖索驥:既比喻辦事機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線索尋找。
04、暗送秋波:既指獻媚取寵,暗中勾結,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傳情。
05、哀而不傷:形容詩歌、音樂優美雅緻,感情適度。也比喻做事適中,沒有過與不及之處。
06、不絕如縷:像一根似斷未斷的細線那樣,形容事情十分危急。也用以比喻聲音徽弱,或某種技藝後繼乏人。
07、不翼而飛:比喻言論或消息流傳得極快;也用以指東西丟失。
08、鞭辟入裡:形容言辭或文章說理透徹,也形容領會深刻。(鞭辟:鞭策;里:里層)。
09、不省人事:昏迷,失去了知覺。也指不懂得人情世事。
10、不怕官,只怕管: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權威。也指在人管轄之下,一切只能聽命於他。
1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進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親歷艱險就不能取得成功。
12、比翼雙飛:比喻夫妻恩愛,朝夕相伴。也比喻互相幫助,共同前進。
13、兵強馬壯:形容戰鬥力量的充足,也比喻勢力的強大。
14、不贊一詞:指文章寫得很好,別人不能再添一句話。也指一言不發。
15、不登大雅之堂:大雅:舊時指對文學、藝術有一套「雅正」標準的人;堂:廳堂。意思是粗俗的文藝作品是不能拿到大雅之人的堂前去觀賞的。有時也指沒有見過大場面的或不配參與大場面的人。
16、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八仙:道教傳說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辦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領互相比賽。
17、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於精壯而不在乎眾多。也比喻要求質量而不能只講數量。
18、不到黃河心不死: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19、不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晉代縣令的俸祿,後指微薄的俸祿;折腰:彎腰行禮,指屈身於人。比喻為人清高,有骨氣,不為利祿所動。
20、百發百中這則成語的意思是射一百次,中一百次,形容彈無虛發。泛指射擊技術高明,每發必中;也比喻對事惰的預料有充分把握,從不失算。
21、才疏學淺:才識不廣,學問不深。常用作謙辭。
22、處之泰然:形容處理事情不慌不忙,沉著鎮定,也可指對事情無動於衷。
23、赤膊上陣:比喻不顧一切地猛打猛沖的作風。也比喻壞人公開跳出來干壞事。
24、纏綿悱惻:形容內心苦悶難以排遣,也指詩文等感情深沉,言辭婉轉。
25、從一而終:始終如一。多指感情專一,不三心二意。封建社會還指一女不事二夫,夫死終身守寡的封建教條。
26、粗服亂頭:粗服:粗劣的衣服;亂頭:蓬頭。原來形容不修邊幅,後也比喻文章本色。也作「亂頭粗劣」。
27、盪氣回腸:形容文筆生動,表演動人,有時也形容感情強烈,情緒激昂。
28、打鴨驚鴛鴦:比喻打甲驚乙。也比喻株連無罪的人。
29、打破堅冰:早期,水兵們用斧頭破開冰層,為船艦開出一條路來。比喻開拓精神,打破僵局,完成艱巨的事業。也比喻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消除隔閡和阻礙、贏得信任和友誼。
30、獨善其身:既指只顧自己,缺乏集體精神,也指人要搞好自身修養。
31、燈紅酒綠:既可形容尋歡作樂的腐化生活,又可以形容都市或娛樂場所夜晚的繁華景象。
32、分庭抗禮:比喻雙方平起平坐,不相上下。有時也指相互對立,或搞分裂、鬧獨立的言行。
33、粉墨登場:既指化裝上台演戲,也諷刺某些人登上政治舞台。
34、翻江倒海:形容水勢浩大,比喻聲勢或力量巨大,也比喻情緒、心思波動得厲害。
35、繁文縟節:繁瑣過多的禮節、儀式。現也用來比喻繁瑣多餘的手續。
36、高視闊步:可以形容氣概不凡,含褒義;也可以形容態度傲慢,含貶義。
37、高枕無憂:可以比喻放鬆警惕,貶義詞;也可以形容無憂無慮,中性詞。
38、鬼斧神工:像是鬼神所為。形容建築、雕刻技藝精湛高明,幾乎不為人力所及。也形容山石的奇形怪狀,凌然峭立。
39、光怪陸離:形容奇形怪狀,五顏六色。也形容事物離奇多變。
40、顧影自憐:既指孤獨失意的樣子,也指自我欣賞。
41、規行矩步:既比喻墨守成規,不知變通,也比喻舉動合乎規矩,毫不苟且。
42、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也比喻樂曲高妙
43、過五關,斬六將:大將軍關羽越過了五道關,斬了六員守將。比喻一個人一生中做了最了不起、最得意的事。也比喻能克服困難。
44、光風霽月:雨過天晴,風清月明。比喻太平盛世,也比喻胸懷坦白,品德高尚。
45、海底撈月:可以比喻去做根本不能做到的事,貶義詞;也可以形容彎下身子抓起很快就要落地的東西時的動作姿態,中性詞。
46、豁然開朗:由狹窄幽暗變而為寬敞明亮;也形容原來不明白,一下子領悟了。
47、迴光返照:比喻人臨死前忽然一陣短暫的神志清醒或精神振奮。也比喻事物衰亡前出現的短暫興旺的現象。
48、昏天黑地:①形容大色昏暗,②形容人神智不清,③形容人生活荒唐頹廢,④形容大都或吵鬧得厲害,⑤形容社會黑暗或秩序混亂。
49、呼風喚雨:既比喻進行煽動性活動,也比喻人能夠支配自然。
50、揮灑自如:揮灑:揮筆灑墨。自如:活動不受阻礙,沒有拘束。指寫字作畫時筆墨的運用毫不拘束,酣暢自然。也指寫文章流暢灑脫。
51、火大無濕柴:火勢旺盛時,潮濕的柴草照樣可以燃燒。也比喻在強大的勢力或熱烈的環境中,再頑固的人也會受感染。
52、畫龍點睛:比喻寫文章在關鍵處用精闢的詞句點明要旨,也比喻處事在緊要處下氣力。
53、海闊天空:大海遼闊,天宇空曠。形容境界開闊,也比喻說話、寫文章漫無邊際。
54、火大無濕柴:火勢旺盛時,潮濕的柴草照樣可以燃燒。也比喻在強大的勢力或熱烈的環境中,再頑固的人也會受感染。
55、虎頭蛇尾:比喻表善里惡、頭好尾壞或當面一套,背後一套。也比喻做事有始無終,或是開始時聲勢很大,後來勁頭很小。亦作「虎頭鼠尾」。
56、見風使舵:指看情勢辦事,一般作貶義詞;也可作褒義詞。
57、驚天動地:使人十分震動。多形容聲勢盛大,變動劇烈,也形容聲音巨大。
58、金蘭之交:情投意合的朋友(金:喻堅固;蘭:喻芬芳)。後也指結拜兄弟。
59、堅不可摧:非常堅固,摧毀不了。可指工事,也可指決心意志。
60、劍拔弩張:劍從鞘里拔出來了,弓也張開了。形容形勢緊張,一觸即發。後也比喻書法雄健,有氣勢。
61、金聲玉振:用鍾發聲,用磬收韻,集眾音之大成。比喻德行高尚,才學卓絕,也比喻文辭優美。
62、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沒有純而又純的金子。比喻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個人沒有一點缺點錯誤。
63、既來之,則安之:原意是既然把他們招撫來,就要把他們安頓下來。後指既然來了,就要在這里安下必來。
64、今朝有酒今朝醉:比喻過一天算一天。也形容人只顧眼前,沒有長遠打算。
65、苦心孤詣:指精心研究學問或技藝,很有獨到之處。也指辛苦經營,為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而煞費苦心。
66、兩袖清風:比喻做官清廉,也比喻貧窮或手頭沒有積蓄。
67、冷眼旁觀:既指用冷淡的態度從旁觀看,不願參加,也指用冷靜的態度從旁審視。
68、例行公事:既指只重形式,不講實效的工作,也指按照慣例處理的公事。
69、另起爐灶:既比喻脫離集體另搞一套,也比喻重新做起。
70、鸞飄鳳泊:原來形容書法瀟灑,毫無拘束。也比喻進修生夫妻離散。
71、撈稻草:比喻在絕望中作徒勞無益的掙扎,也比喻乘機撈好處。
72、龍飛鳳舞:如龍飛騰,似鳳飛舞。原形容氣勢奔放雄壯。現多形容書法筆勢活潑,形容靈活熟練地書寫,也形容栩栩如生的龍鳳造型藝術。
73、良金美玉:比喻人品德很好。也比喻文章寫得完美。
74、柳暗花明:後用來比喻環境的突然轉變;也比喻在困難中遇到轉機,在錯綜復雜的情況下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75、冷若冰霜:若,像,比喻待人接物毫無感情,像冰霜一樣冷,也比喻態度嚴正,不可接近。
76、鯉魚跳龍門:古代傳說黃河鯉魚跳過龍門,就會變化成龍。比喻中舉、陞官等飛黃騰達之事。也比喻逆流前進,奮發向上。
77、雷厲風行:厲,猛烈。像打雷那樣猛烈,像刮風那樣迅速。比喻政事法令的執行嚴厲迅速。也比喻行事聲勢威猛,動作迅速。
78、眉來眼去:多用於男女示愛,也指壞人之間勾勾搭搭。
79、綿里藏針:既比喻外貌柔和,內心刻毒,也形容柔中有剛。也比喻小心珍護。
80、幕天席地:把天當作幕,把地當作席。本來形容胸襟曠達。現在也形容野外生活中不畏艱苦的豪情。
81、莫須有:原意是也許有吧。後指憑空捏造。
82、難分難解:既指雙方爭吵,打鬥相持不下,難以開交,也形容雙方關系異常親密,難於分離。
83、平鋪直敘:既可形容說話或寫文章平平淡淡,沒有起伏,重點不突出,含貶義;也可指說話或寫文章時不加修飾,直接地簡單地說出自己的意思,含褒義。
84、評頭論足:是指無聊的人隨便談論婦女容貌,也比喻在小節上多方挑剔
85、平易近人:指態度謙和,沒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章、講話)淺近易懂,使人喜歡看,喜歡聽。
86、婆婆媽媽:形容言語羅嗦,辦事不幹脆利落。也形容感情脆弱。
87、披星戴月:身披星星,頭戴月亮。形容早出晚歸,也形容不分晝夜地奔波或在野外辛勤勞動。
88、披肝瀝膽:披,打開;瀝,滴下。比喻開誠相見,也比喻極盡忠誠比喻
89、平分秋色:比喻雙方各得一半,也比喻不相上下,可以匹敵。
90、平地一聲雷:比喻突然發生的重大變動。也比喻名聲或地位突然升高。
91、飄飄欲仙:飄飛上升,像要超脫塵世而成仙。多指人的感受輕松爽快。形容詩文、書法等的情致輕快飄逸。
92、窮形盡相:既指描寫刻畫十分細致生動,也指丑態畢露。
93、奇文共賞:既指把荒謬、錯誤的文章發表出來供大家識別和批判,也指把新奇的文章拿出來共同欣賞。
94、謙謙君子:既指故作謙虛而實際虛偽的人,也指謙虛,能夠嚴格要求自己的人。
95、千錘百煉:形容對詩文多次加工潤色,精益求精。也比喻經過多次斗爭和考驗。
96、琴瑟不調:謂琴瑟合奏時,聲音沒有調整得和諧。比喻夫妻不和。
97、清風明月:清涼的風,明亮的月用以比喻高人雅士的風致。
98、清規戒律:僧尼、道士必須遵守的規則和戒律。泛指一般的規章制度。多指不合理的。
99、沁人心脾:滲入到人的內臟。多形容吸人芳香、涼爽的空氣或飲進清涼飲料,使人感到舒適,也形容文學藝術作品美好、動人,使人深受感動。
100、千篇一律:很多篇文章都是一個樣。比喻作品、言談內容重復,老一套。也比喻機械地按一個模式辦事。
㈡ 初中生常用成語及解釋
01、黯然失色:暗淡地失去光澤,形容相形之下顯得遜色,也形容神情沮喪,無精打采。
02、暗送秋波:既指指有情人暗中眉目傳情,也指含蓄地給另從傳遞消息。也指獻媚取寵,暗中勾結。
03、按圖索驥:既比喻辦事機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線索尋找。
04、暗送秋波:既指獻媚取寵,暗中勾結,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傳情。
05、哀而不傷:形容詩歌、音樂優美雅緻,感情適度。也比喻做事適中,沒有過與不及之處。
㈢ 要30個初中常用成語及含義整理 要好的
觸目傷懷
觸目傷懷:視線接觸到,引起傷感的情緒
朱自清《背影》:「他少年出外謀生,獨立支持,做了許多大事,哪知老境竟如此頹唐!他觸目傷懷,自然情不能自已……」
作謂語、定語;用於人或事物等
晴天霹靂
晴天打響雷。比喻突然發生意外的令人震驚的事件。
【出處】宋·楊萬里《誠齋集·卷二十一·人日出遊湖上》詩:「平地跳雪山,晴空下霹靂。」 宋·陸游《四日夜雞未鳴起作》詩:「放翁病過秋,忽起作醉墨。正如久蟄龍,青天飛霹靂。」
主謂式;作主語、賓語、定語;含貶義指令人震驚
成語支離破碎
解釋支離:零散,殘缺。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完整。
出處清·魏僖《堯峰文鈔·答陳靄公論文書一》:「而及其求之以道,則小者多支離破碎而不合,大者乃敢於披猖磔裂,盡決去聖人畔岸,而剪拔其藩籬。」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貶義
踽踽獨行
〖解釋〗孤零零地獨自走著。形容非常孤獨。
宋·張柞《祭程伊川文》:「先生踽踽獨行於世,眾乃以為遷也。」
偏正式;作謂語、賓語、狀語;指人獨自走路
心清如水
【解釋】①心地純潔,猶如水般透明。
②形容心地純真。
魏巍——【我的老師】這時候蔡老師援助了我,批評了我的「反對派」們,還寫了一封信勸慰我,說我是「心清如水的學生」。
東漢班固《漢書鄭崇傳》:「上責崇曰:『君門如市人,何以欲禁切主上?』崇對曰:『臣門如市,臣心如水。願得考覆。』」
主謂式;作謂語;
茫然若失
形容精神不集中,恍惚,若有所失的樣子。
出處先秦·孟軻《孟子·滕文公上》:「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撫然為間曰:『命之矣。』集註:『撫然茫然自失之貌。』」
用法偏正式;作定語、賓語;形容人的心情
通幽曲徑
彎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靜的地方。
出處】: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詩:「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語法】:主謂式;作定語、分句;含褒義
蠅營狗苟
比喻為了追逐名利,不擇手段,像蒼蠅一樣飛來飛去,像狗一樣的不識羞恥。
出處唐·韓愈《送窮文》:「蠅營狗苟,驅去復返。」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花枝招展
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艷麗。語文課本上:比喻姿態優美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七回:「滿度園里錦帶飄飄,花枝招展。」第六十二回:「襲人等捧過茶來,才吃了一口,平兒也打扮的花枝招展的來了。」 [1]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補語;
飽經憂患
【解釋】:飽:充分。指經歷足夠多的困苦患難。
【出處】:郭沫若《南冠草》第二幕第一場:「盛太夫人,夏完淳之嫡母,年五十餘,因飽經憂患,甚顯衰老。」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賓語;形容經歷長期憂愁患難的生活
英雄氣短
形容志氣沮喪,失去勇氣和信心。形容有才識志氣的人因遭受挫折而喪失進取心[2]
丕,有高行,少時一試禮部,不中,即拂衣去,曰:「此中最易短英雄之氣。」---《增廣尚友錄統編·卷三·蘇丕》[2]
主謂式;作賓語;含貶義[
隨聲附和
【解釋】:和:聲音相應。自己沒有主見,別人怎麼說,就跟著怎麼說。多指獻媚。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十一回:「崇侯虎不過隨聲附和,實非本心。」
【用法】:作謂語、賓語、狀語;指沒有主見[1
屈尊紆貴
解釋:指舊時代地位高貴的人轉而主動地降低身份,俯就地位低的人。紆,曲折,在這里和『『屈』』同義,有受屈之意。
蔚然成風
解釋:蔚然:草木茂盛的樣子。指一件事情逐漸發展盛行,形成一種良好風氣。
出處:範文瀾《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七章第八節:「日本國內,自望族以至一般文士,摹仿唐詩蔚然成風。」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褒義詞。
忍俊不禁
忍俊:含笑;不禁:無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笑
唐·趙璘《因話錄·征部》卷五:「尚書省二十四司印,故事,悉納直廳。……楊虔州虞卿任吏部員外郎,始置櫃jue以貯之櫃初成,周戎時為吏部郎中,大書其上,戲作考詞狀:『當有千有萬,忍俊不禁,考上下。』」
偏正式;作謂語、狀語;指忍不住發笑。
盤虯卧龍
1盤曲的虯,卧居的龍。比喻隱藏的人才。
2形容樹木枝幹盤旋的樣子。
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虯龍,無角曰螭龍。――《廣雅·釋魚》。
凶神惡煞
形容非常凶惡的人。
出處:元·王曄《桃花女》第三折:「遭這般凶神惡煞,必然板僵身死了也。」
用法:聯合式;作賓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枕戈待旦
【釋義】戈:古代的一種兵器,和「矛」相似;旦:天亮。枕著武器躺著,等待天亮。形容殺敵心情急切,毫不鬆懈,時刻准備迎戰。
【出處】《晉書·劉琨傳》:「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用法】用作褒義。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惴惴不安
【解釋】:惴惴:形容既憂慮又害怕的樣子。形容因害怕或擔心而不安。
出處】:《詩經·秦風·黃鳥》:「臨其穴,惴惴其栗。」宋·周孚《鉛刀編·滁州奠枕樓記》:「乾道八年,濟南辛侯(辛棄疾)自司農寺簿來守滁……民之居茅竹相比,每大風作,惴惴然不自安。」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中性詞。
無足掛齒
解釋:足:值得;掛齒:提及,談及。
哪裡值得掛在嘴上。不值一提的意思(多含有自謙的意思)。
出處:《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此特群盜鼠竊狗盜,何足置齒牙間哉?」宋朱弁《曲洧舊聞》卷七:「俚語有張王李趙之語,猶言是何等人,無足掛齒牙之意也。」參見「 不足掛齒 」。
相濡以沫
【成語釋義】濡:沾濕;沫:唾沫。泉水幹了,魚吐沫互相潤濕。比喻一同在困難的處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
【原文】
《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賓語、狀語;含褒義,
看看可以了吧
㈣ 初中語文成語整理 要有解釋的!
七冊上
1、潛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和習慣,因受各種因素的影響,無形中起了變化。
2、危言聳聽:故意說嚇人的話使聽的人吃驚。
3、白駒過隙:形容時間過得飛快,像白色少壯的馬在縫隙前飛快地越過。駒,少壯的馬。
4、茅塞頓開:原來心理好像有茅草堵塞著,現在忽然被打開了。比喻閉塞的思路,由於得到啟發,忽然開通了。
5、賞心悅目:看到美好的情景而心情愉悅。
6、春華秋實:春天開花,秋天結果。
7、閑情逸致:閑適安逸的興致情趣。
8、等因奉此:「等因」「奉此」都是舊時公文用語。「等因奉此」泛指文牘,比喻9、例行公事,官樣文章。
10、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動搖。
11、孜孜不倦:勤奮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
12、一事無成:什麼事都做不成。
13、不言而喻:不用說就可以明白。
14、鍥而不舍:雕刻一件東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恆心,有毅力。
15、茫無涯際:廣闊得無邊無際。
16、不可救葯:病中到無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壞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17、駭人聽聞:使人聽了非常吃驚。
七冊下
18、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
19、軒然大波:比喻大的糾紛或風暴。
20、人聲鼎沸:人聲喧嚷嘈雜,好像鼎里的水沸騰起來一樣。
21、躡手躡腳:形容走路時腳步放得很輕。
22、心曠神怡:心情舒暢,精神愉快。
23、揮灑淋漓:形容運筆自然流暢。
24、異曲同工:這里只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樣的效果。
25、無動於衷:一點也不動心。
26、樂不可支:形容快樂到了極點。
27、嘔心瀝血:形容費盡心思和精力。
28、翹首以待:抬頭望著等待。
八冊上
29、酣然入夢:甜美、暢快的入睡。
30、踉踉蹌蹌:走路不穩。
31、故弄玄虛:故意的玩弄花招,使人莫測高深。
32、風燭殘年:比喻老年人所剩的日子不多了,隨時會死去。
33、觸目傷懷:看到(家庭敗落的)嚴重情況,心裡感到悲傷。
34、情郁於中:感情聚集在心裡。
35、躡手躡腳:形容走路時腳步放得很輕。
36、娓娓動聽:健談而且感人。
37、循循善誘:善於有步驟的引導、教育人,也泛指教導有方。
38、飲泣吞聲:淚流入口,哭不聲。形容十分悲痛而不能公開發泄。
39、輾轉反側:形容心中有事,翻來覆去不能入睡。
40、萬籟俱寂:形容一點聲音也沒有。
41、失魂落魄:形容心神不定、非常驚慌的樣子。
42、接風洗塵:設宴歡迎剛從遠道而來的人。
43、鱗次櫛比:比喻房屋密集,像魚鱗和梳子的齒一樣,一個挨著一個。
44、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地方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宜的辦法。
45、自出心裁:獨創一格,與眾不同。
46、重巒疊嶂:重重疊疊的山巒。
47、珠光寶氣:閃耀著珍寶的光色。原意形容婦女服飾華貴富麗。
48、別巨匠心:另有一種靈巧的心思。
49、無所事事:什麼事也不幹。
50、退避三舍:比喻對人讓步,不與相爭。
51、司空見慣:看慣了的事情,並不覺得奇怪。
52、毛骨悚然:身上汗毛豎起,脊樑骨發冷,形容非常吃驚和恐懼的樣子。
53、月白風清:形容月夜的明朗幽靜。
54、如火如荼:像火那樣紅,像荼那樣白。原比喻軍容之盛,現用來形容旺盛、熱烈或激烈。
八冊下
55、坦盪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
56、潛滋暗長:暗暗地不知不覺地生長。
57、旁逸斜出:(樹枝)從樹乾的旁邊斜伸出來。
58、縱橫決盪:縱橫馳騁,沖殺突擊。
59、爭妍斗艷:競相比美。
60、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61、盤虯卧龍:盤繞橫卧著的虯龍。
62、不遠萬里:不以萬里為遠,不顧萬里長途的遙遠。
63、以身殉職:為忠於本職工作而貢獻出生命。
64、拈輕怕重:接受工作時挑揀輕的,害怕繁重的。
65、精益求精:好了還求更好。
66、見異思遷:看見不同的事物,就改變原來的注意。指意志不堅定,喜愛不專一。
67、敬業樂群:專心致志於學業或事業,與人相處得很好。
68、安其居,樂其業:使人民安居樂業。
69、不二法門:比喻獨一無二的門徑。
70、強聒不舍:硬要羅嗦個不停。
71、光怪陸離:形容現象奇異、色彩繁雜。
72、茫無涯際:廣闊得無邊無際。
73、唯唯連聲:連連答應。
74、各得其所:每一個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適的安頓。
75、洗耳恭聽:專心地聽(請人講話時說的客氣話)
76、下車伊始:官吏初到任所。
77、爐火純青:比喻學術、技術或辦法達到純熟、完美的地步。
78、嘆為觀止: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極點。
79、離經叛道:比喻背離佔主導地位的思想或傳統。
80、卷帙浩繁:形容書籍多。
81、群英薈萃:精英人物聚集在一起。
九冊上:
82、泠泠淙淙:水流聲。
83、分道揚鑣:指分道而行,比喻各奔前程,各干其事。鑣,馬嚼子兩端露出嘴外的部分。
84、玲瓏剔透:形容器物細致,孔穴明晰,結構奇巧(多指鏤空的手工藝品和供玩賞的太湖石等。)
85、食古不化:讀書一味學古人,拘泥陳法,不善於靈活運用。
86、無關宏旨:不涉及主旨。指意義不大或關系不大。宏旨,大意,主要的意思。
87、探驪得珠:比喻做文章能抓住關鍵。驪,黑龍。
88、物競天擇:是對生存競爭和自然選擇的概括。意思是,萬物為生存而競爭,自然選擇的結果是優勝劣汰。
89、鞭辟入裡:深入剖析,進入最里層。形容能透徹說明問題,深中要害。
90、揠苗助長:比喻不管事物發展的規律,強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揠,拔。
九冊下:
91、一紙空文:指沒有效用的文書。
92、中流砥柱:比喻堅強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體,就像立在黃河激流中的砥柱山(在三門峽)一樣。
93、親顧茅廬:親自去拜訪。出自劉備請諸葛亮出山的故事。
94、先聲奪人:先造聲勢以壓倒對方,也比喻做事搶先一步。奪,勝過。
95、長風破浪:比喻遠大的志向得以施展。南朝宋人宗愨少年時,叔父問他的志向,他說:「願乘長風破萬里浪。」
96、小而言之:就小的方面說。
97、半身不遂:偏癱。
98、百無聊賴:精神無所依託,感到非常無聊。
99、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三國演義》「赤壁之戰」中有這樣的故事:周瑜計劃火攻曹操,一切都准備好了,只差東風還沒有颳起來,不能順風放火。此事後來變成了這個成語,比喻樣樣都准備好了,只差最後一個重要條件。
100、溢於言表:(感情)流露在言辭、神情上。
101、五臟六腑:指人體內全部器官。
㈤ 初中人教版 語文現代文重點字詞、讀音,重點成語及解釋。
這工作量太大了!我想,誰會花很多時間去整理整個人教版初中所有課文的重點字詞、讀音,重點成語及解釋。即使有,也就是一些零散的,或是一個學期的。
㈥ 初中常用成語解釋摘抄
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 捕風捉影:風和影子都是抓不著的.比喻說話做事絲毫沒有事實根據.
· 杞人憂天:杞國有個人怕天塌下來.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
·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狹窄的人.
· 杯弓蛇影:將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誤認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
· 鄭人買履:用來諷刺只信教條,不顧實際的人.
· 不合時宜:不適合時代形勢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習尚.
·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圖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幸心理.現也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
· 曲突徙薪:把煙囪改建成彎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採取措施,才能防止災禍.
· 拋磚引玉:拋出磚去,引回玉來.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見或作品引出別人更好的意見或好作品.
·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後抵觸.
· 濫竽充數:比喻無本領的冒充有本領,次貨冒充好貨.
· 刻舟求劍:比喻不懂事物已發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
· 葉公好龍: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並不真愛好.
· 亡羊補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 畫蛇添足: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了多餘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
· 掩耳盜鈴:偷鈴鐺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騙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
· 買櫝還珠:買下木匣,退還了珍珠.比喻沒有眼力,取捨不當.
疑鄰盜斧
不注重事實根據,對人、對事胡亂猜疑。
「不可救葯」:病重到不能用葯救活。後比喻事物壞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乘風破浪」來形容不怕困難,奮勇前進的精神
「一衣帶水」來比喻只隔了一條狹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兩地。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優美。
「按圖索驥」,比喻機械地照老辦法辦事,不知變通;也比喻按照某種線索去尋找事物
想在大行家面前顯示自己的本領,這種太不謙虛的可笑行為,「班門弄斧 」。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
「不可多得」由此而來,形容非常稀少、非常難得。多用於贊揚有才能的人
鑿壁偷光 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
後生可畏 贊揚少年聰明努力,有光明的前途。
南轅北轍
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
塞翁失馬
比喻因禍得福的人
「阿豺折箭」的這個典故告訴人們,團結就是力量。
㈦ 初中常見成語有哪些(帶解釋的)
http://wenku..com/view/5312fd0a79563c1ec5da71ac.html
這里整理的很全面又規范,可以免費下載,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㈧ 初中所有成語解釋 人教版
注冊會員吧,因為你只要人教版: (網上沒有其他的)
http://www.ht88.com/downinfo/131737.html
http://www.ht88.com/downinfo/45303.html
可能不全:
初中文言文中的成語及解釋(一)
第一冊
•溫故知新:溫習舊的知識而得到新的認識和體會。也指重溫歷史可以認識現在。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十則》)
•不恥下問: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論語十則》)
•三人行必有我師:在一起行走的許多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十則》)
•諱疾忌醫:有病不肯說,又怕見醫生。比喻有了錯誤、缺點,生怕別人批評指出。
病入膏肓:指病已危重到無法救治的地步或事情已發展到不可挽救的程度。——《扁鵲見蔡桓公》
•柳暗花明:指環境或境界的驟然轉變。多指由逆境轉為充滿希望的順境。
(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撲朔迷離:模糊不清,很難辨別是雄是雌。形容事情錯綜復雜,不易看清底細。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木蘭詩》)
•熟能生巧:熟練了就能找到竅門。(無他,但手熟爾。——《賣油翁》)
第二冊
•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樂而環境幽美的世界,現在用以比喻一種空想的脫離現實斗爭的地方。(《桃花源記》)
•豁然開朗:一下子現出開闊明朗的境界。(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桃花源記》)
•無人問津:沒有人來問渡口了,比喻沒有人再來嘗試或過問。(後遂無問津者。——《桃花源記》)
•吳下阿蒙:比喻缺少學識,才乾的人。(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孫權勸學》)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士別當日,即更刮目相待,——《孫權勸學》)
•龐然大物:形容體積大而笨重的東西。現在多用來形容外強中乾的事物。
(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黔之驢》)
•黔驢技窮:比喻有限的一點本領已經用完。(《黔之驢》)
•老驥伏櫪:老了的好馬,伏在馬房中卻還想去跑千里的遠路。比喻人雖然老了,但仍有雄心壯志。(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龜雖壽》)
•源頭活水:比喻生活氣息濃厚,也指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為有源頭活水來。——《觀書有感》)
•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毅力不怕困難。(《愚公移山》)
第三冊
•明察秋毫:能清楚地看到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比喻目光敏銳,連極小的事物都看得清楚。(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閑情記趣》)
•揮汗成雨:大家用手抹汗,灑出去就像下雨一樣。原來形容人多,後來也形容出汗多。
•比肩繼踵:肩膀靠肩膀,腳尖碰腳跟。形容人多,擁擠。
•張袂成陰:張開衣服袖子就能遮住陽光,形容人多。(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晏子故事兩篇》)
•不求甚解:原指讀書時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個大概。現在多指學習不認真,不求深入理解,或了解情況不深入。(好讀書,不求甚解。——《五柳先生傳》)
•犬牙交錯:形容交界線很曲折,就像狗的牙齒那樣參差不齊。
(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記》)
•畫蛇添足:做了多餘的事情反而有害無益。(《寓言四則》)
•買櫝還珠:取捨失當,捨本逐末,是極不可取的。(《寓言四則》)
•濫竽充數:沒有本事的人混在有本事的人中間湊數,終會露餡。(《寓言四則》)
•塞翁失馬:在一定的條件下,好事可能變成壞事,壞事也可以變為好事。(《寓言四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