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形容是自己的成語有哪些

形容是自己的成語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0-11-21 01:30:05

㈠ 形容「表現自己」的成語有哪些

  1. 盛氣凌人[拼音]shèng qì líng rén

    [釋義]盛氣:驕橫的氣焰;凌:欺凌。以驕橫的氣勢壓人。形容傲慢自大,氣勢逼人。

    [出處]毛澤東《在陝甘寧邊區參議會的演說》:「共產黨員決不可自以為是,盛氣凌人,以為自己是什麼都好,別人是什麼都不好。」

    [造句]她批評人,總是從關心關照出發,從不盛氣凌人,因而使人心悅誠服。

  2. 嶄露頭角[拼音]zhǎn lù tóu jiǎo

    [釋義]嶄:突出;露:顯露。頭上的角已明顯地突出來了。指初顯露優異的才能。

    [出處]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雖少年,已自成人,能取進士第,嶄然見頭角焉。」

    [造句]據我觀察,大部分人都是在別人荒廢的時間里嶄露頭角的。

  3. 鋒芒畢露

    [拼音]fēng máng bì lù

    [釋義]畢露:完全顯露。銳氣和才華全都顯露出來。多指人好表現自己。

    [出處]華而實《漢衣冠》二:「黃熙胤奉承地解釋,想借著師友淵源、故舊情誼來籠絡這位鋒芒畢露的身居要位的武將。」

    [造句]他那鋒芒畢露的高調處事風格,很容易招來負面影響。

  4. 鋒芒逼人

    [拼音]fēng máng bī rén

    [釋義]鋒:刀鋒;芒:槍頭。比喻言詞鋒利,給人以威脅。

    [出處]華而實《漢衣冠》第二回:「想借著師友淵源、故舊情誼來籠絡這位鋒芒畢露的身居要位的武將。」

    [造句]到底是年輕人,思維敏捷,鋒芒逼人,提出的問題不好回答呀!

  5. 自我陶醉

    [拼音]zì wǒ táo zuì

    [釋義]陶醉:沉醉於某種事物或境界里,以求得內心的安慰。指盲目地自我欣賞。

    [出處]唐·崔曙《九日登望仙台》詩:「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造句]如果有了點成績就自我陶醉,飄飄然起來,工作必然會停滯不前。

㈡ 形容「各個都發揮自己的作用」的成語有哪些

形容「各個都發揮自己的作用」的成語有各司其職、知人善任、各盡其責、人盡其才、各有千秋

㈢ 形容「自己知道自己要什麼」的成語有哪些

1、自知之明 zì zhī zhī míng 自己了解自己這樣的明智.指對自己的(優)缺點了解得透徹.明:明智.

2、度德量版力 ó dé liàng lì度:估量權;德:德行。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夠服人,估計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夠勝任。

3、心如明鏡 xīn rú míng jìng是指心裡無雜念,對人坦盪盪,就像一面鏡子一樣光潔干凈。

4、胸有成竹xiōng yǒu chéng zhú,成竹:完整的竹子;胸:心裡。原指畫竹子要在心裡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後比喻做事之前早有通盤的考慮和謀劃。

5、心中有數 xīn zhōng yǒu shù 對情況和問題有基本的了解,處理事情有一定把握。

6、成竹在胸 chéng zhú zài xiōng成竹:現成完整的竹子。畫竹前竹子的完美形象已在胸中。比喻處理事情之前已有完整的謀劃打算

㈣ 形容「自己動手」的成語有哪些

  1. 自食其力

    [拼音]zì shí qí lì

    [釋義]依靠自己的勞動所得來生活。

    [出處]《禮記·禮器》:「食力無數。」陳浩集說:「食力,自食其力之人。」

    [例句]我們每個人都不能一輩子依靠父母,要學會自食其力。

  2. 自力更生

    [拼音]zì lì gēng shēng

    [釋義]更生:再次獲得生命,比喻振興起來。指不依賴外力,靠自己的力量重新振作起來,把事情辦好。

    [例句]我國人造地球衛星上天是自力更生方針的偉大勝利。

  3. 自給自足

    [拼音]zì jǐ zì zú

    [釋義]給:供給。依靠自己的生產,滿足自己的需要。

    [出處]《三國志·魏志·步隲傳》:「種瓜自給。」《列子·黃帝》:「不施不惠,而物自足。」

    [例句]要教育人民自力更生,自給自足,解決生活問題。

  4. 白手起家

    [拼音]bái shǒu qǐ jiā

    [釋義]白手:空手;起家:創建家業。形容在沒有基礎和條件很差的情況下自力更生,艱苦創業。

    [出處]《朱子語類》卷一0七:「今士大夫白屋起家,以致榮顯。」

    [例句]在戈壁灘上,我們自己修建了第一批廠房,這真是白手起家,平地樓台。

  5. 獨立自主

    [拼音]dú lì zì zhǔ

    [釋義]多指國家或政黨維護主權,不受別人的控制或支配。

    [出處]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無論處於怎樣復雜、嚴重、慘苦和環境,軍事指導者首先需要的是~地組織和使用自己的力量。」

    [例句]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

㈤ 形容「自己和別人一樣的感覺」的成語有哪些

形容「自己和別人一樣的感覺」的成語有心心相印、感同身受、心有靈犀、息息相通、痛癢相關等。
1、感同身受 [ gǎn tóng shēn shòu ]
基本釋義: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親身受到對方的恩惠一樣(多用來代替別人表示謝意),現多指雖未親身經歷,但感受就同親身經歷過一樣。
出處:現代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婦女的悲慘遭遇,使趙盼兒感同身受。"
2、心有靈犀 [ xīn yǒu líng xī ]
基本釋義:指雙方心意相通,對於彼此的心意感受都心領神會。比喻戀愛著的雙方心心相印。
出處:唐·李商隱《無題二首》「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白話譯文:身上無彩鳳的雙翼,不能比翼齊飛;內心卻象靈犀一樣,感情息息相通。
3、心心相印 [ xīn xīn xiāng yìn ]
基本釋義:形容彼此不待語言說明而感情和感受相通,心意完全一致。印:合。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撫台看了,彼此心心相印,斷無駁回之理。」
白話譯文:撫台看了以後,心意完全一致,斷然沒有駁回請求的理由。
4、息息相通 [ xī xī xiāng tōng ]
基本釋義:呼吸和感受等都相互關聯。形容彼此的關系非常密切。
例句:水是生命的源泉,水與生命的起源息息相通。
出處:現代 冰心《觀舞記》:「這么多樹枝在大地裡面息息相通,吸收著大地母親給予他的食糧的供養,而這大地就是有著悠久歷史的印度的廣大人民群眾。」
5、痛癢相關 [ tòng yǎng xiāng guān ]
基本釋義:彼此疾苦感受互相關聯,形容關系極為密切。
出處:明·楊士聰《玉堂薈記》:「無一刻不痛癢相關,凡奏疏所不能及者。」
白話譯文:無時無刻不息息相關的,凡是上奏的事都沒有做不到的。

㈥ 表示自己成長了很多的成語有哪些

  1. 茁壯成長 [zhuó zhuàng chéng zhǎng]:茁壯成長的意思通常是指植物在陽光的照耀下吮吸陽光的照射,一天一個樣。不過通常比喻父母長輩們希望青少年兒童健康快樂的成長。

    出處:《孟子·萬章下》。

    造句:一代代學生在老師的辛勤哺育下茁壯成長。

  2. 發榮滋長[ fā róng zī zhǎng ]:榮:草類開花或谷類結穗;滋長:生長。指草木繁茂生長。比喻茁壯成長。

    出處:梁啟超 《俄羅斯革命之影響》二:「 尼古剌第一 以鐵以火馳驟其民,其直接以灌溉此革命之樹而發榮滋長之者,既已有年。」 魯迅 《熱風·隨感錄六一》:「人類尚未長成,人道自然也尚未長成,但總在那裡發榮滋長。」 聶紺弩 《談鴇母》:「新社會是新人的社會,新人的社會是真正的生產者和工作者的社會,決不是非人也可以發榮滋長的土壤。」

    造句:在改革春風的沐浴下,一些新生事物開始發榮滋長。

  3. 女大十八變[ nǚ dà shí bā biàn ]:指女子在發育成長過程中,容貌性格有較多的變化。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龍女有十八變,汝與老僧試一變看。」

    造句:才幾年沒見,這孩子就長得綽約多姿了,真是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好看。

  4. 不扶自直[ bù fú zì zhí ]:生活在好的環境里,得到健康成長。

    造句: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泥沙俱下,與之俱黑,道德滑坡的社會大環境如此,又如何唯獨要求校園保持清高?

  5. 日新月異[ rì xīn yuè yì ]: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變化。指發展或進步迅速。

    出處:《禮記·大學》:「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造句:日新月異的生物科技,讓很多患不治之症的病人燃起了重生的希望。

㈦ 形容「自己嚇自己」的成語有哪些

  1. 杞人憂天[ qǐ rén yōu tiān ] :杞: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杞縣一帶。杞國有個人怕天塌下來。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

  2. 杯弓蛇影[ bēi gōng shé yǐng ] :將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誤認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

  3. 庸人自擾[ yōng rén zì rǎo ] :自擾:自找麻煩。指本來沒事,自己找麻煩。

  4. 草木皆兵[ cǎo mù jiē bīng ] :木:樹;皆:全;都是。野草和樹木都像是兵士。比喻軍隊敗退時心虛;把草木都看成為是敵兵。亦形容極度驚恐時發出多疑的錯覺。

  5. 疑神疑鬼[ yí shén yí guǐ ] :這也懷疑,那也懷疑。形容非常多疑。

  6. 驚弓之鳥[ jīng gōng zhī niǎo ] :被弓箭嚇怕了的鳥不容易安定。比喻經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動靜就非常害怕。

㈧ 形容「自己傷害自己」的成語有哪些

自作自受、自討苦吃、作繭自縛、作法自斃、害人害己。
1、自作自受
讀音:zì zuò zì shòu
解釋:意思是自己做了蠢事或壞事後帶來的不良後果,自己承擔。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僧問金山穎:『一百二十斤鐵枷,教阿誰擔?』穎曰:『自作自受。』」
白話釋義:和尚問金山穎:『一百二十斤的鐵鎖鏈,誰能擔當?』穎說:『自己做的孽自己承擔。
2、自討苦吃
讀音:zì tǎo kǔ chī
解釋:意思是自己找苦吃。
出處:明·張岱《陶庵夢憶·朱雲崍女戲》:「殷殷防護,日夜為勞,是無知老賤自討苦吃者也。」
白話釋義:隆隆防護,一天晚上當勞,這是不知道老賤自己討苦吃的東西
3、作繭自縛
讀音:zuò jiǎn zì fù
解釋:原意是蠶吐絲作繭。比喻做了某件事,結果使自己受困。也比喻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出處: 唐·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詩:「燭蛾誰救護,蠶繭自纏縈。」
白話釋義:蠟燭蛾誰救護,蠶繭從纏繞。
4、作法自斃
讀音:zuò fǎ zì bì
解釋:意思是自己立法反而使自己受害。泛指自做自受。
出處:《史記·商君列傳》:「商君亡至關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無驗者,坐之。』商君喟然嘆曰:『嗟乎!為法之敝一至此哉!』」
白話釋義:商君逃亡到關下,想住旅店,客人不知道他們是商鞅的,說:《商君的方法,舍人沒有證據的,他坐在。』商君感慨地說:『唉!作為法的弊端一到這里呢!』
5、害人害己
讀音:hài rén hài jǐ
解釋:傷害了別人也傷害了自己。
出處:清·郭小亭《濟公全傳》第137回:「常言道,害人先害己,這話誠然不錯,小子也是該死的。」

㈨ 形容「自己心中有數」的成語有哪些

炳若觀火

擘兩分星

料敵若神

顯而易見

瞭然於胸

瞭若指掌

洞若觀火

爛若披掌

㈩ 形容有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的成語有哪些

  1. 自知之明【zì zhī zhī míng】: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況,對自己有正確的估計。

    造句:一個嚴於解剖自己的人,往往是有自知之明的。

  2. 知己知彼【zhī jǐ zhī bǐ】:原意是如果對敵我雙方的情況都能了解透徹,打起仗來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泛指對雙方情況都很了解。

    造句:只要能夠知己知彼,就可以一切操之在我,輕松主導戰局。

  3. 心中有數【xīn zhōng yǒu shù】:對情況和問題有基本的了解,處理事情有一定把握。

    造句: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只有這樣,才有成功的可能。

  4. 心知肚明【xīn zhī dù míng】:心裡明白但不說破,形容心中有數。

    造句:他為公司做的貢獻,大家心知肚明,昭昭在目。

  5. 度德量力【ó dé liàng lì】:度:估量;德:德行。 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夠服人,估計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夠勝任。

    造句:做事如果不度德量力,往往是要失敗的。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