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初中成語大全及解釋積累

初中成語大全及解釋積累

發布時間: 2020-11-21 00:41:03

『壹』 求初中成語大全及其解釋和運用,好的再追加100!

哀兵必勝:1、形容受壓迫而悲憤地奮想反抗的軍隊一定能勝利。 2、也形容為正義而斗爭的一方必然勝利。
哀而不傷:1、形容詩歌、音樂等表現的傷感情調適度。2、形容感情或行為有節制,不太過也無不及。3、形容裝出悲哀的樣子,但並不真正悲傷。
暗送秋波:1、比喻美女暗中以眉目傳情。2、也比喻暗中討好別人或暗中勾搭。
黯然失色:1、指事物失去了原有的色澤光彩。2、也指心情沮喪,顯出無精打採的樣子。
八面玲瓏:1、原指四面八方通明敞亮。2、也形容特例外觀挺拔秀麗。 3、後多用來形容從處世圓滑或辦事細致周到。
百花齊放:1、各色的鮮花一齊開放。2、後多比喻文藝上不同形式和風格自由地發展。
暴虎馮河:1、比喻冒險蠻干,有勇無謀。2、也比喻果敢勇猛。
暴殄天物:1、指任意殘害各種生物。2、也指不愛惜物品,任意揮霍浪費。
逼上樑山:1、比喻被迫進行反抗。2、也比喻不得已而去做某事。
避重就輕:1、指避開重要繁難而選擇輕松的。2、也指避開要害問題,只談次要的。
不動聲色:1、形容遇事沉著、鎮靜自如。2、形容輕而易舉,不費氣力。
不分彼此:1、形容沒有區別。2、形容同樣對待。
不尷不尬:1、形容處境困難,左右為難。2、形容態度不自然。3、形容不成樣子,不正派。
不加思索:1、形容對事情不進行認真考慮或不動腦筋。2、也形容說話辦事敏捷、果斷。
不絕如縷:1、形容形勢十分危急。2、形容聲音微弱而悠長。
不三不四:1、形容不倫不類,不像樣子。2、形容品行不端,不正派。
不明不白:1、不清楚,不知底細。2、不明白,糊里糊塗。3、曖昧,不清白,不正派。
不偏不倚:1、態度公正,不偏向任何一方。2、也形容不偏斜,正中目標。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1、比喻不親臨險境,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不務正業:1、不從事正當職業。2、也指不搞好本職工作而去干其他的事。
奼紫嫣紅:1、指各種顏色的花朵。2、也比喻事物繁榮興旺、豐富多彩。
超凡入聖:1、指道德修養極高,超越了普通人,達到了聖人的境界。2、也指超越一般水平,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超然物外:1、超脫於塵世之外。2、也指置身事處。
承上啟下:1、承接上一代引出下一代。2、也指連接上文,引起下文。
垂涎三尺:1、形容非常饞的樣子。2、也形容十分貪婪,見到別人好的東西就渴望得到。
風花雪月:1、指四季的自然景色。2、指華麗空洞的詩文或談話。3、比喻男歡女愛的風流事。
峰迴路轉:1、形容山峰、道路曲折環繞。2、也比喻事情經過挫折失敗後出現新的轉機。
顧影自憐:1、形容孤獨失意的情狀。2、後多用來形容自我欣賞。
拐彎抹角:1、沒著彎彎曲曲的道路行進。2、比喻想問題不簡單化,說話、寫文章不直截了當。3、比喻關系遠。
冠冕堂皇:1、形容庄嚴、有氣派。2、後多形容表面上庄嚴體面,實際上並非如此,含貶義。
過門不入:1、形容忠於職守,公而忘私。2、也泛指經過門前而不進去。
海闊天空:1、形容天地遼闊,無邊無際。2、比喻心胸開闊,無拘無束。3、也比喻談話或想像漫無邊際。
和盤托出:1、比喻把全部東西一下子都拿出來。2、也比喻將事實或意見全部說出來。
和風細雨:1、指宜人的風雨。2、後比喻做事溫和、細致,不粗暴,也比喻方式和緩。
狐死首丘:1、比喻人不忘記根本。2、也比喻對故國、故鄉的思念。
迴光返照:1、佛教指檢查自己的身心。也泛指自我反省。2、比喻人臨死前精神忽然興奮,神志忽然清醒。3、比喻事物衰亡前短暫的繁榮興旺。
豁然開朗:1、形容由狹窄陰暗突然變為開闊敞亮。2、也比喻心裡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覺明朗。
老氣橫秋:1、老年志氣,橫貫秋空。形容氣概雄渾、豪邁。2、後多用來形容沒有朝氣或自負擺老資格的樣子。
玲瓏剔透:1、形容器物精緻通透,結構奇巧。2、形容詩文作品精巧優美。3、形容人聰明伶俐。
面不改色:1、形容遇到危險時,鎮定自若,神色不變。2、也形容力量大或功夫好,用力而臉色不改。
明哲保身:1、指聰明有智慧的人,善於趨安避危,保全自身。2、也指為保全個人利益而迴避原則問題的處世態度。
明珠暗投:1、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賞識或者好人誤入歧途。2、也比喻珍貴的東西落錯了地方,得不到珍愛。
默然無聲:1、沉默著,不說話,不出聲。2、也比喻不出名,不被人知道。
平易近人:1、指態度謙遜和藹,使人容易親近。2、比喻文學淺顯,通俗易懂。
婆婆媽媽:1、形容人言語羅嗦或辦事瑣碎,不爽快。2、形容人心腸慈善或感情脆弱。
千錘百煉:1、比喻對文藝作品反復修改加工。2、也比喻經歷了許多磨煉和考驗。
沁人心脾:1、指吸入了香氣、新鮮空氣或喝了清涼的飲料使人感到非常舒適。2、也形容優美的詩文或樂曲打動人心,給人美好、舒適的感覺。
沙裡淘金:1、比喻從大量材料中選出精華。2、也比喻費力大而收效甚微。
山南水長:1、形容距離遙遠。2、也泛指全國各地、四面八方。3、也形容談話無中心,漫無邊際地亂扯。
深不可測:1、形容很深。2、比喻難以捉摸或揣測。
手到病除:1、形容醫術高明。2、也形容工作能力強,解決問題快。
殊途同歸:1、從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個目的地。2、比喻採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結果。
順手牽羊:1、比喻乘機做事,不費力氣。2、後多用來比喻乘機拿走別人的東西。
說一不二:1、形容說話算數,說到做到。2、也指說什麼就是什麼,無人敢違背。
四平八穩:1、形容舉止穩重,說話做事穩妥。2、也指做事只求不出差錯,不求上進。
同流合污:1、指沒有獨立人格,順從世俗。2、後也指和壞人一起做壞事。
尾大不掉:1、比喻屬下勢力強大,不服從指揮調度。2、也比喻事物前輕後重,難以駕馭的現象。
無病呻吟:1、比喻沒有值得憂慮的事情而長吁短嘆。2、也比喻沒有真情實感而矯揉造作。
一本萬利:1、形容用很少量的本錢可以賺取很大的利潤。2、也比喻花費的力氣小,但收獲大。
一瀉千里:1、形容江河水流迅猛。2、也形容詩文、言語、唱腔等氣勢奔放。
雲譎波詭:1、原形容房屋建築形狀各異,千姿百態。2、後比喻事物千變萬,難以捉摸。或文章變化曲折、錯落有致。
雲山霧罩:1、比喻糊里糊塗,讓人不明所以。2、也指說話不著邊際,讓人困惑不解。
咂嘴弄舌:1、形容貪吃的樣子。2、也形容自言自語,說個不停的樣子。
瞻前顧後:1、形容做事謹慎。2、形容顧慮太多,處理事情猶豫不決。
戰戰兢兢:1、形容小心謹慎的樣子。2、也形容因恐懼而發抖的樣子。
珠圓玉潤:1、比喻歌聲婉轉或文字流暢。2、也比喻人肌膚潤澤。
錙銖必較:1、指辦事認真,一絲不苟。2、形容小氣,氣量小,很小的事情也要計較。
縱橫馳騁:1、形容作戰英勇,所向無敵。2、比喻文學創作盡情發揮,無拘無束或思想感情奔放自如。
左右逢源:1、比喻做事很順利。2、也比喻辦事圓滑。
捉襟見肘:1、形容衣裳破舊、生活貧困。2、也比喻困難很多,應付不過來。

怡然自得
拼音:yí rán zì dé
解釋:怡然:安適愉快的樣子。形容高興而滿足的樣子。

忍俊不禁
拼音:rěn jùn bù jìn
解釋:忍俊:含笑;不禁:無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發笑。

肅然起敬
拼音:sù rán qǐ jìng
解釋:肅然:恭敬的樣子;起敬:產生敬佩的心情。形容產生嚴肅敬仰的感情。

溫故知新
拼音:wēn gù zhī xīn
解釋:溫:溫習;故:舊的。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現在。

具體而微
拼音:jù tǐ ér wēi
解釋:具體:各部分已大體具備;微:微小。指事物的各個組成部分大體都有了,不過形狀和規模比較小些。

以下為初二的成語:

油光可鑒
拼音:yóu guāng kě jiàn
解釋:形容非常光亮潤澤。

鶴立雞群
拼音:hè lì jī qún
解釋:象鶴站在雞群中一樣。比喻一個人的儀表或才能在周圍一群人里顯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
拼音:zhèng jīn wēi zuò
解釋: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著。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著。形容嚴肅或拘謹的樣子。

誠惶誠恐
拼音: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解釋:誠:實在,的確;惶:害怕;恐:畏懼。非常小心謹慎以至達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期期艾艾
拼音:qī qī ài ài
解釋:形容口吃的人吐辭重復,說話不流利。

那我建議你買字典吧要不就上網找,不用問知道這些都是在上面找的,你還是自己找吧!

『貳』 100個成語積累及其解釋。

1、【犯上作亂】犯:干犯。封建統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義。【出處】《論語•學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2、【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語;令色:討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語,虛偽討好。【出處】:《論語•學而》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3、【一言以蔽之】蔽:遮,引伸為概括。用一句話來概括。【出處】《論語•為政》:「《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4、【溫故知新】溫:溫習;故:舊的。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現在。 【出處】《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5、【見義勇為】看到正義的事便勇敢地去做。【出處】《論語•為政》:「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6、【是可忍,孰不可忍】是:這個;孰:那個。如果這個都可以容忍,還有什麼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絕不能容忍。 【出處】《論語•八佾》:「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7、【盡善盡美】極其完善,極其美好。指完美到沒有一點缺點。【出處】《論語•八佾》:「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8、【朝聞夕死】早晨聞道,晚上死去。形容對真理或某種信仰追求的迫切。【出處】《論語•里仁》:「朝聞道,夕死可矣。」
9、【朽木不可雕】這個成語也稱「朽木糞土,比喻人已經敗壞到不可救葯的地步。【出處】《論語•公冶長》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
10、【聽其言而觀其行】聽了他的話,還要看他的行動。指不要只聽言論,還要看實際行動。 【出處】《論語•公冶長》:「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11、【中道而廢】中道:中途。半路就停止了。【出處】《論語•雍也》中道而廢: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12、【文質彬彬】彬彬:配合諧調。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實,後形容人文雅有禮貌。【出處】《論語•雍也》:「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13、【見賢思齊】看到德行高的人,就想學得與他一樣。【出處】《論語•里仁》:「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4、【舉一反三】反:類推。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它許多事情。比喻善於學習,能夠由此及彼。【出處】《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5、【暴虎馮河】暴虎:空手搏虎;馮:同憑,馮河,過河不用工具(如船、木筏之類),赤腳蹚水。比喻有勇無謀,魯莽冒險。【出處】《詩經•小雅•小旻(mín)》:「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16、【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人到臨死,他說的話是真心話,是善意的。【出處】《論語•泰伯》:「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17、【任重道遠】任:負擔;道:路途。擔子很重,路很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歷長期的奮斗。【出處】《論語•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18、【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不擔任這個職務,就不去過問這個職務范圍內的事情。【出處】:《論語•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19、【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滿足。後指每個人或事物都得到恰當的位置或安排。出處:《論語•子罕》子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20、【逝者如斯】用以形容光陰如流水一去不返。【出處】《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21、【華而不實】華:通花,開花;實:果實,結果。花開得好看,但不結果實。比喻外表好看,內容空虛。也指表面上很有學問,實際腹中空空的人。【出處】《左傳•文公五年》:「且華而不實,怨之所聚也。」《論語•子罕》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22、【後生可畏】後生:青年人,後輩;畏:敬畏,佩服。指青年人勢必超過前輩,令人敬畏。【出處】《論語•子罕》:「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23、【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厭:滿足;膾:細切的肉。糧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細越好。形容食物要精製細做。 【出處】《論語•鄉黨》:「齋必變食,居必遷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24、【登堂入室】堂、室:古代宮室,前面是堂,後面是室。登上廳堂,進入內室。比喻學問或技能從淺到深,循序漸進,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出處】《論語•先進》:「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25、【過猶不及】過:過分;猶:象;不及:達不到。事情做得過頭,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合適的。【出處】《論語•先進》:「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26、【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所不願意要的,不要強加於人。【出處】《論語•顏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27、【成人之美】成全別人的好事。【出處】《論語•顏淵》:「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28、【察言觀色】觀察別人的說話或臉色。多指揣摸別人的心意。【出處】論語•顏淵》:「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29、【以文會友】指通過文字來結交朋友。 【出處】《論語•顏淵》:「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人。」
30、【一言興邦】指一句話可以興國。【出處】《論語•子路》:「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
31、【近悅遠來】使近處的人受到好處而高興,遠方的人聞風就會前來投奔。舊指當權者給人恩惠,以便籠絡人心。 【出處】《論語•子路》:「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悅),遠者來。』」
32、【欲速不達】欲:想要。想求快速,反而不能達到目的。【出處】《論語•子路》:「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33、【言必信,行必果】說話算數,行動要堅決。【出處】《論語•子路》: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34、【言過其實】實際。原指言語浮誇,超過實際才能。後也指話說得過分,超過了實際情況。【出處】《論語•子路》: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35、【以德報怨】不記別人的仇,反而給他好處。【出處】《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36、【怨天尤人】天:天命,命運;尤:怨恨,歸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問題,一味報怨天,責怪別人。【出處】《論語•憲問》:「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
37、【一以貫之】貫:貫穿。用一個根本性的事理貫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出處】《論語•里仁》:「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3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鋒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備工作非常重要。【出處】《論語•魏靈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39、【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慮:考慮;憂:憂愁。人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出現眼前的憂患。表示看事做事應該有遠大的眼光,周密的考慮。【出處】《論語•衛靈公》:「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40、【當仁不讓】遇到應該做的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讓。【出處】《論語•衛靈公》:「當仁不讓於師。」 41、【有教無類】類:類別。不管什麼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出處】《論語•衛靈公》:「子曰:『有教無類。』」
42、【禍起蕭牆】指禍亂發生在家裡。比喻內部發生禍亂。蕭牆:古代宮室內當門的小牆。【出處】《論語•季氏》:「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43、【血氣方剛】血氣:精力;方:正;剛:強勁。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出處】《論語•季氏》: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44、【色厲內荏】色:神色,樣子;厲:兇猛;荏:軟弱。外表強更,內心虛弱。【出處】《論語•陽貨》:「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穿窬之盜也與。」
45、【道聽途說】道:道路;途:路途。路上聽來的又在路上傳播的話。泛指沒有根據的傳聞。【出處】《論語•陽貨》:「道聽而塗(途)說,德之棄也。
46、【飽食終日】終日:整天。整天吃飽飯,不動腦筋,不幹什麼正經事。【出處】《論語•陽貨》:「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47、【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四體:指人的兩手兩足;五穀:通常指稻、黍、稷、麥、菽。指不參加勞動,不能辨別五穀。形容脫離生產勞動,缺乏生產知識,脫離勞動人民。【出處】《論語•微子》:「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48、【無可無不可】表示怎樣辦都行,沒有一定的主見。 【出處】《論語•微子》:「我則異於是,是無可無不可。」
49、【見危致命】在危急關頭勇於獻出自己的生命。同「見危授命」。【出處】《論語•子張》: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50、【學而優則仕】優:有餘力,學習了還有餘力,就去做官。後指學習成績優秀然後提拔當官。【出處】《論語•子張》:「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51、【天下歸心】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悅誠服。【出處】《論語•堯曰》天下歸心: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
52、【不恥下問】不以向學問比自己差的或職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為可恥。【出處】《論語•公治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53、【惠而不費 】惠:給人好處;費:耗費。給人好處,自己卻無所損失。 【出處】《論語•堯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
54、【不亦樂乎】乎:文言中用為疑問或反問的語氣助詞,這里相當於「嗎」。用來表示極度、非常、淋漓盡致地意思。【出處】《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55、【惡衣惡食】惡: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出處】《論語•里仁》:「士之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56、【發憤忘食】努力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奮。【出處】《論語•述而》:「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57、【割雞焉用牛刀】也做「殺雞焉用牛刀」。宰雞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費大力氣或大材不能不用。【出處】《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弦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58、【誨人不倦】教導人特別耐心,從不厭倦。【出處】《論語•述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59、【理屈詞窮】理:道理,理由;屈:短,虧;窮:盡。由於理虧而無話可說。【出處】《論語•先進》:「是故惡夫佞者宋•朱熹集註:「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詞窮,而取辯於口以御人耳。」
60、【鳴鼓而攻之】比喻宣布罪狀,遣責或聲討。【出處】《論語•先進》:「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61、【內省不疚】指自我反省,內心並不感到慚愧不安,即沒有做有愧於心的事。 【出處】《論語•顏淵》:「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62、【 能近取譬 】譬:打比方。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別人著想。【出處】《論語•雍也》:「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63、【年富力強】年富:未來的年歲多。形容年紀輕,精力旺盛。【出處】《論語•子罕》:「後生可畏。」宋•朱熹註:「孔子言後生年富力強,足以積學而有待,其勢可畏。」
64、【匹夫不可奪志】雖是平民也不可強迫他放棄主張。【出處】《論語.子罕》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65、【輕裘肥馬】穿著輕暖的皮襖,騎著肥壯的好馬。形容生活闊綽。 【出處】《論語•雍也》:「赤之造齊也,乘肥馬,衣輕裘。」
66、【 三復斯言】三復:多次反復;斯言:這句話。反復朗讀並體會這句話。形容對它極為重視。【出處】《論語•先進》:「南容三復白圭。」
67、【殺身成仁】表示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顧自己的生命。或為了維護正義事業而犧牲生命。【出處】《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68、【善賈而沽】賈:通「價」。善賈:好價錢;沽:出賣。等好價錢賣出。比喻懷才不遇,等有的賞識的人再出來做事。也比喻有了肥缺,才肯任職。 【出處】《論語•子罕》:「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價)而沽諸?」
69、【手足無措】措:安放。手腳不知放到哪兒好。形容舉動慌張,或無法應付。【出處】《論語•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70、【駟不及舌】駟:古時由四匹馬拉的車;舌:指說的話。一句話說出口,四匹馬拉的車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話說出來,再也無法收回。 【出處】《論語•顏淵》:「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
71、【循序漸進】循:按照;序:次序;漸:逐漸。指學習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驟逐漸深入或提高。【出處】《論語•憲問》:「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朱熹註:「此但自言其反已自修,循序漸進耳。」
72、【循循善誘】循循:有次序的樣子;誘:引導。指善於引導別人進行學習。【出處】《論語•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73、【言必有中】中:正對上。指一說話就能說到點子上。 【出處】《論語•先進》:「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74、【言不及義】及:涉及;義:正經的道理。指凈說些無聊的話,沒有一句正經的。【出處】《論語•魏靈公》:「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75、【仁人志士】原指仁愛而有節操,能為正義犧牲生命的人。現在泛指愛國而為革命事業出力的人。 【出處】《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76、【慎終追遠】終:人死;遠:指祖先。舊指慎重地辦理父母喪事,虔誠地祭祀遠代祖先。後也指謹慎從事,追念前賢。【出處】《論語學而》:「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77、【既往不咎】原指已經做完或做過的事,就不必再責怪了。現指對以往的過錯不再責備。 【出處】《論語•八佾》:「成事不說,逐事不諫,既往不咎。」
78、【富貴浮雲】意思是不義而富貴,對於我就象浮雲那樣輕漂。比喻把金錢、地位看得很輕。 【出處】《論語•述而》:「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79、【從井救人】意謂跟著跳到井裡去救人。原用以比喻對別人並無好處而徒然危害自己的行為。後亦用以比喻冒極大危險去拯救別人。【出處】《論語•雍也》:「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仁人)焉。』其從之也?」
80、【侃侃而談】侃侃:理直氣壯從容不迫的樣子。理直氣壯、從容不迫地說話。【出處】《論語•鄉黨》,「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cù jí,恭敬不安的樣子)如也,與與如也。」
81、【敬而遠之】敬:尊重;遠:不接近;之:代詞,指對象。表示尊敬卻有所顧慮不願接近。【出處】《論語•雍也》:「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82、【述而不作】述:闡述前人學說;作:創作。指只敘述和闡明前人的學說,自己不創作。 【出處】《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83、【簞食瓢飲】形容極為清貧的生活。後用為生活簡朴,安貧樂道的典故。【出處】《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84、【斗筲之器】比喻氣量狹窄的人。【出處】《論語•子路》:「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85、【斐然成章】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出處】《論語•公冶長》:「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載之。」
86、六尺之孤:《論語。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做人應該達到這種地步,把年幼的孤兒託附給你,而你能使對方放心完全信任你。)
87、察言觀色:《論語。顏淵》洞悉對方的言談,並考察他的動機原由,才有深入的了解。
88、風行草偃:《論語。顏淵》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在上位者的德政好比是風,老百姓的德行好比是草,風加諸於草上,草必定會隨風仆倒。)
89、非禮勿視:《論語•顏淵》對待沒有禮貌的人,應當避免接近他,一但人適應了非禮的事,便會漸漸失去坦白公正的心,不能主持公道。
90、克己復禮:《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為仁(盡力克服私慾的誘惑,放棄以自我為中心的作法,凡事保持適度與社會民眾的精神合一,這就是實踐仁道的善政。)
91、苗而不秀:《論語•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幼苗雖然發芽,不抽穗不開花,有的雖已抽穗但卻不結果實。喻人人稱其神童的人,長大成人後,可能變得平庸無能)
92、功虧一簣:《論語•子罕》未成一簣,止,吾止也 (堆聚一座山只差一籠土沙即可完成,但半途而廢,則前功盡棄。)
93、先難後獲:《論語•雍也》有仁德的人凡事總比別人先嘗苦頭,而對於應得的利益從不斤斤計較,這便是仁者的風度。
94、知者樂水:《論語•雍也》有智慧的人欣賞流水悠然自得的姿態,他的心靈也如同水一般清瑩透澈。
95、仁者樂山:《論語•雍也》仁者的心如同山嶽的萬古堅貞,絕不因一時的利害和榮辱,而動搖自己的意志。
96、行不由徑:《論語•雍也》選擇捷徑的人,往往因操之過急而走頭無路。
97、簞食瓢飲: 《論語•雍也》子曰: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形容顏回飲食簡單安貧樂道。)
98、既往不咎:《論語•八佾》對於己經成為過去的事,不要再苦苦追究,或說些悔不當初的話。
99、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遇到困惑難解的事情,恭敬地請教比自己年輕或地位比自己低賤的人,並不是不件可恥的事。
100、聞一知十:《論語•公冶長》回也聞一以知十。(形容顏回十分地聰慧,有推演事理的能力。)

『叄』 初中常用成語解釋摘抄

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 捕風捉影:風和影子都是抓不著的.比喻說話做事絲毫沒有事實根據.
· 杞人憂天:杞國有個人怕天塌下來.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
·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狹窄的人.
· 杯弓蛇影:將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誤認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
· 鄭人買履:用來諷刺只信教條,不顧實際的人.
· 不合時宜:不適合時代形勢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習尚.
·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圖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幸心理.現也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
· 曲突徙薪:把煙囪改建成彎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採取措施,才能防止災禍.
· 拋磚引玉:拋出磚去,引回玉來.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見或作品引出別人更好的意見或好作品.
·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後抵觸.
· 濫竽充數:比喻無本領的冒充有本領,次貨冒充好貨.
· 刻舟求劍:比喻不懂事物已發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
· 葉公好龍: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並不真愛好.
· 亡羊補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 畫蛇添足: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了多餘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
· 掩耳盜鈴:偷鈴鐺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騙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
· 買櫝還珠:買下木匣,退還了珍珠.比喻沒有眼力,取捨不當.
疑鄰盜斧
不注重事實根據,對人、對事胡亂猜疑。
「不可救葯」:病重到不能用葯救活。後比喻事物壞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乘風破浪」來形容不怕困難,奮勇前進的精神
「一衣帶水」來比喻只隔了一條狹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兩地。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優美。
「按圖索驥」,比喻機械地照老辦法辦事,不知變通;也比喻按照某種線索去尋找事物
想在大行家面前顯示自己的本領,這種太不謙虛的可笑行為,「班門弄斧 」。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
「不可多得」由此而來,形容非常稀少、非常難得。多用於贊揚有才能的人
鑿壁偷光 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
後生可畏 贊揚少年聰明努力,有光明的前途。
南轅北轍
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
塞翁失馬
比喻因禍得福的人
「阿豺折箭」的這個典故告訴人們,團結就是力量。

『肆』 中學生四字成語大全及解釋拼音

專心致志:一心一意;集中精神。 無緣無故:沒有來由的。 語重心長:言辭誠懇,情意深長。 狂風暴雨:猛烈的大風,突然而猛烈的大雨。 勃勃生機:精神旺盛而有活力。 座無虛席:坐位沒有空著的,形容觀眾、聽眾或出席的人很多。 意想不到:事先沒有想到或料到。 驚心動魄:形容給人感受很深,震動很大。 養尊處優:生活在優裕的環境中(多含貶義)。 零七八碎:比喻零碎比較小的事情或事物。 萬象更新:宇宙間的一切事物或景象都發生新的變化。 張燈結綵:將燈籠和彩色的綢布懸掛起來。 鬨堂大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時大笑。 能歌善舞:即能唱歌又能跳舞。 別無所求:沒有多餘的要求。 蜂擁而至:象蜂群似的擁擠的來到這里,比喻人比較多。 鋪天蓋地:形容聲勢大,來勢猛,到處都是。 肅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樣子。 美不勝收:美好的東西太多,一時接受不完(看不過來)。 精兵簡政:縮小機構,精簡人員。 死得其所:形容死的有意義、有價值. 重於泰山:比喻死得很偉大。 輕於鴻毛:比喻死得不值得。 游手好閑:游盪成性,不好勞動。 落荒而逃:離開大路,向荒野逃去。 魚貫而入:像游魚一樣一個挨一個地接連著(走)。 滿不在乎:根本不在意。 天涯海角:指極遠的地方。 聞所未聞:從未聽到的。 與世隔絕:與世界上的人和事都斷絕來往。 卓有成效:有卓越的成績和效果。 司空見慣:表示看慣了就不覺得奇怪了。 無獨有偶:雖然罕見,但是不止一個,還有一個可以成對兒(多用於貶義)。 見微知著:見到一點苗頭就能知道它的發展趨向或問題的實質。 嫦娥奔月:神話中由人間飛到月亮上去的仙女。 炎黃子孫:指中華民族的子孫。 積勞成疾:長期經受勞累而患病。 風華正茂:風采和才華正旺盛。 出人意料:(事物的好壞、情況的變化、數量的大小等)出於人們的意料之外。 目瞪口呆:形容受驚而愣住的樣子。 饒有趣味:豐富而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 百煉成鋼:比喻久經鍛煉成為堅強的英才。 集思廣益:集中眾人的意見和智慧,使收效更多更好。 獨出心裁:構思籌劃,別具一格,與眾不同。 不恥下問:形容虛心好學。 發憤圖強:下定決心謀求發展。 群策群力;形容集中群眾的智慧和力量。 舉一反三:比喻善於學習,由此及彼,觸類旁通。 觸類旁通:接觸同類事物,由其類推出通曉其他事物。 堅持不懈:堅持到底,毫不鬆懈。 革故鼎新:革除舊的,建立新的。 實事求是:弄清事實,求得正確的結論。 精益求精:指對某種技能或學術的追求。 標新立異:指特意創新與眾不同,又指故意提出新奇主張。 各抒己見:各個人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 古為今用:批判繼承古代的優秀遺產,使它為今天服務。 捨本逐末: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問題,而考慮細枝末節。 迎難而上:遇到困難不退縮。 專心致志:一心一意;集中精神。 無緣無故:沒有來由的。 語重心長:言辭誠懇,情意深長。 狂風暴雨:猛烈的大風,突然而猛烈的大雨。 勃勃生機:精神旺盛而有活力。 座無虛席:坐位沒有空著的,形容觀眾、聽眾或出席的人很多。 意想不到:事先沒有想到或料到。 驚心動魄:形容給人感受很深,震動很大。 養尊處優:生活在優裕的環境中(多含貶義)。 零七八碎:比喻零碎比較小的事情或事物。 萬象更新:宇宙間的一切事物或景象都發生新的變化。 張燈結綵:將燈籠和彩色的綢布懸掛起來。 鬨堂大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時大笑。 能歌善舞:即能唱歌又能跳舞。 別無所求:沒有多餘的要求。 蜂擁而至:象蜂群似的擁擠的來到這里,比喻人比較多。 鋪天蓋地:形容聲勢大,來勢猛,到處都是。 肅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樣子。 美不勝收:美好的東西太多,一時接受不完(看不過來)。 精兵簡政:縮小機構,精簡人員。 死得其所:形容死的有意義、有價值。 重於泰山:比喻死得很偉大。 輕於鴻毛:比喻死得不值得。 游手好閑:游盪成性,不好勞動。 落荒而逃:離開大路,向荒野逃去。 魚貫而入:像游魚一樣一個挨一個地接連著(走)。 滿不在乎:根本不在意。 天涯海角:指極遠的地方。 聞所未聞:從未聽到的。 與世隔絕:與世界上的人和事都斷絕來往。 卓有成效:有卓越的成績和效果。 司空見慣:表示看慣了就不覺得奇怪了。 無獨有偶:雖然罕見,但是不止一個,還有一個可以成對兒(多用於貶義)。 見微知著:見到一點苗頭就能知道它的發展趨向或問題的實質。 嫦娥奔月:神話中由人間飛到月亮上去的仙女。 炎黃子孫:指中華民族的子孫。 積勞成疾:長期經受勞累而患病。 風華正茂:風采和才華正旺盛。 出人意料:(事物的好壞、情況的變化、數量的大小等)出於人們的意料之外。 目瞪口呆:形容受驚而愣住的樣子。 饒有趣味:豐富而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 百煉成鋼:比喻久經鍛煉成為堅強的英才。 集思廣益:集中眾人的意見和智慧,使收效更多更好。 獨出心裁:構思籌劃,別具一格,與眾不同。 不恥下問:形容虛心好學。 發憤圖強:下定決心謀求發展。 群策群力;形容集中群眾的智慧和力量。 舉一反三:比喻善於學習,由此及彼,觸類旁通。 觸類旁通:接觸同類事物,由其類推出通曉其他事物。 堅持不懈:堅持到底,毫不鬆懈。 革故鼎新:革除舊的,建立新的。 實事求是:弄清事實,求得正確的結論。 精益求精:指對某種技能或學術的追求。 標新立異:指特意創新與眾不同,又指故意提出新奇主張。 各抒己見:各個人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 古為今用:批判繼承古代的優秀遺產,使它為今天服務。 捨本逐末: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問題,而考慮細枝末節。 迎難而上:遇到困難不退縮。 沒有拼音

『伍』 初中生用的成語及解釋和造句有哪些

  • 聞雞起舞

讀音:[ wén jī qǐ wǔ ]

釋義: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造句:他有聞雞起舞的精神,所以他進步快。

出處:宋·松洲《念奴嬌·題鍾山樓》:「擊楫誓清;聞雞起舞;畢竟英雄得。」

  • 鍥而不舍

讀音:[ qiè ér bù shě ]

釋義:鍥:鏤刻;舍:停止。 不斷地鏤刻。比喻有恆心,有毅力。

造句:他認定的目標就會鍥而不舍地堅持下去,從不在乎別人的挖苦。

出處:《荀子·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 雞鳴而起

讀音:[ jī míng ér qǐ ]

釋義:雞叫時就起床。 形容勤奮不怠。

造句: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

出處:《孟子·盡心上》:「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

  • 廢寢忘食

讀音:[ fèi qǐn wàng shí ]

釋義:廢:停止。 顧不得睡覺,忘記了吃飯。形容專心努力。

造句:姐姐廢寢忘食地復習功課,終於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重點大學。

出處:南北朝·王融《曲水詩序》:「猶且具明廢寢;昃晷忘餐。」南北朝·顏之推《顏氏家訓》:「元帝在江、荊間、復所愛習;召置學生;親為教授;廢寢忘食;以夜繼朝。」

  • 自強不息

讀音:[ zì qiáng bù xī ]

釋義:自強: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覺地努力向上,永不鬆懈。

造句:許多殘疾人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精神,感人肺腑,催人奮進。

出處:《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陸』 四字詞語大全及解釋 初中語文四字詞語解釋

1、形容春天的成語:鳥語花香、百花齊放、繁花似錦、桃紅柳綠、春色滿園、春意盎然2、描寫夏天的成語:驕陽似火、汗流浹背、烈日炎炎、暑氣蒸人、熱浪炙人、烈日當空3、形容秋天的成語:秋高氣爽、天高雲淡、紅葉似火、金風送爽、秋風習習、碩果累累4、形容冬天的成語:冰天雪地、天寒地凍、滴水成冰、白雪皚皚、鵝毛大雪寒冬臘月5、描寫山的成語:重巒疊嶂、崇山峻嶺、懸崖峭壁、連綿起伏、峰巒雄偉、危峰兀立6、描寫水的成語:滔滔不絕、一瀉千里、波瀾壯闊、驚濤駭浪、濁浪排空、波峰浪谷7、描寫山水的成語:湖光山色、山清水秀、山明水秀、青山綠水、山水相依、山水一色8、含有雲的成語:騰雲駕霧壯志凌雲、雲霧迷濛風卷殘雲彤雲密布9、描寫建築物的成語:亭台樓閣、富麗堂皇、雕梁畫棟、古色古香、別有洞天、鱗次櫛比10、描寫花的成語:花團錦簇、繁花似錦、百花齊放、奼紫嫣紅、萬紫千紅鳥語花香花紅柳綠11、形容長江的成語:一瀉千里、驚濤駭浪、波峰浪谷、濁浪排空、波瀾壯闊、風急浪高12、描寫顏色的成語:五彩繽紛五顏六色一碧千里萬紫千紅花紅柳綠翠色慾流古色古香13、描寫雨大的成語:瓢潑大雨、狂風暴雨、滂沱大雨、暴雨如注、傾盆大雨14、描寫雪景的成語:鵝毛大...

遇到生冷的作文題,不要害怕,縮小其范圍,發現其核心,即可行文;

『柒』 初中成語大全及

哀兵必勝:1、形容受壓迫而悲憤地奮想反抗的軍隊一定能勝利. 2、也形容為正義而斗爭的一方必然勝利.
哀而不傷:1、形容詩歌、音樂等表現的傷感情調適度.2、形容感情或行為有節制,不太過也無不及.3、形容裝出悲哀的樣子,但並不真正悲傷.
暗送秋波:1、比喻美女暗中以眉目傳情.2、也比喻暗中討好別人或暗中勾搭.
黯然失色:1、指事物失去了原有的色澤光彩.2、也指心情沮喪,顯出無精打採的樣子.
八面玲瓏:1、原指四面八方通明敞亮.2、也形容特例外觀挺拔秀麗. 3、後多用來形容從處世圓滑或辦事細致周到.
百花齊放:1、各色的鮮花一齊開放.2、後多比喻文藝上不同形式和風格自由地發展.
暴虎馮河:1、比喻冒險蠻干,有勇無謀.2、也比喻果敢勇猛.
暴殄天物:1、指任意殘害各種生物.2、也指不愛惜物品,任意揮霍浪費.
逼上樑山:1、比喻被迫進行反抗.2、也比喻不得已而去做某事.
避重就輕:1、指避開重要繁難而選擇輕松的.2、也指避開要害問題,只談次要的.
不動聲色:1、形容遇事沉著、鎮靜自如.2、形容輕而易舉,不費氣力.
不分彼此:1、形容沒有區別.2、形容同樣對待.
不尷不尬:1、形容處境困難,左右為難.2、形容態度不自然.3、形容不成樣子,不正派.
不加思索:1、形容對事情不進行認真考慮或不動腦筋.2、也形容說話辦事敏捷、果斷.
不絕如縷:1、形容形勢十分危急.2、形容聲音微弱而悠長.
不三不四:1、形容不倫不類,不像樣子.2、形容品行不端,不正派.
不明不白:1、不清楚,不知底細.2、不明白,糊里糊塗.3、曖昧,不清白,不正派.
不偏不倚:1、態度公正,不偏向任何一方.2、也形容不偏斜,正中目標.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1、比喻不親臨險境,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不務正業:1、不從事正當職業.2、也指不搞好本職工作而去干其他的事.
奼紫嫣紅:1、指各種顏色的花朵.2、也比喻事物繁榮興旺、豐富多彩.
超凡入聖:1、指道德修養極高,超越了普通人,達到了聖人的境界.2、也指超越一般水平,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超然物外:1、超脫於塵世之外.2、也指置身事處.
承上啟下:1、承接上一代引出下一代.2、也指連接上文,引起下文.
垂涎三尺:1、形容非常饞的樣子.2、也形容十分貪婪,見到別人好的東西就渴望得到.
風花雪月:1、指四季的自然景色.2、指華麗空洞的詩文或談話.3、比喻男歡女愛的風流事.
峰迴路轉:1、形容山峰、道路曲折環繞.2、也比喻事情經過挫折失敗後出現新的轉機.
顧影自憐:1、形容孤獨失意的情狀.2、後多用來形容自我欣賞.
拐彎抹角:1、沒著彎彎曲曲的道路行進.2、比喻想問題不簡單化,說話、寫文章不直截了當.3、比喻關系遠.

『捌』 成語大全及解釋500個

1,炫服靚妝:炫服:華麗的服裝;靚妝:美麗的裝飾。形容服飾打扮十分艷麗。也指打扮得十分艷麗的人。
2,樂盡悲來:猶言樂極生悲。歡樂到了極點,將轉而發生悲傷的事。
3,柳綠花紅: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顏色鮮艷紛繁。
4,春深似海:春天美麗的景色像大海一樣深廣。形容到處充滿了明媚的春光。
5,天若有情天亦老:天倘若有情意,也會因悲傷而衰老的。常用以形容強烈的傷感情緒。也指自然法則是塢的。
6,捶胸跌足:表示極為悲傷或悲憤。
7,珠淚偷彈:有淚只能在暗中流,形容受到委曲而悲傷的情形。
8,泣歧悲染:泣歧:見歧路哭,因可以向南也可以向北;悲染:見染絲而悲傷,因可以染成黃色或黑色。形容悲嘆人們易受外界世俗影響而迷失方向。
9,人琴兩亡:形容看到遺物,懷念死者的悲傷心情。同「人琴俱亡」。
10,樂極悲來:歡樂到了極點,將轉而發生悲傷的事。同「樂極則悲」。
11,形誇骨佳:誇:柔軟,美好。形容女子外貌美麗,體形優美。
12,蘭姿蕙質:姿:容貌,姿態;蕙:香草;蕙質:比喻美質。比喻女子聰慧美麗。
13,捶胸跺腳:捶:敲打。捶擊胸口,用腳跺地。指十分悲傷或痛憤。
14,一悲一喜:既悲傷又高興。
15,嘔心抽腸:形容極度悲傷。
16,明眸皓齒:明亮的眼睛,潔白的牙齒。形容女子容貌美麗,也指美麗的女子。
17,漏洩春光:①透露春天的信息。②指密傳消息或泄露男女私情。
18,半晴半陰:又晴又陰,陰晴不定。形容春天至初夏季節陰晴不定的天氣。
19,春宵苦短:為春天的夜晚太短而苦惱。形容人處在歡樂之中,覺得時間過得很快。
20,左家嬌女:指美麗可愛的少女。
21,女貌郎才:女子美麗,男子有才華。比喻姻緣十分美滿。
22,柳暗花明:垂柳濃密,鮮花奪目。形容柳樹成蔭,繁花似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難中遇到轉機。
23,暮雲春樹:傍晚的雲,春天的樹。表示對遠方友人的思念。
24,杏雨梨雲:杏花如雨,梨花似雲。形容春天景色美麗。
25,時雨春風:及時的雨,春天的風。泛指能使萬物生長的雨和風。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用來稱頌師長的教誨。
26,風木嘆:風木:同「風樹」,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養。指喪父母的悲傷。
27,目斷魂消:因望不到而內心傷悲。形容離別的悲傷愁苦。
28,搶地呼天:搶地:觸地。大聲叫天,用頭撞地。形容極度悲傷。
29,花明柳暗:垂柳濃密,鮮花奪目。形容柳樹成蔭,繁花似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難中遇到轉機。
30,涕泗橫流:眼淚鼻涕滿臉亂淌。形容極度悲傷。
31,春去冬來:春天過去,冬天來臨。形容時光流逝。
32,鳥語花香:鳥叫得好聽,花開得噴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33,靡顏膩理:靡:美麗;顏:面容;膩:細膩;理:肌理。形容容貌美麗,皮膚細膩柔滑。
34,香喉玉口:形容美麗女子的演唱。
35,春生秋殺:春天萬物萌生,秋天萬物凋零。
36,悲喜交至:悲傷和喜悅的心情交織在一起來到。
37,天香國色:原形容顏色和香氣不同於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後也形容女子的美麗。
38,鐵佛傷心,石人落淚:鐵鑄的的神佛也會傷心,雕刻的石人也會落淚。形容極其悲傷。
39,小家碧玉:舊時指小戶人家美麗的年輕女子。
40,捶胸跌腳:表示極為悲傷或悲憤。
41,月中聚雪:月亮里堆積著白雪。形容女子潔白而美麗。
42,叩角商歌:角:牛角;商歌:悲傷的歌。敲著牛角,唱著低沉悲涼的歌。形容用言語和歌聲自薦求官。
43,萬古長春:萬古:千年萬代,永遠。永遠像春天一樣,草木翠綠,生機勃勃。比喻人的精神永遠像春天一樣毫不衰退或祝願好事長存。亦作「萬古長青」、「萬古常青」、「萬古常新
44,摧胸破肝:心肝斷裂剖開。比喻極度悲傷和痛苦。同「摧心剖肝」。
45,觸目崩心:看到某種情況而心中極度悲傷。
46,泣下沾襟:襟:衣服胸前的部分。淚水滾滾流下,沾濕衣服前襟。哭得非常悲傷。
47,春來秋去:去:過去。春天到來,秋天過去。形容歲月流逝。
48,撕心裂肺:形容極度悲傷。
49,芝焚蕙嘆:芝、蕙:同為香草名;焚:燒。芝草被焚,蕙草傷嘆。比喻因同類遭到不幸而悲傷。
50,回春妙手: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將快死的人救活。指醫生醫術高明。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