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初中容易用錯的150個成語

初中容易用錯的150個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1-21 00:48:55

① 初中生必掌握的150個成語

1. 花枝招展:比喻姿態優美。招展:迎風擺動。常用來形容婦女打扮得十分艷麗。
2. 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已:停止。
3.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4. 黯然神傷:形容心中傷感,情緒低落。
5. 故弄玄虛:本意是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欺騙手段。這里指神秘的意思。
6. 嘔心瀝血:形容費盡心思。
7. 想入非非:思想進入虛幻境界,完全脫離實際,胡思亂想。
8. 不速之客:指沒有邀請自己來的客人。速:邀請。
9. 人聲鼎沸:人聲喧鬧的意思。鼎:古代一種三足兩耳的鍋。沸:水開。鼎沸:本意是鍋里的水燒開了,發出響聲。
10. 置之度外:不把它放在心上。度:這里是考慮的意思。
11. 流光溢彩:形容色彩豐富,光亮奪目。
12. 人跡罕至:少有人來。跡:足跡。罕:稀少。
13. 隨聲附和:別人說什麼,自己跟著說什麼。形容沒有主見。
14.奔走相告:一邊奔跑,一邊告訴別人。
15.一張一翕:形容呼吸時一張一合。
16.異想天開:形容想法離奇,不切實際。
17.相映成趣:互相襯托。
18.禍不單行:表示不幸的事接連發生。
19.觸目傷懷:看到(家庭敗落的情況)心裡感到悲傷。懷:心。
20.狼吞虎咽: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
21.出神入化:形容技藝達到了絕妙的境界。
22.手足無措:形容舉動慌亂或沒有辦法應付。
23.猝不及防:事情突然襲發生,來不及防備。
24.面面相覷: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驚懼或無可奈何而互相望著,都不說話。覷:看
25.飢腸轆轆:形容非常飢餓。
26.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響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7.小心翼翼:原形容嚴肅虔敬的樣子現用來形容舉動十分謹慎絲毫不敢疏忽。
28.碌碌無為:平庸,沒有特殊能力。
29.血雨腥風:指大革命失敗後,國民黨反動派對革命人民的血腥鎮壓。
30.取義成仁:這里指為真理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而英勇犧牲。取選取。義:正義。
31.敝帚自珍:比喻東西雖然不好,自己卻十分珍惜。敝:破舊。珍:貴重愛惜。
32.幕天席地:把天空當作幕,把大地當作席。
33.天壤之別:比喻差別極大。壤:地。
34.彈指而過:形容時間過得很快,彈一下手指頭就過了很多年。
35.栩栩如生:生動逼真,像活的一樣。
36.才華橫溢:形容很有文藝才能,並顯露出來。
37.深惡痛疾:厭惡、痛恨到極點。惡:厭惡。疾:痛恨。
38.振聾發聵:發出很大的響聲,耳聾的人也能聽見。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塗麻木的人。聵:耳聾。
39.別具匠心:另有一種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學,藝術方面創造性的構思)。
40.溘然長逝:突然死去。
41.抑揚頓挫:形容聲音高低轉折、和諧悅耳。
42.自出心裁:出於自心的創造和裁斷。
43.杳無消息:遠得不見蹤影,沒有消息。
44.巧妙絕倫:靈巧高明,超過尋常的,沒有比得上它的。
45.惟妙惟肖:形容描繪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
46.雍容典雅:形容文雅大方,優美而不粗俗。雍:和諧。
47.錯落有致:交錯紛雜,富有情趣。致:情趣。
48.渾然一體:完整不可分割地構成一個整體。
49.豐功偉績:偉大的功績。
50.錯綜復雜:形容頭緒繁多,情況復雜。
51.千頭萬緒:形容事情頭緒很多。緒:事情的開端。
52.不無裨益:不是沒有益處。
53.與日俱增: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增長。
54.孜孜不倦:勤勉地工作,不知疲倦。
55.無邊無垠:寬闊沒有邊際。垠:界限;邊際。
56.坦盪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坦盪:寬廣平坦。
57.潛滋暗長:暗暗地不知不覺地生長。滋:生出。
58.旁逸斜出:(樹枝)從樹乾的旁邊斜伸出來。
59.縱橫決盪:縱橫馳騁,沖殺突擊。
60.盪然無存: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消失,一點也不存在。
61.不可名狀:不能用語言形容。名:說出。
62.銳不可當:鋒利無比,不可抵擋。
63.不毛之地:不長草木的地方。毛:指草木。
64.改邪歸正:不再做壞事,走向正路。
65.氣勢恢宏:形容氣勢極其雄偉。恢宏:廣大,寬廣。
66.心腹之患:比喻致命的禍害。心腹:喻要害。
67.生靈塗炭:形容人民處於極端困苦的境地。塗:泥沼;炭:炭火。
68.放盪不羈:行動隨便,不受約束。放盪不受拘束;羈:約束。
69.安然無恙:平安無事,沒有遭到損害。恙:病。
70.心曠神怡:心境開闊,精神愉快。曠:空闊;怡:和悅愉快。
71.撲朔迷離:比喻事物錯綜復雜,難於辨別。
72.執迷不悟:堅持錯誤而不覺悟。
73.開卷有益:讀書就有好處。
74.躍然紙上:形容活躍地呈現在紙上。
75.無精打采:形容不高興、不振作。采:精神;神色。
76.相提並論: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來談論或看待。
77.大事渲染:大力誇張形容。事:作;渲染:繪畫方法,引申為誇張形容的意思。
78.聲名狼藉:形容名聲壞到了極點。狼藉:亂七八糟。
79.習以為常:長期都這樣,就把它當成了常規。
80.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名望很大。
81.墨守成規:因循守舊,不肯改進。
82.偃旗息鼓:放倒旗子,停止敲鼓。比喻事情終止。這里指停止競選。偃:放倒。
83.甘拜下風:真心佩服。比喻自願承認不如人家。甘:甘願、樂意;下風:風向的下風。
84.耐人尋味:意味深長,值得仔細體會琢磨。
85.拈輕怕重:接受工作時挑揀輕易的,害怕繁重的。拈:用手指拿東西。
86.漠不關心:態度冷淡,毫不關心。漠:冷淡。
87.見異思遷:看到別的事物就改變原來的主意。本課指不安心工作,事業心不強。異:另外的;遷:變動。
88.精益求精:好了還要求更好。益:更加。
89.滔滔不絕:形容話很多,連續不斷。滔滔:波浪滾滾。
90.投機取巧:指用狡猾的手段謀取個人利益。
91.通宵達旦:從天黑到天亮。
92.為富不仁:有錢而心狠,殘酷地剝削、壓迫窮人。
93.飽經風霜:形容經歷過很多艱難困苦。
94.不輟勞作:不停止勞動。輟:停止。
95.無可奈何:沒有辦法可想。
96.無獨有偶:形容罕見的事物不只一件,居然還有和它同時出現的。
97.見微知著:看到一點苗頭,就知道它的實質和發展趨勢。微:微小;著:明顯。
98.司空見慣:表示某事常見,不足為奇。
99.首當其沖: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遇災難。沖:要沖。(重要道路會合的地方)
100.包羅萬象:內容豐富,應有盡有。
101.老態龍鍾: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靈便的樣子。這里形容桌子破舊。
102.嗟來之食:今泛指帶有侮辱性的施捨。
103.拍案而起:拍著桌子憤怒地站起來。
104.懲前毖後:把以前的失敗作為教訓,使以後不再重犯。懲:警戒;毖:謹慎,小心。
105.屢見不鮮:多次見到,已經不新奇了。鮮:新奇。
106.不攻自破:不用攻打,自己就潰敗了,形容防禦薄弱,不堪一擊。
107.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流動的水不會腐臭,轉動著的門軸不會被蟲蛀蝕。戶樞:門軸;蠹:這里是蛀蝕的意思。
108.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盡管意見不完全正確,提意見的人並沒有罪,聽取意見的人即使沒有對方所說的錯誤,也可以拿聽到的話來警惕自己。
109.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有這個缺點就改正,沒有就在以後注意。
110.奼紫嫣紅:形容各種好看的花。 奼:美麗。 嫣:嬌艷。
111.(精神)矍鑠:形容老年人很有精神的樣子
112.挑撥離間:在人與人之間搬弄是非,製造隔閡,使互相猜忌,產生矛盾。 挑撥:搬弄是非,引起糾紛。 離間:拆散,隔開。(課文中:搬弄是非,引起糾紛,破壞團結。)
113.聲色俱厲:說話時聲音和臉色都顯得非常嚴厲
114.秉燭夜談:點著蠟燭深夜交談。 秉燭:拿著點著的蠟燭。
115.才疏學淺:見識不廣學問不深。 疏:粗,空虛。
116.深居簡出:平日老在家裡呆著,很少出門。 簡:少
117.終南捷徑:這里指達到目的的便捷途徑。
118.自命不凡:自以為不平凡。形容高傲自負的樣子。 自命:自認為。
119.循序漸進:按一定的順序逐漸推進。 循:按照
120.舉一反三:舉出一件或一方面已知的事理,可以退之與其同類的許多事理。 反:推演
121.明哲保身:原指明智的人不參與可能給自己帶來得危險的事。這里指一種個人主義的待人、處事態度,計較個人利害,迴避原則斗爭。
122.風燭殘年:比喻臨近死亡的晚年(風燭:風中之燭)
123.不可救葯:病重到不可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壞得沒有法兒挽救(葯:治)
124.大步流星:形容腳步邁得大,走得快。
125.月朗星稀:月光明朗,星星稀少。
126.無緣無故:沒有什麼原因,平白無故
127.變賣典質:典質:用土地、房屋或其它東西作為抵壓向人借錢。
128.碌碌無為:平庸無能,無所作為。
129.成群結隊:指聚集到一起,形成了隊伍
130.就地取材:在當地選取材料。就當地選用人才。
131.鄭重其事:嚴肅認真地對待這件事。
132.世人矚目:世界上的人都注視(目)。
133.逞強施威:顯示自己能力強,施展威風。
134.提心吊膽: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也說懸心吊膽。
135.滿腔義憤:充滿心中,對違反正義的事情所產生的憤怒。
136.節衣縮食:省吃省穿,泛指節儉。
137.鬼鬼祟祟: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138.報仇雪恨:採取行動,打擊仇敵,洗雪仇恨。
139.妄自尊大:狂妄的自高自大。
140.不攻自破:不用攻打,自己就潰敗了,形容防禦薄弱,不堪一擊,也指論點活情節漏洞百出,經不起反駁。
141.百廢待舉:許多荒廢了的事情都等待著去做。
142.充耳不聞:塞住耳朵不聽,形容拒絕聽取別人的意見或勸告。
143.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極點。疾首:頭痛。
144.疾風知勁草:疾:急速,猛烈。
145.荼毒生靈:殘害人民。荼毒:毒害、殘害。生靈:人民。
146.富貴不能淫:不為金錢地位所迷惑。淫:迷惑。
147.貧賤不能移:不因貧窮低賤而改變志向。移:改變(志向)。
148.威武不能屈:在權勢、壓力面前不屈服。屈:屈服。
149.旁徵博引:為了表示論證充足而廣泛地引用材料。
150.振振有辭(詞):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說個不休。

② 初中語文各類考試中出錯率最高的150個成語(附錯

無中生有 wúzhōngshēngyǒu [釋義] 把沒有的說成有。指憑空捏造。 [語出] 明·施耐庵《內水滸傳》第四十一回:「你這廝在蔡容九知府後堂且會說黃道黑;拔置害人;無中生有攛掇他。」 [正音] 生;不能讀作「sēnɡ」。 [辨形] 生;不能寫作「升」。 [近義] 造謠生事 信口雌黃 [反義] 確鑿無疑 鐵證如山

③ 初中生在考試中最容易寫錯的100個成語

A 和藹(靄)可親、 唉(哀)聲嘆抄氣、 安(按)裝機器、 黯(暗)然銷魂、 黯(暗)然失色、 道理深奧(粵)、 佶屈聱(騖)牙、 飛揚跋(拔)扈 B 縱橫捭(俾)闔、 稗(裨)官野史、 甘拜(敗)下風、 坂(板)上走丸、 略見一斑(般)、 班(搬)門弄斧、 絆(拌)腳之石、斑(班)駁陸離、 比分扳(板)平、 安邦(幫)定國、 氣勢磅(滂)礴、 自暴(曝)自棄、 英雄輩(倍)出、 並行不悖(背)、 艱苦備(倍)嘗、關懷備(倍)至、 杯(抔)水車薪、 剛愎(腹)自用、 民生凋敝(蔽)、 遮天蔽(避)日、 大有裨(稗)益、 還璧(壁)歸趙、 白璧(壁)微瑕、金碧(壁)輝煌、 鋒芒畢(必)露、 比比(彼)皆是、 奴顏婢(卑)膝、 蓬蓽(壁)增輝、 麻痹(庳)大意、 明(辯)辨是非、 辯(辨)證理論、殘編(篇)斷簡、 針砭(貶)時弊、 按部(步)就班、 部(布)署已定、 篳(畢)路藍縷

④ 出錯率最高的150個成語都在這里了,

舞文復弄墨
舞、弄:故意玩弄;文制、墨:文筆。 故意玩弄文筆。原指曲引法律條文作弊。後常指玩弄文字技巧。
[拼音]
wǔ wén nòng mò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豈亦效書生;區區於筆硯之間;數黑論黃;舞文弄墨而已乎?」
[例句]
要我這個老粗舞文弄墨,真是力不從心哪!
[近義]
假屎臭文 舞詞弄札
[反義]
目不識丁

⑤ 中學生最容易用錯的八大成語

孺子可教 拼音: rú zǐ kě jiào 簡拼: rzkj 近義詞: 反義詞: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解釋: 指年輕人可培養。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里所,復返,曰:『孺子可教矣。』」 例子: 謁後語: 謎語: 成語故事:張良是秦朝末年人。因為行刺秦始皇沒有成功,他逃到下邳隱藏起來。 有一天,張良在一座橋上遇到一位老人,穿得破破爛爛的。那老人看見張良,把鞋子扔到橋下,對張良說﹕「小夥子,下去把鞋子給我撿上來。」 張良下橋把鞋子撿了上來,老人說﹕「給我穿上。」 張良跪在地上給他穿上鞋。老人笑著走了。走出老遠,又回來對張良說﹕「你這個小夥子可以教啊! 五天後的早上到橋上來見我。」 五天後一大早,張良就來到橋上,但老人已經先到了。他責備張良來晚了,叫他五天後再來。第二次,雞一叫張良就趕到橋上,但老人又先到了。 這次老人大發脾氣,叫他五天後再來。這次,張良半夜就來了﹐等了一會兒,老人才到。老人非常高興,送給張良一本書,並告訴說 ,讀了這部書大有用處。 張良回家一看,原來是部兵法書,他日夜攻讀,後來幫助劉邦出謀劃策,統一了天下。 「孺子可教」指孩子是可以教誨的,後形容年輕人有出息,可以造就。 (出自《史記?世家第二十五》)

⑥ 容易用錯的成語100個

容易用錯的成語有:曾幾何時、目無全牛、感同身受、差強人意、文不加點等。

一、曾幾何時 [ cé jǐ hé shí ]

釋義:時間過去沒有多久。

出處:宋·趙彥端《介庵詞·新荷葉》:「回首分攜,光風冉冉菲菲。曾幾何時,故山疑夢還非。」

譯文:回想當初分開的時候,雨後初晴,和風習習,柳條垂落,花香濃郁。才過了沒多少時間,故鄉的風光都變了,這一切似夢非夢。

二、目無全牛 [ mù wú quán niú ]

釋義:比喻技藝到了純熟的、得心應手的境界。也比喻未看到整體情況。

出處:《莊子·養生說》:「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

譯文:我剛開始殺牛的時候,看見的是整個的牛。三年以後,技術熟練了,動刀時只看到皮骨間隙,而看不到全牛。

三、感同身受 [ gǎn tóng shēn shòu ]

釋義: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親身受到對方的恩惠一樣(多用來代替別人表示謝意),現多指雖未親身經歷,但感受就同親身經歷過一樣。

出處:《晚清文學叢鈔·轟天雷》第二回:「再者北山在京,萬事求二兄代為照顧,感同身受。」


四、差強人意 [ chā qiáng rén yì ]

釋義:指尚能使人滿意。

出處:《後漢書·吳漢傳》:「吳公差強人意。」

譯文:吳漢很能振奮其部下的意志。

五、文不加點 [ wén bù jiā diǎn ]

釋義:文章一氣寫成,不用塗改。形容文思敏捷,下筆成章。

出處:漢·禰衡《鸚鵡賦序》:「衡因為賦,筆不停輟,文不加點。」

譯文:禰衡於是為之作賦,一時筆不停綴,文不加點。

⑦ 初中語文各類考試出錯率最高的150個成語(附錯誤

舞文弄墨 舞、弄:故意玩弄;文、墨:文筆。 故意玩弄文筆。原指曲引法律條文作弊。後常指玩弄文字技巧。 [拼音] wǔ wén nòng mò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豈亦效書生;區區於筆硯之間;數黑論黃;舞文弄墨而已乎?」 [例句] 要我這個老粗舞文弄墨,真是力不從心哪! [近義] 假屎臭文 舞詞弄札 [反義] 目不識丁

⑧ 中考語文中150個易錯成語,一定要避免

您好,望採納哦,謝謝嘛~

150個中考易錯成語

【包羅萬象】

形容內容龐雜,無所不有。該詞易犯「大詞小用」的毛病。

【遍體鱗傷】

渾身都是傷痕。已包含「渾身」的意思,不能再說「渾身遍體鱗傷」。

【別無長物】

原指生活儉朴,現形容貧窮。不能理解成「自己沒有什麼長處」。

【不恥下問】

不可用於與自己相當和比自己高明的人。

【不負眾望】

沒辜負大家的期望,褒義。【不孚眾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貶義。這兩個成語常被混用。

【不脛而走】

消息傳得很快。與「不翼而飛」表示東西丟失不同。

【不可開交】

無法擺脫或結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不可收拾】

無可挽救,不可救葯。有人將此詞與「一發而不可收」揉到一起用,變褒為貶。一發而不可收,形容對發生的氣勢難以控制。

【不可理喻】

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態度蠻橫或愚昧無知。容易誤解為不可理解。

【不瘟不火】

指戲曲不沉悶乏味,也不急促。指的是表演既不沉悶也不過火,對角色的把握恰如其分。這是一個贊揚演員演技好的褒義詞。常被誤用表示商品銷售不夠火爆。

【不以為然】

不認為是對的,含有認為不是、不對的否定的意思。易與「不以為意——不放在心上,含有輕視的意思」混淆。

誤例:有些人對於闖紅燈總是不以為然,認為只要不與汽車撞上,總會沒事的。

【不足為訓】

指不值得作為准則或典範。不能理解為「不值得作為教訓」。

【不刊之論】

指正確的、不可修改的言論。不能理解為「不能刊登、發表」。

【不贊一詞】

原指文章寫得很好,別人不能再添一句話。現也指一言不發。不能理解為「不說一句贊成的話」。

【不絕如縷】

多用來形容局勢危急或聲音細微悠長。不能誤認為「連續不斷」。

【慘淡經營】

表示為某事非常勞苦,形容苦費心思於謀劃並從事某項事情或事業。詞中的「慘淡」很容易被誤解為「蕭條、不景氣」,錯認為是經營艱難,生意清淡。

【滄海桑田】

比喻世事變化很大。易望文生義,誤解為「大海和農田」。

【側目而視】

形容拘謹畏懼的樣子。易誤解為「不屑正眼相看,瞧不起人」。

【參差不齊】

長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於時間等。

【曾幾何時】

指時間過去沒有多久。易誤解為「在很久以前」或「過了很長時間」。

【差強人意】

大體上還能使人滿意。常被人理解為「不能使人滿意」或「強人所難」。

【長此以往】

長期這樣下去。多用於不好的結果。

【處心積慮】

千方百計地盤算。貶義。【殫精竭慮】用盡精力,費盡心思。褒義。兩個成語容易混淆。

【蠢蠢欲動】

指敵人准備進行攻擊或壞人策劃破壞活動。貶義詞,不能理解為「躍躍欲試」。

【粗茶淡飯】

指生活儉朴或自謙食物簡單。不可以此說生活不好。

【大方之家】

泛指見識廣博或學有專長的人。不能望文生義,理解成「出手大方、闊綽的人」。

【大快人心】

指壞人壞事受到懲罰或打擊,使大家非常痛快。不能用於「一般的好事」。

【當之無愧】

指當得起某種光榮稱號或榮譽,毫無愧色。多作敬詞贊語,表示對人的贊揚,只能用於對方。

【鼎力相助】

大力相助。是敬辭,表示請托或感謝時用。即用於有求於對方或感謝對方,不可用於自己,否則太不謙虛。

【豆蔻年華】

女子十三四歲。指其他年齡或性別皆錯。

【耳提面命】

表示長輩的諄諄教導。不用於同輩之間,不用貶義。

【耳聞目睹】

不能代替耳濡目染。

【翻雲覆雨】

比喻反復無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有氣勢。

【風聲鶴唳】

驚慌疑懼,常與「草木皆兵」連用。有人錯用此詞形容戰斗激烈。

【鳳毛麟角】

比喻稀少而可貴的人或事物。褒義詞,不能僅僅理解為「很少」的意思。

【改頭換面】

只改形式,不換內容。含貶義。

【改弦更張】

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方法。不是什麼改變都叫「改弦更張」。

【改弦易轍】

比喻改變方法或態度。以上兩詞都不代替「改邪歸正」。

【功敗垂成】

失敗於即將成功之時,有惋惜之意。不可理解為「成功與失敗的分別」。

【鬼斧神工】

建築、雕塑等技藝精巧。常被誤用來形容自然景物。

【國色天香】

指色香俱備的牡丹花或比喻人,不用於其它花卉。

【汗牛充棟】

形容書籍多。只能用來形容書籍很多,不能用來形容其它的事物多。

【呼之欲出】

指藝術形象生動逼真。常被誤用作「即將面世」之意。

【花容月貌】

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是名詞性短語,不能受副詞「更加」修飾,易造成語法錯誤。

【渙然冰釋】

形容疑慮、誤會、隔閡等完全消除。不能用來描寫冰雪融化。

【魂牽夢縈】

形容思念情切。易與「夢寐以求——做夢的時候都在追求,形容迫切地期望著」混淆。

【火中取栗】

比喻冒險為別人出力而不知上當。有人誤用為「取利」之意。

【濟濟一堂】

許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不是只要是「很多人在一起」就可以用。

【間不容發】

比喻與災禍相距極近或情勢危急到極點。不是「形容距離小」。

【見仁見智】

意見不統一。使用中要注意防止前後矛盾。

【見異思遷】

意志不堅定,喜愛不專一。不表示選擇時猶豫不定。

【江河日下】

比喻事物日趨衰落,情況一天不如一天。不能理解為「水流一天天在減少」。

【津津樂道】

很感興趣地談論。已經含有「談論」的意思,不能說「津津樂道地談論」。

【噤若寒蟬】

比喻不敢說話。強調人不出聲的原因是因為害怕。常誤用來形容安靜,或是默不作聲、閉口不言等意思。

【久假不歸】

假:借。長期借去,不歸還。不能理解為「長期請假而不回來」。

【九牛一毛】

比喻極大數量中極微小的數量。強調「微不足道,不值一提」的意思,與「杯水車薪,強調數量太少無濟於事」容易混淆。

【慷慨解囊】

形容豪爽大方地幫助別人。不能用於自己消費。

【空谷足音】

比喻難得的音信、言論和事物。此成語容易望文生義。

【空穴來風】

比喻消息和傳說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常被誤解為「憑空捏造,毫無根據」。

【苦心孤詣】

苦心鑽研或經營,達到了很高造詣,常誤當作苦口婆心。

【曠日持久】

耽誤時間,拖延很久。不能理解為堅持很長時間。

【良莠不齊】

比喻好人壞人都有,混雜在一起。多指人的品質,不表示水平能力、產品質量或學生成績等參差不齊。

【勵精圖治】

形容振奮精神,力求把國家和地方治理好。主要指精心治理國家,適用對象極為有限。

【馬革裹屍】

指英勇殺敵,戰死疆場。常被誤解為「死得很慘,死後連埋葬的棺材和地方都沒有」。

【美輪美奐】

形容房屋建築高大華麗。媒體多誤用來形容一切美好的事物。

【面目全非】

事物的樣子變得很厲害。貶義,指變得很糟,不可用於褒義指變化之大。

【明日黃花】

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不是指未來的東西。

【漠不關心】

(對人或事物)感情冷漠,態度冷淡,毫不關心。不能跟賓語。

【目無全牛】

比喻技術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地。不能理解為「沒有全局觀念或看不到整體」。不能誤用作貶義詞。

【難言之隱】

難以說出來的苦衷。不能用來修飾「苦衷」,否則就會造成句意的重復。

【年富力強】

包含兩方面的意義,一是年輕,二是力壯。不能只斷取「力強」的意義,而忽視了「年富」的意義。

【拍手稱快】

多指正義得到伸張或事情的結局使人感到滿意。不能直接用於那些歡快的場面。

【拋磚引玉】

比喻用不成熟的、膚淺的意見,引出成熟的、高明的意見。常用作謙詞,只能用於自己,不能用於別人。

【蓬蓽生輝】

使自己的破屋生輝不勝榮幸。是個謙詞,用反了當有罵人之嫌。

【評頭論足】

比喻在小節上過分挑剔。含貶義,不能作中性的「評議」理解。

【萍水相逢】

比喻不相識的人偶然相遇。易誤解為「不期而遇」的意思,而忽略了主體是「互不相識的人」。

【期期艾艾】

形容口吃的人吐辭重復,說話不流利。不能理解為懦弱猶豫等。

【巧奪天工】

人工的精巧勝過天然,形容技藝十分巧妙。不能用於「自然本身」。

【青出於藍勝於藍】

指學生超過老師或後人超過前人。用指別的超過不可以。

【罄竹難書】

比喻罪惡之多,難以寫盡。必須是罪行、劣跡、錯誤之類的事實,含有明顯的貶抑色彩,而且如果是具體的東西數量再大也不能使用「罄竹難書」。

【求全責備】

是指苛責別人,要求完美無缺。後面不能帶賓語。

【忍俊不禁】

忍不住笑。此成語易用成「忍俊不禁地笑了」而造成成語與句子重復。

【日理萬機】

指古代帝王或國家領導人每天忙於處理繁多的政務。該詞詞義較重,不能用在普通人身上,否則就犯了「大詞小用」的毛病。

【如履薄冰】

強調主觀心態之謹慎小心,而非客觀情況之危急。

【三長兩短】

指意外的災禍或事故,也特指死亡,程度很重。不能泛指意外情況。

【三人成虎】

城市本無虎,傳言有虎的人多了,就信以為真。比喻謠言或訛傳一再重復,即能蠱惑人心。多誤解為團結合作力量大。

【賞心悅目】

主語是人。如果主語是物,要說「令人賞心悅目」。

【深居簡出】

指常呆在家裡,很少出門。不能理解為「簡簡單單出門」。

【莘莘學子】

表示眾多的學生,不能指具體一個或幾個。如果前加上「一位」「每一個」「幾個」等這些限定,就犯了邏輯上的錯誤。

【身臨其境】

指親身到了那個境地。常誤用為代替「設身處地——指替別人的處境著想」。

【生靈塗炭】

形容廣大人民處於極端困苦的境地。易用成「人民生靈塗炭」,造成語義重復。

【石破天驚】

比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不能用於「驚人的消息或變化」。

【始作俑者】

貶義詞,比喻第一個做某項壞事的人或某種惡劣風氣的創始人。常被誤解為中性詞,當「第一個做某事的人」的意思來用。

【事倍功半】

花費的氣力大,收到的成效小。與【事半功倍】意思相反。

【水落石出】

事情的真相已經弄清,不表示追求正確答案或道理。

【首當其沖】

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遇災難。常被誤解為「首先、第一個」。

【首屈一指】

數第一。【屈指可數】為數不多。兩個成語易誤用。

【首鼠兩端】

形容遲疑不決,瞻前顧後。常誤解為言行前後不一致。

【司空見慣】

形容經常看到的事物,不足為奇。是不及物動詞,可以說「對……司空見慣」,後面不能直接帶賓語,否則會造成語法錯誤。

【聳人聽聞】

故意誇張使人震驚,強調主觀目的。【駭人聽聞】多指社會上發生的壞事使人聽了吃驚,強調客觀效果。兩詞經常被混用。

【彈冠相慶】

比喻一個人做了官,其他人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後指壞人得意的樣子。多用作貶義。常被誤解為中性的互相慶賀。

【嘆為觀止】

贊嘆所見事物盡善盡美,好到了極點。主語是人。如果主語是物,要說「令人嘆為觀止」。

【投桃報李】

報答他人的好處,除非特意幽默,不表示報復。

【萬人空巷】

家家戶戶的人都從巷子里出來,到了大街上。形容盛大的集會或新事物把許多的人都吸引出來了。常被誤用為指人們都待在家裡,巷子里靜悄悄的,空無一人。

【望塵莫及】

比喻遠遠地落後。

【鞭長莫及】

指力量達不到。兩個成語不能混用。

誤例:各地的分公司常常覺得天高皇帝遠,總部望塵莫及,經常自作主張,各自為政。

【望其項背】

可以趕上。只用否定形式。有人錯用「只能望其項背」表示「趕不上」。

【妄自菲薄】

過分地看輕自己。後面不能跟賓語,也不能表示「看輕他人」。

【危言危行】

說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不能理解為「危險的言論和行動」。

【文不加點】

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純熟,下筆成章。常被誤解為「寫文章不加標點」。

【無可厚非】

不可以過分指責。與「無可非議——沒有什麼可以批評指責的」程度不同。

【無所不為】

沒有不幹的事情。指什麼壞事都干。常被誤解為褒義詞「什麼都敢做」的意思。

誤例:這些年輕的科學家以無所不為的勇氣,克服重重困難,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無所不至】

什麼壞事都干。與「無微不至」有天壤之別。

【無微不至】

形容關懷、照顧得非常細心周到。只用來形容人,也不能誤解為「細致」的意思。

誤例:這部小說的構思既精巧又嚴密,真是無微不至。

【洗心革面】

比喻壞人物徹底悔改。其主體是人,不能是物,同時要注意人物身份,不能用在如學生等人身上,造成輕重失度。

【細大不捐】

小的大的都不拋棄。形容包羅一切,沒有選擇。不能理解為「一點東西也不捐出」。

誤例:當人們紛紛向災區人民捐款捐物時,你卻細大不捐,這樣做,你不感到羞愧么?

【下里巴人】

原指戰國時代楚國民間流行的一種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學藝術。不能理解為「普通的鄉下人」。

誤例:1.有些人瞧不起民間剪紙,認為這只是下里巴人創造的玩意兒,沒有藝術價值,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2.一些人對中國的茶有偏見,以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東西,檔次不如進口飲料。

【相濡以沫】

在危難的處境中互相救助。不能指一般情況下的互相幫助。

誤例:周禮的家是個四代同堂的小康家庭,一家人相濡以沫,幸福和睦,被居委會評為五好家庭。

【相提並論】

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談論。不可指同一人、物,不可混同「同日而語」。

誤例:當年窮山溝溝里的小放羊娃,如今已是集團董事長,今昔之別,簡直不可相提並論。

【心悅誠服】

表示真心實意地服從或佩服。不能理解為「心情舒暢愉悅」之意。

誤例:他聽著風頂樹梢,聽著小鳥歡噪,心悅誠服,不原離開這個地方了。

【信手拈來】

形容詞寫文章時詞彙或材料豐富,不必多尋思,就能寫出來。後面不可以跟賓語。

誤例: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信手拈來前人的成果入詞,達到了天衣無縫的境地,真是化典入詞的範例。

【休戚相關】

憂喜福禍相關聯。與「息息相關——形容彼此的關系非常密切」不同。

誤例:1.生活中的人都不是孤立的,都和整個社會休戚相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2. 必須抓好商品質量,商品質量與人民的生命財產利益休戚相關。

【休戚與共】

同甘共苦。同「休戚相關」、「息息相關」常混淆。

誤例:任何一個人的生活都不是孤立的,都和社會休戚與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虛懷若谷】

形容非常謙虛,表示對人的敬意。是個敬辭,只能對別人,不能用在自己身上。

誤例:我總結自己的成功經驗,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做到了海納百川、虛懷若谷。

【虛與委蛇】

對人虛情假意,敷衍應酬。不能理解為巧妙應變或細述委曲。

誤例:在接待外賓的大型活動中,敏銳果斷的判斷和虛與委蛇地應變顯得格外重要。

【栩栩如生】

形象逼真,宛如活的。一定是指「並非活的」。

誤例:李麗上過王老師一節課,就能將其講課的動作、神態模仿得栩栩如生。

【陽春白雪】

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與「下里巴人」意思相反。含貶義,易錯誤理解為褒義。

誤例:《春天的故事》曲詞優美,為群眾喜聞樂見,真不愧為陽春白雪。

【一蹴而就】

一步就成功,不要誤解為一氣呵成。

誤例:毛書法家大筆一揮,運腕揮毫,筆走龍蛇,只見兔起鶻落,作品一蹴而就。

【一言九鼎】

形容一句話能起到重大作用,即形容說話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於自己。

誤例:兄弟,你別不信我,我可是一言九鼎,說話算數的。

【亦步亦趨】

比喻自己沒有主張,或為了討好,事事都順從別人,跟著人家走。含貶義,易誤用為中性詞,理解為「追隨」「跟隨」之意。

【溢美之詞】

過分贊美的言詞。常誤用於褒義場合。

【因人成事】

依靠別人把事情辦好。只能表貶義或自謙。

【應有盡有】

應該有的都有。不「應該有的」就不能「盡有」。

【應運而生】

順應適當時機出現。不能用於消極事物。

【雨後春筍】

比喻新事物大量涌現。是一個褒義詞,使用時要注意與語境相符。

【語重心長】

言辭誠懇,情意深長。【意味深長】話語含蓄,帶有深意。兩個成語容易混淆。

【有口皆碑】

比喻對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頌揚。此成語為褒義詞,易犯「褒詞貶用」的錯誤。

【責無旁貸】

不能說「責無旁貸的責任」。

誤例:我是一名醫生,治病救人是我責無旁貸的責任,是否是非典患者這並不重要。

【炙手可熱】

比喻權勢大,氣焰盛,使人不敢接近。不可理解為「熱門」或「商品暢銷」。

誤例:家用電器的降價刺激了市民消費欲的增長,原來趨於滯銷的彩電,現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熱的商品。

【置之度外】

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與「置之不理」不同。

誤例:在伊拉克問題上,美國一直堅持戰爭主張,對世界人民反戰呼聲置之度外,最終發動了伊拉克戰爭。

【捉襟見肘】

捉襟見肘本指衣服破爛,後喻困難重重,應付不過來, 與「不合身」無關。

【走投無路】

比喻處境極端困難,找不到出路。不能誤解為「沒有路可以走」。

您好,望採納哦,謝謝嘛~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