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成語誤用類型
A. 2018公務員考試行測怎麼避免成語誤用
此部分知識主要在於掌握成語的正確使用。在考試中,要求考生能正確區分誤用和正確使用的成語。其中,掌握成語誤用的類型是關鍵。教育專家總結成語誤用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望文生義
成語的特點之一是意義的整體性,其意義往往不是它的組成部分意義的簡單總和,因此不能從字面上理解,如「胸有成竹」、「落花流水」。
例如: ①這種首飾的款式非常新穎、時尚,一經推出,不少愛美的女士慷慨解囊搶購。
②雖然交通事故的發生率已經每況愈下,但我們仍然不能有絲毫大意。
「慷慨解囊」指毫不吝嗇地拿出錢來幫助別人,「每況愈下」指情況愈來愈壞,顯然①②句都是望文生義。再如「差強人意」、「首當其沖」、「萬人空巷」、「從長計議」、「文不加點」、「火中取栗」、「別無長物」等。
2.感情色彩不當
成語也有其感情色彩,運用時如不注意與全句以至全文的內容和諧一致,就會造成誤用。
例如:當中國女排捧回冠軍獎杯時,舉國彈冠相慶,無不佩服陳忠和教練的堅韌和勇氣。
「彈冠相慶」指一人當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夥也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它是一個貶義詞,上句誤用作褒義詞。
3.詞義輕重失當
詞義在表達程度上有輕有重,使用不當也會造成誤用。
例如:①人世間,對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是贊美的,對語無倫次、言而無信的人是深惡痛絕的。
②他的設計雖然有些缺點,但方向正確,無可非議。
①句中,「語無倫次」指講話或寫文章顛三倒四,沒有條理。這樣的人當然不會讓人「深惡痛絕」,顯然該詞用重了。②句中明說「有些缺點」,怎能「無可非議」?該用「無可厚非(不可多加責難)」。
4.不合適用對象
很多成語,有具體的適用對象和適用范圍,不能張冠李戴。
例如:近年來,一些正值豆蔻年華的大學生沉迷在網吧里,從而荒廢了學業,浪費了青春,真讓人痛惜不已。
「豆蔻年華」指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用在句中,顯然超范圍了。
5.搭配不當
成語在運用中相當於一個詞,就要和句中其他詞語相搭配,不能矛盾,不能重復。
例如:①初春的校園,篝火晚會上,大家陶醉在春意闌珊的氛圍中,有的在唱著,有的在跳著,有的在談著……歡樂圍繞在每個人的身邊。
②某些大學生的語文水平實在低劣,被人貽笑大方,影響了學校的聲譽。
「春意闌珊」指春天即將過去,這與①句開頭「初春」顯然矛盾。「貽笑大方」指讓內行人見笑。該詞本身含有被動義,②句中「被人」屬多餘。
6.不合慣用句式
有些成語常用於否定句或疑問句中,而很少或不能用於其他句式。「望其項背」就不能用於肯定句中。
7.「敬謙」誤用
某些從古代沿用下來的成語已烙下了古代文化的印跡,有的用於自稱(謙稱),如雕蟲小技、東塗西抹、貽笑大方、千慮一得、敝帚自珍等,有的則用於稱對方(敬稱),如鼎力相助等。如果混淆,就可能造成誤用。
例如:①王廠長一席話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許多抓好產品質量的好建議。
②你放心,你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換房子的事我一定鼎力相助。
「拋磚引玉」比喻自己先發表很粗淺的意見,目的是引出別人更好、更成熟的意見,是謙辭,①句中誤用為敬辭。「鼎力相助」即大力相助,是敬辭,②句中誤用為謙辭。
8.詞性誤用
成語其實是一種結構固定的短語,有的是名詞短語,有的是動詞短語,有的是形容詞短語,因而各自有其特定的語法功能,不可亂用。
例如:①包圍圈越來越小了,這群罪大惡極的歹徒已成了瓮中捉鱉。
②摺扇和信封上面,龍飛鳳舞著藝術界幾十位名家風采各異的簽名。
「瓮中捉鱉」是個動詞短語,①句中把它當作名詞短語而誤作「成了」的賓語,應改為「瓮中之鱉」。「龍飛鳳舞」是個形容詞短語,②句中把它當作動詞短語而誤帶賓語。